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加工注意事项

饲料加工技术是保证饲料产品质量的关键,可以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是保证饲料工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大限度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技术保证。笔者结合现场实践,对饲料加工工艺流程中的主要控制要点作以概述,以期为饲料生产提供帮助。
1 饲料原料的控制
饲料原料是影响饲料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也是饲料安全生产的第一关键控制点。由于饲料原料来源复杂,加上运输、储存等环节,往往可能导致霉菌超标、农药残留和物理性杂质等,这些危害直接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或者通过动物体内的沉积作用影响人类的健康。控制饲料原料接收在企业内部都应该有原料质量验收标准,对进厂原料一般都30% 取样进行水分和感官指标的验收,不符合标准的直接退货,合格的填写质检报告单后过磅,在入库过程中对原料进行100% 抽样,送回化验室做相应的营养指标检测(如豆粕要测定脲酶、米糠要测定脂肪含量等),不符合标准的退货,入库原料及时挂上质量标志牌。在原料储存的过程中还需预防其内在营养物质的损失。为了避免谷物原料的结块和霉菌生长,需严格控制入库原料的水分(安全水分在12% 以下)。原料入库必须按规定的要求堆放,做好防潮、防霉变和通风等措施,同时品控部门定期对原料进行温度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饲料质量不合格的隐患,坚持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总之,生产优质饲料的第一步是购买优质的饲料原料,并对其适当的储存,原料的品质对饲料的配制非常重要,在实际生产中,建立和完善一套合理的品控方案是不容易做到的。
2 机器的清理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饲料原料中的各种杂质的清理可以保证饲料加工设备的安全和饲料质量。在原料投料口设有初级筛,可以筛选出原料中的石块、泥块和麻绳等。在粉碎机上口、制粒机上口和提升机下口处都要安有磁铁,以便清除铁钉、铁块等金属杂质,磁铁每班检查清理一次,保证设备按照规定进行工作。每班都要清理粉碎机、储料仓和提升机边角残余的原料,因为不同类型饲料原料的残留会对动物的生长产生阻碍作用,如牛料中的棉籽粕残留到仔猪料中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另外,饲料中的小型杂质是各种有害微生物滋生的场所,在原料中水分和温度适宜条件下,其快速生长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对饲料安全造成威胁,所以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清理工作非常重要。
3 饲料的粉碎
粉碎能提高养分的可消化率,饲料粉碎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动物的消化吸收、粉碎成本、后续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控

制好物料的粉碎粒度是饲料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不同的动物品种、饲养阶段、原料组成、调质熟化和成形方式对饲料粉碎粒度的要求不同。粉碎粒度既要满足动物的需要,又要使制粒效果、电耗和粉化率都较为合理。国家或行业标准对畜禽饲料和水产饲料的原料粉碎粒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奶牛泌乳期饲料粉碎粒度3.0 mm,粉碎过细容易造成奶牛前胃弛缓等症状;仔猪和鱼饲料的粉碎粒度在1 mm以下。产品粒度是否适合很大程度取决于所选用的粉碎设备是否合适,不同类型的粉碎设备适合于不同粉碎粒度要求和原料特性的产品,因此在生产中要及时调整粉碎工艺参数,通过加工流程、筛孔尺寸、进料量、转速等多种调节手段来适应粉碎粒度的变化要求。粉碎粒度是饲料产品重要的加工指标之一,应对每一个品种产品在粉碎后、混合后或成品取样化验,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粒度检测,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4 原料的混合
原料的混合是将粉碎后的大宗原料、液体饲料(豆油、糖蜜等)和饲料添加剂(预混料)按照饲料配方的比例进行混合。一般饲料厂多使用卧式螺旋混合机,因为从配制饲料的角度来看,卧式混合机能在最短的时问内将物料混合均匀。如果饲料均匀度不好,必然造成动物出现某些营养成分过剩,而另一些营养成分不足的现象,特别是微量元素的差异更加显著,肯定会影响饲养的效果,甚至造成养殖事故(中毒等)。为了保证饲料混合均匀度必须根据混合机的性能确定混合时间和装料量,规范物料的添加顺序,一般配比量大的、粒度大的、密度小的
物料先加入。注意混合机是否漏料,定期对混合机进行检查,经常清理机内杂质,清除残留物料,确保饲料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在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范围内。
5 颗粒饲料
饲料原料被粉碎、混合后,可以以粉料的形式直接饲喂动物,也可以再加工成颗粒饲料后饲喂给动物。由于颗粒饲料具有增加畜禽采食量和适口性、破坏抗营养因子和毒素、降低粉尘、消除饲料结拱和提高饲料报酬高等优点,已经被广大畜牧生产者所接受。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配方设计和饲料加工工艺,在饲料原料和配方一定的情况下,颗粒饲料的品质取决于制粒工艺,因为制粒工艺影响着颗粒饲料的色、香、味、长度均匀性等,间接地影响着动物的采食量和生长性能。
5.1 调质
调质是对饲料进行水热处理,使其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饲料软化,既提高压制颗粒的质量和效果,又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及其消化率。颗粒饲料质量的好坏,调质起到重要的作用。调质时

