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汗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汗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摘要】足汗证即双脚多汗,其对健康虽无大碍,但影响公关交往。历代中医学家都对其有过论述,其主要病因病机为阳明热盛,痰瘀阻胃,脾胃湿热等,临床上常以三承气汤,三仁汤,藿朴夏苓汤为主进行治疗,但也有应用针灸进行调整阴阳而达到治疗目的者。

【关键词】足汗证;病因病机;治疗;文献;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68—03

足汗证,俗称双足多汗,常常作为一种次要症状在一些疾病中出现,但也有作为主证者,作为症状,其首见于《伤寒论》:“手足濈然汗出。”现将其病因病机与治疗分述如下:

1病因病机

1.1实邪为患

1.1.1阳明热盛,津液旁流如汉·张仲景《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认为“二阳并病,太阳让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手足汗》[2]认为“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阳经邪热,传至阳明,则手足为之汗出;及手足汗出者,为热聚于胃,是津液之傍达也。”明·孙一奎《赤水玄珠·手足汗》[3]认为“手足汗……亦有肠胃中有实热者。”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4]认为“有热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阳明病也。”清·程国彭《医学心悟·手足

心腋下出汗》[5]认为“手足腋下有汗,何以是阳明腑病?胃主四肢,为津液之主,今热聚于胃,致令出汗,乃津液之旁流也。热邪入腑,熏蒸如鼎,沸然,故令汗出。”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手足心腋下汗》[6]认为“四肢汗重,气热故然;凡潮热手足濈濈汗出,为阳明胃实也;若手足心濈濈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此有燥粪,为热聚于胃也。”清·林佩琴《类证治裁·汗》[7]认为“胃腑热蒸,手足自汗,亦阳明病。”清·何梦瑶《医碥·汗》[8]认为“别处无汗,脾胃之热达于四肢也。脾胃主肌肉、四肢,热达于肌肉则体汗,若达于四肢则手足汗耳。”清·陈复正《幼幼集成》[9]认为“脉至沉而有力,潮热恶热,腹痛,下利转失气,手足心腋下有汗出,咽干齿燥,目不明,谵语发狂,小腹满,下痢清黄水,不得眠,小便多自汗,外证头痛发热俱罢,方主白虎汤类。”今刘国安[10],冯文林等[11]认为手足汗出多而大便难者,属阳明热盛。阳明热盛,津液受伤,未能遍身汗出,仅能从阳明所主的四肢旁达,故见手足汗出。王付[12]认为足汗证为郁热蕴结于内而熏蒸于外,阴津被郁热所迫而外溢,即郁热汗出。刘明武[13]认为手足汗多与脾胃有关,是燥屎内结的主要指征。阳明病经证或腑证所特有的里热炽盛,蒸腾于外而致。身热里热较盛,迫津外泄,而且汗出。1.1.2瘀血或食积阻胃清·唐宗海《血证论·出汗》[14]认为“手足濈濈汗出者,以胃中或有瘀血食积,四肢为中川之应,火热中结,故应手足汗出。”杨金鸽[15]认为“血汗相关,瘀水互患”,血行脉中,环周不息,一旦瘀阻则百脉不利,津液输布异常,水液代谢不

