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特征

合集下载

种群的特征课件

种群的特征课件

种群的特征课件一、引言种群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的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一物种个体所构成的总体。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种群结构、种群动态和种群分布等方面。

通过研究种群的特征,我们可以了解物种的生存状况、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以及种群的分布规律,从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种群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数量特征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生存状况和资源利用效率。

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食物资源、栖息地质量、环境条件等。

种群密度的变化可以影响种群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种群结构种群结构是指种群中不同年龄、性别、大小等个体组成的比例和分布。

种群结构对于种群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种群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种群的生殖力和生存力。

种群结构的变化可能受到环境变化、资源利用、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研究种群结构,我们可以了解种群的生殖策略、生存策略和适应能力。

四、种群动态种群动态是指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种群动态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种群的生存状况、数量变化趋势和生态功能。

种群动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率和迁移率等。

种群动态的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种群动态,我们可以预测种群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五、种群分布种群分布是指种群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种群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条件、资源分布、种群密度等。

种群分布的变化可能对种群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种群分布,我们可以了解种群的适应能力和生态位。

种群分布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生境需求,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结论种群的特征是生态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种群密度、种群结构、种群动态和种群分布等方面都是种群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种群的特征,我们可以了解物种的生存状况、数量变化趋势和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种群的特征》评课稿

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种群的特征》评课稿

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种群的特征》评课稿一、引言本评课稿旨在对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种群的特征》这一单元进行评价和分析。

通过对教材的内容、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背景《种群的特征》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单元。

该单元主要讲述了种群的定义、种群的生长与发展、种群的结构和种群的动态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理解种群这一生物学概念的多重含义,认识到种群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了解种群数量、密度和分布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教材内容分析1. 种群的定义教材明确了种群的定义,即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内,以相同物种为组成单位的个体总和。

这一定义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并且为进一步学习种群的特征奠定了基础。

2. 种群的生长与发展教材详细介绍了种群的生长与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种群数量是如何随着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的变化而变化的,以及环境因素对种群生长的影响。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环境变化对种群生态系统的影响的敏感性。

3. 种群的结构教材介绍了种群的结构分为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空间结构三个方面。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结构,能够深入理解种群的组成和内部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4. 种群的动态教材着重介绍了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和种群的周期性规律。

学生通过学习种群数量的周期性变化,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种的生命周期,掌握物种的数量对环境的适应性。

四、教学设计评价1. 教学目标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明确,突出了对基本概念、关键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些目标,学生能够建立起对种群的综合认识,认识到种群对生态系统平衡的贡献。

2. 引入活动设计恰当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引入活动设计上有所突破。

例如,在引入种群定义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实际生活场景,通过观察群体的行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种群的概念。

3. 探究性学习法应用得当在教学过程中,探究性学习方法得到了合理应用。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优秀教案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优秀教案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本节课就是以让学生亲历模拟实验及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

二、教材分析:《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

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列举种群的特征”,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

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

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情感目标: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

2.教学重点与难点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三、教学过程设计种群的特征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概述1、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如: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就是一个种群)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3、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知识点总结本节属于生态学部分的基础,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小单位,内容主要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种群的数量变化是本节的重中之重。

种群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我们研究种群主要研究其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种群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种群的空间特征,通常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三种类型。

种群数量的变化我们主要研究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有“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两种类型。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4.1种群的特征 含答案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4.1种群的特征 含答案

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人教新课标)第1节种群的特征【思维导图】【微试题】1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微思考】请从种群的数量特征上分析,某高二(7)班的全体同学是否能算作是一个种群?提示:不能。

因为班级不是一个自然区域,同时它不具有年龄组成、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的数量特征。

2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方法规律】种群特征在生产中的应用(1)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2)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地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3)利用性引诱剂诱捕雄蛾—-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

3 2013浙江高考]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名师提醒】(1)性别比例不是1∶1的种群并不一定是一个衰退型的种群,如蜜蜂和蚂蚁等种群。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50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50张PPT)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A
B
C
1. 图中A种群属于增长型,C种群属于衰 退型,B种群属于稳定型。这是由于种群中年 轻个体越多,一般来说出生率会越高,死亡率 会越低。
34
2.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 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 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 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 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组成为衰退 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 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 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1、取样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随机性 样方的大小 样方的数量
2、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样方数越多结果越接近真实值
16
说明: ①样方法除适用于植物外,还适用于
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蚯蚓、某种昆 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
②对于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 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 密度。
(3)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 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 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4)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
39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婴儿性别比接近120 : 100
2004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 况》白皮书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 别比例接近120 : 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 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
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 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 个体的分布。
老年 成年
32
③衰退型:特点种群幼年
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
多,种群处于衰退时期,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4.1《种群的特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4.1《种群的特征

