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的应用解剖
鼻咽部正常影像解剖
鼻咽正常CT解剖
•经 眼 球 下 部 层 面
1.鼻泪管 2.眼球 3.下直肌 4.鼻腔 5. 眶下裂 6.蝶骨翼突 7.鼻咽部 8.下颌头 9.颞肌 10.鼻中隔 11. 上颌窦 12.颧骨 13.筛窦 14.筛骨 迷路眶板(纸样板)15.鼻骨
鼻咽正常MRI解剖
经视神经横断层面
视神经 海绵窦 基底动脉
小脑蚓
筛窦 颞叶
上半规管
经视神经横断层面
筛窦
蝶窦 垂体 颈内动脉 脑桥
第四脑室
经外耳道横断层面
蝶窦
鼓室 小脑蚓
上颌窦 下颌头
外耳道 第四脑室
经外耳道横断层面
上颌窦 下鼻甲 颈内动脉
颈内静脉 外耳道 延髓
乳突窦
经枕骨基底部横断层面
颞肌
咽旁间隙
是咽筋膜与邻近筋膜之间的疏松组织间隙
茎突前间隙
咽侧间隙 (以茎突为界)
茎突后间隙
咽后间隙
咽侧间隙
茎突将其分成前后两 部
前隙:较小,内有颈 外动脉和静脉丛通过。 与扁桃体相邻
后隙:较大,与咽后 隙相邻,其中有颈内 动、静脉、Ⅸ、Ⅹ、 Ⅺ、Ⅻ及交感神经干 等穿过
咽后间隙
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 筋膜之间,上起颅底, 下达第1、2胸椎平面
延伸到Morgagni窦,此区为鼻 咽癌最好发部位 咽隐窝顶端正对破裂孔,1cm, 肿瘤入颅重要途径
• 鼻中隔1 • 中鼻甲2 • 上颌窦3 • 鼻后孔4 • 咽鼓管圆枕5 • 咽鼓管软骨6 • 腭帆张肌7 • 腭帆提肌8 • 咽隐窝9 • 咽扁桃体10 • 颞肌11 • 翼外肌12 • 翼突外侧板13 • 下颌颈14 • 翼内肌15 • 乳突16 • 腮腺17 • 咬肌18 • 颈内静脉19 • 茎突20 • 颈内动脉21 • 颈外动脉22
鼻咽部的CT解剖
咽鼓管
咽鼓管连接咽腔和鼓室,是中耳的一 部分。
当吞咽或打哈欠时,咽鼓管会开放, 帮助调节鼓室内的气压。
通过咽鼓管,鼓室可以与外界相通, 维持鼓室内的气压平衡。
04 鼻咽部CT检查的临床意义
诊断鼻咽部肿瘤
鼻咽癌
CT检查可以发现鼻咽部的肿瘤,并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 浸润范围,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淋巴瘤
CT检查可以发现鼻咽部淋巴瘤的肿大淋巴结,并评估其分布 和数量,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和分期。
诊断鼻咽部炎症
鼻窦炎
CT检查可以观察到鼻窦内的炎症病变, 如黏膜增厚、积液等,有助于鼻窦炎 的诊断和评估。
扁桃体炎
CT检查可以观察到扁桃体周围的炎症 病变,如肿胀、积液等,有助于扁桃 体炎的诊断和评估。
情况调整检查方案。
穿着舒适、宽松的衣服, 以便于检查时活动自如。
在检查前应摘除身上的 金属饰品,以免影响检
查结果。
在进行鼻咽部CT检查前 应保持空腹状态,避免 因食物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中的配合
01
02
03
保持静止
在检查过程中,应保持静 止状态,不要随意移动头 部或身体。
遵循医生指导
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呼气、 吸气等动作,以便于医生 更好地观察鼻咽部结构。
鼻咽部的CT解剖
目录
CONTENTS
• 鼻咽部概述 • 鼻咽部的CT解剖图像 • 鼻咽部的主要结构 • 鼻咽部CT检查的临床意义 • 鼻咽部CT解剖的注意事项
01 鼻咽部概述
鼻咽部的位置和结构
位置
鼻咽部位于鼻腔的后部,与口咽 部相连接,上至颅底,下至软腭 水平。
结构
鼻咽部由软腭、咽鼓管、咽隐窝 和咽扁桃体等结构组成,其中咽 隐窝是鼻咽部最深的部分,是鼻 咽癌的好发部位。
鼻咽部的CT解剖03416资料
平扫
5mm横断面连续扫描,上界在蝶骨结节平 面,下界一般为软腭平面。因常伴有颈部 淋巴结转移,故常规下界以达C3下缘为宜 。 骨 窗 窗宽2000HU,窗位300HU 软组织窗 窗宽200HU,窗位40HU
