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论上市公司国有股估值、减持区间及治理策略

论上市公司国有股估值、减持区间及治理策略

① 盈 利 能 力 类 估 值 指 标 的 归 类 、 择 及 函 数 选
关 系 分 析
同 的 定 价 机 制 , 取 园 资 大 股 东 利 益 。新 的 重 组 规 牟 则 规 定 对 非 公 开 发 行 股 票 中 的 重 大 资 产 重 组 与
募 集 资 金 两 个 部 分 采 取 不 同 的定 价 机 制 。在 新 的
虑其他 任何 因素的股 票价值 基本 函数 :
V( ) R =KR xE( ) R
价 在市场 上融资 。 利 益 倾 向 之 三 :监 管 政 策 偏 离 完 善 市 场 制 度

国 有 股 的 估 值
制 的 缺 陷 , 为 制 造 大 蓝 筹 股 。 一 方 面 , 国 资 利 人 在
益 的 功 利 性 政 策 导 向 下 ,新 股 发 行 时 公 众 股 比 例 很 低 ,市 场 交 易 股 票 与 投 资 品 种 的 稀 缺 导 致 股 票 过 高溢 价估值 。 一 方 面, 价制 的缺 陷进一 步导 另 询 致 新 股 的 高 价 发 行 。根 据 询 价 制 的 规 定 , 价 对 象 询
江苏社会科学
2 0  ̄ 期 09
论 上 市 公 司 国 有 股 估 值
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持 区 间 及 治 理 策 略
宋 文 阁
内 容 提 要 国 有 股 减 持 中 的 国 有 股 估 值 , 持 区 间 , 利 润 分 配 等 问 题 值 得 研 究 , 对 A 减 及 在
股 估 值 多 变 量 模 型 分 析 中 , 文 从 分 类 建 模 分 析 、 合 建 模 分 析 角 度 出发 讨 论 A 股 估 值 问题 . 本 综
1 .股 市 政 策 功 利 化 诱 发 A 股 高 估 值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动因及市场反应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动因及市场反应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动因及市场反应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在股市上市融资。

同时,股市上的大股东也在不断变化着其股份占比,这些变化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大股东减持行为及其市场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大股东减持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股东减持动机和减持行为影响股价的关系;2)减持行为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影响;3)大股东减持行为的监管等方面。

以上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国内对大股东减持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上市公司层面、股市层面,较少关注大股东层面。

因此,本研究选择探究大股东减持行为动因及市场反应,从大股东层面为国内对大股东减持的研究做出小的贡献。

二、研究问题和假设研究问题: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动因及市场反应的研究。

研究假设:大股东减持行为存在着不同的动因,而不同的动因可能对减持后的市场反应产生影响。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事件研究法、回归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以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

步骤:1)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关于大股东减持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2)事件研究法:基于事件研究法,选取一定数量的大股东减持事件,分析事件前后的股价变动,以判断减持事件是否对股价产生影响。

3)回归分析:基于回归分析,构建适当的模型,关注大股东减持的动因以及市场反应的因素,探究其对股价的影响。

4)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他们的减持动因、市场反应和公司经营状况。

四、预期结果1)分析出大股东减持的动因和市场反应因素。

2)展示不同动因的大股东减持对市场反应的不同影响。

3)为股市监管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五、论文结构本研究拟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解释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意义、研究假设、研究方法和步骤、预期结果以及论文结构;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总结;第三部分为理论框架,介绍事件研究法、回归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的理论框架;第四部分为样本数据的描述与整理,选取大股东减持事件样本并进行数据描述和整理;第五部分为经验分析,对事件研究、回归分析和案例分析的结果进行展示和讨论;第六部分为敏感性分析,对实证分析的敏感性进行测试;最后一部分为结论和研究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意义进行讨论。

国有股减持的难点及解决对策

国有股减持的难点及解决对策

l 国有股减持 的资金来源
目 前我国国有股约 220 亿股,是流通股总量 4
的 27倍 ,数量 庞大 。其 上市 流通将 给市 场 带来极 . 大的压 力 ,导 致 股 市 的 大 失血 。20 0 1年 中期 上 市

公司平 均每 股净 资产 25元 ,若 以比净 资产高 出 .
国有 股 减持 的难 点及 解 决 对 策
杨大楷 ,曹黎娟
(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 2o 3 ) o 43
摘 要: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再次暂停,促使人们再度胳入对国有殷减持方案 的探讨。本文系统研 究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国有殷减持 问题,对国有股减持的资盘来源、流通方武、定价机制和减持资 金运作模 武等方面所存在的难点进行 了探讨 ,并提 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 词 :国有股减 持 ;定价 模 武 ;流通方 武
中国分类号 :P3 .1 8o9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0.85 20 ).1 }) 0 0767.102 04( I 5 X-
屋有 股减持 流通 既 是 我 屋优 化 资本 市 场功 能 、
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一大战略趋势 , 又是一个服务 于 多重 目标 的系统工 程 。就上 市公 司而言 ,国有 股 减持 有 利于完 善公 司法人 治理 结构 ,推动企 业产 权 结构 的多元化改造 ; 就资本市场而言 , 有利于改变 股独大”的局 面,促成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机制 的形成 ,规范资本市场 ;就国民经济而言,国有股 减持 可推进 国有 资产合 理流动 和重 组 ,调整 国民经
国有股 变现压力,仅从既有的证券市场参与者和人
市 资金 中寻求 出路 不可 能完 全解决 问题 ,可 以考虑
用股市增量资金来补充 国有股退出而引起 的股市存 量资金的减少部分 ,即加快培育机构投资者 ,拓宽 机构投资资金人市的渠道 。 ()保险资金人市。保 险资金人市不仅可 以减 1 缓因国有股碱持对股市带来的冲击 ,有力地推动国 有股碱持,而且也可以使保险业 自身通过扩大投资 渠道 走 出困境 ,这 是一项 双赢 的选 择 。 目前 ,我 国 商业保险公司的总资产约 317 1 亿元 ,按最保守的 l%的人市 比例来计算 ,进入股市的保险资金将达 O

试谈我国国有股减持理论与对策

试谈我国国有股减持理论与对策

试谈我国国有股减持的理论与对策摘要:国有股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关于国有股减持的理论研究和方案设计多有论述,分析国有股的现状,吸取现有国有股减持实践失败的教训,对国有股减持有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关键词:方案设计;国有股;理论一、国有股形成及其现状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触及产权这一核心问题。

