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与认知风格
2017人格心理学之人格概述_毙考题
![2017人格心理学之人格概述_毙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71108251e79b8968022627.png)
2017人格心理学之人格概述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成分。
(1)气质。
(2)性格:核心成分。
(3)认知风格。
(4)自我调控:人格中的内在系统或自我调控系统,负责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2.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2)稳定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3)统合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4)功能性:性格决定命运。
气质1.气质的含义气质是与生俱来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相比性格、能力,气质更具有稳定性;气质无好坏之分,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
2.气质的类型(1)胆汁质(冲动)。
(2)多血质(活泼)。
(3)黏液质(安静)。
(4)抑郁质(抑郁)。
3.气质的理论(1)体液说:①希波克拉底认为构成人的体液有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根据某种优势的体液可把人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②后来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一般人身上都会具有两种以上的气质类型。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①巴甫洛夫根据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基本的神经活动类型。
②强度是大脑皮层细胞工作的耐力或能力的标志;平衡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二者大体相同是平衡;灵活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
③不同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对应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强、不平衡的特性对应冲动型,对应胆汁质;强、平衡、灵活的特性对应活泼型,对应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型的特性对应安静型,对应黏液质;弱特性对应抑制型,对应抑郁质。
(3)阴阳五行说: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
(4)体型说:①克雷奇默,瘦长、矮胖、瘦骨;②谢尔顿,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
(5)血型说:古川竹二,A、B、AB、O。
(6)激素说。
认知风格名词解释
![认知风格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e53de0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4.png)
认知风格名词解释
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人格倾向和人格特征上的差异。
与智力没有必然联系,是自幼形成的一种认知活动的习惯方式。
其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由实验心理学家在知觉、思维等领域所发现的个体差异引起。
认知风格类型
1、场独立与场依存型
场独立型的学生是“内部定向者”: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独立型的人善于分析和组织。
场依存型的学生是“外部定向者”,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2、沉思型与冲动型
沉思型的学生在做出回答之前倾向于进行深思熟虑的、计算的、分析性的和逻辑的思考,往往先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给予较有把握的答案。
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根据几个线索做出很大的直觉的跃进,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是很快就做出反应。
教育心理学认知风格
![教育心理学认知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dceb38d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b.png)
教育心理学认知风格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接受、处理和组织信息时所展现出来的个体特点和偏好。
认知风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感觉型认知风格(Sensing Style):倾向于关注和运用具体、实际、可感知的信息,偏好直接的、具体的经验。
2. 直观型认知风格(Intuitive Style):倾向于关注和运用抽象、理论、无法直接感知的信息,偏好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
3. 组织型认知风格(Sequential Style):强调按照线性和逻辑的方式处理信息,喜欢按照顺序进行学习和思考。
4. 综合型认知风格(Global Style):倾向于综合和整体性地处理信息,喜欢从宏观角度看待问题并进行综合思考。
5. 反馈型认知风格(Reflective Style):倾向于深思熟虑、反思,注重思考和分析问题,喜欢仔细评估和验证信息的可靠性。
6. 决策型认知风格(Decisional Style):倾向于快速做决策,注重效率和结果,喜欢迅速采取行动。
教育者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提供支持,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风格,提高学习策略的选择和灵活性。
(2021年整理)辨析题
![(2021年整理)辨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8357a98e9951e79a8927ca.png)
辨析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辨析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辨析题的全部内容。
辨析题一、考察类型及作答方法1、概念混淆型特点:对两个概念做区分作答方法:(1)对题目做出判断:该说法正确 / 错误(2)说明理由:①将概念一一提取,进行解释②并判断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联系或区别)③得出结论(3)总结2、概念释义型特点:从某个重要概念出发,缩小其内涵、主观臆断等作答方法:(1)对题目做出判断:该说法正确 / 错误(2)说明理由①抓题干中涉及到的概念,释义②得出结论(3)总结3、理论观点型特点:对某一理论、某一观点细节区分,需要对关键词句做准确记忆作答方法:(1)对题目做出判断:该说法正确 / 错误(2)说明理由①提取出相关理论,解释②得出结论(3)总结4、因果关系型特点:两个知识点之间具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标志“所以”、“因此"、“因而”作答方法:(1)对题目做出判断:该说法正确 / 错误(2)说明理由前半句话抄写一遍,后半句进行解释(3)总结二、考点链接以及相关知识点1、教育的概念(P2)(1)广义与狭义混淆: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
(2)本质:人和动物。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不平衡性(P3)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可以超前,也可以滞后)。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地位混淆(P20)(1)遗传(前提,可能,可塑)(2)环境(现实)(3)学校教育(主导)(4)主观能动性(决定)4、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概念混淆(P26)普遍与(国家)教育目的特殊(学校)培养目标抽象与(教师)教学目标具体5、课程的类型——概念混淆(P39)组织分分合合(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注:综合课程是指2及2门以上的课程属性动动学学(活动课程,学科课程)要求必修选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呈现显隐结合(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注:显隐性含义即计划之内还是计划之外开发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省教育厅),校本课程6、教学的地位-—跟德育混淆(P52)教学的地位: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第四次作业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第四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f6f2f99f3186bceb19e8bb84.png)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第四次作业答案前段时间有些忙,抱歉。
另外,我们考试时心理学都是考核册上的原题,哈哈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四)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人格:综合中西方学者的观点,可以将人格界定为: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气质和性格:气质指的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特点和差异的组合。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3、认知风格: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4、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可以定义为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人格特征、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的看法和观念的总和。
