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必译著《名利场》看文学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从杨必译著《名利场》看文学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从杨必译著《名利场》看文学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02425860.html,

从杨必译著《名利场》看文学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作者:代增真

来源:《科技资讯》2014年第30期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19世纪小说家威·梅·萨克雷的成名之作,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充分发挥了他那极富幽默的天赋和善于讽刺的才能,“用逼真而动人的文笔,揭露出政治和社会上的真相—马克思”,反映了英国19世纪中上层社会各色人等的丑恶嘴脸。小说妙趣横生,发人深省。文章立足于解读杨必译著《名利场》,提出文学翻译在不能脱离科学性的基础上,更应重视它的艺术性的观点。并从翻译过程中意义转换的科学性、翻译思维形态的科学性、文学翻译的艺术化再现等方面来加以论证。

关键词:科学性艺术性文学翻译解读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229-02

翻译包括文学翻译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关于这个问题的论争,由来已久。本文并不想对引起这一论争的原因及内容再做赘述,笔者赞成刘宓庆先生在《翻译美学导论》中提出的观点“翻译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而以科学性为基本属性,而这个基本属性又必须伴随翻译的艺术性,因为翻译的艺术性是它独具特色的、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能。”文学翻译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涉及到译者在翻译中的创造性可以容许到多大程度这一重大问题。

众所周知,《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威·梅·萨克雷的成名之作,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充分发挥了他那极富幽默的天赋和善于讽刺的才能,“用逼真而动人的文笔,揭露出政治和社会上的真相—马克思”,反映了英国19世纪中上层社会各色人等的丑恶嘴脸。小说妙趣横生,发人深省。而杨必翻译的《名利场》所以能获得翻译界的一致好评,原因也正在于杨译用地道、流畅的汉语,忠实地传达了原作幽默、讽刺的意味,再现了作者的思想倾向。立足于解读杨必译著《名利场》,我们认为文学翻译在不能脱离科学性的基础上,更应重视它的艺术性。

1 文学翻译应该注重科学性

1.1 文学翻译科学性原则之一:译者要重视原作

文学翻译要想实现科学性,译者首先要重视原作,不能主观臆造,他在语际转换中所使用的词、句所代表的概念,必须与原作者在词、句所代表的概念相对一致,即双语对同一概念的命名虽然各异,但这个概念所指的外部世界中的实体(例如:物体、现象、状态、性质、过程等)却是基本一致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翻译过程中是有许多规律性、精确性即所谓科学原则

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中国知名教育专家卢志文曾这样说过:课堂教学既是技术,也是艺术。首先是技术,终究是艺术。课堂教学从技术开始,走向艺术境界,以技术做基础,以艺术为巅峰。因此,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们如能不断地从这一角度和高度来认识总是和解决问题,定会有利于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事半功倍地提高效益,在教学相长中师生双方都可获得精神满足和艺术享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教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成功的课堂教学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创造性很强的综合艺术。对教师来说,不仅是完成一项工作和任务,也是讲科学发展观与现实教学的完美融合。教师青春常在,课堂春意盎然,学生如沐春风,既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会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开拓思维,深入理解。 一、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实践智慧 课堂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 的主要活动形式,教学本身是一种艺术的创造,立足课堂教学是教师 不断形成教学艺术的根本。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需要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公共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获得丰富的个人实践智慧,拥有丰富实 践知识和智慧的教师能够在解决课堂问题时从多种视角整体把握,洞察多种可能性,运用灵活的方式和方法,迅速做出决策,妥善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正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有力彰显。

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审视和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行为的 自觉程度,增强教师实践理性,拓展教师专业自主,最终获得专业智慧和教学实践解放。 二、学会反思,形成教学主张 教学不能没有思想,教师不能没有教学主张。教学主张的拥有是教师教学艺术形成的基础前提和重要组成方面。教学主张熔铸了教师个人的理想、信念、情感和意志,表达了教师对教学的真切希望和祈求,是教师对什么是“好教育”的价值性问询。教学主张的形成对于促进经验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转化、教师个人教学理论的建构和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风格化有着重要意义。 三、寻找自身认同,培养教学勇气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过:“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必须要找到自身认同,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得到认可和肯定,教师才能不断培养自己从事教育教学事业的勇气, 才能有不断追求教学艺术的动力。 教师寻找自身认同,培养教学勇气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观念上一直把教师看做圣人,“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认识,这种对教师的认识与定位是极不道德的也是不人道的,教师不是圣人,在从事教育教学的同时也有追求自身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社会首先应该摒弃传统对教师的认识,把教师当做活生生的个体来看待,满足教师基本的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教师才 会拥有追求教学艺术的勇气和力量。

