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减持问题讨论综述

合集下载

对国有股减持问题的若干思考

对国有股减持问题的若干思考

对国有股减持问题的若干思考对国有股减持问题的若干思考1. 背景•近年来,我国多家国有企业相继实施了国有股减持计划,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国有股减持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环节,对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 减持的目的和意义•促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通过减持国有股份,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减持可以增加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投资回报率。

•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通过减持国有股份,国有资产可以更灵活地配置、流动和增值,避免因过度集中而带来的风险。

3.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减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国有股减持涉及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可能引发股价波动、市场恐慌等问题。

•减持程度和时机的把握:减持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决策,合理把握减持程度和时机,以避免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减持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保障市场公平、透明和有序运行。

4. 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建立信息化系统: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及时准确地披露和公开国有企业减持计划和进展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加强投资者教育:通过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能力,降低股价波动和市场恐慌的可能性。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在国有股减持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加强对减持过程的监管和审计,确保市场稳定和资金安全。

5. 结论•国有股减持作为推进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在推进减持过程中,需要正视问题和挑战,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加强监管和教育,确保国有股减持的有效进行。

6. 风险管理和控制•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需要加强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市场稳定和资金安全。

•建立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关于国有股减持的分析

关于国有股减持的分析

关于国有股减持的分析【摘要】国有股的减持就是减少国家持有的公司股份,使得公司回归私人所有,国有股减持改革在我国的企业改革历程中占有非凡的地位。

本文从启动国有股减持改革的背景及原因、国有股减持的方法及效果和国有股减持实施过程中的矛盾三方面,对国有股减持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究梳理国有股减持改革对各利益相关领域的影响以及国有股减持背后的利害关系。

【关键词】国有股减持;企业;改革;股权结构一、研究的方法、框架和目的国有股减持改革在我国的企业改革历程中占有非凡的地位。

本文通过对期刊和报纸上发表的十几篇文章以及百科的查阅,从启动国有股减持改革的背景及原因、国有股减持的方法及效果和国有股减持实施过程中的矛盾三方面,对国有股减持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究梳理国有股减持改革对各利益相关领域的影响以及国有股减持背后的利害关系。

二、国有股减持的名词解释国有股的减持顾名思义就是减少国家持有的公司股份,使得公司回归私人所有。

股权分制改革中的国有股减持是为了深化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他的目的是在于实现“政企分开”,转变企业运行机制,使它们能够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经济主体,为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为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奠定必要的微观基础。

这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新篇章。

三、启动国有股减持改革的背景及原因我国股票市场的形成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股票市场的产生并非由自然的市场经济发展而得来的,而是靠政府的精心策划和安排得来的,所以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政府始终占有着主导地位。

我国在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阶段,由于此前经济基础薄弱,体制又尚未规范,所以发展股票市场必须靠政府来推动发展。

“在我国股票市场建设方面,政府在推动统一股票市场体系的建立、迅速扩张市场规模、制定市场规则和培育大批有规模和实力的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1]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和股票市场的逐步发展和稳定,政府的过分介入使得股票市场沦为政策安排的产物和辅助品,总是被困在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框架中成长,严重违背了市场自身发展规律和缺乏市场运行效率和活力。

国有股减持: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

国有股减持: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

国有股减持: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一、问题的引出经过近20年的探索,我国国有经济踏上了产权制度的改革之路。

然而,可以看到,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实行公司化改制后,经营状况依然不佳,产生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的问题和缺陷。

众所周知,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的委托人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初的委托人则是不能承担民事责任的抽象主体——全体人民。

所以,在我国国有的委托——代理关系之下,一直以来都缺乏一个真正承担风险的初始委托人进行监督,即“所有者缺位”,直接导致了所有者约束的弱化及国有产权代表的控制权廉价。

所以,如何解决“所有者缺位”的现象,对代理人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是成功地进行国企改革,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走向新生的制度保证。

国有股的减持正是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的经济背景下展开的。

日前,中国证监会推出了有关减持国有股的试点办法,立即在证券市场引起了巨大反响。

中央文件明确指出:“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所得资金由国家用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可以预见,“减持国有股”方案的实施,必将对国有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二、“减持国有股”方案推出的背景分析1.对照规范的公司治理可以发现,“减持国有股”是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经营效率的要求和有效途径。

关于公司治理的内涵,理论界有多种解释。

有的学者认为,公司治理是指,“董事会据以监督经理行为的过程、结构和关系”,有的学者认为公司治理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对经理阶层的监督和就组织的行为和政策对所有与该组织有关联的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因而,将公司治理理解为一种对经理行为的制衡机制是符合现代公司的运营实际的。

也可以说,公司治理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出资人或股东如何激励和约束经理人员,使其尽可能地努力经营以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据对公布1998年中报的深沪两市公司进行的统计,我国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在总股本中比例超过50%的公司多达273家,占全部813家公司的33.58%,特别是其中的112家总股本超过4亿元的公司,国有股的比例半数以上超过70%,具有明显的绝对控股地位。

目前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负面影响分析

目前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负面影响分析

当前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负面影响分析国有股减持,这个话题最近可是热议的焦点。

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事儿,分析一下国有股减持方案可能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准备好了吗?那咱们就开始吧!一、市场波动风险加大国有股减持意味着大量股份流入市场,这可能导致股价波动加剧。

减持过程中,如果市场预期过于悲观,投资者可能会担心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而抛售股票,导致股价下跌。

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市场的稳定性,还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二、投资者信心受损国有股减持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国有企业信心下降。

减持过程中,如果市场对国有企业的信心受到影响,投资者可能会认为企业前景不佳,纷纷撤离,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

这样一来,国有企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三、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国有股减持可能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减持过程中,如果定价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国有资产被低估,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减持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剧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四、企业竞争力下降国有股减持可能会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

减持后,企业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管理层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

