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意识流探讨

合集下载

浅论王蒙的“东方意识流”

浅论王蒙的“东方意识流”

浅论王蒙的“东方意识流”作者:吴俊奕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10期意识流是现代西方文学重要的学说流派之一,它是以表现意识的流动为主要内容,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现实与虚幻相互交织为主要方法而得名的。

而中国意识流与西方意识流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虽然有相似的审美品格,但却贯穿了迥异的精神实质。

我国著名作家王蒙在新时期的不少作品就被认为是“东方意识流”。

这种“东方意识流”是对意识流的挑选和发展。

王蒙是我国比较成功地借鉴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小说作家,他在中国首开新时期国内意识流小说创作先河,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之一。

,而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

王蒙抛出的“集束手榴弹”(由《布礼》、《蝴蝶》、《夜的眼》、《春之声》构成的小说)使得他的“东方意识流”为人们所熟知。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20、30年代流行于英美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但它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

西方意识流作家普遍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

于是这些意识流作家将人的过去的意识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新的时间感。

可以说意识流打破了长期以来文学主要以客观世界中人物活动为内容的框架,把人类的精神意识活动作为描写对象并视之为文学表现的最高真实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扩大了文学的心理描写空间,丰富与深化了文学的表现力。

王蒙的小说意识流特点浓厚,如在《春之声》中,作品主要写工程师岳子峰访德归来,春节前夕搭乘闷罐子车回乡探亲途中的思绪。

以主人公岳之峰在闷罐车里的见闻及联想为主。

他身子坐在沙丁鱼似的闷罐车里,内心却浮想联翩。

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轨迹成为全篇的结构线。

人物在进行一种放射性的联想,并且已经明显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此外、《蝴蝶》、《夜的眼》、《春之声》、《海的梦》都有类似于这样的采用大段的议论和心理独白,带有浓厚思辨色彩的作品。

中国意识流探讨(大全5篇)

中国意识流探讨(大全5篇)

中国意识流探讨(大全5篇)第一篇:中国意识流探讨14级汉语言文学4班张沁晓 141011215 中国意识流小说——以王蒙《蝴蝶》、刘以鬯《酒徒》、林徽因《九十九度中》为例[摘要]中国意识流小说多运用内心独白、联想、空间切换等手法进行创作,淡化情节但别有深意,文笔跳跃却缺少“绵延”的味道。

本文用西方意识流观点观察中国意识流小说,并分析中国意识流小说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跳跃联想空间切换绵延中国“十年”文革结束后,迎来了文学新时期,创作家们努力学习和模仿西方各种思潮的方式进行创作。

意识流便是其中一种,但是应用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至少目前还没有哪本书可以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相媲美,我是这么认为的。

但中国意识流小说亦有特别之处。

中国意识流小说创作者不乏其人,被誉为“东方意识流”的王蒙、《酒徒》作者刘以鬯、《你别无选择》的作家刘索拉、《九十九度中》作家林徽因、白先勇、穆时英等。

作家们对西方文思进行探索和模仿,带着东方韵味的意识流小说纷纷问世。

一、技巧与特点和其它小说不同之处,意识流小说变幻莫测,以意识的流动代替客观现实活动。

伍尔夫主张,伯格森绵延论。

中国意识流小说中,确有不同于说理、叙事的意识的流动。

采用的手法多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空间转换等手法。

下面讲述几个有趣的例子内心独白王蒙的《蝴蝶》内心独白很多,海云与张思远离婚后,有一大段内心独白“枝头的输液呀,每年的春天,你都是那样鲜嫩,那样充满生机….虽然这颗大树可以预见的将来也许永远不会衰老,然而,你这一片树叶确实永远不会再出现了。

……”张思远“这是我吗?我是张思远吗?……我们应该相信群众,相信党,这是两条基本的原理。

”“你那因为爱,因为恨,因为幸福和因为失望常常颤抖的,始终像儿童一样纯真的,纤小的身躯呀!而我仍然坐在车上呢。

”这一句亦有跳跃的色彩。

刘以鬯在《酒徒》用嫖客的角度讲述对妓女的感觉:她的鼻子有着西洋人的趣味,事实上,以她的整个脸来看,只有鼻子长得美。

浅谈中国现代意识流文学的特色

浅谈中国现代意识流文学的特色

浅谈中国现代意识流文学的特色[摘要]我国在20世纪开始引入意识流作品,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本土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中国的意识流文学作品逐渐表现出了区别于其他地域作品的特点,这使得中国现代意识流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坛中独树一帜,本文就将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字]中国现代意识流文学作品;诗歌;逻辑联系;内心独白意识流文学最早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随着《变形记》、《墙上的斑点》、《追忆似水年华》等一系列作品的横空出世,意识流文学开始对整个文学界产生较大影响。