在渐进式的改革策略下,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中也将一些关键问题搁置起来,国有股“一股独大”且不流通的股权结构和股权制度,使经济体制中的一些弊端在新体制胚胎中得到了延续,是新时期必须加以解决的难题。

《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将国有股定义为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股权设置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

对国有股予以界定的同时,有关法律对国有股转让也做出了规定。

《股份制试点企业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国有股的转让程序,《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股东行使股权行为规范意见》对国有股份的转让对象和转让价格也做了规定。

国有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让给境内外的法人和自然人,但是只能进行场外转让,而不能上市流通,因此国有股的流动是十分有限的。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时期,除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外,还有社会公众股(即a股),b股,h股和转配股。

国有企业仍占多数,国有股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变。

国有股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占据绝对控制地位,有悖于国有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也不利于证券市场多重功能要求的综合显现。

二、关于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国有股减持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国有资本功能最大的体现,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化和继续,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进行现代公司制转变,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

产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产权是一组权利,完备的产权一般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决策权、转让权等等。

产权是可分解的,是受到限制的,产权的可分解性使同一资源满足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需要,意味着同一产权结构中并存着多种权利,从而增加了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效率,但每一种权利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作者:张健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5期一、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1.高度集中股权结构下的公司治理加强法制建设和政府监管行为对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至关重要,当产权清晰时,大股东对产权有完整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权,有足够的激励和能力对管理层实施有效的监督。

当股权结构高度集中时,控股股东会派出代表担任董事长。

由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高,股东结构稳定,公司被收购的可能性很小,代理权争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在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下,不利于经理的更换,而且小股东可能会受到占绝对控制权的大股东的剥削。

2.高度分散股权结构下的公司治理通常,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权结构的分散在外部治理机制上对接管有利,公司的股权结构越分散,委托人有效监督代理人的程度越低,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越不利。

一方面,在分散的股权结构下,公司的管理者都是从人才市场聘用的,股东不能对其进行直接控制,二者的利益很难一致。

另一方面,分散的股东之间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持股比例小的股东侧重关心股票的短期收益,不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1.国有股比重过高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持股主体通常是以深圳投资管理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其中管理机构有行政机构、事业法人和企业法人等。

在公司股权中的国有股权的最终所有人均由中央政府来代为行使的,流通性极差,在相关法律中限制其流通和运作,来保持资产的价值,但是国有股的比重过高,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

在现阶段的我国上市公司总的股本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所占的比重相当的高,大约占到了百分之六十左右,我国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不但表现出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过高,而且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上市公司的前五大股东之间具有关联交易,存在极为密切的内部关联关系,他们不能独立为企业做决策,使公司发展滞后。

2.国有大股东的所有者缺位,中小股东利益被损害国有股大股东的所有者缺位,具体表现在,国家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具有两个不合理的状态:由于所有者的缺位表现在经济上是责任心的控制而不是资本性的控制管理,而处于的状态是超弱的控制状态;由于行政级别和权利的设置使得国有股股东在政治上处于超强控制状态,两种状态十分极端,均不能使得上市公司治理进一步完善,反而使得公司治理变动缺失,最明显的表现是国有企业的领导实行行政任命制度,最终使得企业不能够长远的发展,也同时损害了全体股东的利益。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之探讨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之探讨
得以顺利开展。
2 -市场条件 已基奉成熟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发 展 . 我
国股市 已 为 国有 股 的减 持 与 流 通 做 好 了准 备 . 场 条 件 已 基 市 本 成 熟 。 市 场 运 行 形 成 一套 行 之 有 效 的 { 度 . 场技 术 也 趋 } I 市
z .产权 问题。 国有股属于“ 国家所有 , 实施 “ 分级管理 ”
享有 国有股收益的默许 . 国有 经济理论上的“ 使 分级管理” 变 成现实中的“ 分级所有” 选种 产权关系的混乱将使国有股藏 。
持 工 作 的 难度 加 大 。 外 . 着 国有 股减 持工 作 的进 行 , 司 另 箍 公 的 治 理 结 构趋 于 完 善 , 业 经 营 者 对 某 些 政 府 官 员 的 寻租 行 企
国有 股 。 关t 词 : 上 市 套 司 } 固有 胜 } 持 减 中 田分 类 号 : 8 0 9 F 3.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纳 号 ,0 4 7 X(0 2 0 —0 4 —0 1 0 —9 2 2 0 ) 1 00 2


国 有股 蕞 持 所面 ‘ 的 问置
家控股 的前提下 , 当减持 部分国有股 。这些都 为国有股减 适
持 和 流通 提 供 了政 策 支 持 。 三 、 有 股 藏持 的 方 案 叠 目前 . 国家 已 提 出来 采 取 配 售 国有 股 的方 案 . 国 嘉 萤 中
市. 市场将面桩巨大的扩窖压力 。如以 1 9 年 1 月 2 99 0 5日的 情 况 为例 : 在发行 的 2 1 亿 股总 股奉 中. 8 6 国有股 约 1 0 亿 92 股 , 6 - 6 。如果这些国有股按净资产值发行( 占 7j 以每股净 资产平均 3元) 那么股 市将 面驻 5 0 亿元 的扩 窖压力 ; . 76 如 果 以市值发行 , 股市的扩窖压力将 更大。因此 , 进行 国有股 的 减 持与流通 , 充分考 虑市场 的承受能 力 . 要 否则稍有不 慎将

国有股减持问题研究

国有股减持问题研究
大 ,虽 然 可 以 筹 集 到 社 保 基 金 .但对
通 股 的 上 市 公 司数 量 不 再 扩 大 :
时 ,实行集 合竞价机制 ,并赋予 原有 流通股 股东优 先 申购减持的 国有股 的
权 利 ,且 不设 上 限 。 一 方 面 可 维 护 原 有 流 通 股 股 东 的 利 益 .另 一 方 面也 有

中国股 份经济脱胎于计 划经济母 体 .在 当时 的政治环境 中,经 济政策 每每要受 “ 左”的 干扰 ,对股 份制的 经 济性质 争议较大 。考 虑到当时 的政 治气氛 ,政策制定者只 能搞 一种有 中 国特色 的股份经济 ,按 照经 济性质 ,
国 有 股 与 个 人 股 同 股 不 同 权 。 个
理。
题 ,什么样 的减持办法才是台理 的? 首先 ,可以肯定 国有 股减持 的大
方 向没 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病”之源 。其 主要 表现 :一是使大 股东无偿 占用上市公 司资 金成为普遍 现象 。二是流通盘较小使 股价极易被 庄 家操纵 .市盈率偏 高。三是加大了 国有经济 战略性调整 的难度 。四是使 人 们容易对我 国股市 产生误 解 。从表 面上看 股市 总股 本 已达 5 0 00亿 股 , 目前 总市 值达 5 00亿元 ,但是 实际 00
人股发行价大大超过面值 ,低者 5 、6 倍 ,高者达十来倍 ,而上市交 易后的 开盘价 又通常是 发行价的 2倍 以上 ,
维普资讯
杰 市
股 民不 仅要 承 担 股 票 发行 的 溢 价部 分 .还 要 承担 交 易价 与 发行 价 的价
差 其 付 出 的成 车 是 很 高 的 。 而 国 有 场 流 通 结 台 起 来 考 虑 ,通 过 国有 殷 的

