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制粉系统积粉点分析

合集下载

中储式制粉系统防爆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储式制粉系统防爆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储式制粉系统防爆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近些年,电煤价格持续上涨且高位运行,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亏损严重。

为了缓解企业经营压力,长春二热从2008年开始掺烧褐煤,近几年褐煤掺烧比例更是高达90%,大量褐煤的涌入使锅炉燃用煤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煤质严重偏离设计值,燃用高挥发分、高水分、低灰熔点的褐煤虽然节约了煤炭成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给中储式制粉系统的烟煤锅炉运行带来了制粉系统爆破的重大安全隐患。

十多年的褐煤掺烧,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掺烧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为其他火电厂褐煤掺烧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掺烧;爆破;措施引言长春二热在役6台2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生产,设计煤种均为烟煤,采用中储式制粉系统、钢球磨煤机,无专用混配煤设施。

全部投入运行时的日耗原煤量为1.6万吨左右,是长春城网的电源支撑点和市区集中供热的主要热源点。

根据《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测定空气中煤粉含量达到45-2000g/m3时,无论在密闭的容器内还是在敞开的空间遇到明火,都会产生爆炸,当煤粉含量在300-400g/m3时,其爆炸强度最大。

制粉系统启动、停止、断煤过程中,无法避开煤粉爆炸浓度。

制粉系统爆破三要素:氧量大于16%、火源(足够的点火能量)、煤粉达到爆炸浓度45-2000g/m3,三要素同时达到才会引起爆破。

1 技术路线中储式制粉系统存在三个关键点:1.负压运行的中储式制粉系统漏风较大,运行中氧量控制在16%以内比较困难;2.中储式制粉系统庞大、结构复杂,检查和消除制粉系统积煤、积粉的难度较大;3.制粉系统启动、停止及断煤过程中,煤粉浓度变化较大,容易达到煤粉爆炸条件,很难控制运行制粉系统的煤粉浓度在爆炸区间以外。

由于煤粉浓度很难控制在爆炸区间以外,而制粉系统爆破需要三大要素同时满足才会发生,因此只需要研究解决其中一项,乃至两项就完全可以避免爆破的发生。

本文重点研究解决中储式制粉系统防爆的技术难题,降低制粉系统爆破风险,通过控制制粉系统爆破三大要素中的两大要素:降低制粉系统中含氧量至16%以下和抑制制粉系统内部点火能量的形成,达到有效管控制粉系统爆破风险的技术路线。

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分析

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分析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2期

北 电



第2 l卷
中储 式 制粉 系 统优 化 分析
An y i n O p i ia i fCo lerzn s e w i alss o t z t m on o alPuv iig Sy t m t Coa owd rBu k r h lP e n e s
郑 占国 安 荣 芝 刘永 刚。 , ,
( . 丰发 电有 限责 任公 司, 1衡 河北 衡水 030 ;. 5 0 0 2 河北省 电力试验 研 究所 , 河北 石 家庄 0 02 ) 5 0 1
摘要 : 文幸 通过对 中储式 制粉 系统扰 化方 式进行 分析 , 并针
对 新 丰 发 电 有 限责 任 套 司 锅 妒 投 运 初 期 制 精 系统 存 在 的 问
ss m w t ol o e bn osu dfr h e gegPwe yt i ea pwdr u k s eH n fn o r e h e ot
C o.o e o lr .A mi g a r be c u r d i h  ̄t m wn d b i s i n tp o lmso c re n t e s e e
3 制 粉 系 统 运 行 优 化 目标
关 键 词 : 电厂 ; 粉 系 统 ; 煤 机 ; 化分 析 太 制 磨 优
A r c : p p r a Iz s o t z t n o o l p le iig b 1 l Th sa a e m y e p i ai f e a uv r n mi o z
题 。 出 了 具俸 的 处 理 措 施 和 建 议 , 项 措 施 实施 后 达 到 了 提 各

300MW机组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运行安全性分析

300MW机组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运行安全性分析

300MW机组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运行安全性分析摘要近年来,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多次发生爆炸,导致停炉和防爆门损坏,严重影响电厂的安全生产,同时对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而造成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爆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运行方面、燃煤方面,系统本身的配置的局限性,设计安装的不合理等方面还潜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成为锅炉正常运行的隐患。

本文结合某电厂300MW机组SG-1025/18.24-M848型锅炉制粉系统为例,对制粉系统爆炸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煤粉防爆措施•制粉系统的概括某电厂300MW机组是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的1025t/h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锅炉,单个机组配置了四个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配四台钢球磨煤机、两个粉仓,制粉系统主要设备参数: 离心式排粉机型号: M5 - 29 - 11No22D,筒式钢球磨型号: MTZ3560,最大出力 48t /h,筒体转速 17.57rpm,筒体有效容积 59.7 m3 ;粗粉分离器: HW- CB -I型,细粉分离器HL-GX型。

•制粉系统运行安全性分析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部件多、管道长、弯角多、漏风量大,设备的可靠性也差,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也多,其中最大的不安全因素是制粉系统积粉爆炸。