生物 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1.种群概念的理解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即种群是物种存在 的形式。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 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3)两个方面宏 微观 观方 方面 面: :种 种群 群是 是生 生物 物繁 进殖 化的 的基 基本 本单 单位 位
生物 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1)种群的特征是个体不具有的,个体只能 具有性别、年龄、出生、死亡等特征。
(2)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内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 内的个体都为同一物种。
生物 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自主解答] ________ 解析: 12月份未成熟个体为0,说明该种群10月份的出 生率可能为0,A正确;天敌迁入后,未成熟个体和衰老个体 容易被捕食,从而导致该种群年龄结构发生改变,B正确;由 图可知,在不同的季节年龄结构不同,C正确;大量诱杀雄性 个体,影响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下降,最终使种群密度降 低,D错误。 答案: D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生物 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2.年龄组成的曲线图
图甲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 量增加,属增长型;而图乙相反,应为衰退型。

高中生物《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4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4 新人教版必修3

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 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
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 例。
①增长型:
特点:幼年个体 多,老年个体少。出 生的比死亡的多。
老年 成年 幼年
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②稳定型:
特点:各年龄期的个 体数比例适中。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这些生物是同一种生物吗?为什么?
葡萄
蝴蝶

蘑菇
不是同一种生物,它们的形态、结构并不相同。
看下面这张图片,有什么特点?
种群特征有哪些?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一、种群密度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 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很高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什 么? 种群密度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什 么?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什么?
年龄组成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 是什么? 性别比例
课堂小结
• 大家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 内容呢?
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 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 数。
老年
成年 幼年
种群中个体数目保 持相对稳定。
③衰退型:
老年 特点:老年期个体数目 较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 少。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 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成年 幼年
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老年个体数 成体数 幼体数
增长型
年龄组 变 成 化趋势
稳定型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三章学习个体这一层次的基础上,转换视角,从宏观﹑群体水平来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与本质,即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来研究生命,不断丰富对自然界生命系统的多层次性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

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情感目标: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标志重捕法四、教学策略充分利用教材及课件中的图片资料将学生引入所设计的教学情景,每一小节都有问题引领,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让问题链条逐步形成,层层深入,综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让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引导分析讨论出现的问题,一块总结出样方法的注意事项。

标志重捕法的教学可设计一个数玉米的小实验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五、教学过程导入种群,前3章我们学习了生物体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但只研究生物个体还是远远不够的。

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组成一定的群体,相互影响,共同生活。

课件展示几幅种群图片,让学生总结出种群的三要素。

接着通过一个选择题进行辨析种群的针对性训练。

问题:1、我们肥城市所有的人算不算一个种群?2、如果你作为我们肥城市计划生育部门的负责人,你会关注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引出种群的数量特征。

那么如何调查种群密度呢,课件出示第一个调查对象,即2平方米的范围有5棵蒲公英,求种群密度,学生通过直接计数完全可以轻易求出。

《种群的特征》一课核心素养分析及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一课核心素养分析及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一课核心素养分析及教学设计作者:刘海龙来源:《湖南教育·D版》2019年第03期《种群的特征》是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的教学内容。

教材把种群密度调查的实践放在了突出位置,意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科学思维能力及科学研究品格。

本节教学的核心素养指什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是我们要弄清的首要问题。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指学生通过生物学习而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以及解决社会生活中相关生物问题、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及能力(宏观层面),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4个方面。

核心素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华南师范大学陈友芳教授认为,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一种把相关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实生活情境的能力和品格。

要形成这种素养,学生应该是在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主题或项目中通过体验、探究、发现来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养成品格。

《种群的特征》一节的教学,相关知识包括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种群密度调查的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技能包括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的操作练习;能力包括种群密度调查的样方法的掌握;品格包括严谨思维、乐于合作、平等交流等培养(微观层面)。

种群密度的教学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涉及种群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办法,更重要的是还要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开展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具体操作。

本节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具体探讨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教學设计。

(一)种群密度调查样方法的教学设计第一步:理解种群密度的概念,能说出计算办法并写出公式。

第二步:理解计算种群密度的应用价值,能理解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需要种群密度作参考。