关于国有股减持的战略思考

关于国有股减持的战略思考
譬如 , 就人 们普 遍 关心 的上 市 公 司 中 国
有股 “ 一 股独 大” 的问题来说 , 许 多属 于石 油 、 化工 、 钢 铁 、 能源 、 交 通 、 电讯 、 机 械 、 金 融 等行 业 的大 中型企业 , 原来 大都 是 国有全 资企业 , 经过 股份 制改 造 上 市后 , 国 有股 仍 占很 大 的 比重 。 但 我们 很 难想 象 , 需 要 出让 多 少 国有 股权 和经 过多 长时 间才能改变 这种局 面 。 且 不说我们采取 什 么 样 的方 式 减 持 , 且 不 说市 场能 不能 够 承受 , 我 们 假 定在 这 些 行 业 的 企 业 中 , 在 股 权 相 当 分 散 、 国 有 股 占不 到 or % 的情 况 下 , 我 们能 改 变 这 些企 业 的 运 行 方 式 吗? 在这些 传统的 大 型 国有 企业 中 , 即 使国 有股 占不 到 10 % , 我 们 也 很 难 想 象 它 们 的 运 行方 式 会 有 多 大 变 化 , 也很 难 想 象 国 家 ( 政 府 ) 会减 少 对它 们 的控 制力 和 影 响力 , 不 太 可 能达 到 “ 管理退 出 ” 的 目的 。 现在 人们 把很 多 企业 造假的 问题归 结 为 “ 一 股独 大” , 我 觉得 这还 是 比 较片 面 的 。 在“ 一 股独 大” 的情 况 下 发生 的问题 , 责任 也是 十 分 清 晰 的。 问题 是 我 们对造 假监管 不严 , 处置 不力 , 这才是 问题 的关 键 。 其实 , 在 “ 一 股 独 大 ” 结 构 下 出 现 的 问题 , 也是 和 “ 内部人 ” 控 制 相关 的 。 如果 没 有一个 严肃 的法 制环境 , 违 法不究 , 或者 处罚 不力 , 使违规 者 的 收 益 和处 罚 处 于 严重 的不 对称 状态 , 什 么 样 的股权 结 构 、 治理 结构 配 置 都 会 结构 产生 重大 影响 。 政府 管理退 出还 有 许 多 方式 , 如对 适 当 的企 业 实行 “ 国有 股 转 优 先 股 ” , 进 行 国有 股权 回 购 , 等等 。

国有股减持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关系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上市公司的研究

国有股减持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关系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上市公司的研究

or a B a m 和V n n (1 8 ) 批判性的回 d n i ig 99 顾了以 往的实证研究成
果, 指出了私有企业有优势;后来, 他们( 19 2 又进一步从理论 9) 角度分析了私有业的优势, 并且提供了相应的实证研究数据
支持自 己的结论。M e函n、 等( 1994 比 n ) 较了各 个国家、 各种市
(1 9 )在对 1993一199 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的 98 5 基
础上, 得到了国家股与公司绩效间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的结论;王 斌、 袁琳(20 2 对 199 年沪市所有工业类上市公司的研究也支 0) 8 持了国有股与公司效益成反比 这一结论, 他们的研究表明: 国有 股比 重越大, 企业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就越低。 第二种观点 则认为国有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施东 辉(20 1 的研究支持这一结论。 0 ) 他分析了 199 年沪市 48 家上 9 4 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 结论:国有股与流通股在公司 得出 治理中是低效率的, 但与流通股相比, 国有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 效关系不显著。 朱武祥、 郭志江(2003)持有第三种观点。 他们认 为流通股股本规模与公司股票价格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国
每股收
益〔 〕 元
D石 9 0 21
国寡展
( 万服 〕
O加
O凹 1 196 : 0 0 O用
国家 股占
比(% 〕
0用 0朋 司 .劝 O田
国有法人
股 ( 万股 〕
国有法 人殷占
比 (% 〕
笼 ID
国有股
〔 万服 〕 12眨7 8 1
义涛7 加 1 1始 ) 刀0
国有股
占比
(% )
安 劲 一1 徽 } 4加 安 渊 一。 徽 } 。 3

国有上市公司减持规则

国有上市公司减持规则

国有上市公司减持规则国有上市公司减持规则是指在国有企业上市后,国家出于保护国有资产和维护市场稳定的考虑,对国有股东减持股份的行为进行规范和限制的一套制度和措施。

减持是指国有股东出售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减持规则的制定可以避免减持行为对股市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能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

国有上市公司减持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国有资产。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财富,其上市后的股份也是国家财产的一部分。

如果国有股东随意减持股份,不仅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还可能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影响股市的稳定运行。

因此,国家需要通过减持规则来约束国有股东的减持行为,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

减持规则的制定可以维护市场稳定。

国有上市公司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股份的减持行为可能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

如果国有股东大量减持股份,市场供应将增加,可能导致股价下跌,投资者信心受到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减持规则限制了国有股东的减持数量和频率,以维护市场的稳定运行。

减持规则的具体内容包括减持的限制条件、减持的方式和时间等方面。

首先,减持的限制条件包括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减持数量和减持频率等方面。

国有股东在减持时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例如持股比例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减持数量和减持频率也有一定的限制。

其次,减持的方式可以是公开市场交易或协议转让等方式,但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要求。

最后,减持的时间也是减持规则的重要内容,国有股东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减持,以避免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国有上市公司减持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国有资产和维护市场稳定。

减持规则限制了国有股东减持股份的行为,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并维护市场的稳定运行。

减持规则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依靠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支持和监管,以确保减持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国有上市公司减持规则的实施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股减持问题分析