这样一来,企业可能无法有效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

同时,减持还可能导致企业债务负担加重,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发展。

五、员工安置问题国有股减持还可能带来员工安置问题。

减持后,企业可能会进行重组,从而导致部分员工下岗。

如果安置不当,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六、产业链稳定性受损国有股减持可能导致产业链稳定性受损。

减持后,国有企业可能无法有效发挥其在产业链中的龙头作用,从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

减持还可能导致企业间的竞争加剧,进一步影响产业链的稳定性。

七、政策预期风险国有股减持还可能带来政策预期风险。

减持过程中,如果政策调整不到位,可能导致市场预期混乱,投资者无法准确判断市场走势,进而影响市场稳定性。

说了这么多,其实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负面影响还有很多,这里只是列举了一部分。

要想避免这些负面影响,政府和企业还需要在减持过程中加强监管,确保减持方案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解决国有股减持:以股转债的思考

解决国有股减持:以股转债的思考

解决国有股减持:以股转债的思考【摘要】国有股减持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从股转债这一工具入手,探讨了在解决国有股减持过程中的应用和效果。

文章首先介绍了国有股减持的现状,随后解释了股转债的概念和特点,并给出了相关案例分析。

接着分析了股转债的优势和局限性,最后提出了关于股转债制度的完善建议。

结论部分指出股转债是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有效途径,并呼吁进一步完善股转债制度,以推动国有股减持的稳步进行。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国有股减持问题,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有股减持,股转债,解决,思考,优势,局限性,应用案例,完善建议,有效途径,平稳进行1. 引言1.1 问题的背景国有股减持是指国家持有的股份在一定条件下减少或转让的过程。

由于国有股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占比较大,国有股减持对市场有一定影响。

目前,中国股市中存在着国有股减持的难题。

一方面,随着上市公司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股减持的压力逐渐增大;国有股减持时间集中、量大、节奏快,容易对市场造成冲击。

国有股减持背后的问题主要包括:国有股减持对市场造成的冲击,容易引发市场恐慌情绪;国有股减持节奏难以掌控,有可能导致股价暴跌;国有股减持可能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增加公司业绩波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股转债作为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分析国有股减持的现状、股转债的概念及特点、股转债在解决国有股减持中的应用案例、股转债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股转债制度的完善建议,旨在深入探讨股转债对国有股减持的作用和影响,为进一步推动国有股减持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通过本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国有股减持的平稳进行,加强资本市场规范化和稳定性,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2. 正文2.1 国有股减持的现状国有股减持的现状:国有股减持是指国有企业、国有股东或国有股东控股企业减持所持有的股票。

近年来,我国国有股减持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有股比重偏高,造成市场资金被困,影响市场活力。

论中国国家股和法人股减持与流通的问题

论中国国家股和法人股减持与流通的问题

论中国国家股和法人股减持与流通的问题国有股减持与全流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关系到国家、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是方法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问题,是人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问题,因此,在短期内很难会有一致的共识。

我们发现实现国有股减持与全流通这一战略目标不但缺乏严格的法律依据,而且还与我国现行法律有诸多冲突之处。

由于我国在实行股份制改造初期,受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制约,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股权分置制:即按所有者的性质把公司股份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

我们认为这种股权分置制的制度安排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

为此,人们千方百计地寻求非流通股的流通方法,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具体的流通形式。

然而,均以惨痛的失败而告终。

我们认为这其中涉及到如何实现国有股和法人股减持与全流通的原则问题和技术问题。

因此,我们还研究了实现国有股和法人股减持与全流通的原则以及实现国有股和法人股减持与全流通的典型方案,特别是在研究了很多专家推荐的折让配售方案之后提出了优化该方案的意见。

总之,在本质上说,实现国有股和法人股减持与全流通是股份制经济的内在要求,不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它们的经济实践中不断适应这一内在要求,不断适时地减持国有股;而且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后发的、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国家来说,更是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

对目前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负面影响分析

对目前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负面影响分析

对目前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负面影响分析国有股减持是指国有企业将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减持的行为。

减持的方式主要有公开市场交易和大宗交易两种。

随着我国股市的逐渐成熟,国有股减持逐渐成为了市场上的重大事件,其对股市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随着国有股减持方案不断出台,其负面影响也愈发明显。

本文将从权益破产、市场风险、政府干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目前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负面影响。

一、权益破产国有股减持最重要的影响可能就是对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冲击。

国有股作为公司最大的股东,其减持对公司的股价、业绩、治理结构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一旦国有股抛售了大量股票,将会直接导致公司股价大幅下跌,进而引发股东权益破产。

例如,2017年12月,国有重要股东中粮集团公布了减持计划,导致其持有的顺丰控股股份大量抛售,一度导致顺丰控股股价连续下跌。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持有的股票一旦出现流动性紧张,也就意味着其权益集体破产。

因此,国有股减持对于股市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二、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国有股减持对市场风险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在股票市场中,国有股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投资者。

其持有股票一般较长期,稳健性更强。

而一旦国有股出现减持,将直接导致市场风险的加剧。

比如,在2017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命名12家央企进行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试点,并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但随着国有股减持,混改大潮相对缓和,市场对于混改的期望值相应下降,市场风险也将随之上升。

三、政府干预应当承认,政府干预不仅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股市中也是如此。

然而,国有股减持却反其道而行之,产生了过度干预的负面影响。

首先,国有股减持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市场竞争秩序。

国有股减持通常由央企或者地方国资委主导,市场上,这意味着央企或国资实际上可以通过减持来任意干预市场。

因此,国有股减持也被视为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可能削弱市场经济的竞争能力。

试谈我国国有股减持理论与对策

试谈我国国有股减持理论与对策

试谈我国国有股减持的理论与对策摘要:国有股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关于国有股减持的理论研究和方案设计多有论述,分析国有股的现状,吸取现有国有股减持实践失败的教训,对国有股减持有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关键词:方案设计;国有股;理论一、国有股形成及其现状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触及产权这一核心问题。

