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时效处理

金属时效处理

金属热处理:时效处理

将淬火后的金属工件置于室温或较高温度下保持适当时间﹐以提高金属强度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室温下进行的时效处理是自然时效﹔较高温度下进行的时效处理是人工时效。在机械生产中﹐为了稳定铸件尺寸﹐常将铸件在室温下长期放置﹐然后才进行切削加工。这种措施也被称为时效。但这种时效不属于金属热处理工艺。

20世纪初叶﹐德国工程师A.维尔姆研究硬铝时发现﹐这种合金淬火后硬度不高﹐但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硬度便显著上昇﹐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沉淀硬化。这一发现在工程界引起了极大兴趣。随后人们相继发现了一些可以采用时效处理进行强化的铝合金﹑铜合金和铁基合金﹐开创了一条与一般钢铁淬火强化有本质差异的新的强化途径──时效强化。

绝大多数进行时效强化的合金﹐原始组织都是由一种固溶体和某些金属化合物所组成。固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昇而增大。在时效处理前进行淬火﹐就是为了在加热时使尽量多的溶质溶入固溶体﹐随后在快速冷却中溶解度虽然下降﹐但过剩的溶质来不及从固溶体中分析出来﹐而形成过饱和固溶体。为达到这一目的而进行的淬火常称为固溶热处理。

经过长期反复研究证实﹐时效强化的实质是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许多非常细小的沉淀物颗粒(一般是金属化合物﹐也可能是过饱和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在许多微小地区聚集)﹐形成一些体积很小的溶质原子富集区。

在时效处理前进行固溶处理时﹐加热温度必须严格控制﹐以便使溶质原子能最大限度地固溶到固溶体中﹐同时又不致使合金发生熔化。许多铝合金固溶处理加热温度容许的偏差只有5℃左右。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强化效果。生产中有时采用分段时效﹐即先在室温或比室温稍高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更高的温度下再保温一段时间。这样作有时会得到较好的效果。

马氏体时效钢淬火时会发生组织转变﹐形成马氏体。马氏体就是一种过饱和固溶体。这种钢也可采用时效处理进行强化。

低碳钢冷态塑性变形后在室温下长期放置﹐强度提高﹐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机械时效。

药物的量效关系及时效关系

药物的量效关系及时效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给药剂量成正比,随给药剂量增加,药物的作用或效应相应增大。以效应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可绘制反映药物剂量-效应关系的曲线,称量效曲线。应当指出,多数药物的量效曲线并非呈简单的直线关系。因此,全面、合理地分析药物的量效关系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量反应的量效关系 1.1 量反应的量效曲线以药物浓度为横坐标,效应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即为量反应的量效曲线。随着用药剂量增加,药效由弱到强,直至达到最大效应。低剂量时,药效随药量增加明显增大,其后药效增加趋势逐渐减弱,达某一限度(Emax)时,剂量再增加效应增大不明显,故量效曲线呈长尾S形曲线。 若将药物剂量转换成对数值,绘制的曲线为一对称的S形曲线,通过对该曲线分析,可以了解药物量效关系的特征,并获得反映该关系的参数。 (1)最小有效量:药物能引起可观测效应的阈剂量或阈浓度。 (2)半最大效应剂量:药物产生50%最大效应的剂量或浓度。 (3)药物的效能:药物能产生的最大效应(Emax)。 (4)量效曲线斜率:量效曲线中段近似呈直线,其斜率大小可反映药效强弱。斜率大,直线陡峻,提示药效剧烈;斜率小,直线平缓,提示药效温和。 1.2 量反应量效关系的临床意义经量效曲线分析所获知的药物效能可用于评价药物效应的强弱,效能大者药效较强。但效能相等的两药,效应强度并不一定相等。如中效利尿药氢氯噻嗪与环戊噻嗪的效能相等,但两者强弱不等。欲使尿液日排钠量达100mmol,氢氯噻嗪用量需10mg,而环戊噻嗪仅需0.3mg。 2 质反应的量效关系 2.1 质反应的量效曲线药物引起质反应常需剂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才能产生,由于药物作用的个体差异,相同剂量药物对不同个体可能引起阳性结果,也可能引起阴性结果。因此,临界剂量的确定必须通过对多个或多组对象的实验,测得阳性反应百分率。以药物的对数剂量为横坐标,以累积阳性率为纵坐标作图,可获得对称S形曲线,即为质反应量效曲线。质反应曲线与量反应曲线虽形状相似,却有本质上的区别。量反应曲线可用Clark方程描述,而质反应曲线是由正态分布曲线积累转化所得。该曲线具有以下特点: (1)曲线中段近似呈直线,在此范围内药物反应阳性率与对数剂量成正比,且反应敏感。因此以能引起50%个体产生阳性反应的剂量反映药物的作用强弱最为合理。若反应指标为药效,称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若反应指标为毒性,则称半数中毒量(median toxic dose,TD50);反应指标为死亡率,则称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2)曲线中段斜率不仅反映药效强度,也反映受试对象个体差异的离散度,斜率陡峻提示标准差较小,个体差异也较小。 2.2 质反应量效关系的临床意义 (1)比较药物的效价强度:通过对两药的ED50或LD50比较,可以判断药物的效价强度。ED50或LD50较大者,效价强度一般也较大。

