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病学

合集下载

中医皮肤病学概论

中医皮肤病学概论

中医皮肤病学概论中医皮肤病学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内伤和情志等三大类。

外感病因是由于外界邪气侵袭造成的,如风、寒、暑、湿、燥等。

内伤病因是由于内脏功能紊乱引起的,如脾胃失调、肝郁、肾虚等。

情志病因是由于情绪不良导致的,如忧郁、愤怒、喜乐过度等。

这些病因可单独或共同作用于人体,导致皮肤病的发生。

中医皮肤病学强调病机的阐述和分析,将皮肤病分为表里两大类。

表证主要是表现在皮肤表面的病变,如红肿、丘疹等。

里证主要是发于内脏的病变,如湿热、血瘀等。

中医皮肤病还强调病理变化的观察和诊断,如辨证分型、辨证论治等方法。

通过辨证论治,可以准确找出病因,确定病机,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皮肤病学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治外治、辨证施治和中药治疗等。

内治外治是指内服中药配合外用中药来治疗皮肤病。

辨证施治是指针对不同病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寒湿外袭者用温燥药物,热盛湿重者用清热利湿药物。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皮肤病的主要方法,中药制剂可以用于内服、外用和汤浴等多种形式。

中医皮肤病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深入了解人体的整体状况和各种病因病机关系。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皮肤病学需要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具体病情和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此外,还需要配合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运用现代诊疗技术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皮肤病学是一门重要的中医学科,研究皮肤病的病因、病机、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中医皮肤病学的理论以中医学整体观念和病因病机学说为基础,注重病因与病机的关联,并提出了辨证论治和中药治疗的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皮肤病学需要综合运用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具体病症和患者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皮肤病学入门

中医皮肤病学入门

中医皮肤病学入门中医皮肤病学入门中医皮肤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体皮肤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它以中医学的“五脏六腑”理论为基础,考虑肝、脾、肾、心、肺、胆、胰等内脏对皮肤的影响,将中医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常识与技术运用于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

从历史上看,中医皮肤病学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发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内经》、《外经》等经典著作,其中提出了对皮肤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

汉代时,张仲景的《伤寒条辨》、《难经》、《金匮要略》,以及临床上治疗皮肤病的经验,增加了中医皮肤病学的研究内容,使得中医皮肤病学有了较大的发展。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皮肤病学也在不断成熟和发展。

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医皮肤病学逐步从经验性的临床治疗走向理论研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它把中医解剖学、内外科学、微生物学、药理学、免疫学等学科的知识系统地融合在一起,为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系统和完整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皮肤病学入门,首先需要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五行”理论、“五脏六腑”理论、“三焦”理论等。

五行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它把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和活动归纳为五个基本属性:金、木、水、火、土,并以之描述自然界的变化。

“五脏六腑”理论是中医学的精华,它把人体疾病按照“脏”“腑”“气”“神”“经”的关系进行分类,从而指导治疗。

“三焦”理论则把人体的血液、精、气三者统一起来,认为它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又是所有疾病的病因。

此外,中医皮肤病学还需要掌握肝、脾、肾、心、肺、胆、胰等内脏的功能、结构及其对皮肤的影响,以及皮肤病有哪些常见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技术,并学习中药、西药、针灸等治疗手段,以及中医皮肤病学的研究情况等知识。

总之,中医皮肤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为基础,考虑肝、脾、肾、心、肺、胆、胰等内脏对皮肤的影响,运用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常识和技术,为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简明中医⽪肤病学赵炳南附录⼀ ⽪肤病临床常⽤⽅剂⼀、内服⽅剂1.疏风解表⽌痒⽅(1)⿇黄⽅组成:⿇黄3g 杏仁4.5g ⼲姜⽪3g 浮萍3g ⽩鲜⽪15g 陈⽪9g 丹⽪9g ⽩僵蚕9g 丹参15g功⽤:祛风散寒,活⾎⽌痒。

