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话窑洞文化

曹咏国

陇东黄土高原是地球上黄土层最厚的高原。藉于此,先民凿洞而居,繁衍生息。窑洞这种民居方式以及窑洞文化的历史渊源,不仅可以从“山顶洞人”等上古文化遗迹和考古资料里得到印证,还可以从祀神和宗教方面很容易列出枚不胜举的根据来。象祀神的窑洞型神龛、宗教圣地的洞窟都似乎与窑洞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到今天为止,陇东黄土高原的广大地区仍然保留着土葬风俗。墓室的整体结构,其实就是一个按比例缩小的单孔窑洞民居小院落。“生也窑洞,死也窑洞”,“哭了笑了全在这张脸上,死了活了都在这把土上”。让人不禁顿生喟叹:这窑洞,这土地!

总而言之,我们有充足理由说,窑洞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

窑洞,依山势地貌形势而凿。想当初,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单依靠人力将山崖自上而下垂直切削,从垂面向里凿挖,即成窑洞,移出的土方一部分被推平夯实,成为场院。另一部分,板筑成墙,三面而围,一家一户,自成院落。因为这种窑洞大多或依山势或傍沟壑,崖面多呈罗圈状,便美其名曰“罗圈庄子”。

非依山傍沟者,在地势较为平坦地块,四方四正地下挖,取出的土方在四面的崖背上垫起。这样每下挖一尺,必使崖面加高二尺。待足够深度后,再在四面山墙上凿窑。这种窑洞,俗称“地坑窑”。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受上述两种构造形式的启发,在平坦地域,以土坯为主要材料,磊起的叫“箍窑子”。这种窑洞除门窗使用一点

儿木材外,很少使用砖石之类的材料。施工简单,造价极为低廉。美观大方,曾一度是平原地带农村上等民居建筑。

拱形窑顶,很好地利用了力学原理,坚固耐用。

山墙上镶一套普通门窗外,另加一高窗,妥善地解决了通风换气和采光问题。

窑洞冬暖夏凉。空调的发明咱不能和西方人争功,但最早发现并把空调原理应用到民居的,恐怕是咱陇东高原的先民吧。窑洞盛物空间充裕,人居、养畜、饲禽、存放农具杂物,可谓实用方便。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生活尚不丰富的岁月里,窑洞是陇东黄土高原最为普遍的居住形式,也是陇东黄土高原的乡土文化形态。陇东黄土高原乡土文化,其实就是指窑洞文化,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窑洞文化是一种封闭保守的文化。无论是依山傍沟而居的“罗圈庄子”,还是平坦塬面的“地窑坑子”,大都凿一斜坡“洞子”作为与外面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洞子”大多狭窄低矮坡陡,出入上下极不方便,但别无选择。厚重结实的洞子门,哐啷一声或开或关,里外两个世界,或沟通或阻隔,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蔓延窑洞文化的是一种恋家情结。恋家情结远比南方人要深的多,重的多。他们出外谋生一般不会走的太远,不会离开的太久。无论是“游击式”打工,也无论是“阵地式”的在外干事业,“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曾经鄙夷南方人走村串户卖纽扣补锅箍笼瓮,也曾看不起上门吆吆喝喝收购废铜烂铁的老陕,甚至村上第一位摆小摊干买卖的人曾经遭受过大家的奚落。而这些

“曾经”一下子持续了好多年。就在这“好多年”里,温州人已经基本完成了“原始积累”。其实,“容易满足”“随遇而安”是“封闭”“保守”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化心态。囿于其中,就是落后。好在这种文化心态的物质基础是黄土。泥土砌筑的构件,遇风遇雨便会被剥蚀,渐渐走向破碎。只是进程稍长了些,速度慢了一些罢了。看这种文化的眼光越是宽容,就越发觉得正常了。

窑洞文化是一种崇尚和谐的文化。

窑洞方化源于黄土,属于“土文化”。土的形态和性质决定了它的沉稳。其文化内涵应该是一个“仁”字。仁者乐山,仁者属土。

江浙大地,水源丰富,江河如网。正因为与黄土高原形成鲜明对比,将其归之“水文化”想来谬误不大。水的形态和性质决定了它的灵动。它的文化内涵也应该是一个“智”字。智者乐水,智者属水。