意识流文学作品凭借极为宽广的思维跨越,其包容性和发散空间远远超越了传统的文学样式,同时其暗喻和暗指性更强,思维跳跃更加剧烈,因而逐渐引起学界的广泛重视。

我国在20世纪开始引入意识流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文艺政策下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也诞生了不少比较成功的意识流文学作品,海子、张小波等都有较多的作品。

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本土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中国的意识流文学作品逐渐表现出了区别于其他地域作品的特点,这使得中国现代意识流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坛中独树一帜,意识流大师马赛尔?曾鲁斯特称其为中国式意识流。

大致来说,中国现代意识流文学作品的特点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以诗歌为主要载体西方的意识流作品包含了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形式,而中国的意识流文学作品却基本限制在诗歌之中。

因为在意识流这一文学形式传入中国的时候,恰好中国正进行新文化运动,白话文逐步取代文言文,现代诗歌发展迅猛,大量的文艺刊物创办,大量的国外文艺作品被引入和翻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意识流的思维跳跃和暗指暗喻功能恰好和当时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成为文人针砭时弊的有力工具,从海子到北岛,再到王蒙,中国现代意识流作品的作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诗人,因而以诗歌为主要载体成为了中国现代意识流作品的一个特点被一直延续了下来。

二、内心思想,人物灵魂的意识流动为中心服务西方的意识流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只是纯粹的表明作者自己思维意识的流动和跳跃,很可能没有逻辑可言,甚至并不表达任何主题或中心思想。

意识流在绘画中的艺术体现

意识流在绘画中的艺术体现

意识流在绘画中的艺术体现作者:吴以彩来源:《牡丹》2018年第09期意识流绘画是一种只受到思想、心理等变化影响的绘画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针对意识流在绘画中的艺术体现,本文首先介绍了意识流和意识流绘画,然后分析了意识流在绘画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国家文化建设的逐渐加强,我国绘画艺术得到很大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绘画的艺术价值主要取决于创作者的思想艺术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绘画技术和手法。

而意识流正是随着艺术文化发展孕育而生的一种创作风格,它被有效应用在多个艺术领域,它有利于促进绘画的进一步发展。

一、意识流(一)意识流的概念意识流是心理学家常用的短语之一,最早提出于19世纪,主要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

它强调思维的不间断性,同时重点突出它的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

也就是说,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会受到空间的影响,也不会受到时间限制的影响,它是以一种主观形式存在,不受到客觀事实的束缚,使得现在与过去形成一个整体。

意识流,是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意识活动都是一个整体,它们并不是相对孤立的段落,并且具有不间歇性。

这样的意识流一经提出,就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艺术领域,在小说艺术中,它主要是指一些心理现实的动态展现。

意识流研究主要涉及小说、绘画、设计等领域,它对艺术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大。

(二)意识流的发展现状意识流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与应用,发展到今天,它的存在形式不局限于写作流派,而是针对全部视觉艺术,被广泛应用在多个设计领域中,对各行各业的艺术设计起到了积极作用。

意识流在设计中的应用相对广泛,它对设计作品的主题表达相对隐晦,使用抽象的表现手法,这对艺术行业的发展影响较大。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广告设计都受到意识流概念的影响。

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不仅具有自身的艺术价值,而且能够将作者的情感变化信息进行表现,并通过对其情绪变化的表达,将某种哲理进行体现,从而给人们以共鸣,对人们的思想认识进行丰富。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与叙事手法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与叙事手法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与叙事手法中国现代小说是一片丰富多样的海洋,其中包含了许多独特而精彩的叙事手法。

其中之一就是意识流,它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深度的心理描写,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加真实而丰富的世界。

本文将以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与叙事手法为主题,探讨其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意识流是一种将人物的内心思想、感受和意识流露出来的叙事手法。

它通过一种非线性的方式,将人物的思维和感受以一种自由而混乱的形式展现给读者。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还能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想象力。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叙事手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鲁迅先生。