对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思考

对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思考 关键词: 翻译;科学性;艺术性 摘要: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历来是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西方译学家奈达博士在60 年代曾有过建立翻译科学的设想,试图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说明翻译问题,但未能取得成功。而后,到了90 年代他则断言:翻译不是科学,而是艺术。笔者就奈达博士由科学论向艺术论的转变,对翻译的性质进行了理性思考:翻译中对“忠实”目标的追求体现了翻译的科学精神,而为实现“忠实”又离不开艺术创造,因此科学性和艺术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Philosophic Thinking of the Science and the Art of Translating ———on Nida’s“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ZHANG Rui - qing1 ,ZHANG Hui - qing2 (1. The School of Foreigh L anguages , S hanxi University , Taiyuan , China ; 2. English Department , Northern China Engineering Institute , Taiyuan , China) Key words : t ranslation ;science ;art ;faithfulness. Abstract : What is t ranslating ? Is it science or art ? This has long been one of the focal cont roversies among t ranslatologist s. Dr. Eugene A. Nida attempted to establish a science of t ranslating by applying linguistic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to t ranslating problems in the 1960s ,but failed. In the 1990s he claimed conversely that t ranslating was not science ,but skills. His shift prompt s the author of this essay to draw the couclusion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 ranslating ,the pursuit of faithfulness to the original reveals the scientific approach of t ranslators ,but to attain faithfulness , artistic creation plays an immeasurable role in good t ranslations. “翻译科学”是一门“研究翻译的科学”。怎样才能构成科学? 首先必须要有客观规律正如金堤先生所说:“艺术与科学之争的焦点是一个实质性的问题。翻译这一活动究竟是否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如果受客观规律的支配,那么既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认识这些规律,我们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而如果这一活动主要靠独创,谈不到什么规律,那么我们只能把它当作一门艺术。”因此,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关键就在于其是否具有客观规律。我们在翻译活动中没有探索到客观规律之前,是无法断定翻译是科学的。西方译论家并没有主张建立“翻译科学” ,在他们的译论中,也不用“翻译科学”一词。在西方大学课程中,只有“翻译理论” ,或“翻译研究”,或“翻译学”。唯一用过“翻译科学”一词的,只有奈达博士。60年代,他在“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一书中指出,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并试图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原理,通过深层结构的分析,探索语际转换的客观规律,从而建立翻译科学。但这一尝试未能取得成功,语际转换的规律也未能找到。此后,他在1991 年发表的《翻译: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我们不能使翻译成为一门科学,出色的翻译是创造性的艺术。可见奈达由科学派转向了艺术派,并从此放弃了建立翻译科学的设想。1998 年,他在答《外国语》记者问时,又重申了这一论点,认为翻译不可能成为科学。 一翻译科学论的困惑 寻求支配翻译活动的客观规律是历代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困扰了几代译学家。只有到了现代,有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才有可能打出翻译科学论的旗号,将侧重点放在科学的基点上。然而,,奈达为何一度认为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而后来又说翻译不是科学只是艺术呢?翻译的科学论之所以陷入矛盾,其根源在于翻译对象所涉及的媒介———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任意性特征。这种特性决定了科学无法完成其使命,因而即使很不情愿也不得不转而求助于艺术。首先,大多数人已经接受的一个事实是:虽然科学力图把文本语言中的意义一点一滴地落实,但语言却总是拒绝把它的全部意义交出来。事实上,现代批评

