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动学原理

合集下载

药物动力学

药物动力学

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学科,它对药物在人体内的行为进行定量研究,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的吸收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途径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注射、吸入、外用等方式进入体内,其中口服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给药途径、药物的制剂形式、肠道内容物的影响等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药物的分布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药物在体内主要通过血液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分布到组织器官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离子性等因素。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血流动力学、血-脑屏障等因素都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药物的代谢过程药物的代谢目的药物代谢是为了加快药物的排泄,使药物更容易从体内排除。

代谢通路药物代谢主要通过肝脏中的细胞内酶系统完成,包括细胞色素P450等。

药物的排泄过程药物的排泄途径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也可通过胆汁排泄、乳汁排泄等途径。

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肾功能状态、药物的分子大小、极性等性质都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排泄速度。

药物动力学参数表述药物动力学的参数有哪些常用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包括药动学半衰期、药物清除率、生物利用度、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等。

参数的意义这些参数能够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行为,为临床用药监测和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上的应用用药策略制定根据药物的动力学特点,制定合理的用药策略,包括给药途径、用药剂量等。

临床用药监测通过监测药物浓度,根据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用药调整,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结语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行为的重要学科,对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掌握药物动力学知识,有助于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实现个体化用药的目标。

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原理是

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原理是

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原理是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学科。

药代动力学特征指的是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行为及其相关变化。

药物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途径进入体内的过程。

药物可以通过口服、皮肤吸收、静脉注射等途径进入体内。

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性质(溶解度、离子化程度等)、给药途径、药物形式(固体、液体)、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等。

药物吸收的特征可以通过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来描述,常用的参数有最大血药浓度(Cmax)和面积下曲线(AUC)等。

药物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和器官之间的分布过程。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进而发挥药效作用。

药物分布的特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疏水性、药物蛋白结合率、药物的离散程度等。

药物分布的特征可以通过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比值来描述,如药物的药物分布量(Vd)等。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化学反应转化成代谢产物的过程。

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也可以在其他组织和器官中发生。

药物代谢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增加其水溶性、增强其活性或减弱其毒性。

药物代谢的特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化学结构、酶系统的活性、药物与酶的亲和力等。

药物代谢的特征可以通过药物的代谢半衰期来描述,代谢半衰期越短,药物的排泄速度越快。

药物排泄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体内经过肾脏、肝胆系统、肺等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药物排泄的速度和途径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分子大小。

药物排泄的特征可以通过药物的排泄常数和排泄率来描述,常用的参数有肾清除率(CLr)和肝清除率(CLh)等。

除了以上四个主要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外,还有一些与药物动力学行为相关的参数,如生物利用度(F)和药物半衰期(T1/2)等。

生物利用度是药物经过给药途径到达循环系统的百分比,药物半衰期是药物在体内衰减为原来一半所需的时间。

总之,药代动力学特征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一系列特征,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参数来描述。

药动学概述

药动学概述

药动学研究的新进展
(1) 矩量法(statistical moment theory)
➢ 统计矩概念的基础是:当一定量的药物输入机体时,不论是在 给药部位或在整个机体内,各个药物分子滞留时间的长短,均 属随机变量。药物的吸收、分布及消除可视为这种随机变量所 相应的总体效应,因而药-时曲线是某种概率统计曲线。
Pharmacokinetics,“PK” 药动学 应用动力学的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 途径进入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 “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Pharmacodynamics ,“PD” 药效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理,包括观测生理机能的改 变、生化指标的变化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等内容。
杂的体内过程; ➢ 求出模型的特解与通解,推证与建立包括药物输入与输
出、体内与体外、药动与药效的关系、特殊个体动力学 参数与群体动力学参数的关系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公式。 ➢ 理论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必将为药动学的实验设计及具 体应用开辟广阔前景。
二、药动学的基本研究任务
在实验上求参数
根据机体给药后观测到的样本药物浓度的经时数据,选择合适的模型, 并求出这种模型中有关的具体参数,使该模型与实验值能紧密地“嵌 合”起来,“模型嵌合”70年代前多采用残数法,后来多用计算机进 行编程处理。 准确的获得不同时间点体内药物的量:在线检测技术、固相微萃取技 术、液质联用技术等 用适宜的数据处理方法揭示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 Laplace变 换法、输入函数与配置函数法、流线图法、残数法及人工神经网络等。
优点:
能更精细表征任何器官或组织中药物浓度的经时过程。 生理模型各参数采用真实解剖值,故机体生理病理的 改变而引起药物处置动力学的变化,能通过某些参数 的改变来估计。 种属之间的数据可以互相推算。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是药物研发和应用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而药效动力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药理效应。