窑洞文化心态的“仁厚”首先体现在对人的谋生手段的相互尊重和认同上。仁厚而爱人,排斥巧取豪夺,坚持诚实劳动,甚至诚实的有些笨拙。你听,明明是坐机关的教书的或者是干买卖的,竟和刨土窝种庄稼干体力活的一样称之为“挣钱的”。一个“挣”字,模糊了劳动的方式、强度、收益的区别,也听不出政治地位的高低。一个“挣”字,很明显的把“智”的因素排斥的一干二净。“土文化”特别崇仰牛一样的埋头苦干的劳动者。骂不务正业干坏事者为“杀牛贼”,就是视不尊重劳动不埋头实干者为盗贼,人人见而诛之斥之!

而“水文化”里的劳动,一般也含混了方式,强度、收入,甚至政治地位的差异。哪怕是极其简单辛苦的体力劳动,一概称之为“赚

钱。”

“挣”和“赚”一个从“手”,一个从“贝”。一字之差,两种文化的差异显而易见。

笔者所在的小城,目前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几个企业主都是江浙“水文化”籍贯。他们一二十年前在家乡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然后审时度势,机智地躲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毅然北上,辗转来到陇东高原,“反弹琵琶”——用雄厚的资本“赚”取穷地方的钱。他们如水一般灵动,从“小货郎”做起,主动出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迅速站住了脚跟,开拓出了一片片疆土,使贫瘠高原渐渐成为江浙生产的廉价服装和小商品的终端市场。其实,仔细考察这些“水族”商人企业家的发迹史,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能把“水文化”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客观上依赖的却是“土文化”和仁厚和包容。

——山一般的沉稳与水一般的灵动,和谐共赢,共同在贫瘠的黄土地上,打造出一方繁荣!

——“仁”与“智”,从文化联系性和互补性上来说,只有认同没有冲突。社会的和谐首先应该是文化的和谐。

一住几十上百年,一住数辈人的“老庄子”比比皆是。“鸡犬之声,相闻互不相往来”仅是一种暂时情形。鸡犬相斗互啄会引发邻里反目;为争一犁沟儿地竟会闹得难以开交。这些都不代表窑洞文化的内涵。窑洞文化植根黄土地,张扬的是“敦实”“宽厚”就如这窑洞的容积,如崖背的结实。一句话,黄土联结着你我他。所以他们笃信:“有千年的邻家,没有千年的亲戚”。谁家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总

管”一声吆喝。四邻八方都来了。纵是谁家有多大的事,也不敢随便耽搁。抬桌子扛凳子,锅碗瓢盆,凡是“过事”所需要的,一点也不含糊。一张“执事单”比组织部的人事任命文件还要雷厉风行。特别是那些曾经有过“过结”的邻家,“过事”就成了化解矛盾的机会,就象趁着火候熔炼修补粘接有裂伤的器物一样。窑洞文化有时是讲求含混溶融的,只论“是”不提“非”。“黑白、方圆、曲直”必要的时候采取通融折衷的方式,要比“不‘是’即‘非’”的方式好得多。

人口多了就把崖面子不断下削,从而扩大院子,增加了空间,还提供了日常必需的用土。“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粪土粪土,无土哪来粪?多凿几孔窑洞,一举多得。人丁兴旺,数代同堂,其乐融融。囤里有粮,心儿不慌。不言吃香吃好,只图温饱。安稳度日,苦点累点没有啥。老婆娃娃热炕头,再吼上一段秦腔或唱上一段“眉户”,那才叫幸福哩!

窑洞文化的另一特征似乎与北京“胡同文化”里“不爱管闲事”相反——“爱管闲事”。东家婆媳晚上闹矛盾了,天不亮西家就知道了;西家昨晚生孩子了,不到晌午,全村人就都知道是男是女了。这些枝节碎屑,只要你有闲情逸致,一定会有身临其境之感。然而,与这一特征孪生的却是“不爱管大事”,那怕是与自已的生活甚至是生存都有着某些联系的事。美国发生了“9·11事件”,国际石油价格的涨幅与日俱增,说给他们,他们可能会瞥你一眼,然后摇摇头,目光转向树梢,瞅着太阳,打个长长的哈欠。村里有好事者,要在农闲时节办庙会,唱大戏,他们会一边掏钱凑份子,一边关心地询问是“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