为什么说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为什么说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答:管理是一门科学。 具有科学的特点,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而且,作为总结管理规律的管理学所具有的特点也足以证明管理是一门科学。 (1)客观性。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组织的管理活动,它从客观实际出发,揭示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它是一种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实反映。 (2)实践性。管理学是从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所包含的知识都是人们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它的直接目的就是有效地去指导实践。 (3)系统性。现在的管理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理论,这是通过对大量的实践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发展而成的。管理学的各个章节所包括的内容相互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合乎逻辑的系统。 (4)发展性。管理学是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当中,因为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管理学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它要在发展中不断充实、完善,有些内容还要进行修正,使之能够更有效地去指导实践。 管理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它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如果不承认管理的科学性,不按规律办事,违反管理的原理与原则,随心所欲地进行管理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导致管理的失败。 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它是指利用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的技巧和诀窍。 由于管理对象分别处于不同环境、不同行业、不同的产出要求、不同的资源供给条件等状况下,这就导致了对每一具体管理对象的管理没有一种惟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特别对那些非程序性的、全新的管理对象,则更是如此,从而造成了管理活动的成效与管理者对管理技巧的发挥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事实上管理者对这种管理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体现了管理者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另一方面由于在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与责任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管理方式、手段多种多样,因此在众多可选择的管理方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用于现实的管理之中,这也是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一种艺术性技能。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种科学与艺术的划分是大致的,其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说它是科学,是强调其客观规律性;说它是艺术,则是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而且,这种科学性与艺术性在管理的实践中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管理的功能,促进目标的实现。 对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不注重管理的科学性而只强调管理工作的艺术性,将使管理表现为随意性;不注重管理的艺术性而只强调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科学将会是僵硬的教条。管理的科学性来自于管理的实践,管理的艺术性要结合具体情况并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出来,二者是统一的。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所以,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在管理科学性基础上,管理的艺术性才有了施展的于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对待与处理,我认为其科学性是前提,是最基本的保证,只维舞台。管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并不矛盾,正如孔茨所言:“最富有 成效的艺术总是以对它所依借的科学的理解为基础的。因此,科

第二章 翻译的性质 策略和方法

第二章翻译的性质、策略和方法 2.1 什么是翻译? 定义林林总总,可谓太多,但有一点很明确,翻译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转换过程,它牵涉到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内容,是一种跨语言(cross-linguistic)、跨文化(inter-culture)、跨社会(cross-social)的交际活动,是把“原语”SL(Source Language)的语言、文化信息用“的语”TL(Target Langue)的语言形式进行转达的活动,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一种媒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是一种更换语言形式和转移信息内容(包括思想、意义、情感、修辞、文体、风格、文化等)的复杂的思维及表达活动(毛荣贵)。而对这一活动规律的探讨和研究必然牵涉到哲学、美学、思维学、文化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说,翻译是一门科学。 翻译还是一门艺术。在翻译实践中,离不开直觉(instinct)、推敲(word-weighing)、灵感(inspiration)、顿悟(insight)等艺术思维方式,离不开各种艺术手段和技巧的运用。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展示的是一种语言表达艺术,在不悖原文的基础上,力求尽量完美地再现原文的语言艺术风采。 翻译更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积累,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见识。译者虽不需通晓各门专业,但至少应是一位“杂家”。翻译离不开原文文本和译文读者,否则成为无本之木、无的之矢,谈不上“翻译”二字,因为它离不开原文的限制。因而有人说它是“戴着镣铐跳舞”,不能长袖舒展,随心所欲。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常常为一词一句的理解和表达而煞费苦心,固有“一名之立,旬月踌躇”之说。 从形式上看,翻译有口译、笔译之分。口译又可分为交传(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和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两种形式。各自的标准和要求也不一样。口译强调“快捷、准确”(quick and accurate response)和“通顺”(smoothness),笔译则要求在“准确”与“通顺”的基础上,还要深究原文内涵,讲究行文用字自然得体、通顺地道。 而按体裁划分,翻译又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经贸翻译、时政翻译、法律翻译、旅游翻译、公文翻译、医学翻译以及广告宣传翻译等等。除文学翻译外,其它体裁大多归属于应用翻译的范畴。 2.2 什么是应用翻译? 应用翻译,英语又称为pragmatic translation,practical translation或applied translation。(方梦之[M],2003:前言),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它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其范围几乎涵盖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大不同于强调艺术审美与文学欣赏的文学翻译。就内容来看,它几乎囊括了除文学翻译以外的所有作品,“包括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而就文本体裁而言,它“包括政府文件、告示、科技论文、新闻报道、法律文书、商贸信函、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广告、技术文本、科普读物、旅游指南等各类文本”(方梦之[J],2003),甚至还包括各种通俗读物。 从文体特征来看,“信息性、诱导性和匿名性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方梦之[J],2003)。信息性是指突出传递真实世界的客观信息和现象,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它往往重内容而

