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微生物与免疫学参考答案-Microsoft--文档
一、名词解释1.抗原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必须具备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2.抗原决定簇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中决定抗原性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3.抗体是指B细胞识加抗原后活化,培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发和特异性结合球蛋白。
4.调理作用是指抗体、补体与吞噬细胞表面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5.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指表达IgGFc受体的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通过与已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靶细胞表面的IgG抗体的Fc段结合,而杀伤这些靶细胞的作用6.补体正常人或动物中存在的组与免疫有关的、并具有酶活性球蛋白。
7.细胞因子一组由免疫细胞和相关细胞产生的高活性小分子蛋白质。
8.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资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剌激时发生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
二、填空1.免疫的三大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2.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是异物性、大分子物质、结构与化学组成和机体因素等。
3.医学上重要的抗原有病原生物和代谢产物、动物免疫血清、异嗜性抗原、自身抗原、肿瘤抗原、超抗原和同种抗原等。
4.Ig的水解片段是一Fab段和Fc段。
5.IgG类抗体的生物学作用有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激活补体、调理促吞噬作用「加C3b调理)、ADCC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和抗感染的主要抗体等。
6.IgM类抗体的生物学作用有―激活补体、作为早期诊断依据、溶菌、杀菌和单体IgM以膜结合型表达与B细胞表面,构成B细胞抗原受体_等。
7.SIgA的成分包括J链接的双体、IgA 和分泌片。
8.干扰素的概念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可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
_ ,按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I型干扰素_和II _型干扰素。
医学微生物学,大题
1.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它们在医学上有何实际意义?答:荚膜、鞭毛、菌毛、芽胞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它们在医学上有重要实际意义。
荚膜能保护细菌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保护细菌免受各种体液因子的损伤,井使细菌对干燥有一定的抵抗力,因而与细菌的毒力有关。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有无鞭毛可作为鉴别细菌的指标之一。
有些细菌的鞭毛与其致病性有关。
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
普通菌毛对宿主细胞具有粘附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通过接合,在细菌之间传递质粒或染色体DNA,和细菌的遗传性变异有关。
芽胞是细菌的休眠状态,因而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和辐射有很强的抵抗力,能保护细菌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
芽胞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可作为鉴别细菌的依据之一。
杀灭芽胞是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答:1.适宜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某些维生素类等必要的生长因子。
2.适宜的气体:不同的细菌生长繁殖需要不同的气体。
根据细菌对氧的需求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
此外,有些细菌需要一定的二氧化碳气体。
3.—定的酸碱度:大多数病原菌最适酸碱度为pH7.2~7.6。
4.一定的温度:不同的细菌需要不同的温度,大多数病原菌所需的温度为37℃左右。
二.细菌有哪些合成代谢产物?有何实际意义?答:热原质、毒素和侵袭性酶是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
细菌素、抗生素、维生素等为可供治疗用的代谢产物。
色素对鉴别细菌有一定帮助。
一.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哪些?有何实际意义?答: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1.形态结构的变异:如细胞壁缺陷型(L型)变异。
在某些因素如青霉素,溶菌酶等影响下,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受抑制而形成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
2.菌落变异:从标本中新分离菌株的菌落通常为光滑型菌落,但经人工培养基多次传代后,可变为粗糙型菌落。
3.毒力变异:可表现为细菌毒力的增强或减弱,如将有毒的牛型结核杆菌放在含有胆汁、马铃薯、甘油的培养基上,经13年230代培养,得到毒力减弱而免疫原性完整的变异株,即卡介苗(BCG),用于预防结核病。
(环境微生物技术)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置换诱变剂
化学诱变剂
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 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
移码诱变剂
物理诱变剂
紫外线 X射线等
自发突变机制
DNA复制过程中的差错 微生物自身产生的代谢产物为诱变物质 环境对微生物的诱变作用
DNA修复与突变
光复活作用 切补修复(暗修复作用) 重组修复 “SOS”修复 DNA聚合酶的校正作用
噬菌体可以转导供体染色体的任何部分到受体细胞中的转导过程
(1) 意外的发现
1951年,Joshua Lederberg和Norton Zinder为了证实大肠杆菌以外 的其它菌种是否也存在接合作用,用二株具不同的多重营养缺陷型 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类似的实验:
用“U”型管进行同样的实验时,在给体和受体细 胞不接触的情况下,同样出现原养型细菌!
