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词性
(完整版)汉语语法——词性

谁 什么 哪(问人或事物) 哪儿 那里 (问处所) 几 多 (问数量) 多 多么 (问程度)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问性质状态) 什么 怎样 什么样 (问方式行动)
C 指示代词 :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 那 (指人或事物) 这儿 这里 那儿 那里 (指处所) 这会儿 那 会 儿 (指时间) 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么 那样 那么 样 (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 这些 那些 这么些 那么些 (指数量) 每 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 某 另 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4、“是”有时单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 ,表示肯定语气,有强调的作用。性质接近 于助词,不能算句子成分。
例如:这个办法是好,可是我不会。 我是明白了! 这孩子是聪明。
三.形容词意义及词例:
A.表示事物的形状、颜色。 例如:高 大 粗 细 圆 长 弯曲 宽广 鲜红 雪白 狭窄 笔直
B.表示事物的性质。 例如:好 坏 优秀 恶劣 诚实 虚伪 狡猾 美丽 高尚 伟大 朴素
“是”。
练习:把下列常用动词分别填入下表。 朗读 扩大 喜欢 能够 应该 进去 调查 担心 希望 出现 发生 反对 愿意 起来 回去 保卫 消逝 提高
表动作、行为 表存在、变化 表心理活动 表可能、意愿 表趋向
表动作、 行为 表存在、 变化
表心理 活动 表可能、 意愿
朗读 调查 反对 保卫 扩大 出现 发生 消逝 提高
C.表示事物的状态。
例如:迅速 敏捷 匆忙 平静 悠闲 混乱 愉快 轻松 痛苦 疲倦 急躁
练习:把下列常用形容词分别填入下表。 长 短 优秀 迅速 愉快 伟大 高尚 慌张 粗 细 干净 漂亮 急躁 高大 缓慢
表形状
表性质
英语语法-词性

英语语法最最基础的就是词性了!!因为后续的各种时态变化、从句很多的考点都是结合词性才产生的!要想学好语法,那就一定要打牢词性这个基础!词类又叫词性,英语单词根据其在句子中的功用,可以分成十个大类。
1.名词noun n.student学生2.代词pronoun pron.you你3.形容词adjective adj.happy高兴的4.副词adverb adv.quickly迅速地5.动词verb v.cut砍、割6.数词numeral num.three三7.冠词article art.a一个8.介词preposition prep.at在...9.连词conjunction conj.and和10.感叹词interjection interj.oh哦前六类叫实词,后四类叫虚词。
名词复数的规则变化名词的格在英语中有些名词可以加“‘s”来表示所有关系,带这种词尾的名词形式称为该名词的所有格,如:a teacher’s book。
名词所有格的规则如下:1)单数名词词尾加“'s”,复数名词词尾没有s,也要加“'s”,如the boy ‘s bag男孩的书包,men’s room男厕所。
2)若名词已有复数词尾-s,只加“'”,如:the workers’struggle工人的斗争。
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
英语中的代词,按其意义、特征及在句中的作用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相互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连接代词和不定代词九种人称代词的用法:I saw her with them,at least,I thought it was her.我看到她和他们在一起,至少我认为是她。
(her做宾语,them做介词宾语,her作主补)a.--Who broke the vase?--谁打碎了花瓶?b.--Me.--我。
并列人称代词的排列顺序1)单数人称代词并列作主语时,其顺序为: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youhe/she;itI如:You,he and I should return on time.2)复数人称代词作主语时,其顺序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weyouthey反身代词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分单数(this/that)和复数(these/those)两种形式,既可作限定词又可做代词,疑问代词指人:who,whom,whose指物:what既可指人又可指物:which冠词是位于名词或名词词组之前或之后,在句子里主要是对名词起限定作用的词。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词性归纳和练习(含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 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语法知识(词性)

实词 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单位词) 物量词:尺、斤、朵 动量词:阵、顿、趟 复合量词:秒立方米、人次、架艘次
语法特征 1、常出现在数词后边,组成数量短语 2、 部分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复,组成“BB”式
实词 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 人称代词:我、你、她、大家、自己 疑问代词:谁、什么、多少、怎么 指示代词:这、那、这样 语法特征: (1)可以分为“三身代词”和“非三身代词” (2)近指与远指(指示代词) (3)任指与虚指(疑问代词)
表不定数量:多、少、全、许多、好些
语法特征
1、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直接修饰名词