他的小说《狂人日记》中,通过主人公的自白和思维流露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这种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中心的叙事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在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意识流叙事手法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例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中,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和思绪的流动,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的苦难。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和思想,还能够让读者对历史和社会现实有更深入的认识。

除了莫言之外,余华也是中国现代小说中运用意识流叙事手法的重要作家之一。

他的小说《活着》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线索,通过主人公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变迁和人民的命运。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主人公的痛苦和挣扎,还能够引发对人生意义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意识流叙事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小说更加丰富多样,还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通过意识流,作家可以将读者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意识流叙事手法也可以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然而,意识流叙事手法也有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意识流的叙事方式可能会让读者感到困惑和迷失,因为它不像传统的线性叙事那样直接和清晰。

“意识流”与中国现代主义小说

“意识流”与中国现代主义小说

“意识流”与中国现代主义小说中国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借鉴。

通过现代作家在“五四”及20世纪30年代对“意识流”的接受情况可展现中国现代主义小说产生、发展的过程及特点。

即“五四”作家在创作中对“意识流”的接受,源自对目的论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性之追求以及作家内心“自我”意识的增强,由此造就的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一批作家的焦虑性文学叙述成为中国现代主义小说的最初形态。

而20世纪30年代,以京派为主的新传统主义者如废名、凌叔华等人,通过反观中国传统文化,并建立在对西方现代性批判立场上的“意识流”文学实践,成就了一批具有跨文化交流特质的中国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之作。

[关键词]意识流;接受;中国现代主义小说郭恋东(1976-),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研究员,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上海200030)杨蓉蓉(1977-),女,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上海200030)本文系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意识流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两度发生之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2ZS025)、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记文学叙事模式的嬗变”(项目编号:HB2011QR80)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先锋的“意识流”,在其产生之初便引起中国文坛的注意。

“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意识流”哲学与心理学基础的接受均表现为对目的论意义上的现代性的追求。

译介中基于实用主义工具性的误读策略使得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此时期成为服务于科学进步理性主义范式的工具。

而创作中,与“意识流”的契合及对它的接受也同样体现出“五四”作家基于实用主义目的论对西方现代性的追求。

这种站在前现代立场上视西方现代性为普遍性,而对其进行的不懈追求又注定与“意识流”本身蔑视权威、反叛理性的先锋性产生矛盾,从而导致一批现代作家在小说创作中的焦虑性表述。

试论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拓者――意识流小说步入中国初期之鲁迅角色阐释

试论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拓者――意识流小说步入中国初期之鲁迅角色阐释

试论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拓者――意识流小说步入中国初期之鲁迅角色阐释论文关键词:意识流小说鲁迅中国文化论文摘要:意识流是20世纪初出现在西方文坛上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文章主要考察意识流文学步入中国初期,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先生所扮演的角色。

在这一时期,鲁迅作为文化先觉的代表,不仅对意识流理论进行了译介,更是在创作中对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大量的实践。

更为重要的是,鲁迅对意识流的借鉴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创作出具有自身风格的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非理性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

意识流文学自形成以来就波及世界各主要国家,对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一战前后,一些国家的作者,如爱尔兰的詹姆士・乔伊斯,法国的马赛尔・普鲁斯特,英国的弗吉利亚・伍尔夫和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等人,运用一种崭新的方法创作小说。

他们的作品采用迥异于传统文学的心理描写方式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意识流小说的结构与传统的写实主义作品的结构是不同的。

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

意识流小说中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

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

但这样的作品也不是毫无组织、一片混乱,自由联想也不是毫无依据或漫无边际。

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散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一个思想冲撞、寻求变革和解放的时代。

意识流文学在中国

意识流文学在中国

意识流文学在中国作者:李文生来源:《经济师》2011年第04期摘要: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创作思潮的影响。

意识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有轨可寻的,可以说,它的输入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接轨。

关键词:意识流中国文学影响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26-02一、在现代文学流派中,意识流写作手法配合浪漫主义的因素,强烈地抒发自我感受,同时,又继承了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通过内心活动来揭露西方的“文明”,故又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

意识流的内涵是真实地描绘出意识的流动,因此,要求作家“渗入”人物内心,随着人物意识错综复杂的流动来表现人物,反映生活。

它主要有下列特点:主观性。

表现论大师克罗齐认为艺术是直觉活动,而直觉又和表现一致,再现了心灵、情欲、感情和人格的各种境界。

从此出发,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家们都以人的精神世界为反映对象,尤其是擅长于写人物的下意识活动。