适应证:荨⿇疹、⽪肤瘙痒症、神经性⽪炎、丹毒等偏于风寒者。

⽤法:⽔煎服,每⽇1剂,分2次服。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肤科。

(2)桑菊饮组成:桑叶9g 菊花9g 杏仁9g 桔梗9g ⽢草3g 薄荷3g 连翘9g 芦根12g功⽤:疏风清热,宣肺⽌咳。

适应证:荨⿇疹以及⽪肤疮疡之初起,兼有表证,偏于风热者。

⽤法:⽔煎服,每⽇1剂,分2次服。

来源:《温病条辨》。

(3)荆防⽅组成:芥穗6g 防风6g 僵蚕6g 银花12g 蝉⾐3g ⽜蒡⼦9g 丹⽪9g 浮萍6g ⽣地9g 薄荷4.5g 黄芩9g ⽢草6g功⽤:疏风解表,清热⽌痒。

适应证:荨⿇疹、⽪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炎、丹毒等偏于风热者。

也可⽤于⾎管神经性⽔肿。

⽤法:⽔煎服,每⽇1剂,分2次服。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肤科。

(4)全⾍⽅组成:全⾍(打)6g 皂刺12g 猪⽛皂⾓6g 刺蒺藜15g 炒槐花15g 威灵仙12g 苦参9g ⽩鲜⽪15g 黄柏15g功⽤:息风⽌痒,除湿解毒。

适应证:慢性顽固瘙痒性⽪肤病,如慢性湿疹、慢性阴囊湿疹、神经性⽪炎、结节性痒疹、⽪肤瘙痒症等。

⽤法:⽔煎服,每⽇1剂,分2次服。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肤科。

(5)浮萍丸组成:紫背浮萍(洗净)500g制法: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

功⽤:散风祛湿,清热解毒,调和⽓⾎。

适应证:圆型脱发、⽪肤瘙痒症、⽩癜风、荨⿇疹等。

⽤法:每服6g,⽇服2次,温开⽔送下。

来源:《医宗⾦鉴·外科⼼法》。

(6)防风通圣丸组成:防风 荆芥 连翘 ⿇黄 薄荷 川芎 当归 ⽩芍 ⽩术 栀⼦ ⼤黄 芒硝各15g ⽯膏 黄芩 桔梗各30g ⽢草60g 滑⽯90g制法:共为细粉,⽔泛⼩丸,滑⽯为⾐。

中医皮肤病学

中医皮肤病学

中医皮肤病学中医皮肤病学是中医学中一个独特的分支,它研究的是皮肤疾病在中医理论下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皮肤病学注重通过整体观察和辩证思维来辨别皮肤病的本质,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达到治愈或缓解患者症状的目的。

一、中医皮肤病学的病因理论中医皮肤病学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归结为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

内因主要指体内脏腑气血失调、经络阻滞等,外因则包括气候、环境、营养等外界因素。

根据中医理论,皮肤病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综合考虑才能准确把握病因。

二、中医皮肤病学的病机理论中医皮肤病学认为,皮肤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气机不畅,气血瘀滞,导致经络阻塞,湿邪内生,或者是肺脏、脾脏、肝脏等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

此外,中医还强调机体的正气状态是预防皮肤病的关键,只有增强机体抵抗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治皮肤病。

三、中医皮肤病学的诊断方法中医皮肤病学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结合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肉眼观察,以准确判断皮肤病的类型和病机。

其中,望诊主要观察皮肤的色泽、纹络和鳞屑等特征;闻诊则通过患者的气息、体味等判断病情;问诊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症状、疼痛情况等;切诊则通过皮肤的压痛、组织的硬度等判断疾病的性质。

四、中医皮肤病学的治疗方法中医皮肤病学采用针灸、药物、中药外用、中药熏蒸、中药煎洗等综合治疗方法。

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和平衡机体的阴阳、气血等,并对皮肤病起到修复作用。

药物治疗则依据中医理论中的药性和归经归脏作用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中药外用、煎洗等方法是将中药制成药膏或药水外用,通过药物的渗透和疗效,局部治疗或促进全身痊愈。