增强扫描 怀疑肿瘤颅内侵犯或血管性病变
7、向外:翼上颌裂——颞下窝
3、椎旁间隙
椎体前面与椎前筋 膜之间的间隙。 内有颈长肌、头长 肌和交感神经节。
(四)翼窝、颞下窝、翼腭窝
1、翼 窝 翼突内外板
向后伸形成翼窝,内有翼 内肌、腭帆张肌,翼外板 外面附着翼外肌。
2、颞下窝 翼外板与下
颌骨升支之间,内含颞肌 、咀嚼肌、腮腺深叶及下 颌骨喙突等。
3、翼 腭 窝
顶为蝶骨大翼 前壁为上颌窦内后壁 后壁为翼突 内侧壁为腭骨垂直板 外壁及下壁开放 内容:上颌动脉、上颌
或嚼肌间隙 向前移位提示病变来自颈动
脉鞘
2、咽后间隙
上达:颅底 下至:达下咽部和 食道后面至后纵隔 前壁:颊咽筋膜 后壁:椎前筋膜 内容:脂肪、疏松 结缔组织及少数淋 巴。
1、上颌窦 2、嚼 肌 3、颞肌 4、 下颌骨支 5、颈内 动脉 6、茎突 7、 腮腺 8、颈内静脉 9、乳突尖端 10、 头长肌 11、腭帆 张肌 12、腭帆提 肌 13、翼内肌 14、 翼外肌
软腭游离缘
腭扁桃体
会厌游离缘
会厌
气管
(三)鼻咽周围主要间隙
1、咽旁间隙
上界:颅底 下界:舌骨水平 外侧:咀嚼肌间隙和
腮腺间隙 外后:颈动脉间隙 内侧:颊粘膜间隙 内后:咽后间隙
前外界:翼内肌 后外界:腮腺 内 界:腭肌 内 容:脂肪、 小涎腺、腮腺残 余、三叉神经下 颌支等。
《耳鼻咽喉解剖生理》课件
吞咽和呼吸的产生过程
吞咽过程
食物进入口腔后,通过舌头的搅拌和唾液的消化作用,经过咽部通道进入食道 ,再进入胃。在吞咽过程中,软腭、咽后壁、食道上括约肌等结构协同作用, 确保食物顺利进入食道。
呼吸过程
呼吸是人体获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生理过程。呼吸时,空气通过鼻腔 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在呼吸过程中,声带、气管、支气管等结构协同 作用,确保气体顺利进出肺部。
耳鼻咽喉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耳鼻咽喉疾病,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 治疗方法。如慢性鼻炎可以使用鼻炎药水 、抗过敏药物等进行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耳鼻咽喉疾病,如扁桃体 炎、声带息肉等,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物理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物理治疗如激光、微波等可用于治疗慢性 咽炎等疾病。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需要 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避免刺激性 气体的吸入等。
03
嗅觉感受器
鼻腔内有嗅觉感受器,能够接收气味分子并传递到大脑,产生嗅觉。
嗅觉的产生过程
气味分子与嗅觉感受器结合
当气味分子通过鼻腔进入鼻腔内部,与嗅觉感受器结合,引发一 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神经信号传递
嗅觉感受器将生物化学反应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嗅神经传递到大 脑皮层,产生嗅觉。
大脑解析气味
大脑对接收到的神经信号进行解析,识别出不同的气味,并产生相 应的感知和记忆。
鼻子的生理功能与特点
呼吸功能
鼻子是呼吸系统的入口,能够 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维
持人体正常代谢。
嗅觉功能
鼻子能够识别各种气味,帮助 人们辨别环境中的气味变化, 如食物的新鲜程度、危险的气 体等。
