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第3课时) 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教案第2章第2节气候教案

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教案第2章第2节气候教案

《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原因课程引入: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的地形,看到了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解释了河流的流向和水电站的分布。

那请同学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生活现象又和哪个地理要素有关呢?出示我国不同地区衣、食、住的景观图片。

承转过渡: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

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回顾展望: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气温和降水。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

感受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着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呢,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

可是他这次沿途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这个结论是咱们感受出来的,接下来咱们用专业点儿的地图验证一下──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归纳:出示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要先读图名,这两张图分别是什么?左边是我国1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右边是我国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

那咱们先来看一下我国1月的气温分布情况。

1.1月气温分布总体趋势:引导学生阅读我国1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气候(第3课时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八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件(人教版)

气候(第3课时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八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件(人教版)

B. 大陆性气候显著
C. 气候复杂多样
D. 季风气候显著
谢谢合作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气候
气候特征
气候复 杂多样
温带季风气候 东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 高原山地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影响因素
地形
1.我国同时引进世界上的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你认为下列哪一地区能
C.温差大 D.冬季寒冷
5.五道梁镇位于被世人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和西部高山地区,夏季降水较多,冬季
降水较少。地高天寒,四季皆冬。
影响该地气候的主导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大气状况
B
6. 导致我国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 A )
A. 冬季风的影响 B. 夏季风的影响C. 季风的影响 D. 纬度位置的影响
漠河·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漠河
夏季高温 多雨, 冬季寒 冷干燥
吐鲁番·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少,集中在夏季
吐鲁番
冬冷夏热 ,气温 年较差 大, 降水稀少
五道梁·高原山地气候
五道梁
全年低温,降水较少
高寒气候 ,全年 低温, 降水较少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南涝北旱”
雨带迅速推至 北方,在北方
滞留时间长
长江中下游平 原“空梅”;
北方多雨
“北涝南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非季风区
阴山山脉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的分布特征;阅读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了解它们的划分依据,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综合、比拟的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了解不同温度带的农作物差异,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教学难点:温度带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依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根底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地图。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问题推进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逐渐形成地域地理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打算1.教师打算: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打算:依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绘制中国轮廓地图备用。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设置教师: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中国的地形和地势,了解了地形和地势影响我们的生活,下面的故事也展示了一些自然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请大家观看图片,说出图片中人们的生活主要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制约?学生:〔读图片,思考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教师:刚刚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

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影响我国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1月和7月气温特征教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根本知识,气候包含哪两个根本要素呢?学生答复预设:气和气降水。

教师: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

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打算回哈尔滨的时候,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

可是他这次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气候(第3课时)教案

气候(第3课时)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的五种主要的气候类型,掌握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

2、能够运用气温和降水柱状图判读并描述不同的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特征。

3、正确区分我国的夏季风和冬季风,了解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二)过程和方法1、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通过对我国气候类型和特征的分析,培养学生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的气候特征;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不同气候的气候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难点】分析归纳我国的气候特征;分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准备课件、图文资料五、教学用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提问:你知道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吗?亚洲都有哪几种气候?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呢?回答: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有9种,亚洲气候的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引导: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中国,我们国家的气候怎么样呢?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

(二)新课讲授【板书】中国的气候特征设问:读中国的气候类型分布图,看一下我国共有几种气候类型?其中季风气候有几种?主要分布在哪里?讲解:我国有五种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相对于世界气候类型来说,中国拥有的气候类型较多样,所以中国气候的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展示:横断山区自然带和农业类型的垂直变化图讲解:我国是多山的国家,高大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中国的气候类型小组探究:阅读中国的气候分布图和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来判读不同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并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描述。

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案

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周次授课时间课题第二节中国的气候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2.了解中国大陆性特征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教学重点1.中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2.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3.中国大陆性特征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1.中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2.夏季风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
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

第3课时课时数3课时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
一、导入新课(1′)
〖师〗指导学生阅读P41“中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冷的国家”材料,教师设疑:这是为什么呢?(与季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
〔承转〕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了解我国的又一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

二、讲授新课(25′)
〖师〗〔展示〕多媒体展示课本P40图2-30“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

