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2. 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组成和编程方法。

3. 学会分析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并进行PLC编程与调试。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机床电气控制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机床电气控制概述1.1 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概念1.2 机床电气控制的组成与作用1.3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分类2.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2.1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2.2 PLC的组成与结构2.3 PLC的编程与调试方法3.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分析3.1 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功能3.2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读图与分析3.3 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电路案例分析4. PLC在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4.1 PLC取代传统机床电气控制的优势4.2 PLC在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案例4.3 PLC编程与调试实例5.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的维护与故障诊断5.1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维护方法5.2 PLC的维护与故障诊断方法5.3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的基本知识。

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的编程与调试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条件1. 教室:具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可用于展示课件、案例分析等。

2. 实验室:配备必要的机床电气控制设备、PLC设备及其编程与调试工具。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编程与调试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期末考试:包括书面考试和案例分析,全面测试学生对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应用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1. 机床电气控制概述(2课时)2.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3课时)3.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分析(4课时)4. PLC在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3课时)5.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的维护与故障诊断(2课时)6. 综合练习与案例分析(2课时)七、教学资源1. 教材: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相关教材。

《机床电气与PLC控制》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与PLC控制》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与PLC控制》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为培养数控机床操作员在数控机床操作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机床的电气及PLC故障、完成小故障的分析及调整等方面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

课程主要介绍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线路以及设计方法,通过各种控制线路板的制作,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本课程为后续课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打下坚实的实践和理论基础.本课程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拓展能力培养中具有核心支撑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是以就业为导向制定。

其课程内容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的是获取过程性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三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2)情境性原则(3)人本性原则。

课程内容的选取既体现职业性,也体现开放性;既服务于地方经济,满足企业的需要,也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因此本课程标准就以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气部件作为学习平台,选择最常用、最常见、最实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机床为教学内容。

实现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是《机床电气与PLC 控制》课程内容定位的方向。

四、课程教学目标(一)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二)知识目标1.了解低压电器的定义及分类。

2.熟悉电气控制系统的绘制原则。

3.掌握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停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及控制线路的保护环节,顺序控制和点动控制规律。

4.掌握PLC的基本知识、位逻辑指令及车床的PLC改造。

5.认识互锁规律6.掌握双重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的PLC改造7.掌握Y-△降压起动控制线路及PLC改造8.了解定子电路串电阻的降压起动控制线路9.了解串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10.掌握自动往复的行程控制线路及其PLC改造11.掌握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及其PLC改造12.掌握镗床电路的PLC改造13.了解反接制动和能耗制动原理。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学时:96学时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

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技能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

通过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项目训练与综合实训一体化,企业顶岗实习与校内实习相结合等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电气控制与PLC 技术方面的基本原理、结构、编程方法、编程技巧、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控制与PLC控制技术分析、设计和制作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基本职业能力,使学生在机电设备行业更好适应新的工作需要,为毕业后就业及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高职办学的需要,紧密依托行业开发课程,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出发,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联合共同开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

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力为本、就业为先”的理念,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担任专业委员会委员,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论证,与行业技术专家一起根据专业岗位能力标准,分析和归纳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然后对知识技能进行归属性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驱动,按项目进行教学单元构建,将知识融合到项目和任务中。

课程内容以“理论够用、实践为重”为指导思想,以岗位技能需求为标准,采用由课程组自编的十二五规划高职特色教材《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利用电工电子与自动化省级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硬件资源,将课堂搬到实训现场,率先采用独具特色的“一班一厂、即学即练制”案例教学模式,在做、教、学中充分体现做中学和学中做,以实际工作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项目、任务的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运用,在项目、任务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职业意识、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机床电气与PLC》课程标准 2

《机床电气与PLC》课程标准 2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床电气与PLC》实训课程标准机电工程系二O一二年六月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机床电气与PLC实训是《机床电气与PLC》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来说,实训不仅可以使可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与实践香结合,还可使学生在掌握相关实践技能之后具备从事工业现场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的检修、设计及PLC程序开发的能力,同时为学生考取中、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实训的开展,使学生能够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接线、安装、PLC与电气控制系统的调试和基础程序设计的能力。

通过层次性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较系统地获得必要的维修电工基础知识,熟悉并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掌握梯形图的各种常用设计方法并能针对现场实际被控对象及控制要求设计对应的程序。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自主学习,体验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安装、调试的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不断探索的兴趣。