5、社会刻板印象: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6、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7、从众: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
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观点,转变为采纳大多人的看法。
8、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做贡献”9、适应性障碍和人格障碍:适应性障碍是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的主观痛苦体验或情绪紊乱状态,同时伴有适应不良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
当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征持久而显著地偏离正常,并由此引起较严重的痛苦状态或明显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时,就是一种人格障碍。
10、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主要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由心理辅导者与来访的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过程。
基础心理学知识:人格
![基础心理学知识:人格](https://img.taocdn.com/s3/m/1f2d1f0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3.png)
基础心理学知识:人格人格又译为性格,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
并在不同时间、地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人格的基础心理学知识:1.人格的结构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
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2.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
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
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
是道德化的自我。
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遵循道德原则。
3.人格理论-特质论人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确定。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
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
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体特质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
(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3)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
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认知风格知识点总结
![认知风格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ea8d0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0.png)
认知风格知识点总结一、认知风格概念认知风格是指一个人对信息的感知、组织和加工方式。
它是个体认知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个体个性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
认知风格会影响一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和行为。
二、认知风格的分类1. 随机式认知风格随机式认知风格的人倾向于在处理信息时采取不规则的、不系统的方式。
他们更善于捕捉新奇的、非结构的信息,但在处理复杂和需要逻辑思维的问题时可能表现较差。
2. 顺序式认知风格顺序式认知风格的人倾向于采取有序的、系统的方式处理信息。
他们更擅长结构化的问题解决和逻辑推理,但可能对于新颖和非结构的信息处理能力相对较弱。
3. 全局式认知风格全局式认知风格的人倾向于从整体出发,注重整体局面,能够把握信息的总体脉络。
他们擅长从宏观的角度把握问题,但在细节处理上可能不够细致。
4. 局部式认知风格局部式认知风格的人倾向于从局部出发,注重细节和具体的信息。
他们擅长挖掘细节,分析问题的具体内容,但在把握整体的情况上可能不够全面。
三、认知风格对个体的影响1. 学习风格认知风格会影响个体的学习方式和效果。
随机式认知风格的人更善于处理新颖的信息和创新的问题,而顺序式认知风格的人更适合于逻辑推理和结构化学习。
全局式认知风格的人擅长从整体出发,能够把握问题的总体脉络,而局部式认知风格的人更擅长处理细节。
2. 工作表现认知风格还会对个体的工作表现产生影响。
随机式认知风格的人可能更适合从事需要创新和创意思维的工作,而顺序式认知风格的人则更适合从事需要逻辑推理和结构化思维的工作。
全局式认知风格的人更适合从事需要整体把握和长远规划的工作,而局部式认知风格的人更适合从事需要细致和耐心的工作。
3. 人际交往认知风格还会影响个体的人际交往方式和效果。
不同认知风格的人在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交流和合作中出现认知冲突,也可能使他们在协同工作中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认知风格与个体差异1. 文化差异不同文化的人群在认知风格上存在差异。
认知风格解释
![认知风格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8eb861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6.png)
认知风格解释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是个体差异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文将介绍认知风格的定义、类型和特点,并讨论认知风格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认知风格解释》,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知风格解释》篇1一、认知风格的定义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是一种个体差异的表现形式。
认知风格与个体的认知能力、性格、文化背景等有关,不同个体的认知风格存在差异。
认知风格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个人特征,但也可以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二、认知风格的类型认知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独立型个体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不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而场依存型个体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外在标准或外在参照,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依赖判断。
2. 沉思型和冲动型沉思型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仔细分析,注重问题的逻辑性和推理性,善于将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进行解决;而冲动型个体则倾向于迅速做出决策,注重问题的直观性和整体性,善于从整体上把握问题。
3. 发散型和辐合型发散型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倾向于寻找多种可能的答案,注重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和创新性;而辐合型个体则倾向于寻找唯一正确的答案,注重问题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三、认知风格的特点认知风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稳定性认知风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个人特征,通常在个体成年后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但是,认知风格也可以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2. 差异性不同个体的认知风格存在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的差异性是造成个体间认知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情境依赖性认知风格不仅受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外部情境的影响。
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复习题试题考试题库(全)
![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复习题试题考试题库(全)](https://img.taocdn.com/s3/m/4a3a6122a32d7375a4178035.png)
3.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4.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它们的意识内容。
3、简述注意的特点及外部表现?