自然性。

意识流手法在展现人物内心时,不需要作者进行任何过渡和铺垫,而是让人物自己随着自身性格的逻辑发展,自由地展开思维活动表现意识的自然流动。

正如詹姆斯描述的那样:“意识从来也不分成小块地来表现自己的本身,像‘链’或‘系’这种表达方式无法描绘意识的本来面目。

意识里什么也没有,可能联系着的东西就是流。

因此,用‘河’或‘流’作比喻来描绘意识,比什么都自然。

”跳跃性。

由于要表现意识的自然性,那么情节就不可能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发展,往往是前后颠倒,富于变化,看起来十分复杂,可是恰恰表现了感情在意识中的特点。

意识流的上述特点使得它在与传统写作手法的对比中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很快风靡全球,并在上世纪20年代迅速传到中国,影响了当时一大批主流作家。

二、无论任何人,若要普查意识流对中国现代文坛的影响,就不能不提到鲁迅。

正如上世纪20年代沈雁冰(茅盾)对鲁迅小说有这样一个评价:“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一个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

论意识流小说的东方化--以王蒙为例

论意识流小说的东方化--以王蒙为例

2018-0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文学新论,,论意识流小说的东方化———以王蒙为例苏黄菲菲(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南宁530023)摘要:意识流小说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后波及至欧美各国,属于现代派小说的一类,注重描述人的心理活动。

五四时期,意识流小说进入中国,不少中国文人也开始了该类小说的创作。

但由于文化环境的不同,中国的意识流小说出现了一些东方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东方意象的选用以及对意识流动的理性主导上,且中国意识流小说的情节性更强,对外部世界的关注也更密切,更符合中国读者的审美情趣。

本文以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创作为例,探讨了意识流小说东方化的成因以及具体表现,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意识流小说;东方化;王蒙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5-0007-01一、意识流小说东方化之成因1.文化语境的影响。

意识流小说的最大特点即是打破时空顺序,以人物的心理时间来构建作品,将过去、现在、将来的心理活动杂糅在一起,混合运用倒叙、循环、闪回、预见等多种方式进行叙述,而意识的流动则是非理性、动态且无逻辑的。

西方意识流小说进入中国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小说中的怪诞体验和神秘感知减少,中国作家更注重的是借用意识流小说的形式来描写现实社会,表现了创作的理性取舍,突出了小说创作的功利性,是一种拿来主义的表现。

究其缘由,这无不与中国特定的文化语境息息相关。

意识流小说传入之时正值中国革命时期,“红色叙事”以及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是当时的主流,意识流小说的无序化、随意性、非理性等与当时中国的文化环境具有较大差异性,为了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获得民族认同,意识流小说必须迎合特定的文化环境,以能被读者所接纳。

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意识流小说的泛意识、非理性等特点被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是理性主导式的表达。

2.文人创作的取舍。

西方意识流小说具有迷茫、怪诞、绝望的色彩,而中国意识流小说更具理性与节制,这除了文化语境的影响外,还与文人创作的主动取舍与选择有关。

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的意识流技巧分析

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的意识流技巧分析

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的意识流技巧分析诗歌是一种富于表现力和感性的艺术表达形式,在长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而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的意识流技巧,无疑是对传统诗歌形式的一种进一步拓展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诗歌中的意识流技巧,包括其内涵、特点以及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

一、意识流技巧的内涵意识流技巧是一种叙事和表达方式,将个体的欲望、情感和思想表现为一种顺畅的流动状态,突破了传统诗歌中对于意义和结构的约束和限制。

它是一种对于诗歌创作手法独立性的认可,进一步强调了诗歌作品中的内在感知和情感意涵。

通过意识流的表达方式,诗人可以更加深入地刻画人物心理,完整而真实地展现人物身份、情感和意识的复杂性。

二、意识流技巧在当代中国诗歌中的特点1、更注重感性表达:意识流技巧强调个体情感、思想和感受的表达,更加注重诗人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和表现。

相比于传统的史诗叙述方式,意识流技巧更加关注情感的渗透和情感的凝练。

2、刻画人物心理更细腻:在意识流创作中,诗人可以更加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心理细节,使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的世界。

这不仅使得诗歌作品更具现代性,而且扩展了读者在诗歌中的想象空间和反应深度。

3、结构自由化:传统诗歌中存在严格的修辞规则,而在意识流诗歌中,诗人几乎可以自由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这种自由化的结构特点使意识流诗歌具备晦涩难懂的美感和深度感。

