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学
农业政策学2-课件
农业保险政策种类:包括农作物保险、畜牧业保险、渔业保险等 实施方式: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参与 政策目标: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政策措施:保费补贴、风险分担、保险理赔等
效果评估:农业保险政策对农民收入、农业生产稳定性、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改进建议: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强农业保险监管等 政策实施:农业保险政策的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国际经验:借鉴国际农业保险政策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农业保险政策提供参考
政策调整:根据 评估结果,调整 科技政策,提高 政策效果
Part Seven
定义: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是指政府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目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防止农业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民健康和食品安全。
政策种类:包 括污染防治、 生态保护、资
直接补贴:政府直接向农民发放现金或 实物补贴
间接补贴:政府通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农产品价格等方式进行补贴
专项补贴:针对特定农产品或农业活动 进行的补贴,如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等
区域补贴:针对特定地区进行的补贴, 如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等
绿色补贴:针对环保型农业生产进行的 补贴,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
研究方法:农业 政策学采用定性 和定量相结合的 研究方法,包括 政策分析、经济 模型、实证研究 等。
应用领域:农业 政策学在农业政 策制定、农业企 业管理、农业科 技推广、农业教 育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价值。
研究方法:包括 文献研究、案例 研究、实证研究 等
研究意义:为政 府制定农业政策 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产业政策:包括农 业生产、加工、流通、 销售等环节的政策。
农业政策学
1农业政策的概念: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为的总称。
2农业政策的问题的基本特征1农业政策具有相互依赖性,2农业政策具有客观性,3农业政策具有主观性4农业政策具有历史性,5农业政策具有稳定性和动态性3浴盆模型的含义: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的过程。
要保证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
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施实过程中,其失效可分为三阶段: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
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所描绘的曲线就称为“浴盆模型”。
4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一;农业政策方案的优劣对政策执行的影响1)农业政策问题的性质2)农业政策目标的正确、明确与具体性3)农业政策理论依据的科学性4)农业政策方案规划的科学性二;农业政策资源对政策执行的影响1)资金,物资,人力,信息,权威资源三;农业政策执行环境对政策执行的影响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心理环境四;农业政策执行机构与人员对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1)农业政策的执行机构(1)组织机构的布局要合理(2)组织机构各部门之间要有良好的分工协作。
(3)组织机构中各部门的权责关系要明确。
2)农业政策的执行人员(1)农业政策执行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
(2)农业政策执行人员要有积极的意向和工作态度。
(3)农业政策执行人员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五;农业政策对象对政策执行的影响1)农来政策对象的接受程度2)农业政策对象的数量多少5农业政策执行的方案评估含义含义:是针对不同的农业政策方案作出评价,从中挑选较好的方案,或对某一农业政策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价。
其任务是为农业政策的选择修正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政策方案的评估既是政策制定的内容,也是政策评估的内容。
6农业土地保护政策。
农业政策学
☆政策: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行为准则☆农业政策:政府为实现⼀一定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列措施的总称政府(调节经济)市场失灵的原因:①外部性②市场⽆无法提供公共产品③信息不不对称④垄断⑤市场调节具有盲国有企业低效(寻租盛⾏行行腐败严重)⼲干预不不当(战略略失误利利益冲突政府低效)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既不不缺位也不不越位☆农业的多功能性(外部性)⑴农业的经济功能:①要素贡献(为经济发展提供⽣生产要素)②产品贡献(原料料贡献粮⻝⾷食贡献)③市场贡献(为经济发展提供市场)④外汇贡献(为经济发展提供紧缺外汇)⑵农业的社会功能①提供农产品,满⾜足城乡需求,保障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②对农村不不完善的社会保障有补充功能③保障国家⾃自⽴立⾃自强⑶农业的⽂文化功能①⽣生产导向功能②⽣生产服务功能③产业协调功能④历史贯联功能⑤社会凝聚功能⑷农业的环境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⑸农业的粮⻝⾷食安全功能☆农业⽣生产的外部性:①正外部性:⽣生态健康{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噪⾳音降解污染}②负外部性:⽣生态恶化{⼤大⽓气污染全球变暖⽔水⼟土流失噪⾳音污染}第⼆二章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理与⽅方法农业政策与经济福利利的关系(P16)☆公共选择理理论:政治⾏行行为⼈人和市场⾏行行为⼈人⼀一样,作为理理性政治⼈人,追求政治利利益最⼤大化,钟情竞选胜利利,研究提供什什么并如何分配公共物品影响理理性经济⼈人的公共选择,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委托—代理理理理论:管理理者作为代理理⼈人,财产所有者作为委托⼈人,由于双⽅方的信息不不对称,代理理者的机会主义⾏行行为给委托⼈人带来⻛风险,分析经济主体之间由于利利益分配不不均导致的农产品的农产品地区封锁等政策⾏行行为后果组织⾏行行为理理论:研究组织⾏行行为,分析组织结构和⾏行行为⽅方式变化社会福利利函数含义:①能增加总福利利的措施可取②个⼈人主义是社会福利利基本判断③没有社会⽣生产增⻓长,任何经济变动都只是利利益在分配帕累托最优:指⼀一种资源分配的理理想状态,每个⼈人经济状况好到⼀一定程度,以致任何⼈人都不不可能在得到好处⽽而损害他⼈人利利益间接⽣生产费⽤用: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与⽣生产⼯工艺不不直接相关农业剩余劳动⼒力力:在⼀一定⽣生产⼒力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力供给⼤大于合理理经营需求的部分,投⼊入⽣生产,边际产量量为零或负数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条件之⼀一: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都是相同的——交换效率条件;条件之⼆二:任何两种投⼊入要素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任何两种产品都是相同的——⽣生产效率条件;条件之三:任何两种产品之间边际转换率与它们在消费中的边际替代率相等——产量量效率条件。