国有股减持问题分析

容的压力 , 国有 股 东 实 现 国有 股 的 保值 增 值 。但 是 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 式 要 求 股 份公 司有 良好 的业 绩 并 有 足
够 现金 支 付 回 购款 , 具 有推 广 意 义 。 不 2 国有 股 配 售 : 接 向二 级 市 场 定 价转 让 国有 股 份 , 有 的 个 人 股东 和 机 构 投 资 者有 优 先 . 直 原 受 让 股 份 的权 利 , 足 部 分 向基 金 等 机构 投 资 者 和 社 会 其 他 公 众 股东 配 售 , 有 剩 余 由 券 商 包 不 还 销 。1 9 9 9年 , 国 证 监 会 公 布 了 国 有 股 配 售 方 案 , 售 价 在 净 资 产 至 1 市 盈 率 之 间 , 此 19 中 配 O倍 据 99
维普资讯
《 经济 问题探 索》o 2 第 4 2O 年 期
国 有 股 减 持 问 题 分 析
李 国 秀
( 东财经职 业学院 ) 广

要 : 有 股 减 持 是 一 个 大 课 题 , 2 0 年 6月 的 减 持 办 法 出 台 , 1 月 的 暂 停 执 行 , 国 从 01 到 0 它
了这 一方 式
配 售 是 通 过 国 有 股 直 接 在 二 级 市 场 转 让 形 式 , 不 扩 股 的 情 况 下 , 现 公 司 股 权 结 构 的 改 在 实 善 , 不 影 响 股 票 的 “ 金 量 ” 但 二 级 市 场 形 成 一 定 的 扩 容 压 力 , 须 设 计 一 个 各 方 利 益 主 体 共 也 含 , 必 同 认 可 的 配 售 价 , 免 对 二 级 市 场 造 成 冲击 。 以 3 协议 转让 : 有 及 国有 控 股公 司 的部 分 或 全 部 国 有 股 作 价 , 过 协 议 方 式 转 让 给其 他 国 . 国 通 内 企 事 业 法 人 、 资 法 人 机 构 , 现 国 有 股 向 非 国 有 单 位 转 让 , 减 持 国 有 股 采 用 的 一 种 场 外 交 外 实 是 易方 式 。 19 9 4年 珠 海 恒 通 收 购 上 海 建 材 持 有 的 棱 光 实 业 部 分 国 有 股 , 了 上 市 公 司 国 有 股 协 议 转 让 开 的 先 河 ;9 7年 陆 家 嘴 和 中 房 上 海 地 产 分 别 将 其 持 有 众 城 实 业 国 有 法 人 股 6 8 . 1 股 转 让 给 19 6 13 万 中远 ( 海 ) 地 。 上 置 协 议 转 让 的 受 让 方 可 以 是 外 资 法 人 机 构 或 民 营 企 业 , 们 或 是 想 借 壳 取 得 上 市 直 接 融 资 的 他 机 会 或 是 为 了 获 得 对 上 市 公 司 的 控 制 权 , 而 按 自 己 的 经 营 理 念 和 策 略 对 上 市 公 司 进 行 整 台 或 从 改 造 。 上 市 公 司 新 的 大 股 东 入 主 后 , 股 权 结 构 得 以 优 化 , 时 往 往 引 发 其 资 产 重 组 行 为 , 推 原 同 并 动行业 转 型 , 化 产 业 结 构 , 来 该公 司 股票 在 二 级市 场一 轮 上升 行 情 。 优 带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统计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统计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统计1. 引言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是指国有股东减少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数量,从而降低其在公司中的持股比例。

国有股减持是中国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事件,对于投资者、公司和整个市场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国有股减持的规模、趋势和影响因素。

2. 数据来源本次统计分析使用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数据。

该数据包含了各个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情况,包括减持时间、减持数量、减持方式等。

3. 统计结果3.1 国有股减持规模根据统计数据,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以2018年为例,国有股减持数量达到了XX亿股,比上一年增长了XX%。

而在2019年,国有股减持数量进一步增加到了XX亿股,增幅为XX%。

这表明国有股减持在近年来成为了一个持续增长的趋势。

3.2 国有股减持方式根据统计数据,国有股减持主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两种方式进行。

集中竞价交易是指在交易所进行的股票交易,而大宗交易是指通过协议方式进行的大规模股票交易。

统计结果显示,集中竞价交易是国有股减持的主要方式,占总减持数量的XX%。

大宗交易则占比XX%。

这表明国有股减持主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进行。

3.3 国有股减持影响因素国有股减持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和公司因素等。

其中,政策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国有企业减持的政策,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进程。

这些政策的出台对国有股减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经济因素也对国有股减持产生了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因此减持部分股权可以为国有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灵活性,以应对市场挑战。

另外,公司自身的因素也会影响国有股减持。

例如,公司的财务状况、发展前景和管理层意愿等都会对国有股减持的决策产生影响。

4. 结论通过对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国有股减持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反映了国有股减持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性。

我国国有股减持的立法探讨

我国国有股减持的立法探讨

国社 会公 众 股 的分散 , 有 5 %的 股份 就足 以 能控 制所 第 五 条规定 ” 拥 0 减持 主要 采取 国有 股 存量 发行 的 方式 和 凡 包 有 董 事 的选 举 ,股 东 大 会 往 往 无 珐 独 立和 制 衡 独 大股 ” 国蒙 拥有 股份 的 股份 有限 公 司 ( 括在 境外 上 市 的公
股 独大 之 下. 根难 把一 个公 司的 治理 机制 建 立起 来 , 也很 在新 股发 行 和老 上市公 司增发 新殷 之 情形 下 ,对 配股 是
难 把 一 个 公 司 的 治 理 机 制 运 作 好 而 通 过 国 有 股 的 减 持 否属 _减 持范 围 未作 明确 规定 而 从相 关条 款 看 . 果要 F 如
司 中第 一 大 股 东 持 股 份 额 占公 司 总 股 本 超 过 5 % 的 有 8 0 0 9
家, 占全部 公 司 总数 的 7 2 , 中持股 份 额 占公 司 总股本 超 9.% 其 过 7 %的 6 5 3家 . 占全部公 司 总数 的 5 6 % 而且 第 一股东 持 2 股份 额 显著 高于第 二 、 三 股东 。二 是 . 第 大股 东 中 国 家股东 和
和 及 时的 立法 跟进 来 规范 和 利导 我 国的公 司 治理 当不 . 配 国有救 , 无异于 是 对老股 东 配 售新 股 , 暂 行办 法 》 先 刖 r 但《
为 一 剂 良方
对配 售 规定 为“ 选择 少 量 上市公 司 进行 试点 ” 因此 , 。 减持 可能 包 括 配股 而 从 20 0 0年的 情况看 , 行首 发 和增 进
月 刊 ( 棚 车 簟 。 期, .
I 童J '_ I l 童 ・} 鼍 l - l
维普资讯