煤粉的爆炸与煤种、制粉系统的运行方式等因素有关。

•制粉系统爆炸原因及分析1.爆炸的基本因素爆炸有3个基本因素:可燃物质量浓度、足够的氧量、火源,三者缺一不可。

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是风粉混合物,其煤粉浓度关系着锅炉燃烧的稳定性和锅炉燃烧效率,因此在保障锅炉燃烧稳定性和燃烧效率的前提下很难长时间控制煤粉浓度不在其爆炸范围内。

足够的氧量:制粉系统中的空气来源于多个渠道,如干燥热风、制粉系统密封不严漏风量、输送煤粉的乏气等。

充足的氧气为一定浓度的煤粉混合物爆炸提高先决条件,输送煤粉的氧气含量越大,煤粉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情况下磨制烟煤的制粉系统中氧气的含量小于10%时爆炸的可能性就很小。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火电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则是火电厂的核心设备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火电厂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对中储式制粉系统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储式制粉系统是火电厂燃煤发电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燃煤磨成粉状,以满足锅炉的燃烧需求。

随着社会对环保和能源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设备选型、运行参数和维护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探讨。

一、设备选型在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中,设备选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考虑的是选用合适的制粉设备。

不同规模的火电厂和不同种类的燃煤对制粉设备都有不同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辊压式磨煤机、破碎式磨煤机、风冲式磨煤机等多种类型的磨煤机中的一种来进行制粉。

在选型时要综合考虑燃煤的特性、生产能力、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等因素,选择性能稳定、能耗低的设备。

其次是要选用合适的输送设备。

输送设备对于中储式制粉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皮带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火电厂的要求,可以考虑选择全封闭式皮带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等节能、环保的输送设备。

中储式制粉系统中的除尘设备也至关重要。

由于煤粉在制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给环境和工人的健康带来威胁。

在选型时要选择高效的除尘设备,如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保。

二、运行参数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还需要关注运行参数的合理调整。

首先要控制合理的煤粉粒度。

煤粉的粒度直接影响到锅炉的燃烧效率,过细或者过粗的煤粉都会导致锅炉效率低下。

在制粉过程中要控制合理的煤粉粒度,以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

其次是要合理控制制粉系统的风量。

风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煤粉的输送和分级过程,过大或者过小的风量都会导致系统的能耗增加和设备的损耗加剧。

在运行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工艺要求,合理控制制粉系统的风量。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储式制粉系统是火电厂传统的粉煤灰处理系统之一,在一些老旧的火电厂中仍在使用。

该系统主要由储灰仓、输送系统、磨煤机、分级仪器、风机和除尘设备等组成。

通过磨煤机将煤粉和粉煤灰磨成颗粒较细的粉末后,通过输送系统输送到储灰仓中储存。

由于储灰仓的容积有限,因此必须定期将粉煤灰输送出去。

储式制粉系统的优点在于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生产工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输送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粉尘污染严重等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储式制粉系统进行优化。

一、从输送链式提高输送效率输送链是储式制粉系统输送粉煤灰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市场上主要有链板输送机和链式抽斗输送机两种类型。

与链板输送机相比,链式抽斗输送机具有运行平稳、输送效率高、进料均匀等优点。

但是,链式抽斗输送机的价格较高,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购置。

因此,针对较老的火电厂,可以考虑逐步替换链板输送机,并选用具有较高性价比的链式抽斗输送机,以提高输送效率。

二、采用新型磨煤机降低能耗磨煤机的主要作用是将煤粉和粉煤灰磨成颗粒较细的粉末,以便于输送储存。

传统磨煤机基于机械碾磨原理工作,存在能耗较高、易损件多、维护费用大等问题。

因此,采用新型磨煤机是解决其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磨煤机有球磨机、立式磨煤机、辊式磨煤机等类型,其中,立式磨煤机和辊式磨煤机具有能耗低、维护费用少等优点。

因此,在储式制粉系统优化中,可以考虑逐步使用新型磨煤机,以降低能耗,提高系统效率。

三、提高粉尘控制效率储式制粉系统中,粉尘污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传统的粉尘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环保设备(如除尘器)进行处理,但存在除尘效率低、处理能力有限、能源消耗等问题。

因此,在优化储式制粉系统时,应采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理。

例如,优化输送系统,降低物料漏失率;增加防风抑尘措施,减少风口漏风率;改进煤质,减少粉尘生成率等。

综上所述,储式制粉系统应优化运行,以提高系统的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粉尘污染,这对于保障火电厂的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储式制粉系统试验及优化调整

中储式制粉系统试验及优化调整

中储式制粉系统试验及优化调整摘要:中储式制粉系统是锅炉系统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其试验的开展以及调整过程的优化,则能够实现系统的更好应用,促使锅炉使用质量的提升。

本文就某热电部的锅炉进行系统分析,并探索更好的优化调整策略。

关键词:中储式制粉系统;试验;优化调整1、设备概况黑龙江某热电公司1#、2#锅炉为武汉锅炉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WGZ670/13.7—19型超高压力、自然循环、倒U形布置、单汽包、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直流燃烧器四角切圆燃烧、配钢球磨中储式制粉系统、尾部竖井为双烟道、挡板调温、管式空气预热器、平衡通风、固态排渣、紧身封闭、全悬吊、高强螺栓连接的全钢构架。

现阶段,两台磨煤机制粉出力处于比较低迷状态之中,设计阶段其出力是37t/h,磨煤机制粉的应用出力则与之不同,1#磨煤机制粉出力是25.4t/h,2#磨煤机制粉出力只有19.7t/h。