《农业政策学》教案
教学难点
教
学
内
容
本章主要阐述农产品流通政策目标、手段,农产品价格政策,农产品补贴政策,农产品数量管理,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农产品市场结构政策等内容。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方式
讲授
作 业
《农业政策学》课程教案12
3.农业财政政策的作用,农业财政政策的目标,农业金融政策的作用,农业金融政策的目标,农业金融政策的内容。
4.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政策规定。
教学难点
教
学
内
容
本章主要介绍农业财政金融政策的目标、手段,农业投入政策,农业税收政策,农业金融政策等内容。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方式
讲授
作 业
《农业政策学》课程教案13
教学难点
教
学
内
容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政策目标,农村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农村就业政策及其目标,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等内容。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方式
讲授
作 业
《农业政策学》课程教案10
项 目
内 容
章
第十章 农业科学技术政策
学 时
4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农业科学技术政策目标、内容,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政策,掌握农业技术推广政策具体内容。
4.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具体对策。
教学难点
教
学
内
容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农村人口政策,农村教育政策,农村扶贫政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等内容。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方式
讲授
农业政策学 思政案例
农业政策学思政案例
农业政策学是研究农业发展、农业政策和农村经济的学科。
在思政课中,可以通过分析农业政策的实施案例来提高学生的思政能力和政策分析能力。
1. 扶贫政策:农村贫困是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学习农业政策学,可以通过分析扶贫政策的案例,了解政府对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支持措施,帮助学生认识到政府的社会责任和扶贫政策的重要性。
2. 农业转型发展政策: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农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学习农业政策学,可以通过分析农业转型发展政策的案例,了解政府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培养学生对农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思维和政策研究能力。
3. 粮食安全政策: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农业政策学,可以通过分析粮食安全政策的案例,了解政府对粮食生产、库存和供应的调控措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粮食安全与国家稳定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4. 农村土地政策:农村土地问题一直是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
学习农业政策学,可以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政策的案例,了解政府对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措施,帮助学生认识到土地问题的复杂性和政府的政策创新。
通过以上案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农业政策学的理论与实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政素养,培养他们在未来的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能力。
农业政策学
《农业政策学》钟甫宁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导论(2学时)了解政策、政策科学、农业政策的概念,掌握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的关系。
1 •政策与政策科学:政策;政策科学。
2•农业政策的本质与内涵:农业的概念、地位及作用;农业政策及其重要性。
3•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政府政策干预的U标及缺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政策。
第二章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4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农业政策与经济福利的关系,掌握农业政策分析的模型和农业政策分析的方法。
1.农业政策分析中的经济福利:制定农业政策相关的经济理论简介;农业政策与经济福利的关系:经济福利的概念及其内涵:帕累托最优及其实现条件:福利变化的测度。
2.农业政策分析模型:理性决策模型;渐进决策模型;系统模型;过程模型;精英模型。
3•农业政策分析的方法: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内容;农业政策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农业政策分析的具体方法。
第三章农业政策的制定(4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农业政策问题的确定,农业政策方案的论证与决策。
掌握农业政策目标及农业政策手段的相关内容。
重点掌握农业政策目标的含义与中国具体的农业政策目标。
1.农业政策问题的确定:农业政策问题的内涵;农业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 农业政策问题的认定与论证;构建农业政策问题的方法。
2.农业政策LI标:农业政策I」标的基本含义;确定农业政策I」标的原则;确定农业政策LI标的基本思路与要求;不同经济制度下的农业政策LI标。
3.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与方案设汁: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农业政策方案的设计。
4.农业政策方案的论证与决策:农业政策方案的比较论证;农业政策方案的决策;农业政策方案的修正与完善;农业政策方案的采纳与合法化。
第四章农业政策的执行过程(4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农业政策执行的内涵、特点和作用。
掌握农业政策具体执行的原则和要求、农业政策执行模型、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重点掌握农业政策执行模型、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农业政策学--农业政策的制定
三、政策方案旳采纳与正当化
采纳 决策机构或执政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定采用某项 农业政策旳行动。 农业政策旳正当化 制定和执行农业政策旳全过程必须符正当律规 范或者老式规范。 方案在经过法定程序,提交有关机关讨论经过, 并以公报、决定、决策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才 干取得公认旳正当地位。
本章思索题
什么是农业政策问题,它有哪些基本特 征? 我国农业政策旳基本目旳有哪些? 农业政策方案设计有哪几种基本措施? 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旳基本要素和理 性原则是什么?