在渐进式的改革策略下,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中也将一些关键问题搁置起来,国有股“一股独大”且不流通的股权结构和股权制度,使经济体制中的一些弊端在新体制胚胎中得到了延续,是新时期必须加以解决的难题。

《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将国有股定义为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股权设置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

对国有股予以界定的同时,有关法律对国有股转让也做出了规定。

《股份制试点企业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国有股的转让程序,《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股东行使股权行为规范意见》对国有股份的转让对象和转让价格也做了规定。

国有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让给境内外的法人和自然人,但是只能进行场外转让,而不能上市流通,因此国有股的流动是十分有限的。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时期,除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外,还有社会公众股(即a股),b股,h股和转配股。

国有企业仍占多数,国有股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变。

国有股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占据绝对控制地位,有悖于国有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也不利于证券市场多重功能要求的综合显现。

二、关于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国有股减持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国有资本功能最大的体现,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化和继续,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进行现代公司制转变,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

产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产权是一组权利,完备的产权一般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决策权、转让权等等。

产权是可分解的,是受到限制的,产权的可分解性使同一资源满足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需要,意味着同一产权结构中并存着多种权利,从而增加了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效率,但每一种权利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国有股减持途径研究论文

国有股减持途径研究论文

国有股减持途径研究论文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股减持成为当前资本市场中的热点话题之一。

国有股减持是指国有股东出售其所持有的国有股份,以减少其在该股份中的持股比例。

国有股减持提高了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关注度,有利于全面推进国企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国有股减持的途径,并对比分析其效果及影响。

一、国有股减持的途径目前,针对国有股减持,主要有两种途径,即市场化减持与协议转让。

市场化减持是指国有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的公开市场交易出售其持有的股票,以减少其在公司中的持股比例。

市场化减持是一种市场化方式,它可以减少股东持股,增加社会股东数量,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减轻国有资本压力,增加社会资本进入。

此种方式一般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如股权质押危机和市场波动等风险。

协议转让是指国有股东与其他股东或第三方通过议定方式,进行价格协商,达成股份转让的交易。

协议转让方式对于股价的影响相对较小,是一种较为稳妥的方式。

国家对大股东股份协议转让行为有一定的限制,但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下,协议转让也是一种发展中的股份转让方式。

二、效果及影响对比分析1.效果市场化减持是一种迅速、透明的方式,其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减轻国有股东的负担,加快股份流通,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协议转让方式虽然较为稳妥,但由于交易双方在协议转让中的议价权不等,可能会导致价格成本较高,存在一定的市场不公平性。

2.影响市场化减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可能使股价出现波动,产生一定的市场不稳定性。

而协议转让方式则不会对市场产生过大的影响,相对稳定,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合法性风险。

综上所述,不同的国有股减持途径各有劣势,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在进行减持操作时,应注重与市场对接,尽可能地减少对股市的影响。

此外,尽管协议转让方式相对颇具优势,但在前期要进行足够的法律政策研究,保障合法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现纠纷,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部门对股权交易的监管和规范。

关于国有股减持的战略思考

关于国有股减持的战略思考
譬如 , 就人 们普 遍 关心 的上 市 公 司 中 国
有股 “ 一 股独 大” 的问题来说 , 许 多属 于石 油 、 化工 、 钢 铁 、 能源 、 交 通 、 电讯 、 机 械 、 金 融 等行 业 的大 中型企业 , 原来 大都 是 国有全 资企业 , 经过 股份 制改 造 上 市后 , 国 有股 仍 占很 大 的 比重 。 但 我们 很 难想 象 , 需 要 出让 多 少 国有 股权 和经 过多 长时 间才能改变 这种局 面 。 且 不说我们采取 什 么 样 的方 式 减 持 , 且 不 说市 场能 不能 够 承受 , 我 们 假 定在 这 些 行 业 的 企 业 中 , 在 股 权 相 当 分 散 、 国 有 股 占不 到 or % 的情 况 下 , 我 们能 改 变 这 些企 业 的 运 行 方 式 吗? 在这些 传统的 大 型 国有 企业 中 , 即 使国 有股 占不 到 10 % , 我 们 也 很 难 想 象 它 们 的 运 行方 式 会 有 多 大 变 化 , 也很 难 想 象 国 家 ( 政 府 ) 会减 少 对它 们 的控 制力 和 影 响力 , 不 太 可 能达 到 “ 管理退 出 ” 的 目的 。 现在 人们 把很 多 企业 造假的 问题归 结 为 “ 一 股独 大” , 我 觉得 这还 是 比 较片 面 的 。 在“ 一 股独 大” 的情 况 下 发生 的问题 , 责任 也是 十 分 清 晰 的。 问题 是 我 们对造 假监管 不严 , 处置 不力 , 这才是 问题 的关 键 。 其实 , 在 “ 一 股 独 大 ” 结 构 下 出 现 的 问题 , 也是 和 “ 内部人 ” 控 制 相关 的 。 如果 没 有一个 严肃 的法 制环境 , 违 法不究 , 或者 处罚 不力 , 使违规 者 的 收 益 和处 罚 处 于 严重 的不 对称 状态 , 什 么 样 的股权 结 构 、 治理 结构 配 置 都 会 结构 产生 重大 影响 。 政府 管理退 出还 有 许 多 方式 , 如对 适 当 的企 业 实行 “ 国有 股 转 优 先 股 ” , 进 行 国有 股权 回 购 , 等等 。