培养学生能够使用电气控制和PLC技术对机床和工业生产设备进行控制,并具备对各种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的基本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在完成该课程的所有实训项目后应达到维修电工中级工的职业标准并取得相应的中级技能证书。

(二)能力目标1、掌握各种电器元件的基本原理、技术参数,能够根据需要恰当挑选并正确使用相应的低压电器;2、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完成低压电器元件的安装;3、熟练掌握低压电器元件的文字和图形符号,具备识读电路图能力;4、能够根据给定电气控制原理图进行电气接线;5、能熟练使用万用表进行低压电气控制电路故障排查;6、能实施常用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排查;7、可以根据给定的控制要求,完成简单控制电路的规划与实施;8、对电气控制、PLC中常见的被控对象(如机床、电机等)能够熟练地对其进行操作;9、能根据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正确选用PLC并完成程序设计及调试;10、根据完成的工作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存档等技术资料整理能力;11、通过强化训练,可以考取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机床电气控制及其PLC实训任务书(new)

机床电气控制及其PLC实训任务书(new)

机床电气控制及其PLC实训任务书(new)机床是一种能够进行加工操作的设备,其电气控制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本次实训任务主要围绕机床电气控制及其PLC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本次实训任务的目标、内容、要求和评估方法。

一、实训任务目标1. 了解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习常用的机床电气控制元件及其功能。

3. 掌握PLC编程及其应用于机床电气控制的方法。

4. 分析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并进行排除修复。

二、实训任务内容1.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机床电气控制元件的种类、功能及其在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 PLC编程的基本语言及其应用于机床电气控制的方法。

4. 使用仿真软件进行PLC编程实践。

5. 将PLC编程应用于实际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操作测试。

三、实训任务要求1. 准备一台完整的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柜、电机、传感器等。

2. 学生应熟悉机床电气控制元件的种类、功能及其在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 学生应学会使用仿真软件进行PLC编程实践。

4. 学生应能够将PLC编程应用于实际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操作测试。

四、实训任务评估方法1. 实训过程中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2. 完成实训任务的情况,包括电路图设计、PLC编程及其应用等。

3. 实训成果的操作测试结果及其分析报告。

五、实训任务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第二周:学习机床电气控制元件的种类、功能及其在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 第三周:学习PLC编程的基本语言及其应用于机床电气控制的方法,并进行仿真实践。

4. 第四周:将PLC编程应用于实际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操作测试。

5. 第五周:总结实训过程,完成分析报告。

六、实训教材和参考资料1.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基础教程》,作者:吴明忠,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课程性质及定位本课程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适用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属于B类课程。

本课程定位于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与PLC 编程两大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实践性的专业课程。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气控制的基础知识。

为此,必须完成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控制电路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继电-接触器系统基本控制电路,并能设计、安装、调试各种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的能力。

三、先修及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后续课程:《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机床调试与维护》等。

四、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常用低压电器教学内容:接触器、熔断器;电磁式接触器;低压断路器;继电器。

基本要求:了解控制电器的分类与应用特点;了解常用典型控制电器的主要特点及结构特征;掌握常用典型控制电路的用法,会识别常用控制电器及图形符号。

第二章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控制电路教学内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长动控制电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单向全压起动控制线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线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电动机的保护电路。

基本要求:了解电气控制线路绘制的国家标准化;能绘制和阅读简单的电气控制原理图;理解常用的几种基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利用常用的控制电器和基本电路进行简单的控制电路设计制作。

第三章常用机床电气控制教学内容:CA6140车床的电气控制;M7130平面磨床的电气控制;Z3050搖臂钻床的电气控制;铣床电路电气控制。

基本要求:能阅读各种机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图;理解常用的几种基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概况教学内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概;基本要求: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历史与发展,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规范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规范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10002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课程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学时:60 编写执笔人: 王荣华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 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性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也是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维修电工)的核心课程。

课程分为继电器控制技术、PLC技术两大部分,在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侧重于实践操作,直接面向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求职就业的重要砝码。

2.课程作用本课程以《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为前导课程,共同打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其相关专业课程《数控机床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的学习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从初始低层次的生产线操作工向更高层次的维修电工、生产线维修工和设备管理员等岗位顺利迁移提供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准备。

1.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学懂”和“会用”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工作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2课程目标2.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电气控制与PLC的基础知识,培养电气控制与PLC基本应用(电动机点动、长动、正反转、Y-Δ启动等控制环节)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方面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初步培养电气控制与PLC高级应用项目(电梯控制、机械手控制系统等)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

《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教学标准(含课程思政)