探讨国有股减持之路

探讨国有股减持之路

维普资讯
● 蒲 钊
截 止 到 20 0 1年 底 , 沪 深 两 市 上 市 公 司 总 数 为 13 14家 ,总 股 本 5 1 亿 股 ,其 中 流通 A股 10 . 11 37 8 亿股 ,占 2 . % , 流通股 3 7 、 56 非 35 4 亿 股 ,其 余 为 海 外 上 市 流 通 股 4 4 3 亿股 。流通 A股 的总市 值为 16 4 3 1 亿元 ,每股净 资 产平 均为 2 8 元 , .1 平均 股 价为 l、 8元 。证券 市 场为 02 国 有 企 业 的 改 制 和 融 资 做 出 了 巨 大 的贡 献 ,但 也 隐 藏 着 很 大 的 问 题 。占沪深 两地 股市 总量 近三 分之 二 的 国 有 股 与 国有 法 人 股 不 得 上 市 ,是 我 国 股 市 最 突 出 的 问 题 之
应 该 是 :优 化 上 市 股 权 结 构 ,完 善 公 司 法 人 治 理 ,彻 底 转 换 经 营 机 制 ,使 中 国经济从 根 本上 与世 界接 轨 。 ( ) 以 二 级 市 场 的 价 格 减 持 国 2 有 股 ,严 重 损 害 了 流 通 股 股 东 的 利 益 。有人 说 , 二级 市场 价格 减持 , 按 符 合 同 股 同 权 原 则 ,也 符 合 市 场 经 济规律 。然而 ,市场经 济首 先 是建 立 在公 平 、 开 、 正基础 上 的 , 公 公 如 果 不 考 虑 国 有 股 、流 通 股 因 历 史 的 原 因形 成 的 差 别 ,一 味 地 强 调 同 股 同 权 原 则 ,只 会 造 成 新 的 不 公 ,违 反 市 场 经 济 “ 公 ” 则 , 利 于 证 三 原 不 券 市 场 的稳 定 。 ( ) 按 照 《 行 办 3 暂 法 》 进 行 国 有 股 减 持 的 历 时 将 非 常 漫 长 ,要 花 上 百 年 时 间 才 能 把 存 量 的 国 有 股 减 持 完 。 如 果 再 加 上 不 断 有 新 的 公 司上 市 ,不 断 有 新 的 国有 股 需 要 减 持 ,国 有 股 一 股 独 大 、 不 能 流 通 的 问 题 的 解 决 将 遥 遥 无 期 。( ) 场 承 受 的 压 力 大 。以 二 级 4市 市 场 的 价 格 减 持 国 有 股 ,必 将 使 股

国有股减持问题讨论综述(一)

国有股减持问题讨论综述(一)

国有股减持问题讨论综述(一)一、国有股减持的意义《经济管理》特约评论员认为,减持国有股意义重大。

(1)它是政府利用国有股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

(2)增强了国有资产存量的流动性。

同时也是国有资本退出相关产业或调整所有权结构的重要方式。

(3)为公众流通股、法人股、国有股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减持国有股是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4)真正实现了国有控股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功能,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陈淮认为,减持国有股这一举措力图要解决的是国民经济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四个重大难题。

第一,通过国有资产变现补充社会保障基金。

第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一方面,减持国有股可以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改造和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将企业的内在运行机制转换到市场经济方面来;另一方面,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通过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可将所得资金用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从总体上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一方面,减持国有股可以推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吸收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第四,规范我国的证券市场。

实现国有股、企业法人股与公众流通股的“并轨”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良性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

曹远征认为,国有股减持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资本市场的操作性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股票上市或资金需求的问题。

国有股减持本质上与三个方面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结构的改善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从微观而言,形成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企业的财务结构;从宏观而言,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作为支持,从而形成企业的淘汰机制。

这些问题集中在一起,国有股减持的真正意义和目标就凸显出来。

二、国有股减持的基本原则《经济管理》特约评论员认为,减持国有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有利于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与全面发展;(2)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积极稳妥地实现退出目标;(3)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资源配置效率;(4)有利于国有企业调整财务结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5)有利于吸引社会投资者进入国家垄断产业,建立企业战略联盟;(6)有利于建立起一种长期的经济政策调控手段,不断积累调控经验;(7)适应于法律规范的建设和资本市场的,发育状况,减持办法上不拘一格。

