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假期预习导学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加权平均数》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加权平均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意义。
2. 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学习重点: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学习难点:对“权”的理解。
二、知识链接:简单算术平均数(课前预习)三、导学过程:问题1:(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分工合作交流,选代表展示。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 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应试者听说读写甲85 78 85 73乙73 80 82 831.如果这家公司想找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那听、说、读、写成绩按多少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说明方法.2.如果公司要招聘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那听、说、读、写成绩按2 :1 :3 :4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说明方法.归纳: 一般地,若n 个数x1 , x2, …, x n 的权分别是w1 , w2 … , w n,则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权的意义:——————————————————————————————.思考: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3 : 3 : 2 : 2的比确定,那么甲乙两人谁会被录取?问题2: (小组合作完成)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选手 演讲内容 演讲能力 演讲效果A 85 95 95 B9585951、你能确定他俩的名次吗?2、假如你是A 选手,你能设计一种合理方案,使自己获得第一名吗?四、课堂检测1、有m 个数的平均数是x ,n 个数的平均数是y ,则这(m+n )个数的平均数为( ) A ....22x y x y mx ny mx nyB C D m nm n++++++ 2、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两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候选人测试成绩(百分制) 面试笔试 甲 86 90 乙9283(1) 如果公司认为面试和笔试成绩同等重要,从他们的成绩看,谁将被录取? (2) 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看看谁将被录取?五、课堂小结六、作业教科书习题20.1 ——113页第1题、122页第5 题20.1.1平均数(2)学习目标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4、经历探索加权平均数的应用过程,体验和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学会频数分布表中应用加权平均数的方法学习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学习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堂引入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136页)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6.1 《 二次根式(1)》学案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课时: 1学习内容: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 学习目标: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a (a ≥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2、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三个问题: 问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3x,那么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3,3).问题2:甲射击6次,各次击中的环数如下:8、7、9、9、7、8,那么甲这次射击的方差是S 2,那么S=_________.(46.) (二)学生学习课本知识 (三)、探索新知 1、知识: 如3、10、46,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二次根式.因此,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 .例如:形如 、 、 是二次根式。
形如 、 、 不是二次根式。
2、应用举例例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2、33、1x、x (x>0)、0、42、-2、1x y+、x y +(x ≥0,y•≥0). 解:二次根式有: ;不是二次根式的有: 。
例2.当x 是多少时,3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解:由 得: 。
当 时,3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3)注意:1、形如a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2、利用“a (a ≥0)”解决具体问题3、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二、学生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拨、拓展例3.当x 是多少时,23x ++1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例4(1)已知y=2x -+2x -+5,求xy的值.(答案:2)(2)若1a ++1b -=0,求a 2004+b 2004的值.(答案:25)三、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 四、课堂检测 (1)、简答题1.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二次根式那些不是二次根式? -7 37x x 4 16 8 1x(2)、填空题1.形如____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3)、综合提高题1.某工厂要制作一批体积为1m 3的产品包装盒,其高为0.2m ,按设计需要,•底面应做成正方形,试问底面边长应是多少?2.若3x -+3x -有意义,则2x -=_______.3.使式子2(5)x --有意义的未知数x 有( )个.A .0B .1C .2D .无数4.已知a 、b 为实数,且5a -+2102a -=b+4,求a 、b 的值.16.1 《 二次根式(2)》学案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课时: 2 学习内容:1.a (a ≥0)是一个非负数; 2.(a )2=a (a ≥0). 学习目标:1、理解a (a ≥0)是一个非负数和(a )2=a (a ≥0),并利用它进行计算和化简.2、通过复习二次根式的概念,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出a (a ≥0)是一个非负数,用具体数据结合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导出(a )2=a (a ≥0);最后运用结论严谨解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二次根式?2.当a ≥0时,a 叫什么?当a<0时,a 有意义吗? (二)学生学习课本知识 (三)、探究新知1、a (a ≥0)是一个 数。
人教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导学案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课题 17.1.1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会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3.会根据已知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难点: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导学指导】复习旧知:1.什么是常量?什么是变量?函数是如何定义的?2.我们学过哪几种函数?每一种函数形式怎样?3.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是什么函数.(1)梯形的上底长是2,下底长是4,一腰长是6,则梯形的周长y与另一腰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某种文具单价为3元,当购买m个这种文具时,共花了y元,则y与m的关系式。
学习新知:阅读教材P39-P40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可以取一切实数吗?为什么?2.仔细观察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k/x,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什么形式?3.回忆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求它们的解析式的?以此类推,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课堂练习】1.下列等式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①y=4x ②y/x=3 ③y=6x-1 ④xy=12 ⑤y=5/x+2 ⑥y=x/2 ⑦y=-√2/x⑧y=-3/2x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3时,y=7,【要点归纳】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1.函数y=(m-4)x3-|m|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多少?2.若反比例函数y=k/x与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都过点A(m,2)(1)求A点的坐标;(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课题:17.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认识【学习目标】1.体会并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意义。
2.能用描点的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3.通过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分析,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导学案10勾股定理的计算、作图教案教师用教学案含答案学生用学案
勾股定理的计算、作图(教师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运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画出并表示无理数,进一步理解感受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2.了解利用勾股定理证明HL 定理.(二)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理解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学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发展数学理念,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标出表示无理数的点,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无理数也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教学过程 思考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曾经通过画图得到结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学习了勾股定理后,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在R t △ABC 和R t △A ′B ′C ′中,⎩⎨⎧''=''=C A AC B A AB ∴ R t △ABC ≌R t △A ′B ′C ′(HL)已知:如图,在R t △ABC 和R t △A ′B ′C ′中,∠C=∠C ′=90°,AB=A ′B ′,AC=A ′C ′. 求证:△ABC ≌△A ′B ′C ′.证明:在R t △ABC 和R t △A ′B ′C ′中,∠C=∠C ′=90°,根据勾股定理,得 22AC AB BC -=,22C A B A C B ''-''=''又 AB=A ′B ′,AC=A ′C ′ ∴ BC=B ′C ′∴ △ABC ≌△A ′B ′C ′(SSS) 知识再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数轴上的点有的表示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还记得我们以前是如何在数轴上画出表示2的点吗?则:点A 表示2.你能用勾股定理验证点A 就是表示2的点吗? 探究你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3的点吗?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发现,直角边的长为正整数2,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步骤:1.在数轴上找出表示3的点A ,则OA=3;2.过点A 作直线l ⊥OA ,在l 上取点B ,使AB=2;3.以原点O 为圆心,以OB 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的交点C 即为表示13的点.类似地,利用勾股定理,可以作出长为2,3,5,…的线段. 按照同样方法,可以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2,3,4,5,…的点.练习1.在数轴上作出表示17的点. 解:如图,点C 为表示17的点.2.如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6. 求: (1)高AD 的长; (2)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解:(1)∵ AD 是等边三角形ABC 底边BC 上的高∴ ∠ADB=90°,BD=21BC=3 在R t △ABD 中,根据勾股定理, AD 2=AB 2-BD 2=62-32=27 AD=27=33 (2)S △ABC =21×6×33=93 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四、教学反思从本节课的授课过程来看,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既有教师的讲解,又有讨论,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组织学生活动等.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自由度.勾股定理的计算、作图(学生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运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画出并表示无理数,进一步理解感受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2.了解利用勾股定理证明HL 定理.(二)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理解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学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发展数学理念,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标出表示无理数的点,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无理数也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教学过程 思考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曾经通过画图得到结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学习了勾股定理后,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在R t △ABC 和R t △A ′B ′C ′中,⎩⎨⎧''=''=C A AC B A AB ∴ R t △ABC ≌R t △A ′B ′C ′(HL)已知:如图,在R t △ABC 和R t △A ′B ′C ′中,∠C=∠C ′=90°,AB=A ′B ′,AC=A ′C ′. 求证:△ABC ≌△A ′B ′C ′.知识再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数轴上的点有的表示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还记得我们以前是如何在数轴上画出表示2的点吗?你能用勾股定理验证点A 就是表示2的点吗? 探究你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3的点吗?步骤:类似地,利用勾股定理,可以作出长为2,3,5,…的线段. 按照同样方法,可以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2,3,4,5,…的点.练习1.在数轴上作出表示17的点.2.如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6. 求: (1)高AD 的长; (2)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四、教学反思从本节课的授课过程来看,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既有教师的讲解,又有讨论,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组织学生活动等.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自由度.。