一、药代动力学1. 药物吸收药物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吸收速度和程度直接影响药物的药效。

吸收途径包括口服、注射、吸入等。

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溶解度、pH值、渗透性等。

2. 药物分布药物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分布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脂溶性、离子化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分布。

此外,血液供应充足的组织器官吸收药物更多,而脂溶性较高的药物则更容易穿过细胞膜。

3. 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被酶系统代谢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主要发生在肝脏中的肝酶系统。

药物代谢会影响药物的活性和持续时间,也是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

代谢产物可能具有药理活性,也可能是毒性产物。

4. 药物排泄药物排泄是指将代谢产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尿液,也可以通过粪便、呼吸、汗液等途径。

药物的排泄速度与药物的解离速度、肾小管分泌速率等因素有关。

二、药效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药理效应的学科。

它可以描述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治疗窗口、作用机制等。

药物的药效动力学特性是影响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

1. 剂量-效应关系剂量-效应关系研究药物剂量与产生的效应之间的关系。

通常可以分为线性和非线性关系。

线性关系表示药物剂量增加或减少,效应也相应等比例增加或减少。

非线性关系则表示剂量增加或减少,效应并不等比例变化。

2. 治疗窗口治疗窗口是指药物在体内能够产生治疗效果的浓度范围。

在治疗窗口内,药物能够发挥治疗作用;而超出治疗窗口,剂量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治疗失败。

3. 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也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即药物与靶点结合后产生的药理效应的分子机制。

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对于合理用药、药物研发和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药动学一般原理及其在临床给药方案中的应用

药动学一般原理及其在临床给药方案中的应用

一、临床药动学的一般原理

2、药物在体内的处置


药 学
◈ P-GP(p-glycoprotein),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ATP结 合盒(ABC)蛋白的主要的一种。它由MDR基因表达。 能量依赖性的排出细胞内的药物或毒物,对机体起到 保护作用。目前已证实很多药物为P-GP的底物。

如服用环孢素A时,同服胡柚汁(grapfuit
③上市后再评价。
2019/11/20
8
第一章 药动学的一般原理及其在临 床给药方案中的应用(一)
一、临床药动学的一般原理

上市后撒出临床的药物
临 床 药
◈1980至今,美国FDA因预先未知的严重不良反应而从市场撤除的共 有12个药物。
◈ 非甾体抗炎药 苯噁洛芬(benoxaprofen)、
学 ◈ 抗菌药物
◈ 2、药物在体内的处置
临 床
⑴吸

药 ◈ 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至大循环的过程。
学 ◈ 通常认为,只有吸收的药物,才能发挥预期疗效,因
◈ 此,药物吸收的多少与难易,对药物作用有决定性的
影响。
两个参数:吸收速度、吸收程度
2019/11/20
11
第一章 药动学的一般原理及其在临 床给药方案中的应用(一)
一、临床药动学的一般原理
200
100
0
0
5
10
15
20
25
30
时间(h)
2019/11/20
25
第一章 药动学的一般原理及其在临 床给药方案中的应用(一)
一、临床药动学的一般原理 2、药物在体内的处置 ◈ ◈吸收速度与疗效的关系

当浓度与疗效相关时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药动学概述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药动学概述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药动学概述一、药动学定义药动学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和数学处理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即ADME 过程)的量变规律的学科,即药动学是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一)治疗浓度范围治疗浓度范围即治疗窗,是指给药后产生药效的最低有效浓度和产生毒性的最低中毒浓度之间的浓度范围。

治疗窗窄的药物,其治疗浓度相对较难控制,易发生治疗失败或不良反应,常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二)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的关系对于大多数药物及其制剂,药物进入体内后,血中的药物浓度与药物作用靶位的实际浓度呈正相关,从而间接反映药物的临床效应,包括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药动学中常以血液中的药物总浓度作为观察指标。

三、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参数(一)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药动学的研究中,将药物制剂通过适当的方式给予受试者,然后按照适当的时间间隔抽取血样,检测血样中的药物浓度,每一个取血时间点有一个对应的药物浓度,由此就得到一系列的血药浓度相对于时间的实验数据,简称为药-时数据。

将其用坐标图表示,称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简称药-时曲线。

血管内给药的药-时曲线通常为曲线,而血管外给药的药-时曲线一般为拋物线。

根据研究的需要,常将药-时曲线的不同时间段用吸收相、平衡相和消除相来表示,表明该时间段(时相)体内过程的主要影响。

(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中,药-时曲线与时间轴共同围成的面积称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简称药-时曲线下面积,用AUC表示。