Hale Waihona Puke 清洁过滤功能鼻子能够过滤吸入的空气中的 尘埃、细菌等有害物质,保护 下呼吸道和肺部不受外界污染 物的侵害。
耳鼻咽喉科的应用解剖生理
五、直接喉镜检查法
六、纤维喉镜检查法
耳鼻咽喉科病人的护理评估
内容:一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护理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目前治疗、病人心理状况、社会情况等。
[耳科常见临床症状]
耳漏:指经外耳道流出或在外耳道内聚集的异常分泌物。观察其量、颜色、性状。 耳聋: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可分为传音性、感音神经性、混合性耳聋。 耳鸣:患者主观感到耳内有鸣声,而周围环境并无相应的声源。多数伴有听力减退。常影响睡眠、情绪等。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幻觉,是机体对空间定位和重力关系体查能力的障碍。分为耳源性和神经性眩晕。应注意安全防护。
鼻窦面部的投影
临床上按其解剖部位及窦口所在位置,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
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其窦口均在中鼻道。 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在上鼻道,后者窦口在蝶筛隐窝。
第一小节
各鼻窦相互关系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肌肉:即镫骨肌与鼓膜张肌。 韧带:听小骨借韧带固定于鼓室内。 鼓室神经:镫骨肌神经 、鼓索神经 。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及生理
演讲人
目录
01. 耳鼻咽喉的解剖结构 02. 耳鼻咽喉的生理功能 03. 耳鼻咽喉疾病的病理机制 04. 耳鼻咽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耳鼻咽喉的解剖 结构
1
耳部解剖
01
外耳:包括耳 廓、外耳道和
鼓膜
02
中耳:包括鼓 室、咽鼓管和
听小骨
03
内耳:包括耳 蜗、前庭和半
规管
04
耳神经:包括 听神经、前庭 神经和面神经
底
06
鼻咽:位于鼻腔 和口咽之间,是 呼吸和消化系统
的共同通道
07
口咽:位于口腔 和喉部之间,是 呼吸和消化系统
的共同通道
08
喉咽:位于喉部 和气管之间,是 呼吸和消化系统
的共同通道
09
声带:位于喉室 两侧,是发声的
主要器官
பைடு நூலகம்10
鼻窦:位于鼻腔 周围,是鼻腔的 附属结构,具有 调节温度和湿度
的功能
耳鼻咽喉的生理 功能
耳鼻咽喉疾病的 诊断与治疗
4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患 者的症状、病程、 家族史等
实验室检查:如血 液检查、分泌物培 养等,了解病变的 性质、病因等
体格检查:检查耳 鼻咽喉的形态、功 能、分泌物等
内镜检查:如鼻内 镜、喉镜等,直接 观察病变的形态、 范围等
影像学检查:如X 线、CT、MRI等, 了解病变的部位、 范围、性质等
进入气管
气管:输送氧 气,排出二氧
化碳
鼻腔:过滤、 湿润、温暖空
气
喉部:发声, 调节呼吸
肺:进行气体 交换,维持生
命活动
发声功能
01
声带振动:声带在气流 作用下产生振动,发出 声音
鼻咽部的CT解剖及临床
鼻咽部的CT解剖及临床CT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通过X射线照片的三维重建成像,可用于准确判断鼻咽部的解剖结构及病变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鼻咽部的CT解剖结构,以及CT在临床上的应用。
一、鼻咽部的CT解剖结构鼻咽部位于口腔及鼻腔的后部,其解剖结构复杂,包括鼻甲、鼻中隔、鼻咽、腭部等组织。