五、中医皮肤病学的疗效与展望中医皮肤病学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医从传统的经验总结中提炼出了一套具有独特特色的皮肤病诊疗方法。

然而,中医皮肤病学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中药安全性的问题、治疗方案的个体差异等。

对于此类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中医皮肤病学的临床规范和技术水平。

中医皮肤病学

中医皮肤病学

03
中医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内治法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采用中药汤剂、 中成药等药物治疗,以调节机体 功能,达到治疗皮肤病的目的。
饮食调理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 的饮食调理方案,以辅助药物治疗, 促进病情康复。
情志调护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疏 导、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患者的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治疗 效果。
案例三:银屑病的中医治疗
总结词
中医治疗银屑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注重内外兼治,疗效持久。
详细描述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中医认为与血热、血瘀有关。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多具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的功效,如赤芍、丹参、桃仁等。此外,中医还通过针灸、拔罐等方法来缓解银屑病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皮肤病学
目录
• 中医皮肤病学概述 • 中医皮肤病的症状与诊断 • 中医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 中医皮肤病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 中医皮肤病的案例分析
01
中医皮肤病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皮肤病学是一门研究皮肤疾 病的病因、病理、证候、诊断、 治疗和预防的中医学科。
特点
中医皮肤病学注重整体观念和辨 证论治,强调内外兼治和预防为 主,采用天然药物和针灸等非药 物治疗方法。
03
证候分类理论
中医将皮肤疾病分为不同的证候类型,如风热证、湿热证、血虚风燥证
等。中医皮肤病学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2
中医皮肤病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分类与表现
症状分类
中医皮肤病的症状主要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类。实证表现为红肿、疼痛、瘙痒等 症状,虚证则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症状。

中医皮肤病学总论

中医皮肤病学总论

中医皮肤病学发展史
春秋战国时期,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著 作《内经》,论述了皮肤的生理及其疾 病发生的原因,如《灵枢》上记载“卫 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 司开阖也。”在《百病始生篇》中又曰: “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 腠理开……故皮肤痛。”《素问·生气通 天论》载“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 汗当风,寒薄为皶 ,郁乃痤。”
中医皮肤病学发展史
公元二世纪,汉·张仲景著《金匮要略》 中较详细地叙述了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如《疮痛肠痛浸淫病脉证治第十八》中 记载“浸淫疮,黄连粉主之”,直到现 在还有临床治疗价值。公元五世纪末, 南北朝·龚庆宣撰《刘涓子鬼遗方》是我 国现存第一部外科学专书,其中有许多 治疗皮肤病的记载,尤其是应用水银软 膏外治皮肤病,要比国外早六个多世纪。
中医皮肤病学发展史
公元七世纪,隋·巢元方等撰《诸病源候论》对 皮肤病的论述已较完善,差不多将常见的皮肤 病均已列出,并对所列各种皮肤病的病因及发 病机理阐述亦较详细,如疣目、狐臭、丹毒、 各种癣类、夏日沸烂疮、冻烂疮、癞皲裂、雁 疮、风瘙瘾疹……等,并了解到漆疮是人体禀 性不耐,接触漆类物质所致;疥疮是由疥虫传 染而得,欧洲到18世纪才有关于疥虫的报告。
中医皮肤病学发展史
公元十世纪,宋·王怀隐等编才的《太平 圣惠方》对皮肤病的“风”颇有研究, 有治疗大风、风瘙瘾疹、白癜风、疠风 等各病的处方,目前用的搜风顺气丸就 出自该书。
中医皮肤病学发展史
公元十世纪,元·齐德之著《外科精义》, 特别重视整体观念,主张“以审病所以 然,而量其阴阳强弱以施疗。”认为 “治其外而不治其内,治其末而不治其 本”的方法是偏面的。公元十六世纪, 明·沈之问的《解围元薮 》、薛己的《疠 疡机要》等是麻风病的专著,对该病的 论述和治疗颇为详细。

中医皮肤病学重点笔记

中医皮肤病学重点笔记

中医皮肤病学重点笔记
引言
本文档将重点概述中医皮肤病学的基本知识和关键要点。

皮肤病学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皮肤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内容。