其与药物吸收的总量成正比,能够反映药物吸收的程度。

AUC越大,表明制剂中的药物被生物体吸收越完全。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是评价制剂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重要参数。

(三)峰浓度和达峰时间血管外给药的药-时曲线一般为拋物线,其中有两项特征性参数,即血药峰浓度和达峰时间。

血药峰浓度即药-时数据中的最大浓度,用C max表示,C max的大小能够反映药物的疗效情况和毒性水平。

0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0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是指体内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 的过程,它与生物转化统称为药物消 除(elimination)。

(一)肾脏排泄 :
泄 途 径
1.排泄方式
(1)肾小球滤过。
(2)肾小管被动重吸收,在远曲小管
(3)肾小管主动分泌,近曲小管(同时主动重吸 收营养物质). 2.肾排泄药物的特点 (1)尿药浓度高,有利也有弊
无吸收 过程
肌内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 。 2. 从鼻黏膜、支气管或肺泡吸收
气体、挥发性液体药物(如吸入麻醉药)或分散在空 气中的固体药物(如气雾剂) 4.从直肠吸收
给药方式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二 .分

• 分布(distribution)是指吸收入血的药 物随血流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 药物的分布速率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 质、各器官组织的血流量与对药物的通透 性以及药物在组织与血浆的分配比。
药物在血液中的分布
1. 与血细胞结合 2. 与血浆蛋白结合 成为结合型药物
(bound drug),血浆白蛋白是最重要的
结合蛋白。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是可逆的,
游离型药物与结合型药物经常处在平衡状
态之中 。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
• 暂时失活性:结合后药理活性暂时消失,暂 时“储存”于血液中 • 可逆性
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时量关系(time-concentration relationship)是指血浆药物浓度 (C)随时间(t)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的规律。
曲线下面积(AUC)
坐标轴与时量曲线围成的面积 反应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

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F)

药理学3药动学

药理学3药动学
滞后一些。故孕妇用药须特别谨慎。
药理学3药动学
生 物 转化 (biotransformation)
又称代谢或药物转化,是指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 改变。转化后的药物活性降 低或失去药理活性,极性增 加,易于排泄。
药理学3药动学
生物转化的部位及其催化酶
•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是肝脏。 •生物转化由肝微粒体细胞色
药理学3药动学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
• 细胞膜主要由脂类(磷脂、胆固醇与糖脂) 和蛋白质组成。
• 大多数极性(离子化程度较强)药物难于 通过脂质双层,而脂溶性药物可以通透。 小分子药物可从膜孔透过膜。
•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能力主要决定于药物的 脂溶性、解离度及分子量,其转运机制可 分为被动转运和载体转运两大类。
---是指体内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 的过程,它与生物转化统称为药物消 除(elimination)。
药理学3药动学
载体转运 ---是指细胞膜上的载体与药物结合,并
载运它到膜另一侧的过程。
• 主动转运:又称“上山”或逆流转运。 特点是:①逆浓度梯度或逆电化学梯度 透过细胞膜 ②细胞膜的载体对药物有特 异的选择性 ③消耗细胞能量 ④以同一载 体转运的两种化合物可出现竞争性抑制 ⑤转运速度有最高限度。
代谢酶的活性,增加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速率。 苯巴比妥是典型的酶诱导剂。
(2) 酶的抑制:某些化学物质能抑制肝微粒体药物
代谢酶的活性,减慢其他药物的代谢速率。红霉 素是酶抑制剂。
3. 生理因素与营养状态 生物转化有明显的种属差 异、种族差异和个体差异
4. 病理因素
药理学3药动学
排 泄(excretion)
药理学3药动学
pKa值的概念
• pKa值——是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50% 解离时溶液的pH值。注意:pKa值不是药 物自身的pH值。药物离子化程度受pKa值 及所在溶液的pH值决定。

药理学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学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 ATP:Na+:K+=1:3:2
当细胞内[Na+]升高或细胞外[K+]升高时,钠泵被激活。 分解ATP供能,将Na+泵出细胞,同时将K+泵入细胞.
(2)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又称二次性主动转运。即不直 接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而是与原发性主 动转运中的转运离子相耦合,间接利用细胞内 代谢产生的能量来进行转运。这种转运使物质 跨膜转运的最普遍方式。
三、代谢(生物转化, metabolism, biotransformation)
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改变。转 化后的大多数药物药物活性降低或失去 药理活性,极性增加,易于排泄。
部位:主要在肝脏,
其它如胃肠、肺、皮肤、肾。
代谢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系(简 称“肝药酶”)催化。
药物氧化代谢 (Oxidation) 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系(CYP)
需特异性载体。
如体内葡萄糖和一些离子(Na+、K+、 Ca2+等)的吸收。
顺浓度梯度,不耗能,不能逆浓度梯度 转运。
2、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药物从低浓度一侧跨膜向高浓度一 侧的转运,又称逆流转运、上山运动。
主动转运的特点: (1)药物逆浓度差转运 (2)耗能 (3)需要载体 (4)有饱和现象及竞争性抑制
药物跨膜转运速度符合Fick定律
通透量(分子数/min) =(C1-C2)× 膜面积×通透系数
膜厚度
C1-C2 为药物浓度差,通透系数即 药物分子的脂溶度
(二)药物转运体
药物转运体(transporter)是跨膜转运蛋白,是 药物载体的一种。转运体可分为:

药动学原理

药动学原理

大纲一 定义 药代动力学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表6-1二 影响血药浓度的药代学因素 表6-2三 药代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一)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有三个 (二) 药代动力学中的动力学过程:有三个1. 一级动力学:①定义 ②公式 ③图形特点 ④例子2. 零级动力学:①定义 ②公式 ③图形特点 ④例子3. 米-曼氏动力学:①定义 ②公式 ③图形特点 ④例子(三) 房室模型1. 定义 a 静脉推注①一室开放模型 b 静脉灌注c 血管外给药2. 常用类型 a 静脉灌注P111图示 ②二室开放模型 b 静脉推注c. 血管外给药(四) 药物的体内分布P112表现分布容积:①定义 ②公式 ③意义 ④影响因素 a b 见P112(五) 药物的消除动力学:代谢、排泄 多称为一级动力学过程 P1131.公式: t k C C e C C kc dt dc kt303.2log log 00-==→-=- 2.图形特征:P113不考虑吸收过程,只考虑消除3. 利用t k C C 303.2log log 0-=公式计算药代参数 1) k 消除速率常数,由直线斜率求得。

斜率=k/2.303,所以k=斜率*2.303 2) 消除半衰期)(21βt :k t 693.021= 一室模型P114-P115 ββ693.021=t 二室模型 β为消除相消除速率常数③ 药物的清除率公式b :Cl总=Cl H 肝+Cl R 肾 定义,影响因素C,计算db-1 器官清除率,定义 P115 公式:Cl 器官=E(摄取比)*Q(总血流量) b-2 摄取比定义,公式P115-1163) 药物的清除率:P115① 定义② 公式:Cl 总=Cl H 肝+Cl R 肾a 、 器官清除率:定义(a-1) 公式(a-2)b 、 摄取比:定义(a-1) 公式(a-2)③ 决定因素: Vd ,k(清除速率常数)④ 计算Cl(总体)a 、 一室模型时:CA A D Cl )(=A 为给于的药量,口服给药时D 要*f(药物到达系统循环的分数) k C C A 0=∴ 00C K D C K D Cl ⨯=⨯= b 、 二室模型是:CA A D Cl )(==见P117公式,意义P117 ⑤ 计算Cl R 肾 P117-118⑥ 计算Cl H 肝(六)药物吸收动力学 P119通常服从一级动力学1. C-t 曲线:有三个重要参数C A C T T peak ,),(max max 他们的意义在P1202. 一室模型:公式)1(),(00t K a a e C C C C K dtdc --=-=P120-121 3. 二室模型:公式21C C C +=P1224. C A 估算,简单方法复杂方法实际计算方法多次给药时。

临床药理学的基本原理与药物动力学

临床药理学的基本原理与药物动力学

临床药理学的基本原理与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和反应的学科。

它是药物研发、使用和治疗的基础,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临床药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药物动力学,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临床药理学知识。

一、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主要通过与生物体内的特定受体结合来实现。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通常可产生以下效应:1. 激动效应: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能使受体活跃起来,从而促进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进而产生生理或药理效应。

2. 抑制效应: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能阻断细胞内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生理或药理效应。

3. 拮抗效应: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能阻断其他药物或内源性物质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减弱或消除其效应。

二、药物代谢和消除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消除是药物动力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吸收:药物从给药途径进入体内的过程。

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给药途径、药物的性质和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等。

2. 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药物能在组织和液体中形成浓度梯度,从而实现治疗效应。

3. 代谢: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大部分药物在肝脏中完成代谢,由肾脏排出体外。

4. 排泄:药物通过肾脏、肠道和呼吸道等途径排出体外。

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通过尿液排出绝大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

三、药物治疗的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个体的基因型、环境因素和疾病状态等有关。

因此,个体化治疗成为临床药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1. 基因型差异:不同个体的基因型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