2020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RJ)导学案17.2 第2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2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学习目标:1.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2.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的数学问题.重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的数学问题.一、知识回顾1.你能说出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内容吗?2.快速填一填:(1)已知△ ABC中,BC=41,AC=40,AB=9,则此三角形为_______三角形,_________是最大角;(2)等腰△ABC中,AB=AC=10cm,BC=12cm,则B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_cm.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典例精析例1如图,某港口P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 “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分别位于点Q,R处,且相距30海里.如果知道“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分析:题目已知“远航”号的航向、两艘船的一个半小时后的航程及距离,实质是要求出两艘船航向所成角,由此容易联想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方法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构建几何模型(从整体到局部);标注有用信息,明确已知和所求;应用数学知识求解.变式题如图,南北方向PQ以东为我国领海,以西为公海,晚上10时28分,我边防反偷渡巡逻101号艇在A处发现其正西方向的C处有一艘可疑船只正向我沿海靠近,里,AB=6海里,若该船只的速度为12.8海里/时,则可疑船只最早何时进入我领海?课堂探究自主学习教学备注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配套PPT讲授1.情景引入(见幻灯片3-5)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6-14)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可得△ABC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PD,然后再利用勾股定理便可求CD.例2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①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和∠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的尺寸如图②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针对训练1.A、B、C三地的两两距离如图所示,A地在B地的正东方向,C在B地的什么方向?2.如图,是一农民建房时挖地基的平面图,按标准应为长方形,他在挖完后测量了一下,发现AB=DC=8m,AD=BC=6m,AC=9m,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他检验一下挖的是否合格?探究点2: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综合应用典例精析教学备注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6-14)例3 如图,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分析:连接AC,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先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ACD是直角三角形.方法总结:四边形问题对角线是常用的辅助线,它把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两个三角形的问题.在使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时,它与勾股定理是“黄金搭挡”,经常配套使用.变式题1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已知AD=3cm,AB=4cm,CD=12cm,BC=13cm,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变式题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DC,△ADC的面积为30 cm2,DC=12 cm,AB=3cm,BC=4cm,求△ABC的面积.针对训练1.如图,△ABC中,AB=AC,D是AC边上的一点,CD=1,BC= 5 ,BD=2.(1)求证:△BCD是直角三角形;(2)求△ABC的面积.教学备注配套PPT讲授4.课堂小结(见幻灯片27)5.当堂检测(见幻灯片20-26)教学备注配套PPT讲授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15-19)二、课堂小结1.医院、公园和超市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超市在医院的南偏东25°的方向,且到医院的距离为300m,公园到医院的距离为400m.若公园到超市的距离为500m,则公园在医院的北偏东______的方向.2.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摆放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3.如图,某探险队的A组由驻地O点出发,以12km/h的速度前进,同时,B组也由驻地O出发,以9km/h的速度向另一个方向前进,2h后同时停下来,这时A,B两组相距30km.此时,A,B两组行进的方向成直角吗?请说明理由.4.如图,在△ABC中,AB=17,BC=16,BC边上的中线AD=15,试说明:AB=AC.当堂检测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应用认真审题,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来解决问题航海问题与勾股定理结合解决不规则图形等问题方法教学备注5.当堂检测(见幻灯片20-26)5.在寻找某坠毁飞机的过程中,两艘搜救艇接到消息,在海面上有疑似漂浮目标A、B.于是,一艘搜救艇以16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O(如图)沿北偏东40°的方向向目标A的前进,同时,另一艘搜救艇也从港口O出发,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向着目标B出发,1.5小时后,他们同时分别到达目标A、B.此时,他们相距30海里,请问第二艘搜救艇的航行方向是北偏西多少度?6.如图,在△ABC中,AB:BC:CA=3:4:5且周长为36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沿CB边向点B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如果同时出发,则过3秒时,求PQ的长.温馨提示:配套课件及全册导学案WORD版见光盘或网站下载:(无须登录,直接下。
八年级下册Module8Unit1 导学案
Module 8 Public holidaysUnit 1 It’s the last day before the new school year begins.课型:听说课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词汇和短语。
2.初步掌握状语从句(1)。
重难点:以when before after as soon as until while引导的状语从句的用法。
教学过程:【课前延伸】预习词汇:布置学生预习词汇,能够根据音标读出并了解汉语意思,力争将单词记住。
课前朗读:根据单词表朗读本单元单词、短语。
每日播报:Talk about what the weather is.【课内探究】导学案(一)新课导入检查词汇预习Task1词汇比拼季节______________ 假期_____________ 劳动节______________遍布____________ 庆祝_________________(二)听力训练Task2多层听(1)Look at the photo. Do you know what public holiday it is .(Activity1)(2)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ctivity2)(三)对话处理Task3 读前听(1)Listen and complete the table.( Activity 4)2. 听后读Read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ctivity 5)3. 读后学(1)短语学习1)当众_________________ 2)劳动节_________________3)放一天假_____________ 4)特殊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 5)…的开始______________ 6)不在同一天________________7)4月13日_________________(2)语言点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1)public holidays 公立假日public adj. 公开的,公众的,公立的There are more public libraries in America than in China.Public n. 公众, 常用于构成短语in public, 意为“当众”“公开”或“在公开场合”,在句中作状语。
2020年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
0)时,要注意数的正、负,从而决定
( 1) x 6 y 6 ( 2) 3x 3y
(3) 2x 2 y
(4) 2x 1 2y 1
议一议 :
1. 讨论下列式子的正确与错误 .
( 1)如果 a<b,那么 a+c< b+c;
( 2)如果 a< b,那么 a-c< b- c;
( 3)如果 a<b, 那么 ac< bc;
( 6)当 a> 0, b 0 时, ab< 0;
( 7)当 a< 0, b 0 时, ab> 0;
( 8)当 a< 0, b 0 时, ab< 0.
能力提高:
1. 比较 a 与- a 的大小 . ( 说明: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对字母的所有取值进行讨论
.)
2. 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 a,十位上的数是 b,如果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对
2. 长度是 L的绳子围成一个面积不小于 100的圆,绳长 L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例 1、用不等式表示
( 1)a 是正数;
( 2) a 是负数;
( 3) a 与 6 的和小于 5;
(4) x 与 2 的差小于- 1;
( 5)x 的 4 倍大于 7;
(6) y 的一半小于 3.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
__________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____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____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异同?
.
5. 经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导教案》一、选择题1.以下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A.-7B.37C.x D.x2.以下式子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A.4B.16C.8D.1 x3.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那么它的边长是()A.5B.51D.以上皆不对C.5二、填空题1.形如____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2.面积为a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3.负数________平方根.三、综合提升题1.某工厂要制作一批体积为1m3的产品包装盒,其高为0.2m,按设计需要,?底面应做成正方形,试问底面边长应是多少?2.当x是多少时,2x3x+x2在实数范围内存心义?3.若3x+x 3存心义,则x2=_______.4.使式子(x5)2存心义的未知数x有()个.A.0B.1C.2D.无数5.已知a、b为实数,且a5+2102a=b+4,求a、b的值.第一课时作业设计答案:一、1.A2.D3.B二、1.a(a≥0)2.a3.没有三、1.设底面边长为x,则0.2x2=1,解答:x=5.2x30,x 32.依题意得:2x0x0∴当x>-32x3且x≠0时,x+x2在实数范围内没存心义.213.34.B5.a=5,b=-4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导教案》第二课时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以下各式中15、3a、b21、a2b2、m220、144,二次根式的个数是().A.4B.3C.2D.12.数a没有算术平方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A.a>0B.a≥0C.a<0D.a=0二、填空题1.(-3)2=________.2.已知x1存心义,那么是一个_______数.三、综合提升题1.计算(1)(9)2(2)-(3)2(3)(16)2(4)(-32)2 23(2332)(2332)2.把以下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1)5(2)3.41(4)x(x≥0)(3)63.已知xy1+x3=0,求x y的值.4.在实数范围内分解以下因式:(1)x2-2(2)x4-93x2-5第二课时作业设计答案:一、1.B2.C二、1.32.非负数三、1.(1)(9)2=9(2)-(3)2=-3(3)(16)2=1×6=3 242(4)(22(5)-6 -3)2=9×=6332.(1)5=(5)2(2)3.4=( 3.4)2(3)1=(1)2(4)x=(x)2(x≥0)66x y10x3x y=34=81 3.30y4x4.(1)x2-2=(x+2)(x-2)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导教案》(2)x4-9=(x2+3)(x2-3)=(x2+3)(x+3)(x-3)(3)略第三课时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21)2(21)2的值是().33A.02C.42D.以上都不对B.332.a≥0时,a2、(a)2、-a2,比较它们的结果,下边四个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A.a2=(a)2≥-a2B.a2>(a)2>-a2C.a2<(a)2<-a2D.-a2>a2=(a)2二、填空题1.-0.0004=________.2.若20m是一个正整数,则正整数m的最小值是________.三、综合提升题1.先化简再求值:当a=9时,求a+12a a2的值,甲乙两人的解答以下:甲的解答为:原式=a+(1a)2=a+(1-a)=1;乙的解答为:原式=a+(1a)2=a+(a-1)=2a-1=17.两种解答中,_______的解答是错误的,错误的原由是__________.2.若│1995-a│+ a 2000=a,求a-19952的值.(提示:先由a-2000≥0,判断1995-a?的值是正数仍是负数,去掉绝对值)3.若-3≤x≤2时,试化简│x-2│+(x3)2+x210x25。
寒假作业八年级数学下册假期预习导学案