三、意识流技巧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1、写实笔记:写实笔记是一种描述内心世界和身边的现实环境的手记。

借用意识流的手法,写实笔记既可以表现出记录者本身的感性心境,又可以通过对于身边环境的描绘,刻画出其中蕴含的复杂性和内涵性。

2、自由诗:意识流手法在自由诗中被广泛运用,自由诗的形式更具灵活性,能够使诗人更自由地掌控诗歌的结构和内容。

这样的自由性质使自由诗成为意识流技巧在诗歌创作中的主要应用形式。

3、抒情诗:在感情细腻的情感表达中,意识流技巧同样可以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表达工具,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情绪的流转。

意识流在中国的影响

意识流在中国的影响
意识流在中国的影响
汉语言文学一班第六组
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创作思 潮的影响。意识流对中国现代文 学的影响是有轨可寻的,可以说, 它的输入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文 学的创作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 加快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接 轨。
两次高潮
意识流文学在中国的出现有过两次高潮,一是五四期间,一是八十年代。中国 的意识流文学并非来源于西方意识流派,这是针对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而言的 。1918年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具有意识流特征的小说 。而那个时候,《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还未诞生。
新时期中国意识流小说
• 第二个高峰出现在7O年代末8O年代初,那是个新旧交替,充满勃勃生机的年代,关怀人道、张扬个 性,鞭挞陋习等成为时代的主题。以王蒙、王安忆、张洁、张承志、柯云路、张贤亮等为代表的一批 作家借鉴了外国现代派的意识流手法且进行了艺术创新,使之以全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 代表作如王蒙的《夜的眼》,着力描写的是主人公的感觉,从“路灯一下子全亮了”所引起的感觉写 起,写到大城市的夜晚的多种色彩、声音、气味、人物在主人公的各种感觉器官中所引起的反映:明 亮、热闹、欢快、丰富、多样、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有烦恼和困惑。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中, 通过意识流展现了落没的将军夫人由台南赴台北参加窦夫人家宴整个过程中的心态,表现的是主人公 一种深深的没落感。《秋思》中的华夫人因为菊花的冷香中夹着的一股刺鼻的花香腐烂的腥臭而使她 的心微微一震,由此引发了这位爱花的官太太记忆深处与菊花有关的回忆。
感谢您的观看
• 到了20世纪30年代,以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也创作出了一 批具有意识流风格的小说。他们的作品借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又具有现代 主义特性,融合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现实主义因素。譬如穆时英《街景》:

中国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研究之空前力作

中国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研究之空前力作

中的流 变 ” 图像 。全 书 五章 ,前 二 章 可 谓 是 发 掘 新 时期 意识流 小说 之 “ 源” ,后 三 章则 是 就 “ 理性
观莫言这一时期 ( 指8 0年代 中期 )的创作可以发
现 ,他 的小说 虽然 是 中西方艺 术 的结 合 体 ,但 对魔 幻 现实 主义 、意识 流 、象征 主义 以及超 现实 主义 等 西方 现代 派手 法 的运用 ,使他 的小 说具 有强烈 的有 别 于 以往 文 学 的 ‘ 现 代 ’ 因 子 。在 这 些 因 子 里 ,
现出来的孤独与苦闷、迷惘与: 矛盾等创作理念 , 激 发了人们 尤其是小说 家们 的极大兴趣 与认 同。因
此 ,中国新时期小说界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意识 流小说创作的新气象。对于这种令人耳 目一新 的意 识流小说创作情状 , 本世纪以来 的博士 、硕士论文 多有 以此作为选题而研究者 ,或论述西方意识流小
像私 语小 说这 般 以新 Hale Waihona Puke 态表 现人 物丰 富 内心世界 的
修订出版 的 《 融通与变异 :意识 流在 中国新时期
小说中的流变》 ( 苏州大学出版社 2 0 1 3年 9月版 ,
2 4 万字 ,下文简称 《 流变》 ) ,便是这样一部 内容
丰富 、体例完备 、尽心 用情 、标 新立 异、 自成体
状 ,由此 梳 理 出一 条 “ 意 识 流 在 中 国新 时期 小 说
证而中肯的。如论王蒙 :“ 王蒙意识流小说的最 大
成 功之处 在 于给 当代文 坛 以爆 炸式 的警 示作用 …… 王蒙 意识 流小 说最 不令 人满 意 之处 在 于 ‘ 现代派 ’ 外衣 、社 会政 治话语 ,也 即 ‘ 技巧 ’论 和 ‘ 尾 巴’ 说 的所 主张 内容 ” ( 第 1 2 9页 ) 。再 看评 莫 言 :“ 综