个体化基因检测能够帮助医生针对不同的基因型选择最适合的药物治疗方案。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饮食、生活习惯、药物相互作用等均可能干扰药物的效应和安全性。

3. 疾病状态:不同疾病状态下,机体的代谢、排泄和药物反应等均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案。

四、临床药理学的应用临床药理学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研发: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指导,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药效学和安全性等方面。

药动学一般原理

药动学一般原理

影响。
两个参数:吸收速度、吸收程度
10
第一章 药动学的一般原理及其在临 床给药方案中的应用(一)
一、临床药动学的一般原理
◈ 2、药物在体内的处置
临 床
⑴吸 收 ◈吸收速度:

参数Ka:单位时间吸收的百分率(1/h)。Ka越大,吸

收越快。如同等剂量下,吸收越快(tmax小) ,Cmax越 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静脉内给药无吸收过程

上市后撒出临床的药物
临 床 药
◈1980至今,美国FDA因预先未知的严重不良反应而从市场撤除的共 有12个药物。
◈ 非甾体抗炎药 苯噁洛芬(benoxaprofen)、
学 ◈ 抗菌药物
替马沙星(temafloxacin)
◈ ◈ 抗高血压药 氟司喹南(flosepuinan)
◈ 这3个药物的上市时间最短,只有4个月;
药 药动学在临床药学活动中的应用。具体的说, 学 临床药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动力学规律,

并应用于个体给药方案设计的应用技术学科。
5
第一章 药动学的一般原理及其在临 床给药方案中的应用(一)
一、临床药动学的一般原理 1、基本概念

临 床 药 学

6
第一章 药动学的一般原理及其在临 床给药方案中的应用(一)
◈ 一、临床药动学的一般原理 临 2、药物在体内的处置
床 ⑴吸 收 药 ◈吸收的程度 学 参数AUC: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 影响因素除以上因素外,值得关注两个因素:
首关效应和肠肝循环。 作用因素:酶(CYP3A4)、转运蛋白。
14
第一章 药动学的一般原理及其在临 床给药方案中的应用(一)

药理学药动学

药理学药动学

PHARMACOLOGY
药理学
吸收 分布 排泄
二、药物体内过程
药物转运
消除
生物转化 代谢
PHARMACOLOGY
药理学
(一)吸收(absorption)
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自用药部
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PHARMACOLOGY
药理学
1.消化道给药 (1)口服给药 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也称
PHARMACOLOGY
药理学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可逆性的, 结合后药理活性暂时消失,结合物分 子变大不能通过毛细管壁暂时“储存” 于血液中。
血浆蛋白结合点有限,结合率具有饱 和性。
PHARMACOLOGY
药理学
2.体液的PH值
细胞内液PH值(约为7 .0)略低于细胞 外液(约7.4),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液 浓度略高,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液浓度 略高。 根据这一原理,弱酸性药物苯巴比妥中 毒时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及尿液可使脑 细胞中药物向血浆转移并加速自尿排泄, 是重要救治措施之一。
不同途径给药吸收速度的顺
序: 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舌
下及直肠>口服>粘膜>皮肤
PHARMACOLOGY
药理学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
多 数 药 物 按 简 单 扩 散 ( simple diffusion)物理机制进入体内。
扩散速度除取决于膜的性质,面积及 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外,还与药物的性质 有关。
PHARMACOLOGY
药理学
(二)分布(distribution) 分布是指药物从血液循环到达 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

药物动力学研究内容及意义

药物动力学研究内容及意义

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亦称药动学,系应用动力学(kinetics)原理与数学模式,定量地描述与概括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如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口服给药等)进入体内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消除Elimination,即吸收、分布、代谢、消除(ADME)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时”变化的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各种体液、组织和排泄物中药物的代谢产物水平与时间关系的过程,并研究为提出解释这些数据的模型所需要的数学关系式。

药物动力学已成为生物药剂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学科的最主要和最密切的基础,推动着这些学科的蓬勃发展。

它还与基础学科如数学、化学动力学、分析化学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它发展较快的近20 年来,其研究成果已经对指导新药设计、优选给药方案、改进药物剂型、提供高效、速效、长效、低毒、低副作用的药剂,发挥了重要作用。

临床意义药物动力学近年来的发展和应用,日益证明了它在药学领域中所占的特殊重要地位。

首先,药物动力学作为一门用数学分析手段来处理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的科学,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是“数学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分析方法已经渗放到生物药剂学,临床药剂学,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及毒理学等多种科学领域中,已成为这些学科的最主要和最密切的基础,推动着这些学科的蓬勃发展。