制粉工作开展过程中,电能的消耗处于偏高状态,1#磨煤机制粉系统耗电是30.66kWh/t,2#磨煤机制粉系统耗电是32.08kWh/t。

1#磨煤机制粉系统煤粉细度R90是22.8%,2#磨煤机制粉系统煤粉细度R90是8.8%;1#磨煤机制粉系统煤粉细度R200是5.2%,2#磨煤机制粉系统煤粉细度R200是0.4%,由此可以得出,1#磨煤机制粉系统煤粉细度R200处于比较高的状态之中,而2#磨煤机制粉系统煤粉细度R90则处于比较低迷状态之中。

2、中储式制粉系统试验2.1最佳通风量试验现阶段,为了避免中储式制粉系统出现积粉闪爆情况,需要调整一次风压与再循环风门至比较较好状态之中,这样能够提高排粉机电流,避免出现排粉机电流较低情况。

这就需要最佳通风量试验的开展,对不同的风压与再循环风门开度进行查找,这样能够保证锅炉运行处于安全状态之中,与此同时还能够对制粉电能消耗的最佳通风量起到一定的减少作用。

2.2煤粉细度调整试验通过试验了解到当前1#磨制粉系统成粉的R200仅仅是5.2%,所生产出来的煤粉比较粗糙,会对煤粉的燃尽率产生一定影响,进而降低整个锅炉的使用效率;2#磨制粉系统成粉的R90只有8.8%,所生产出来的煤粉比较细腻,致使粗细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明显超出相关标准,分离出许多质量合格的煤粉,并将分离处的合格煤粉输送至回粉管,致使循环倍率处于偏高状态之中,显著降低制粉出力。

纳雍一厂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介绍

纳雍一厂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介绍

细粉分离器
排粉机 炉膛
2016/11/14
粉仓
(二)制粉系统流程概述
煤经落煤管汇同空气预热器来的热风一起进入球磨机, 煤被干燥粉碎后,煤粉随空气进入粗粉分离器,较粗不合格的 煤粉经回粉管重新回到磨煤机内研磨,合格的煤粉送到旋风分 离器被分离出来,进入煤粉仓,其余约含10%煤粉的气粉混合
物从旋风分离器引至排粉风机打入三次风管送进炉膛燃烧。在
大锤
断煤 处理
灌水
上下给 煤机
3、给煤机常见故障
清扫链脱轨
• 造成堵煤 • 处理注意事项
皮带跑偏
• 撒煤 • 调整方法
给煤机堵煤
• 出料门未开或误关 • 出料口堵煤
(二)、磨煤机:
1、磨煤机的作用
钢球磨煤机简称球磨机,是制粉系统中最主要的设备。其转 速在17.57 rpm,它利用低速旋转的滚筒带动筒体内钢球运动, 通过钢球对原煤的撞击、挤压及研磨实现煤块的破碎和磨制成 粉。筒体内装有占总容积20-25%、直径30-60mm的钢球。大功 率电机经变速箱带动这个大圆筒转动,筒内的钢球被转动到一 定高度后落下,通过钢球对煤块的撞击及钢球之间、钢球与护 甲之间的研压,把煤磨碎。原煤和热空气从圆筒的一端进入, 磨成的煤粉被空气流从圆筒的另一端带出。
二、主要设备作用及工用原理:
输粉机 细粉 分离 器 给煤 机 粗粉 分离 器
锁气 器 排粉 机
磨煤机
2016/11/14
(一)、给煤机:
1、给煤机的作用
给煤机的作用是根据磨煤机负荷的需要调节给煤量,并把原煤连
续均匀地送入磨煤机中。一厂给煤机使用的是全密封稳重式给煤机。
这种给煤机的主要部件有壳体、皮带、皮带轮、称重传感器、清扫装 置等,它具有良好的自动调节、控制和保护功能。 给煤机主要参数:

中储式制粉系统运行中的危险点预控措施探究

中储式制粉系统运行中的危险点预控措施探究

中储式制粉系统运行中的危险点预控措施探究发布时间:2022-01-10T07:22:34.57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11期作者:折瑞[导读] 通过对制粉系统进行风险防控,避免煤粉自燃事故,降低能耗,提高发电生产效益。

国家能源集团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 719319摘要:在火电厂生产中,中储式制粉系统在启停和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因存在的风险隐患而造成生产安全事故。

在磨煤机使用中,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分析,作出适当措施进行风险防控,保证磨煤机运行风险可控,减少设备故障发生,降低设备能耗,实现磨煤机运行最优效果。

关键词:磨煤机;中储式制粉系统;启停过程;危险点;防控1引言火电厂的制粉系统是重要辅助设备之一,对锅炉燃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保证制粉系统运行工况良好是保证锅炉燃烧效率的前提,也是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基础条件。

制粉系统运行中的风险隐患是影响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对危险点进行分析和对风险采取有效防控是保证煤粉制备产品质量合格以及煤粉供应持续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制粉系统进行风险防控,避免煤粉自燃事故,降低能耗,提高发电生产效益。

2中储式制粉系统概述本文的中储式制粉系统为中储式热风送粉系统,中间储仓制粉中的乏气经过排粉机升压,一部分气体通过专用喷口直接被送入炉膛,还有一部分气体返回到磨煤机入口处,作为循环风。