1. 鼻甲:鼻甲分为上鼻甲和下鼻甲,是位于鼻腔内侧壁的软骨结构,有助于增加鼻腔黏膜的表面积和湿润度。
2. 鼻中隔:鼻中隔位于鼻腔的中央,由骨和软骨组成,将鼻腔分为左右两部分。
3. 鼻咽:鼻咽是连接鼻腔和咽喉的部分,分为鼻咽前壁、鼻咽后壁和鼻咽中隔。
鼻咽与口咽部相连,是食物和气体通道的交汇处。
4. 腭部:腭部分为唇腭和软腭,前者位于前部,后者位于后部。
软腭可根据支持方式划分为喉腭和舌腭,其位置和形态对气道的通畅与否有重要影响。
以上是鼻咽部的主要结构,其CT解剖结构信息可以通过CT扫描来准确获取。
二、鼻咽部CT在临床中的应用1. 鼻咽部病变的诊断:CT检查是检测鼻咽部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鼻咽癌是鼻咽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CT扫描可清晰显示鼻咽部的肿块、溃疡等病变。
此外,CT还可用于诊断鼻咽部囊肿、息肉、炎症等非恶性病变。
2. 鼻咽部外伤的评估:鼻咽部外伤常导致骨折、积血等病变。
通过CT扫描,可以准确评估鼻咽部骨折的位置、数量和形态,为外伤后的治疗提供依据。
3. 手术前的规划:对于需要进行鼻咽部手术的患者,CT扫描可提供准确的解剖信息,帮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
包括鼻咽癌切除、鼻中隔矫正术等。
4. 术后疗效评估:手术治疗后,CT扫描可评估手术的疗效,包括肿瘤切除情况、骨折复位情况等。
5. 引导穿刺活检:对于疑难鼻咽病变,CT扫描可用于引导穿刺活检,确保病变部位准确,提高活检成功率。
以上仅列举了CT在临床中应用于鼻咽部的几个方面,CT扫描在鼻咽部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后续随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进行鼻咽部CT扫描时,患者需要注意配合医生的指导,保持呼吸顺畅,避免运动,确保扫描图像质量。
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与生理何课件
↑ ↓ 17∶1
耳廓→外耳道→鼓膜 镫骨→前庭窗
听觉通路
╰空气振动╯ ╰——传声变压——╯
(外耳)
(中耳)
→外、内淋巴 → 螺旋器 → 听 神 经 → 听觉中枢
╰液体波动╯ ╰感音╯ ╰神经冲动╯╰综合分析╯
╰—(内耳)—╯
(迷路后) (大脑皮层)
耳的生理(二):平衡
• 前庭生理(椭圆囊和球囊的功能)
外鼻(二)
软骨支架 • 鼻外侧软骨 • 大翼软骨
骨支架 • 鼻骨 • 额骨鼻部 • 上颌骨额突
外 鼻(三)
• 皮肤特点
鼻尖、鼻翼富含皮脂腺及汗腺; 鼻尖、鼻翼皮肤较厚,且与皮下组织及软骨紧密相连
• 静脉回流特点
面V
颈内V
外鼻V、上唇V 内眦V 眼上V
海
眼下V
绵 窦
面部V无瓣膜 血液可双向流动
喉 腔 最 窄 处
喉 腔(声门下区)
幼儿声门下区黏膜下组 织疏松,炎症时易发生 水肿,引起喉阻塞
喉的生理
呼吸功能
保护功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音功能
屏气功能
耳的应用解剖(1)
外耳 耳
的
中耳
分
部 内耳
耳的应用解剖
耳的应用解剖(3)
一、外耳—收集和传导声波,辨别声 源方向。
1.耳廓 2.外耳道
外 耳(二)
外耳道:软骨部(外1/3):有毛囊、皮脂腺耵聍腺,与软骨附
着较紧 峡部(交界处) 骨 部(内2/3)
中耳
功能:传音变压
组成
• 鼓室 • 咽鼓管 • 鼓窦 • 乳突
中耳—鼓 室
鼓室六壁
外壁:鼓膜 内壁:(中部)鼓岬
(后上方)前庭窗 (后下方)圆窗 前壁:咽鼓管鼓室口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耳鼻咽喉应用解剖文稿演示
额窦
•4. 蝶窦(sphenoid sinus) •
•顶壁:颅中窝、蝶鞍( 脑垂体)
•外侧壁:毗邻颅中窝, 海绵窦、颈内动脉、视神 经管