寒假作业八年级数学下册假期预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 2;能够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 3;能够用尺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一;温故1;什么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你会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吗?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什么性质? 二;知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 已知: ; 求证:PA=PB《分析:要想证明边相等,考虑证它们所在的三角形全等》总结: 想一想:你能写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这一命题的逆命题吗?它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请证明; 逆命题: 已知:M PABC NM C求证:总结:做一做:用尺规作出已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CD自学课本27页,完成作图A B例题解析:如图在△ABC中,AD是∠BAC平分线,AD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延长线于F;E 求证:《1》∠EAD=∠EDA ;《2》DF∥AC《3》∠EAC=∠B三;达标1;已知:线段AB及一点P,PA=PB,则点P在上;2;已知:如图,∠BAC=1200,AB=AC,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则∠ADC= 度3;△ABC中,∠A=500,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则∠DBC的度数;4;如图,△ABC中,AB=AC=17,BC=16,DE垂直平分AB,则△BCD的周长是多少?5;有特大城市A 及两个小城市B ;C ,这三个城市共建一个污水处理厂,使得该厂到B ;C 两城市的距离相等,且使A 市到厂的管线最短,试确定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四;课后练习1、如图,已知AB 是线段CD 的垂直平分线,E 是AB 上的一点,如果EC=7cm,那么ED= cm ;如果∠ECD=600, 那么∠EDC= ∠B=3002、如图,在△ABC 中,已知AC=27,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D ,△BCD 的周长等于50, 求BC 的长;寒假作业 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 完成时间 2月13日学习目标1;能够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能够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一定理;3;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能够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等腰三角形; 一;温故1;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一定在 上;2;已知线段AB ,请你用尺规作出它的垂直平分线;A BAECDB二;知新《1》利用尺规作出锐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再观察这三条垂直平分线,你发现了什么?《2》用利用尺规作出钝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再观察这三条垂直平分线,你又发现了什么?《3》自学课本30页内容,证明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总结:定理: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结论:锐角三角形的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内;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外;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思考:1;已知三角形的一条边及这条边上的高,你能作出三角形吗?如果能,能作几个?所作的三角形都全等吗?2;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你能用尺规作出等腰三角形吗?能作几个?已知:线段a;h求作:△ABC,使AB=AC,且BC=a,高AD=h;三;达标1;在三角形内部,有一点P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则点P一定是《》A;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角形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D;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2;已知△ABC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在△ABC的边上,则△ABC的形状为《》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3;如图,有A;B;C三个工厂,现要建一个供水站,使它到这三个工厂的距离相等,求供水站的位置《要求尺规作图,只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ABC4;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E,已知△BCE的周长为8,AC-BC=2,求AB与BC的长;四;课后练习1;如左下图,点P为△ABC三边中垂线交点,则PA__________PB__________PC;2;如右上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BAC=50°,AC;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则∠1_______∠2,∠3____∠4,∠5____∠6,∠2+∠3=______°,∠1+∠4=______°,∠5+∠6=______°,∠BOC=___ _°3;如图,D 为BC 边上一点,且BC=BD+AD ,则AD__________DC ,点D 在__________的垂直平分线上;4,已知:如图,Rt △ABC 中,∠ACB=900, ∠BAC=600,DE 垂直平分BC ,垂足为D ,交AB 于点E ,点F 在DE 的延长线上,且AF=CE ,试探究图中相等的线段;寒假作业 1;4角平分线《1》 完成时间2月14日 学习目标1. 通过学习角平分线定理及逆定理的过程,掌握该定理及逆定理,并运用之进行证明;计算;作图,以及掌握该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2. 通过探索与证明,进一步发展推理意识及能力;3. 证明是严密推理的方法,并培养自身的逆向思维能力; 一;温故角平分线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知新问题1:还记得角平分线上的点有什么性质吗?你是怎样得到的?你能证明它吗?已知: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P 在OC 上,PD ⊥OA ,PE ⊥OB ,垂足分别为D ,E ; 求证:PD=PE总结:ODAP EBC问题2:你能写出这个定理的逆命题?它是真命题吗?如果是,你作证明它?已知:如图,点P 在射线OC 上,PD ⊥OA ,PE ⊥OB ,垂足分别为D ,E ,且PD=PE ; 求证: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总结: 做一做:自学课本34页完成下列作图 已知:∠AOB求作:射线OC ,使∠AOC=∠BOC ; 例题解析:如图,已知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B=90°,DF ⊥AC ,垂足为F ,DE=DC , 求证:BE=CF[分析]要证BE=CF ,只需证△ADE ≌△FDC 三;达标1;如图在△ABC 中AQ=PQ ,PR=PS ,PR ⊥AB 于R ,PS ⊥AC 于S ,则三个结论:①AS=AR ,②QP ∥AR ,③△BRP ≌△QSP 中《 》 A 全部正确 B 仅①和②正确ODAPEBCC 仅①正确D 仅①和③正确;2;在△ABC中∠C=90°,∠A的平分线交BC于D,BC=CM, BD:DC:=4:3,则点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___;3;在RT△ABC中,∠C=90°,BD平分∠ABC交AC于D,DE是是斜边AB的垂直平分线,且DE=1CM,则AC=_________;四;课后练习1;OM平分∠BOA,P是OM上的任意一点,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PD=PE B;OD=OEC;∠DPO=∠EPO D;PD=OD2;△ABC中, ∠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连结AO,若∠OBC=25°,∠OCB=30°,则∠OAC=____________°3;与相交的两直线距离相等的点在《》A;一条直线上 B;一条射线上C;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上 D;以上都不对4;∠AOB的平分线上一点M,M到OA的距离为2CM,则M到OB的距离为____________;5;在RT△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若BC=16,BD=10,则D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6;如图,在△ABC中,∠C=90°,∠A=30°,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BE,则BE平分∠ABC;请证明这一结论,你有几种证明方法?E寒假作业 1;4角平分线《2》完成时间2月18日学习目标1;能够证明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一定理;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一;温故三角形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内容是什么?二;知新1;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吗?如图:设△ABC的角平分线BM;CN交于P,求证:P点在∠BAC的平分线上《提示:过P点分别作AB;AC;BC的垂线》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练习1;已知:△ABC中,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且交于P,若P到边AB的距离为3cm,△ABC的周长为18cm,则△ABC的面积为;2;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不能确定例题解析:例:△ABC中,AC=BC, ∠C=90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E;(1)已知:CD=4cm,求AC长(2)求证:AB=AC+CD三;达标1;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2;△ABC中,∠C=900,∠A的平分线交BC于D,BC=21cm,BD:DC=4:3,则D到AB的距离为;3;Rt△ABC中,AB=AC,BD平分∠ABC,DE⊥BC于E,AB=8cm,则DE+DC=cm;4;△ABC中,∠ABC和∠BCA的平分线交于O,则∠BAO和∠CAO的大小关系为;5 ;Rt△ABC中,∠C=900,BD平分∠ABC,CD=n,AB=m,则△ABD的面积是;四;课后练习1;已知:如图,∠C=900,∠B=300,AD是Rt△ABC的角平分线;求证:BD=2CD;ACD2;已知:OP 是∠MON 内的一条射线,AC ⊥OM,AD ⊥ON,BE ⊥OM,BF ⊥ON,垂足分别为C ;D ;E ;F ,且AC=AD ,求证:BE=BF4;已知,如图,P 是∠AOB 的平分线上的一点,PC ⊥OA,PD ⊥OB ,垂足分别为C ,D ;求证:《1》OC=OD《2》OP 是CD 的垂直平分线;寒假作业 第一章 回顾与反思 完成时间2月19日复习目标1;能准确的找出两个三角形的等量关系,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2;灵活运用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重难点1;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做法,角平分线的做法利用等腰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灵活解题; 一;温故ACOPDB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边 ;角 ;叙述三线合一的内容 ;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边 ;角 ; 3;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边 角 ; 4;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有:边 角 ; 5;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逆定理:已知线段AB,用直尺和圆规作出它的垂直平分线: 三角形的垂直平分线性质: 6;角的性质定理: 逆定理:已知角ABC,用直尺和圆规作出它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性质: 7;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 ;8;说出“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 一;等腰三角形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等于6,另一条边长等于3,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 .9B .12C .15D .12或15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上的高为16,那么腰长为__________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度,则它的另两个角是 二;等边三角形1;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中,D 为AC 的中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DB=DE,若△ABC 的周长为12,则△DCE 的周长为___________; 三;垂直平分线1;如图1,在△ABC 中,已知AC=27,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BCAED图1△BCE 的周长等于50,求BC 的长;2;《选作》如图:△ABC 中,AB=AC,∠BAC=1200,EF 垂直平分AB,EF=2,求AB 与BC 的长;CF四;角平分线1;如图,在△ABC 中,∠C=90°,∠A 的平分线交BC 于E ,DE ⊥AB 于D ,BC=8,AC=6,AB=10,则△BDE 的周长为_________;2;如图,在△ABC 中,∠ACB =90°,BE 平分∠ABC ,DE ⊥AB 于D ,如果AC =3 cm ,那么AE +DE 等于 《 》A ;2 cmB ;3 cmC ;4 cmD ;5 cm3;如右图,已知BE ⊥AC 于E ,CF ⊥AB 于F ,BE ;CF 相交于点D ,若BD =CD ;求证:AD 平分∠BAC ;五;三角形全等1;;如图:在△ABC 中,AD,CE 分别是△ABC 的高, 请你再加一个___________条件 即可使△AEH ≌△CEB ;EBA[6]BACDEH六;命题1.命题“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其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一个__________命题;2;下列各语句中,不是真命题的是A;直角都相等 B;等角的补角相等 C;点P在角的平分线上 D;对顶角相等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余角相等的角互余D;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得的同位角相等寒假作业 2;1不等关系完成时间2月20日知识点:不等式: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1)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叫不等式(2)不等式中含有未知数,也可以不含有未知数;(3)注意不大于和不小于的说法例1用不等式表示(1)a与1的和是正数;(2)y的2倍与1的和大于3;(3)x的一半与x的2倍的和是非正数;(4)c与4的和的30%不大于-2;(5)x除以2的商加上2,至多为5;(6)a与b两数的和的平方不可能大于3练习:1;判断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不等式?哪些是等式?为什么?(1)3>2 (2)a²+1>0 (3)3x²+2x (4)x<3x+1 (5)x=2x+5 (6)x²+4x<3x+1 (7)a+b≠c (8)|x-1|≥0 《9》x-2<x-1 (10)a-1 ≤32;用“>”“<”或“≥”“≤”填空(1)4___-6 (2)-1__0 (3)3×(-1)__2×(-1) (4) |x|__0(5)x²___0 (6)x²+1__0 (7)x²+1__13;请用不等式表示:(1)a是正数; (2)a与6的和小于5;(3)x与2 的差大于-1; (4)x的4倍小于7;(5)y的绝对值与3的和小于14; (6)100与m的7倍的和是负数;(7)x的相反数的2倍不小于y; (8)3与-1的差不小于x与2的和的4倍;寒假作业 2;2不等式的性质完成时间 2月21日知识点:1;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不等号的方向2;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不等号的方向3;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不等号的方向;练习:1;已知a<b, 用不等号填空:○1 a + 3 b + 3 ○2 6a 6b ○3-7a - 7b2;判断: 若x < y, 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吗?