〔讲授〕什么是季风?季风是指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变化的风。

冬天盛行的风叫冬季风,夏天盛行的风叫夏季风。

那么,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是什么呢?
〔展示〕多媒体展示“世界政区简图”。

〔讲授〕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位置差异显著。

(海陆因素和纬度因素)
那么,影响我国的季风有哪些呢?。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3 气候(三)》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3 气候(三)》精品教学课件
受季风影响,我国比世界其他同纬度地区: 冬季气温更低,夏季气温更高, 气温年较差更大。
春羌 风笛 不何 度须 玉怨 门杨 关柳 。,
季风对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随堂练习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东南季风主要来自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一般影响不到的地区是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第3课时
新课导入
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
温度带多种多样 干湿程度差异很大



带大


候季 气风

高原山地气候

秦岭 淮河
上海
中国气候类 型的分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 风气候
探究新知
漠河
温带季风气候
漠河
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探究新知
北京
温带季风气候
课后作业
01 完成课后练习题 02 课时练习题(选取)
D.夏季风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课堂小结
我 国
复杂多样 气候主要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
主要气候类型名 称、分布及特点
的 气
主要影响因素: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
候 冬、夏季风:源地、风向、特征及其影响
【回顾总结】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十一 里山 不有 同四 天季
雨林
探究新知
我国的气候特点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探究新知

气候(第3课时)示范教案

气候(第3课时)示范教案

《气候》教学方案第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季风的分布特点及差异;2.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教学难点】1.有关季风形成图的分析判读;2.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教学准备制作PPT。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多媒体展示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的景观和长江以南山清水秀的景观。

教师:从地图上看,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以南两地纬度相近,是两地的景观却一个沙漠广布,一个山清水秀,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

【新知讲解】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多媒体展示“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学生读图并回答问题。

问题设置(1)我国分布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哪些?(2)从中你能分析得出我国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学生读图,讨论回答:(1)除了季风气候,我国还有其他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主要是北方的温带季风气候和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云南南部、广东南部和台湾南部及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2)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或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多媒体出示“横断山区和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图”,观察高原山地气候有什么特点?相应的植被类型和农业利用类型有何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气候类型和地面植被呈现垂直变化:海拔低处为热带气候类型和植被(香蕉林)、海拔较高处为温带气候类型和植被(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海拔更高处为寒温带气候类型和植被(针叶林)、海拔最高处为寒带气候类型和植被(冰川广布)。

活动:认识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1.对照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下列四图中四个地方的气候类型名称及气候特点。

2.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一说它们各自发展旅游活动的优势。

参考答案:1.漠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气候的特点,分析影响我国气候的各种因素,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气候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候这一部分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气候现象、气候类型等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在导入环节,可以利用学生已知的地理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掌握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对气候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气候特点的认同感,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难点:气候现象的成因,气候类型的判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实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图表、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3.学生活动:预习教材,了解我国气候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学生已知的地理知识,如我国地理位置、地形等,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气候的特点。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地理位置和地形吗?那么你们认为这些因素会对我国气候产生什么影响呢?”2.呈现(10分钟)通过图片、图表等教学素材,展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如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等。

同时,介绍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判断各个案例所属的气候类型。

2.2 气候(第3课时课件21张)-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2 气候(第3课时课件21张)-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原因:(1)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 东西降水差异明显, (2)地势高低起伏大,多高山,气候垂直 变化大。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原因探究
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特征2:季风气候显著
原因: 我国位于最大大陆东部, 最大大洋西岸,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大
我国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成因以及特征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新课探究
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活动:结合课本P38图,回答问题
1. 数一数我国共有几种气候类 型?说出各气候类型的名称。
五种: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地形因素
冰雪带

灌丛和矮林 针叶林
山 有
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混 四
交林

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里 不
热带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读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所反映的我国气候特点是( A.气候类型单一 B.热带面积广阔 C.季风气候显著 D.极地气候为主
C)
课堂练习
读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北回归线

太平洋

赤道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
夏季风
新课探究
DD
四,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A
A
B
CC
B
新课探究
四,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创新教案(第3课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创新教案(第3课时)】

