在情境中感受大美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情境中感受大美语文
摘要:近年来,语文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得以提升,情境教学以其实效性而受到普遍关注。

本文以教育理论为依托,结合具体教学经验,通过探讨注重营造良好的情境生成氛围、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采用娱乐性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这三方面的语文情境教学策略,试图梳理出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以期对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有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116-01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不仅探索了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有效途径,而且开拓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视野,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认识的新思路。

情境教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引入或创设与语文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主动地感知语文的丰富多彩,并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大美情怀。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改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理解、内化语文学习内容,使其更好的进行体验与领悟。

1 注重营造良好的情境生成氛围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美的情感,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陶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注意挖掘和捕捉语文的美的实体,从而创设美的意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在情境氛围中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感受大美语文的艺术魅力。

1.1 利用导入艺术来创设良好情境。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合理的导入新课是一门重要艺术,因为良好的导入能够催生出特定的情境,通过情境能充分调动初中生的思维,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如在讲授《邓稼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在教学开始时,准备一些关于中国原子弹试验和爆炸成功的视频,并且配合解说播放。

在这种导入情境的营造下,再配合教师的导入词,学生对科学家邓稼先便有了深入了解的兴趣,在情境的激发下,学生必然会积极参与教学,取得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

再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教师可这样导入: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个探险家,置身大自然中,在没有天气预报的情况下,你们会通过什么方式预测天气的变化呢?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仰望天空,去探索云的奥秘,掌握看云识天气的本领。

在这样的情境导入下,学生顺利进入教学情境,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

1.2 利用美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情境。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
情感。

”声情并茂的美读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情境,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将课文的作者的情感表达、内心感受通过美读这种朗读方式再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对课文作者或作品主人公有更深刻、细腻的情感体验。

通过激情的朗读能使学生在体验课文时忘却自我,融人到作品创设的情境中去,去品味和体会文中丰富而深厚的感情,通过作品的熏陶与感染实现自我情操、修养的升华。

例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经典的散文,文字俏皮,色彩缤纷且情感丰富,非常适合美读教学。

在美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美读技巧,如抑扬顿挫处需要控制语调,句子当中注意停顿,动词起调要高,形容词读缓慢点,名词声音大些等等。

这样就能读出生动、读出情感和读出色彩。

又如,针对《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具有很强的人物对话性特点,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结合小说的人物语言特点,分口气的美读,这样能够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文本情境,体会到语文作品独特的魅力。

1.3 以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氛围。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只有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情境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各抒己见、表达心理感受的机会,教师多用肯定鼓励性的话语对待学生的发言,不要草率的指责,以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致使学生抵制与教师交流,产生厌学情绪。

轻松、愉快、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设情境氛围的基础,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才会心情舒畅,思维活跃,真切地
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从而使情境得以顺利创设。

2 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

实践表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理解、感悟能力的增强。

2.1 借助图片创设具体形象的情境。

图片是最具体鲜明的一种感知方式,学生一旦被图片所吸引,就会置身于图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感受语文所表达的内容,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恰当的图片展示能够创设情境,教师要通过描绘、启发,引导学生注意感知的侧重点,通过充分地感受图片形象,从而入境入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在《天净沙·秋思》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难点是体会马致远所营造的元曲氛围。

据此,可利用几组贴切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瘦马、夕阳”的幻灯图片,让学生去体会这首元曲的意境,这有利于帮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

2.2 利用音乐渲染来创设情境。

利用音乐渲染情境,就是指在情境教学中利用与课文语言在基调、意境以及情节发展上有一定相似性的音乐,唤起学生的情感的共鸣,激起想象和联想,进入作者
所描写的意境中,并使他们受到情感的陶冶。

如在讲授《口技》课文内容时,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口技作品的体验,自然难以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口技的奇特和妙处,因此教师可播放一段口技表演录音,这易使学生从中去体会口技,从而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作品的魅力。

在诗词的教学,更可利用音乐使学生沉醉与诗词的意境中。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可给学生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和《水调歌头》,在空灵、婉转的音乐中,学生进入词所营造的意境,自然能体会诗句的妙处。

2.3 运用多媒体影视动画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创设出有效情境,除了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和音乐因素之外,还应运用适当的影视动画来创设出动态形象的视听感受。

如教学《智取生辰纲》内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朗读作品,整体感知作品的故事脉络和发展过程,然后播放课前准备的《水浒传》相关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视频和课文这两种方式哪种更好,为什么?最后由教师总结。

这样,不仅给学生以视听手段形象的感知课文描述的内容,同时唤起学生探求的兴趣,在多媒体营造的情境中体验与理解,从而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

3 采用娱乐性教学模式创设情境
当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时,他们的想象会更加丰富,思维
会更加活跃,记忆会更加牢固。

而游戏化的娱乐是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和体验生活的独特方式。

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开展学习性的娱乐活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并在”动”的过程中创设情境。

3.1 利用课本剧编演创设情境。

课本剧的编演,可使学生去说作品中人物所说的话,做作品中人物所做的事,体验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对课文中内容,特别是人物的行为、心理有切身的体验,深入的理解,而且还能锻炼想象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如在讲《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在课前将”皇帝游行”一部分改编为3至5分钟的短剧,请学生表演并组织学生讨论。

通过表演,书中的文字变成一种形象化的情境表现,学生必然学得有趣、主动、印象深刻,在兴味盎然和积极讨论之下,更好地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在语文课本中,可供表演的课文很多,如《孔乙己》、《变色龙》等都可改编成话剧来表演,在改编、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对小说的塑造的人物形象、主题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

3.2 通过专题讨论课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专题讨论课是指针对某一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教学与学习模式。

这一教学方式的优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会得到极大提高,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知识的任务。

如在讲授《敬畏自然》一课内容时,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等方面的
特点,教师可以发动学生着手搜集自然灾害与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资料,准备讨论课的发言。

这样会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在收集资料和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扩大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再如讲授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内容时,可设置”是否创造力只是爱因斯坦、贝多芬等人的专利”专题讨论课,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中学习,从而达到利用良好情境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理解和体验语文知识的能力。

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总结经验,利用各种有效方式,创设出良好的语文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大美,并在快乐、高效的状态下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 陈秀莲.中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07(12)
[3] 高蓉洁.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8(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