添加蒸气量的多少与原料的水分和生产饲料的品种有关,粉状饲料调质后水分在15.5% ~17% 时效果较好,若调质后水分超过17% ,饲料粒子问结合力下降,物料产生打滑,不能压入模孔,制出的颗粒粉料多且容易造成堵机现象。对于添加糖蜜和尿素等原料调质过程中不能加太多蒸气,因为蒸气多了(温度高)会产生裂痕、焦
化等问题。淀粉的糊化能提高颗粒饲料质量、提高饲料的消化率,淀粉糊化的温度要求在80℃ ,因此淀粉饲料调质前水分不宜过高,否则吸收蒸气能力下降,一般制粒过程中淀粉的糊化度只能达到20%左右,要想进一步糊化就必须提高温度和蒸气压力,特别是水产饲料要求在水中有一定的稳定性,制粒温度在85~90℃ 。不同的配方都有相应的水蒸气参数:①热敏性饲料采用低压蒸气,温度低于77℃;②含尿素饲料采用高压蒸气,温度低于82℃ ;③糖蜜饲料采用高压蒸气,温度在58~75℃;④高蛋白饲料采用高压蒸气,温度60~77℃ ;
⑤ 以谷物为主的高淀粉饲料采用低压蒸气,温度82~93℃ ;⑥ 全价牛饲料采用高压蒸气,温度低
于78℃ 。粉碎的细度也影响调质的质量,一般来讲,在一定范围内物料粒度越细,颗粒质量越好,其原因
是小颗粒在调质处理时可以与蒸气有更多的接触面积,调质熟化程度较高,动物容易消化吸收,且粒度细可减少颗粒的裂纹,不易破碎和断裂,制出的颗粒表面质量好。
5.2 制粒
制粒的过程主要是粉料在调质后经环模挤压成需要大小的颗粒的过程。环模对挤压出来的颗粒饲料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不同种类的饲料使用环模的类型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选用不锈钢材料的环模,其刚度和韧性较好;在满足环模强度的前提下,选择开孔率高的环模,以减少电能损耗;环模的压缩比是环模孑L的有效长度和环模孑L的最小直径的比值,压缩比越大,挤出的颗粒饲料越结实,但产量较低。一般来说,畜禽类饲料宜选用压缩比在9~13;水产类饲料压缩比宜选用l3~25;对热敏感的饲料、牧草和秸秆类饲料压缩比宜选用7~9之间。由于各饲料厂配方不同、原料各异、制粒的工艺不同,在生产实践中要考虑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环模,保证制粒工艺的高效运行。
5.3 冷却干燥
冷却干燥工艺直接影响着饲料成品颗粒的质量。生产中颗粒饲料的冷却设备一般选择逆流和对流冷却器,颗粒饲料通过冷却后使其温度不高于环境温度5 cC,水分小于13% ,温度过高和水分过高都不利于储存,易于霉变,含粉率高,硬度差。冷却的效果跟通风量、时间和速度有关,时问太短,造成冷却不充分。工艺设计中,必须

保证颗粒饲料在冷却器中停留15~25 min,这样才能保证颗粒内外被充分干燥,否则容易造成热颗粒表面冷却迅速,内部所含热量和水分未被吸出,造成颗粒破裂,影响颗粒表面质量和成型率。一般冷却风管中风速控制在15~20 m ·S~,风速过大易将物料吸走,造成管道阻塞、回收困难等现象。
5.4 碎粒饲料
在实际生产中,有些动物的饲料(如肉鸡饲料)在制粒后需要破碎成小颗粒,有利于动物的采食和消化吸收。用碎粒工艺生产小颗粒,产量高、成本低。要生产出质量好的碎粒饲料首先要生产出好的颗粒饲料,因为没有好的颗粒饲料是无法生产出好的碎粒饲料的。生产破碎饲料的颗粒直径一般为3 mm,这样在破碎时成品率高且质量好;颗粒长度一般控制在直径的4~5倍,因为长度越长,断面越少,产生粉末的地方也越少。一般颗粒饲料冷却后料温比室温高5 cC以内,这时颗粒内部的温度和水分会比表面要高一些,相对来说,心部较软,容易产生粉末,所以生产破碎饲料时要求冷却时间和应比生产一般颗粒饲料冷却时问更长一些。
6 成品出仓与储存
饲料成品在出仓过程中,每班都要对计量所用的电子秤进行校正,检查好成品与标签、包装袋是否一致;包装和储存的过程都要严格按照企业标准进行,品管部门要注意成品的检查,对有异常的产品要及时处理,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入库的成品,必须按规范、品种及生产日期分区堆放,并保证通风、干燥,以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及不发生霉变,成品出库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对过期产品
进行相应的处理,保证动物所采食的饲料安全高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