不是由细菌自身的基因所控制;
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处理受体细胞,使其人为地处于一 种可以摄取外源DNA的“人工感受态”。
用CaCl2处理细胞,电穿孔等是常用的人工转化手段。 质粒的转化效率高;
转染(transfection):
噬菌体DNA被感受态细胞摄取并产生有活性的病毒颗粒
特点: 提纯的噬菌体DNA以转化的(而非感染)途径进入细胞 并表达后产生完整的病毒颗粒。
定义:同源或异源的游离DNA分子(质粒和染色体DNA)被自然
或人工感受态细胞摄取,并得到表达的水平方向的基因转移过程
感受态细胞:具有摄取外源DNA能力的细胞
(competent cell)
自然遗传转化(natural genetic transformation)
人工转化(artificial transformation)
特点: 负选择标记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微生物-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转导的遗传物质
供体菌染色体DNA 任何部位或质粒
完全转导或流产转导
噬菌体DNA及供体菌 DNA的特定部位
受体菌获得供体菌DNA 特定部位的遗传特性 转导频率较普遍转导增 加1000倍(10-4)
转导的后果
转导频率
受体菌的10-7
普遍性转导
转化过程
TRANSFORMATION direct uptake of biologically active DNA fragments
细菌转化
以反向遗传学 的角度来确定 未知基因的功 能。
基因变异使基 因功能的丧失, 应用于重组 DNA技术和细 胞内同源重组。
反向遗传学
反向遗传学是相对于经典遗传学而言的。 经典遗传学是从生物的性状、表型到遗传物质来研究 生命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反向遗传学则是在获得生物体基因组全部序列的基础 上,通过对靶基因进行必要的加工和修饰,如定点突变、 基因插入/缺失、基因置换等,再按组成顺序构建含生物 体必需元件的修饰基因组,让其装配出具有生命活性的 个体,研究生物体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这些修饰 可能对生物体的表型、性状有何种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Genetic Recombination
一、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1. 转化 (Transformation)
2. 转导 (Transduction)
3. 接合 (Conjugation)
4. 原生质体融合 (Cytoplasmic fusion )
5. 溶源性转换 (Lysogenic conversion)
细菌的多重营养缺陷型杂交
实验
接合现象的发现和证实
病原学总论复习题1
第六章病原生物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细胞器较发达的微生物是(B )A、链球菌B、真菌C、放线菌D、衣原体E、支原体2.下列哪种消毒灭菌方式不合适( E )A、空气—紫外线B、牛奶—巴氏消毒法C、接种环—烧灼法D、皮肤—碘酒E、血清—高压蒸气灭菌法3.正常微生物是指(E )A、无侵袭力的细菌B、不产生毒素的细菌C、健康人的致病菌D、健康带菌者所携带的细菌E、在人体内长期存在的有益或无害的细菌4.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特征的是(C )A、有细胞壁B、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C、无典型细胞核结构D、细胞器较发达E、有质粒5.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C )A、支原体B、衣原体C、病毒D、细菌E、真菌6.寄生现象是( B )A、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受害B、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得利,另一方受害C、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受益D、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既受害又受益E、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而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二、填空题1.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病原体、宿主免疫力、环境。
三、问答题1.何谓正常微生物?简述其主要生理作用。
2.试比较真核、原核、非细胞型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点。
3.简述“生物安全”包含的四重含义。
第七章医学病毒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病毒核心的化学成分是( E )A、磷壁酸B、蛋白质C、类脂D、肽聚糖E、核酸2.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D )A、二分裂B、原体、始体C、芽生D、复制E、菌丝、孢子3.病毒增殖周期环节中不存在(D )A、吸附与穿入B、脱壳C、衣壳合成D、孢子形成与释放E、核酸复制4.病毒的遗传信息从RNA转移到DNA的过程称为(B )A、转导作用B、逆转录C、转化D、翻译E、重组5.下列哪种蛋白属于病毒的早期蛋白(C )A、包膜子粒B、核蛋白C、DNA多聚酶D、壳粒E、基质蛋白6.下列哪种肝炎病毒为缺陷病毒(D )A、HA VB、HBVC、HCVD、HDVE、HEV7.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 D )A、突变B、基因重组C、加强作用D、表型混合E、互补作用8.下列病毒吸附蛋白与病毒受体组合错误的是( E )A、HIV-CD4分子B、EBV-CD21分子C、鼻病毒-CD54分子D、单纯疱疹病毒-硫酸乙酰肝素E、脊髓灰质炎病毒- CXCR49.缺陷病毒指的是(E )A、表面缺少刺突的病毒B、缺少胞膜的病毒C、缺少衣壳的病毒D、缺少某些酶的病毒E、基因组缺损不能复制的病毒10.干扰素抑制病毒增殖的作用机理是(E )A、直接干扰病毒的mRNA转译B、阻止病毒进入易感细胞C、直接抑制病毒DNA的转录D、阻碍病毒吸附于细胞膜上E、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11.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 )A、DNAB、RNAC、DNA和RNAD、DNA或RNAE、蛋白质12.病毒变异的类型不包括( E )A、突变B、重组C、重配D、表型混合E、减数分裂13.干扰素主要作用于病毒复制的哪一阶段( D )A、吸附B、穿入C、脱壳D、生物合成E、装配与释放14.下列哪种方式不适用病毒培养(D )A、传代细胞培养B、组织培养C、动物接种D、人工合成培养基E、鸡胚培养二、填空题1.根据病毒壳粒数量和排列方式的不同,病毒形态可呈现20面立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复合对称型。
