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词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等语法意义。 • (从)明天开始 (表示时间);(在)家自修 (表示处所); • (按)原则办事 (表示方式);(把)作业做完 (表示对象)。
(二)连词的用法 1、和 运用“和”连接并列成分要分清层次,多个并列成分只在最后一个成分前加“和”,其余并 列成分间用顿号 隔开. 2、或 “或”表选择,多项选一;“和”表联合,多项兼存. (三)助词的用法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
副词、 叹词、拟声词、语气词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B.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学而时习之

意思 如何翻译和赏析
• 虚词分为:介词、连词、助词
• (一)介词的用法 • (1)表示时间,处所:从,自,自从,于,打,到,往,在,当,朝,向 ,顺着 ,
沿着, 随着 • (2)表示方式:按照,依,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根据,以凭 • (3)表示目的:为,为了,为着 • (4)表示原因:由于、因为、只有 • (5)表示对象,范围:对,对于,把,向,跟,与,同,给,关于 • (6)表示排除:除,除了,除去,除非 • (7)表示被动:被、叫、让、给、使、才 • (8)表示比较:比,和, 与 ,同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会儿、怎样、怎么、怎么样、多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
(七)副词
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起修饰、限定作用,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否定、频率、语气等。 ①表示程度:很、非常、格外、更、越、稍微等 ②表示范围:都、只、仅、全、仅仅等 ③表示时间:立刻、正在、已经、刚刚、忽然等 ④表示否定:不、没有、未等 ⑤表示频率:仍、再三等 ⑥表示语气:难道、究竟、也许、简直等
缩句 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她那美丽端庄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
文言现象(翻译句子)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神定……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现代文阅读、基础句型题(选词填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_________陈水扁,立即停止在葬送两岸和平合作双赢的邪路上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 如“一、二、十、百、千、万、亿、零”。 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 如“一倍、五倍、十倍”。 “几分之几”。 如“一百多”、“一千左右”、“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
1、 名词。人名、地名大家容易分辩,特殊情况有:
(1)时间名词,如上午,明天、晚上(注:不要把十一点误认作数量短语或数量词。)
2、动词:特殊情况有:
(1)能愿动词:能、会、愿
(2)趋向动词:来、去、下来......
(3)判断动词:是、等于、为......
(4)表存在的动词:有、存在......
通过加副词“不”或“很”区别名词、动词、形容词
上边、东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看、批评、宣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在、有、等于、发生、演变、死亡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想念、打算、害伯、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来、开来、过来、起来、上去、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岳飞被秦桧_________,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②当前,语言文字的运用仍然存在混乱现象,许多人在文章中 _________文言、方言、乱写繁体字。 ③他的手挺________ ,能做各种精致的小玩意儿。 A.诬陷 滥用 灵巧 B.诬蔑 乱用 灵活 C.诬陷 乱用 灵活 D.诬蔑 滥用 灵巧
一意孤行,不要再给台湾同胞和两岸关系带来更大的危害。 ②同志们都非常敬仰这位功勋_________的老英雄。 ③对常犯错误的同学,老师要_________帮助,但不能歧视他。
A.警告 显著 批评 B.正告 卓著 批评 C.正告 显著 批判 D.警 告 卓著 批判
语感
语法
(一) 山、明年、试试、内、着、东边、很 禁止、的、辆、咱们、对于、磅、 第三、应该、或、了、啊、道德、
2. 对下面句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中的“称职”“愚蠢”“不可救药”都是贬义词。 B.“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中的“满腔热忱”和“漠不关心”是一对反义词。 C.“这些柏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中的 “鲜嫩”“挺拔”都是形容词。 D.“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 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中的“犯罪”一词是贬义词褒用。
2. 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 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 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到一, 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
(五)量词 1、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词性
机智聪明和阴险狡诈 溜达和散步、造诣和水平、明天和明儿 鸡冠花、香喷喷、乒乓球、垂柳、绿洲
色彩义是词的词汇义之外的附属义,附着 在词的词汇意义上。
感情色彩:包括褒贬义。 语体色彩:包括口头语,书面语。 形象色彩:即词语具有的形象感,与人 类的感官相连,引发联想。
2. 对下面句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中的“称职”“愚蠢”“不可救药”都是贬义词。 B.“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中的“满腔热忱”和“漠不关心”是一对反义词。 C.“这些柏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中的 “鲜嫩”“挺拔”都是形容词。 D.“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 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中的“犯罪”一词是贬义词褒用。
如:形容词:好 (很)好(﹀) (ㄨ) 吃 (很)吃(ㄨ)
快 (很)快 (﹀)
动 词:跑 (很)跑