《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教学标准(含课程思政)

《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电气控制与PLC实训》是研究PLC的结构原理及在逻辑量、模拟量控制方面等的应用,是工程机械运用技术类专业的重要的实训技能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主要突出知识和能力的融合,强调以技术应用(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采用任务导入的教学法,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故障处理的方法和应用PLC进行系统设计和编制控制程序的能力。

《电气控制与PLC实训》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够具备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和调试的基本能力,使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能够阅读PLC的程序,分析、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PLC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设计相应的PLC控制系统,编写相应的程序。

《电气控制与PLC实训》是高职院校工程机械机类等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平台基础课,也是系统学习专业的入门课程,学好本课程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工程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根据PLC的性能、特点及控制功能正确选用PLC、掌握 PLC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2)能够熟练连接PLC的输入输出设备、掌握 PLC内部存储器分配情况;(3)熟悉PLC的基本指令、高级指令和功能指令应用,了解PLC的其他特殊功能;(4)能够连接PLC网络、能够利用PLC网络实现连机控制,掌握 PLC的通信方法;(5)能够进行PLC控制系统的硬软件设计,掌握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步骤;(6)具备对项目设计进行总结、整理、归纳的书面表达及口头表达能力;(7)培养学生查阅手册、检索资料的能力。

能力目标:(1)能根据项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PLC机型(2)能根据项目设计要求完成PLC接口与外部硬件电路设计(3)能根据项目设计要求完成PLC梯形图控制软件设计与调试(4)能完成PLC及控制元件布局、接线布线、装配(5)能完成PLC控制系统现场安装、运行、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6)在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查阅图书资料进行自学、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标准——现代学徒制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标准——现代学徒制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标准——现代学徒制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职业能力通用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主体,根据生产一线对拌和设备管理、大型设备操作和设备安装与调试等岗位人才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使用PLC 解决实际控制问题的方法,具备完成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生产工艺组织与管理和路面摊铺设备、稀浆封层设备、路面再生设备、沥青乳化设备、起重吊装设备等操作的能力。

2.目的和任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电气控制及PLC的基础知识,掌握电气控制原理及PLC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能够应用PLC完成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四、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各种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分析教学难点:控制程序设计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五、相关课程的衔接该课程在机械制图、机械电气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测试与传感技术等课程之后开设,为其后续课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打下基础。

六、实验教学六、其它考核方式为理论考核。

考核内容除了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外,增加了应用、创新知识的考核,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知识能力体系的考核。

学生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核占50%。

成绩考核方法分为理论考核和过程考核两种。

期末考试主要为理论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试题覆盖全部教学内容,由试题库中随机抽取。

通过进行试卷分析,研究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

平时成绩为过程考核,包括出勤表现20%、课堂提问10%、作业测评10%,期中测验10%。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2. 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及编程方法。

3. 学会使用PLC对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和维护。

4. 能够分析并解决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机床电气控制概述1.1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1.2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1.3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分类及应用2. 常用低压电器2.1 开关与保护电器2.2 控制电器2.3 变频器与软启动器3.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3.1 PLC的硬件结构3.2 PLC的软件系统3.3 PLC的工作过程4. PLC编程方法4.1 指令系统4.2 编程软件的使用4.3 编程实例5. PLC在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5.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5.2 PLC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5.3 PLC控制系统的改造与维护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利用仿真软件和实验设备,进行实时演示和动手实践。

4. 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材。

2. 实验设备:PLC实验箱、机床模型、低压电器等。

3. 仿真软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仿真软件。

4. 教学课件:PowerPoint、Flash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 考试成绩:理论知识考试、实际操作考试、课程设计等。

3.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4课时,实验教学16课时。

2. 授课方式:每周4课时,共10周完成。

3. 实验安排:每两周进行一次实验,共4次实验。

七、教学进度计划1. 第1-4周:机床电气控制概述、常用低压电器2. 第5-8周:PLC的基本工作原理、PLC编程方法3. 第9-10周:PLC在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课程总结与展望八、实验内容与要求1. 实验一:PLC基本接线与编程要求:掌握PLC的基本接线方法,学会使用编程软件进行编程。

《机床电控及PLC》课程标准

《机床电控及PLC》课程标准

《机床电控及PLC》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机床电控及PLC》是机电一体化,数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机床电控及PLC》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常见的机床,选择正确的控制方案和控制规律,掌握控制期间的选用和维护知识,熟练地掌握简单工业控制出血丝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机床电控及PLC》课程以《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工业控制》等课程为前导,学习了解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后,更有利于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掌握。