2、性质形容词大多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4、小部分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
5、小部分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
实词
1
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 表示确数:二、二分之一、万 表示概数:几、许多、三四十 表示序数:第一、初二、老大
虚词 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应答等 表示悲伤、痛苦:唉、哎哟 表示喜悦:哈哈 表示愤怒、鄙视:呸、哼 表示惊讶:哎呀 表示呼唤:喂 表示应答:嗯、哦 (1)不同别的词发生组合关系 (2)有的单独一个叹词就可以成为一个句子 (3)有些叹词的汉字写法不固定。如“啊”因为音变又写成“呀”、“哪”、“哇”等
词类划分
实词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表示动作、行为:唱、笑、支持、保卫
表示发展变化:发展、扩大、提高
表示心理活动:喜欢、希望、热爱
表示存在消失:有、出现、消失
表示使令:使、请、允许、鼓励
表示可能、意愿:能、会 (能愿动词)
语法 词性

语文语法知识词性知识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同)○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表示事物的计量单位,如“个”、“只” 、“斤”等。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如“他 ”、“她”、“它”等。
各类词特点及举例
副词
连词
修饰动词、形容词等词类,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等意义,如“很”、“ 都”、“曾经”等。
连接两个或多个词语、分句或句子, 表示并列、转折、因果等关系,如“ 和”、“但是”、“因为”等。
作用
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不同的成分,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了 解词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 性和生动性。
汉语词性分类体系
汉语词性分类体系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进行划 分。主要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 、形容词等,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等。
汉语词性分类体系的特点在于其灵活性和多样性。同一词语 在不同语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性,如“美丽”在“美丽的 花朵”中是形容词,而在“美丽地绽放”中则是副词。
典型动词用法举例
行为动词
如“走”、“跑”、“跳”等,表示具体的动作。例如, “他每天早上跑步锻炼身体。”
存现动词
如“有”、“在”、“存在”等,表示事物的存在或消 失。例如,“桌子上有一本书。”
能愿动词
如“能”、“会”、“愿意”等,表示能力或意愿。例如 ,“我能帮你完成这个任务。”
心理动词
如“喜欢”、“讨厌”、“想念”等,表示人的心理活 动。例如,“我很喜欢这本书。”
表示感觉的形容词
如“冷”、“热”、“痛”等,可 用来描述人的感觉或感受。如:“ 今天很冷”、“我感觉有点热”。
05
副词详解与运用
副词概念及分类
概念
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 或整个句子的词,表示时间、地点、 程度、方式等概念。
英语语法知识点-词性

语法第一节词性一.名词1. 名词作形容词使用名词可以修饰名外一个名词,起定语的作用,或于另一名词构成合成词。
这时作定语用的名词一般用作单数名词。
They live in a country house.他们住在乡下的房子里。
He often visits a night club.他经常去夜总会。
2. 名词的所有格1) 表示人或动物以及拟人化事物的名词在词位加’构成所有格,例如:the gentleman’ car , the dog’ food.这种所有格也可以用于表示时间、重量、距离等的名词,如:yesterday’s news; three hour’s journey.2) 如果修饰语有如下情况,应该在前面加of构成其所有格。
(1)表示无生命事物:the window of the house; the color of the car(2)集体名词:the capital of the firm, a member of this society(3)the+形容词:the misfortune of the young, the mystery of this cociety(4)当a, an, this, these, that, any, some, no等词和所有格名词修饰同一名词时,需要同时用以上两种形式,称为双重所有格:I don’t use Tom’s car because I don’t quite appreciate that car of this.(5)有些时候两个名词所有格并列使用,他们后面的名词若分别属于两者所有,须在两个名词所有格后面分别加’s;若属于两个名词所共有,则在第二个名词后面加’s:Martin and Alice’s car broke down again, but luckly they knew how to fix it. (car为单数,说明这辆车市他们两个人所有。
英语语法词性

be present at出席,
be satisfied at满意,
be surprised at吃惊,
be shocked at对…非常震惊,
be terrified at受到…的恐吓,
be quick at对…很机敏。
③.at+名词构成的词组
stare at怒目而视,
thrust at刺向,
tear at撕,
tremble at颤抖,
wonder at吃惊,
work at工作。
②. be +形容词/过去分词+ at
be angry at恼怒于,
be alarmed at对…保持警觉,
be astonished at对…吃惊,
介词+动名词 He insisted on staying home.