微生物学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微生物学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微生物学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多项选择题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A.细菌B.放线菌C.支原体D.衣原体E.螺旋体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A.新型隐球菌B.白色念珠菌C.真菌D.放线菌E.立克次体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组成为A.脂蛋白B.肽聚糖C.脂多糖D.磷壁酸E.核心多糖4.荚膜的功能是A抗吞噬作用B.抗干燥作用C.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D.与细菌鉴别有关E.与某些细菌的分型有关5.IMViC试验主要用于区别下列哪两种病原菌A.产气杆菌B.破伤风梭菌C.葡萄球菌D.大肠杆菌6.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是指A.热原质B.毒素C.透明质酸酶D.色素E.抗生素7.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是指A.细菌素B.硫化氢C.吲哚D.维生素E.外毒素8.吲哚(靛基质)试验呈阳性的细菌是A.霍乱弧菌B.伤寒杆菌C.肺炎杆菌D.变形杆菌E.大肠杆菌9.产硫化氢的致病菌是A.鼠伤寒杆菌B.大肠杆菌C.痢疾杆菌D.变形杆菌E.肺炎杆菌10.专性厌氧生长的细菌是:A.破伤风梭菌B.空肠弯曲菌C.幽门螺杆菌D.脆弱类杆菌11.专性需氧生长的细菌是:A.结核分枝杆菌B.霍乱弧菌C.伤寒杆菌D.绿脓杆菌E.链球菌12.湿热灭菌优于干热灭菌的是A.导热快B.穿透力强C.比干热灭菌所需的温度低D.潜热E.使细菌蛋白迅速凝固变性13.多数细菌怕干燥,但有少数菌抗干燥能力较强,它们是A.脑膜炎球菌B.淋球菌C.溶血性链球菌D.结核杆菌E.炭疽芽胞杆菌14.对于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如粪,尿,脓,痰)的处理,常用的消毒剂有A.20%漂白粉B.5%石炭酸C.2%来苏D.70%乙醇E.2.5%碘酒1.噬菌体的特性有A.能通过滤菌器B.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C.只含有一种核酸D.专性活细胞寄生E.以复制方式生长繁殖3.毒性噬菌体溶菌周期的步骤有A.吸附B.穿入C.生物合成D.组装成熟E.释放1.遗传性变异中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是A.转化B.转导C.接合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2.质粒DNA的特征有A.自我复制B.赋予细菌产生新的生物学性状C.可自行丢失与消除D.能转移E.相容性与不相容性3.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A.R质粒B. F质粒C. Col质粒D.毒力质粒E. r质粒4.能以接合方式转移的质粒是A. R质粒B. F质粒C. Col质粒D.毒力质粒E. r质粒1.属于胞内寄生的病原菌是A.结核杆菌B.伤寒杆菌C.麻风杆菌D.大肠杆菌E.肺炎杆菌2.构成细菌致病性毒力的物质是A.内毒素B.外毒素C.荚膜D.菌毛E.膜磷壁酸3.以产神经性毒素致病的细菌有A.伤寒杆菌B.破伤风梭菌C.肉毒梭菌D.霍乱弧菌E.肺炎球菌4.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有A.发热B.血管内皮细胞受损C.DICD.白细胞反应E.微循环衰竭5.抗毒素A.可由类毒素刺激机体产生B.可由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C.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D.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E.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6.构成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包括A.皮肤与粘膜机械性阻挡与屏障作用B.血脑与胎盘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正常体液与组织中抗菌物质的作用E.呼吸道,消化道局部粘膜中分泌型IgA的作用7.能产肠毒素的病原菌有A.肠产毒性大肠杆菌B.链球菌C.霍乱弧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伤寒杆菌8.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是A.生物屏障作用B.抗肿瘤作用C.刺激干扰素的合成D.增强免疫细胞活性E.合成维生素1.IMViC试题主要用于鉴别A.葡萄球菌B.白喉杆菌C.产气杆菌D.大肠杆菌E.流感嗜血杆菌2.可以用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有A.梅毒B.白喉C.破伤风D.伤寒E.细菌性痢疾3.属于细胞免疫制剂的是A.TFB.IFNC.IL-2 K细胞E.抗菌血清1.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依据的指标有A.金黄色色素B.分解甘露醇C.产生凝固酶D.产生耐热核酸酶E.产生溶血毒素2.在医学上重要的化脓性球菌有A.葡萄球菌B.链球菌C.肺炎球菌D.脑膜炎球菌E.淋球菌3.引起性病的病原体有A.四联球菌B.淋球菌C.梅毒螺旋体D.八叠球菌E.变形杆菌4.与脑膜炎球菌致病有关的物质是A.芽胞B.荚膜C.菌毛D.内毒素E.鞭毛5.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有A.杀白细胞毒素B.溶血毒素C.肠毒素D.表皮剥脱毒素E.血浆凝固酶6.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可形成草绿色溶血环的细菌是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表皮葡萄球菌E.腐生葡萄球菌7.常用巧克力色培养基培养的细菌是A.白色葡萄球菌B.肺炎链球菌C.柠檬色葡萄球菌D.脑膜炎球菌E.淋球菌1.患以下疾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的是A.白喉B.伤寒C.细菌性痢疾D.百日咳E.霍乱2.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细菌有A.鼠伤寒杆菌B.猪霍乱杆菌C.肠炎杆菌D.变形杆菌E.肺炎杆菌3. ETEC可产生的两种肠毒素是A. LT肠毒素B. ST肠毒素C. RT肠毒素D. S肠毒素E. VT肠毒素4.志贺外毒素,具有的生物活性有A.细胞毒性B.肠毒性C.神经毒性D.凝血性E.溶血性5.痢疾志贺菌的致病物质有A.鞭毛B.菌毛C.透明质酸酶D.外毒素E.内毒素6.致人类腹泻的细菌有A.霍乱弧菌B.肠产毒性大肠杆菌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D.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肠出血性大肠杆菌1.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有A.鞭毛B.菌毛C.肠毒素D.外毒素E.透明质酸酶2.关于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系列哪些是正确的A.食入未煮熟的海产品感染B.潜伏期为72hC.主要致病物质为耐热溶血毒素D.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E.病后免疫力不强1.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A.破伤风梭菌B.肉毒梭菌C.脆弱类杆菌D.消化性链球菌E.炭疽杆菌2.主要以外毒素致病的细菌是A.产气荚膜梭菌B.破伤风梭菌C.肉毒梭菌D.脑膜炎双球菌E.痢疾杆菌3.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人类疾病的类型有A.慢性脑膜炎B.气性坏疽C.食物中毒D.坏死性肠炎E.蜂窝组织炎4.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A.鼠伤寒沙门菌B.产气荚膜梭菌C.肉毒梭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副溶血性弧菌1.