该系统的一次风是热空气,温度较高,有利于煤粉进入到炉膛内的气流更容易着火和稳定燃烧。

中储式热风送粉系统对无烟煤、劣质煤、贫煤都适用。

中储式热风送粉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原煤仓、给煤机、钢球磨、粗粉分离器、排粉机、一次风箱、燃烧器、空预器、送风机、细粉分离器、煤粉仓、给粉机、混合器、乏气风箱、三次风喷口、一次风机、再循环管。

3中储式制粉系统启停过程磨煤机电源连接到位,检查排粉机运行情况确保正常运行,检查润滑油油压是否正常,启动高压油泵。

启动制粉系统时先关掉磨煤机进口冷风门,然后开启磨煤机进口总风门,调整乏气风门保持风门开度在10%。

纳雍一厂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介绍

纳雍一厂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介绍

2、粗粉分离器工作原理
粗粉分离器结构 示意图
粗粉在分离器中分离 过程主要是靠重力分离、惯 性分离、离心分离三种作用 实现的,它利用切向叶片的 导向作用,使煤粉气流通过 它时产生旋转,在惯性离心 力作用下,粗大颗粒便从主 流中分离出来,治分离器的 回粉管返回磨煤机中。
(五)、细粉分离器
1、细粉分离器作用
2、制粉系统的启动:
① 制粉系统的启动必须得到主控同意后方可进行。 ② 在DCS操作员站制粉系统画面调出对应的润滑油站控制面板,远方启动润滑油
站运行,注意观察一台低压油泵和两台高压顶轴油泵应联启,油站无故障报警 信号发出,就地检查磨煤机大瓦下油良好油压正常,检查顶轴油泵油压不小于 6.0Mpa.,油流正常,油站允许主机启动条件满足。 ③ 启动磨煤机减速机外置冷却油泵,检查系统无漏油,油泵出口压力≮0.3MPa。 ④ 启动排粉机,自动开启三次风门,关闭三次风管冷却风门,待电流正常后,缓 慢开启排粉机入口挡板,适当开启热风门,保持排粉机入口风压-4000~-5000 Pa,磨煤机入口负压-300~-400 Pa,进行暖磨。 ⑤ 待磨煤机出口温度达80℃时,启动磨煤机,磨煤机启动10分钟后高压顶轴油泵 将自动停止。 ⑥ 启动给煤机,开启原煤仓下煤插板,根椐磨煤机出口温度上升情况调整给煤量。 ⑦ 制粉系统运行稳定后,投入自动控制装置,并进行全面检查一次。
煤粉细度 R90
数值 ≯ 回油≯
≯ ~,≯
≯ <5%
项目 磨煤机入口负压 磨煤机进出口差压 排粉机入口负压
排粉机电流 煤粉仓温度
数值 -300Pa~-400 Pa
2000~3000 Pa -4000~-5000 Pa
≯ ≯
2、现场巡检要求:
检查给煤机下煤情况,有无石头卡住,皮带跑偏情况。 检查磨煤机运行声音正常,进出口大瓦冷却水正常,减速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是火电厂燃煤发电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为了提高中储式制粉系统的性能和效率,需要进行系统优化,以满足火电厂对于粉煤供给的需求,提高制粉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能耗和排放,增加粉煤的利用率。

本文将从输送系统、破碎系统、粉煤仓储系统和分级系统等方面进行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输送系统优化1. 由于中储式制粉系统输送过程中存在煤堆积、粉煤漏风、跑偏等问题,导致系统堵塞、故障率高,需要对输送系统进行优化改进。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 优化输送管道布局,增加支撑和导向装置,防止煤堆积和跑偏现象的发生。

3. 定期清理输送管道和检查输送设备,确保输送系统畅通无阻。

4. 优化输送系统风量和风压控制,提高粉煤输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破碎系统优化1. 中储式制粉系统的破碎系统是将原始煤块破碎成适合制粉的颗粒大小,破碎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

需要对破碎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2. 采用先进的破碎设备和技术,提高破碎的效率和粉煤的均质性。

3. 加强对破碎设备的运行维护,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控制破碎系统的出料粒度和质量,确保满足制粉系统的生产要求。

三、粉煤仓储系统优化1. 中储式制粉系统的粉煤仓储系统是存放和分配粉煤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粉煤的稳定供应和质量保障至关重要。

需要对粉煤仓储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2. 定期清理和维护粉煤仓储设备,防止结块和积灰等问题的发生。

3. 控制粉煤的堆放质量和密度,避免发生粉煤流动不畅的现象。

4. 加强对粉煤仓储系统的温湿度监测和控制,保证粉煤的质量和稳定供应。

五、其他优化措施1. 加强对中储式制粉系统的生产数据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存在的问题。