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问题研究

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问题研究

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问题研究内容提要:本文针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所引起的股市暴跌而引发的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讨论着手,基于国有股减持的背景分析,对相关减持方案进行了评析,最后对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有股减持偿还股无表决权普通股一、引言今年6月30日,我国国务院公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该方案出台后,我国股市结束了三年的牛市行情,沪深股市大盘经历了连续的下跌。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沪市综合指数从最高点2246点暴跌到了目前的1600多点,最低跌幅达到30%多。

而在后来的《暂行办法》终止后,大盘出现了罕见的“涨停板”。

这充分说明了本次大盘暴跌与国有股减持问题密不可分。

对这一关系中国股市未来发展方向以及5000多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问题,我国的学者们以及各界人士各抒己见,引发了大讨论。

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研究。

二、国有股减持的背景分析国有股减持的背景在于包括国有上市公司在内的国企改革问题。

国企改革是一个令人沉痛的话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谈国有企业改革,到现在将近20年了。

然而,国有企业亏损、企业职工下岗已屡见不鲜。

作为国有企业中的精品国有上市公司也面临着困境,经常上市后一两年就出现业绩亏损进而变为ST股和PT股等垃圾股,成了所谓的“圈钱的工具”。

更糟糕的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保守的估计是一天流失一个亿。

经营者用各种手段将上市公司掏空,用的本是人民的,是全体纳税人的,亏了却是国家的、人民的,经营者道德危险的红灯频频亮起。

中国国有企业存在问题的症结在于政企不分。

国有企业,包括大部分改制企业(包含国有上市公司)目前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经营者实际上控制企业)的现象,这主要是政企不分造成的。

而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行使主体基本上是政府授权投资的部门,与原国有企业大同小异。

即使在一些国有法人股为主的上市公司,由于上市公司基本上是从原国有企业剥离出来的一部分,原企业作为母公司或以其它子公司的名义持有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部分国有股权行使也被有关政府部门委托(授权)给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所以,国有法人股持有机构基本上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或母公司的其它公司,从而形成母公司控制权过分集中的格局。

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国有股减持计划的几点思考论文

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国有股减持计划的几点思考论文

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国有股减持计划的几点思考论文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国有股减持计划的几点思考论文我国国有股的减持工作已经进行了不少试点。

各种形式的减持试点,既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为了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国有股减持计划,目前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协调和澄清国有股减持的法律依据协调和澄清国有股减持的法律依据,其实质就是要明晰与国有股减持问题有关的法律条例之间的一致性和配套性。

虽然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议公告为国有股减持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战略性指导,但是,目前国有股减持计划实施所依据的法律条例还有待协调和明晰。

以国有股的回购为例,尽管《公司法》第149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是为了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似乎作为减持方式之一的国有股的回购并不存在法律障碍。

但是,作为直接规范国有股权管理与处置办法的《股份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川简称《管理办法》》第27条又明确规定:“国有股持股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同意单方面缩小国有股权比例”。

显然这两者是存在矛盾的,而且,严格地说《公司法》并未具体涉及国有股减持的有关问题,而《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却事实上对国有股减持计划的实施构成了一定的障碍。

与国有股减持计划实施法律依据相联系的是,国有股减持计划实施的归口管理问题。

目前,负责对国有股减持工作实施管理与批复的部门和机构主要涉及证监会、国资局(办)和财政部等。

实际的操作程序一般是先由公司董事会提议,股东大会讨论,然后提请国资局(办)以及证监会批准。

在涉及国有股权的协议转让中,目前还须报财政部批准。

因此,从目前国有股减持工作的归口管理来看,明显是多头管理。

但问题不仅限于此,从归口管理的法律依据来看,与此有关的法律条例是国务院发布的《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其中第5条规定,“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对企业财产的所有权”。

跨国并购与国有股减持问题探讨

跨国并购与国有股减持问题探讨

跨国并购与国有股减持问题探讨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基本矛盾和困境的论述,认为“张维迎式”的民营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对我国大型国企来说是行不通的。

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思路来破解国有企业改革难题,那就是通过引入跨国并购投资,一方面使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国有企业深层次矛盾,另一方面变现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来消除国企改革障碍。

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国际跨国并购的迅猛增长为这一方案提供了机会。

在全球市场,谋求生存和发展成为跨国并购的首要战略动力,跨国收购特别是涉及到大型跨国公司巨额投资和重大改组的兼并和收购是全球化最明显的特点。

关键词:国企改革跨国并购政策建议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打攻坚战的新阶段,不仅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更重要的是国企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越来越突出,一般性改革和完善的潜力不大,因而需要提出新的思路和途径。

目前,国家积极在中央企业中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重组上市,中外合资等多种途径加快发展主业,扩大影响力和带动力。

我国国企深化改革的障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扩大经营自主权到推行承包责任制,再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绩相当明显,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目前许多企业面临严重困难,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经营机制深层次矛盾突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产权关系不明晰在经历了国家对企业放权让利和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后,我国国有企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增强,但是随着自主权的扩大也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这主要表现为,企业的自由度或经营者的自由度的提高需要一些必要的条件相配合,这包括:市场约束,即存在竞争者;利润约束,即达不到应有盈利水平不仅所有者受损,经营者也要受到惩罚;产权改革,这不仅表现为所有者或出资者对企业经营活动,经营者行为、能力和绩效的监督,而且表现为所有者或出资者在必要的情况下,摆脱无能力和不能信赖的经营者的可能性。

国有股减持论国资的进退

国有股减持论国资的进退

国有股减持论国资的进退随着股市不断升温,国有股的减持成为了讨论的热点之一。

伴随着A股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开放,国资在股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面对当前股市形势,关于国有股减持的议题也引起了持续不断的争论。

那么,在国有股减持的问题上,国资应该如何进退呢?国资进退与股市情形股市的发展变化会牵动国资的进退。

在当前的股市情况下,国资的进退需要着眼于:1. 提高国资收益:作为国家资产的代表,国资应该扮演把关国家资本的角色,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