本课程的并行课程《数控机床及编程》,学习该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数控机床的设计,构建与调试。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具有电气控制系统阅图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编程方法,具备一定的PLC程序设计/PLC应用能力以及能够改造传统机床电控设备和创新设计新机床电控系统,维修机床电控设备的职业岗位技能。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2.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3.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4.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基本指令的应用;5.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6.了解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的方法。

三、课程规范要求本课程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教,并辅之以课堂讨论,工程案例分析及实验教学。

用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应用的课堂讲授约占总学时的60%,课堂分析讨论、仿真及影音教学、实验环节约占总学时的40%。

四、建议教材、参考书和阅读材料教材:自选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考核方法一:学生出勤、实验课、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占30%,理论考试(可闭卷、可开卷)占70%;考核方法二:学生出勤、实验课、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占30%,理论考试考试(可闭卷、可开卷)+上机考试占70%;考核方法三:学生出勤、实验课、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占50%,理论考试(可闭卷、可开卷)占50%。

PLC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PLC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PLC应用设计与实践》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0513001249 课程类别 实训课课程类型 必修课、专业技能课程学分 4 课程学时 64修读学期 第4学期 适用专业 机电技术应用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门核心专业技能课程,工程应用性与操作性较强。

本课程与前导课程“机床电气控制”、“PLC控制技术”“典型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共同培养学生,使之具有安装PLC控制线路和编程的基本能力。

1.2设计思路通过广泛的企业调研和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跟踪调查,得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大都为普通设备的操作员。

通过对岗位所需能力、工作内容以及技能要求进行分析,结合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确定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确定实训项目,为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奠定基础。

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指令的应用能力, PLC控制系统安装、接线能力,具有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完成简单机电设备的改造设计能力。

2.1能力目标1.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安装能力。

2.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硬件接线能力。

3.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软件系统安装调试能力。

4.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指令的应用能力。

5.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系统的调试能力。

6.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常见故障分析判断与排除能力。

7.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设计、安装、接线、调试及故障排除能力。

2.2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习惯;2.培养学生乐于思考、敢于实践、做事认真的工作作风;3.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苦的工作态度;4.学会一定的沟通交际、团队合作的社会能力;5.具有一定的自学、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3.教学内容为使学生具有初步的PLC的接线、编程能力,设计如下实践项目(表1):表1 PLC 实践项目安排实践项目名称 实践内容 应达到的知识、技能要求建议学时编程软件的使用和基本指令输入练习 学习使用S7-200编程软件;LD、LDN、A、AN、O、ON、=、R、S、NOT、TON、TOF、TONR、CTU、CTD、CTUD等基本指令的使用。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标准(机电一体化)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标准(机电一体化)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标准(机电一体化)******学院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平台课程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负责人:制定时间:专业负责人审核: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一、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应用二、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一门专业课程。

也是电工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的基础课和基本技能养成课程,即是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较基本和重要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本课程是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电气控制设备的基本构成,掌握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电气设备,具有一定的电气控制线路设计能力,通过参观实验室和企业的参观学习,使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再通过课程设计,对所学内容和所参观的实物,作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三、课程定位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拖动技术;后续课程是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实操与应用技术。

本课程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一般在3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业控制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掌握电气控制的各种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PLC的工程应用,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培养,成为社会所需专用人才。

(一)课程专业背景分析本课程是三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结构、编程方法、编程技巧,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有效的应用到工业控制领域,具备PLC的工程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1)掌握PLC的基本指令系统、PLC系统的安装、PLC系统的模拟调试与现场调试;(2)能正确完成编程器的使用及PLC软件的使用;。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3. 学会使用PLC对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和维护。

二、教学内容1. 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接触器、继电器等常用控制元件的功能和应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2.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PL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PLC的编程语言和指令系统PLC的输入/输出接口和信号扩展3.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PLC编程软件的安装和界面操作程序的编写、调试和4. PLC在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实例PLC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停止、正反转和调速PLC控制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运动轨迹PLC在复杂控制任务中的应用5. PLC系统的安装和维护PLC系统的硬件安装和接线PLC系统的软件设置和参数调整PLC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机床电气控制和PLC的基本知识。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利用仿真软件和实验设备,进行虚拟仿真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四、教学条件1. 教室环境和实验室设备齐全,具备进行机床电气控制和PLC教学的硬件条件。

2. 配备相应的教学软件和仿真工具,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3.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理论知识。