《气候》教学设计(第3课时)【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明确我国降水的突出特点就是时空分布不均。

通过表格对比分析了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特点、分布和植被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

体现了新的教材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组织、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具备了学习气候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能够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我国气候分布图和不同地区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结合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季风气候成因分析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结合生活体验和典型区域对比,举例说明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并能够描述我国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2.通过读图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启发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来自不同地区的5个小朋友暑假参加了夏令营,他们在一起聊自己家乡的时候这样说:你能猜出他们各自是如何描述的吗?(西北地区)这几天我们家乡白天热的烤人,夜晚变得很凉,一年降水很少。

但我们家乡的瓜果特别甜,欢迎大家明年暑假去品尝。

(江南)我的家乡总的来说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冬天河水一般不会结冰,夏天酷热的日子也不多,我们这还被称为“鱼米之乡”呢。

欢迎来到我的家乡做客。

(海南)我们家乡可以说是长夏无冬,秋去春来,四季花开,少见冰雪。

还可以尝到各种可口的水果。

气候-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气候-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气候-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气候的定义;2.掌握气候要素和气候类型的概念;3.了解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气候要素;2.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

三、教学内容1. 气候的定义气候是指长时间(至少30年)内某地区的天气状况和气象要素的平均值和变化规律。

2. 气候要素气候要素指影响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各种因素,包括:•温度: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热量的数量,通常使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降水量:指单位时间内降水的数量,通常使用毫米或英寸表示。

•气压:指大气压强,通常使用毫巴或千帕表示。

•风向和风速:指风的方向和风的速度,通常使用米/秒或公里/小时表示。

•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通常使用相对湿度表示。

3. 气候类型生物圈上大多数地区的气候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是柯本气候分类法。

柯本气候分类法将地球上所有地区的气候分为五大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4. 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的影响不同的气候类型对人类的影响不同。

下表列举了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的影响:气候类型对人类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生物多样性丰富,但人类活动受限热带草原气候适合农业和畜牧业,但周期性的干旱可能会导致饥荒热带沙漠气候人类生活受限,但适合开发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农业和渔业,但会有周期性的暴风雨等自然灾害大陆性气候干燥、寒冷,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气候;2.比较法:让学生比较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3.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不同气候类型下的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估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地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并绘制气候图;2.课堂练习:出示多张气候图,要求学生根据图表分析对应的气候类型。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气候的概念、要素和分类方式深入理解,同时也了解了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的影响。

2.2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第3课时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2.2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第3课时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7、结合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来分析回答。
8、引导学生读图2.26和图2.27,掌握地形影响明显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
9、引导学生完成P43活动2,分析回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拓展应用
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位置大致相同(同处北纬15°~30°之间),但前者降水很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后者却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人们称之为“鱼米之乡”。你认为影响二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吗?
学生:读2.21图,掌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界线。
5、引导学生完成P40活动1,读图分析降水的特点和降温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引导学生完成P40活动3及图2.25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图。
6、读图2.26,在图上读出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位置特点。根据图中的气温和降水图,分析各气候类型区内的气候特点。
让学生在理解季风气候可以使我国季风区内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季风气候不稳定,很容易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
重点
1.影响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因素。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性质和分布特点。
难点
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性质和特点。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最佳问题
解决方案
情境引入
俗话说:“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这句话反映了我国什么样的气候特点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影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天变暖和秋天变冷的季风分析回答。
自主学习
学习要点:
《同步学习与探究》P36“主干知识”部分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学范围、时间、学习方法等要求。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要求自主完成。
教师提出交流要求,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教案人教版

第二节气候授课时间:总计:12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复备栏第三课时气候类型及影响因素一、温故知新:上节课我给大家留了一道思考题,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什么呢?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是我国冬季0℃等温线所在,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所在,也是划分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界线,划分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界线。

二、讲授新课读图分析:我国一共有五种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大家看下面这两张气温降水图,分别应该是哪种气候类型。