因此,在股市行情担当重要角色的情况下,国资的优势应该合理利用,提升自身的收益率。

2. 避免市场动荡:股市波动经常如影随形地跟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于国资的稳健经营发展提出严峻考验。

在此情况下,国资应该对市场动荡要有预判,并及时防范和减轻可能产生的风险。

国有股减持对国资的影响一方面,减持可以使股价回归正常价格水平,降低市场波动性和泡沫风险,使股市回归理性;另一方面,减持也可以为国资提供更好的资金回流,使国资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

然而,如果不加以控制,股权减持可能会导致市场动荡,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的运行,国资也可能因此遭受重创。

因此,在国有股减持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度,保持平衡。

四种国有股减持的方式1. 按股权比例减持:即按股权比例,合理分配股份,控制国资持有比例,以符合市场规律,避免重大风险和影响。

2. 按时间维度减持:根据商业机构的经营情况、资产收益情况和其它因素分析股价变化趋势,将减持时间分为阶段,逐步减持。

3. 相对大股东减持:在充分考虑市场形势和国资经营状况的同时,对相对大股东持有的股份进行减持,避免股东之间出现资本游戏的现象。

4. 其他方式: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减持方案的同时,可以根据股东及行业特点等情况制定其他方式的国有股减持方案。

适当的国有股减持有利于改善股票市场结构,加强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使上市公司更好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进而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有股减持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市场化改革政策中的一项经济行为,更需要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

国有股减持:历史机遇还是现实风险——近年来国有股减持问题讨论综述

国有股减持:历史机遇还是现实风险——近年来国有股减持问题讨论综述
中进行 , 新 上市 公 司 中 , 够进 行 国有 股减 j 在 能 的似乎 在股 票 发行 和上 市 中具有 优 先权 ( 近 最 些不 具 备 连续 三 年盈 利 记 录 的企 业 也 因能 够 ]
场市 场 化 的法 规 和政 策 , 中影 响最 大 、 义 最 其 意 为深 远 的莫过 于 国 有 股 减持 方 案 的 推 出与 暂 停
以及证 监会 向社 会公 开征集 减 持方 案 。 决 国有 解 股 流 通 问题 ,不 仅是 改变 目前 占股票 市 场 总 额 23 / 的国有 股沉 淀状 态 的措施 ,更 是 推动 资本 市 场 改革 向纵 深发 展 、 使 上 市公 司法 人治理 结 构 促 规 范化 的转 折性 变革 。在 国有股 的减 持过 程 中 , 既能有 效 地 解 决我 国证 券 市 场 多 年遗 留下来 的
接受 。 同时 目前 的减持 主要 是针 对证 券市 场的 国
有 股 增量 , 这部 分 增 量高 达 十 万 亿 之 多 , 而 每年 还 在 以 l%左 右 的速 度增 长 , 将 使人 们 难 以想 0 这 像 和把 握政府 的后续 政策 , 而 影响 人们 的市 场 从
由于 国有 股 减持 只在 新 上 市公 司 和将 增 发公 1
不 规范 问题 , 在完 善资 本市 场 资源 配置 功能 的同
起。 许小 年提 出, 市下跌主要 是 由于监管层查处 股 违规 人市资 金 、 银广 厦造假被曝光 、 券商 出现委托 理财危 机等 原 因所造 成的 ;而暂停 执行减 持方案 后 的股指一扬 并不是 市场信心 的恢 复 ,指数 回到 E 历史 高位 的可能性极 小。 陈淮指 出 , 此次 国有 股减 持暂行 办法有 个显著特 点 ,即几乎 不涉及政 府与

专家点评:国家股减持的困惑与思考

专家点评:国家股减持的困惑与思考

专家点评:国家股减持的困惑与思考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时俱进的资本市场新世纪第一年,中国好运连连,前所未有的中国机遇出现在我们面前。

首先,国内持续向好。

改革开放20年,我国GDP以年均8%以上的速度超常增长,2000年GDP达到10000亿,居世界第六。

在宏观调控上,不仅摆脱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走出了经济紧缩的低迷,进入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运行通道。

奥运经济和西部概念催动的积极财政政策,使以北京为龙头大规模的城市基础建设热潮在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展开,日益壮大的经济规模、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多层次的消费市场,强劲带动内需,可以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仍将维持高速增长;在结构调整中,今年四月江主席在香港《财富》论坛明确指出,”下一步中国将以资产存量的收购兼并和重组为特征引入外资”,可以说这是江泽民”三个代表”学说在经济上的具体体现,它预示着微观改革正把企业产权的存量调整与融资结合起来,现有数百万家企业大规模的组织结构调整与股权改革将拉开序幕。

其次,对外开放形势看好。

2000年外贸总额达4743亿元,居世界第七,外汇储备已达2030亿美元,外汇存款也高达1356亿美元。

在引进外资上,中国连续八年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累计吸引外资3858亿美元,今年预计引进外资高达500亿美元,明年势头更猛;”911事件”后,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将中国视为成长性最好、最为安全的投资热点,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加工制造业中心。