答: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应性运动。2.生理变化。3.无关动作停止。
6、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
7、驱力:所谓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减少驱力,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名词解释【7-9章】
1、情绪:情绪是一个多成份的复合心理现象。它是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2、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模式,它们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复合情绪是由两种以上的基本情绪组合而形成的情绪复合体。
3、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如快乐、兴趣、满足和爱等。消极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们心理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
3、程序式记忆:程序性记忆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4、组块:所谓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而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信息单位也被称作组块。
5、精细加工: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己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
认知风格的名词解释
![认知风格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da788c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f.png)
认知风格的名词解释1. 引言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时所倾向的方式和偏好。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风格,这种差异可以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以及决策方式。
了解和理解认知风格对于个人发展、教育、组织管理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认知风格进行详细解释:定义、分类、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应用。
2. 定义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定偏好和方式。
它反映了一个人在感知、记忆、思考、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个性化特点。
3. 分类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认知风格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3.1 需求驱动型 vs. 偏好驱动型需求驱动型认知风格指个体在处理信息时更加注重满足自身需求,更关注实用性和功能性。
而偏好驱动型认知风格则强调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审美偏好,更注重个人兴趣和喜好。
3.2 分析型 vs. 综合型分析型认知风格指个体在处理信息时更倾向于进行细致的分析和逐步推理,更注重细节和逻辑。
而综合型认知风格则偏向于整体性思维,更注重整体把握和直觉判断。
3.3 序列型 vs. 非序列型序列型认知风格指个体在处理信息时更喜欢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更注重过程的有序性和连贯性。
而非序列型认知风格则不拘泥于顺序,更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
3.4 具体型 vs. 抽象型具体型认知风格指个体在处理信息时更关注具体的事物、实际的经验和具体的例子。
而抽象型认知风格则偏向于抽象概念、理论模型和普遍规律。
4. 影响因素认知风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基因、环境、文化背景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4.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认知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基因组合可能导致个体在信息处理方面存在差异。
4.2 环境因素个体所处的环境也会对认知风格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社交圈子等都可能塑造和影响个体的认知风格。
4.3 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对认知风格产生影响。
人格的结构
![人格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ce6d725dd36a32d73758158.png)
人格的结构2009-10-31 16:31【大中小】【我要纠错】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1.气质与性格(1)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孩子刚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
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2)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这些具有道德评价含义的人格差异,我们称之为性格差异。
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2)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当一个人对自己作积极的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感,作消极的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
自我体验可以使自我认识转化为信念,进而指导一个人的言行,自我体验还能伴随自我评价,激励适当的行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抑制不适当的行为,如一个人在认识到自己不适当的行为后果时,会产生内疚、羞愧的情绪,进而制止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
(3)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如一个学生意识到学习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意义,会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动机,在行为上表现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的精神。
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2.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例如:有人喜欢与别人讨论问题,从别人那里得到启发;有人则喜欢自己独立思考。
认知风格有许多种,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等。
教育心理学认知风格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认知风格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b92d45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5.png)