二、拟定农业政策目旳旳原则
从实际需要出发,确保农业政策目旳确 有经济和社会效益 保持农业政策目旳旳可行性和合理性, 切实调感人们旳主动性 保持农业政策目旳旳相对稳定性,不随 意变化政策目旳 保持详细农业政策目旳合适旳弹性
三、拟定农业政策目旳旳基本思绪与要求
(一)基本思绪 1、固定目旳法
首先以经济发展战略目旳或更高层次旳政策目 旳为根据,借助于比较分析,从而演绎出农业 政策目旳,然后将目旳固定,再据以谋求实现 这一目旳旳政策手段、措施。 2、引申目旳法 首先以可能投入旳政策手段、措施为根据,借 助于综合分析,从而归纳出可能实现旳农业政 策目旳旳空间,然后从这一政策目旳空间中, 引申出详细旳农业政策目旳。
1、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 放和发展农村旳生产力;
2、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土地和多种资源, 增长农产品旳有效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
3、不断提升农民旳收入和生活水平,建设 富裕文明旳新型农村。
中国旳农业政策目旳 1、建立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体制 2、增长农产品旳有效供给 3、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4、增进农村社会发展
2、维持和稳定农业从业人员旳收入和生 活水平;
3、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 4、确保食品安全; 5、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旳农产品。
农业政策学
重点:农业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第三、四、五章)粮食安全问题(补充)农村人力资源政策(第八章)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政策(第十三章)浴盆模型和史密斯模型任选其一;粮食问题考简答或案例;综合这几章的内容考论述题;题型:单选10*2=20分:简答8*5=40分;论述1*20=20分;案例1*20=20分时间:100分钟自己总结的重点:第三章:农业政策的制定一、思想粮食补贴政策:1.粮食直补:全称粮食直接补贴,是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
2.农资综合补贴:指在现行粮食直补制度基础上,对种粮农民因柴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的综合性直接补贴政策。
3.良种补贴:指对一地区优势区域内种植主要优质粮食作物的农户,根据品种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目的是支持农民积极使用优良作物种子,提高良种覆盖率,增加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
4.农机具补贴:指国家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的部分补贴。
5.农业政策问题的内涵及其特征?内涵:农业政策问题指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来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是一些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
概括来讲,农业政策问题的内涵有:a.农业政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b.农业政策问题能够被多数人觉察、认同并受其影响。
c.农业政策问题必须依赖于政府加以解决。
特点:a.相互依赖性——许多相关的农业政策问题构成了一个体系,不同领域、层次的农业政策问题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b.客观性——是农业经济实践中的问题,客观存在c.人为性——农业政策问题的存在源于人们改造社会行为状态的需要d.动态性——任何农业政策问题,及涉及环境因素,又与前提条件、相关人群密切联系e.历史性——农业政策问题不是突发产生的,而是逐渐形成的,例,农民负担6.构建农业政策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课件上没列出这道题)a.边界分析法——划定研究对象的边界,找出与其他事物严格区别的本质及其属性,使之与外界相对隔离,在边界内组成一个统一整体。
农业政策学钟甫宁第二版课后答案
农业政策学钟甫宁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一章导论1.政策的含义是什么?政策是如何产生的?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为了实现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政府可以凭借其权力,通过政策来规范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的行为,包括政府部门的行为。
它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即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
两次世界大战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破产。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以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2.什么是农业政策?其基本内容包括哪些?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农业政策的主体部分从属于一般经济政策,属于部门经济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部门经济政策,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
政府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保证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稳定。
保证农民的人均收入不至于过度相对下降,保证农村社区的社会发展速度与城镇保持一定的平衡。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农业政策对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农业政策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是怎样影响农业政策的?农业是农业政策作用的对象;农业生产自身的特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农业政策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表明,农业政策对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农业政策正确与否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因为农业是弱质产业,由于农业进行的是动植物生产,受自然影响大且生产规模小,很难与其他部门进行市场竞争。
而农产品又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品,其功给数量和价格不能有较大波动,否则就会转化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对于农业政策政府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保证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稳定。
《农业政策学》课件
农业政策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影响
农业政策可以促进农村教育、培训等事业的发展 ,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3
农业政策对城乡关系的影响
农业政策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 距,改善城乡关系。
06
农业政策的未来发展
农业政策的国际趋势
可持续发展
农业政策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农业政策可以引导农民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农业政策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合理的农业政策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
农业政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农业政策可以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 气候变化。
农业政策的社会效应
1 2
农业政策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影响
古代农业政策
古代农业政策以重农抑商为特点,重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储备,以保障国家安全和民 生稳定。
古代农业政策注重土地分配和农民权益保护,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和水利建设等措施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古代农业政策强调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创新,通过推广农业知识和技术,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近代农业政策
现代农业政策
现代农业政策以可持续发展和绿 色发展为主要目标,注重环境保 护和生态平衡,推进农业现代化
和绿色化转型。
现代农业政策注重市场机制和政 府宏观调控的结合,通过完善农 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机制,保障
农民利益和农产品供应。
现代农业政策强调农业的多功能 性,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 业等新型业态,促进农村产业融
农业环境保护政策