这是我国西部的两种气候类型,大家来判断分别是哪种气候呢?要判断是哪种气候类型,得先看它们的气候特点。

转承:我们再来看这三张图,又分别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呢?它们分别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对应漠河;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上海;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对应海口。

这三种气候有着共同的特点──雨热同期,这一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所以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也是重要的农业区。

总结归纳: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此外,我国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广泛分布着三种季风气候,构成了我国气候的另一特点──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区域。

以上我们看到了我国的气候特征,下面我们来总结下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三、小结我国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纬度因素;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是受到海陆位置(季风)的影响,高原山地气候、出现垂直分异的现象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3课时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材借助气候类型分布图、示意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完成从特征到成因的学习,加强学生对气候特征及影响要素的分析能力,并渗透“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教学理念。

教材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并且通过分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强化学生对季风气候这一重点和难点的认知,在分析中使学生体会到地理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世界地理的时候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类型及分布、气候特征的相关知识。

学习本节内容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教学时也不可以忽视,重要知识点要仔细讲解、强调,并且注意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和体会地理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利用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的特点;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活动导入:多媒体展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三条有关地理现象的俗语,让同学们猜一猜各反映了哪一个地方的哪一种气候类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学生阅读教材P 38图2.24“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完成以下任务:(1)我国分布有哪几种气候类型?分析我国东部和西部气候类型的差异。

(2)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3)找出图中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提示:(1)我国有五种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的青藏高原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

(2)两大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3)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到秦岭—淮河一线。

2.探究活动:学生分组完成教材P39“活动”,认识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2.2气候(第三课时)教学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2.2气候(第三课时)教学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课后作业
1.分析题:请结合本节课学习的气候类型,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差异,并说明这些差异对当地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答案提示:
我国南方以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气温较高,雨量充沛,适宜水稻等农作物生长,人们饮食习惯以米饭为主。北方则以温带气候为主,冬季寒冷,适宜小麦等作物种植,人们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
(2)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哪些影响?
6.作业布置(3分钟)
(1)完成课本第24页的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生学习效果
1.掌握了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学生能够明确区分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并了解各自的特点。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进行解释。
1.导入新课(5分钟)
(1)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图片,如热带雨林、沙漠、温带季风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气候类型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又是怎样的呢?”
2.新课内容探究(20分钟)
(1)气候类型的划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气候类型的划分。根据课本内容,气候类型主要分为三种: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2.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他们意识到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并关注气候变化的现实问题。
3.提高地理空间感知能力:学生在观察气候类型分布图、地球仪等教具的过程中,培养了地理空间感知能力,能够从地图上识别不同气候类型,并了解其分布规律。
4.增强地理实践能力:通过GIS软件的使用、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气候

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气候

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气候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

2. 掌握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3. 分析气候现象的能量来源和影响因素,理解气候的形成过程。

4.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地理思维。

教学重点:1. 气候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

2. 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3. 气候现象的能量来源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

2. 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教学准备:1. 教材、挂图、地球仪。

2. 相关视频、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2. 提问:什么是气候?气候有哪些类型?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气候的定义: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天气状况和气象现象的总和。

2. 讲解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根据地球上的不同地区,气候类型可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以及干旱、湿润和过渡性气候。

3. 讲解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a.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

b.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分布在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

c.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地区。

d.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分布在我国南部和东南部地区。

e.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分布在我国南部和东部地区。

f.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地区。

g.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和华北地区。

h. 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i.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以我国云南省为例,分析其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 以北京市为例,分析其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对生活的影响。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3课时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3课时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案

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

2、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3、知道我国是个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明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重点】学会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学习难点】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阅读课本38页内容和图2.24完成:1、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2、能在图上指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完成课本39页活动,认识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4、阅读课本40页,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5、纬度因素是如何影响我国气候的?6、读图2.28完成:(1)亚欧大陆内部,冬夏季气压分布有什么不同?(2)风向有什么不同?(3)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分别是什么地方?(4)冬、夏季风各有什么特点?总结季风气候特点。