对中国文学界“意识流”论争的回顾与浅思

对中国文学界“意识流”论争的回顾与浅思

从 上 世 纪 2 年 代 起 ,几 个 不 同 国家 的作 者 凭 着 他 们 0
的代 表作 ( 姆 士 ・ 伊斯 的《 利 西 斯 》马 塞 尔 ・ 鲁斯 詹 乔 尤 , 普 特 的《 忆 似 水 年华 》弗 吉 尼 亚 ・ 尔 夫 的《 洛威 夫 人》 追 , 伍 黛 和 威 廉 ・ 克 纳 的 《 哗 与 骚 动 》 各 自为 阵 , 无 意 之 中 福 喧 ) 却
了 现 代 小 说 的 新 纪 元 。 对 这 几 部 作 品 写 作 手 法 与 流 派 的
18 年 , 行 健 先生 发 表 了 由叶君 健作 序 的 《 代 小 91 高 现 说技 巧 初探 》 书 , 书一 经 出版 便 引 起 了 中 国文学 界 关 一 此
于 “ 识 流 ” 论 争 。 9 7 , 国社会 科 学 院外 国文学 研 意 的 1 8年 中 究 所 在北 京 举 行 了“ 国 文学 中 的意 识 流 ” 术 讨 论 会 。 外 学
“ 派说 ” 不 足 :首先 , 识 流 小 说 的创 作 者 之 间 既无 流 的 “ 意

“ 识流 ” 意识 之 流” 意 =“
国内争 论 的焦 点 围绕 “ 识 流 ” 说 是否 属 于一 种 文 意 小
学 流 派 ,意 识 流 ” 说 的 艺术 形式 和创 作 手 法 , “ 小 以及 “ 意
均 采用 非 个人 化 叙述 , 示 世 间 的普遍 真 理 和人 生真 谛 。 揭
冯 汉 津 先 生 认 为 :普 鲁 斯 特 与 伍 尔 夫 、 伊 斯 等 , “ 乔 同 属 西 方 文 学 中 意 识 流 写 作 方 法 的 ‘ 山 鼻 祖 ’ ” 文 学 创 开 。就 作 手 法 与 流 派 问 题 ,柳 鸣 九 先 生 详 细 分 析 了 意 识 流 小 说

意识流小说的五大特征

意识流小说的五大特征

第三部分-王蒙意识流小说作品简析
王蒙意识流小说对深蕴心理加以描绘和揭-示的几种手段:-一、原发性联想-二、梦境-三、内心独白-四、弥漫的情 -五、打破时空秩序
一.原发性联想-这种联想不是一般心理小说里写到的那种联想。-那种联想是有次序的和有内在联系的。太阳-光引起 暖的联想,这是正常的。因为太阳-光确实是温暖的。而美国诗人托马斯的“阳-光是太阳踢出的足球”的联想,则是不 确-的,然而,却又是人类的心理可能出现的联-想方式。
王蒙和他的意识流小说-:八十年代中国意识流小说现象-冬德识流小说的五大特征-必王蒙意识流小说常用手段-意识 小说的特征
第一部分-八十年代中国意识流小说现象
中国当代小说与前代相比出现质的飞跃,应该是在新-时期以后。对小说从思维到技巧,从选题到表现,从个性-气质到 体倾向,其中种种与前代小说表现出迥然相异的-特质,大概应回溯到当代小说1980年前后去考虑、探究。-当新时 初期,一批现实主义的作品开始以实绩,在-废址中拯救小说艺术时。(刘心武的《班主任》,《人民-文学》77年第 1期、卢新华《伤痕》,《文汇报》78年8-月11、《枫》,丛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相继发表-这些“伤痕” 品得到了广泛的赞誉。然而,这些对前代-小说的恢复仅仅在于不同题材的环境下更加开放的重复。-正因如此,中国小 也开始酝酿着一场革命性地突破,而-翻译文学使人们在一种新奇的阅读中感到了突破的必要和-可能。
三.内心独白-可以表现任何范围内的意识,包括-清醒状态的语言领域和非语言的无-意识领域。它是对活跃状态中心 -的直接引述。
eg-我请求判我的罪。-你是无罪的。-不,那有轨电车的叮当声,是海云青春和生-命的挽歌,从她找到我的办公室 那一天-起,便注定了她的灭亡。-是她找的你。是她爱的你。你曾经给她带来-幸福。-我更给她带来毁灭。...( 蝴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级汉语言文学4班张沁晓 141011215
中国意识流小说
——以王蒙《蝴蝶》、刘以鬯《酒徒》、林徽因《九十九度中》为例
[摘要]中国意识流小说多运用内心独白、联想、空间切换等手法进行创作,淡化情节但别有深意,文笔跳跃却缺少“绵延”的味道。