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行治理和保护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农业政策学习题与答案解析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农业政策:指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内农业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规定的各种重大措施和行动准则;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二、简答题:1、现阶段,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①保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实现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农业政策的重要目标;②保证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的同步增长,是农业政策的根本目标;③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④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长期目标;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政策干预手段主要有哪些主要有以下几种:面向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农业信贷服务政策;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农业教育和科技服务政策;土地资源和环境政策;农产品储备制度和政策;食物分配计划;三、思考题:1、试分析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之间的关系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两种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市场机制是有效且成本较低的手段;但是,市场机制存在着无法解决社会目标问题,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因此,“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逻辑起点,也就是农业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接入社会经济生活,并不意味着要由政府完全取代市场,政策的应用也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消除市场机制的失灵;农业自身特点和地位,决定了政府必须进行干预;但是,政府的干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力的问题,政府要积极主动采取政策措施;第二章政策及其基本要素一、名词解释:政策目标: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政策手段:指实现政策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政策对象:指政策所要调动或约束的力量;二、简答题:1、简述政策的基本特征;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相关性;超前性;时效性;广泛性;主观性;鲜明的政治性;有坚定的原则性和灵活的变通性;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正效应与负效应的统一;2、简述政策的基本要素;政策的结构性要素包括:政策对象,政策目标以及目标实现手段三方面;第三章农业政策的制定一、名词解释:农业政策目标: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农业政策手段:实现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工具,常用的主要的农业政策手段有:价格和收入政策手段、农业发展或结构政策手段等;二、简答题:1、什么是农业政策问题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制定农业政策就是发现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但只有那些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全局的关键的重大问题和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问题才能构成农业政策问题;它有以下特征:客观性与主观性并存;动态性与阶段性并存;历史性与现实性并存;政策问题间存在普遍联系;2、构建农业政策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边界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假设分析法第四章农业政策的执行过程一、名词解释:农业政策执行: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采取宣传、解释、实施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二、简答题:1、简述浴盆模型及其启示;该模型分三个阶段描述了政策执行的失效模式:首先,执行初期遭遇传统抵制而造成的“早期失效”;其次,执行中期一切进入正规时不常出现的“偶然失效”;最后,执行末期由原有客观条件变化导致的“耗损失效”;浴盆模型提醒人们不要为早期失效率一时较大的现象所迷惑,而应注重于失效质的分析,切忌轻易地改变政策,造成政策不稳定;在偶然失效时,要不断采取追踪检查,提出新措施,修正方案,尽可能延长这一时期;在耗损失效阶段,要抓紧做好政策创新,及时制定出新政策取代原来以及失效的政策;2、简述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首先,明确指导思想;以实现政策目标为中心、结合客观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其次,制定执行计划,留有余地,制定短、中、长三种计划;然后,进行政策试验,开展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最后,通过专门机构、上下级间、同级间、群众监督、社会舆论来加强执行督察;第五章政策的实施、评估与控制一、名词解释:农村政策评估:根据某些工公认的标准,运用合适的方法,对农业政策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检查、衡量和评价,以判断具体的农业政策是否有价值或价值的程度如何;二、简答题:1、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有哪些主要有:①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包括考察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②农业政策实施评估,包括实施过程行为评估、政策运行的信息收集及处理,政策实施前景的预测;③农业政策结果评估,包括农业政策效果评估和农业政策效率评估两方面;2、简述政策控制的基本原则;主要概括为:反馈原则,封闭原则,能级原则;三、思考题:1.何谓政策多变政策“多变”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是什么所谓政策多变,是指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时,不能针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政策,政策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和过渡,因此,造成政策的一种频繁变动,或剧烈变动的现象;造成这种政策多变的原因主要有基本路线和指导思想不稳定以及政策制定、政策执行等环节存在问题:制定和执行时忽视具体政策与总路线、总目标、总政策的联系;权力过分集中的政策决策机制;政策规划时缺乏对政策负作用的预先估计和相应的对策;政策制定违背了“补偿原则”;政策规划与政策执行中的缺陷;政策宣传多变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主要是应当加强政策目标的稳定性,有必要对有些政策采取加强稳定性的专门的具体措施,要处理好政策的灵活性与政策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第六章农业结构政策一、名词解释:农业结构:指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产品等的构成及其比例,是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农业领域的分配比例;狭义指农业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的构成及其所占比例,种养业中各种产品的构成及比例以及每一个品种中的品质构成及比例;广义指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农业的区域布局,农业中的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储藏、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构成及比例;农业结构政策: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用以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内部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构成及其比例的手段及措施;二、简答题:1、调整农业结构的具体目标是什么①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遵循价值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全面发展、合理开发、充分利用;产量更高、品种更优、效益更好;使农业充满生机活力,具有自我发展能力;②实现对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变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农产品质量、对市场需求变化适应性的变化、农业区域结构、农产品加工程度;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提高加工转化水平;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需求;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渔业,扩大农民增收的领域,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步伐,使之成为大支柱