《1》 x - 1 > y - 1 《2》5x < 5y《3》-4x < -4y 《4》2x+3 < 2y+33;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a”的形式:○1 x – 3 < 2 ○2 2x>6 ○3 6x < 8x – 2 ○4 3x + 5 >24;借助不等式的性质,比较各组数式的大小○1 x 与x+3 ○2 5与 5+a ○3 a 与 3a5;用不等号连接:《1》25x ->,则x 52-;《2》若a b >,则2ac 2bc ; 《3》若2ac >2bc ,则a b ;6;如果a >ab ,且a 是负数,那么b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7;已知m <0,-1<n <0,试将m ,m n ,mn 2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寒假作业2;3不等式的解集 完成时间 2月22日学习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 2;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一;温故想一想,做一做并填空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__________;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__________;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__________; 4;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 5;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是__________的关系; 看看书,动动脑1;x =3能满足2x -1;5≥15吗?2;填空①_________ _叫做不等式的解;②________ _组成不等式的解集; ③_____ _____叫做解不等式;二;知新《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个数有 ( )(1)-7是x +3<-3de 一个解 (2)-40是不等式4x <-4的一个解 (3)不等式-31x >6的解集是x <-18 (4)不等式x <-3的整数解有无数个 (5)不等式x <3的正整数解只有有限个A 2个B 3个C 4个D 5个[规律总结]: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与解集间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千万不要把解误认为是解集,防止以特殊代替一般的错误;《例2》把不等式x >2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以下表示正确的是《 》AB C D《规律总结》: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所以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应清楚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有等号的画实心圆点,无等号的画空心圆圈《例3》将下列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1)x ≥-3(2)x <23(3)不等式x≤ 3 的非负整数解(4)-35<x≤25《例4》[请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一个不等式《1》0是这个不等式的一个解; 《2》-2,-1,0,1都是不等式的解; 《3》0不是这个不等式的解; 《4》与x ≤-1的解集相同的不等式; 《5》不等式的整数解只有-1,0 三;达标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2是不等式3x >5的一个解B ;x =2是不等式3x >5的唯一解C ;x =2是不等式3x >5的解集D ;x =2不是不等式3x >5的解 2;不等式-4≤x <2的所有整数解的和是( ) A ;-4 B ;-6 C ;-8D ;-93;用不等式表示图中的解集,其中正确的是( ) A ;x >-3B ;x <-3C ;x ≥-3D ;x ≤-34;若不等式(a +1)x <a +1的解集为x <1,那么a 必须满足( ) A ;a <0B ;a ≤-1C ;a >-1D ;a <-15;已知ax <2a (a ≠0)是关于x 的不等式,那么它的解集是( ) A ;x <2 B ;x >-2 C ;当a >0时,x <2 D ;当a >0时,x <2;当a <0时,x >26;当a ________时,x >a b表示ax >b 的解集;7;不等式2x -1≥5的最小整数解为________; 8;如右图,表示的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9. 如果不等式(a -3)x <b 的解集是x <3 a b,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0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022-2023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2022-2023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有理数的加减第一课时:有理数的加法- 研究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研究内容:正数加正数、负数加负数、正数加负数、有理数加零的运算法则- 研究重点: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方法:理解规则,多做练题第二课时:有理数的减法- 研究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研究内容:正数减正数、负数减负数、正数减负数、有理数减零的运算法则- 研究重点:理解减法的本质,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方法:理解规则,多做练题第三课时:加减混合运算- 研究目标:运用有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内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包括正数、负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研究重点:分析问题,运用加减法的规则解决问题- 研究方法:多做实际问题练,加强思维训练第二单元:比例与相似第一课时:比例- 研究目标: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研究内容:比例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研究重点:掌握比例的性质,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研究方法:理解概念,多做练题第二课时:比例的应用- 研究目标:学会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内容:比例的应用,包括物体的放大缩小、图形的相似等- 研究重点:分析问题,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方法:多做应用题,强化实际操作能力第三课时:相似图形- 研究目标:了解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条件- 研究内容:相似图形的定义、相似图形的性质- 研究重点: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和确定相似关系的条件- 研究方法:理解概念,多做练题......(继续给出下一单元的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 导学案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学习目标:1.理解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2.会运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简单运算.重点:理解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0,0≥≥=⋅b a ab b a .难点:会运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解题.一、知识回顾1.二次根式的概念是什么?我们上节课学了它的哪些性质?2.使式子2有意义的条件是_________.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二次根式的乘法算一算 计算下列各式,并观察三组式子的结果:_____;94____;_______94)1(=⨯=⨯=⨯ _____;2516____;_______2516)2(=⨯=⨯=⨯ ._____3625____;_______3625)3(=⨯=⨯=⨯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字母表示你所发现的规律吗?猜测)0,0______(≥≥=⋅b a b a ,你能证明这个猜测吗?要点归纳: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一般地,对于二次根式的乘法是)0,0(≥≥⋅=⋅b a b a b a一般地,二次根式相乘,_________不变,________相乘.语言表述: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各个被开方数积的算术平方根.例1计算:(1)(2)(3)0,k a b k a b ⋅⋅=⋅⋅⋅⋅≥≥(例2 计算: 37; 1(2)427-3.2⎛⎫⨯ ⎪⎝⎭n b =归纳总结: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的推广:①多个二次根式相乘时此法则也适用,即000)k a b k a b k ⋅⋅=⋅⋅⋅⋅≥≥≥,,(②当二次根号外有因数(式)时,可以类比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计算,即根号外的因数(式)的积作为根号外的因数(式),被开方数(式)的积作为被开方数(式),即()00a n b mn a b =≥≥,例3 比较大小(一题多解):(2)--方法总结: 比较两个二次根式大小的方法:可转化为比较两个被开方数的大小,即将根号外的正数平方后移到根号内,计算出被开方数后,再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被开方数大的,其算术平方根也大.也可以采用平方法.1. ()A B .4C D .22.下面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B. =C. =D.=3.=_________.探究点2: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一般的()0,0≥≥=⋅b a ab b a ______0,0_a b 要点归纳: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各个被开方数积的算术平方根.例4 化简:(1(2()00a b ,≥≥ .1()()200x y ,()≥≥方法总结: 当二次根式内的因数或因式可以化成含平方差或完全平方的积的形式,此时运用乘法公式可以简化运算.例5 计算:1(⨯2()⨯ 3(⨯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1. 把被开方数分解因式(或因数) ;2. 把各因式(或因数)积的算术平方根化为每个因式(或因数)的算术平方根的积;3. 如果因式中有平方式(或平方数),应用关系式a2= | a | 把这个因式(或因数)开出来,将二次根式化简.1. 计算:2.,求出它的面积.a b a b0,0多个二次根式相乘时此法则也适用,即(0,⋅⋅⋅=⋅⋅⋅≥a b c n abc n a()=m a n b mn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B532-=C(2)(4)8=-⨯-=D5315==⨯= 3.计算:(1)⨯______ ;(2)⨯_______ ;(3)_____.=4. 比较下列两组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或“=”):12()--8,12b,求250a,332b,求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一般地,我们把形如)0a ≥的式子叫作二次根式.2. a ≥0 课堂探究一、要点探究证明:根据积的乘方法则,有222.ab =⋅= ∴b a ⋅就是 ab 的算术平方根.又∵ab 表示 ab 的算术平方根, )0,0(≥≥=⋅∴b a ab b a要点归纳: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一般地,二次根式相乘,根指数不变,被开方数相乘.例1: 解:(1)(2) 3.===探究点2: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当堂检测。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精品导学案(40份打包)-精品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6.1 二次根式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概念学习目标: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2.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3.会利用二次根式的非负性解决相关问题.重点: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有意义的条件.难点:利用二次根式的有意义的条件及其非负性解题.一、知识链接1.什么叫作平方根?2.什么叫作算术平方根?什么数有算术平方根?二、新知预习1. 用带根号的式子填空:(1)如图①的海报为正方形,若面积为2m 2,则边长为 m ;若面积为S m 2,则边长为______ m .(2)如图②的海报为长方形,若长是宽的2倍,面积为6m 2,则它的宽为_____m .(3)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t (单位:s )与开始落下的高度h (单位:m )满足关系 h =5t 2,如果用含有h 的式子表示 t ,那么t 为_____. 2.自主归纳:(1)二次根式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形如()0a a ____的式子叫作二次根式. “____”称为二次根号.(2)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________数,二次根式的值为_________数.三、自学自测1.下列各式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A .33 B.4 C.3-π D.()31-自主学习教学备注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部分教学备注 配套PPT 讲授1.情景引入 (见幻灯片3-8)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9-16)图① 图②四、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二次根式的意义及有意义的条件问题分别表示什么意义?问题2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要点归纳:一般地,我们把形如)0a≥的式子叫作二次根式.为_______.例1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1)(2)6;(3)0(5),;(6)mx y≤;异号1(1.下列各式:)1x≥一定是二次根式的个数有( )A.3个B.4个C.5个D.6个2.(1)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2)若式子12x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探究点2: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问题1:当x问题2a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它本身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要点归纳:二次根式的实质是表示一个非负数(或式)的算术平方根.对于任意一个二次1)a 为被开方数,为保证其有意义,可知a ____0; (2例3 若22(4)0a c --=,求a -b +c 的值.【变式题】已知a ,b 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且a ,b 满足4b =,求此三角形的周长. 已知|31|和4的平方根. 2. ( ) A.x >2 B.x ≥2 C.x <2 D.x ≤2 3.当x =____取最小值,其最小值为______.2.使式子()2a有意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二、要点探究 探究点1:()()20a a ≥的性质活动1 如图是一块具有民族风的正方形方巾,面积为a ,求它的边长,并用所求得的边长表示出面积,你发现了什么?活动2 为了验证活动1的结论是否具有广泛性,下面根据算术平方根及平方的意义填空,你又发现了什么?a (a ≥0) 算术平方根 a 平方运算()2a观察两者有什么关系?要点归纳:一般地,()2a a =(a ____0),即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_________. 典例精析例1(教材P3例2变式题)计算:2237(1);(2).54⎛⎫⎛⎫- ⎪ ⎪⎝⎭⎝⎭例2 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242(1)3;(2)4 4.x y y --+方法总结:本题逆用了()()20aa a =≥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时,原来在有理数范围内分解因式的方法和公式仍然适用.针对训练 计算: 22(1)(5)(2)(22). ;课堂探究教学备注配套PPT 讲授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12-21)2 413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2:2a 的性质 议一议:下面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你有什么发现?1.