2. 实验设备:配置机床电气控制实验台和PLC实验装置,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

3. 仿真软件:采用国内外流行的PLC仿真软件,如西门子Step7、三菱GX Works等,方便学生进行虚拟仿真。

4.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在线教程、视频教程和案例分析,拓宽学生知识面。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100023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课程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学时:60编写执笔人:王荣华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 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性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也是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维修电工)的核心课程。

课程分为继电器控制技术、PLC技术两大部分,在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侧重于实践操作,直接面向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求职就业的重要砝码。

2.课程作用本课程以《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为前导课程,共同打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其相关专业课程《数控机床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的学习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从初始低层次的生产线操作工向更高层次的维修电工、生产线维修工和设备管理员等岗位顺利迁移提供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准备。

1.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学懂”和“会用”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工作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2课程目标2.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电气控制与PLC的基础知识,培养电气控制与PLC基本应用(电动机点动、长动、正反转、Y-Δ启动等控制环节)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方面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初步培养电气控制与PLC高级应用项目(电梯控制、机械手控制系统等)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10002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课程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学时:60 编写执笔人: 王荣华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 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性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也是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维修电工)的核心课程。

课程分为继电器控制技术、PLC技术两大部分,在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侧重于实践操作,直接面向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求职就业的重要砝码。

2.课程作用本课程以《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为前导课程,共同打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其相关专业课程《数控机床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的学习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从初始低层次的生产线操作工向更高层次的维修电工、生产线维修工和设备管理员等岗位顺利迁移提供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准备。

1.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学懂”和“会用”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工作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2课程目标2.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电气控制与PLC的基础知识,培养电气控制与PLC基本应用(电动机点动、长动、正反转、Y-Δ启动等控制环节)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方面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初步培养电气控制与PLC高级应用项目(电梯控制、机械手控制系统等)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标准概要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标准概要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关职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应用性人才所需电气控制知识和电气维修技能。

本课程配套以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柜安装和调试为实训任务工学结合课程。

该课程是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知识和相关电气维修技能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开设一学期,教学时数为96学时,6学分。

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数控机床电气维护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机床电气与PLC控制基本知识,融通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职业技能训练的应知应会内容。

三、课程教学目标在理论课程教学基础上,通过任务驱动的实践课程训练,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电气维修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规范意识、敬业勤业和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1.知识目标1)了解机床电气控制相关岗位概况;2)理解机床常用电器符号、用途及电气参数;3)理解机床电气控制基本环节;4)掌握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读图与分析方法;5)理解PLC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及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2.能力目标1)具备正确分析电气器件故障原因初步能力;2)具备机床控制电路分析及读图能力;3)具备PLC应用初步能力;4)具备数控机床电气接线对照读图能力;5)具备数控机床电气柜安装能力;6)具备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调试能力;7)具备数控机床电气维修基本能力。

(三)素质目标1)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应用性较强实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同时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有深入的理解,尤其使学生对数控机床维修实际技能有明显提高;2)通过知识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二)专业方向模块(学时:96)Ⅰ.节构成、控制逻辑分析、接线方法、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3、制动控制环节构成;制动控制逻辑逻辑分析;控制保护环节接线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床电气控制与 P LC 〉(实训)课程标准
编写执笔人:王荣华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课程性质与作用
1.课程性质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的一门专业技 术课,也是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维修电工)的核心课程。

课程分为继电 器控制技术、PLC 技术两大部分,在教学中实施“教、学、做” 一体化,将理论 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侧重于实践操作,直接面向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是 学生求职就业的重要砝码。

2.课程作用
本课程以《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拖动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 统》课程为前导课程,共同打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其相关专业课程《数控机 床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的学习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从初始低层次的生产线操 作工向更高层次的维修电工、生产线维修工和设备管理员等岗位顺利迁移提供扎 实的知识与技能准备。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编码: 010002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 适用专业: 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
课程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
学时:60
本课程标准以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
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学懂” 和“会用”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工作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2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电气控制与PLC的基础知识,培养电气控制与PLC基本应用(电动机点动、长动、正反转、丫- △启动等控制环节)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方面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初步培养电气控制与PLC高级应用项目(电梯控制、机械手控制系统等)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掌握PLC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熟悉PLC的I/O端口分配及PLC外部接线和安装;
熟练掌握PLC的编程方法,特别是图形编程;
熟练应用基本指令、步进指令及部分功能指令;
⑺掌握常用控制程序的编制方法及调试;
2)能力目标
具有基本硬件模块的识别、检测和选用方法的能力; 能读懂常用的控制程序; 能按要求设计简单的控制程序;
具有对一般控制程序进行分析和调试的能力;
具有查阅手册、技术参数、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的能力; 能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对相关任务进行编程与调试。