皮肤病的分类
- 按病因分类:分为内因性皮肤病和外因性皮肤病。

- 按病变特点分类:分为红斑、丘疹、斑块、水疱、脓疱、鳞屑等类型。

- 按中医辨证分类:根据中医的辨证理论,将皮肤病分为寒热湿燥等不同类型。

皮肤病的病因
- 外感因素:如风、寒、湿、热等外来因素对机体的侵袭。

- 内因因素:由内脏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调等引起。

皮肤病的病理机制
- 湿热蕴结:湿邪与热邪相互传变,导致湿热蕴结于皮肤。

- 风寒湿燥火:外感因素与内在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皮肤病的
病理变化。

皮肤病的诊断与辨证
- 病史询问:了解病情的发展和变化。

- 望诊:观察皮肤病的病变表现。

- 闻声:通过听清皮肤病的声音来辨证。

- 问诊:细致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验。

- 切诊:用手指触摸或压迫皮肤病部位,以判断其变化和性质。

皮肤病的治疗
- 中药治疗:根据病情和辨证,选择中药进行内服或外用治疗。

- 中医针灸疗法:通过针刺或灸烧来调节体内气血运行。

- 中医推拿疗法:通过推拿来调节经络和促进血液循环。

- 中医食疗:通过合理饮食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结论
中医皮肤病学是中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诊断和治疗皮
肤病具有独特的理论和疗法。

通过学习和掌握中医皮肤病学的基本
知识和关键要点,能够更好地应对皮肤病的治疗和预防。

中医皮肤病学新流派 特应性皮炎

中医皮肤病学新流派 特应性皮炎

中医皮肤病学新流派特应性皮炎*导读:禤国维小传禤国维,广东佛山人,第二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名中医;……禤国维小传禤国维,广东佛山人,第二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名中医;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荣获中国医院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授予的和谐中国十佳健康卫士称号,是中医界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专家。

2014年,获评第二届国医大师。

特应性皮炎(AD)也叫特应性湿疹和遗传性湿疹,是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

相当于中医的奶癣、胎敛疮、四弯风和血风疮。

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国家有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调研,患病率在百分之三点多,但是现在远远不止这个数,特应性皮炎有一个特点,在越发达的国家患病率越高。

比如美国,在儿童里患病率已经超过了17%多,这个患病率是比较高的,在丹麦,在儿童中患病率已经达到了27%。

而且特应性皮炎具有慢性、反复性、阶段性的发展特点,对于患者身心健康影响非常大。

有学者做过一个研究,特应性皮炎按照它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引起的自杀率非常高,轻的不到1%,但是中度已经上升为个位数,重度已经上升为两位数。

甚至患者父母的自杀率也很高,像中度患者的父母自杀倾向,大概在6%~9%,重度是百分之十几。

关于特应性皮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婴儿期以心火为主,因胎毒遗热,郁而化火,火郁肌肤而致。

儿童期以心火脾虚交织互见为主,因心火扰神,脾虚失运,湿热蕴结肌肤而致。

青少年和成人期,因病久心火耗伤元气,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致。

在治疗方面,我们提出要辨体辨证辨病三位一体。

比如,婴幼儿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胎毒遗热,治疗以解毒清热为主,在选药的时候,要尽量少用苦寒的药物。