本文用西方意识流观点观察中国意识流小说,并分析中国意识流小说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跳跃联想空间切换绵延
中国“十年”文革结束后,迎来了文学新时期,创作家们努力学习和模仿西方各种思潮的方式进行创作。

意识流便是其中一种,但是应用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至少目前还没有哪本书可以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相媲美,我是这么认为的。

但中国意识流小说亦有特别之处。

中国意识流小说创作者不乏其人,被誉为“东方意识流”的王蒙、《酒徒》作者刘以鬯、《你别无选择》的作家刘索拉、《九十九度中》作家林徽因、白先勇、穆时英等。

作家们对西方文思进行探索和模仿,带着东方韵味的意识流小说纷纷问世。

一、技巧与特点
和其它小说不同之处,意识流小说变幻莫测,以意识的流动代替客观现实活动。

伍尔夫主张,伯格森绵延论。

中国意识流小说中,确有不同于说理、叙事的意识的流动。

采用的手法多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空间转换等手法。

下面讲述几个有趣的例子
内心独白
王蒙的《蝴蝶》内心独白很多,海云与张思远离婚后,有一大段内心独白“枝头的输液呀,每年的春天,你都是那样鲜嫩,那样充满生机….虽然这颗大树可以预见的将来也许永远不会衰老,然而,你这一片树叶确实永远不会再出现了。

……”张思远“这是我吗?我是张思远吗?……我们应该相信群众,相信党,这是两条基本的原理。

”“你那因为爱,因为恨,因为幸福和因为失望常常颤抖的,始终像儿童一样纯真的,纤小的身躯呀!而我仍然坐在车上呢。

”这一句亦有跳跃的色彩。

刘以鬯在《酒徒》用嫖客的角度讲述对妓女的感觉:她的鼻子有着西洋人的趣味,事实上,以她的整个脸来看,只有鼻子长得美。

她的嘴唇仍有唇膏的痕迹,仔细看起来,像极了罐头食物里的浸褪色了的元樱桃。

但是,这些都不能算是最丑恶的。

最丑恶的是:眉梢的鱼尾纹,隐隐约约的几条,不用香粉填塞,不能掩饰,她不再年轻,可能四十出头,但在黝黑灯光下,搽着太浓的脂粉,用最严去欣赏,她依旧是一朵盛开的鲜花。

这一段特别有意思,是内心的吐露,没有情节、环境、也没有具体的结局,而是对睡着的妓女的片刻印象。

自由联想
刘以鬯的《酒徒》很有赋格形式的意识流之感,主旋律是作者以酒徒“我”表达的内心世界,赋格则是作者以其它身份的再现。

其中充满自由的联想、丰富的想象。

同时,该小说打破了现实主义的时空观,强调内心的真实,是我认为较好的一部中国意识流小说。

1.音符以步兵的姿态进入耳朵。

固体的笑,在昨天的黄昏出现,以及现在。

谎言是白色的,为它是谎言。

内在的犹豫等于脸上的洗浴啊。

喜悦与犹豫不像是两样东西。

2.我梦见太空人在金星歌唱......我梦见一群狗在抢啃骨头。

我梦见林黛玉在工厂里做胶花。

我梦见香港陆沉。

我梦见她在梦中做梦而又梦见我。

我梦见我中了马赛......
3.秋天在八字外边徘徊。

太阳喜欢白昼;月亮也喜欢白昼;但是,黑夜永不寂寞。

谁躺在记忆的床上,因为有人善于玩弄虚伪。

4.用今天的眼光看,《红楼梦》是一部传统之作...所以,曹雪芹在卢骚写《忏悔录》的时候,就用现实主义手法撰写《石头记》;约莫三十年之后,歌德才完成《浮士德》第一步;......约莫一百一十年后,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才问世......唉!还是喝点酒吧。