同时,药物动力学还有着析为广泛的实用意义,它的发展将对现有的药物的客观评价、新药的能动设计、改进药物剂型、提供高效、速效、长效、低毒副作用的药剂,特别是对于临床指导合理用药,通过药物动力学特征的研究,要挟临床治疗所需有效血药浓度选择最适剂量,给药周期,负荷剂量的计算,以及连续用药是否会在体内发生蓄积,设计最优给药方案等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总之,药物动力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有用的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药学领域中和各个学科,成为医药研究人员和广大医药工作者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学科。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药物动力学是药理学的基础,是药物临床应用的重要理论基础。

药物经过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途径进入体内后,开始发挥作用。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测定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对机体的影响。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原理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环节。

药物吸收是指药物进入体内,主要通过口服、注射等途径。

药物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主要受到药物属性、血流速度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因素的影响。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化合物的过程。

药物排泄是指药物在体内被排出体外,分为肝、肾和肺等途径。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应用药物动力学研究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一,药物动力学可以帮助医生合理选择药物剂量和用药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其二,药物动力学可以评估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从而为药品注册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其三,药物动力学可以研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多药联合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其四,药物动力学可以对药物进行个体化调整,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挑战尽管药物动力学研究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也存在一些挑战。

其一,代谢酶和运输物质的基因多态性使得药物动力学表现存在个体差异,并影响着药物剂量和治疗效果。

其二,药物代谢酶的相互影响和表观遗传学机制使得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表现模式变得更加复杂。

其三,药物动力学研究在缺乏可靠动物模型或治疗标准的疾病治疗中存在技术上的挑战。

结语药物动力学研究是药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为药物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准则不断得到深化和完善,将有助于制定更精确的用药方案和更科学的监管标准。

在药物动力学研究中,我们需要不断挖掘和解决问题,并推动药物动力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临床药师如何应用药物动力学原理进行合理用药指导

临床药师如何应用药物动力学原理进行合理用药指导

临床药师如何应用药物动力学原理进行合理用药指导研究问题及背景:药物动力学原理是指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而临床药师作为药物治疗的专家,可以运用药物动力学原理来进行合理用药指导。

合理用药是指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然而,当前在临床实践中,由于药物动力学原理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等因素,药物的使用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因此,研究如何应用药物动力学原理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将对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总结分析已有的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药物动力学原理在合理用药指导方面的应用方式和方法。

同时,基于实际临床情况,选取一定数量的临床案例进行调查,收集病人的个体特征、药物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等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在研究阶段,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药物动力学原理在合理用药指导中的应用包括药物剂量的调整、给药方案的制定、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和药物监测等方面。

针对药物剂量的调整,药物动力学原理可以帮助药师根据个体差异来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药物动力学原理还可以帮助药师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比如调整给药时间、途径和频率等,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针对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药物动力学原理可以通过预测药物的药物代谢酶作用、药物转运蛋白的影响等,来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用药指导中加以考虑。

此外,药物动力学原理还可以通过药物浓度的监测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

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将呈现各种药物动力学原理在合理用药指导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以及药物动力学原理带来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提高。

结论与讨论:通过对药物动力学原理在合理用药指导中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药物动力学原理是进行合理用药指导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药师个体化地调整药物剂量,并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纲一 定义 药代动力学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表6-1二 影响血药浓度的药代学因素 表6-2三 药代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一)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有三个 (二) 药代动力学中的动力学过程:有三个1. 一级动力学:①定义 ②公式 ③图形特点 ④例子2. 零级动力学:①定义 ②公式 ③图形特点 ④例子3. 米-曼氏动力学:①定义 ②公式 ③图形特点 ④例子(三) 房室模型1. 定义 a 静脉推注①一室开放模型 b 静脉灌注c 血管外给药2. 常用类型 a 静脉灌注P111图示 ②二室开放模型 b 静脉推注c. 血管外给药(四) 药物的体内分布P112表现分布容积:①定义 ②公式 ③意义 ④影响因素 a b 见P112(五) 药物的消除动力学:代谢、排泄 多称为一级动力学过程 P1131.公式: t k C C e C C kc dt dc kt303.2log log 00-==→-=- 2.图形特征:P113不考虑吸收过程,只考虑消除3. 利用t k C C 303.2log log 0-=公式计算药代参数 1) k 消除速率常数,由直线斜率求得。