具有致病性的主要放线菌是A.衣氏放线菌B.黏液放线菌C.龋齿放线菌D.牛放线菌E.内衣放线菌2.能引起人类疾病的诺卡菌有A.星形诺卡菌B.豚鼠诺卡菌C.巴西诺卡菌D.内衣放线菌E.黏液放线菌3.衣氏放线菌的特点有A.抗酸染色阳性B.在病灶组织中形成'硫磺样颗粒'C.在感染部位常形成瘘管D.口腔中正常菌群E.厌氧培养1.具有异染颗粒的细菌是A.白喉棒状杆菌B.鼠疫杆菌C.葡萄球菌D.肺炎球菌E.结核杆菌2.人工培养白喉棒状杆菌所用的培养基有A.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B.血平板培养基C. EMB培养基D.亚碲酸钾培养基E. SS培养基1.下列细菌中属于胞内寄生菌的有A.结核分枝杆菌B.麻风分枝杆菌C.伤寒杆菌D.肺炎杆菌E.大肠杆菌2.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有A.呼吸道B.消化道C.破损皮肤D.节肢动物叮咬E.直接接触3.结核菌素试验称阳性反应,表明机体A.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B.接种卡介苗成功C.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D.对结核分枝杆菌发生Ⅲ型超敏反应E.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特异免疫力4.结核菌素试验的意义是A.确定预防接种卡介苗的对象B.判断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C.作为婴幼儿结核病的辅助诊断D.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E#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 end#.了解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感染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1.炭疽杆菌的致病物质是A.荚膜B.炭疽毒素C.鞭毛D.菌毛E.透明质酸酶2.布鲁氏杆菌的致病物质是B.荚膜C.透明质酸酶D.过氧化氢酶E.胶原酶3.鼠疫杆菌的致病物质有A. FI抗原B. V-W抗原C. MT抗原D.保护性抗原E.水肿因子4.鼠疫杆菌产生的鼠毒素特点有A.内毒素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外毒素D.细菌死亡裂解后释放E.可以脱毒成类毒素5.炭疽杆菌的生物学特点有A.芽胞B.荚膜C.鞭毛D.革兰阳性粗大杆菌E.专性厌氧6.经鼠类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有A.鼠疫杆菌B.钩端螺旋体C.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D.莫氏立克次体E.普氏立克次体1.与性传播疾病相关的细菌是B.杜克嗜血杆菌C.耻垢杆菌D.结核分枝杆菌E.布氏杆菌2.以下哪些细菌感染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属于有菌免疫A.结核杆菌B.伤寒杆菌C.布氏杆菌D.痢疾杆菌E.霍乱弧菌3.可引起脑膜炎的细菌有A.流感嗜血杆菌B.脑膜炎球菌C.结核杆菌D. B群链球菌E.痢疾志贺菌4.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物质包括A.内毒素B.菌毛C.荚膜D.碱性蛋白酶E.杀白细胞素5.流感嗜血杆菌的支部物质包括A.荚膜B.菌毛C.内毒素D.鞭毛E.外毒素1.性接触传播的支原体有A.溶脲脲原体B.人型支原体C.生殖器支原体D.肺炎支原体E.穿透支原体2.关于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无细胞壁B.多形态性C.能通过滤菌器D.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高E.人工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3.支原体与细菌的相同点是A.有细胞壁B.含有核糖体C.含有两种核酸D.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E.细胞核无核膜及核仁,仅有核质1.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是A.专性细胞内寄生,二分裂法繁殖B.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形态呈多型性,对多种抗生素敏感D.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E.大多数是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2.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有A.虱B.螨C.蚤D.蜱E.白蛉3.由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所致疾病有A.斑疹伤寒B.伤寒C.鼠疫D.恙虫病E.霍乱1.衣原体的共同特征是A.革兰阴性B.具有细胞壁,对多种抗生素敏感C.有独特发育周期D.有核糖体和较复杂的酶系统E.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2.衣原体感染的传播方式有A.经粪-口途径传播B.经直接接触传播C.经性接触传播D.经垂直传播E.经呼吸道传播1.钩端螺旋体的致病物质有A.内毒素样物质B.细胞毒因子C.鞭毛D.溶血素E.荚膜2.属于疏螺旋体属的螺旋体是A.奋森螺旋体B.回归热螺旋体C.伯氏螺旋体D.梅毒螺旋体E.雅司螺旋体3.可引起人畜共患病的螺旋体是A.钩端螺旋体B.回归热螺旋体C.梅毒螺旋体D.奋森螺旋体E.伯氏疏螺旋体1,新型隐球菌致病性的特点是A,新型隐球菌引起的感染大多为外源性感染B,主要经过呼吸道感染C,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D,易引起肺部感染E,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慢性脑膜炎2,下列为条件致病性真菌的是A,白色念珠菌B,曲霉菌C,毛霉菌D,卡氏肺孢菌E,酵母菌1.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A.吸附B.穿入C.脱壳D.生物合成E.释放2.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核内复制的有A.疱疹病毒B.痘类病毒C.腺病毒D.VZV病毒E.流感病毒1.可引起垂直传播的病毒有A.HIVB.风疹病毒C.HBVD.HCMVE.HSV2.构成病毒持续感染的机制可能是A.病毒抗原性变异B.病毒基因整合C.DIP形成D.机体免疫功能低下E.遗传因素3.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病毒有A.EBVB.HPV16C.HBVD.HEVE.HTLV-11.减毒活疫苗对人体有潜在危险性的原因可能是A.回复性变异B.激活机体潜伏病毒C.可引起持续感染D.不便于保藏E.可能进入机体非寻常部位,引发相应并发症2.获得主动免疫的途径有A.疫苗接种B.哺乳C.隐形感染D.显性感染E.注射干扰素1.通过病毒血症引发全身性感染的呼吸道病毒由A.流感病毒B.麻疹病毒C.腮腺炎病毒D.柯萨奇病毒E.风疹病毒2.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的原因是A.病毒核酸DNA分节段B.病毒基因组易发生重组C.核蛋白易发生变异D.HA与NA易发生变异E.病毒核酸为一ssRNA,且分节段,易发生基因重组3.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有A.流感病毒B.风疹病毒C.麻疹病毒D.呼吸道合胞病毒E.副流感病毒1.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包括A.