2. 优化中储式制粉系统的运行参数和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中储式制粉系统

中储式制粉系统

球磨机出力低得原因有: (1)给煤机出力不足,煤质坚硬,可磨性差。

(2)磨煤机内钢球装载量不足或过多。

钢球质量差,小钢球未及时清理,波浪瓦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

(3)磨煤机内通风量不足,干燥出力低,或原煤水分增高。

如排粉机出力不足,系统风门故障,磨煤机入口积煤或漏风等。

(4)回粉量过大,煤粉过细。

提高制粉系统出力得措施有:(1)保持给煤量均匀,防止断煤。

在保持磨煤机出口温度不变得情况下,尽量提高磨煤机入口风温。

(2)定期添加钢球,保持磨煤机内一定得钢球装载量,并定期清理不合格得钢球及铁件杂物。

(3)保持磨煤机内适当得通风量,磨煤机入口负压越小越好,以不漏粉为准。

(4)消除制粉系统得漏风,加强粗细粉分离器得维护,保持各锁气器动作灵活。

(5)保持合格得煤粉细度,适当调整粗粉分离器折向门,煤粉不应过细。

预防煤粉仓温度高得措施:(l)保持磨煤机出口温度不超过规定值。

(2)按规定进行降粉。

(3)经常检查与消除制粉系统及粉仓漏风。

(4)建造与检修粉仓时要保证合理角度。

四壁光滑,不应有积粉。

煤粉仓温度高应作如下处理: (1)停止制粉系统,进行彻底降粉。

(2)关闭吸潮管阀门及绞龙下粉插板。

(3)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

(4)待温度正常后,启动制粉系统。

(5)消除各处漏风。

影响煤粉粗得原因:(1)制粉系统通风量过大。

(2)磨煤机内不合格得钢球太多,使磨碎效率降低。

(3)粗粉分离器内锥体磨透,致使煤粉短路或粗粉分离器折向门开得过大。

(4)回粉管堵塞或停止回粉,而失去粗粉分离作用。

(5)原煤优劣混合不均匀,变化太大。

(6)煤质过硬或原煤粒度过大等。

磨煤机空转危害:按规程规定,球磨机空转时间不得大于10min,因为空转时间长了,一方面钢球与钢球之间,钢球与波浪瓦之间得金属磨损增加。

磨煤机正常运行与空转时所产生得磨损比就是1:50。

另一方面磨煤机空转时,钢球与钢球之间,钢球与波浪瓦之间得撞击容易产生火花,产生火花又就是制粉系统爆炸得原因之一。

中储式制粉系统磨制高挥发分煤种安全性研究

中储式制粉系统磨制高挥发分煤种安全性研究

中储式制粉系统磨制高挥发分煤种安全性研究摘要:随着煤炭市场的变化,发电企业不可避免地需要掺烧例如褐煤等高挥发分煤种。

对于经过烟煤适应性改造后的中储式制粉系统,虽已具备掺烧部分高挥份煤种的能力,但中储式制粉系统本身结构较直吹式制粉系统仍存一些不利因素,例如系统容易积存煤粉、漏风点较多等,因此对制粉系统防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对于南京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掺配高挥发分煤种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制粉系统;高挥发分;爆炸;预防一、南京电厂制粉系统介绍1.系统概述1)南京厂制粉系统为钢球式磨煤机的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采用热风和炉烟干燥送粉,将原煤经干燥、研磨、输送、分离后形成合格的煤粉送入煤粉仓,以备锅炉燃烧所需。

制粉系统分离后的乏气可送入炉膛燃烧或通过乏气转移系统送入一次风系统再进入炉膛,目的是为了降低一次风温度,确保燃烧器安全。

该系统的最大优点是对煤种的适应性较强,可磨制贫煤、烟煤、小比例掺配褐煤。

制粉系统启动、停运等工况对锅炉负荷影响较小。

2)制粉系统由原煤仓、给煤机、磨煤机、炉烟风机、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粉仓、排粉机和木块分离器、木屑分离器、锁气器及防爆门、管道、阀门等组成。

系统较为庞大,经烟煤适应性改造后,系统变得相对更复杂。

1台机组的2套制粉系统共用1个粉仓,并有螺旋输粉机与相邻机组的制粉系统和粉仓相连,可以实现2台机组间的互相送粉。

3)原制粉系统设计为磨制贫煤,为磨制烟煤(Vdaf>20%),经制粉系统烟煤造应性改造后,现制粉系统适应煤种较为宽泛,Vdaf在10%~37%之间的煤种均可磨制。

系统改造后设有2台炉烟风机,从2台引风机出口抽取冷炉烟,从省煤器出口抽取热炉烟,送至制粉系统以建立惰性氛围。

在磨制贫煤时,系统采用热风干燥,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不超过130℃。

在磨制烟煤时,采用热风、炉烟混合干燥,控制制粉系统氧量不高于14%,磨煤机出口温度不高于120℃。

在小比例掺烧褐煤时,控制制粉系统氧量不高于12%,磨煤机出口温度不高于90℃。

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机理分析与模糊控制的开题报告

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机理分析与模糊控制的开题报告

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机理分析与模糊控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是一种常用的粉磨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水泥、化工等行业的粉磨工序中。

该设备采用钢球作为磨体,在转鼓内对物料进行磨粉。

但由于物料性质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导致制粉效果和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提高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生产效率和制粉质量,需要深入了解其机理,探索粉磨过程中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设计出适合不同物料和工艺的控制策略。

同时,针对粉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特点,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二、研究内容1.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机理分析:详细分析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粉磨过程和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究其制粉效果和产量的影响因素。

2.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根据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机理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基于模糊控制的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控制策略设计:针对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特点,采用模糊控制方法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实现对系统的精准控制。