对于多音多意词,依不同的语境,真正把握词的性质(词类活用) 如:(1)把这把锁锁上。(锁,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动词。)
(2)这花真美!(花,为名词) (1)花钱不多。 (花,动词) (2)他的眼早就花了。(花,形容词) (3)领导作了重要讲话。(领导,名词) (3)共产党领导我们向前进。(领导,动词) 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宾语,名词和形容词不能 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 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直着身子”、 “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
1、的、地、得 “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分别是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应以此标准据结构分辨它们的用法. 的地得的记忆顺口溜是:名词前面是“白勺”,动词跟着“土也”跑,动词后面“双人(得)”到。 2、着 “着”表动作正在进行,不表进行的行为不能用“着”.
3、了 “了”表实现,不能与“正在”或“将会”等连用. 4、过 “过”表曾今。
(二) 进去、鲁迅、雪白、农民、批评、五倍、 发生、叮铃铃、是、原子、和、害怕、 凯旋门、甜、星期天、优秀、不
(-)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 指物的:日、飞机、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 表方位的:上、下、前、右、南、内、外(单纯的)
1. 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 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例如 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1. 下列词语从词性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管理 ②治理 ③昨天 ④推测 ⑤汉语 ⑥适应 ⑦清晰 ⑧宽阔 ⑨减少 ⑩懒惰 A. 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 B. 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 C. 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 D. 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
1. 下列词语从词性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管理 ②治理 ③昨天 ④推测 ⑤汉语 ⑥适应 ⑦清晰 ⑧宽阔 ⑨减少 ⑩懒惰 A. 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 B. 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 C. 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 D. 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自觉地选择”中“自觉地”在句中一般不能修饰名词。 B.“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中的“责 任”“自己”“有”三个词的词性分别是名词、代词、动词。 C.“春回大地群山绿”与“红花绿叶”中的“绿”的词性相同。 D.“满足”一词可以用副词“不”修饰。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软、硬、
表形状的:长、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
辨别名词、动词、形容词
要识记特殊情况或容易忽略的情况
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 个体单位:个、位、件、句、段、篇、章、首 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 不定单位:些、点 动量词:去一次、念一遍、哭—场、看一眼
(六)代词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词。指称 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可分三种: 第一人称指说话一方,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或“咱们”。(“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 样。“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式”,“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 “我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 第二人称指听话的-方,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敬称用“您几位”、“您诸位”。 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的第三方,一单数用“他、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指物。 不同人称的好处 1、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生动真实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情感交流。 3、直接客观的叙事或展现形象,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自由灵活。
3. 下列加点词语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那雪白的海潮啊! B. 暮色苍苍。 C. 照亮夜行的路。 D.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3. 下列加点词语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C ) A. 那雪白的海潮啊! B. 暮色苍苍。 C. 照亮夜行的路。 D.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觉地选择”中“自觉地”在句中一般不能修饰名词。 B.“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中的“责 任”“自己”“有”三个词的词性分别是名词、代词、动词。 C.“春回大地群山绿”与“红花绿叶”中的“绿”的词性相同。 D.“满足”一词可以用副词“不”修饰。
1、名词不受否定副词“不”的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一般能受否定副词“不”的限制。
如:名词—— 北京 ---(不)北京(ㄨ)
动词——打---(不)打(﹀)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形容词——好---(不)好(﹀)
这样就可以把名词从动词、形容词中区分开来。
2、形容词能受副词“很”的限制。动词(表心理活动的除外)一般不受副词“很”的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