“翻译活动是艺术还是科学”——对《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的一点意见

2000年第9期总第137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0,№9 Serial№137“翻译活动是艺术还是科学?” ———对《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的一点意见 劳 陇 (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091)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0)09-0056-02 黄振定博士的《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是一部浩瀚的,综合性的翻译理论巨著,其覆盖面之广博,内容之丰富,理论之精辟,哲学思维之深邃,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翻译论坛上所仅见。读之启发良多,使人感到衷心钦佩。在这里,我只想对书中揭示的两个主要问题,提一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商榷。 在本书的“引言”中,作者指出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两个问题,“质而言之,翻译活动是艺术还是科学?翻译学是艺术论还是科学论?”(见本书“引言”第1页) 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答,书中指出:“翻译实践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102页),“翻译学是科学论与艺术论的统一”(200页)。 以上解答的主要依据是辩证法的矛盾统一的原理:“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毛选》301页),“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这种性质叫做同一性。”(《毛选》303页)。 根据这一论点,所以书中指出: “辩证的方法,无疑就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即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转化和统一,具体说来,在实践方面,就是翻译的艺术性中内在地包含科学性,科学性中内在地包含艺术性;在翻译理论方面,就是考证艺术论的主张内在地蕴含着科学论,科学论的主张内在地蕴含着艺术论。”(本书“引言”第2页) 这就是艺术论与科学论统一的论点的主要依据。 但是,我们还必须认识,根据辩证法的原理,矛盾的两方面既有统一性,而又有斗争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毛选》307页)因此,“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毛选》297页)“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随着起变化”。(《毛选》298页) 因此,我们要确定翻译的性质,就不仅要认识矛盾的双方的统一性,还必须要认识矛盾的双方的斗争性,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否则,翻译的性质是无法确定的。 如前文所说,翻译实践是艺术性与科学性两方面的矛盾的统一。所谓艺术性的主要特征就是主观创造性;科学性的主要特征就是客观规律性(200页)。在这矛盾的两方面中,究竟哪一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决定的作用呢?这是首先必须要明确的,否则,就无法确定翻译的性质。 在现阶段的翻译实践中,显然,主观创造性(艺术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实践证明,任何翻译活动都必须经过(1)理解和(2)表达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主观创造性思维起决定的作用,而不受客观规律的约束。因为主观创造性(艺术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它决定翻译的性质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将来有朝一日,机器翻译如果成功了,客观规律性(科学性)就转而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起决定的作用,而主观创造性就不起什么作用;翻译的性质也就随着而起变化,就可以成为科学了。 所以,对于前面所提的第一个问题:“翻译活动是艺术还是科学?”我们的回答是:在现阶段,翻译活动(实践)是艺术,不是科学。将来如果机器翻译成功了,翻译活动(实践)就可以成为科学了。但是,那是渺茫而不可知的事,似乎没有什么现实的意义。 对于前面所提的第二个问题:“翻译学是艺术论还是科学论?”我们首先必须要认识翻译学或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 作者简介:劳陇(1914—),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浅谈

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浅谈 李安全(CQ200701149 重庆外国语学校 400039)教学既富有科学性,又富有艺术性。因为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方式,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换言之,如果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则是包含着艺术性的科学;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则是隐含着科学性的艺术。 下面从三个方面略作阐释。 一、“教”“学”新解

小结: 教学是“成人”之实践活动,让学生有自然人成为社会人。 教学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潜能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成熟的人。 与学生自学有本质的不同,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实践活动。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交流活动;教学是以教学内容的学习与掌握为“核心”,为主线;教师的“教”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更好更快”、更全面更讲健康的发展。 二、教学的科学性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使科学性与人文性相互融合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学活动首先具有科学性的特点。教学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又一定的客观依据和客观制约性,并且在教学活动的各种关系中存在必然联系,因而教学活动表现为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不仅如此,教学活动无论怎样千差万别,都会存在着诸多普遍性和共同性,表现为普遍性的特点。正因为教育活动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通性使教育活动有着自己的特点、逻辑、规则和规律,它并不是杂乱无序、变化无常和无章可循的。(刘茜《当代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课程·教材·教法》2007,4) 客观事实:教学作为技能是可以学习,可以传授,可以模仿的。重庆市“名师工作室”,“老带新”等教师培训模式可以为证。 1.教学规律:有道可传,有理可探 教学规律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教学基本规律;二是学科教学的规律。