7、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完成教材40页到41页活动题。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双基训练一、选择题1、某山以北树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A.天山山脉B.昆仑山脉C.秦岭D.南岭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于()A.北冰洋和太平洋B.大西洋和印度洋C.大西洋和太平洋D.太平洋和印度洋3、能给我国带来大量降水的季风是()A.西北季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4、新疆的葡萄干是在“晾房”中制成的,它所利用的气候条件是()A、风大B、温度带C、温差大D、气候干燥5、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标志是()A.雨热同期B.季风气候显著C.多种多样温度带和干湿地区D.冬、夏气温的差异大二、将下列各地气候现象与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用线连接起来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a.海陆位置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 b.地形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 c.纬度位置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三、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⑴甲、乙两地中1月气温低于0℃的是_____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_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冬、夏季风的成因和特点。

.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冬、夏季风的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季风形成图的技能3、德育目标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我国冬夏季风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有关季风形成图的分析判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投影仪、录像带以及有关图片。

2.绘制有关复合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两课时,我们已了解了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降水的空间差异及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布。

那么,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因素来看,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气候特征?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关系?它们各有什么优越性呢?同学们带着以上四个问题自学课文。

[讲授新课](指导自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一至两遍。

(提问)我国气候有哪些特征?(学生: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那么,什么是季风?季风与季风气候是一回事吗?(学生:不是)(教师小结)学生答后,教师补充小结: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变换而有显著变化的风。

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设问)那么我国的季风气候是如何形成的呢?(板书)三、季风气候显著引导学生观察《冬季风的形成图》、《夏季风的形成图》,在引导学生回忆或回顾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图上观察出我国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及海洋与大陆气压状况的区别后,进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冬(或夏)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还是从海洋吹向大陆,为什么?(教师小结)学生读图、观察、思考、回答后,教师补充讲述:①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内部纬度较高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吹向低纬的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冬季大陆内部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而热带洋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于是寒冷干燥的气流从大陆吹向海洋,从纬度较高的地方吹向纬度较低的地方,使沿途所经地区普遍降温,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这样就形成了干冷的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即冬季风。

可以说,我国南北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大小不同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夏季风从低纬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热带洋面吹向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夏季低纬的热带洋面气温相对较低,气压较高;而大陆内部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于是温暖湿润的气流从纬度较低的热带洋面吹向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形成了温暖湿润的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即夏季风。

(提问)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除了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冬季风)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补充小结)(教师小结)冬季风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频频南下,我国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势力逐渐减弱。

南方受冬季风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

因此,寒冷干燥的冬季风的盛行,也是导致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结)综上所述,我国东部广大地区之所以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除了纬度位置的影响外,还有海陆位置的影响。

《冬季风形成图》《夏季风形成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填写下表(过渡)夏季风来自海洋,能带来丰富的水汽,因而为我国降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见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湿润的夏季风带来的。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锋面雨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推移有何规律?请同学们反复地阅读一下课本的有关材料。

《锋面雨形成示意图》(讲解)请两三个同学登台指图讲解锋面雨的形成过程,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和印象。

(学生讲后,师生掌声鼓励)(提问)1.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是什么?它主要是由什么风带来的?(学生:锋面雨、夏季风)2.梅雨和伏旱出现在我国什么地区?(学生:长江中下游地区)请同学们观察《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再与《我国的温度带分布图》《我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图》对照,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不同气候特点、分界线。

(提问)1.什么叫季风区、非季风区?2.习惯上,我们把自东北向西南的哪些山脉,作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自然分界线?(学生: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同学们把这些分界处山脉的名称填注在图2.21的适当位置(注意:竖写自上而下;横写自左向右)。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教师小结)学生发言后,教师补充:1.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的地区;非季风区则是指受海洋影响小,受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较少,全年都比较干旱的内陆地区。

2.略3.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炎热的夏季。

即我国季风气候区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都集中于夏季。

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

(板书:夏季多雨高温〈雨热同期〉)非季风区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课堂活动)1.看图2.23,分析我国季风区的降水和气温在时间上的配合。

(1)从图上可以看出,季风区内降水较多的几个月份是______月,气温较高的几个月份是______月。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学生:6、7、8月;6、7、8月)从以上降水和气温分布的数字,可看出什么呢?(学生回答)我国季风区降水较多的几个月份是6、7、8,气温较高的几个月份也是6、7、8月。