教育心理学认知风格名词解释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处理信息、获取知识以及解决问题时的个人倾向和偏好。
它反映了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特方式。
常见的教育心理学认知风格包括以下几种:
1. 全局风格:偏好关注整体、大局和总体概念,能够从宏观角度把握问题,善于综合分析和综合思考。
全局风格的人通常具有较强的系统思考和抽象推理能力。
2. 局部风格:偏好关注细节、具体事实和具体问题,能够从微观角度逐步剖析问题,善于观察和记忆具体事物。
局部风格的人通常具有较强的细致观察和具体分析能力。
3. 形象风格:偏好利用图像、图表、图像等可视化信息来处理和表达思想。
形象风格的人通常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可视化思维能力。
4. 词汇风格:偏好利用语言和文字来处理和表达思想。
词汇风格的人通常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记忆能力。
5. 序列风格:偏好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组织信息和解决问题。
序列风格的人通常具有较强的顺序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6. 非序列风格:偏好以跳跃、感性的方式组织信息和解决问题。
非序列风格的人通常具有较强的直觉和关联思维能力。
认知风格对个体的学习、思考和问题解决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了解个体的认知风格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设计教学和评估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人格基础知识
![人格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e0c56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b.png)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了多个方面的特质和特点。
人格基础知识包括人格的结构、特征、形成和发展等方面。
1.人格的结构:人格包括许多成分,如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
其中,气质是指个人在心理活动方面的特点,包括情绪、反应速度、耐受力等;性格则是指个人在行为方式上的特点,包括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的特点,包括思维方式、决策风格等;自我调控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2.人格的特征: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和社会性。
独特性
是指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都是独特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格;稳定性是指人格在时间和情境上具有一致性,不会轻易改变;统合性是指人格的各种成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功能性是指人格对个人的生活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社会性是指人格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受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影响。
3.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人格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
遗传因素会
影响个人的气质和性格特点,环境因素则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人格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受到个人经历、家庭、教育、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和研究。
了解人格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同时也能够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65bfc1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4c.png)
组织⾏为学复习资料第⼆章⼈格与⼯作第⼀节⼈格(⼀)⼈格含义的复杂性⼈格,最初的意思是指⾯具、脸谱,但很快就发⽣了变化。
(⼆)组织⾏为学中⼈格的概念具体⽽⾔:⼈格是个体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理⾏为模式。
⼆、⽓质(⼀)⽓质的含义在组织⾏为学和⼼理学中,⽓质是指⼀个⼈天⽣的、表现在⼼理活动的动⼒⽅⾯的典型的、稳定的⼼理差异和特征(从这个定义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质和⼈格在含以上的不同。
⽓质指的是天⽣的差异,⽽⼈格并没有强调差异的先天性。
)(⼆)⽓质的分类(重点)巴甫洛夫⽓质分类苏联著名学者巴甫洛夫认为,⽓质的差异主要受到⼈的神经活动特征的影响。
他依据神经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将⽓质划分为四种类型巴甫洛夫的⾼级神经类型学说现代学者认为⽓质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的⼈情绪兴奋性⾼,反应迅速,⼼境变化剧烈,抑制能⼒较差,易冲动,热情直率,不够灵活,经理旺盛,动作迅猛,性情暴躁,脾⽓倔强,易粗⼼⼤意;感受性较低⽽耐受性较⾼,外倾性明显。
多⾎质的⼈情绪兴奋性⾼,思维、语⾔、动作敏捷,⼼境变化快但强度不⼤,稳定性差,活泼好动,富有⽣⽓,灵活性强;乐观亲切,善交往,浮躁轻率,缺乏耐⼒和毅⼒,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外倾性明显。
黏液质的⼈情绪兴奋性和不随意反应性都较低,沉着冷静,情绪稳定,深思远虑,思维、⾔语、动作迟缓、内⼼很少外露,坚毅执拗,淡漠,⾃制⼒强,感受型较低⽽耐受性较⾼,内倾性明显抑郁质的⼈感受性很强,善于觉察细节,见微知著,细⼼谨慎,敏感多疑,内⼼体验深刻但外部表现不强烈,⾏动迟缓,不活泼;易疲劳,疲劳后也易回复;办事不果断和缺乏信⼼,内倾性明显。
(三)⽓质在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作⽤第⼀,⼈——职位匹配中需要考虑⽓质类型与⼯作岗位的匹第⼆,根据⼈的⽓质特征来合理调整团队构成,增强团队战⽃⼒。
第三,在组织管理活动中,需要“因⽓质施教”。
心理学上的四种气质类型
![心理学上的四种气质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273799d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6.png)
心理学上的四种气质类型在心理学中,有四种常见的气质类型,它们分别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每种气质都具有独特的认知风格、情感表达方式和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的影响。
胆汁质是一种充满热情和冲动的气质类型。
这种人通常积极主动、果断决断,并具有强烈的竞争心理和求胜欲望。
他们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但有时也容易激动和冲动。
胆汁质的人在领导、创业和竞技等领域有一定的天赋,但如果过于强调自我的利益,也会涉及到道德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困难。
多血质是一种开朗、外向、有创意的气质类型。
这种人通常有很大的社交圈子,喜欢与人交往和分享,也容易适应新环境。
他们思维敏捷、创意丰富,但有时也会难以专注和坚持。