因为苦寒的药物会损伤脾胃,我们经常说小孩脾常不足,无论采取什么方法,要始终把小孩的脾胃保护好。

中医皮肤病学教案

中医皮肤病学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中医皮肤病学教案辽宁中医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医外科学主讲教师:李忻红助讲教师:课程名称:中医外科学主讲教师:李忻红助讲教师:授课对象:医系本科班授课时间:2004 年第二学期总学时:20 学时理论学时: 20 学时授课语言:汉语授课形式:普通讲授教材名称:中医外科学出版时间:2019 年参考教材:《现代皮肤病学》主讲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年月日授课对象:医系本科班授课时间:2004 年第二学期总学时:1 / 420 学时理论学时: 20 学时授课语言:汉语授课形式:普通讲授教材名称:中医外科学出版时间:2019 年参考教材:《现代皮肤病学》主讲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年月日中医外科学教案课程情况课程名称中医外科章节第十一章概论授课方式理论授课教师李忻红授课题目皮肤及性传播疾病概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原发性及继发性皮疹;掌握中医皮肤科的辩证规律、治法及外用药使用原则;熟悉病因病机及外用药各种剂型;了解皮肤的简单结构及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提要掌握内容:原发性和继发性皮损的形态特征及辩证规律辩证治疗及常用治剂外用药使用原则熟悉内容:病因病机外用药剂型了解内容:皮肤的简单结构及生理功能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常见皮疹及内外治法适应症难点:外用药剂型及使用原则教学设计与组织详细阐述原发性和继发性皮损的形态特征、辩证规律及外用药使用原则;扼要介绍皮肤的简单结构及生理功能;简单讲述病因病机;以表格形式列举---------------------------------------------------------------最新资料推荐------------------------------------------------------ 外用药剂型。

《皮肤病中医诊疗学》读书笔记模板

《皮肤病中医诊疗学》读书笔记模板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医案精选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名论摘要
02
皮肤垢着病
03
沥青疮(沥 青皮炎)
04
扁瘊(扁平 疣)
06
颜面雀啄形 血风疮(颜 面播散性粟 粒性狼疮)
05
鸦啗疮(寻 常狼疮)
面尘(黄褐斑) 黧黑斑(黑变病)
鬼脸疮(慢性盘状红 斑狼疮)
肉蛆(皮肤蝇蛆病)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医案精选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医案精选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医案精选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医案精选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医案精选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医案精选 名论摘要
一临床诊疗进 展
二文献整理进 展
(一)病因病机的研究 (二)辨病辨证的研究 (三)治法的研究 (四)方药的研究 (五)单味药的研究 (六)疑难病的研究

《中医皮肤病学》课件

《中医皮肤病学》课件
2 针刺白斑
通过对血液循环、免疫水平的调节,有效缓解白斑患者的症状。
3 针刺红斑
针刺辅以各种草药治疗,可增加皮肤的免疫力和修复能力,有助于红斑的消退。
中药外治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中药名称 黄柏 苦参 连翘
功效 清热、燥湿、解毒 祛风除湿、杀虫 清热解毒、解郁散结
总结和未来研究方向
中医皮肤病学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鉴于它 对身体的综合调理效果,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中医皮肤病学的诊断方法
舌诊
通过观察舌苔、舌色等,反映各 脏腑经络的状况。
脉诊
根据脉搏的节律、速度、力度等 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面部诊断
通过面部的颜色、纹路来判断病 情。
中医对常见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1
湿疹
用草药如地黄、黄柏、苍术合煎海藻粉
荨麻疹
2
水泡澡,有助于缓解湿疹症状。
可采用手法调理气滞、血滞等,杏仁、
半夏等研粉会成为汁液涂抹在患处。
3
痤疮
采用益母草、金银花、地龙等中药茶饮 进行调理,帮助调节内分泌,减轻炎症。
经典中药方剂介绍
白芷汤
用于治疗荨麻疹、疮肿、痈疖等 症状。
抗疟方
用于治疗湿疹、荨麻疹、银屑病 等症状。
芦根汤
用于治疗疮疖、湿疹等症状。
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的实践案例
1 针刺手皮疹
经穴、内分泌系统、手腕穴道的刺激,调理体内瘙痒反应的神经、免疫和激素水平。
中医皮肤病学
中医皮肤病学是从经络、气血、阴阳等角度,对皮肤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 门学科。
中医皮肤病学简介
历史悠久
中医对皮肤病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综合治疗

中医皮肤病学应善于运用外治法

中医皮肤病学应善于运用外治法

中医皮肤病学应善于运用外治法*导读: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尊古而不泥于古,我们首先要重视古籍的整理和发挥,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尊古而不泥于古,我们首先要重视古籍的整理和发挥,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中医皮肤病学在医疗、教学、科研过程中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将中医皮肤病学科列为二级学科符合学科发展规律。