介词+连接代/副词 I was thinking of how we could get there.
介词+不定式/从句 He gives us some advice on how to finish it.
3.介词的用法:
5. 疑问副词:
how, when, where, why.
6. 关系副词:
when, where, why.
7. 连接副词:
how, when, where, why, whether.
三.prep 介词
1.介词的种类:
(1)简单介词:about, across, after, against, among, around, at, before, behind, below, beside, but, by, down, during, for, from, in, of, on, over, near, round, since, to, under, up, with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连词的用法 1、和 运用“和”连接并列成分要分清层次,多个并列成分只在最后一个成分前加“和”,其余并 列成分间用顿号 隔开. 2、或 “或”表选择,多项选一;“和”表联合,多项兼存. (三)助词的用法
(二) 进去、鲁迅、雪白、农民、批评、五倍、 发生、叮铃铃、是、原子、和、害怕、 凯旋门、甜、星期天、优秀、不
(-)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 指物的:日、飞机、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 表方位的:上、下、前、右、南、内、外(单纯的)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 如“一、二、十、百、千、万、亿、零”。 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 如“一倍、五倍、十倍”。 “几分之几”。 如“一百多”、“一千左右”、“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会儿、怎样、怎么、怎么样、多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
(七)副词
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起修饰、限定作用,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否定、频率、语气等。 ①表示程度:很、非常、格外、更、越、稍微等 ②表示范围:都、只、仅、全、仅仅等 ③表示时间:立刻、正在、已经、刚刚、忽然等 ④表示否定:不、没有、未等 ⑤表示频率:仍、再三等 ⑥表示语气:难道、究竟、也许、简直等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自觉地选择”中“自觉地”在句中一般不能修饰名词。 B.“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中的“责 任”“自己”“有”三个词的词性分别是名词、代词、动词。 C.“春回大地群山绿”与“红花绿叶”中的“绿”的词性相同。 D.“满足”一词可以用副词“不”修饰。
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 个体单位:个、位、件、句、段、篇、章、首 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 不定单位:些、点 动量词:去一次、念一遍、哭—场、看一眼
(六)代词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词。指称 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可分三种: 第一人称指说话一方,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或“咱们”。(“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 样。“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式”,“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 “我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 第二人称指听话的-方,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敬称用“您几位”、“您诸位”。 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的第三方,一单数用“他、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指物。 不同人称的好处 1、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生动真实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情感交流。 3、直接客观的叙事或展现形象,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自由灵活。
• 虚词分为:介词、连词、助词
• (一)介词的用法 • (1)表示时间,处所:从,自,自从,于,打,到,往,在,当,朝,向 ,顺着 ,
沿着, 随着 • (2)表示方式:按照,依,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根据,以凭 • (3)表示目的:为,为了,为着 • (4)表示原因:由于、因为、只有 • (5)表示对象,范围:对,对于,把,向,跟,与,同,给,关于 • (6)表示排除:除,除了,除去,除非 • (7)表示被动:被、叫、让、给、使、才 • (8)表示比较:比,和, 与 ,同
2. 对下面句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中的“称职”“愚蠢”“不可救药”都是贬义词。 B.“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中的“满腔热忱”和“漠不关心”是一对反义词。 C.“这些柏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中的 “鲜嫩”“挺拔”都是形容词。 D.“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 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中的“犯罪”一词是贬义词褒用。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软、硬、
表形状的:长、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