多血质的人在影视、演艺、广告等领域有较高的表现力,但在做决策和承担责任时,需要更强的担当和自律能力。
粘液质是一种稳重、温和、注重细节的气质类型。
这种人通常非常细心、耐心和尽责,能够细致地完成工作和任务。
他们注重和谐、沟通和协作,但有时也会显得过于婉转和优柔寡断。
粘液质的人在教育、医疗、研究等领域有一定的天赋,但如果过于追求完美和避免冲突,也会导致错过机会和挑战。
抑郁质是一种内向、沉静、敏感的气质类型。
这种人通常深思熟虑、有洞察力、善于分析问题,但容易陷入忧虑、悲伤和消极情绪。
他们关注自我成长和人生意义,但有时也缺乏自信和决心。
抑郁质的人在艺术、文学、心理咨询等领域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创作能力,但需要更多的自我调适和快乐感。
以上四种气质类型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的气质类型具有独特的变化和组合,也受到个人成长、环境影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气质类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也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和生活场合中更好地发挥个人优势和克服弱点。
认知风格的名词解释
![认知风格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7d738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7.png)
认知风格的名词解释认知风格是指一个人在处理信息、思考问题以及解决困难时所倾向的方式和方法。
它从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旨在研究人们在认知处理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每个人有不同的认知风格,它不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环境、文化和教育经历的塑造。
认知风格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1. 非常具体型:这种认知风格的人倾向于注重细节,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描述非常具体和详尽。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的经验来理解问题和解决难题。
这种认知风格的人在大量信息面前容易感到不安,他们更偏好逐步解决问题。
2. 抽象型:相比具体型,抽象型的人更关注事物的整体概念和模式。
他们更倾向于从宏观、抽象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共性。
他们对于抽象概念和理论觉得舒适,善于从宏观的角度思考复杂的问题。
3. 序列型:这种认知风格的人更喜欢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来组织信息和处理问题。
他们喜欢逻辑清晰的解决方案,并且很强调时间的线性顺序。
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会一步步地展开思考,以确保所有步骤都被完整地覆盖。
4. 非顺序型:相比于序列型,非顺序型的人更加强调灵活性和自由度。
他们更善于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并且能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他们不拘泥于固定的步骤和顺序,注重大致方向而不是细节。
认知风格对于个人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理解和认识自己的认知风格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优势,并在相应的领域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了解他人的认知风格来提升沟通和合作效果。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来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对于具体型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具体实例和细节,帮助他们建立起知识的整体框架。
对于抽象型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工作环境中,了解团队成员的认知风格有助于更好地分配任务和进行项目管理。
对于更偏向具体和序列型的团队成员,可以安排他们负责具体的任务细节和计划安排;而更注重整体和非顺序型的成员,则适合承担一些需要灵活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任务。
什么是认知风格认知风格的分类
![什么是认知风格认知风格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cb27f0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9.png)
什么是认知风格认知风格的分类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
那么你对认知风格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认知风格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认知风格的简介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组织和认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贯的特有风格。
它既包括个体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又包括个体态度、动机等人格形成和认知能力与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
个体的认知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分析性与非分析性概念化倾向;对认知域宽窄的选择;对两可与非现实体验的不容忍;复杂认知与简约认知;记忆过程中信息的整合与分化;扫描与聚焦;冒险与保守;解决问题的滞阻与畅通等。
由于个体的认知风格不同,教学中有效的学习指导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早期。
在六七十年代,认知风格的研究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有大量的认知风格结构被提出和验证,如场依存性-独立性;聚合型-发散型;整体型-序列型;言语型-表象型,等等。
对此做出开拓性贡献的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特金(HermanA.Witkin,1916—1979)。
90年代起,认知风格的研究出现了突破性成果。
这主要是由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拉埃丁(Richerd.Riding)及其同事完成的。
他们不仅仅综合了已有的发现,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出了一个认知风格结构,并发展出一套认知风格评估体系,然后对其进行调查,并应用于真实的情景中。
认知风格的分类场独立性-场依存性所谓场,就是环境,心理学家把外界环境描述为一个场。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Herman·Witkin)认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
他把个体较多依赖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的称为场独立性;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质类型调查表
指导语:以下60个问题可以帮助你大致确定自己的气质类型,请您按题号顺序阅读,并根据您的实际情况与题目相符合的程度,按下列要求做相应的选择。
1-很符合, 2-较符合, 3-一般, 4-较不符合, 5-很不符合
一、胆汁质
二、多血质
三、粘液质
四、抑郁质
你有兴趣和你能做好什么?