第三,国际环境十分有利。

上海APEC会议成功举行,不仅改善了中美关系,而且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人们普遍认为,当前的中国经济与全球普遍面临衰退的经济相比,是沙漠中的”绿洲”,给世界经济走出低谷带来希望;经过15年努力,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经济联合国”的一员,这将在外贸中强化中国产品的规模化和集团化优势,进一步规范政府的监管水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凸现中国良好投资环境的优势;国内外的良好环境使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当局被迫放弃”戒急用忍”政策,更表明经济拉动是实现国家统一的优先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股减持问题讨论综述一、国有股减持的意义《经济管理》特约评论员认为减持国有股意义重大(1)它是政府利用国有股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2)增强了国有资产存量的流动性同时也是国有资本退出相关产业或调整所有权结构的重要方式(3)为公众流通股、法人股、国有股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减持国有股是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4)真正实现了国有控股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功能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陈淮认为减持国有股这一举措力图要解决的是国民经济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四个重大难题第一通过国有资产变现补充社会保障基金第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一方面减持国有股可以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改造和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将企业的内在运行机制转换到市场经济方面来;另一方面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通过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可将所得资金用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第三从总体上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一方面减持国有股可以推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吸收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第四规范我国的证券市场实现国有股、企业法人股与公众流通股的“并轨”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良性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曹远征认为国有股减持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资本市场的操作性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股票上市或资金需求的问题国有股减持本质上与三个方面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结构的改善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从微观而言形成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企业的财务结构;从宏观而言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作为支持从而形成企业的淘汰机制这些问题集中在一起国有股减持的真正意义和目标就凸显出来二、国有股减持的基本原则《经济管理》特约评论员认为减持国有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有利于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与全面发展;(2)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积极稳妥地实现退出目标;(3)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资源配置效率;(4)有利于国有企业调整财务结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5)有利于吸引社会投资者进入国家垄断产业建立企业战略联盟;(6)有利于建立起一种长期的经济政策调控手段不断积累调控经验;(7)适应于法律规范的建设和资本市场的发育状况减持办法上不拘一格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国有股减持”课题组认为国有股减持必须坚持公平、稳定、效率三项基本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国有股减持方案对于所有市场参与者、所有股东而言应当都是公平的也就是说要使各方利益分配相对公平稳定原则是指任何成熟的减持方案都必须切实考虑二级市场的承受能力不能伤及市场的稳定性效率原则是指在考虑公平和市场稳定的同时应兼顾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在设计减持方案时必须要考虑行业、地区差距让市场力量发挥应有的作用尽量避免政府行政命令对市场机制的替代陈湘永、金永忠认为减持国有股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三点(1)坚持“三公”原则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使其能在国有股减持中获取与强者一样的获利机会;(2)要采取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不可只求“被减部分立即全部流通”;(3)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以市场的稳定发展为前提要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三、国有股减持的思路和方案在讨论中理论界和证券界提出了十多种国有股减持方案对国有股减持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然而由于对国有股减持基本含义的理解不同因而提出的减持方式和途径就会有所不同我们认为在现阶段完整的国有股减持概念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减让、变现、流通和充实社保基金减让是指国有股按一定比例地减少;变现是指被减持的国有股由实物资产形态或金融资产形态转为货币形态;流通是指被减持的国有股由不流通状态转为流通状态;充实社保基金是指被减持的国有股变现后部分划给社保基金以解决体制转换过程中的社会保障补偿问题国有股减持概念应是以上四个内容的完整统一缺一不可按照我们对国有股减持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把国有股减持方案分为以下四类(一)第一种思路直接减持方案这种思路是让国有股直接进入二级市场在较短的时间内满足国有股减持的减让、变现、流通和充实社保基金四项基本要求该思路主要有三种具体方案1.