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2、怎样判断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性是否满足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发挥当地优势,协调发展;是否取得了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促进农业生态平衡良性发展;三、思考题:1、怎样才能有效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农业经营规模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营环境下,为了获得最佳的产出规模,尽可能投入适量的生产要素并使诸要素间保持协调;为了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必须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加强和鼓励农业科技的教育、科研与推广;建立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机制;在资金上给农业以扶持;加快和规范剩余劳动力转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七章农业土地政策一、名词解释:基本农田: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立的不得占有的土地;农业土地:即农用地,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土地产权:一组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权利组成的权利束,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承包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农户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将承包地转让他人耕种;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的四次重大变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①第一次是解放初期,把延续几个世纪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私有的土地制度,即土地改革;②第二是过早过急地把土地的农民私有制改革为人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③第三次是不切实际地把农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又改革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④第四次是把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改革为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2、土地承包法对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作了那些具体规定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对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作了具体的规定;1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2耕地的承包期限和承包合同;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进行土地承包时,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为了稳定农户对土地的承包关系,土地承包法规定: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4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5其他方式的承包;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6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三、思考题:1、试述中央为什么一直强调要稳定农村的土地承包关系;这是因为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既坚持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又使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与劳动者紧密结合;既扩大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继承了以往合作化的积极成果,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这种经营体制把农民的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紧密挂起钩来,利益关系直接,方法简单明了,深受亿万农民群众的欢迎;第一,家庭承包经营符合我国农村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现实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我国农业在绝大多数地区还是以手工劳动为主,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下,要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只有靠调节生产关系,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能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家庭这一经营实体中的成员,生产与消费合一,经营与家计合一,成本耗费与生活消费合一,大家齐心协力不需监督和计量,为了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而充分施展每一个人的能量;第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殊规律;这个特殊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的生产条件分布在广阔的空间,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使得农业生产只能依赖于劳动者的自觉;劳动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家庭经营形式,便适应了农业生产的上述特点和要求;二是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生产过程也就是这些动植物的繁殖过程;这过程需要劳动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家庭经营最能激发劳动者的自觉性,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三是农业劳动的成果,大多数只能表现在最后的收成上,也就是表现为最终产品;而要精确计算数量和质量,衡量其劳动耗费,都极其困难;只在劳动者同时也是经营者、所有者时,多劳不多得,多产不多分的矛盾才能解决;第三,家庭承包经营适应于先进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化、信息化;结构的专业化、社会化、体系化;……它所表现出的上述特征,在家庭经营中完全可以得到实现;总之,由于家庭经营既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挖掘农民的创造力,又能够容纳不断发展的先进的生产力,它不仅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因而始终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可或缺的微观基础;第八章农村人力资源政策一、名词解释:人力资源: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力的能力,即已经投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活动和尚未投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人口的能力;农村就业政策: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制度,从农村劳动力供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出发,专门做出的一系列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指导、管理和规范的制度、法规和具体措施;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形势;①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存在大量的潜在农业富余劳动力;②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将排放出更多剩余劳动力;③依靠传统乡镇企业不足以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④农业富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向城市转移;2、简述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思路是:必须全面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多渠道分流,全方位开拓就业门路,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①加大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的力度;②乡镇企业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③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④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制度保障;三、思考题: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主要有哪些主要有:1把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3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4实施农民工培训规划;5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6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第九章农业科学技术政策一、名词解释:农业科技政策:一个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为保证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规定的指导方针和行动准则;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和农业技术推广两方面;农业技术推广: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部过程的活动;二、简答题:1.