主要通过粪-口传播B.多为隐形感染C.可形成两次病毒血症D.可引起肢体迟缓性麻痹E.极少发展为延髓麻痹2.诊断肠道病毒感染的标本可选用A.粪便B.血液C.脑脊液D.心包液E.鼻咽拭子3.柯萨奇病毒可致的人类疾病有A.无菌性脑膜炎B.心肌炎C.胸痛D.手足口病E.疱疹行咽炎1.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的病原体是A.柯萨奇病毒B.埃可病毒C.结核杆菌D.脑膜炎双球菌E.大肠杆菌2.核酸分节段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轮状病毒C.甲肝病毒D.埃可病毒E.柯萨奇病毒3.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的病毒是A.轮状病毒B.星状病毒C.杯状病毒D.Norwalk病毒E.肠道腺病毒40,41,42型4.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肠道病毒是A.麻疹病毒B.风疹病毒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D.埃可病毒E.柯萨奇病毒1,HBV基因组负链上含有A.S基因B.X基因C.P基因D.C基因E.pre-S1基因2,丁型肝炎病毒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核酸类型为闭合环状RNAB.病毒颗粒外壳由HDAg组成C.可构成HBV联合感染D.乙肝疫苗不能预防丁肝病毒的感染E.检查主要以粪便中查出抗-HDIgM抗体为指标3,关于HCV的描述正确的是A.核酸类型为-ssRNAB.脂溶剂可去除病毒颗粒的感染性C.主要分6各基因型,其中我国以Ⅱ型为主D.致病可有肝外症状E.HBV常协同感染4,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是A.HAVB.HBVC.RSVD.HCMVE.HSV1,黄热病毒的共同特征为A,病毒基因组为单正链RNA B,病毒均在细胞质内增殖C,人,家畜等受蚊,蜱等节肢动物叮咬后获得感染D,病毒对脂溶剂不敏感E,感染后多出现两次病毒血症2,乙型脑炎的预防措施包括A,预蚊和灭蚊B,婴幼儿接种疫苗C,幼猪接种疫苗D,灭蜱及防蜱叮咬E,灭鼠1,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引起的典型临床表现有A,高热B,出血和肾损害C,头痛,眼眶痛,腰痛D,口颊部Koplik斑E,面,颈,上胸部潮红2,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易感的动物有A,黑线姬鼠B,长爪沙鼠C,大鼠D,乳小鼠E,金地鼠1,与致癌有关的有A,HCMV B,EBV C,HSV-2 D,HPV-16 E,HBV2,HCMV常潜伏的部位为A,唾液腺B,肾C,单核细胞D,乳腺E,巨噬细胞3,疱疹病毒可引起A,先天性感染B,隐性感染C,慢发感染D,潜伏感染E,显性感染1,HIV致病机制包括A,病毒基因组整合感染B,诱导自身免疫病C,选择性损伤CD4+细胞D,宿主细胞膜上表达的HIV糖蛋白引发免疫攻击E,受染细胞与邻近细胞融合,导致细胞死亡2,HIV感染的临床主要特点是A,潜伏期较长B,并发肿瘤C,病毒可侵犯多器官及脏器D,免疫系统严重受损E,合并各种机会感染1,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是A,狂犬病毒B,腮腺炎病毒C,HIVD,柯萨奇病毒E,B192目前已知朊粒能引起人与动物的疾病有A,库鲁病B,羊骚痒病C,克雅病D,牛海绵脑病E,致死性家族失眠症。
微生物学课程习题(下)
微生物学课程习题(下)第八章微生物遗传与变异一.填空1.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T2噬菌体感染实验和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2.质粒根据分子结构可有CCC型、OC型和L型三种构型。
质粒在细胞中的拷贝数也不尽相同。
有的拷贝数很少,只有一、二个拷贝,称为严紧型质粒,另一些具有较高的拷贝数,约有10个以上,称为松弛型质粒。
3.检测质粒常用的方法有提取所有胞内DNA后电镜观察、超速离心和琼脂糖凝胶电泳。
4.不同碱基变化对遗传信息的改变可分为缺失、添加、易位和倒位四种类型;常见的表型变化的突变型有营养缺陷型、抗药性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形态突变型、抗原突变型和产量突变型等。
5.营养缺陷型的筛选一般要经过诱变,淘汰野生型,检出和鉴定营养缺陷型四个环节。
6.基因突变的特点为自发性、不对应性、稀有性、独立性、可诱变性、稳定性、可逆性。
7.普遍性转导可能出现的三种后果是形成转导子、流产转导和转导失败。
8.紫外线照射能使DNA相邻碱基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导致DNA复制产生错误,用紫外线诱变微生物后应在红光或暗处条件下进行,以防止光复活现象的产生。
9.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类型主要有转化、转导、溶原性转换、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等多种,真核微生物则有有性杂交,准性杂交和原生质体融合等多种。
10.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主要有三种类型:插入序列、转座子、转座噬菌体或前噬菌体。
11.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是在干燥、避光、缺氧、缺乏营养物质和低温等环境条件下,使其处于代谢不活泼状态。
12. 能在同一细菌中并存的质粒属于不同的不亲和群,而在同一细菌中不能并存的质粒属于同一不亲和群。
三.名词解释1.微生物遗传: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繁殖、毒力和对药物的敏感等性状相对稳定,并能代代相传,子代与亲代之间表现出相似性,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遗传可以使微生物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而且能够代代相传,使它的种属得以保存。
8.3细菌的基因重组
第三节细菌的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方式
概念:两个不同来源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经过基因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型的过程。
方式:原核微生物没有有性生殖,其基因重组通过转化、接合、转导方式进行。
2、细菌的遗传转化
定义:指同源或异源的游离DNA 分子(质粒和染色体DNA )被自然或人工感受态细胞摄取,并得到表达的水平方向的基因转移过程。
转化因子:被转化的游离的DNA 片段转化子:转化后的受体菌
2、细菌的遗传转化
1. 双链DNA 片段的吸附并切成缺口
2.一条单链降解
3. 未被降解的单链进入细胞
1)建立了感受态的受体细胞
自然感受态/人工感受态
2)外源游离DNA 分子(转化因子)转化因子通常是双链DNA
必要条件
3、细菌的转导(transduction)定义:由病毒介导的细菌细胞间进行遗传交换的方式
转导噬菌体:能将细菌宿主的部分染色体和质粒DNA 带到另一个细菌的噬菌体。
转导子:获得了由噬菌体携带来的供体菌DNA 片段的受体细胞
转导因子:在转导中被转移的染色体片段
4、细菌的接合作用(conjugation)定义: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注:图片来自网络
5、原生质体融合
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包括种间的重组子的技术。
主要过程:
1、准备突变株;
2、去除细胞壁,离心聚集原生质体;
4、加入促融合剂促进融合;
5、稀释涂平板,影印接种鉴定重组子。
微生物细胞融合
细菌基因重组及其方式
讨论:转化和接合,哪一种方式更为快捷?