配售上市方案国有股配售方案的操作要点是上市公司将一定比例的国有股优先配售给该公司的流通股股东如有余额再配售给证券投资基金流通股股东的配售部分可以立即上市证券投资基金的配售部分在两年内上市配售价格在净资产之上、市盈率10倍以下的范围内确定国有股配售方案已经在中国赢陵和黔轮胎的国有股减持试点中试行是目前被中国证监会推行实施的主要方案然而由于中国嘉和黔轮胎的试点方案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试点的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在讨论中不少人士提出了补充、改进和修正国有股配售方案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国有股减持”课题组提出了国有股配售修正案他们建议(1)在配售定价上限的确定上应充分考虑上市公司在行业、资产获利能力、成长性等方面的差异把10倍市盈率的上限放宽至25倍左右甚至可以考虑用市价折扣定价法来确定上限(2)在配售余额的处理上应在承销商以外引入新的机构投资者例如新成立的国有股减持配售基金来承购配售余额张训苏等人提出国有股配售方式应市场化他们建议(1)取消对市盈率标准的规定只要配售的国有股股票具有一定的成长空间和较好的业绩市场认同度较高超过10倍市盈率也是可以的如果企业处于传统行业缺乏成长性业绩较差乃至亏损那么低于10倍的市盈率甚至以净资产值出售也是可行的具体可参照增发新股的模式通过网上和网下的询价来确定最终的配售价格(2)配售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原有股东和证券投资基金而应面向所有的证券市场投资者扩大认购群体的范围乃至吸引场外观望者的入市是必要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减持”课题组提出了国有股配售价格的定价机制(1)国有股配售价格的确定应是企业内在价值和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价值的统一(2)国有股的内在价值以证券市场股票综合指数的增长为所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以当期二级市场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作为市场无风险收益率以公司预期未来成长作为未来各期股权自由现金流然后采用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计算出国有股的内在价值(3)国有股的市场价值可以用如下方法确定采用以市盈率为被解释变量、流通股所占比重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的方式确定国有股配售实施后的预期市场股票价格再用无套利分析计算出国有股的市场价值(4)以国有股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交叉作为配售定价的底价以此为基础采用无上限价申购或按一定的送价比例确定配售价格(5)为充分保护原有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可以按照配售定价的10%比例折扣向老股东配售或者采取分阶段区别定价配售的方式给老股东以一定的配售价格优惠沈凯祥、潘立韫建议国有股配售价格可以以每股净资产为基础按一定的净资产倍率确定净资产倍率N的决定可设定一个浮动范围(一般在1—3之间)由证券监管部门指定专业资产评估机构根据上市公司所处的不同行业来具体完成以保证定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陈梦根、孙罡提出了国有股配售的改进方案即“定向认股证+配售”方式其要点是国有股减持采用配售方式上市公司根据待配售国有股总额与有权参与配售的原股东所持股份总额的数量比例关系确定一个配售比例再根据所持股份数按照这一比例向有权参与配售的老股东发放定向认股证认股证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沪深两市上市流通这些认股证的持有者有权在预先确定的时间定向认购该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认股证在沪深两市上市流通期间所有企业、机构、自然人或其他单位都有权进行买卖但是到最后交易日为止在市场中购买了并持有该证的交易者必须接受认购国有股杨安明提出了综合定价、定向配售的建议综合定价、定向配售的规则是以公司净资产为基础综合考虑每股净资产与二级市场股价之间的差距制定配售价然后实行定向配售定向配售出现的弃权部分由承销商包销依照综合定价、定向配售办法获得的股份在配售缴款截止日后的5日内即可上市流通综合定价、定向配售的价格公式是每股配售价=每股净资产+(股权登记日收市价-每股净资产)×净发率×含权率式中每股净资产的依据是最近公布的年报或中报;净发率指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时每股净资产占发行价的百分比;含权率指国有股股东代表已履行配股权认购股数占国有股减持前应履行配股权认购股数的百分比2.折股上市方案折股上市又称缩股流通它是指将不能流通的国有股按照一定比例折成可以流通的股份然后上市流通折股上市从表面上看有悖于同股同权的证券市场准则但对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同股不同权的现象来说折股上市并不存在同股同权的障碍相反倒是为了实现同股同权何诚颖等人认为国有企业在上市之初资产普遍进行了评估增值股份化时有些公司按66.7%的比例进行了缩股有些并未缩股向社会公众发行的新股价格一般都在14倍市盈率以上而国有股以1元/股的成本享受企业的经营成果这对于普通股的投资者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可以考虑将现有的国家股按照当初的发行价进行并股使国家股的每股价格与公众股的发行价一样因此折股正是为了实现同股同权陈湘永、金永忠就折股流通方案提出了操作建议(1)用流通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来确定折服比例首先计算出折股时的公司每股净资产值和折股进行时前3个月的流通股股价的平均值;其次用流通股股价的平均值除以每股净资产值;最后在流通股股价平均值与每股净资产值的比值基础上根据各公司的具体情况(如经营业绩、成长性)作出一定的浮动(浮动范围不超过15%)即可得出折股比例(2)借鉴香港盈富基金的经验将折成的可流通股比较分散地予以流通刘晓兵对折股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设计(1)折股依据它是指在同一股份制企业的同一次认股行动中国有股东、法人股东与社会公众股东的认股成本应基本一致(2)折服公式K=S/G其中K为折股比例表明多少国有股或法人股相当于1股社会公众股;S为社会公众股股东在公司股票初次发行及历次配售发行中的平均每股累计认购金额;G为国有股、法人股股东在公司股票初次发行(含公司组建时净资产折股)及历次配售发行(含以实物资产净额配股)中的平均每股累计认购金额(3)折股比例折股比例为原有各类股票认购者之间的认股成本之比根据市场资料统计截止到1999年中期市场平均折股比例为3.59当然具体上市公司的折股比例需要单独计算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国有股减持”课题组提出了折股修正案其要点是将需明确变现的国有股以不大于市价/净资产值的比例折股后卖出不需变现的国有股不折服以维持国有股的投票权折股修正案的操作原理是(1)确定国有股市价的计算基准比如基准日前一年或半年的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或按交易量加权平均值;(2)确定国有股净资产值的计算基准比如以上年末或前三年的平均净资产值为计算基准得出每股净资产值;(3)将每股市价与净资产值两者相除在此基础上定出一个不大于市价/净资产值的折股比例按该比例换算出国有股股东所持有的国有股折算为可流通股份的数量;国有股股东在二级市场上折股出售股票后办理折股变更手续注销掉相应数量的国有股3.直接上市方案(1)限时限价方案为了避免国有股上市导致股市暴跌的风险可以使国有股在时间上和价位上分散地进入二级市场流通林义相提出了国有股直接上市流通的限时限价方案首先由政府有关部门于某一天(国有股流通宣布日)宣布以一段时间(如两个月)以后的某一天(国有股流通定价日)的收盘价为基准上浮100%定为国有股有条件流通的价格低限然后将从次日起的2年—3年规定为国有股流通过渡期过渡期届满后国有股原则上可以自由流通但能否流通还要看企业的股票价格是否达到了定价日价格的100%以上只有当企业的股票价格达到了定价日价格的一倍以上时国有股才能自由流通如果在定价日企业的股票价格是12元那么只有当该企业的股票价格达到24元时国有股才能进入二级市场流通这样在国有股流通之前尚有100%的赢利空间在定价日前后入市的投资者将有足够的离市时间和赢利空间国有股流通在短期内不会对证券市场产生实际的利空影响(2)指数基金法郝联峰提出了以国有股全流通和由股市供求决定转让价格为特征的指数基金法其操作要点是第一新股发行中不再设立国家股、法人股所有公开发行的股票都是社会公众股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第二设立指数基金的启动资金由财政提供待国有股转让取得收入后归还以后设立指数基金的资金部分由国有股上市转让收入提供但也要吸引国家以外的投资者加入第三初期设立的指数基金是封闭式基金待条件成熟后也可以设立开放式指数基金第四以国有股转让收入