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自考复习资料(整本书整理完整详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第一章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指定的协调教育内外关系的行动依据和准则,决定着政党和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工作方向和措施。
2、教育法律:广义的教育法律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狭义的教育法律仅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有关教育领域的规范性文件。
3、纵向层次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即同一类型的法由不同部门立法,由不同层次的教育法律、法规组成的等级有序的纵向关系。
4、横向层次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即由某一国家机关制定的同一层级的属于不同类别的法律、法规。
5、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定义可统一句式(调整······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部门法)
6、学位条例:规范各类学位授予,促进我国科学专门人才的培养的部门法。
二、简答/论述
1、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教育法规之间的关系?
(1)联系
①都以宪法为依据;
②都集中反应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都是教育规律的反映;
③都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2)区别
①制定主体不同
●教育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教育法规由国务院及其各部门、直属机构,也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
制定;
●教育政策即可由政党也可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制定。
②表现形式不同
●教育政策通常以决议、决定等文件形式出现;
●教育法律则以法律条款规范性文件形式出现。
③实施方式不同
●政策依靠号召、宣传等方式执行实施;
●法律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④作用不同
●政策的作用具有指导性、调控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法律的作用则体现为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2、教育政策体系的组成?
①教育质量政策;②教育体制政策;③教育经费政策;④教师政策
3、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1)纵向层次
①第一个层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②第二个层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教育部门法。
③第三个层次: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教育行政法规。
④第四个层次:由省、市、自治区的权力机关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政府规章——地方性教育法规。
⑤第五个层次:由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政府规章——教育规章。
①义务教育法
②职业教育法
③高等教育法
④教师法
⑤学位条例
⑥民办教育促进法
4、21世纪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
①加大力度开展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
②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③重点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④加强师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⑤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⑥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的新重点
5、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作用?
①保障作用
②导向作用
③教育作用
④评价作用
第二章《幼儿园工作规程》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心理环境:指幼儿教师与幼儿体验到的幼儿园或班级人家关系的性质。
2、社区教育:是幼儿园、家庭教育的延伸,具有调节和整合幼儿园教育的功能,能弥补幼儿园教育的不足。
二、简答/论述
1、《幼儿园工作规程》产生的背景?
①国内外对儿童认识的提高和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②学前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2、《规程》的意义?
《规程》颁布,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①规定了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实践规范和原则;
②倡导的学前教育新观念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③影响还反映在学前教育的观念、教育方式、教师素质等方面。
3、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
①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
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③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
初步的动手能力;
④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等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⑤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4、试述关于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创设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要根据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与内容来进行。
(1)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目标导向原则
②发展适宜性原则
③幼儿参与原则
(2)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内容包括:幼儿园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物质环境包括户外环境和室内环境,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①安全卫生;
②空间安排合理有序;
③材料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④环境具有可探索性;
⑤具有美感与童趣。
幼儿园心理环境指教师与幼儿体验到的幼儿园或班级人际关系的性质。
①可以影响和制约教师与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影响教师与幼儿对幼儿园或班级的认同与归属;
③影响教师与幼儿的身心健康。
因此,我们要创设令幼儿感受到温馨、舒适、充满爱的心理环境。
5、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
①完成教育任务;
②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③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④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
⑤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6、幼儿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
①负责本班清洁卫生工作;
②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
③在医务人员和教师的指导下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
④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
7、幼儿园医务人员的主要职责?
①协助园长组织实施有关卫生保健方面的法规制度;
②指导调配幼儿膳食,检查卫生;
③做好计划免疫和疾病防治工作;
④宣传幼儿保健常识;
⑤妥善管理医疗器械、消毒用具和药品。
8、怎么理解幼儿游戏?(简单/论述)
(一)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目的:
(1)在于创造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为幼儿学习提供一种特殊的游戏生态。
(2)保障幼儿童年生活的快乐,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
(3)使幼儿在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教师应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
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开放性的游戏环境:(简答)
(1)开放性的物理环境:
①教育者应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
②提供的游戏材料要不断变化,使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2)开放的心理环境:教育者要为幼儿提供是他们感受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精神环境。(三)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要根据游戏的类型和幼儿的意愿来选择自己的角色,在游戏中要起积极的合作、支持、鼓励和引导的作用。
9、如何处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关系?
(一)幼儿园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