小结。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精品题库及答案
第十三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二、填空题1、细菌的变异分为——和——·2、细菌性状变异实例有——、——、——和——。
3、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是菌体内的——和——,其化学本质都是——。
4、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和——。
5、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
6、基因突变的机理包括——、——、——以及——因子的转位。
7、细菌的遗传性变异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8、普遍性转导是将供体菌染色体上——基因转导给受体菌,局限性转导是将供体菌染色体上——基因转导给受体菌。
9、侵袭细菌、真菌、螺旋体的病毒是——。
10、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
1l、L型细菌指——细菌,培养应选用——培养基。
12、卡介苗是用失去毒力的——菌制成的活疫苗,可预防——病。
13、溶原性细菌的特征是——、——、——、——。
14、温和噬菌体既有——周期又有——周期。
毒性噬菌体只有——周期。
15、介导细菌间遗传物质转移的噬菌体是——。
16、噬菌体参与重组的方式有——和——。
l7、基因突变规律有——、——、——、——。
18、有F质粒的细菌有——,亦称——。
19、F—菌亦称——,可经——方式变为F+菌。
20、发生接合性传递的R质粒的基因是由——和——组成。
2l、转座噬菌体可在遗传物质转移过程中起——作用。
三、最佳选择题1.H—O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B.菌落变异C.鞭毛变异D.形态变异E.耐药性变异2.关于耐药性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自然发生B.可以诱导发生C.具有相对稳定性D.可由噬菌体介导发生E.是在接触抗生素之前已经发生3.细菌突变的发生是由于( )A.基因重组B.基因交换C.质粒丢失D.溶原性转换E.核质基因发生突然而稳定的结构改变4.溶原性转换( )A.由R质粒参与B.由性菌毛介导C.由毒性噬菌体参与D.由温和噬菌体参与E.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DNA片段5.能产生外毒素的白喉杆菌,是因为其有( )A.R质粒B.F质粒C.Vi质粒D,Col质粒E.前噬菌体6.细菌转导和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特点是( )A.需质粒参与B.需性菌毛介导C.需毒性噬菌体介导D.需温和噬菌体参与E.供体菌与受体菌直接接触7.关于R质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R质粒是编码细菌耐药的基因B.一种R质粒只含有针对一种抗生素的耐药基因C.R质粒可分为接合性R质粒和非接合性R质粒D.接合性R质粒是由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定因子组成E.非接合性R质粒可经转化或转导方式进人受体菌8.细菌的性菌毛( )A.化学成分为多糖B.与细菌的运动有关C.是接合时必要的结构D.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E.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9.介导细菌间接合的物质是( )A.鞭毛B.普通菌毛C.性菌毛D.中介体E.核糖体10.Hfr菌是( )A.溶原性细菌B.含有R质粒的细菌C.整合有F质粒的细菌D.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E.不产生性菌毛的细菌11.关于L型细菌的特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呈多形态性B.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油煎蛋”菌落C.仍保留亲代特性D.除去抑制物可以返祖E.分离L型细菌必须用高渗培养基12.“流产转导”指噬菌体携带的外源DNA( )A.未能进入受体菌B.进入受体菌后复制C.进入受体菌后未能与染色体重组D.进人受体菌与染色体重组后未能表达其特性E.进入受体菌后被降解13.携带β一棒状杆菌噬菌体的白喉杆菌能产生白喉毒素,这种现象称为( )A.转导B.转化C.基因转换D.溶源性转换E.以上都不是14.不属于基因转移与重组方式的是( )A.转化B.转导C.接合D.溶原性转换E.L型变异15.下述除哪项外,均为噬菌体的特性( )A.通过细菌滤器B.严格宿主特异性C.只含有一种核酸D.有溶原性周期与溶菌性周期E.抵抗力比细菌繁殖体弱16.下述除哪项外,均为噬菌体的应用范围( )A.细菌的鉴定B.细菌的分型C.检测标本中未知的细菌D.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工具E.测定细菌的相容性1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细菌变异在医学实践上的意义( )A.病原菌诊断、治疗B.基因工程C.制造活疫苗用于预防D.测定致癌物质E.以上都不是18.下列错误的是( )A.R质粒为耐药性因子B.Col质粒编码大肠菌素C.Vi质粒编码细菌毒力D.F质粒编码性菌毛E.以上都不对19.关于质粒的叙述,下述不正确的是( )A.是细菌核质外的遗传物质B.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C.可以丢失D.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E.与某些细菌的耐药性有关20.关于转位因子,下述不正确的是( )A.是细菌基因组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DNA序列B.可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至另一个位置C.转座子不携带信息D.分为插入序列、转座子、转座噬菌体三类E.转位因子的转移可引起细菌基因突变或基因转移21.不产生性菌毛的细菌有( )A.F+菌B.Hfr菌C.雌性菌D.雄性菌E.有接合性R质粒的细菌22.关于细菌变异,下述错误的是( )A.H—O变异属于鞭毛变异D.R—S变异属于菌落变异C.BCG的制备属于毒力变异D.细菌L型属于荚膜变异E.芽胞变异属于形态、结构变异二、填空题1、遗传性变异,非遗传性变异2、形态结构变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3、染色体,质粒,DNA4、F质粒,R质粒,细菌素质粒,毒力质粒5、病毒,特异性6、碱基置换,插入,缺失,转位因子7、基因突变,基因转移与重组8、任何一个或数个,个别特定9、噬菌体10、转化,转导,溶原性转换,接合11、细胞壁缺陷,高渗低琼脂12、牛型结核杆菌,结核病13、溶原菌正常分裂,产生免疫力,表达新的遗传性状可终止溶原状态14、溶原,溶菌,溶菌15、温和噬菌体16,转导,溶原性转换17、自然突变,诱导突变,突变选择,回复突变18、性菌毛,F+菌19、雌性菌,接合20、耐药决定因子,耐药传递因子2l、载体三、最佳选择题1.C 2.D 3.E 4.D 5.E 6.D 7.B 8.C 9.C 10.C 11.C 12.C 13.D 14.E 15.E 16.E 17.E 18.E 19.D 20.C 21.C 22.D第十四章细菌的感染和免疫二、填空题1、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改变时,可出现——。
微生物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1. 简述细菌的特殊结构类型与功能。
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菌毛、鞭毛、芽孢①荚膜功能:(1)抗吞噬作用(2)黏附作用:(3)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4)抗干燥作用②鞭毛功能:(1)为细菌的运动器官。
(2)有些细菌鞭毛与致病性有关(3)细菌的鉴定和分类。
③菌毛功能:(1)普通菌毛:是细菌的黏附结构,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2)性菌毛:<1>参与细菌体内信息遗传<2>性菌毛也是某些噬菌体吸附于菌细胞的受体。
④芽孢功能:(1)抵抗力理化因素对菌体的侵害。
(2)杀死细菌的芽孢是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3)细菌芽孢是某些外源性感染的重要来源。
(4)有助于鉴别细菌2. 简述细菌生长曲线的四个时相的基本特征。
①迟缓期:细菌进入新环境后的短暂适应阶段。
该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繁殖合成并积累充足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但分裂迟缓,繁殖极少。
②对数期:又称指数期,是细菌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
此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等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
③稳定期:由于营养物质大量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累,该期细菌繁殖速度渐减,死亡数逐渐增加,两者大致平衡,因此该期活菌数大致恒定,总菌数缓慢增加,细菌形态、染色性和生理性状常有改变。
④衰亡期:细菌繁殖速度越来越慢,死亡数越来越多,并超过活菌数。
该期细菌形态显著改变,出现衰退型或菌体自溶,难以辨认,生理代谢活动也趋于停滞。
4. 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征。
①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热原质耐高温高压。
消灭热原质,蒸馏效果最好。
②毒素与侵袭性酶:毒素:细菌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毒素。
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解后游离出来。
侵袭性酶:某些细菌可产生具有侵袭性的酶,能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的侵袭和扩散,是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
简述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主要方式
简述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主要方式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主要方式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具有特殊的基因转移与重组机制。
微生物39大题
微生物问答题
1.菌细胞壁的功能?