《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评介

第30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5月 Vol.30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8 ────────── 收稿日期:2008-01-22 作者简介:罗丹(1982-),女,湖南绥宁人,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 - 28 - 《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评介 罗 丹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文学批评是翻译研究者的工具,它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框架性的指导;翻译也可以作为文学批评的分析手段,为文学、尤其是比较文学研究者贡献新的视角。《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是这个尝试下的力作。 关键词:文学批评;文学翻译批评;翻译;分析手段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8)03-0028-03 Review on Translation & Literary Criticism-Translation as a Mean of Analysis LUO D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Literary criticism is the tool for translation scholars 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 Translation can also be the analytical measure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rovides new visual angle for literature scholars especially f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cholars. This essay is a tour de force under this attempt. Key words: 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 translation, analytical measure 随着译学的发展,翻译批评(尤其是文学翻译批评)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贝尔曼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多恩》中提出翻译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新形式,批评行为与翻译行为之间具有某种亲缘关系[1]。《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也说:“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翻译批评的近邻和基础,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系列的思路和借鉴。”[2]文学批评为文学翻译批评服务,甚至为草创中的文学翻译批评学科提供框架性的指导,这是我们翻译研究者的一个“拿来主义”的态度。有意思的是文学研究者,尤其是比较文学的研究者们也试图从翻译中寻求新的视角。马瑞林·加蒂斯·罗斯(Marilyn Gaddis Rose )的著作《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Translation as Analysis )就是这样一个思路下的产物。 一、内容简述 《翻译与文学批评》(1997)最初由英国圣·哲罗姆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7年我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得 到授权影印出版,属于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中的一本。作者罗斯是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的有突出成就的比较文学教授、翻译研究与教学项目主任。 本书主要阐发了翻译和文学批评的关系,从以比较文学为本位的角度指出翻译和文学批评的结合可以丰富阅读活动、教学活动。通过大量个案的细致分析,作者集中有力地论证了翻译(译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批评和教学起着积极作用。全书共101页,分成前言、正文、后语、附录、术语表和参考文献几个部分。 前言以作者翻译法国象征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维利耶·德·利尔·阿达姆的小说《未来的夏娃》中的一句献词开始,开章明义地指出翻译和文学批评的结合可以丰富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学作品和修辞学著作的阅读活动,并宣扬一种“stereoscopic ”(三维的)阅读方式,也就是阅读时一边看原文一边看一种或几种译文。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一:接受美学视阀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一、审美特征 首先,儿童文学相较成人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独有的稚拙性。为适应儿童的口味,儿童文学作品往往稚嫩、淳朴、清新自然,具有成人文学所没有的原初本真的“傻里傻气”。这种稚拙之美通过的作家的笔深入作品中,折射出儿童内心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其次,提及儿童文学,人们就会联想到浪漫与想象、梦幻与诗意、神秘与瑰丽的意境。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往往与幻想联系起来。没有幻想就没有儿童文学。儿童的理性思维偏弱、现实感不强,分不清现实与想象,也不懂得事物的内在联系。为接近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文学主张要张扬幻想。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能为儿童打开通往幻想世界的大门。再次,寓言这种文学形式被儿童常态化适用。在童趣审美意象组成的单纯简约的外层结构下,儿童文学浓缩着创作主体的复杂深厚的社会文化积淀。单纯想象的审美符号体系下,寓言形态的儿童文学容易被儿童接受,引发共鸣。蕴含于作品中关于社会、人类、自然等复杂的深层内涵可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释放能量,帮助儿童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健康人格的建立。 二、语言特征