第三步:探讨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问题】自然情况下,自然区域面积广大,而且动物的生活区域是变动的,如何调查种群密度?【探讨】引导分析: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主动充分参与)。

植物种群密度调查可以采取样方法,动物种群密度调查可以采取标志重捕法。

高中生物《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6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6 新人教版必修3

思考与讨论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问题:种群三种类型的年龄组成与种群密度有 何关系?
思考与讨论
种群中幼年的个体非常 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 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 这样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 亡率,是一个迅速增长的 种群,种群密度会越来越 大。(增长型)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问题:种群三种类型的年龄结构与种群密度有 何关系?
B. 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 环境中水、温度条件适宜 D. 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 环境中天敌增多 F. 环境中阳光不足 G. 寄生生物增多
H. 寄生生物减少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 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 的雄性个体,破坏了 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 比例,就会使很多雌 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 通过降低出生率从而 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 明显降低。
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A C H 。 A. 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思考与讨论
种群中各年龄时期的个体 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 正处于稳定时期,这样的种 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大体相等, 种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会保 持稳定。(稳定型)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问题:种群三种类型的年龄结构与种群密度有 何关系?
思考与讨论
种群中幼年的个体较少, 而成体和年老个体较多,反 映的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 率,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 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衰退型)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标志重捕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鸟类、鱼类、 昆虫等动物种群数量的估计。 假定在调查区域中,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 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 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 的个体数为m,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 取样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原则,即 N∶M=n∶m,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 N=M×n/m。

种群的特征 课件

种群的特征 课件

特征
种群具有地域性,即 种群内的个体分布在 不同地域或生境中。
种群具有遗传特征, 即种群内的个体之间 存在遗传差异。
种群具有数量特征, 即种群内的个体数量 是动态变化的。
种群的数量特征
02
数量规模
数量规模的定义
数量规模的动态变化
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反映种群的大小 。
种群数量增长呈指数型、逻辑型等动 态变化,受环境容纳量限制。
数量规模的影响因素
环境资源、空间容量、种间竞争、种 内调节等。
密度
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03
密度的定义
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的个体 数量,反映种群分布的疏 密程度。
密度的影响因素
环境资源分布、空间异质 性、种间关系等。
密度的生态学意义
影响种内竞争、种间关系 、群落结构等。
出生率与死亡率
出生率的定义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S型增长
总结词
描述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受到资源限制的增长情况。
详细描述
S型增长是指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受到资源限制的增长模式。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资源逐渐减少,导致种群增长 速度逐渐降低。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增长速度变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S型增长曲线通常用 于描述大多数生物种群的增长模式。
死亡率的定义
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 减少;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稳定。
种群的遗传特征
03
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中某一特定 基因的频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为:基因频 率 = (该基因的数量 / 群体中

生物:4.1《种群的特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生物:4.1《种群的特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 Content 知识要点
能力要求
7.识别群落 识别群落, 群落水平上研究 7.识别群落,说明群落水平上应研究的问 题 的问题 8.描述群落的结构特点 8.描述群落的结构特点 群落的物种组成 9.进一步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9.进一步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群落 10.了解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及人类活动对 的结 10.了解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及人类活动对 构 群落演替的影响 种间关系 11.宣传退耕还林 还草、还湖, 宣传退耕还林、 11.宣传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 的政策 群落的空间结构 1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热爱自然和积 1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极的生活态度
(
B
)
二、种群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1.种群的特征比较 1.种群的特征比较
• Content 项目
特征
种群密度
定义
特点或作用
①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 不同物种, 同一物种, 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种群的个体数 ②同一物种,种群密度可变 样方法 ③调查 量 标志重捕法 方法 种群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死亡) 种群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死亡)的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 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 ①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比例 ②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一、种群的概念及其实质 1.种群概念的理解 1.种群概念的理解 两个要素: 同种” 全部”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即种群是物种存在的 形式。 形式。 两个条件: 时间” 空间”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 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3)两个方面 宏观方面: 宏观方面: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微观方面: 微观方面: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

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阅读教材P60~63) 1.概念要素(1)一定的自然区域; (2)同种生物; (3)全部个体。

2.基本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阅读教材P60~62)三、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写出图中各序号的含义:①单位时间,②种群个体总数,③出生率,④迁入率, ⑤死亡率,⑥迁出率。