(教师小结)从以上降水和气温分布的数字可看出:我国季风区内降水最多的季节,也是气温最高的季节,因此季风区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是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

都集中在______季。

(学生:夏)用四个字概括就是________。

(学生:雨热同期)(2)想一想这种降水和热量的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学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教师肯定学生答案后补充:降水量最多的季节,也是气温最高的季节,这时也正是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时期,雨热同期为我国季风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2.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是气候差别却很大,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温故)同学们回忆一下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学生答后,教师补充小结: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气压和风等)(讨论)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位置大致相同(同处北纬15°~30°之间),但前者降水很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后者却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人们称之为“鱼米之乡”,你认为影响二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吗?(学生:不是)那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二者的气候差异呢?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刚学的知识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补充小结:根据刚学过的知识可知,我国东部背靠亚欧大陆,面临太平洋,地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非常明显,因而夏季高温多雨。

由此可知,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纬度位置而是海陆位置。

正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才使地处同纬度大陆西岸的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而地处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位于世界上著名的东亚季风气候区而且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因而成为气候湿润、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

3.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

如,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暴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带来的降水时间分配不均,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关于我国的灾害性天气,你知道有哪些?仔细阅读下面的照片,并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简要的说明(如灾害发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有效的预防措施等)。

(1)引导学生观察《冬季风的形成示意图》(图2.19),并阅读学生课前收集的《寒潮警报资料》,结合冬季风形成的源地、性质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它发生在何地、何时?它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在读图、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像前后左右四人一组展开讨论。

(教师小结)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补充讲述:寒潮是一种造成降温地区范围广、降温幅度大的强冷空气。

它类似冬季风,又强于冬季风。

从图和资料可知,寒潮这种强冷空气是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侵入我国造成的。

它常发生于每年的秋末、冬季和初春,给人们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因此,寒潮发生前,人们要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做好预防性工作,以免身体生病、农作物受冻、牲畜受害等。

(2)2001年入夏以来,我国许多地区面临着干旱的侵袭:东北、华北从春季开始就很少降雨,此外,一向雨水比较充沛的西南地区旱情也十分严重,使这些地区夏粮收成受到影响。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看投影。

观察课本彩图和《锋面雨带推移图》。

(教师小结)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后,教师补充:2001年上述地区之所以会发生严重旱情,是因为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锋面雨带,在春季和初夏时节因冬季风残余势力还较大迟迟不能北上,因此造成东北、华北地区的春旱和西部地区的干旱,直接影响着那里的春播和其他农作物的生长,以致使这些地区夏粮收成减产。

(3)台风:播放有关台风的天气预报和台风发生地区当时的录像,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台风所造成的严重灾害,深刻地认识到台风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破坏作用。

(提问)什么是台风?台风常发源于什么地方?台风为何会造成灾害?它会造成哪些灾害?它的灾害多出现在我国什么地区?哪些省区?《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示意图》,引导学生边观察地图边结合台风天气预报和录像,思考上述问题。

(教师小结)学生答后,教师补充:①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台风发生后常会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

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可达到或超过12级,具有很大的摧毁力;②台风常发源于热带洋面,其中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的海域。

③从录像上可看到台风形成后常会带来大风和特大暴雨,因而摧毁许多房屋建筑和电力设施等,造成风灾和洪水灾害,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等遭受巨大损失。

④台风灾害多出现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浙江等省区。

(启迪思维)台风能给人们带来风灾和洪灾,这是台风的功还是过呢?(学生:过)台风是否只有过没有功呢?(学生:不是,台风有过也有功)台风的功在哪里呢?(学生: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可解除或缓和盛夏期间的旱情。

教师加以肯定后补充:盛夏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严重威胁着旺盛生长的水稻等农作物。

这时,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可以解除或缓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是台风对农业生产有利的一面,是台风的功。

可以说台风雨是农作物生长的“及时雨”)(4)洪涝:引导学生阅读投影资料: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季节多雨,且多暴雨,所以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