答:细胞壁坚韧有弹性,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菌固有的外形,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起到屏障作用。使细菌能承受强大的内渗透压并使细菌能在比菌体内渗透压低的环境中生长。细胞壁与细胞米一起参与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细胞壁上还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决定菌体的抗原性。
2.简述肽聚糖的主要结构及青霉素、溶菌酶对其的影响
5.EAEC:婴儿腹泻;持续性水样便,呕吐,脱水,低热。细菌在上皮细胞聚集,组织水份吸收
21.肠热症病人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答:1.标本 第一周取外周血,第1-3周取骨髓液,第二周起取粪便和第三周起还可取尿液2.高培养和鉴定3.血清学诊断4.肥达试验
22.菌痢病人的标本如何采集?应注意什么?
3.G+与G-的细胞壁比较
细胞壁/ G+菌(紫色)/ G-菌(红色)
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
厚度/ 厚,20-80nm/ 薄,10-15nm
肽聚糖层数/ 多,可达60层/ 少,1-3层
肽聚糖含量/ 多,占细胞壁干重50-80%/ 少,占10-20%
糖类含量/ 多,约45%/ 少,约15-20%
10列表比较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
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基因转移与重组是当前生物科技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该领域内,研究人员常常探索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以便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疾病的起因。
本文将通过分析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深入探讨这个主题。
一、基因转移的方式1. 细菌转化细菌转化是一种细菌利用外源DNA的方法,使其自身可以表达新的特征。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外源DNA转移到细菌的质粒中,随后,该DNA被内部的细菌酶切割成碎片,并与质粒结合成为新的DNA序列。
最后,细菌再次繁殖,其后代将具有这些新的特征。
细菌转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与应用领域。
2. 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是一种向特定细胞或组织中转移特定基因的技术。
这种方法的实现需要特殊的病毒载体,即将外源DNA注入病毒中,然后通过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来实现基因转移。
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疗法领域,可用于治疗遗传疾病和癌症等重大疾病。
二、基因重组的方式1. PCR方法PCR法是将DNA序列复制许多次的方法。
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高度精准的结果,使其在基因重组和重组酶中经常被使用。
通过PCR法,科学家可以复制DNA的段,将它们与其他DNA片段结合,然后将它们插入到其他细胞中,从而实现基因重组。
2. 随机交换随机交换是一种利用DNA片段间的非同源配对的方法,将DNA片段粘合成新的DNA序列。
这种方法的效率很高,并且不需要特殊的重组酶。
然而,缺点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和许多检测,使得该方法在某些方面不如PCR法效果好。
综合而言,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许多种,每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弱点,而最终会由其应用领域和实际需求来决定应该选择哪种方式。
对于产生的新颖性生物学特征,应重视新颖性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且应该检查所有的基因转移与重组活动,以确保它们的合法性。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是指细菌之间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将DNA片段从一个细菌传递到另一个细菌,从而实现基因的交流和组合。
这种方式可以使细菌获得新的基因,从而具备新的功能或适应新的环境。
细菌基因转移主要有三种方式:转化、转导和共轭。
转化是指细菌通过吸收自由DNA片段的方式获得新的基因。
在自然环境中,细菌的DNA片段可以由其他细菌释放出来,被周围的细菌吸收并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
转导是指细菌通过细菌噬菌体感染的方式获得新的基因。
噬菌体是一种能够感染细菌并将自己的基因组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的病毒。
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它会释放出自己的基因组,并将其中的一部分整合到细菌的基因组中。
共轭是指细菌通过细菌质粒的方式获得新的基因。
细菌质粒是一种可以自主复制和传递的小型DNA分子,它可以在细菌之间进行传递,从而使细菌获得新的基因。
细菌基因重组是指细菌通过DNA重组的方式获得新的基因组合。
在细菌基因组中,存在着大量的DNA片段,这些片段可以通过重组的方式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细菌基因组中的不同位置,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细菌基因组之间。
基因重组的发生需要一系列的酶和蛋白质参与,这些酶和蛋白质能够识别并切割DNA分子,从而使DNA片段重新组合。
基因重组的结果是产生新的DNA序列,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在细菌世界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细菌可以获得新的基因,从而具备新的功能或适应新的环境。
例如,某些细菌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获得抗生素抗性基因,从而在抗生素环境中存活下来。
此外,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也是细菌进化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
细菌通过基因转移和重组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新的基因,从而适应新的环境。
然而,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细菌通过基因转移和重组获得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会传递给其他细菌,从而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扩散。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2、tRNA和rRNA转录后需加工;
一、细菌的遗传物质
细 菌 的 r R N A 加 工 过 程
一、细菌的遗传物质
(二)质粒(plasmid) 细菌中除主染色体之外,能进 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单位。可随细胞 分裂分配到子细胞中。
一、细菌的遗传物质
质粒的性质
1、自我复制; 2、能编码某些特性; 3、可自行丢失或消除; 4、质粒移动性,可转移的质粒具有与转移 有关的基因; 5、质粒的不相容性;
成熟与释放
一、细菌的遗传物质
噬菌现象: 液体培养基:混浊 澄清 固体培养基:出现噬斑(plaque) 一定体积内的噬斑形成单位数目(pfu)
一、细菌的遗传物质 三、噬菌体的类型
(2) 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其基 因组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与细菌 DNA一起复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 至子代细菌,细菌并不裂解。 该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temperate phage)。
(1)二个分离的反向末端重复序列 (inverted terminal repeats, ITR) (2)一个转座酶(transposase)编码基因
IR Transposase Gene IR
一、细菌的遗传物质
2、复合转座子—— Ⅰ类转座子 ——由IS类转座组件构成的复合体。 组成:两端为IS 中间编码抗生素物质
各种生物细胞都可进行原生质体融合
70年代后发展的一种育种新技术