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专项方案探析

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专项方案探析

中国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方案探析一、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难点和关键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难点是1.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各方利益分配国有股减持问题关系到方方面面利益但最关键是国有股股东(即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流通股股东(即股民群体)利益关系国有股减持方案既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要保障流通股股东正当利益既要照料到她们短期利益又要兼顾到她们长久利益这是国有股减持难点之一2.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数量现在国有股股东套现动力比较大假如根据国有股股东意愿国有股减持数量肯定比较大这么大减持数量将对市场产生很大冲击所以在方案中要使国有股股东减持动力缓慢释放用市场措施控制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数量是国有股减持难点之二3.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对股市震动国有股减持任何方案全部不能以牺牲股票市场稳定繁荣为代价这是一条必需严格遵照标准不过国有股减持任何方案全部不能避免对股市产生波动怎样使方案出台时对股市震动最小是国有股减持难点之三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关键是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关键是减持价格比如1999年“云天化”回购国有股注销减持案例以每股净资产为回购价格市场普遍认为是利好信号造成其股价在二级市场上强劲上升再如烽火通讯等四只新股按发行价捆绑减持国有股市场普遍认为是利空股市应声大跌造成管理层以后不得不暂停了国有股减持所以国有股减持价格不能是静态而应该是动态应该是先低后高让市场有一个逐步适应过程同时使得减持数量从小到大达成一个峰值后又能逐步从大到小地过渡到全流通使国有股全流通在平稳中实现所以国有股减持方案应该以减持价格为关键来设计二、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方案设计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方案设计指导思想是既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要保障流通股股东正当利益;既要避免股市产生猛烈震荡又要便于最终平稳实现国有股全流通根本处理中国股市历史遗留问题为了实现这一设计指导思想本方案设计以国有股减持价格为关键减持价格是先低后高动态改变减持价格可由下列公式计算P=P0(1+k)i式中P——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价格(元);P0——上市企业国有股每股净资产(元);k——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价格每十二个月加价比率;i——上市企业国有股开始减持后第i年i=012……对于新股P0是指股票发行后每股净资产对于老股P0是指经过会计师审核确定每股净资产在上市企业国有股开始减持后假如上市企业实施分红、送股、配股、增发减持价格也要除权具体除权价计算是1.分红减持除权价=减持价格-每股现金股息额2.送股减持除权价=减持价格/(1+送股百分比)3.配股(1)国有股参与配股减持除权价=减持价格(2)国有股不参与配股减持除权价=减持价格-由其它股东配股而增加每股净资产4.增发减持除权价=减持价格-由增发而增加每股净资产经过分红、送股、配股、增发除权后国有股减持价格公式也要进行对应改变即变为P=P*(1+k)j式中P——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价格(元);P*——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除权价(元);k——k市企业国有股减持价格每十二个月加价比率;j——上市企业国有股除权后第j年j=012……上市企业所减持国有股必需由流通股股东优先认购国有股减持时二级市场不做除权处理这么首先保护了持有该上市企业股票流通股股东利益其次又能避免该股票猛烈波动进而保持股市健康发展本方案不限制国有股股东根据减持价格出售国有股数量只是限制其出售价格这是遵照市场经济规律依靠市场力量使得减持数量从小到大达成一个峰值后又能逐步从大到小所以国有股开始减持时是有条件全流通一旦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价格大于或等于股票市场价格公式立即不适用即就在这只股票上在那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全流通三、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方案分析1.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数量不受限制只限制其减持价格本方案只限制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价格而不限制其减持数量这是有条件国有股全流通首先国有股开始减持当年是按每股净资产减持减持价格相对比较低以后每十二个月减持价格全部在提升国有股股东会意识到这一点其在当年减持国有股意愿不会很强烈减持动力不会很大所以不会对股票市场造成大冲击;其次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关键有两个目标1.是为了补充社会保障基金不足;2.是从国家不需要控股通常性竞争领域撤出这两个目标即使对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造成一定压力不过首先补充社会保障基金不足有多条渠道这方面压力能够分流其次从国家不需要控股通常性竞争领域撤出不是紧迫任务在减持价格比较低情况下更是如此所以也不会对股票市场造成大冲击2.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价格应该是在每股净资产以上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价格是在每股净资产以上尤其是新股还要是溢价发行以后每股净资产以上这似乎是国有股股东侵占了流通股股东利益实际上不是这么本方案之所以要求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价格在每股净资产以上不仅是遵照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公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措施》办事(该措施于2月1日起实施)而且也符合经济学原理即使国有股是1元1股而流通股是溢价发行不过我们应该知道能上市国有企业全部是赢利比很好有发展前景优异企业这些企业在创建过程中国家负担了创业风险流通股股东之所以要溢价购置实际上是支付机会成本即使是部分效益不好甚至亏损老股因为过去长久同股不一样权国有股丧失了流通权利负担了不能流通风险作为赔偿国有股减持价格也应该在每股净资产以上3.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价格是在每股净资产基础上每十二个月增加增加比率为k.国有股减持问题关系到方方面面利益但最关键是国有股股东(即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流通股股东(即股民群体)博弈关系博弈双方全部有两种行为选择国有股股东行为是“减持”或“不减持”流通股股东行为是“支持”或“反对”博弈各方支付函数由她们对其收益或损失预期决定假如全部全部是按每股净资产减持国有股流通股股东行为肯定是支持国有股股东行为可能是不减持或是少减持这么达不到国有股减持目标;假如是按市场价减持国有股国有股股东行为肯定是减持流通股股东行为肯定是反对股票市场就会下跌国有股减持就会夭折一样达不到国有股减持目标不过本方案引进了国有股减持价格增加比率k也就是改变博弈双方支付函数也就使静态博弈变为动态博弈使静态纳什均衡变为动态纳什均衡国有股减持开始时减持价格是每股净资产流通股东行为肯定是支持即使国有股股东减持热情不高不过受到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压力和各地方政府减持动力影响国有股还是有一定数量减持伴随减持价格逐年提升减持数量逐年增大抵达一定减持价位后减持数量达成最大然后又逐年降低这是因为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压力已经下降同时国有股股东预期还有更高减持价格而且有些股票国家还需要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能够减持股票数量也大为降低实际上到真正意义全流通时市场压力已经不大了有了国有股减持价格增加比率k对股票市场稳定有很大好处即使国有股减持开始时候是以每股净资产减持流通股股东热情欢迎不过伴随国有股减持逐年展开减持价格也逐年提升流通股股东热情也会逐年下降这就使得流通股股东也有一个理性预期对二级市场股票炒作就是一个限制象亿安科技那样炒作现象就会大大降低国有股减持就像一个稳定器使得中国股市平稳发展国有股减持价格增加比率k 大小对国有股全流通进程长短和股票市场稳定有很大影响k 太大了国有股全流通时间可能会缩短不过市场稳定难以保障我们认为k为10%比较适宜假如k为10%十五年后减持价格是每股净资产4.17倍二十年后减持价格是每股净资产6.73倍也就是说十五年到二十年后国有股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全流通4.能使上市企业国有股从减持到全流通平稳过渡避免股市猛烈波动本方案应用了期货投资理论中利用基差套利原理在期货投资中假准期货价格大于或小于现货价格它们之间差额就是基差期货投资者就能够期货做空买入现货或期货做多卖出现货进行套利因为伴随期货交割期临近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将趋向统一本方案国有股开始减持当年i=0即减持价格就是每股净资产以后每十二个月增加这种改变是比较缓慢有利于流通股股东适应伴随时间推移市场会利用本身调整能力使得上市企业国有股从开始减持平稳过渡到全流通避免股市猛烈波动过去处理内部职员股问题就是一个很好例子本方案并不要求减持年限而是要求一旦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价格大于或等于股票市场价格公式立即不适用即就在这只股票上在那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全流通这本身就是对不一样股票进行不一样处理比如有些戴ST或PT亏损股票国有股减持就可能在该股票上提前实现全流通这不仅在股票市场上提倡理性投资而且也为亏损股资产重组提供了市场运作平台有些学者提出对不一样企业采取不一样方案我们认为这种做法理论上可能行得通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性因为那样就会引发多种“寻租”反而不能实现股票市场“公平、公正、公开”总而言之本方案以减持价格为关键国有股以每股净资产开始减持以后每十二个月增加减持价格依靠市场本身力量调整国有股减持数量使其逐步从小到大达成一定减持价位时减持数量达成一个峰值然后使其逐步从大到小最终平稳实现国有股全流通。

国有股减持的上市公司名单

国有股减持的上市公司名单

国有股减持的上市公司名单文章标题:国有股减持的上市公司名单及影响分析1. 国有股减持的定义国有股减持是指国有股东出售其持有的股份,通常会通过大宗交易或公开市场交易来进行。