3)素质目标
形成良好的成本节约意识;
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具体课程 内容与要求见表1。

(6) (1) 树立工具、设备使用的安全意识;
3. 课程内容与要求
20
调试 安装接线图的能力
2.运料 小车控 制电路 的设 计、安 装与调
3.典型 P LC 控 制系统 的设计
5.会分析典型机床控制电路
6.掌握PLC 基本指令的应用 8.具备分析简单PLC 程序的能力 9.具备利用PLC 编程软件编写基本 顺控指令、电动机点动、连续运行控 制程序的能力,会运行并调试 PLC
程序
10.具备电动机基本环节 PLC 控制系 统的安装能力
1.会分析运料小车多地自动控制, 时、定位自动送料等运料控制电路 图、控制程序
2.具备按运料小车控制要求设计控 制电路图、控制程序的能力
3.具备利用定时器、计数器设计控制 程序的能力
4.输入梯形图并会进行编辑、编译、 下载、调试、运行程序
1.具备利用PLC 进行控制系统的总 体构建的技能
2.会使用PLC 基本指令、步进指令、 功能指令编写程序
3.能分析典型PLC 控制系统程序设
4.能写出I/O 分配表及它们与PLC 实验系统板上开关按扭的对应关系
5.能画出外部接线图
的结构、原理及型号含义 编程软元件、基本指令的应用 程序的分析方法和编写 7.电工安全操作规范
控制系统电气图的识图 编程软件的使用
1.相关常用电器元件的结构、工 作原理、型号参数、图文符号、 在电路中作用及选用原则
2.运料小车电气系统图的分析、 设计
编程软元件、基本指令的应用 4.接线图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
5.编制PLC 的输入/输出分配表
6.自动送料装车系统控制程序
1. PLC 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PLC 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步骤
PLC 机型选择与连接的方法 PLC 选择与连接注意事项 减少I/O 点数的措施
提高PLC 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
7.八段码显示控制程序
讲授法、 小组讨 论法、案 例教学 法
讲授法、 引导文 教法、小 组讨论 法、
20
4.课程实施说明
教学的组织与方法
课程教学围绕任务载体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组织实施,采用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

教学实施设计见表
2。

教学实施的师资要求
教师基本要求:应熟悉本行业技术动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PLC
控制系统设计、制作及调试技能,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教学组织能力。


程教学团队共8名教师,其中教授1名,讲师、工程师7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实验实训设备配置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配置有PLC实训室,配备KBSPLC实训装置,电机控
制、自动运料装车、电梯运行控制、多种液体自动混合、交通信号灯等控制实训
模块。

通过实训,培养PLC控制线路设计安装调试技能。

学生在实训室直接参与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真正体现“教、学、做” 一体化,锻炼和培养学生岗位工作技能、学习相关标准和规范、培养职业素质。

5.相关说明
教材选用建议
建议选用教材:《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张伟林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电气控制与PLC〉王霞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
(西门子系列)李道霖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教学评价
课程评价包括课程实施过程评价和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指标,收集教学信息。

评价时采用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等多种方式,从而实现对本课程较全面的、较准确的评价,进而促进课程改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
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由每个任务考核组成,突出“过程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
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课程总成绩实得分
=刀单项任务考核
X 50 % +综合考核实得分X 50 %。

每项任务考核评分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三方面,任务总成绩=刀单项任务专业知识得分X 40% +刀单项任务专业技能得分X 40% +刀单项任务职业素养得分X 20%。

2)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由学院督查组成员随机听课评价、系部领导及各专业教师随机听课评价及学生对授课教师评价三个部分组成。

在评价过程中应着重以以下几个方面为评分点。

1)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严谨认真的工
作作风。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培养动机、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
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上把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顽强的学习习惯。

教师必须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优化导入设计,适当补充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价值。

3)教师是否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必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

4)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

3)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以座谈和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主要内容为学生对课程是否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课程内容是否与企业岗位深度对接,课程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对课程的建议有那些。

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
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2)实行相关实验室开放,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

(3)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
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4)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 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5)配合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考级。

课程标准编写:编写日期:年月日
课程标准审定:审定日期:年月日
系部审核:审核日期:年月日
教务处审批:批准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