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制度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率制度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10-10-9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9月第3期供稿文/王晓丽
[导读]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让我们逐渐的认识到只有适合自己的汇率制度才是最好的汇率制度。
王晓丽(中平能化集团天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南平顶山467000)
中图分类号:F821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让我们逐渐的认识到只有适合自己的汇率制度才是最好的汇率制度。了解世界汇率制度的变革,及各种制度选择的优缺点我国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浮动汇率固定汇率中间汇率制度
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世界范围内就不在存在统一的汇率安排,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多种汇率制度并存的国际货币体系。其中,大多数发达国家选择了浮动汇率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则选择了钉住汇率制和介于它们之间的中间汇率制度。这些汇率制度谁更优秀一些,或者是谁更符合现代世界经济潮流一些,都成了各个学术流派争论的焦点问题,再讨论这些观点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当前世界上比较常用的几种汇率制度,以及汇率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汇率制度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汇率制度的分类一般根据货币当局对汇率变动限制的幅度为标准来划分。一种极端是完全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货币当局不公布形成的本币兑换价格,本币的兑换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也不为了稳定或影响汇率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另一种极端是完全的固定汇率制度,货币当局作出承诺,在准永久性基础上保持汇率不变。在两种极端之内,有各种形式的汇率制度排,汇率的固定成了一个相对的问题。汇率的相对固定一般是通过平价的调整或者通过围绕平价浮动范围的调整得以实现。
IMF将各国的汇率制度分为8类:(1)无法定独立货币的汇率安排;(2)货币局制度;(3)传统的钉住汇率安排;(4)水平带内的钉住汇率制度;(5)爬行钉住汇率制度;(6)爬行带内的浮动汇率制度;(7)不事先公布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制度;(8)独立浮动的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的主要形式有:
(一)无法定独立货币的汇率安排:这种情况是指以其他国家的货币作为唯一的法偿货币在本国流通,或者是货币联盟成员之间的汇率安排。比如实施欧元币制的国家以及一些根本没有自己的法定货币的国家和地区。
(二)货币局制度:明确规定了本国货币与某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货币当局无条件地按固定汇率出售或赎回本币,而且这是投放基础货币的唯一方式,即该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发行完全以外汇储备为后盾。该制度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制度可信度高,缺点是过于僵硬,货币当局丧失主动权,这种制度适用于小型开放的经济体,比如香港的联系汇率。
(三)钉住汇率制:是指汇率在货币当局的干预下,钉住某一指标的汇率制度安排,钉住制有很多种形式:(1)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钉住单一货币或者是一篮子货币,宣布钉住义务,一般来说汇率波动的最大幅度不超过中心汇率
的上下1%,但保留在不可维持条件下,再度改变平价的权利,这实际上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汇率制度安排的延续。(2)钉住水平带内的汇率制度:即允许汇率的波动幅度超过中心汇率的上下1%。(3)爬行钉住制度:该国货币按照某一固定的、事先宣布的幅度或者根据某些量化指标的变化,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小幅度的调整。(4)爬行带内的浮动汇率制度:与“爬行钉住制度”类似,但这种制度下允许货币围绕着汇率保持一定的波动幅度。
(四)不事先公布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制度:货币当局通过在外汇市场的主动干预来影响汇率走势,这种干预事先并没有明确规定、承诺,也没有事先宣布的路径。如印度的“肮脏浮动”即让汇率在随时可改变的范围内灵活浮动,但具体幅度不公布,中心汇率参考但不盯住实际有效汇率,并容许中心汇率随时对所参考的“一篮子”货币升值或贬值。
(五)独立浮动汇率制:汇率水平主要由市场来决定,货币当局一般不直接干预。实行独立浮动的一般都是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实力比较强,因此一般为发达国家。但是浮动汇率并不意味着各国政府会无条件地听任外汇市场供求左右汇率自由浮动,而且也不意味着所有国家的汇率都不与美元汇率发生某种事实上的固定联系。为使本国汇率符合自己的利益,各国程度不同地、或明或暗地都在外汇市场上有所干预,因此,独立浮动也只是近似于自由浮动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六)汇率目标区制:它是在货币政策自主性与汇率稳定间的一种折衷安排。与钉住汇率制度比,它主要扩大了汇率浮动的范围,同时增强了一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汇率目标区会产生稳定的预期,有助于货币当局减经干预的压力,只要汇率目标区完全可信,当汇率接近上下限的时候,投资者会形成一定的预期,认为汇率不会突破限制,从而达到稳定汇率的目标。
(七)货币联盟:是指几个国家组成的单一货币区。这一汇率制度安排主要根据蒙代尔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R.A.Mudell,1961)而来。该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是:货币区内的国家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对外实行单一的浮动汇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当几个国家之间经济一体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的时候,它们之间结成货币联盟是有利的,名义变量之间的不平衡,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来实现平衡。这一制度对区内各国的经济一体化要求较高,目前只有欧盟采用这一制度。
最后,根据IMF的汇率制度分类方法,硬钉住汇率制度包括货币局制和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中间汇率制度包括软钉住汇率制度(传统的钉住单一货
币或一揽于货币、水平区间钉住、爬行钉住和爬行区间)和严格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包括自由浮动和无预先设定汇率路径的管理浮动。下面是IMF汇率制度分类及统计(见下表),从表上看实行钉住汇率制国家逐年递减,实行浮动汇率制国家逐年递增,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实行独立浮动汇率制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转而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
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复杂多样,而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这些影响因素本身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各种汇率制度本身也有各自的优缺点,固定汇率制度安排的意义在于通过全部或部分让渡货币主权,换取汇兑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更强的国内财务政策约束。各种形式的中间道路则可能兼收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的优点,并使本国货币当局具有一种相机决择的自由。但也有观点认为,在资本帐户开放的前提下实行中间汇率制是危险的(易纲,2000)。这就决定了国际货币体系必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然而到底哪一种汇率制度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最佳选择,迄今尚无定论。一个国家必将根据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和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改变和何时改变本国的汇率水平和汇率体制,即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
二、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发展与争论
世界上存在了如此的汇率制度模式,相应的也就存在了几乎是同样多的汇率选择理论。在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各种汇率理论的观点以及他们之间的争论。
在20世纪60年代时,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孰优孰劣这一焦点上。
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都是浮动汇率制赞成者。赞成浮动汇率制度观点的主要理由可概括如下:(1)浮动汇率可以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从而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2)在浮动汇率制下,内部和外部平衡不会产生矛盾,各国有较大自由推行本国经济政策,不必采用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去应付外部平衡目标。(3)浮动汇率犹如一道堤墙,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的传播起到一种隔绝作用,因而还能减少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4)浮动汇率能消除因汇率长期固定而引起的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的后果。
而蒙代尔、金德尔伯格等固定汇率制的主要支持者们则从国际间相互合作的角度来分析汇率制度,认为固定汇率制能使各国经济连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而浮动汇率制则会由于汇率的波动导致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另外,浮动汇率制会造成各国滥用汇率政策,形成货币竞争性下浮,不利于国际经济合作;此外,浮动汇率制下通货膨胀的传递具有不对称性,汇率下浮国家的物价上涨幅度要超过上浮国家物价下降的幅度,其净效应则是导致世界性的物价水平上升,即产生棘轮效应(又称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