简述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分两方面:一是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农业科技机构和服务体系和建立新的农业科技发展运行机制;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农业科技保障体系,包括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资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和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组织领导;2.简述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思路;1深刻拓展现代农业技术的内涵;2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优化农业推广运行机制,增强农业推广工作能力;三、思考题:1、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的内涵发生了哪些变化从物化技术的推广向同时重视农民智力开发和信息咨询服务角度拓展;科技推广从农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推广机构向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科院系、群众性科技组织拓展;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从产前科技推广向一体化、全方位、大范围、多投入机制模式转变;第十章农产品流通政策一、名词解释:价格政策:指那些能够直接影响到农产品价格水平高低的各种政策措施,包括国内价格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市场结构政策:指那些制约着农产品市场参与者各方的竞争关系和竞争状态,促进市场均衡价格的顺利形成,影响着市场透明度,关系到市场的组织与基础设施建设,旨在提高整个农产品市场宏观运行效率的各种措施;二、简答题:1、简述农产品流通政策的主要手段;根据政策所调控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可分为:国内价格政策手段,其中包括价格管制、补贴、数量管制;对外贸易政策手段,其中包括出口鼓励、进口限制、出口限制与进口鼓励;市场结构政策手段,其中包括市场管制、提高市场透明度,形成均衡价格、改善基础设施等;2、简述农产品市场结构的主要类型并举例说明;空间结构地方市场、区域市场、全国市场、国际市场;时间结构现货、信用、期货交易市场;层次结构产地市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竞争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市场;品种结构小麦市场、大米市场、玉米市场、蔬菜市场;三、思考题:1、试述粮食流通的“四分开,一完善”政策;1994年、1996年国家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致使95、96年粮食大丰收,农业丰收也带来了粮食库存大量增加,销售不畅,粮食企业亏损增加的问题;为了及时解决这一问题,1996年10月国务院在大连召开全国粮食工作座谈会,提出了粮食流通体制“四分开、一完善”的改革思路;转换粮食企业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粮食事权,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实行储备和经营分开;粮食企业新老财务挂账分开;建立和完善政府调控下市场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逐步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第一,实行政企分开;即政府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与国有粮食企业分开;国有粮食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第二,实行国家粮食储备和粮食企业的经营周转储备粮分开;这是实现国有粮食企业政企分开的内容之一;既有利于对国家储备粮的管理、增强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物质基础,也有利于国有粮食企业搞活经营,提高效益;第三,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粮食责任分开;实质内容是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方面的事权,形成粮食工作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体制;第四,粮食企业新老财务挂帐分开;粮食企业老的财务挂帐要求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分别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粮食企业予以消化;由省级人民政府牵头,组织财政、粮食、银行、审计等部门进行一次认真彻底的清理,严格分清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消化方案;第五,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即逐步放开粮食的定购价格,主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形成单一的市场价格;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要做到两条:一是这个价格必须由粮食市场供求状况形成,粮食市场又必须由各级政府管理和调控;二是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价格;以上便是“四分开,一完善”的主要内容与实质;第十一章农业财政与金融政策一、名词解释:农业财政政策:为实现农业的发展目标而调整农业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相应措施;广义的农业财政政策包括农业税收政策和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拨款和投资政策,狭义的指财政对农业的拨款和投资政策;农业金融政策:指国家运用金融手段控制、调节农业经济活动所遵循的准则和方略;农业投入机制:广义,指农业资源的配置,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即由市场对土地、资金、劳动、技术的配置起基础作用;政府通过完备的经济法规和政策,保证经济运行的法制化,并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对市场运行实行导向和监控,弥补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和缺陷,保证农业资源的有效投入和正常运作;狭义,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不同投入主体通过筹集和运用资金,并供给农业生产所需投入的运作机制;二、简答题:1、简述农业投资来源渠道有哪些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用于农业的各种信贷资本;农村集体投入积累;乡镇企业对农业的支持;农户自有资金的投入;吸收各方面的直接投资;2、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由哪些组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民间借贷;三、思考题:1、试析农业金融政策的主要内容;1农村产业政策贷款:扶持第一产业的农业贷款政策;发展第二产业的农村工业贷款政策;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贷款政策;2农村区域贷款政策:经济发达及开放地区的农业贷款政策;对大中城市郊区的农业贷款政策;对重点农业产区的贷款政策;对农村贫困地区的贷款政策;3农村贷款利率政策:规定农村贷款利率水平;实行差别利率;实行浮动利率;执行加息、罚息利率;实行优惠利率;积极发挥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引导市场利率的作用;第十二章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一、简答题:。
农业政策学1
现代社会靠什么来进行治理? 现代社会靠什么来进行治理? 现代社会的发展目标靠什么方式来实现? 现代社会的发展目标靠什么方式来实现? 是依靠军队?监狱?干部?道德?法律? 是依靠军队?监狱?干部?道德?法律? 还是……? 还是 ? 现代社会的国家和政党, 现代社会的国家和政党,普遍地将各类政 策作为实现社会、经济、政治、 策作为实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 面发展目标的工具手段和行为准则。 面发展目标的工具手段和行为准则。
案例2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推 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战略提升至国家层面。海南地产一时之间 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热点,“海地产”一词, 就此风声水起。1月15日,海南召开推进国 际旅游岛建设动员大会,省委书记卫留成 向外界宣布:到今年3月,在海南国际旅游 岛建设总规划正式获得国家审批前,暂停 土地出让和审批新的土地开发项目,以利 海南国际旅游岛长远的建设发展。
二、农业政策本身也不是完美的
政府制定农业政策介入社会经济生活, 并不意味着要由政府完全取代市场,政 策的应用也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弥补 市场机制的缺陷,消除市场机制的失灵。 政策为什么并非完美? 政策为什么并非完美?