计算:=24 ;=22.0 ;=2)54( ; =220 .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2,0a a 时 .2.计算:=-2)4( ;=-2)2.0( ;=-2)54( ;=-2)20( .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2,0a a 时 . 3.计算:=20 ;当==2,0a a 时 .要点归纳:将上面得到的结论综合起来,得到二次根式的又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2____0____=0____0.a a a a a ⎧⎪==⎨⎪⎩>,,<即任意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绝对值. 典例精析例3 (教材P4例3变式题)化简:2(1)10;-2(2)(3.14).-π方法总结:利用2a a =化简求值时,先应确定a 的正负,再化简. 例4 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请你化简:()222.a b a b -+-【变式题】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2244a ab b a b +++-.方法总结:利用数轴和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关键是要要根据a ,b 的大小讨论绝对值内式子的符号.例5 已知a 、b 、c 是△AB C 的三边长,化简:()()()222.a b c b c a c b a ++-+-+-- 分析:教学备注配套PPT 讲授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12-21)利用三角形三边关三边长均为正数,a +b >c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 +c -a >0,c -b -a <0针对训练 1.计算:22(1)(-2)(2)(-1.2). ;2.请同学们快速分辨下列各题的对错:()()()()()()()()2222(1)22(2)22(3)22(4)22-=--=--=---=-探究点3:代数式的定义用基本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把_______或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的式子,我们称这样的式子为代数式. 典例精析例6 (1)一条河的水流速度是2.5 km/h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v km/h ,用代数式表示船在这条河中顺水行驶和逆水行驶时的速度;(2)如图,小语要制作一个长与宽之比为5:3的长方形贺卡,若面积为S ,用代数式表示出它的长.方法总结:列代数式的要点:①要抓住关键词语,明确它们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和、差、积、商及大、小、多、少、倍、分、倒数、相反数等;②理清语句层次明确运算顺序;③牢记一些概念和公式.针对训练1.在下列各式中,不是代数式的是( ) A.7 B.3>2 C .2x D.2223x y + 2.如图是一圆形挂钟,正面面积为S ,用代数式表示出钟的半径为__________.二、课堂小结 二次根式的性质 内容性质1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它_______.即()()20.a a a =≥教学备注配套PPT 讲授4.探究点3新知讲授(见幻灯片22-25)5.课堂小结(见幻灯片30)1.化简16得( )A. ±4B. ±2C. 4D.-42.当1<x <3时,2(3)3x x --的值为( )A.3B.-3C.1D.-13.下列式子是代数式的有 ( )①a 2+b 2; ②ab ; ③13; ④x =2; ⑤3×(4-5);⑥x -1≤0; ⑦10x +5y =15 ; ⑧.ac b+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4.化简:(1)9=_______ ; (2)2(4)-=_______; (3)()27______-=; (4)()281______=.5. 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2(1)a a -+-的结果是_________.6.利用a =2()a (a ≥0),把下列非负数分别写成一个非负数的平方的形式: (1) 9;(2)5;(3)2.5;(4)0.25;(5)12;(6)0 . 能力提升7.(1)已知a 为实数,求代数式2242a a a +---+的值. (2)已知a 为实数,求代数式249a a a +--+-的值.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学习目标:1.理解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2.会运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简单运算. 重点:理解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0,0≥≥=⋅b a ab b a .难点:会运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解题.一、知识回顾1.二次根式的概念是什么?我们上节课学了它的哪些性质?2.使式子()2a 有意义的条件是_________.自主学习 当堂检测教学备注 配套PPT 讲授 6.当堂检测 (见幻灯片26-29)教学备注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配套PPT 讲授1.情景引入 (见幻灯片3-5)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6-15)三、要点探究 探究点1算一算 计算下列各式,并观察三组式子的结果:_____;94____;_______94)1(=⨯=⨯=⨯_____;2516____;_______2516)2(=⨯=⨯=⨯._____3625____;_______3625)3(=⨯=⨯=⨯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字母表示你所发现的规律吗?猜测 _____0,0ab a b ,你能证明这个猜测吗?要点归纳:一般地,二次根式相乘,_________不变,________相乘.语言表述: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各个被开方数积的算术平方根.例1(教材P6例1变式题)计算:二次根式乘法法则同0,k a b k a b ⋅⋅=⋅⋅⋅⋅≥≥(计算:37;1(2)427-3.2⎛⎫⨯ ⎪⎝⎭方法总结:当二次根式根号外的因数不为(a n b mn =比较大小(一题多解533与;(2)--方法总结: 比较两个二次根式大小的方法:可转化为比较两个被开方数的大小,即将根号外的正数平方后移到根号内,计算出被开方数后,再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被开方数大的,其算术平方根也大.也可以采用平方法.1.计算82⨯的结果是 ( ) A.10 B.4 C.6 D.22.下面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 A.452585⨯= B. 5342205⨯= C. 433275⨯= D.5342206⨯=3.计算:61510⨯⨯=_________. 探究点2: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一般的()0,0≥≥=⋅b a ab b a ,反过来可写为______0,0_ab a b要点归纳: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各个被开方数积的算术平方根. 典例精析例4 (教材P7例2变式题)化简:(1)225328-;(2)()3226900x x y xy x y ,++≥≥ .方法总结: 当二次根式内的因数或因式可以化成含平方差或完全平方的积的形式,此时运用乘法公式可以简化运算.针对训练 1. 计算:()()31(1)144169(2)284a a ; . -⨯-⋅2.下面是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世界名画,若长为24,宽为8,求出它的面积.二、课堂小结二次根式的乘内容教学备注 配套PPT 讲授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16-22)4.课堂小结(见幻灯片29)0,0a b a b多个二次根式相乘时此法则也适用,即(0,a b c n abc n a⋅⋅⋅=⋅⋅⋅≥()(0,m a n b mn ab a b=≥≥6x-,则()A.≥6 B.x≥0 C.0≤≤6 D.为一切实数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B.532=-=(2)(4)8-⨯-=5315==⨯= 3.计算:(1)⨯______ ;(2)⨯_______ ;(3)_____.=4. 比较下列两组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或“=”):12()--8a,12b,求250a,332b,求7,70,a b==试着用 4.9.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当堂检测4___________;_____;91616___________;_____;2525 3636___________;_____.49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字母表示你所发现的规律吗?_____0,0a a b b.:(1)算术平方根的商等于被开方数商的算术平方根(2)当二次根式根号外的因数(式除以单项式法则,探究点2: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要点归纳:把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反过来,就得到二次根式的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a b≥>_00)_____,.(语言表述: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商.例2 (教材P8例5变式题)计算:)0;x>1.x的取值范围是()A..x≠2B..x≥0C..x>2D..x≥22.化简:探究点3:最简二次根式这样的式子分母的根号吗?思考要点归纳:(1)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使分母变成有理数的这个过程就叫做分母有理化.(2)我们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例3 在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哪些不是?对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进行化简.探究点4:二次根式除法的应用例4 (教材P9例7变式题)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据报道:一个30g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以使人当场死亡.据研究从高空抛物时间t和高度h近似的满足公式t=从100米高空抛物到落地所需时间t2是从50米高空抛物到落地所需时间t1的多少倍?二、课堂小结 二次根式的除法内容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各个被开方数积的算术平方根.即0,0a aa b bb . 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商.即0,0a aa b bb. 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满足两个条件: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教学备注 配套PPT 讲授 4.探究点3新知讲授(见幻灯片15-19)5.探究点4新知讲授(见幻灯片20-21)6.课堂小结(见幻灯片27)1.满足什么条件的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2.化简下列两组二次根式,每组化简后有什么共同特点?(1)8180.5;,, (2)804520.,,五、要点探究 探究点1: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中可以合并的二次根式类比探究 在七年级我们就已经学过单项式加单项式的法则.观察下图并思考:(1)由左图,易得2a +3a = ;(2)当a 2时,分别代入左、右得_2__232=___; (3)当a 32333=_____+;......(4)根据右图,你能否直接得出当a 2,82a +3b 的值?结果能进行化简吗?.要点归纳:(1)判断几个二次根式是否可以合并(加减运算),一定都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判断.(2)合并的方法与合并同类项类似,把根号外的因数(式)相加,根指数和被开方数(式)不变.如:(m a n a m n a =+典例精析例1 若最简根式2132m n +-3mn 的值.方法总结:确定可以合并的二次根式中字母取值的方法:利用被开方数相同,指数都为2列关于待定字母的方程求解即可.【变式题】38a -172a -可以合并,42a x x a--有意义,求x 的取值范围.针对训练 1.3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25 C.8128与最简二次根式1m +m =_____.课堂探究教学备注配套PPT 讲授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11-19)3.下列二次根式,不能与12合并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348125118.32①;②-;③;④;⑤探究点2:二次根式的加减及其应用思考 现有一块长7.5dm 、宽5dm 的木板,能否采用如图的方式,在这块木板上截出两个分别是8dm2和18dm2的正方形木板? 问题1 怎样列式求两个正方形边长的和?问题 2 所列算式能直接进行加减运算吗?如果不能,把式中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再试一试(说出每步运算的依据).要点归纳: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一般地,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加减法的运算步骤:(1)化——将非最简二次根式的二次根式化简; (2)找——找出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 (3)并——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合并. 典例精析例2 (教材P13例2变式题)计算: 1(1)8;50+ 1(2)312.27-例3 已知a ,b,c 满足()285320a b c -+-+-=.(1)求a ,b ,c 的值;(2)以a ,b ,c 为三边长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三角形,求出其周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分析:(1)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几个非负数必须为零;(2)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判断.【变式题】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2,26,求其周长.二次根式的加减与等腰三角形的综合运用,关键是要分类讨论及会比较两个二次根式的大小. 针对训练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教学备注配套PPT 讲授 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11-19)4.课堂小结(见幻灯片27)A.222+=B. 3232⨯=C. 1233-=D.325+= 2.已知一个矩形的长为48,宽为12,则其周长为________. 二、课堂小结 二次根式的加减 内容法则 一般地,二次根式的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注意 (1)与实数的运算顺序一样;(2)实数的运算律仍然适用;(3)结果要化成最简形式.1.二次根式:31218272、、、中,与3能进行合并的是( )A .3122与B .3182与C .1227与D .1827与 2.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A.235+=B. 236⨯=C. 822÷=D.233()-= 3.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0404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 4.计算:=( 1 ) 52 18 ______+;_________(2)418-92= ; -(3)102(3872)_______ +=;-.(4)512(38227)_______ +=5.计算:1(1)58-22718(2)218-5045.3++ ; ()1144311112484340.583(3)(4).⎛⎫⎛⎫+--- ⎪ ⎪⎪ ⎪⎝⎭⎝⎭-;6.下图是某土楼的平面剖面图,它是由两个相同圆心的圆构成.已知大圆和小圆的面积分别为763.02m 2和150.72m 2,求圆环的宽度d (π取3.14).能力提升7.已知a ,b 都是有理数,现定义新运算:a *b=3a b +,求(2*3)-(27*32)的值.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当堂检测教学备注配套PPT 讲授 5.当堂检测(见幻灯片20-26)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2.会运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有关的运算.重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难点:运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有关的运算.一、知识回顾1.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是什么?2.