二、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
原生质体融合的优点:
1、可以提高重组率; 2、双亲可以少带标记或不带标记; 3、可进行多亲本融合; 4、有利于不同种间、属间微生物的 杂交; 5、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提高产量;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细菌的遗传物质 二、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 三、细菌的基因突变
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
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这个神奇的事儿。
你想想看,细菌那小小的身体里,居然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和花样呢!就好像一个小小的魔法世界。
细菌基因转移呀,就像是一场热闹的交换大会。
有一种方式叫转化,细菌就像个好奇的孩子,把周围环境中的那些基因片段捡起来,试试看能不能变成自己的新本领。
这多有意思呀,就好像你在路上捡到了一本秘籍,说不定就能练成绝世武功呢!还有接合呢,细菌之间手牵手,把基因传递来传递去。
这就像是小伙伴之间分享玩具,你有个好玩的,我有个有趣的,大家一交换,都有新东西玩啦!转导也很奇妙呀!病毒就像是个调皮的快递员,带着基因在细菌之间跑来跑去。
这不就跟我们寄快递一样嘛,把东西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
这些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可不只是好玩哦,它们对细菌的生存和发展那可是至关重要的呢!它们让细菌能够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变得更强大。
比如说,如果环境里突然多了一种有害物质,细菌通过基因转移和重组,说不定就能获得对抗这种有害物质的能力呢。
这就好像你突然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但是通过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你找到了解决办法,变得更厉害了。
而且呀,这对我们人类也有很大的影响呢!有些细菌通过这些方式变得更难对付了,给我们的医学带来了挑战。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更好地研究和控制细菌呀。
咱再想想,如果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是不是就能找到更好的办法来利用细菌为我们服务呢?比如说让它们帮忙生产有用的物质,或者更好地处理环境问题。
总之呢,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就像是一个充满惊喜和挑战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我们可不能小瞧了这些小小的细菌,它们的世界可是无比精彩的呢!它们的这些神奇本事,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和琢磨吗?让我们一起加油,去揭开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神秘面纱吧!。
第5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五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一、名词解释1.基因型变异2.表型变异3. BCG4.转座因子5.整合子6.突变(mutation)7.转化(transformation) 8.转导(transduction) 8.普遍性转导9.局限性转导10.接合(conjugation) 11.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 12.高频重组菌二、填空1.细菌的各种生物学性状均可发生变异,如、、、、等。
2.细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方式有、、、和。
3.噬菌体参与的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和。
4.根据所转导基因片段的范围,将转导分为和。
三、选择题1.关于质粒的叙述,错误的是:A.质粒是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B.质粒能自行复制C.质粒可以丢失或消除D.质粒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E.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能赋予细菌某些生物学性状2.关于R质粒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耐药传递因子(RTF)和耐药决定子(R)组成B. RTF和F质粒的功能相似,编码细菌的性菌毛C.耐药决定子可编码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D.R质粒的转移是造成细菌间耐药性传播的重要原因E.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R质粒基因突变所致3.与细菌致育性有关的质粒是A.Col质粒B.F质粒C. Vi 质粒D.ST质粒E.R质粒4.以接合方式在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需通过下列哪种结构介导A.鞭毛B.噬菌体C.性菌毛D.中介体E.核糖体5.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A.转导B.转化C.接合D.原生质体融合E. 溶原性转换6.由温和噬菌体的整合使细菌获得新的生物学性状的过程为A.转导B.转化C.突变D.原生质体融合E. 溶原性转换7.以噬菌体为载体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到受体菌,使细菌获得新的生物学性状的过程为A.转导B.转化C.突变D.原生质体融合E. 溶原性转换8.流产转导是指噬菌体携带的供体菌DNA片段A.不能进入受体菌B.进入受体菌后不能与受体菌基因重组,也不能自主复制C.进入受体菌后自行复制D.进入受体菌后被降解E. 以上都不是四、问答题1.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是什么?2.简述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1.接合作用:当细菌与细菌相互接触时,质粒DNA就可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
2.转化作用:由外源性DNA导入宿主细胞,并引起生物类型改变或使宿主细胞获得
新的遗传表型的过程,称为转化作用。
3.转导作用:当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细胞时,发生在供体
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DNA转移及基因重组称为转导作用。
4.转座(转位):转座是指一个或一组基因从一个位置转到基因组的另一个位置。
可
分为插入序列转座和转座子转座。
5.基因重组:不同DNA分子间发生的共价连接称基因重组。
有两种类型:位点特异
的重组和同源重组.
细菌从外源取得DNA,并与自身染色体DNA进行重组,引起细菌原有基因组的改变,导致细菌遗传性状的改变,称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基因转移与重组的四种方式是:(1)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段,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转化。
(2)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转导。
(3)接合:是指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主要为质粒)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4)溶原性转换:是由于温和噬菌体的DNA(前噬菌体)整合到宿主菌的染色体DNA后,使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溶原性转换。
5.原生质体融合是分别将两种细菌经处理失去细胞壁悬于高渗培养基中保持原生质体状态,然后将两种细菌的原生质体混合,滴加聚乙二醇促使原生质体融合。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融合后的双倍体细胞可以短期生存,在此期间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基因的交换和重组,获得多种不同表型的重组融合体。
融合体经培养重新形成细胞壁,再按其遗传标志选择重组菌。
子座(Stroma):某些高等真菌菌丝体形成的一种组织体,是菌丝分化形成地垫状结构,或是菌丝体与寄主组织或基物结合而成地垫状结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