要提高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应在系统研究有关中医学文献基础上,研发出更多更有效的外治法及中医特色适宜技术。

中医药的发展与创新不是凭空臆想,在中医理论创新的道路上,任何平凡或细小的创新,都是有意义的。

中医皮肤病学术体系,萌芽于秦汉,发端于晋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近现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皮肤病学术的内涵及其科学性、实用性,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不断充实与进步,成为中医外科学术宝库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在许多慢性及疑难性皮肤病的治疗中,中医药治疗确有其独到的手段和优势,全国各地中医皮肤科工作者以病人为中心、以特色求发展,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一门学科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继承发展和创新的潜力,中医皮肤病学科也不例外,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自然不能固步自封。

事实上,中医药学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只是在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背景下,中医学者应该考虑如何按自身发展规律前进,而又不迷失方向。

笔者就中医皮肤病学临证实践的体会谈谈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一家之言,抛砖引玉,以期真知灼见。

继承发展应尊古而不泥古中医药绵延几千年,历代中医药著作汗牛充栋。

积极开展历代名医、流派的学术特点和学术思想研究,发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诊疗技术,重视确有疗效的民间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的收集、整理、研究,对中医皮肤科的继承、传播与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尊古而不泥于古,我们首先要重视古籍的整理和发挥,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中医皮肤病学.

中医皮肤病学.

辽宁中医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医外科学主讲教师:李忻红助讲教师:授课对象:医系本科班授课时间:2004年第二学期总学时:20学时理论学时: 20学时授课语言:汉语授课形式:普通讲授教材名称:中医外科学出版时间:2002年参考教材:《现代皮肤病学》主讲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年月日辽宁中医学院教案课程名称:中医外科学概 论一、皮肤的简单结构及主要生理功能1、简单结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约占体重的16%。

皮肤面积成人约1.5―2m 2皮肤厚度因人而异,不同部位厚度不同。

通常约为0.5-4mm (不包括皮下)。

眼睑,乳部和四肢屈侧等处较薄,掌跖和四肢伸侧等处较厚。

光镜: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成(其间除附属器,还有淋巴管、血管、神经、肌肉)。

表皮(由下至上分为):基底层:一层柱状基底C组成,排列整齐如栅栏状 生 棘层:多角形,愈位于表层,形态愈扁平 发 颗粒层:细胞内有粗大、嗜碱性颗粒。

透明层:仅见于掌跖等角质层肥厚处。

角质层:细胞不含细胞核。

真皮: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主要由致密CT组织组成,包括胶原f 、弹力f 、网状f ,细胞和基质,还有N、N未梢,血管、L 管,肌肉及附属器。

皮下组织:疏松的结缔组织脂肪又称皮下脂肪层,此层还有汗腺,毛囊、血管、淋巴管及N 等。

年 月 日课程名称:中医外科学皮肤附属器:毛发与毛囊:毛发分长毛、短毛、毳毛。

皮脂腺:分布广泛,分布于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全身皮肤,头面、胸背上部皮脂腺较多(皮脂溢出部位)。

小汗腺:分泌汗液,调节体温。

分布广泛。

除唇红、包皮、龟头、小阴唇等处。

顶泌汗腺(旧称大汗腺):腋,乳晕,脐窝,肛门,外阴等处。

甲:密集角质细胞构成。

指甲生长速度每月0.1mm ,趾甲为其1/2-1/3,一般3个月长1cm 。

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神经,保持正常生理功能。

2、主要的生理功能(1)保护作用(屏障作用):防护机械性刺激,物理性损害,化学性损害,微生物防御。

中医皮肤科研究生怎样学好皮肤性病学定稿

中医皮肤科研究生怎样学好皮肤性病学定稿

中医皮肤科研究生如何学好皮肤性病学欧柏生(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广西南宁 530023)中医皮肤性病学是中医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临床的一级学科,作为一名中医皮肤科研究生在3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中,如何学好中医皮肤性病学,做一名基本功扎实、临床思维广阔、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进取的皮肤科医生已经成为导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的课题。