斜率=k/2.303,所以k=斜率*2.303 2) 消除半衰期)(21βt :k t 693.021= 一室模型P114-P115 ββ693.021=t 二室模型 β为消除相消除速率常数③ 药物的清除率公式b :Cl总=Cl H 肝+Cl R 肾 定义,影响因素C,计算db-1 器官清除率,定义 P115 公式:Cl 器官=E(摄取比)*Q(总血流量) b-2 摄取比定义,公式P115-1163) 药物的清除率:P115① 定义② 公式:Cl 总=Cl H 肝+Cl R 肾a 、 器官清除率:定义(a-1) 公式(a-2)b 、 摄取比:定义(a-1) 公式(a-2)③ 决定因素: Vd ,k(清除速率常数)④ 计算Cl(总体)a 、 一室模型时:CA A D Cl )(=A 为给于的药量,口服给药时D 要*f(药物到达系统循环的分数) k C C A 0=∴ 00C K D C K D Cl ⨯=⨯= b 、 二室模型是:CA A D Cl )(==见P117公式,意义P117 ⑤ 计算Cl R 肾 P117-118⑥ 计算Cl H 肝(六)药物吸收动力学 P119通常服从一级动力学1. C-t 曲线:有三个重要参数C A C T T peak ,),(max max 他们的意义在P1202. 一室模型:公式)1(),(00t K a a e C C C C K dtdc --=-=P120-121 3. 二室模型:公式21C C C +=P1224. C A 估算,简单方法复杂方法实际计算方法多次给药时。

每一给药间隔的C A 等于单次给药时C A (∞→t )5. 滞后时间的估算(tlag )(Tlag )药代动力学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人们可以用数学函数式来定量的估测药物的药理及毒性作用。

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 )就是一门用时间函数来定量的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学科。

通常很难在药物的作用部位取样测定,可行的方法是测定血液、血浆或血清中的药物浓度。

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新药在动物体内动态变化的代谢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临床药代动力学主要研究临床用药中人体对于药物处置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各种临床条件对于吸收、分布、排泄、及生物转化等过程的影响,计算与预测血药水平,制定最佳给药方案、剂量和给药频度,指导合理用药。

临床药代动力学所包括的各个主要研究领域:生物等效性与生物利用度药物的系统药代动力学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疾病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浓度监测健康人中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药代动力学的种族差异由C A 可推算药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从血药峰值以后部分的药-时曲线用最小二乘法及残差法可计算分布相与消除相各自的速度常数、给药间隔以及可达到的稳态血药浓度。

公式中决定药物体内处置的关键是总清除率DL 它等于表观分布容积d V 与末端相消除速率常数k 或β的乘积。

或主要受代谢与肾排泄这两种消除途径的影响。

)(βK V DL d ⨯= 各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通常得自健康的成年志愿者。

药代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对其实验数据主要可按以下三种加以处理与分析:1. 描述性方法2. 方式模型分析法:最常见的二室模型,最重要的模型参数是清除率、分布容积及速率或时间常数,仍是目前最常用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3. 非房室模型分析:系统动力学这种方法把人体看作是有许多子系统(器官和组织)组成的系统,血流通过其间。

最重要的参数是平均体内转运时间、心输出量、摄取比、廓清率、平均再循环次数、平均滞留时间和分布容积。

一、药代动力学中的动力学过程基本上可采用三种类型的动力学过程来描述药物在体内的转归:一级或线性动力学;零级或非线性动力学;Michaelis-Menten 或饱和动力学 药物浓度的变化速率与药物浓度成比例:kC dtdc -=表现为一级消除动力学的典型药物有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地高辛、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及茶碱等。

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是恒定的:0k dtdc -=零级动力学的典型例子是乙醇的体内处置过程。

几乎所有生物转化过程都是由某种特异酶系统所催化,受一定酶活力限制,当药物浓度较高而出现饱和时kC dt dc -=一级0k dtdc -=零级C K C V dt dc m +-=max 为米曼氏(M-M )常数。

在一级过程,在低浓度(C<<Km )时,公式可简化为C K V dt dc m )(m ax -=,即为一级过程;在高浓度(C>>Km )时。

公式可简化为max V dtdc -=呈现为零级过程。

饱和消除动力学的实例有苯妥英钠,大剂量巴比妥及格鲁米特。

药代动力学在临床上的主要用途是预测、监控并调整剂量与给药方案已产生治疗上有效而安全的血药水平。

0C D Vd = 0C D f Vd •= 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利用药-时曲线下面积C A 求d V :CA D V d •=β 式中β为二室模型消除相混合速率常数。

kt e C C -=0 倾向于把药物保留与血浆之中的因素,倾向于从血管中排出药物的因素t k C C 303.2log log 0-=这是一个标准直线方程,几乎包括了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所需的全部信息。

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等非线性拟和程序来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可得到更好的估算结果。