4.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实验研究:在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进行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实验研究,以验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深入了解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机理,为进一步优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2.探索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控制策略,为提高制粉效果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技术支持。

3.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对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进行控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1.理论分析:对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粉磨过程和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2.仿真分析: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储式制粉系统一次风管堵塞分析

中储式制粉系统一次风管堵塞分析

4 防 范措 施
针对 以上 原 因分 析 ,为 了有效 预 防类 似故 障 再 次发生 ,今 后将采 取 以下措 施 :
4 1 检修方 面 。
3 堵 管 原 因分 析
3 1 煤 粉结块 。
1 )加 强 粉 仓 的清 仓 工 作 ,清 除 了粉 仓 内全 部 积 粉及 内部 附着 的 全部 结 块 ,杜 绝 因 积粉 造成 煤 粉
3 2 给 粉 机 下 粉 不 均 .
界一 次再热 自然 循 环 汽包 炉 ,燃 烧 器 为 四角 布 置 双切 圆切 向燃 烧 、直 流 摆 动式 。制 粉 系 统采 用 中 间储仓 乏气送 粉 。 四套 制粉 系统供锅 炉 2 煤 粉 4个
喷燃器 燃 烧 ( 套 制 粉 系 统 对 应 锅 炉 6只 燃 烧 每 器 ) 4根粉 管 配备 2 ,2 4台给粉 机 。
是 否正常 。
要 ,运 行人 员需 要对 这 些参 数 进 行实 时 监测 ,以 便分析 系统是 否 存在 异 常 。以 上从 高压 直 流输 电 系统安 全稳定 运 行角 度 出发 ,提 出 了阀冷 却系 统 各个子 系统 的优 化方 案 ,许 多 已经 在 实际 工程 中
触 ,使 粉仓壁 面受 潮 粉仓 温度 较 低 ,煤粉 进 入粉 仓 后 ,因煤粉 结露 造成 粉仓 内局部 区域煤粉 结块 。 结块 煤 粉 潮 、 比重 大 、粘 性 大 、流 动 性 差 ,
煤粉 沉积 在风 管 底 部 ,导 致风 管 流通 面积 逐渐 减 小 ,阻力 大增 ,一 次 风 动压 不 能 克服 管 道 的阻 力 损失 ,造成 煤粉 逐渐 积压 ,最后 堵管 。
粉仓人 口温度 3 4 ℃ ,加之 c修期 间正值雨 0~ 0
收稿 日期 :2 1 0 0 0— 3~1 0