•后壁:枕骨斜坡
•前壁:蝶筛隐窝 •下壁:后鼻孔上缘和鼻 咽顶
鼻道窦口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
总鼻道、嗅沟
嗅区、呼吸区粘 膜
•四对
鼻窦
•前组:上颌窦、前组筛窦及额窦 •后组:后组筛窦,蝶窦
•1.上颌窦(maxillary sinus)
容积最大开口最高
前壁:尖牙窝眶下 孔 后外壁:与翼额窝 、颞下窝毗邻(结扎 上颌动脉) 上壁:眼眶的底壁 底壁:为牙槽突 内壁:鼻腔外侧壁 下部
动脉 颈外动脉——上颌动脉——蝶腭动脉、眶
下动脉、腭大动脉
鼻动脉
鼻动脉
• 外鼻静脉特点:
•主要经面静脉和内眦静脉回流到颈内静脉。内眦静脉经 眼上、眼下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通,该区静脉无瓣膜, 故外鼻或上唇感染(危险三角区),有引起海绵窦血栓 性静脉炎之可能。
•鼻出血部位:1.Little’s area
•颈外动脉的上颌动脉 •颈内动脉的眼动脉。
易出血区
Little动脉丛:颈内、外动脉在鼻中隔前下 部形成的动脉血管网。
克氏静脉丛:静脉系统在鼻中隔前下部形 成的静脉血管网。
• 2. Woodruff,s plexus(鼻咽静脉丛 ):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部有 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是鼻腔后部出鼻前庭
经鼻阈与固有鼻腔相通,表 面覆盖皮肤,富于粗硬的鼻 毛,并富有皮脂腺和汗腺, 是鼻疖的好发部位。
Nasal cavity proper 固有鼻腔
鼻咽解剖总论
鼻窦
鼻腔周围的含气空腔,共有四对,即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对发音有共鸣作用,并能减轻颅骨重量。
咽鼓管与咽口
咽鼓管
连接鼻咽部和中耳的管道,具有维持中耳气压平衡和引流中耳分泌物的功能。
咽口
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开口,是鼻咽部与中耳沟通的门户。
鼻咽部结核
鼻咽部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罕见疾病。症状包 括鼻塞、流涕、低热等。鼻咽部结核的治疗需要抗结核 药物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
06 鼻咽部检查方法及技巧
前鼻镜检查
01
02
03
检查器械
前鼻镜,也称为鼻窥镜, 是一种简单的检查器械, 用于观察鼻腔前部结构。
检查方法
患者取坐位,头部稍前倾, 检查者将前鼻镜轻轻插入 患者前鼻孔,并调整角度 以观察鼻腔情况。
要点二
扁桃体肿大
扁桃体是位于口咽部的淋巴组织,扁桃体肿大是指扁桃体 增生肥大。症状包括咽痛、吞咽困难等。扁桃体肿大可能 由感染、免疫等因素引起,严重时需要手术治疗。
其他罕见疾病
鼻咽纤维血管瘤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发生于鼻咽部 。症状包括鼻塞、鼻出血等。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治疗以 手术切除为主。
鼻窦炎
鼻窦炎是指鼻窦内的炎症,通常由细菌感染 引起。症状包括鼻塞、流脓涕、头痛等。鼻 窦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鼻窦炎常
由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而来。
鼻咽癌及前病变
鼻咽癌
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症状包括鼻塞、涕血、耳鸣等。 鼻咽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04 鼻咽部生理功能探讨
呼吸功能
01
鼻咽喉应用解剖生理PPT课件