2.年龄组成(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3)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性别比例(1)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意义: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3)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四、种群的空间特征(阅读教材P63)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1)均匀分布;(2)随机分布;(3)集群分布。

[共研探究]1.理解种群的概念(1)下列各项是否属于种群,并说明理由。

①某池塘中所有的鱼。

(不属于)理由:鱼的种类很多,所有的鱼不是同一个物种。

②一块农田中全部长出种子的玉米。

(不属于)理由:全部长出种子的玉米不是全部的玉米个体。

③甲、乙两地同一物种的鸟。

(不属于)理由:不在同一个自然区域。

④一个班级内的全部同学。

(不属于)理由:不是全部的所有个体。

(2)个体、种群、物种三者之间的关系①个体具有出生、死亡、性别、年龄等特征。

②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

2.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根据概念,下列对种群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是②。

①一块麦田中所有的蝗虫;②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③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④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

3.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所处的面积或体积。

所以,在自然区域一定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第1节种群的特征1.阐述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与其他特征的关系。

(难点)2.掌握动、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难点)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密度(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它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应用。

①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

②渔业上的捕捞强度的确定。

3.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1)出生率和死亡率①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②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迁入率和迁出率: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年龄组成①概念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②类型(对点连线)【提示】A—c—ⅡB—a—ⅠC—b—Ⅲ(4)性别比例①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②意义: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③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4.种群的空间特征(1)随机分布,如杂草的空间分布。

(2)均匀分布,如水稻的空间分布。

(3)集群分布,如飘虫的空间分布。

[合作探讨]探讨1:依据种群概念,请你确认下列①~④是否可看作一个种群?为什么?①两个池塘中的鲤鱼。

②某池塘中所有的鱼。

③一块农田中全部长出玉米粒的玉米。

④某中学高一·(五)班所有学生。

提示:①~④均不属于种群,理由如下:①不属“同一区域”;②不属“同一物种”(鱼有很多种类);③不属“全部个体”。

④“班级”不是一个自然区域,同时它不具有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种群的数量特征。

探讨2: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其中②③④代表哪种特征,为什么?提示:②③④分别代表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因为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的,而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

[思维升华]1.种群特征之间的联系“+”、“-”分别表示增加、减小―→表示“直接因素”表示“间接因素”(1)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种群的特征》评课稿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种群的特征》评课稿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种群的特征》评课稿1. 引言《种群的特征》是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中的一章,主要介绍了种群的定义、种群数量变动和种群的分布规律等内容。

本评课稿旨在对这一章节进行评估,分析其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分析2.1 种群的定义《种群的特征》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种群的定义。

教材中引入了科学家对种群的不同解释,如包括了相同种类个体的群体、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个体等等。

此部分内容很明确地说明了种群的概念,并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

2.2 种群数量变动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种群数量的变动规律。

教材中涉及到了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和种群的进化等内容。

这些内容的融合和展示方式很清晰,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来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动规律。

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思考能力。

2.3 种群的分布规律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种群的分布规律,包括均匀分布、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三种类型。

教材详细说明了不同种群分布规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同时,该部分还提到了物种对环境的适应,对于学生全面了解种群的分布规律和环境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3.1 知识理解和应用通过对《种群的特征》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种群的概念、数量变动和分布规律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教材通过案例和图表的形式展示生物种群的现象和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对实际场景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种群现象。

3.2 分析思维能力本章节还涉及到了种群数量变动和分布规律的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对不同因素的比较和分析,可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和种群分布的形成原因。

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能够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3 环境意识培养在第三部分中,教材强调了物种对环境的适应和种群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更加关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种群的数量特征(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种群的数量特征(第1课时)

任务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 取样关键
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讨论】为什么强调随机取样?
为了使调查结果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任务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记重捕法方法
阅读教材P3,简要写下你的调查流程。
捕获
调查范围为1hm2
任务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记重捕法方法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19
22
1
15
3
1
0
0
样方5
8 0
种群密度 (株/m2)
13 0.8
样方大小
0.3×0.3m 0.6×0.6m
1×1m 1.5×1.5m
2×2m
表2 不同样方大小的种群密度调查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0
0
0
0
0
0
0
1
0
0
1
1
0
1
2
1
1
2
4
2
样方5
0 0 0 0 2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种群在_单__位__面__积__或_单__位__体___积_中的_个__体__数__就是种群密度;
①概念: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总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思考】是不是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就大?
不是; 因为种群密度强调的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巩固练习】请选取合适的方法调查下列种群的密度: ①草地上的蒲公英 ②某森林中的大山雀 ③某公园中已被保护的古树 ④麦田中的蚜虫 ⑤估量玉米田中的某种蛾(具有趋光性)的灾害程度