国有股减持往往引起市场的关注和热议,因为它可能会对公司股价和整体市场产生影响。

2. 国有股减持的影响2.1 对市场的影响国有股减持通常被视为国有资本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它能增加市场流动性,提高市场效率,也可能对市场情绪和信心产生影响。

有些国有股减持的公司名单中的上市公司可能因此而面临股价波动或市场震荡。

2.2 对公司的影响国有股减持可能会使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

国有股减持也可能会对公司的股价、盈利情况和业务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国有股减持的上市公司名单针对国有股减持的上市公司名单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在过去几年,国内对于国有股减持的政策有一定的调整和优化,因此国有股减持的上市公司名单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目前,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铝业等国企在内的上市公司都曾申报或进行过国有股减持。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国有股减持是国企改革和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它有助于国有资本流动和配置,提高国有资本的效益,也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有效性。

但也需要关注国有股减持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以保障市场的稳定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国有股减持的上市公司名单和影响分析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主题。

通过对相关政策、市场情况和上市公司情况的深入分析和评估,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国有股减持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也能更好地引导这一改革走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为您对国有股减持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如上,是一篇基于“国有股减持的上市公司名单”主题的深度分析文章,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国有股减持一直以来都是资本市场和国企改革的热点话题。

在国有股减持的影响下,上市公司的股价、股权结构和市场情绪都可能发生变化。

国有股减持的上市公司名单以及其影响分析成为了投资者和市场关注的焦点。

国有参股企业股权管理难点和对策研究

国有参股企业股权管理难点和对策研究

国有参股企业股权管理难点和对策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参股企业成为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对象。

国有参股企业在中国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股权管理方面也面临着许多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对国有参股企业股权管理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股权结构复杂国有参股企业股权结构复杂,主要包括国有股权、非国有股权和持股机构之间的关联股权等。

这种股权结构复杂导致了企业治理结构不够清晰和合理,难以形成有效的决策机制和权力约束机制。

股权结构复杂还使得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容易出现利益冲突和博弈。

2. 股权激励难度大由于国有参股企业股权分散,持股机构众多,股权激励难度大,很难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管理人才。

这不利于企业形成稳定的人才队伍和提高管理层的绩效水平,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3. 股东权益保护不足在国有参股企业中,不同的股东拥有不同的权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股东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

国有股东可能会过分介入企业经营,导致企业经营的不顺利;非国有股东的权益可能会受到国有股东的侵犯,甚至面临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

4. 股权交易市场不健全国有参股企业股权交易市场不健全,市场流动性不足,交易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交易规则和监管机制。

这使得企业股权的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不利于股东的退出和股权的流通,也不利于企业的融资和发展。

应通过梳理和整合国有参股企业的股权结构,合理划分股东权益,明确股东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并建立健全的股东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

这样有助于企业形成清晰的决策机制和权力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治理水平。

应通过设立股票期权、股权激励计划等方式,引入激励机制,激发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立健全的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激励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忠诚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

应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的权益,保护各股东的利益不受侵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问题研究内容提要:本文针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所引起的股市暴跌而引发的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讨论着手,基于国有股减持的背景分析,对相关减持方案进行了评析,最后对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有股减持偿还股无表决权普通股一、引言今年6月30日,我国国务院公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该方案出台后,我国股市结束了三年的牛市行情,沪深股市大盘经历了连续的下跌。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沪市综合指数从最高点2246点暴跌到了目前的1600多点,最低跌幅达到30%多。

而在后来的《暂行办法》终止后,大盘出现了罕见的“涨停板”。

这充分说明了本次大盘暴跌与国有股减持问题密不可分。

对这一关系中国股市未来发展方向以及5000多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问题,我国的学者们以及各界人士各抒己见,引发了大讨论。

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研究。

二、国有股减持的背景分析国有股减持的背景在于包括国有上市公司在内的国企改革问题。

国企改革是一个令人沉痛的话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谈国有企业改革,到现在将近20年了。

然而,国有企业亏损、企业职工下岗已屡见不鲜。

作为国有企业中的精品国有上市公司也面临着困境,经常上市后一两年就出现业绩亏损进而变为ST股和PT股等垃圾股,成了所谓的“圈钱的工具”。

更糟糕的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保守的估计是一天流失一个亿。

经营者用各种手段将上市公司掏空,用的本是人民的,是全体纳税人的,亏了却是国家的、人民的,经营者道德危险的红灯频频亮起。

中国国有企业存在问题的症结在于政企不分。

国有企业,包括大部分改制企业(包含国有上市公司)目前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经营者实际上控制企业)的现象,这主要是政企不分造成的。

而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行使主体基本上是政府授权投资的部门,与原国有企业大同小异。

即使在一些国有法人股为主的上市公司,由于上市公司基本上是从原国有企业剥离出来的一部分,原企业作为母公司或以其它子公司的名义持有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部分国有股权行使也被有关政府部门委托(授权)给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所以,国有法人股持有机构基本上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或母公司的其它公司,从而形成母公司控制权过分集中的格局。

而母公司基本上又是国有独资的,其行为方式与原国有企业不存在实质性差异。

企业的行为方式首先取决于其股权结构。

国有独资的母公司控制权过分集中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国有独资企业及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行为方式与原国有企业没有多少差别。

(一)国有上市公司的定性什么是国有上市公司?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国有企业。

我国现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什么是国有企业。

法律上明确为国有企业的,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单独投资经营,隶属于某个主管部门,适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企业。

由政府投资,不适用《公司法》,也不适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代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这样的企业叫国有企业。

我们所谓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也就是指这样的国有企业,按照经济学界学者的说法就是体制内的国有企业,还是由计划经济沿袭下来的体制,采用这样体制的企业叫国有企业。

但是改革发展到今天,国有企业的概念也要发生变化,不能拘泥于现行法律上的概念,否则就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就会造成经济的混乱。

按照国际惯例,国有资产投资超过50%的是国有企业,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国有主体是第一大股东的企业,也是国有企业。

我们刚才讲到,新加坡是采用控投的方式来控制国有企业,它的三大国有控股公司控制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其中最少的政府仅持股12%,国有资产在企业资本中只占12%就可控股。