ϒ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之间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ϒ 政策的落实离不开具体的人,人是会犯错误的 ϒ 政策的手不能伸的太长,也要尊重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两 种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 种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市场机制是有效 且成本较低的手段,但是: 且成本较低的手段,但是: 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社会目标问题 市场机制无法提供公共产品 自然垄断的存在也会导致“市场失灵” 自然垄断的存在也会导致“市场失灵”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机制的天敌 市场机制调节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因此, 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逻辑起点, 因此,“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逻辑起点, 也就是农业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农业政策学
1农村扶贫开发政策2农业政策执行:是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把农业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采取宣传,解释,实施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3农业政策评估:是根据公认的标准,运用合适的方法,对农业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价,以判断具体农业政策的价值程度。
4农村就业政策:指一个国家的政府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制度,从农村劳动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出发,专门作出的一系列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指导,管理,规范的制度。
5农业投资:指投资主体为取得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和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通过一定的运作方式,形成农业资产或资本的经济活动过程。
6市场透明度:指市场活动参加者对市场行情,既对供求数量,质量和价格的了解程度,也可理解为市场行情对各类市场参与者的明了程度。
7农产品流通政策:指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中,政府借助市场的力量间接的实现政府的目标的农产品政策。
8土地所有政策: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国家或政府就土地归谁所有,归谁支配的原则和规范,其实质是土地所有权在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分配原则及其形式。
9农业政策: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1土地征用:是国家与政府为了公共目的而强制取得私有土地,并给与补偿的一种行为。
2双层经营体制3农业土地流转政策:是关于农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转移的规范。
4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采用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得当,经济上可行以及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
5农业价格6公共选择理论7农业政策问题:指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是一些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
农业政策学课件第四章农业政策的执行过程
作用: 1、发挥政策作用的必要途径; 2、检验政策正确性的重要标准; 3、制定新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政策执行模型
一、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二、浴盆模型 三、互动模型
2.1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构成要素: 理想化的政策 执行机构 目标群体 环境因素 执行过程模型见
本章基本问题
农业政策执行的含义、特征 史密斯农业政策执行模型、浴盆模型、互动
模型 分析各种因素对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 农业政策的具体执行程序
本章复习要点
关键概念 农业政策执行、浴盆模型、互动模型、史密
斯政策过程模型、循环模型 思考题 1、试述农业政策执行的特点和作用。 2、试述循环模型的主要内容。 3、试述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4、简述农业政策执行的方法与要求。 5、试述农业政策执行的具体程序。
相互调适部分
政策执行者
反 馈
政策对象
反 馈
互动模型
第三节 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基本影响因素: 1、农业政策方案的优劣 2、农业政策资源 3、农业政策执行环境 4、农业政策执行机构与人员 5、农业政策对象
影响因素分解与作用方向(一)
1、农业政策方案的优劣
政策问题的性质
政策目标的正确、明确 与具体性
第四章 农业政策的执行过程
学习目标 农业政策执行的含义、特征与作用 农业政策执行模型 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农业政策的具体执行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农业政策执行的内涵、特点和作用 第二节 政策执行模型 第三节 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农业政策的具体执行
第一节 内涵、特点和作用
内涵: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把农业政策 所规定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过程。
农村政策学名词解释
农村政策学名词解释1.政策: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2.政策科学: 是人们对政策运动规律的总结。
3.农业: 农业是人类利用太阳能, 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机能以获取劳动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 获取的是动植物产品。
4.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 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5.农业政策手段: 是实现农业政策目标的工具。
常用的主要手段有: 价格和收入政策手段, 农业发展和结构政策手段。
6.农业政策目标: 是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
7.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 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8.经济福利:指人们的各种欲望或需要所获得的满足和由此感受到的生理幸福或快乐9.社会福利函数: 如果社会能够把每一个可能的经济结构都分成等级, 我们就会有把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联系起来的所谓社会福利函数(SWF), 它是决定社会福利的一种实值函数, 其数值可以理解为取决于所有可能影响福利的变量, 包括每个成员购买的商品数量, 提供的要素数量及其他相关变量。
10.帕累托最优:是这样一种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好到这种程度, 一直任何人都可能再得到好处同时又不使另一个人受到损失。
是一种效率如此之高的状态, 以致不可能再通过对资源和产品进行再分配来使效率提高。
11.消费者剩余: 个人为一物品愿意付出最大的代价与他实际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差额。
12.生产者剩余: 是指生产者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与市场实际价格之差。
13.经济剩余: 是指在市场条件下, 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商品供给和需求不断变化中实现均衡状态是获得的市场成本节约。
14.经济剩余方法:政府政策要么包含经济效率的损失, 要么包含背离竞争决定的资源配给和产品分配, 选择何种政策, 应该在既定的目标约束下, 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选的政策方案中, 比较政府所选方案的经济效率, 为了能够这样比较政策, 对于可选的政策手段的福利效果必须有某种量度, 这就是经济剩余方法。
农业政策学重点内容
农业政策学重点内容农业政策学笔记农业政策的三大要素是政策背景、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
政策背景是政策制定的起点,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的终点,而政策手段则是连接二者的桥梁。