怎样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3.填空:m (a +b +c )= ;(m +n )(a +b )= ;(ma +mb +mc )÷m = .六、要点探究 探究点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及应用 算一算:若把字母a ,b ,c ,m 都用二次根式代替(每个同学任选一组),然后对比归纳,你们发现了什么?要点归纳: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与整式运算一样,体现在:运算律、运算顺序、乘法法则仍然适用. 典例精析例1(教材P14例3变式题)计算:(1)32327+63();---06(2)20163+312.2()---方法总结:有绝对值符号的,同括号一样,先去绝对值,注意去掉绝对值后,得到的数应该为正数.例2 甲、乙两个城市间计划修建一条城际铁路, 其中有一段路基的横断面设计为上底宽42m ,下底宽 62m ,高6m 的梯形,这段路基长 500 m ,那么这段路基的土石方 (即路基的体积,其中路基的体积=路基横断面面积×路基的长度)为多少立方米呢?针对训练课堂探究 自主学习 教学备注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配套PPT 讲授1.情景引入 (见幻灯片3-4)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5-10)教学备注配套PPT 讲授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11-15)计算:(1 2 1⎝();() .探究点2:利用乘法公式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问题1 整式乘法运算中的乘法公式有哪些?问题2 整式的乘法公式对于二次根式的运算也适用吗?例3(教材P14例4变式题)计算:212);+((2);⨯201720192222.()((-⨯计算:())))2(1)1(2).;探究点3:求代数式的值n b的式子,构成2==2.计算2.=3.设,310,3101-=+=ba则a b(填“>”“ < ”或“= ”).4.计算:A BC C BAAB CC BA七、要点探究 探究点1:勾股定理的认识及验证 想一想 1.2500年前,毕达哥拉斯去老朋友家做客,看到他朋友家用等腰三角形砖铺成的地面,联想到了正方形A ,B 和C 面积之间的关系,你能想到是什么关系吗? 2.右图中正方形A 、B 、C 所围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3.在网格中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以它的三边为边长的三个正方形A 、B 、C 是否也有类似的面积关系?(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单位1)4.正方形A 、B 、C 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怎样的特殊关系?思考 你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什么规律?你能结合字母表示出来吗?猜测: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________.活动2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以前的数学家们用拼图法来证明活动1的猜想.证法 利用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的“赵爽弦图”课堂探究证明:∵S 大正方形=________,S 小正方形=________,S 大正方形=___·S 三角形+S 小正方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1:补形法(把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补成各 边都在网格线上的正方形):左图:S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S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2:分割法(把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分割成 易求出面积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左图:S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S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备注 配套PPT 讲授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6-19)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20-24)要点归纳: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 公式变形: 222222--.a c b b c a c a b ===+, ,探究点2: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典例精析例1如图,在Rt △ABC 中, ∠C =90°. (1)若a =b =5,求c ; (2)若a =1,c =2,求b .变式题1 在Rt △ABC 中, ∠C =90°. (1)若a :b =1:2 ,c =5,求a ; (2)若b =15,∠A =30°,求a,c.方法总结: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关系和第三边的长求未知两边时,要运用方程思想设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变式题2 在Rt △ABC 中,AB =4,AC =3,求BC 的长.方法总结:当直角三角形中所给的两条边没有指明是斜边或直角边时,其中一较长边可能是直角边,也可能是斜边,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进行分类讨论,否则容易丢解.例2已知∠ACB =90°,CD ⊥AB ,AC =3,BC =4.求CD 的长.教学备注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20-24)方法总结: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法可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积,它常与勾股定理联合使用.针对训练求下列图中未知数x 、y 的值:二、课堂小结内 容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注 意1.在直角三角形中2.看清哪个角是直角3.已知两边没有指明是直角边还是斜边时一定要分类讨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则a 2+b 2=c 2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和的平方等于第三边的平方C.在Rt △ABC 中,∠C =90°,所以a 2+b 2=c 2D.在Rt △ABC 中,∠B =90°,所以a 2+b 2=c22. 右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3.在△ABC 中,∠C =90°.(1)若a =15,b =8,则c =_______. (2)若c =13,b =12,则a =_______.4.若直角三角形中,有两边长是5和7,则第三边长的平方为_________.5.求斜边长17cm 、一条直角边长15cm 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6.如图,在△ABC 中,AD ⊥BC ,∠B =45°,∠C =30°,AD =1,求△ABC 的周长.能力提升:7.如图,以Rt △ABC 的三边长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 =3,求△ABE 及阴影部分的面积.当堂检测 教学备注 配套PPT 讲授 4.课堂小结 (见幻灯片30)5.当堂检测 (见幻灯片25-29)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第2课时 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会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这一几何模型,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已知边与未知边长度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求出未知边长. 重点: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这一几何模型,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已知边与未知边长度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求出未知边长.一、知识回顾1. 你能补全以下勾股定理的内容吗?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____________. 2. 勾股定理公式的变形:a =_________,b =_________,c =_________. 3. 在Rt△ABC 中,∠C =90°.(1)若a =3,b =4,则c =_________;(2)若a =5,c =13,则b =_________.八、要点探究 探究点1:勾股定理的简单实际应用 典例精析例1在一次台风的袭击中,小明家房前的一棵大树在离地面6米处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树根底部8米处.你能告诉小明这棵树折断之前有多高吗?方法总结: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读懂题意,分析已知、未知间的关系;(2)构造直角三角形;(3)利用勾股定理等列方程;(4)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训练1. 湖的两端有A 、B 两点,从与BA 方向成直角的BC 方向上的点课堂探究 自主学习教学备注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配套PPT 讲授1.情景引入 (见幻灯片3)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4-11)C 测得CA =130米,CB =120米,则 AB 为 ( )A.50米B.120米C.100米D.130米2.如图,学校教学楼前有一块长方形长为4米,宽为3米的草坪,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草坪内走出了一条“径路”,却踩伤了花草. (1)求这条“径路”的长;(2)他们仅仅少走了几步(假设2步为1米)?探究点2:利用勾股定理求两点距离及验证“HL ”思考: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曾经通过画图得到结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学习了勾股定理后,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证明:如图,在Rt △ABC 和Rt △A ’ B ’ C ’中,∠C =∠C ’=90°, AB =A ’ B ’,AC =A ’ C ’.求证:△ABC ≌△A ’ B ’ C ’ .证明:在Rt △ABC 和Rt △A ’ B ’ C ’中,∠C=∠C ’=90°,根据勾股定理得BC =_______________,B ’ C ’=_________________. ∵AB=A ’ B ’,AC=A ’ C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典例精析例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 (-3,5),B (1,2)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方法总结: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一般地,设平面上任意两点()()()()2211222121,,,,.A x yB x y AB x x y y =-+-则探究点3: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距离想一想:1.在一个圆柱石凳上,若小明在吃东西时留下一点食物在B 处,恰好一只在A 处的蚂蚁捕捉到这一信息,于是它想从A 处爬向B 处,蚂蚁怎么走最近(在以下四条路线中选择一条)?2.若已知圆柱体高为12 cm ,底面半径为3 cm ,π取3,请求出最短路线的长度.要点归纳:立体图形中求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一般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连接两点,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确定最短路线. 典例精析例3 有一个圆柱形油罐,要以A 点环绕油罐建梯子,正好建在A 点的正上方点B 处,问梯子最短需多少米(已知油罐的底面半径是2 m ,高AB 是5 m ,π取3)?变式题 小明拿出牛奶盒,把小蚂蚁放在了点A 处,并在点B 处放上了点儿火腿肠粒,你能帮小蚂蚁找到完成任务的最短路程么?例4 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km 的A 处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B 的西8km 北7km 处,他想把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他要完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方法总结:求直线同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的最短路径的方法:先找到其中一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与另一点的线段就是最短路径长,以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的线段为斜边,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再运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路径. 针对训练1.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体硬纸盒,现在A 处有一只蚂蚁,想沿着正方体的外表面到达B 处吃食物,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二、课堂小结1.从电杆上离地面5m 的C 处向地面拉一条长为7m 的钢缆,则地面钢缆A到电线杆底部B 的距离是( )A.24mB.12mC.74m D. 26c m当堂检测 勾股定理 的应用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解决“HL ”判定方法证全等的正确性问题 用勾股定理解决点的距离及路径最短问题教学备注4.探究点3新知讲授(见幻灯片15-24)5.课堂小结 (见幻灯片31)2.如图,一支铅笔放在圆柱体笔筒中,笔筒的内部底面直径是9cm ,内壁高12cm ,则这只铅笔的长度可能是( )A.9cmB.12cmC.15cmD.18cm3.已知点(2,5),(-4,-3),则这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4.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米,另一棵2米,两棵对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多少?5. 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等于55cm ,10cm 和6cm ,A 和B 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A 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这只蚂蚁从A 点出发,沿着台阶面爬到B 点,最短线路是多少?能力提升6.为筹备迎接新生晚会,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圆筒形灯罩,底色漆成白色,然后缠绕红色油纸,如图.已知圆筒的高为108cm ,其横截面周长为36cm ,如果在表面均匀缠绕油纸4圈,应裁剪多长的油纸?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第3课时 利用勾股定理作图或计算学习目标:1.会运用勾股定理确定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及解决网格问题;2.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并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相应的折叠问题.重点:会运用勾股定理确定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及解决网格问题.难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并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相应的折叠问题.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有的表示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能在数轴上分别画出自主学习教学备注 配套PPT 讲授6.当堂检测 (见幻灯片25-30)第1题图 第2题图。
八年级数学下册(新版北师大版)精品导学案【第二章_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年级数学下册(新版北师⼤版)精品导学案【第⼆章_⼀元⼀次不等式和⼀元⼀次不等式组】第⼆章⼀元⼀次不等式和⼀元⼀次不等式组第⼀节不等关系【学习⽬标】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感受⽣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