作家天马行空不断突破现实随机偶然地展现内心漂浮的瞬间,或是梦、或是林黛玉、或是《浮士德》。

这种无逻辑的意识的跳动,给人散乱、无序、漫无天际却色彩斑斓的感觉。

时空切换
时空切换是意识流表达的技巧之一,善用时空切换,加之不由自主的回忆。

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便是如此。

该短篇小说小说没有常用的逻辑对话,也无成套的故事情节。

仅选取了几个重要的场景进行穿插描写。

对一个午后进行多个场景的跳动、时间的延长。

令人想到了奏鸣曲形式的意识流。

小说中依次出现的场景及人物分别有:马路上(挑夫、卢二爷)—张家宅院(赵妈、挑夫、卢二爷、)—东安市场西门(卢二爷、王康)—喜燕堂(王康、杨三、阿淑)—喜燕堂走廊(茶房、云娟、卢二爷、老孟、逸九)—东安市场(杨三、王康)—洋车上(刘太太)—胡同口酸梅汤摊边(挑夫)—喜燕堂荫凉地面(丁医生)—张家宅院(老太太、刘太太、寿儿、幼兰)—张宅后院(挑夫)—挑夫家(张秃子)—张家宅院(卢大爷、慧石)—报馆(工人)—拘留所(杨三、王康)
小说舍弃完整的故事情节,穿梭在张家宅院、喜燕堂、东安市场等八九个场景中。

几大主要事件:张家宅院庆生,喜燕堂的婚礼等之间并没有逻辑关系。

空间切换例句:
“到市场,快点。

”老卢吩咐他车夫奔驰的终点,于是主人和车夫戴着两顶价格极不相同的草帽,便同在一个太阳底下,向东安市场奔去。

很多好看的碟子和鲜果点心,全都在大厨房院里,从黄色层篓中检点出来。

如上,空间切换的表达给人跳脱的感觉,从这个跳到那个又跳回原来的场景。

中国意识流小说还有一个特点,也是中国文普遍存在的,就是具有民族精神、家国情怀或反映现实。

如王蒙的《蝴蝶》:“她进来了,她说话的时候两眼紧盯着你,她那么愿意看你,因为,你就是党。

”是文革之后,对“党”的讽刺与嘲弄。

刘以鬯的《酒徒》亦暗含社会人性的迷茫冷漠,商品化社会的残酷无情。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则是对北京市井人民炎热的一下午生活的反映。

二、探讨
中国意识流小说多遵循了伍尔夫的主张,强调内心、意识的偶然、随机、跳跃,无关乎情节、叙事。

给人感觉想怎么来,怎么来。

但却难以找到一种流动的感觉,这种流动的感觉正是伯格森的绵延论。

再来看看西方乔伊斯《尤利西斯》中的意识流
内心独白:布鲁姆先生严肃地点了点头,凝视着对方一双敏捷的、充满血丝得到眼睛,神秘的眼睛,神秘而锐利的眼睛。

我猜他是共济会成员,难说。

又同他在一起了。

我俩最在最后。

但愿他能说些别的。

这一段内省独白,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连续不断的。

由布鲁姆、到他的眼镜、再到我和他、我俩。

连贯的,叙述者从有到无,我猜,但愿......
再来看看这段完全自由的内心独白:
轰隆隆火车在远处名气地这些机车力量真大像巨人水蒸气向四周乱喷就像那首古老情歌的结尾可怜的男人们不得不离开妻子和家庭在发烫的机车里通宵上班今天真闷热我很高兴我已将那些国过期的《自由人》杂志和招聘烧掉一半将东西像这样到处乱放这里变得更热了这常常与太好了恰好当我美美睡上一觉之后我想
看完之后,我也想美美睡上一觉。

其一、中国意识流小说并没有流动起来,不过的确存在跳跃的人物的精神。

可以说是符合伍尔夫主张,但不能达到伯格森的意识绵延论的格调;其二,中国意识流小说依旧是现实主义的,《蝴蝶》讽刺文化革命、《九十九度中》反映生活,大部分意识流小说都不能摆脱中国文学民族主义的特点,从而捕捉落在心田的微尘。

参考文献:
1.伯格森《生命与记忆》
2.刘以鬯《酒徒》
3.乔伊斯《尤利西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