首先,儿童文学的语言浅显易懂。儿童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思维能力弱,语言能力在逐步完善,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浅显、简洁、准确、流畅,能够被儿童读者理解接受,并未儿童的语言习得提供范本。其次,儿童文学的语言具象化。由于儿童抽象思维差,以形象思维为主,儿童文学的语言是形象、生动、具体、动态的。运用儿童熟悉、常见的具体形象进行描述,把人物和事物的声音、色彩、形状、神态等具体、直接的表现出来,与儿童闹钟的形象相吻合。再次,儿童喜游戏玩乐的特点决定了儿童文学语言的幽默性。幽默有趣的东西符合儿童的心理要求,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启发他们快乐的情趣。有经验的儿童文学作者往往把“引起兴趣和引人发笑”作为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receptionaesthetics)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也是文学研究领域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方法论。由于它主要探讨读者能动的接受活动在文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也被称为“接受理论”、“接受研究”。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hansrobert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iser)。这一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使西方文论实现了从“作者中心”和“作品中心”向“读者中心”的现代转向。文学作品要以读者为中心,读者为导向,相应的,儿童文学的翻译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儿童的审美要求、视野期待是译者翻译活动的重要指导指标。 四、接受美学理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1.以儿童读者为中心

从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角度看诗歌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02425860.html, 从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角度看诗歌翻译作者:黄晨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6年第08期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性”极强的文学体裁,是语言表现形式的最高体现。因此,很多人将诗歌这种文体定义为翻译难度最高的一种体裁。因为诗歌的翻译存在一种最大的特点,即翻译的创造性。然而,不同译者所创造出的不一样的翻译风格和译作,尽管充分体现了译者自身的创造性,有人认为,这种翻译行为使得翻译丧失了其原本韵味。但是,也有人认为,无论译者如何发挥,都不能违背翻译的基本准则,在译者进行自由发挥的前提,仍然不能跨越过某些特定的“界限”,即翻译的科学性。从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出发,针对中英文诗歌的不同特点,并以自身翻译作品《The Golden Sunset》的实际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翻译心得体会就这个问题进行相关讨论,以论证诗歌翻译究竟是一种以艺术性为主导的翻译行为,还是一种以科学性为主导的翻译行为。 诗歌翻译科学性艺术性一引言一、前言 翻译,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本身就含有较多的主观因素,而对极具“艺术性”的诗歌翻译而言,只要对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有所理解后,不同译者翻译作品也大相径庭,这也就是诗歌翻译的“魅力”所在。而翻译中,尤其是诗歌翻译而言,译者在对译作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性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翻译中的科学性的问题,导致了很多译作变成了译者完全的自我创造过程。作为文学翻译领域中艺术色彩最强烈,艺术美感最丰富的文体,诗歌翻译的本身则是一种艺术体现。在诗歌翻译中,呈现诗歌的艺术性是诗歌翻译译者的目标和翻译方向,而翻译的科学性,则是对译者的最低层次的基本要求。 二、诗歌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诗歌翻译最理想的标准,莫过于在照顾到原文的语言的同时,又能将原诗中所需要表述的意境和精神同时照顾到。但是,在进行诗歌翻译时,译者往往会遇到取舍的问题,即遵循原作的精神和意境,以原作为向导,毫无保留地传达原作的意思,还是通过译者个人的自我理解和升华将诗歌翻译为更具“吸引力”的文字。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分别对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进行讨论。 (一)诗歌翻译的科学性 首先,科学性是翻译的基本属性。换句话来说,合格的翻译必须具备科学性。作为翻译的译者,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首要目的即完整无误地传达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是不以译者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也是翻译工作者在进行翻译活动中的第一要务,从这一点来说,翻译的科学性体现在绝对服从原文。

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指导老师:付维 班级:机械二班 姓名:李思觅 学号:200802010222

目录 概述 (3) 企业管理的科学性 (4) 生产计划的科学性 (5) 现场管理的科学性 (6) 基础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7) 企业管理的艺术性 (15) 从品牌文化角度看管理的艺术性 (16) 从企业文化角度看管理艺术性 (17) 从企业声誉角度看管理艺术性 (18) 惠普实例 (18) 总结 (23) 参考文献 (23)