设立的指数基金应该有很多家让他们之间以及他们与其他投资基金之间展开竞争第五指数基金的投资对象是所有A股对某种股票的投资额占指数基金投资总额的比重与该种肥票在A股综合指数中所占的权重相同这样指数基金投资业绩就与A股指数的涨跌相一致第六从长期看随着大盘的趋升指数基金一般都能盈利指数基金的盈利分配给国家的部分主要用作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基金第七以后国家持有股份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国家持有的股票在股市上转让所得的收入也主要用于设立指数基金少部分可拨入社会保障基金或设立普通的投资基金(二)第二种思路间接减持方案这种思路是想通过一些中间环节来转换国有股的持有主体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满足国有股减持的减让、变现、流通、充实社保基金的四项基本要求这条思路的主要想法是国有股减持不宜直接面对市场即国有股不宜直接上市国有股减持应参照香港盈富基金的运作方式由中间机构操作完成先由中间机构以一定的价格将减持的国有股从国家手中接收过来将国有股的国家持有转换成机构持有然后再通过一定的退出方式实现国有股变现和流通的要求但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袁钢明认为国有股减持不应由中间机构(特别是国有投资机构)操作完成而应走真正民营化的道路即国有股减持应直接面对市场第一股权转让直接由买卖双方进行中间不设中转投资机构;第二股权转让过程不是完全由国家控股方或与国家控股方站在同一立场的有关机构控制进行;第三股权转让一开始就应明确国有持股退出控股地位以便创造出买卖双方公平对等交易的市场条件;第四接手国有股权的资金完全来自市场而不是来自国家;第五股权买卖的任何一方不应得到国家给予的偏向性鼓励政策或优惠政策;第六转让价格由买卖双方及市场供求的市场机制所决定国有股减持的民营化道路最好一步到位虽然对间接减持思路有这样或那样的批评意见但还是有很多人赞同这一思路间接减持思路主要有以下三种具体的方案1.把国有股转给大型投资公司该方案的基本思路是搭建“一级半”市场由投资公司在场外将减持的国有股承接下来然后再通过一定的退出方式使这些股权加入市场流通投资公司参与减持国有股的过程有四个关键环节第一投资公司筹集资金环节投资公司购买国有胶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用股票质押贷款;二是国家以出资人身份给予投资公司一定量的现金或实物资产增资作为启动资金;三是成立由投资公司负责管理、专门用于减持国有股的若干投资基金第二定价及利益分配环节建议在减持方案中由中央统一确定减持比例并明确规定按净资产定价投资公司按此价格接受国有股权;减持的现金收入由中央和原持股公司按一定比例分成中央的收入用于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原持股公司的收入用于下属非上市的国有企业改造或资产重组;投资公司在股权再转让时的溢价收益要按一定比例上缴国家第三国有投资公司持股和参与上市公司产权重组环节国有投资公司承接所减持的国有股并非是简单地将股权从一个国有股东转移到另一个国有股东而是通过“变现”的形式实现国有资产的产权再配置促进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改造推进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确保出资人真正到位国有投资公司应当是一个不断买进产权参与企业资产重组通过改善资产质量而提高资产价值然后通过股权的再转让而获取增值收益的公司其获利并非来源于股市中另一部分投资人的损失而是来源于在服市之外的资产增值第四投资公司退出环节一是在条件成熟时直接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出售;二是在资本整合的过程中向其他国有企业或基金等市场中的战赂投资者协议转让;三是将所持有股份组合为新的企业上市或募集新的基金专门持有;四是向海外投资者转让2.把国有股转给国有股投资基金该方案的实施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在统计国有股减持数量及其净资产数额的基础上由基金管理公司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大致相同金额的“国有股减持基金”份额然后用由此筹集的资金按国有股的净资产价值一次性购买有关上市公司所减持的国有股数量使这些国有股转变为基金持有的服份第二步基金管理公司按照有关规定根据股市走势逐步出售所持股份(但不可再从二级市场买入股份)井进行有关信息的披露;售股的资金收入交基金保管人统一保管;每年年终时进行结算将售股盈利以现金方式分配给基金持有人第三步经若干年售股后或规定的基金存续期满后撤消“国有股减持基金”同时归还基金持有人的本金3.将国有股转给社会保障基金有人提出可以将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国有股的一部分)剥离给社会保障基金并允许其有计划地在证券二级市场上出售这样既解决了国有股流通问题也解决了社会保障基金不足的问题王国刚不同意这种思路他认为如若实施必将引致一系列严重问题第一从体制上说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基金并非一家而是由分属于不同级政府管理的诸多机构组成在这种条件下要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划入社会保障基金就必须首先解决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一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如何在各级政府间进行产权分割而要明确上市公司国有股在各级政府间的归属关系目前是极其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二由于各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净资产含量不同各家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实际资产价值相差甚大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如何在各家社会保障基金之间分配呢?第二从财务上说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以什么价格划入社会保障基金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第三从操作上说难以避免社会保障基金进行市场投机和操纵股价行为的发生所以将国有股直接划给社会保障基金的思路是不可行的(三)第三种思路半性减持方案所谓半性减持方案也称不完全减持方案它是指设计的减持方案只是部分地而不是全部地满足国有股减持的(减让、变现、流通、充实社保基金)四项基本要求1.国有股回购国有股回购就是上市公司出资购回国有股并进行注销的国有股缩减方式许民利认为上市公司进行国有股回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不符合《公司法》有关股本结构的规定;第二公司目前有足够多的现金余额且暂无项目可投;第三回购价格一般略高于每股净资产值贺强、刘桓认为国有股的回购价格以每股净资产除以一个系数为宜该系数为国有股当初发行时的折股比率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国有股减持”课题组建议(1)可采取现金以外的方式回购国有股第一以上市公司资产回购在上市时控股公司将资产折股后装入上市公司回购时将资产出售给控股公司换回国有股权并予以注销第二上市公司向国有股股东定向发行可流通新股国有股股东以其持有的不可流通的旧股按一定比例折股认购上市公司换回不流通的旧股后即注销(2)利用企业的非现金流量支付回购款即通过向社会公众特别增发新股或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专项用于回购国有股2.债券(权)转换股权所谓债券(权)转换股权是指通过债券或债权的形式将国有股权从公司中退出或转换到证券市场一般投资者手中的国有股减持方式这种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案(1)发行可换股债券可换股债券是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股东以所持有的国有股为基础发行的债券债券到期后其持有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也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