农业是人类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生长发育机能以获取劳动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的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政府干预农业的手段包括为农民提供直接补贴、提供农业信贷服务、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农业教育的科技服务、对土地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建立农产品储备制度、实行食物分配计划等。
___将消费者剩余定义为个人为一物品愿意付出的最大代价与实际付出的代价的差额,也就是消费者实际付出的与他愿意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是指只有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与市场实际价格之间的差。
农业政策具有社会客观现象、能够得到多数人觉察、认同并受其影响、是必须有政府解决的现实问题等共性和内涵。
农业政策问题具有相互依赖性、客观性、主管性、历史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农业政策形成的过程必须首先进行政策议程,而要进入政策议程就必须先完成政策的认定,即相关主体达成一定的共识,认为某一问题到了非不解决的地步。
政策问题的认定过程关乎重要,认定问题的方式以及政策问题的内涵直接影响解决的方案。
农业政策的目标包括发展生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存率、确保农产品安全供应、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社会福利、巩固和完善生产关系。
农业政策执行是把农业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过程。
任何农业政策都必须要执行才可以发挥作用。
农业政策执行是检验农业政策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制定新的政策的重要依据。
___认为政策执行涉及的四大因素是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和政策执行的过程。
新的政策开始时失效的原因可以用“浴盆模型”来解释。
1.农业发展的目标和标准生产力标准和农业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发展农业制定的行动指南,其中七个主要目标是为了发展特定时期的农业生产力。
农业政策学
一、名词解释(5X4’)1.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准则。
2.农业政策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来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是一些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
3.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好到这种程度,以至于任何人都不可能再得到好处而同时又不使另一个人受到损失。
4.农业政策执行:是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把农业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过程。
5.农业政策评估:是根据某些公认的标准,运用合适的方法,对农业政策的机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检查、衡量、评价,以判断具体的农业政策是否有价值或有什么价值。
6.农业政策调整:是依据农业政策评估结论,对实施中的现行农业政策做某些必要的补充、修正和终止的动态过程。
7.权威资源:权威资源是农业政策执行活动的一种特殊资源。
负责执行农业政策的人员要使其执行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则必须具备相应的权威。
权威不是赋予的,它是通过法律授权和行政授权来取得的。
(P61)8.经济剩余:是指在市场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商品供给和需求不断变化中实现均衡状态时获得的市场成本节约。
9.农业区域结构:农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在区域上的表现,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因为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影响而形成的农业生产在区域上的布局和分工。
10.农业部门结构:是指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农业生产结构来表示,具体可用各部门的产值、各部门产品的比例结构等来表示。
二、简答(30’)1.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P68-70)1)明确指导思想2)制定执行计划3)进行政策试验4)组织实施5)开展农业政策宣传6)农业政策执行的督查2.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的基本要素(P47)1)农业政策信息。
不论是统计结果还是专家结论,或者是其它形式,与农业政策相关的信息是政策方案论证的出发点。
农业政策学教学大纲
农业政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义务《农业政策学》课程是农林经济治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骨干课程,其义务是培养农林经济治理专业学生体系进修农业政策的基来源差不多理、理论和全然方法,具体明白得和操纵我国关于农业方面的全然、重要的农业政策,学会用政策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农业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往后卒业论文撰写打下优胜的差不多。
二、课程的全然要求经由过程本课程的进修,应达到以下要求:1.明白得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农业政策在农业成长中的感化;2.明白得并操纵农业政策的制订过程、履行过程,明白得农业政策的评估方法和调剂手段;3.操纵农业构造政策、农业地盘政策、农村人力资本政策、农业科学技巧政策、农产品流畅政策、农业政策与金融政策、农业可连续成长政策、农村社会成长政策等具体政策的内容。
4.操纵《农业法》、《地盘承包法》重要内容。
三、课程内容和教授教化要求(一)农业政策学概述教授教化要求1.识记:政策、农业政策、农业、市场掉灵的含义。
2.市场掉灵的缘故、当局政策干涉的须要性及缺点。
3.操纵:农业的特点、农业的地位与感化。
4. ^练操纵:农业政策的重要性、政策干涉的手段与内容。
课程内容1、农业政策的本质、农业政策的涵义。
2、农业在公平易近经济中的地位与感化。
3、农业政策对指导农业成长的重要性及市场经济前提下,政策经由过程农业政策干涉、调控农业成长的须要性。
(二)农业政策的制订教授教化要求1、识记:农业政策问题、农业政策目标、农业政策筹划。
2、领会:农业政策问题的内涵,农业政策问题的认定,构建农业政策问题的方法,固定目标法,引申目标法,农业政策的全然手段,农业政策筹划设计的重要方法。
3、操纵:农业政策目标的特点,确信农业政策目标的全然要求,农业政策筹划设计与步调,农业政策筹划的比较论证与决定打算。
4、^练操纵:农业政策问题的全然特点,确信农业政策目标的原则,中国农业政策目标,选择农业政策手段的原则。
课程内容1、农业政策问题切实事实上定。
农业政策学(制定执行篇)
对政策问题相互冲突的立论进行假设,然后进行 创造性综合的一种方法。
假设分析法的基本特征:
①从解决方案出发,而非从问题出发 ②分析过程中始终使用相同的资料 ③系统地提出主要问题,创造性地处理各种假设与方法
之间的冲突
狭义的农业政策就是指农业部门政策,其主要目 标是保持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
广义的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 济和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方面 的重要方面和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 行动的总称。 广义的农业政策涉及农业、农民、农 村的其他领域,如农村环境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等。
政策背景是起点 政策目标的终点 政策手段是起点到终点的桥梁
理论——政策——实践
政府政策划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与层次,例如经 济政策、社会政策、技术政策、外交政策、农业政 策等,经济政策中又有金融政策、贸易政策等,农 业政策中有农业土地政策、农业市场政策等等。
第二节 农业政策学的本质与内涵
一、农业的概念、地位、作用
农业政策方案设计的步骤
初步设计:确定目标、方案轮廓的构思 精心设计:具体途径、措施选择、手段选择
第四节 农业政策方案的论证与决策
一、农业政策方案的比较论证
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应遵循哪些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协调性原则 3.可控性原则
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的基本要素:
1.农业政策信息 2.农业政策主张
农业是弱质产业,而农产品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基本物品,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有 必要通过制定适当的农业政策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保障农产品的供给以及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生活水 平,以维护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农业政策不仅事 关国计民生, 也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