心理活动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
心理活动的速度(如,知觉的速度、言语速度、思维的速度等)心理活动的稳定程度(如,注意力的稳定程度、情绪的稳定程度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例如,有人倾向于外部、有人倾向于内部)等等。
2.激素说
伯曼(L.Berman)等人认为,气质差异是由体内不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其多少决定的。
他们把人分为甲状腺型、脑垂体型、肾上腺型、副甲状腺型和性腺型五种类型。
3.体型说
德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克瑞奇米尔(E.Kretschmer)从人体体质生物学的观点出发,认为:胸廓窄薄,两肩细瘦体型的人,属于细长型,相应于精神分裂型气质,表现出隐藏自己的情感、神经过敏等特点;粗矮短胖体型的人,属于矮胖型,相应于躁郁性气质,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多变等特点;体态匀称结实的人,属于健壮型,相应于类似癫痫的粘着气质,表现出缓慢、迟钝、固执、情绪上易受感染等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L.E.Sheldon)等人则对克瑞奇米尔的理论作了改进。
他们把个体按其生理特征分为胖、中、瘦三大类,相应将人分成三种类型:消化系统、内脏器官较发达、肥胖的人,属于内胚叶型,其气质特点为行为随和、反应迟缓、从容不迫、好社交;骨骼、肌肉和结缔组织较发达、健壮的人,属于外胚叶型人,其气质特点为大胆坦率、精力充沛、冒险、冲动、好斗;神经系统、皮肤组织较发达,骨骼细长的人,属于中胚叶型,其内心活动丰富、谨慎、灵敏、思维周密、不善社交、喜独处、工作热心负责。
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甫洛夫认为,决定气质特点的是大脑皮层的三个神经特性:(1)强度。
指神经细胞接受强烈刺激的能力或持久工作的能力和耐受力;(2)平衡性。
指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均势或优势;(3)灵活性。
指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
二、气质类型行为特征
(一)胆汁质坦白、直率、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强、易怒且暴躁、具有外倾性。
(二)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和兴趣容易转移、思维语言敏捷、善交际、亲切、有生气,但往往轻率、具外倾性。
(三)粘液质沉着、安静、情绪发生慢而弱、反应缓慢、注意稳定、不易转移、往往表现为固执和淡漠,具有内倾性。
(四)抑郁质情绪发生慢、体验深沉、反应慢,动作迟缓、行为孤僻、善于观察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小事物,具有内倾性。
三、气质与实践活动
(一)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每一种气质类型在一种情况下可能具有积极意义,而在另外一种情况下也可能具有消极意义。
从一定意义讲,气质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
例如,多血质的大学生,情绪丰富,接受能力强,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但也可能情绪多变,注意力不稳定;胆汁质的大学生,精力充沛,生气勃勃,也可能暴躁,冲动,感情用事,缺乏自制力;粘液质的大学生,安详沉静,有自制力,有耐心,也可能冷淡,刻板,顽固不化;抑郁质的大学生,感情细腻,深刻,观察敏锐,也可能多疑,孤僻,怯懦。
四位作家的气质类型
作家气质类型普希金胆汁质赫尔岑多血质克雷洛夫粘液质果戈里抑郁质
(三)气质与职业兴趣的关系
职业定向分两大类:
第一类涉及人的定向职业,如:秘书、经理、管理人员、社会工作者、文科教师、社会经济研究者等;
第二类是涉及非人定向的职业,如:建筑师、物理学家、工程师、艺术家、化学家、自然科学研究者等职业
气质对人的实践活动不起决定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胆汁质的大学生比较适合从事反应迅速、动作有力、应急性强、冒险性大、难度较高而费力的工作;多血质的大学生比较适合从事反应迅速、灵活的工作,如社交性工作、文艺性工作和变化多样的工作;粘液质、抑郁质的大学生比较适合从事稳定、平静、耐心、细致而持久的工作。
在特定的条件下,气质特点与工作性质相符合的人,可提高工作效率。
特别是一些特殊职业,如飞行员。
宇航员、运动员等,对人的气质特性都提出特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