药物的清除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药物被从中消除的体液的容积。

清除率表示从血液或血浆中清除药物的速率或效率。

器官清除率指器官从流入血流中除去药物的效率,定义为流经该器官总血流量的分数:Q E CL •=Q 为总血流量。

E 为摄取比。

摄取比在生理学中表示要物通过时器官除去药物的能力. R H CL CL CL +=inout in C C C E -= in C 为动脉中药物浓度;out C 为清除器官中各种流出液中药物浓度 一种药物的清除率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恒定值,与给药剂量及途径无关。

其仅取决于表观分布容积和消除速率常数。

CA D CL = βαB A C C D C A D CL 00+== a B A k C C C D C A D f CL 000++=•=βα 恒速输注给药时:ss C R CL 0= k V CL d ⨯= 21693.0t V CL d = CL V t d 693.021= 意义总体清除率与消除常数k 及表观容积成正比。

药物的半衰期与表观分布容积正比,而与总清除率成反比。

例如与成年人相比肾清除率定一位当药物通过肾脏时,每分钟清除血中药物的能力,以血浆容积表示。

药物肾清除率的净值等与肾小球滤过、肾小管细胞主动分泌和重吸收这三个过程的总和。

C A A CL ur R =ur A 为所收集尿样中原形药物总量,C A 为在收集尿样这段时间(一般为5个药物半衰期)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midur ur R C Q C CL = 肾功能正常者的药物清除率与尿样、血浆蛋白结合程度以及肾血流量有关。

仅有肾小球滤过排泄的药物如氨基苷抗生素,通常用病人的肌酐清除率作为药物清除率的指标,以为这种内源性物质完全被肾小球过滤而几乎不被肾小管在吸收。

肌酐清除率可以用于调整肾功能受损病人的某些药物给药方案。

多数药物主要经肝脏生物转化被清除。

影响肝清除率的主要因素有肝血流量、药物在肝血窦中被摄取以及药物被代谢和/或胆汁排泄消除。

⎥⎦⎤⎢⎣⎡•+=int int CL f Q CL f Q CL u H u H H H Q 为肝血流量u f 为血液中未被结合药物的分数,int CL 为肝脏总的内在清除活性。

肝血流量和摄取比越大,首过效应的程度与越高。

第一类药物的摄取比很大(E>0.8),肝脏对这类药物有极强的代谢能力,血液中所有的药物不论是否与血浆蛋白或血细胞结合,都在通过肝脏是被除去。

这类药物的肝清除率主要取决于肝血流量H Q .第二类药物包括地高辛、普鲁卡因胺、甲苯磺丁脲、华法林等,它们的肝脏摄取比非常低(E<0.2),肝脏代谢这些药物的能力很低。

任何大小流量通过肝脏时所转运的药量几乎都超过了可被代谢的量。

这类药物的肝清除率受酶活力限制,而受肝血流量影响较小。

肝清除率可通过总清除率减去肾清除率求得。

摄取比才是反映清除器官功能的较好指标。

药物的吸收通常服从一级动力学,既吸收速率与吸收部位的药量成正比。

血药浓度达峰时间m t 、峰值m C 以及代表吸收药量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 A 是血药浓度曲线的三个重要基本参数。

曲线的峰值相max C ,吸收越快,曲线上升越陡,峰值浓度越大,出现峰值浓度的时间越早。

消除速率越大峰值越小,曲线下降越陡。

峰值大小与剂量有关。

0max max =--kt t k a ke e k a kk e a t k k a =-max )( 血管外次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吸收和消除这两个相反但却是同时发生的过程。

)(0C C k dt dc a --= []kat e C C --=10 kk k k t a a -⎪⎭⎫ ⎝⎛=ln max 血药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仅取决于吸收剂消除速率常数,而与剂量无关。

max 0max kt e C C -=峰值浓度与剂量成正比。

运用吸收速率常数ka 计算剩余法对血药浓度曲线进行分解可求的ka 。

此直线的血率为ka/2.303,截距为理论值0C 斜率21)2()1(log log t t C C --= kt t k a e kC e C k dtdc a ----=00)( kat kat B at A e C C e C C e C C ----+=02010)()( ])[(0kat kt a a e e kk k C C ----=计算二室模型ka 的方法与上面介绍的剩余法相似.但在二室系统中得到的第一次剩余值拟合线不是直线,而是代表吸收和分布的双指数曲线,必须作进一步分解(图6-13),整个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吸收的程度:单剂量给药后,吸收进入系统循环的药量可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C A )估算, C A 的单位为浓度×时间(如μg/ml ×h)计算C A 的一个简单方法一种比较复杂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上述曲线下积分常用矩形法取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