概述 明茨伯格一直强调管理思想是一种科学的、人本主义的精神,那么企业管理也同样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我们都知道,企业管理就是由企业管理人员或管理机构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这一目的的活动的总称。 企业管理具有目的性、组织性、人本性、创新性和艺术性。企业是一个以不断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为生存价值的经济组织,经营是企业一切活动的中心,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因此,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争取最佳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稳定和发展。管理者的职责就是不断通过管理活动引导和激励组织成员为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企业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和其他目标而将人、才、物等要素融合为一体的一个人造组织。为了保证企业组织中各个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是企业协调运转,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就需要在企业中实施管理。企业管理的载体是企业的组织构架,有效的管理活动必须通过高效率的组织来实现。所谓“人本性”是指以人为本。企业管理的人本性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当以人为中心,把理解人、尊重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把人作为管理的重要对象及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这样才能协调好其他要素,实现高水平的管理。管理的创新性,是指管理本身是一种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社会活动。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条件下,面临着动态变化的环境,企业更是要在管理中不断寻求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影响企业管理效率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企业管理的艺术性是指在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企业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 的结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育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换言之,如果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则是包含着艺术性的科学,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则是隐含着科学的艺术。教育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一、教育的科学性 教育的科学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首先是知识来源的科学性。我们现在通用教材的编排都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特点,它兼顾到知识的渐性性,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用科学世界观分析教材、把握教材、运用教材,用科学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其次是知识组合的科学性。在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个性特点的多个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学科教材特点,针对不同学生采用因材施教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己管理自己。 再次是知识运用的科学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用科学的态度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而且要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生,使他们掌握知识,学会学习。 最后是日常行为引导的科学性。对学生的教育不光体现在教学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各个方面积极、健康、向上发展。 二、教育的艺术性 教育的艺术性通常体现在教学上。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而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导入新课的艺术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先导。每节课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兴趣,老师课下就必须得做好准备工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在新课开始巧妙地利用图片、影像、视频等引导、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对新知的自主探究之中。 二、自主探究的艺术 自主探究就是导引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三、结论确立的艺术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11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 作者:蒋新亮 摘要:文学翻译的策略,是文学译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究竟是采用“归化”策略,还是采用“异化”策略,成为众多翻译理论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话题。介绍了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归化”和“异化”的对立及“归化”和“异化”的统一。通过关于“归化”和“异化”策略关系的分析,提出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会对文学翻译造成不利影响,不能简单地采用这种或那种策略;文学译者应根据文学翻译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从事翻译活动,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在人类文明史上,翻译一直是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翻译,不但能促进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还能给这种文化输入新的血液。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英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因此,从文化交流的高度来认识翻译活动,无疑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来把握翻译活动的本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处理出发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提倡“异化”,即以出发语为导向;另一种观点提倡“归化”,即以译入语为导向。“归化”和“异化”是文学翻译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这两个术语最初是由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基于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rcher)的理论在他的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Schleiermarcher认为,“要帮助译作的读者在不脱离译入语的情况下正确而完全地看懂原作,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但是对这两种翻译,他并没有用专门的术语来概括。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Schuttleworth和Cowie在著作《翻译研究词典》中明确提出“归化”和“异化”(“domestication”和“foreignization”)这一对翻译策略术语。此后,许多翻译家及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这个课题。 一、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 现在的“归化”和“异化”之争就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归化”的主旨以译入语文化为中心,而“异化”的主旨是以出发语文化为中心。翻译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双语转换的原则应以译出语文化为依托,以译入语文化为基础,以两种语言的最佳结合为追求目标。中西方分别对归化与异化做了大量的研究。 1.西方研究“归化”和“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归化”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交际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他提出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和其他一些翻译理论。根据这些理论,“归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使目的语读者做出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反应,它强调的是译文的交际功能,只有译入语读者获取了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信息才能说这个翻译文本是忠实的。 正如“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劳伦斯·韦努蒂(Venuti)指出的,试图把结构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并提出了阻抗式翻译来反对传统的、通顺的翻译。阻抗式翻译可以有助于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译出有陌生感和疏离感的文本。然而,就交流而言,“异化”翻译也有不足。由于存在不熟悉的表达方法和语法结构,在交流中会对译入语普通读者产生信息传递的障碍。 2.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始于直译与意译之争,在历史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浅议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浅议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摘要:翻译是语言转换活动,作为语言与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它进行的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必须依据原语进行再创作,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是翻译学的本质:忽视翻译的科学性是错误的,会导致失信的不良后果;忽视翻译的艺术性同样是错误的,会导致译作晦涩难懂,味同嚼蜡。 关键词:翻译科学性艺术性 翻译是一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达到沟通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的目的。人类自从产生语言文字,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广泛的交流以后,翻译就已存在。然而由于进行转换的语言之间存在表达方式、行文规则、词汇应用等差异,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原文所表达的意思进行原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转换,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风格、想象再创作。但是翻译并非机械地逐字逐句地将原语转换成目标语,而是要将原语所表达的内容转换成目标语受众能接受和能理解的表达内容,还要让目标语受众能像理解母语一样理解译文。翻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译者既要科学地呈现原作又要艺术地创作新作。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是