循常道小便而出,反而外泄肌表。杨建方[16]认为手足汗出属阳虚夹瘀。

1.1.3脾胃湿热,流注于下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盗汗门》[17]认为“脚汗,为脾经湿热,内淫于四肢,故令手足心常有汗,至冬而阳气内伏而汗愈多,由此知湿热内淫也。”明·孙一奎《赤水玄珠·手足汗》[3]认为“手足汗,乃脾胃湿热内郁所致。”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4]认为“脚心汗,久不愈者,此湿热流注也。”清·张璐《张氏医通·汗》[18]认为“手足汗,脾胃湿热,傍达四肢则手足多汗。”今刘国安[10]认为手足汗出多而黏者,属湿热。祝建权[19]认为无热像而手足心汗出潮湿,属湿邪外越认为脾主四肢,临床上手足汗出属脾胃湿热多见。奚彩崑[20]认为手足汗为湿邪困脾,脾运失调,水湿淫逸于四肢手足所致。高晓星[21]认为足汗过多证的主因为湿热下注,腠理开阖不利。手足汗,此证由脾胃湿蒸,旁达于四肢所致[22]。冯文林等[11]认为由于饮食不洁或外感湿邪,损伤脾胃,湿浊内生,蒸久化热,湿热旁达于四肢而致手足汗出。赵务俭[23]认为足汗证病机为脾失健运,湿浊不化,郁久化热,蕴热熏蒸,迫使汗出。

1.1.4寒邪直中胃腑

明·李梃《医学入门·伤寒初症》[24]认为“有寒聚胃腑,大便初硬后溏,或水谷不分,手足濈然汗出。”

1.2正气内虚

1.2.1脾胃虚寒,固摄失职如汉·张仲景《伤寒论·辨阳明病脉

证并治》[1]认为“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虚冷,水谷不别故也。”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手足汗》[2]认为“阳明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即是中寒者也。”清·何梦瑶《医碥·汗》[8]“乃脾胃虚寒,不能运行津液,乘虚阳外越而横溢于四肢。”冯文林等[11]认为手足汗而手足不温者,属脾胃虚寒。刘明武[13]认为也有属胃中虚冷,阳气不固者。

1.2.2心肾阴虚刘国安[10]认为手足汗出而手足不温者,属心肾阴虚。冯文林等[11]认为心主血,肾藏精,劳神过度,亡血失精,致血虚精亏,阴液不足,虚火内生,心液被抗不能内藏,外泄作汗。张登部[25]认为心肾阴虚,心肾之阳偏抗,迫汗外出。叶利水[26]认为心主汗,肾为先天,内藏真阴,虚热内扰,则汗外泄。

1.2.3气虚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手足心腋下汗》[6]认为“四肢汗重,气热故然,亦有气弱者,汗多冷。”清·王燕昌《王氏医存·即汗处知其虚处》[27]认为“脾虚则手足汗。人弱而专出一处之汗,久而不愈,即此经虚也。”秦伯未[28]认为手足汗出而手足不温者属气虚。

1.2.4心肾阳虚张登部[25]认为心肾阳虚,卫气失于固摄,津液流失,则手足汗。

1.2.5肝肾阴虚刘国安[10]认为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热者,属肝肾阴虚;

1.2.6血虚秦伯未[28]认为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热者属血虚。

1.2.7阳虚刘金英等[29]认为顽固性手足自汗症属阳虚。孔令栋[30]认为内伤阳虚

1.2.8心脾气血两虚朴日[31]认为足汗证属心脾气血两虚。汗为心之液,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两虚,则可出现手足汗。

1.3阴阳不和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4]认为“有手足汗,用凉药补药俱不效者,此阴阳不和,经络不用也;”日·丹波元坚《杂病广要》[32]中记载“亦有手足有汗,遇天寒则汗多,此阳胜其阴也,宜以抑阳补血。”

2治疗

2.1阳明热盛

汉·张仲景[1]、明·周之干《慎斋遗书·汗》[33]应用大承气汤。清·林佩琴[7]应用大柴胡汤治疗。清·杨栗山[6]应用调胃承气汤、加味凉膈散;清·陈复正[9]应用白虎汤,小承气汤,六一散,顺气散。今王付[12]应用白虎承气汤治疗手足汗出如珠,面色潮红,怕热,口苦,口干欲饮水,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方药:石膏48g,知母18g,大黄9g,芒硝6g,枳实5枚,厚朴24g,粳米18g,炙甘草6g。方解:方中石膏清泻盛热,知母清热养阴,大黄、芒硝泻热涤实,枳实、厚朴行气下气降泻,粳米、炙甘草益气和中顾营卫。

2.2瘀血或食积阻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