对于这个课题,在此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同道商榷。

一、重视中医皮肤性病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形态学,也是所有学科中病种最多的学科,约有2000多种,临床常见者亦有300 多种,皮肤病性病的体征主要通过原发性皮疹与继发性皮疹来描述,学好皮疹是迈出学会皮肤病性病的第一步,学生应当熟练掌握8个原发性皮疹(斑疹、丘疹、斑块、风团、结节、水疱、脓疱、囊肿)和10个继发性皮疹(鳞屑、浸渍、糜烂、苔藓样变、抓痕、痂、萎缩、瘢痕)的基本概念,掌握透过皮疹这个现象了解疾病本质的本领,通过望诊达到“望而知之”和“司外揣内,见微知著”高超的本领,这是皮肤性病学研究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的基本功之一,要做到这点就要体会同一个病的不同皮疹表现,同一皮疹在不同病的异同,多看不同作者编著的皮肤性病学图谱,多看专业皮肤性病学杂志的病例报告,比如《临床皮肤科杂志》以临床少见、罕见或容易误诊的病例报告为主,有详细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分析,图文并茂,很值得皮肤性病学研究生学习。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皮肤性病科医生只有多看患者,多看图谱,才能在脑海中不断储存各种皮肤病的信息,从而通过皮疹的望诊和辨证达到诊治疾病的本领。

二、衷中参西,树立正确的整体辨病辨证思维观不少皮肤病必须借助皮肤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真菌和性病实验室等领域的知识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许多皮肤病性病的发病涉及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诸多领域。

发病往往与机体整体密不可分,十分复杂。

因此要克服以病论病、单纯着眼于皮肤的观点,树立“见皮休治皮”的意识和整体的辨病辨证思维观。

生甘草煎液 实用中医皮肤病学 (2)

生甘草煎液 实用中医皮肤病学 (2)

生甘草煎液实用中医皮肤病学引言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许多对皮肤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

其中,生甘草煎液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皮肤病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生甘草煎液的制备方法、药理作用以及在中医皮肤病学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中药方剂。

一、生甘草煎液的制备方法生甘草煎液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材料准备•生甘草:30克•水:500毫升制备过程1.将生甘草洗净,切碎备用。

2.将切碎的生甘草放入煎锅中,加入500毫升水。

3.将煎锅放在火上煎煮,煮沸后改为小火煮30分钟。

4.关火后,待煎液冷却至适宜温度后,用纱布滤去渣滓,得到生甘草煎液。

二、生甘草煎液的药理作用生甘草煎液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1.抗炎作用:生甘草煎液中的甘草酸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红肿和疼痛。

2.抗过敏作用:甘草酸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敏症状。

生甘草煎液在治疗皮肤过敏病时,能够缓解局部搔痒、红斑和水肿等症状。

3.抗菌作用:生甘草煎液中的甘草酸还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对治疗一些皮肤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

三、生甘草煎液在中医皮肤病学中的应用案例案例一:湿疹患者,女性,35岁,患有多年的湿疹。

起初局部红肿、潮湿,剧痒难耐。

经过中医诊断,属于湿热内蕴型湿疹。

医生给予局部外用生甘草煎液,每天2-3次,连续三周。

治疗结果显示,病情明显好转,红肿和潮湿减轻,瘙痒明显缓解。

案例二:痤疮患者,男性,18岁,患有多年的痤疮。

病情时好时坏,经过中医诊断,属于瘀热郁闭型痤疮。

医生建议将生甘草煎液口服,每日2次,连续一个月。

治疗结果显示,痤疮症状明显减轻,数量和严重程度均有所减少。

案例三:银屑病患者,男性,45岁,患有多年的银屑病。

病情稳定,长期积极治疗,但效果不佳。

经过中医诊断,属于血热湿燥型银屑病。

医生建议将生甘草煎液外用,每日2次,连续两个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