后方有咽侧索。
·
31
口腔顶盖称腭。前2/3为
硬腭,由上颌骨腭突和腭骨组成;
后1/3为软腭;口腔下方为舌和口
底部,舌后端有盲孔,舌后1/3为
舌根,有舌扁桃体(tonsilla
linguas)。
·
32
上唇 软腭 悬雍垂 咽后壁
下唇
口咽 ·
腭咽弓 扁桃体 腭舌弓
舌
33
喉咽
·
34
喉咽(laryngopharynx)又称 下咽(hypopharynx),位于会厌软骨 上缘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向下 连接食管;后壁平第3~6颈椎;前面 为喉入口;会厌前方左右各有1个浅 凹陷称会厌谷。在喉口两侧各有两个 较深的隐窝为梨状窝;两侧梨状窝之 间,环状软骨板之后· 方为环后隙。 35
• 左右成对,共四对 按其所在颅骨命名: * 额窦 * 筛窦 * 上颌窦 * 蝶窦
·
14
鼻窦开口部位
前组鼻窦包括
• 额窦
• 前组筛窦
开口于中鼻道
• 上颌窦
后组鼻窦包括
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蝶窦——开口在蝶筛隐窝
·
15
上颌窦(maxillary sinus)
• 位于上颌骨内, • 为最大的鼻窦 • 有五壁 前壁 尖牙窝最薄; 后壁 较厚,紧邻翼腭窝和颞下窝,上颌
• 外壁 三个骨质鼻甲(上、中、下鼻甲) 各鼻甲下方的间隙称上、中、下鼻道 中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腔隙 称嗅裂
外侧近下鼻甲附者处骨壁最薄,是上颌窦穿刺的 最佳进针部位。
下鼻道后端粘膜下有鼻-鼻咽静脉丛,是老年人 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
12
·
13
鼻窦
• 鼻窦(accessory nasal sinuses)是鼻腔周围颅骨 内含气空腔。
第三节 咽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第三节 咽的应用解剖和生理一、 咽的应用解剖1. 咽的分部咽自上而下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见图4 18)。
图4 18咽的矢状面示意图第三节 咽的应用解剖和生理一、 咽的应用解剖1. 咽的分部1) 鼻咽鼻咽又称上咽,位于颅底与软腭游离缘平面之间,自硬腭向后作一条假想的水平线,此线平面之上的咽部即为鼻咽(见图419)。
2) 口咽口咽又称中咽,介于软腭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后壁平对第2、3颈椎体,前方经咽峡与口腔相通(见图4 20)。
3) 喉咽喉咽又称下咽,上接口咽,下界为食管入口,前方通喉腔,后方相当于第4、5、6颈椎位置。
第三节 咽的应用解剖和生理一、 咽的应用解剖1. 咽的分部图4 19鼻咽图4 20口咽第三节 咽的应用解剖和生理一、 咽的应用解剖2. 咽的淋巴组织咽部黏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淋巴管彼此相通,较大的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
咽淋巴环(见图421)分为内环和外环。
图4 21咽淋巴环第三节 咽的应用解剖和生理一、 咽的应用解剖2. 咽的淋巴组织1) 腭扁桃体腭扁桃体习称扁桃体,左右各一,位于舌腭弓和咽腭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团。
2) 咽扁桃体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交界处,表面不平,有5~6条纵向沟隙,形如半个剥皮的橘子,易存留细菌。
3) 舌扁桃体舌扁桃体位于舌根,呈颗粒状聚积。
舌扁桃体炎症肥大可影响呼吸、吞咽及语言功能。
第三节 咽的应用解剖和生理二、 咽的生理1. 呼吸功能咽是上呼吸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咽黏膜内或黏膜下有丰富的腺体,空气经过咽部时,其对吸入的气体有调温、湿润及清洁作用,但其作用弱于鼻腔。