中储式制粉系统

中储式制粉系统

球磨机出力低的原因有:(1)给煤机出力不足,煤质坚硬,可磨性差。

(2)磨煤机内钢球装载量不足或过多。

钢球质量差,小钢球未及时清理,波浪瓦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

(3)磨煤机内通风量不足,干燥出力低,或原煤水分增高。

如排粉机出力不足,系统风门故障,磨煤机入口积煤或漏风等。

(4)回粉量过大,煤粉过细。

提高制粉系统出力的措施有:(1)保持给煤量均匀,防止断煤。

在保持磨煤机出口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尽量提高磨煤机入口风温。

(2)定期添加钢球,保持磨煤机内一定的钢球装载量,并定期清理不合格的钢球及铁件杂物。

(3)保持磨煤机内适当的通风量,磨煤机入口负压越小越好,以不漏粉为准。

(4)消除制粉系统的漏风,加强粗细粉分离器的维护,保持各锁气器动作灵活。

(5)保持合格的煤粉细度,适当调整粗粉分离器折向门,煤粉不应过细。

预防煤粉仓温度高的措施:(l)保持磨煤机出口温度不超过规定值。

(2)按规定进行降粉。

(3)经常检查和消除制粉系统及粉仓漏风。

(4)建造和检修粉仓时要保证合理角度。

四壁光滑,不应有积粉。

煤粉仓温度高应作如下处理:(1)停止制粉系统,进行彻底降粉。

(2)关闭吸潮管阀门及绞龙下粉插板。

(3)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

(4)待温度正常后,启动制粉系统。

(5)消除各处漏风。

影响煤粉粗的原因:(1)制粉系统通风量过大。

(2)磨煤机内不合格的钢球太多,使磨碎效率降低。

(3)粗粉分离器内锥体磨透,致使煤粉短路或粗粉分离器折向门开得过大。

(4)回粉管堵塞或停止回粉,而失去粗粉分离作用。

(5)原煤优劣混合不均匀,变化太大。

(6)煤质过硬或原煤粒度过大等。

磨煤机空转危害:按规程规定,球磨机空转时间不得大于10min,因为空转时间长了,一方面钢球与钢球之间,钢球与波浪瓦之间的金属磨损增加。

磨煤机正常运行和空转时所产生的磨损比是1:50。

另一方面磨煤机空转时,钢球与钢球之间,钢球与波浪瓦之间的撞击容易产生火花,产生火花又是制粉系统爆炸的原因之一。

中储式制粉系统给粉稳定性因素分析研究

中储式制粉系统给粉稳定性因素分析研究
Zg j 堡竺 l oha !垒窒 nen Yi u
中储 式制粉 系统给粉稳 定性 因素分析研 究
麦 剑 :
(. 南 理 工 大 学 电力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 0 ;. 江 电 力 有 限 公 司 ,一东 湛 江 54 9 ) 1华 广 10 0 2湛 』 2 09
摘 要: 针对湛江 电厂 1 2号炉 由于煤质较 差、 、 给粉机 下粉量较大而逐渐暴 露出的锅炉 下粉不畅的 问题 , 影响给粉稳 定性的 因素进行 了 对 深入研究, 为进行相应的改造提供可靠 的理论 依据 。
图 3 示 , 括 重力 G 测 量 叶轮 中空 气压 力所 产 生 的阻 力 , 所 包 , 煤
粉之 间 的黏 性 阻力 , 供给 叶轮 上 部 间隙 中 空气 所产 生 的压 力 , ,
在供 给 叶轮 上下 部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可 以有效进 行 压力传 导 的情 况下 , , = 则
重力 G只 需 克服 煤粉 之 问的 黏性 阻力 F 即 : > , p
S a y

图 1 GF 9给 粉 机 煤 粉 流 程 一
图 3 供给叶轮煤粉 的受 力情况
粉 管与 给 粉机 及 燃烧 器 四 角布 置 位 置也 对 落 粉产 生 影 响 , 湛
江 电厂粉 管对 应关 系如 图 2所示 。
其中, 黏性 系数 与 旋 转产 生 的离心 力 相关 , 删 从上 述 ,
煤粉 无 法流 入供 给 叶轮 。 当煤粉 仓 的粉 位 降低 时 , 力所产 生 的 但 重
1 系 统 基 本 流 程
压头 pg相应 降 低 , h 煤粉 的黏 性 系数 也 随 pg的 降低 而 降低 , h 煤

中储式制粉系统燃用高挥发分煤爆炸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储式制粉系统燃用高挥发分煤爆炸原因分析及对策
1 概 述
容 易 长 期 积 煤 或 积 粉 的位 置 是 潜 在 的 引爆 点 。 ( 2 )煤 粉 爆 炸 的 前 期 往 往 是 自燃 。一定 浓 度 的风 粉 气 流 吹 向 自 燃 点 时 ,会 引起 自燃 处燃 烧 加 剧 , 而 接 触 到 火 的 风 粉 气 流 随 时 会 产

( 5 )细 粉分 离 器处 积 粉 自燃 ,主 要 是 在 细 粉 分 离 器 入 口管 道 下 部 。该 处 有 1 . 5 m长 的较 平 缓 段 。切 线 进 入 分 离 器 的 煤 粉 气 流 中 .较 粗颗粒就易存在此水平段上。
i号 炉 4 磨 煤 机 号 制 粉 细 粉 分 煤 大 , 系统 离器 抽 粉 中。 2号炉 1 号 制 粉 系统 粗 粉 分
行 中 还 是 制 粉 系 统 停 运 时 ,都 可 能 将 积 煤 引 燃 。
爆 炸原 因
1月 5 I号 炉 3 日 号 制 粉 排粉 机 系统 2月 l 3 日
排 粉 机入 口 排 粉 机 入 口 防 爆 水 平 风道 处 门破裂 涡 流 积粉 自 燃 粗 粉分 离器 、 细 粉 分 离器 出 、 入 口及 其 简体 的 2 个 防 爆 门损坏 磨 煤 机 出 口 防 爆 门、粗粉 分离 器 4 个 防爆 门 细粉 分 离 器入 口 1个 防 爆 门、筒体 1 个 防 爆 门损坏 磨煤 机 出、入 口防
华润 电力 (锦州 )有 限公司一期工程 3 X 2 0 0 M W机组锅炉 为H G 一 6 7 0/1 4 . 0 — 7 超 高、一 次中间再热 自然循环 汽包 炉,切园燃 烧 ,平衡 通风 ,室内布置 ,固态排渣 。制粉 系统为 中间储仓 式 、 乏气送粉 ,配 4台 D T M 3 5 0 -6 0 0型钢球 磨煤机 ,每 台排粉机 出 口 接 4根一次粉管,共配置 4层 1 6只燃烧器 。锅炉设计煤种为阜新 劣 质 烟 煤 ,可 燃 基 挥 发 份 V = 3 9 % 。 由于燃烧设计煤种价格高 、发电成本较大 ,制约着公 司的经 营 情况 。近 几年为降低发 电成本 ,锅炉开 始掺烧一些低价 的高挥发分 的煤 , 由于燃煤 价格 的攀升锅炉燃烧高挥发煤所 占的 比例逐年增大 , 2 0 1 2年 最 高 时 锅 炉 掺 烧 高 挥 发 分 煤 的 比例 达 6 2 . 5 % ,与 原 来 设 计 煤 种 偏 差 较 大 。在 燃 用 高 挥 发 分 时 ,给 锅 炉制 粉 系 统 的 安 全 运 行 造 成 严重威胁 ,2 0 1 2年 曾一度出现制粉系统爆炸情况 ,影响锅炉制粉系 统 的安全稳定运行 。制粉 系统爆 炸典 型情况 见下表 1

中储式制粉系统改造后的优化调整

中储式制粉系统改造后的优化调整

中储式制粉系统改造后的优化调整作者:蔡健来源:《科学与技术》2015年第02期胜利发电厂#1炉制粉系统改造后,从实际生产运行来看,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转移管内有煤粉沉积或排粉机带粉,易造成煤粉的自燃或一次风箱爆炸,一旦发生爆炸,必须停机进行处理;其次,制粉系统改造后,制粉温度偏低,煤粉细度偏粗等因素,导致飞灰长期在13%,直接影响我厂的经济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对系统进行改造和优化调整。