2.能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增强学⽣的符号感,发展其数学化的能⼒。
3.通过观察、分析、猜想、独⽴思考的过程感受不等式这个重要的过程,发展学⽣归纳、猜想能⼒。
【学习⽅法】⾃主探究与⼩组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重难点】重点:对不等式概念的理解。
难点:怎样建⽴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
【学习过程】模块⼀预习反馈⼀.学习准备1.⼀般地,⽤符号“<”(或“≤”),“>”(或“≥”)连成的式⼦叫做。
注意:⽤符号“≠”连接的式⼦也叫不等式。
2.列不等式:列不等式类似于列⽅程,列⽅程依据的是等量关系,列不等式依据的是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的关键是找不等关系。
⼤于⽤符号表⽰,⼩于⽤符号表⽰;不⼤于⽤符号表⽰,不⼩于⽤符号表⽰。
3.阅读教材:第⼀节不等关系⼆.教材精读4.例题:如图,⽤两根长度均为l cm的绳⼦,分别围成⼀个正⽅形和圆,(1)如果要使正⽅形的⾯积不⼤于25cm2,那么绳长l应满⾜怎样的关系式?(2)如果要使圆的⾯积不⼩于100 cm2,那么绳长l应满⾜怎样的关系式?(3)当l=8时,正⽅形和圆的⾯积哪个⼤?l=12呢?(4)你能得到什么猜想?改变l的取值再试⼀试?分析:正⽅形的⾯积等于边长的平⽅.圆的⾯积是πR2,其中R是圆的半径.两数⽐较有⼤于、等于、⼩于三种情况,“不⼤于”就是等于或⼩于. “不⼩于”就是⼤于或等于。
做⼀做:通过测量⼀棵树的树围(树⼲的周长),可以计算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离地⾯1.5m的地⽅作为测量部位。
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3㎝,这棵树⾄少⽣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m?(只列关系式)归纳⼩结:⼀般地,⽤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叫做不等式。
实践练习: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不等式,哪些既不是等式也不是不等式。
八年级下(初二下)数学全册导学案
目录序号章节起始页码1 学习目标 22 16.1二次根式 53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154 16.3二次根是的加减295 17.1勾股定理376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537 18.1平行四边形638 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899 19.1函数11510 19.2一次函数14311 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18612 20.1数据的集中趋势19513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222 备注学习目标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备注1、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备注2、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备注3、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4、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6、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以及它们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7、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学习目标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备注8、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9、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10、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11、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12、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13、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讨论1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15、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导学案(全册)导学目标1.了解八年级数学下学期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激发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章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以下 9 章:1.有理数的加减运算2.有理数的乘除运算3.整式的加减4.一元一次方程5.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6.几何图形的认识7.平面图形的性质8.空间图形的认识9.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学习方法指导1. 每节课前预习在开始上课前,先预习本节课的内容。
预习时要重点阅读所学内容的目的、重点、难点等,对照教材和导学资料,理清思路,确定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2. 记笔记,做好知识点概念的总结在学习和预习过程中,要及时记录下来遇到的问题、困惑和需要加强的知识点等要点,做好知识点的概念总结。
笔记可以在课后补充和完善。
3. 练习题目,加强练习认真完成教材和导学资料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加强练习,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 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在学习中,可以结伴学习、交流讨论,相互帮助、提高互动性和学习效果。
5. 总结复习,强化记忆及时总结复习所学知识点和技能,对个人掌握程度进行自我评估,找出不足之处进一步加强练习,强化记忆。
学习注意事项1.学习时要耐心细心,认真思考和分析问题,不急不躁,遇到困难要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2.课上所学知识要及时总结、前瞻下节课程的内容,尽量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和学习笔记,方便课后回顾。
3.做题时不要死记硬背,要结合实际情况,理解原理和逻辑,并联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
4.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积极探索、创新,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结语通过本次导学,相信大家对八年级数学下学期的课程安排和学习方法已经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起努力、相互支持,一定能够理清思路、掌握技巧,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2023年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导学案
新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导学案学习目标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质.能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学习重点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学习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学法指导预习案预习质疑1.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互补(C)一组对角相等,一组邻角互补(D)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角互补2.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A)AD=BC,AB∥CD (B)∠A=∠B,∠C=∠D(C)AB=BC,AD=DC(D)AB∥CD,CD=AB探究案合作探疑3.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A∶∠B∶∠C∶∠D的值为( ).(A)1∶2∶3∶4 (B)1∶4∶2∶3 (C)1∶2∶2∶1 (D)1∶2∶1∶24.如图,E、F分别是□ABCD的边AB、CD的中点,则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 ).(A)2个(B)3个(C)4个(D)5个5.□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在坐标原点,且AD平行于x轴,若A点坐标为(-1,2),则C点的坐标为( ).(A)(1,-2) (B)(2,-1) (C)(1,-3)(D)(2,-3)交流释疑6.如图,□A 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将△AOD平移至△BEC的位置,则图中与OA相等的其他线段有( ).(A)1条(B)2条(C)3条(D)4条拓展案交流释疑已知:△ABC的中线BD、CE交于点O,F、G分别是OB、O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9.(1)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____________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2)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三角形的中位线_______第三边,并且等于________________.达标案检测查疑10.如图,△ABC的周长为64,E、F、G分别为AB、AC、BC的中点,A′、B′、C′分别为EF、EG、GF的中点,△A′B′C′的周长为_________.如果△ABC、△EFG、△A′B′C′分别为第1个、第2个、第3个三角形,按照上述方法继续作三角形,那么第n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___.11.△ABC中,D、E分别为AB、AC的中点,若DE=4,AD=3,AE=2,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下)数学导学案目录第一章因式分解1.1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4 1.2.1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一) 6 1.2.2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二)8 1.3.1公式法因式分解(一)10 1.3.2公式法因式分解(二)12 1.3.3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14 1.4 小结与复习16 第一章单元测试卷18第二章分式2.1 分式和它的基本性质(一) 20 2.1 分式和它的基本性质(二) 22 2.2.1分式的乘法与除法 24 2.2.2 分式的乘方 26 2.3.1 同底数幂的除法 28 2.3.2 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 30 2.3.3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32 2.4.1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 34 2.4.2异分母的分式加、减(一) 36 2.4.3异分母的分式加、减(二) 38 2.5.1 分式方程(一) 40 2.5.2 分式方程(二) 42 2.5.2分式方程的应用(一) 44 2.5.2分式方程的应用(二) 46 《分式》单元复习(一) 48 《分式》单元复习(二) 50 分式达标检测52第三章四边形3.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56 3.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58 3.1.2 中心对称图形(续)60 3.1.3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62 3.1.3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64 3.1.4 三角形的中位线66 3.2.1 菱形的性质68 3.2.2 菱形的判定703.3矩形(一)72 3.3矩形(二)74 3.4 正方形76 3.5 梯形(一)78 3.5 梯形(二)80 3.6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一)82 3.6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二)84 第三章总复习单元测试(一)86 第三章总复习单元测试(二)90第四章二次根式4.1.1 二次根式94 4.1.2 二次根式的化简(一)96 4.1.2 二次根式的化简(二)98 4.2.1 二次根式的乘法100 4.2.2 二次根式的除法102 4.3.1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104 4.3.2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06 二次根式的复习课108 第四章二次根式测试卷110第五章概率的概念5.1概率的概念112 5.2概率的含义 114 第五章概率单元测试1161.1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学习目标:1.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2.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相关问题中的作用.3.通过因式分解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第十六章 分式16.1分式16.1.1从分数到分式一、 教学目标1.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710,as ,33200,sv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20100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v-2060小时,所以v+20100=v-2060.3. 以上的式子v+20100,v-2060,a s ,sv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例题讲解P5例1. 当x 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 的取值范围.[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 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补充)例2. 当m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 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m=0 (2)m=2 (3)m=1 六、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x 7 , 209y +, 54-m , 238y y -,91-x2. 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3) 1-m m32+-m m 112+-m m 4522--x x x x 235-+23+x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七、课后练习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式?(1)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 个,做80个零件需 小时.(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 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 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 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 千米/时. (3)x 与y 的差于4的商是 .2.当x 取何值时,分式 无意义?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八、答案:六、1.整式:9x+4, 209y +, 54-m 分式: x 7 , 238y y -,91-x2.(1)x ≠-2 (2)x ≠ (3)x ≠±2 3.(1)x=-7 (2)x=0 (3)x=-1七、1.18x, ,a+b, b a s +,4y x -; 整式:8x, a+b, 4y x -;分式:x80, b a s + 2. X = 3. x=-1课后反思: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1.重点: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2.难点: 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x x 57+xx 3217-x x x --221x 802332xx x --212312-+x x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1.请同学们考虑: 与 相等吗? 与 相等吗?为什么?2.说出 与 之间变形的过程, 与 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P7例2.填空:[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P11例3.约分:[分析] 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P11例4.通分:[分析] 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ab 56--, yx 3-, nm --2, nm 67--, yx 4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假期预习导学案不等关系知识点:不等式: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 (1)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叫不等式(2)不等式中含有未知数,也可以不含有未知数; (3)注意不大于和不小于的说法 例1 用不等式表示(1)a 与1的和是正数; (2)y 的2倍与1的和大于3; (3)x 的一半与x 的2倍的和是非正数; (4)c 与4的和的30%不大于-2; (5)x 除以2的商加上2,至多为5; (6)a 与b 两数的和的平方不可能大于3练习:1.判断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不等式哪些是等式为什么(1)3>2 (2)a ²+1>0 (3)3x ²+2x (4)x<3x+1 (5)x=2x+5 (6)x ²+4x<3x+1 (7)a+b ≠c (8)|x-1|≥0 (9)x-2<x-1 (10)a-1 ≤3 2.用“>”“<”或“≥”“≤”填空(1)4___-6 (2)-1__0 (3)3×(-1)__2×(-1) (4) |x|__0 (6)x ²___0 (9)x ²+1__0 (10)x ²+1__1 3.请用不等式表示:(1)a 是正数. (2)a 与6的和小于5. (3)x 与2 的差大于-1. (4)x 的4倍小于7. (5)y 的绝对值与3的和小于14. (6)100与m 的7倍的和是负数.(7)x 的相反数的2倍不小于y. (8)3与-1的差不小于x 与2的和的4倍。