辨别名词、动词、形容词
要识记特殊情况或容易忽略的情况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岳飞被秦桧_________,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②当前,语言文字的运用仍然存在混乱现象,许多人在文章中 _________文言、方言、乱写繁体字。 ③他的手挺________ ,能做各种精致的小玩意儿。 A.诬陷 滥用 灵巧 B.诬蔑 乱用 灵活 C.诬陷 乱用 灵活 D.诬蔑 滥用 灵巧
1. 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 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例如 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
副词、 叹词、拟声词、语气词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B.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学而时习之
词
意思 如何翻译和赏析
3. 下列加点词语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那雪白的海潮啊! B. 暮色苍苍。 C. 照亮夜行的路。 D.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3. 下列加点词语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C ) A. 那雪白的海潮啊! B. 暮色苍苍。 C. 照亮夜行的路。 D.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觉地选择”中“自觉地”在句中一般不能修饰名词。 B.“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中的“责 任”“自己”“有”三个词的词性分别是名词、代词、动词。 C.“春回大地群山绿”与“红花绿叶”中的“绿”的词性相同。 D.“满足”一词可以用副词“不”修饰。
1、名词不受否定副词“不”的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一般能受否定副词“不”的限制。
如:名词—— 北京 --(不)北京(ㄨ)
动词——打---(不)打(﹀)
形容词——好---(不)好(﹀)
这样就可以把名词从动词、形容词中区分开来。
2、形容词能受副词“很”的限制。动词(表心理活动的除外)一般不受副词“很”的限制。
上边、东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看、批评、宣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在、有、等于、发生、演变、死亡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想念、打算、害伯、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来、开来、过来、起来、上去、
一意孤行,不要再给台湾同胞和两岸关系带来更大的危害。 ②同志们都非常敬仰这位功勋_________的老英雄。 ③对常犯错误的同学,老师要_________帮助,但不能歧视他。
A.警告 显著 批评 B.正告 卓著 批评 C.正告 显著 批判 D.警 告 卓著 批判
语感
语法
(一) 山、明年、试试、内、着、东边、很 禁止、的、辆、咱们、对于、磅、 第三、应该、或、了、啊、道德、
如:形容词:好 (很)好(﹀) (ㄨ) 吃 (很)吃(ㄨ)
快 (很)快 (﹀)
动 词:跑 (很)跑
对于多音多意词,依不同的语境,真正把握词的性质(词类活用) 如:(1)把这把锁锁上。(锁,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动词。)
(2)这花真美!(花,为名词) (1)花钱不多。 (花,动词) (2)他的眼早就花了。(花,形容词) (3)领导作了重要讲话。(领导,名词) (3)共产党领导我们向前进。(领导,动词) 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宾语,名词和形容词不能 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 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直着身子”、 “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
1. 下列词语从词性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管理 ②治理 ③昨天 ④推测 ⑤汉语 ⑥适应 ⑦清晰 ⑧宽阔 ⑨减少 ⑩懒惰 A. 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 B. 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 C. 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 D. 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
1. 下列词语从词性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管理 ②治理 ③昨天 ④推测 ⑤汉语 ⑥适应 ⑦清晰 ⑧宽阔 ⑨减少 ⑩懒惰 A. 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 B. 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 C. 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 D. 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
缩句 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她那美丽端庄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
文言现象(翻译句子)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神定……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现代文阅读、基础句型题(选词填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_________陈水扁,立即停止在葬送两岸和平合作双赢的邪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