翻译学的本质。 一、翻译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翻译的基本属性,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是翻译学的核心。鲁迅曾指出,译文应“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茅盾说过,“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和风格”;钱钟书强调要“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首要任务是把原作所叙述的内容,以及作者在叙述相关内容时所反映的立场观点、流露的思想感情等完整准确地体现出来,不得无端加以篡改、歪曲、遗漏或增删,也不能添加译者的个人情感喜好,同时还必须保持原作的风格。 1.翻译材料的内容决定翻译必须有科学性。翻译运作的实体即原语(source language)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语义内涵(semantic content)。语义是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承担着相关的交际任务。原著所呈现的内容不是来源于翻译者,而是来源于原作者。翻译运作主要是凭科学思维而不是艺术思维来对原语内容进行转换。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目标语(thetarget language)的词汇或句子所代表的概念,必须与原作者在原语中所使用的词汇或句子所代表的概念一致。既不能增减原作的内容,更不能凭空臆造原作的内容。 2.翻译的材料文体决定翻译必须有科学性。翻译材料的文体一般可分成应用文体、科技文体、论述文体、新闻文

浅谈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浅谈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摘要: 管理科学是反映管理关系领域中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管理艺术则是以管理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富有创造性管理技巧的综合。 管理科学是管理这一能动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反映,而管理艺术则是 它的主观创造性方面的反映所以说,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互为 条件、互相转化的有机统一体,有着各自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管理者只有既懂得管理科学又有娴熟的管理艺术,才能使自己的管 理活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关键词:管理;科学性;艺术性;基础;创新;转化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古时,一小国国王一腿跛、一眼瞎, 一日酒足饭饱之余,性情所致,唤宫中画师为其作画。第一位画师 按写实技法如法炮制,结果换来一顿暴打,又唤第二位画师。第二 位画师藉以前车之鉴,将皇帝着意美化,国王一看这是“俺”吗,结 果更惨。国王余怒未消,放下狠话:隔日再画,如若粗制滥造,小 心性命之忧。二位画师惶恐地回到画室,苦思冥想,及至天明也没 主张。适一青年才俊登门造访,见状问其故,两画师道以原委。青 年才俊深思后,附耳告以良策。两画师听罢大喜,次日合力完成画作,国王看后龙颜大悦,并施以重赏。原来,画面是国王的狩猎场景,只见国王跛腿蹬乱石,手持猎枪,瞎眼紧闭作瞄准状,一幅生

龙活虎的场景跃然纸上,国王还是那个国王,身体瑕疵被天衣无缝 地掩盖,国王不乐才怪。 这则故事引发我对所谓科学与艺术的深悟。绘画是一种可以通 过学习、积累掌握的技法,具有科学性层面,但在实践中生搬硬套,不创造性地运用,就无法体现它的艺术层面,也达不到绘画的境界。管理无疑是一门科学,管理科学是把管理的规律性揭示出来,形成 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活动予以普遍性指导,使管理成为理论 指导下的规范化的理性行为。但与其他科学相比,管理有其自身的 显著特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创造性,而艺术 的特质就是创造,因此,艺术性的管理,就需要在实践中赋予人格 魅力、灵感与创新。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不存在固定不变的管理 模式,仅有管理理论知识还不能保证实践的成功,只有审时度势, 灵活运用管理理论才能达到管理的效果,死搬书本知识,硬套他人 模式则往往遭到失败。 一.管理是一门科学 管理科学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总结。作为 一门科学,要求管理具有系统化的理论知识。管理科学是把管理的规律性提示 出来,形成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者管理活动予以普遍性指导,使管理成 为理论指导下的规范化的理性行为。承认管理的科学性,就是要求众在管理活 动中要不断发现与摸索管理的规律性,按照管理的规律来办事,在科学的管理 理论与原则的指导下,搞好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学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来研究人类社会中各种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性 的学科,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谁违背了这些规律,就必然会遭到惩罚。比如企业经营中有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企业必须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