不等式的性质知识点:1、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 不等号的方向 2、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 不等号的方向 3、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 不等号的方向 . 练习:1、已知a <b, 用不等号填空:○1、 a + 3 b + 3 ○2、 6a 6b ○3、 -7a - 7b 2、判断: 若x < y, 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吗(1) x - 1 > y - 1 (2) 5x < 5y (3) -4x < -4y (4) 2x+3 < 2y+3 3、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 >a ”或“x <a ”的形式:○1 x – 3 < 2 ○2 2x >6 ○3 6x < 8x – 2 ○4 3x + 5 >24、借助不等式的性质,比较各组数式的大小 ○1 x 与x+3 ○2 5与 5+a ○3 a 与 3a 5、用不等号连接:(1)25x ->,则x 52-;(2)若a b >,则2ac 2bc ;(3)若2ac >2bc ,则a b 。
6、如果a >ab ,且a 是负数,那么b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7、已知m <0,-1<n <0,试将m ,mn ,mn 2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不等式的解集学习目标1. 理解不等式的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2. 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一. 温故想一想,做一做并填空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__________.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__________.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__________.4.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5.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是__________的关系. 看看书,动动脑=3能满足2x -≥15吗2.填空①_________ _叫做不等式的解.②________ _组成不等式的解集. ③_____ _____叫做解不等式.二.知新【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个数有 ( )(1)-7是x +3<-3de 一个解 (2)-40是不等式4x <-4的一个解 (3)不等式-31x >6的解集是x <-18 (4)不等式x <-3的整数解有无数个 (5)不等式x <3的正整数解只有有限个A 2个B 3个C 4个D 5个[规律总结]: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与解集间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千万不要把解误认为是解集,防止以特殊代替一般的错误.【例2】把不等式x >2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以下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规律总结】: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所以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应清楚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有等号的画实心圆点,无等号的画空心圆圈 【例3】将下列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1)x ≥-3 (2)x <23 (3)不等式x ≤ 3 的非负整数解 (4)-35<x ≤25【例4】[请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一个不等式(1)0是这个不等式的一个解.(2)-2,-1,0,1都是不等式的解. (3)0不是这个不等式的解. (4)与x ≤-1的解集相同的不等式. (5)不等式的整数解只有-1,0三、达标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是不等式3x >5的一个解 =2是不等式3x >5的唯一解 =2是不等式3x >5的解集 =2不是不等式3x >5的解 2.不等式-4≤x <2的所有整数解的和是( )A.-4B.-6C.-8D.-93.用不等式表示图中的解集,其中正确的是( ) >-3<-3 ≥-3≤-34.若不等式(a +1)x <a +1的解集为x <1,那么a 必须满足( ) <0≤-1 >-1<-15.已知ax <2a (a ≠0)是关于x 的不等式,那么它的解集是( )<2 >-2 C.当a >0时,x <2 D.当a >0时,x <2;当a <0时,x >26.当a ________时,x >ab表示ax >b 的解集.7.不等式2x -1≥5的最小整数解为________. 8.如右图,表示的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 9.如果不等式(a -3)x <b 的解集是x <3a b,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0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x ≥3 (2)-4x +12<0§.一元一次不等式(1)学习目标1. 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 会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简单应用题一。
温故想一想,做一做并填空1.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__________.2.只含有____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像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①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④_______;⑤_______. 看看书,动动脑并填空1.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______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______,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①______ _;②__ ;③_______;④______;⑤_______. 二.知新下列不等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哪些不是(1) 2y -1<7 (2)2x -5>3y-4 (3) 7x -8<x 1 (4)2131-≥+x x 解: 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规律总结】:判断一个不等式是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应考虑以下三点:1).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3).左右两边都是整式。
【例1】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2(5x+3)≤x-3(1-2x) (2)22-x -(x-1)<1 (3)5456110312-≥+--x x x【规律方法小结】在解不等式时应注意:1. 在去分母时,要注意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2. 将分母去掉后,各项分子要添加括号,把 它们分别括起来,再去括号。
3. 系数化为1时,如果同乘(或除以)的数是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一定要改变。
【例2】 将一箱苹果分给若干个小朋友,若每位小朋友分5个苹果,则还剩12个苹果;若每位小朋友分8个苹果,则有一个小朋友分不到8个苹果;求这一箱苹果的个数与小朋友的人数。
三、达标1.不等式53263-<-x x 的解集是( ) >9 <9 >32 <322.下列不等式中,与523x-≤-1同解的不等式是( )-2x ≥5 -3≥5 -2x ≤5≤43.解不等式51232->+x x ,下列过程中,错误的是( ) (2+x )>3(2x -1)+5x >6x -3 -6x >-3-10>134.不等式-5x +15≥0的解集为________.不等式3(x +2)≥4+2x 的负整数解为________.5.方程x +2m =4(x +m )+1的解为非负数,则m 的取值应为________.6.当k <5时,不等式kx >5x +2的解集是________.7.解下列不等式,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x -9<7x +11 (2)125-+x ≤223+x8.已知方程组⎩⎨⎧-=+=-ky x ky x 5132的解x 与y 的和为负数,求k 的取值范围.一元一次不等式(2)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2.能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温故1.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__________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__________,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3.解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
2352x x -≥+二、知新例3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解:2x -3x<1例4 一次环保知识竞赛共有25道题,规定答对一道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一道题扣1分.在这次竞赛中,小明被评为优秀(85分或85分以上),小明至少答对了几道题例5 小颖准备用21元钱买笔和笔记本.已知每枝笔3元,每个笔记本元,她买了2个笔记本.请你帮她算一算,她还可能买几枝笔练习 在一次“人与自然”知识竞赛中,共有25道选择题,要求学生把正确答案选出,每道选对得10分,选错或不选倒扣5分.如果一个学生在本次竞赛中的得分不低于200分,那么他至少要选对多少道题三、达标1.不等式53263-<-x x 的解集是( ) >9<9 >32 <322.下列不等式中,与523x-≤-1同解的不等式是( )-2x ≥5-3≥5 -2x ≤5≤43.不等式3(x +2)≥4+2x 的负整数解为________.4.方程x +2m =4(x +m )+1的解为非负数,则m 的取值应为________.5.解下列不等式,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x -9<7x +11 (2)125-+x ≤223+x§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1)学习目标1.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会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次函数的联系解决生活生产建设中的实际应用问题.2. 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一. 温故想一想,做一做填空1.只含有一个_________________,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__,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若关于两个变量x ,y 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 =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3.一次函数的图象是__________.4.要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需__________点即可.看看书,动动脑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否有联系2.能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观察、解答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吗 二. 知新【例1】作出函数y=x+3的图象,观察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x 取何值时,x+3>0 (2)x 取何值时,x+3<0 (3)x 取何值时,x+3>1【点拨】要回答上面的三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函数图像的定义上去理解:x+3>0,可以看作是一次函数y=x+3中y>0,从图像上看,可以看作是纵坐标大于0的所有点的集合,即y=x+3的图像在x 轴上方的部分,此时,要满足x+3>0必须满足什么【规律总结】利用函数图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是: 1. 2. 3.【例2】某校校长暑假将带领校、市级“三好学生”去北京旅游.甲旅行社说:“如果校长买全票,则其余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包括校长在内全部票价6折优惠”,若全票价为240元. (1)设学生数为x ,甲旅行社收费为y 甲,乙旅行社收费为y 乙,分别计算两家旅行社的收费.(表达式) (2)当学生数量是多少时,两家旅行社的收费一样 (3)就学生数x 讨论,哪家旅行社更优惠.三.达标1.如果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经过y 轴的正半轴,那么b 应取值为( ) >0<0 =0不确定2.已知函数y =8x -11,要使y >0,那么x 应取( ) >811<811>0 <03.汽车由A 地驶往相距120千米的B 地,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则汽车距B 地的路程S (千米)与行驶时间t (小时)的关系式及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是( )=120-30t (0≤t ≤4) =30t (0≤t ≤4) =120-30t (t >0) =30t (t >4)4.要使一次函数y =(2a -1)x +(a -1)的图象经过y 轴的正半轴且过x 轴的负半轴,则a 的取值范围是( )>21 >1 C.21<a <1 <21 5.已知函数y =(2m -1)x 的图象上两点A (x 1,y 1)、B (x 2,y 2),当x 1<x 2时,有y 1>y 2,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21 >21<2 >0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二)学习目标: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会运用不等式解决函数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