2. 吞咽功能吞咽是一种由多块肌肉参与的反射性协同运动。
吞咽过程包括口腔前期、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四个时相。
吞咽参与吞咽活动的多个环节。
第三节 咽的应用解剖和生理二、 咽的生理3. 防御保护功能咽的防御保护功能主要通过咽反射完成。
咽部淋巴组织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咽旁间隙
鼻咽周围的间隙统称为咽周间隙(图6),并分为咽旁间隙和咽后间隙。咽旁 间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前界为颊咽肌缝,外侧以覆盖翼内肌、 腮腺的深面及下颌骨的颈筋膜浅层为界,为一圆锥形间隙,锥底向上至颅底, 尖端向下至舌骨。咽旁间隙以茎突和茎突咽肌、茎突舌肌为界又可分为茎突 前间隙和茎突后间隙(临床中有多种不同的划分茎突前、后间隙的标准,旨 在区分鼻咽肿瘤向外侧及向后外侧侵犯的不同)。茎突前间隙较小,内有颈 外动脉和静脉丛通过,内侧与扁桃体窝相邻,外侧与翼内肌紧密相贴。茎突 后间隙内有颈动脉鞘及第IX、X、XI、XII颅神经和交感神经干通过,颈动脉 鞘是颈筋膜包绕颈部大血管(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 形成的筋膜鞘。咽后间隙则为位于椎前肌与颈动脉鞘之间的间隙,内侧有咽 后淋巴结的外侧组(即Rouviere’s结),正常时不能发现,当有淋巴结肿大 时才得以显示。
鼻咽的应用解剖
鼻咽腔
鼻咽为连接鼻腔和口咽的近似立方形的腔道,正常平静呼吸时的形态可表 现为方形、长方形、梯形或双梯形,且为双侧对称,当有唾液附着时,咽 隐窝可以双侧不对称,甚至一侧完全闭合。鼻咽由双侧壁、前壁、顶后壁 和下壁构成,并被上缩肌所包绕,其表面表衬着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细胞。
鼻咽顶后壁由蝶窦的后下部、蝶骨基底部、枕骨斜坡和第1、2颈椎构成, 鼻咽顶后壁呈穹隆状内凹,正常粘膜厚度约3~5mm,当粘膜表面呈外突时, 应注意肿瘤的发生。鼻咽下壁为软腭下缘。鼻咽前壁为后鼻孔和鼻中隔后 端(图1-2)。鼻咽双侧、后壁交界形成咽隐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隐 窝的前方圆隆突出的是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圆枕由软骨构成,表面为粘膜 所覆盖。咽鼓管圆枕与咽侧壁之间的凹陷为咽鼓管开口(图3-5)。因鼓管圆枕和咽鼓管后区(咽 隐窝)。咽鼓管隆突后上方与鼻咽顶后部相连,其上方为破裂孔,是鼻咽 癌侵犯颅内、海绵窦的常见途径。
颅底骨质及神经孔道
鼻咽侵犯颅底骨质或神经孔道是鼻咽肿瘤入侵颅 内的主要途径。与鼻咽比邻的颅底骨质主要有蝶 骨、枕骨和颞骨岩部,颅底骨质的颅内面分为前 颅窝、中颅窝和后颅窝。
前颅窝:由额骨、筛骨和位于其后方的蝶骨小翼 构成,前、中颅窝以蝶骨小翼的后缘为界。嗅神 经(Ⅰ)通过前颅窝筛骨的筛孔入颅。
颅底骨质及神经孔道
中颅窝:由蝶骨体、蝶骨大翼、颞骨岩部和颞鳞构成(图7)。中颅窝以两侧颞骨岩部的上 缘与后颅窝为界。蝶骨主要分为蝶骨基底部、翼突内外板、翼突基底部和蝶骨大、小翼。蝶 骨基底部构成鼻咽的顶壁和蝶窦的底部;翼突基底部为蝶骨向颅外下颌部突出的部分,由基 底部分出翼突内、外板,二者之间成为舟状窝。位于蝶骨体、蝶窦上面的窝为垂体窝,窝内 容纳垂体。窝的前外侧有视神经管,视神经(Ⅱ)由此通入眶。垂体窝两侧的浅沟为颈动脉 沟。沟的后方有破裂孔,破裂孔位于颞骨岩部尖端与蝶骨和枕骨的交接处,在活体,破裂孔 的下面为软骨片或结缔组织膜所封闭。颈动脉沟于破裂孔处续于颈动脉管内口,颈动脉管行 走于颞骨岩部内。在颞骨岩部前面近尖端处,有稍凹的三叉神经压迹。在中颅窝的偏前方的 两侧,有位于蝶骨大、小翼之间的眶上裂,向前通入眶内,有神经(第Ⅲ、Ⅳ、Ⅴ1和Ⅵ对 颅神经)和血管通过。在蝶骨大翼的内侧份,由前内向后外依次可见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圆孔在眶上裂内侧端的后方,接近蝶骨体,有上颌神经(V2)由此向前通行,并有分支向下 进入翼腭窝;卵圆孔位于圆孔的后外侧,有下颌神经(V3)神经由此向下通行至翼内外肌之 间;棘孔在卵圆孔的后外侧,有营养脑膜的脑膜中动脉由此进入颅腔。