生物:4[1].1《种群的特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修改版

生物:4[1].1《种群的特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修改版

第1节种群的特征一.学习重点:种群的特征二.课堂互动1.什么叫种群【自学评价】在自然界里,任何一种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一定的____________内,_______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精典范例】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一片稻田里的水稻的数量 B.一片稻田里的害虫的数量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一个池塘内各种鱼的总数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__________或单位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_____。

(2)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估算种群密度的样方法的做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______选取若干个_________,通过计数________的个体数,求得________,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_______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___________值。

(4)取样的关键是做到_________________,不能掺入____________因素。

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可以采用_______。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__________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6)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________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数占_________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的密度。

【精典范例】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婴儿性别比接近120 : 100
我国出生性别比高达117,即每出生100个女孩即 有117个男孩出生;在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比女 性多出2000余万人,平均每个年龄男性比女性富余 100多万人。由此人口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国实现 小康之日,将会有3000万至4000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 青年无妻可娶。
N=M(总标志数)×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标志数)
整理ppt
12
例3 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 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 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 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 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
14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整理ppt
15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加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降低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最 直接因素,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
整理ppt
7
整理ppt
8
记数方法: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方框内+相邻两边上+夹角顶点
计上不计下整理,p计pt 左不计右
9
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虎凤蝶幼虫的 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m2)的种群数 量分别为4、6、8、8、9只。那么,如何计算该种蝶 幼虫的种群密度(单位:只/hm2)?
N=(4+6+8+8+9)/5=7只/m2 =70000只/hm2(注意:1hm2=10000m2)
整理ppt
10
标志重捕法
N只
第2次抓捕n只,其中 被标记的m只
第1次抓捕,标记M只
整理ppt
把标记的M只放回 11
计算方法:
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 例相等的原则:
即 N∶M = n ∶m
整理ppt
5
4、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逐一计数法
分布范围小、数量有限的生物
(2)取样调查法
整理ppt
6
样方法
取样
计数
求平均值
注意事项: 样方的大小 样方一般以1m2的正方形
样方的数量
。 取样的方法 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
适用范围:不活动或者活动能力有限的昆虫等动
物 (植物、昆虫卵、蚜虫、跳蝻等)
整理ppt
25
预测变化趋势
间接影响
年龄结构
种群密度
性比
直接决定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和迁出
整理ppt
外界环境
2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3
种群的特征
1 种群密度
2 出生率和死亡率
3 迁入和迁出
4 年龄结构
5 性比
整理ppt
4
一、种群密度 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1、概念: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容积内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面积或体积
2、特点: 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 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密度有差异
3、意义: 农业害虫的监测和预报、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等
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整理ppt
20
五、性比
种群中有生殖能力的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比会直接导致出生率下降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雌雄相当型


雌多雄少型
雌少雄多型
整理ppt
21
1、雌雄相当型: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整理ppt
22
2、雌多雄少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
整理ppt
16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整理ppt
17
三、迁入和迁出
迁入和迁出也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直 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
整理ppt
18
四、年龄结构
一个种群中各年龄组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 比例关系。
生殖后期 生殖期 生殖前期
增长型
稳定型
整理ppt
下降型
19
几种年龄型种群的特点
象海豹等群体动物。
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
整理ppt
23
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
3、雌少雄多型: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白蚁等营
社会性生活的动物。蜜蜂若考虑有生殖能力的个体, 也为雌少雄多型。
❖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
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整理ppt
N=M(总标志数)×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标志数)
N=42×38/12=133只
整理ppt
13
4、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逐一计数法
分布范围小、数量有限的生物
(2)取样调查法
样方法 不活动或者活动能力有限的昆虫等动物
(植物、昆虫卵、蚜虫、跳蝻等)
标志重捕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整理ppt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整理ppt
1
生物个体
同种
种群
所有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
最大
生物圈
整理ppt2Fra bibliotek同地一、种群的概念 要点 同种
所有
√ 1.大明湖里全部的鲤鱼
2.大明湖和趵突泉中的鲤鱼 3.大明湖里全部的鱼 4.一个果园中的五棵苹果树 5. 一个池塘中全部的蝌蚪
种群是物种繁殖、进化的基本单位
整理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