那么到底持股百分之多少是控股呢?这个问题很难说,在极端的情况下,控制3%、5%就能控股。

笔者认为,只要是国有主体或国有资产以资本联系实施控制的企业就是国有企业。

这种控制主要是资本的控制,也可能是其他方式的控制。

而国有上市公司就是公司的股权中含有国有股的上市公司。

(二)国有上市公司的政企不分问题国有企业的问题是“政企不分”、“所有者不在”或“所有者倒位”。

其中,最严重、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政企不分”。

80年代日本进行了国有铁道改革,大家都认为国有铁道改革是成功的一个案例。

当时,日本国有铁道的资产与负债远远超过中国大型国有铁道的资产与负债。

根据平成九年(1997年)日本运输省白皮书的报道,1986年日本国有铁道的负债额已达到了37万1000亿日元(约万亿人民币)。

日本国有铁道经营不善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1.经营者、劳动者都有铁饭碗的思想,缺乏合理的经营体制。

2.国家过于干预国有铁道的经营,尤其是政治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修建了不合理的铁道。

这可以说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因为日本国会议员是地方选举产生的。

所以,日本政府要提高国有铁道的效益,必须作到:1.撤底地消除铁饭碗的思想,提高员工的独立创新精神。

2.通过私营化的手段,完全分开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3.明确规定国家与企业双方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按照此原理,日本政府把国有铁道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清算事业团,专门清算国有铁道的债务;另一部分是JR股份公司,经营运输业务,清算事务团继承了国有铁道的土地8808公亩与JR股份公司的股份919万股,将这些财产出售以后,清还其承担的国有铁道的25万5000亿日元的债务。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日本政府把JR股份公司分割为北海道、东日本、西日本、四国、九州等六个JR 股份公司与新干线和货物运输两个公司。

通过这些改革,日本的JR股份公司的经营改善了,提高了经济效益,现在有利润了。

从日本国有铁道的改革可以看出,经营权与产权(股权)分离的重要性与行政部门干预国有企业的有害性。

现在,国有企业内在的问题没有解决,而单靠所谓的“抓大放小”的办法来解决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作用不大。

因为企业经营的合理性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是企业的规模,规模大的企业经营未必好,有时也会出现年年亏损的情况,改革前的日本国有铁道是很好的例证。

因此,国有上市公司改革的关键是经营权与产权的分离。

1993年的《公司法》意图在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现在的国有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已经改为公司了。

那么,应当可以实现“两权分离”。

但事实上还存在政府部门过分干预由此造成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形存在。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公司法的缺点中寻找答案。

现在的公司法,尤其是中国的公司法,给予了股东大会很大的权利。

拥有股票的过半数的股东可以控制一个企业的经营权。

有时候,拥有10%的股票的股东也可以控制一个企业。

由大股东控制的股东大会所选取任的董事和监事其实质也是为实现大股东的利益服务的。

如果公司资产的大部分是大股东提供的,那么,这是比较合理的。

可是,公司资产的来源大部分是大股东以外的股东提供的,那就是不合理的。

因此,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股到底值多少钱还是个疑问。

两权分离的问题现在有很多议论,可以包括公司治理与减持两个办法。

笔者认为,公司治理的办法来调整国有企业的问题的作法其效果有限。

这是因为现在的国有企业的问题是从公司法内在的问题来解决。

另一个办法是减持,国有股流通时应当决定国有股的价格。

那么,价格由谁决定,是多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国有股流通会造成股市不稳定。

因为国有股在国有企业股票中占有的比率是很高的,一旦大量的国有股上市流通,将会损害普通股股东的利益。

因为大量的新股发行意味着其他股东占有国有企业财产的减少。

再说,股市是一种市场,市场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来决定的,供给多了,会降低股票的价格。

而股市的不稳定将影响经济的成长。

最近的日本泡沫经济说明了这个问题。

三、国有股减持方案及分析(一)国有股减持方案内容《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

这一规定明确了国有股减持的范围和方式,虽然《暂行办法》中也规定了采取国有股配售及定向回购的方式减持国有股,但这两种方式仅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国有股减持的主流仍以首发和增发新股的方式进行。

这一减持方案对市场所产生的影响是:1.直接增加了证券市场扩容的压力。

按《暂行办法》的规定,只要发行人有存量的国有股,就须在本次发行中将发行股份总额的10%所获得的资金,用于减持国有股,即发行人考虑到募集的一部分资金要上缴社保基金,为满足其可支配资金的需求,就必须增加发行份额,这样势必带来市场的扩容。

所谓的“证券市场扩容”,就是证券市场上可流通股份的增加。

其中,大部分是发行人为减持国有股而增加此次发行的股份数量而增加的。

值得注意的是,国有股减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同比例的国有股转变为同比例的流通股,即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不发生变化,只是股本结构在不同持有人名下的转移。

实际上,当国有股以社会公众股的形式出售后,其原股权性质已经消失,社会公众持有的就是上市公司此次发行的可流通的股票,而不是持有一部分国有股。

《暂行办法》没有对国有股减持的比例给予明确的规定,只是对减持价格的总值予以规定,即相当于本次发行融资额的10%,上市公司最后减持的国有股数量,要由国有股的出售价格确定。

2.直接给证券市场带来资金供给上的压力。

国有股减持实质上是国有股的变现,是国家在证券市场上出售其拥有的股份。

《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减持国有股的资金,全部上缴社会保障基金,这将意味着,国有股减持的资金将流出证券市场。

据有关机构统计,如果按2000年深沪两市首发和增发新股募集的资金总额1000亿元计算,国有股减持将从证券市场流出100亿元资金,这给证券市场上带来的资金压力是双重的。

一方面,减持国有股需要市场供给100亿元资金;另一方面,减持国有股的这部分资金不能回流证券市场,使市场失去了100亿元的资金供给。

因此,国有股减持给市场造成了双重的资金缺口。

虽然根据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社保基金有机会顺利入市,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证券市场的资金缺口。

但我国社保基金的缺口很大,要靠国有股减持来弥补,因此,短期内减持的资金回流股市的额度将低于流出的额度,国有股减持给证券市场带来的资金压力将持续一段时间。

(二)定价模式最近召开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座谈会上,国务院领导明确提出“必须进一步开拓思路,积极开辟新的筹资渠道,抓紧研究变现部分国有资产”。

因此国有股变现,已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在1999年上市公司“黔轮胎”和“中国嘉陵”的国有股变现的试点中,采用了单位净值以上,不超过前三年10倍平均市盈率作为定价区间,但由于经营业绩的变动,使“黔轮胎”和“中国嘉陵”的动态市盈率分别超过100倍和40倍,市场对此颇有微词,使国有股变现受阻。

从国外经验和中国国情看,定价模式不外有以下几种:1.招标拍卖模式设立全国性的招标委员会来处理特定国有股的变现,从广泛的标书中选择最优的定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