颅内及海绵窦
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 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 腔分隔成许多相互交通的小腔隙。海绵窦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 过,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通过。
颅底骨质及神经孔道
后颅窝主要由枕骨和颞骨岩部后面构成。窝的中央最低处有枕骨大孔。 枕骨大孔的前外缘的上方有舌下神经管,舌下神经(Ⅻ)由此出颅腔。 乙状窦沟的末端续于颈静脉孔,颈静脉孔由枕骨侧部和颞骨岩部围成, 内有后组颅神经(Ⅸ、Ⅹ、Ⅺ)出入颅。后颅窝的前外侧壁为颞骨岩 部的后面,其中央有一较大的孔,称内耳门,为内耳道的开口,内有 位听和面神经(Ⅶ和Ⅷ)出入。
副鼻窦
位于鼻腔的周围,有额窦、筛窦、蝶窦和上颌窦,均为位于同名骨 内的含气腔隙。额窦位于额骨内,眉弓的深方,以中隔分为左、右 两部分。窦口朝向后下,开口于中鼻道。筛窦是筛骨迷路内蜂窝状 小房的总称,分为前、中、后群。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 口于上鼻道。蝶窦位于蝶骨体内,中间以薄骨板分隔成左、右两腔, 分别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上颌窦最大,位于上颌骨体内,向内侧 借上颌窦裂孔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下壁为牙槽突,仅以薄骨片与 牙槽相隔。
筋膜
咽颅底筋膜为一坚韧的膜,形成一个几乎密闭的、不可抵御侵犯的 腔。上起自颅底的翼内板,向后到岩尖的颈动脉管前方,并向内与 椎前肌的筋膜相延续。从颅底向下延伸形成长环,包绕双侧咽部的 上缩肌。横断面上在腭帆张肌的内侧、自翼内板延伸到颈动脉管。 颊咽筋膜的走行是从咽上缩肌上缘向上延伸,其内层至咽鼓管软骨 部,外层越过腭帆张肌的表面至颅底舟状窝与咽颅底筋膜汇合。有 学者描述咽颅底筋膜的MR表现为细线状的低信号影,但在实际工 作中,较难真正发现筋膜本身的信号影,多以其行走的腭帆提肌与 腭帆张肌之间的脂肪的完整性代替其本身征象的诊断。
颅底骨质及神经孔道
从颅底外面主要可看到破裂孔,破裂孔位于咽隐窝的顶部,呈尖端向 上的三角形,是鼻咽肿瘤侵入海绵窦的常见途径。枕骨大孔两侧各有 一向下突出的具有椭圆形关节面的突起,称为枕髁,枕髁的前外上方 为舌下神经管。枕骨侧部和颞骨岩部之间有相当大的颈静脉孔,此孔 前方有圆形的颈动脉管外口。此口的后外侧有伸向下方的细长突起, 为颞骨的茎突。茎突根部与乳突之间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腔。
肌肉
鼻咽腔由多条肌肉所围绕(图3-5),肌肉的筋膜构成诸多的脂肪间 隙。咽鼓管圆枕的外方向后外侧走行的是腭帆提肌,包绕腭帆提肌的 是咽颅底筋膜;腭帆提肌的前外侧为起自翼内板的腭帆张肌,腭帆张 肌由颊咽筋膜包绕;再向外为起自翼内外板之间舟状窝的翼内肌,翼 内肌向后外止于下颌骨头;翼外板以外有翼外肌,翼外肌起自蝶骨大 翼的下面和翼突的外侧面,向后外方止于下颌颈的前面;颞骨表面有 颞肌,并向下止于下颌骨的冠突;下颌骨外侧面的咬肌起自颧弓的下 缘和内面,向下止于下颌骨和下颌角的外面。鼻咽的后壁有起自颅底、 走行于椎体前方的椎前肌(头长肌、颈长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