1 制粉系统简介胜利发电厂#1炉型号为DG670/13.7—8A,燃用晋中贫煤,为单汽包自然循环,π型布置,配筒式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热风送粉,固态除渣,钢筋混凝土构架,全悬吊结构,采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超高压,具有中间再热的露天布置锅炉。

#1炉在2013年10月进行了掺烧烟煤制粉系统改造。

改造后系统如下图1所示。

2 防止制粉系统及一次风箱爆炸的优化方案胜利发电厂一期锅炉制粉系统改造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发现乏气转移进入一次风箱的过程中因设计不完善存在以主要下问题:(1)#1号炉制粉系统系统甲乙侧压差大、风阻大影响配风调整;(2)乏气系统设计不合理,单侧运行时另一侧风门门后大量积粉,且乏气水平管道内也存在积粉情况;(3)改造后的新增系统无预防积粉、监测积粉及应急处理设施。

对此,我们制定以下改造方案:(1)避免乏气系统积粉增加乏气系统测点,便于运行人员监控管道状况,并将十米乏气调整门南移,避免单侧运行时停运行侧门后大量积粉;门后和局部异积粉的地方单独从制粉系统密封风管引入吹扫风,对可能积粉进行吹扫,避免煤粉沉积自燃。

(2)增加积粉消除和异常情况处理设施在乏气支管上加装电动隔绝门,一旦发生单侧积粉自燃,可迅速隔绝单侧,采取后续手段处理,避免停炉。

在乏气支管的水平段内部加装不短于1.5米的扰动管,扰动管作用是向乏气管道底部喷射气流,扰动沉积的煤粉,被乏气带走。

在积粉的管道上增加检修孔,当少量煤粉自燃后可以隔绝后打开检修孔进行清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制粉系统积粉点分析
滨州市城市公共供热中心郑德龙
制粉系统爆炸的原因很多,有煤粉浓度、风粉混合物中含氧量、磨煤机出口温度、煤粉细度、煤粉的水分、挥发份、原煤中的引火物、积粉或积煤点自燃等。

积粉或积煤点自燃往往是引发爆炸的导火索,煤粉爆炸的前期往往是自燃,一定浓度的风粉气流吹向自燃点时,不仅加剧自燃,还会引起燃烧,而接触到明火的风粉气流随时会产生爆炸。

引爆的热源主要是磨煤机与排粉机入口热风门不严形成的。

1、排粉机再循环处:在制粉系统停运时,容易积存在排粉机出口的再循环风门,从磨煤机热风门漏过的热风,在系统负压下经再循环流向排粉机,会引起该处积粉自燃。

燃烧的焦块掉入排粉机或磨煤机内,就会引起爆炸。

2、磨煤机入口:是较易积煤粉的地方,磨煤机入口管道开口较多,有防爆门、回粉管、再循环管、入风管,在热风与对应过来的风粉进入后容易形成涡流,在煤较湿的情况下从给煤机落下来的湿煤就被冲击粘在下煤管的内壁上。

建议:对磨煤机、排粉机热风门不严应严把检修关,作到热风门严密;风管最好能倾斜插入下煤管,煤湿的情况下应勤检查有无积煤,及时清除。

3、粗粉分离器:是防爆的一个重点部位,折向挡板上、入口管与回粉管连接处及两边连接轴上往往会有杂物及煤粉。

建议:把内部检查作为一项定期工作来执行。

4、细粉分离器处:主要发生在细粉分离器出入口方形管道下部的较平缓段上。

因为此段正上方开有防爆门,因而使该处的通流面积增大,风粉气流的流速下降,增加了积粉的可能性。

细粉的积粉处较难检查。

5、输粉机:其四壁也是容易积粉的地方,两侧及两头有刮板拉不到的
死角,以及换向挡板不严造成积粉。

粉仓温度高时,热气上升造成输粉机内积粉自燃。

建议每次试转时让蛟龙运行一周以上,一般需要15分钟。

6、木块分离器:清理木块工作不及时会造成木块在磨煤机中反复磨,造成木屑增多,增加了粗粉分离器积粉,木块的换向挡板不垂直也会造成积粉。

从木块分离器清理出的杂物看,主要有胶皮、塑料袋等,木块并不多。

建议每班清理。

7、粉仓:粉仓防爆门不严漏风容易造成煤粉氧化、结块。

粉位过高可能会使防爆门积粉,粉仓壁不光滑或仓内横梁设计不合理都容易积粉。

建议每星期彻底降粉一次,停炉时尽量烧空粉仓,不能停止对粉仓温度的监视。

8、细粉格筛:细粉格筛长期运行时会有大量的碎纸片、纤维等杂物积存,导致筛孔越来越来小,积粉也就越来越多。

停制粉粉仓温度高时,热气起上浮,容易引起自燃。

建议每班清理一到两次。

9、排粉机入口弯道处:每次检修排粉机割开此弯道时,都能发现有大量积粉,所以在运行中制粉停运后依然要注意排粉机入口温度,防止此处自燃,检修中在切割此处是也要格外小心,防止切割时产生的高温和火花引起不安全情况.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