法律的时效性汇总——打印版

法律时效性的规定 1Z301000建设工程法律制度 1、建造师初始注册者,可自资格证书签发之日起3年内提出申请。预期未申请者,需 符合本专业继续教育的要求后方可申请初始注册。 2、注册有效期满需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注册有效期届满30日前申请延续注册,延续 注册的,有效期为3年。 3、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留臵人应当给债务人2个月以上的履行债务期间,但鲜 活易腐败等不易保管的动产除外。 4、发明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是10年,均自申请 日起计算。专利权期限届满后,专利权终止。 5、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期满可依法办理续展注册。 6、普通诉讼时效。通常为2年。 7、短期诉讼时效。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 品未声明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有效期为1年。 8、特殊时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时效为4年;海上货物运输向 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限为1年。 9、权利最长保护期限。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 不予保护。 10、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 效终止。 11、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和程序批准开工的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 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可不需办施工许可证。 12、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 当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延期以2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者超过延期时限的,施工许可证自行废止,需重新办理开工许可证。 13、建筑面积之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建设工程必须实行监理;5万平米的以下的可 以也可以不实行监理,具体由各省决定。 14、必须招标:施工单项合同额估算200万元人民币以上;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 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1、2、3项规定的标

金属热处理知识点

1 热处理的目的、分类、条件; 定义: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使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所要求的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目的:1、消除毛坯中的缺陷,改善工艺性能,为切削加工或热处理做组织和性能上的准备。2、提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节约材料延长零件使用寿命。 分类: 特点:热处理区别于其他加工工艺如铸造、压力加工等的特点是只通过改变工件的组织来改变性能,而不改变其形状。 热处理条件: (1)有固态相变发生的金属或合金 (2)加热时溶解度有显著变化的合金 热处理过程中四个重要因素: (1)加热速度V;(2)最高加热温度T; (3)保温时间h; (4)冷却速度Vt. 2 什么是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其结构与性能; Ac1、Ar1、Ac3、Ar3、Accm、Arcm临界温度的意义;奥氏体的形成条件;奥氏体界面形核的原因/条件;以共析钢为例,详细分析奥氏体的形成机理;影响奥氏体转变速度的因素;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 铁素体: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以F或α表示;

结构:体心立方结构;组织:多边形晶粒 性能:铁素体的塑性、韧性很好(δ=30~50%、aKU=160~200J/cm2),但强度、硬度较低(ζb=180~280MPa、ζs=100~170MPa、硬度为50~80HBS)。其力学性能几乎与纯铁相同。 奥氏体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A或γ表示 结构:面心立方晶格 性能:奥氏体常存在于727℃以上,是铁碳合金中重要的高温相,强度和硬度不高,但塑性和韧性很好(ζb≈400 MPa、δ≈40~50%、硬度为160~200HBS),易锻压成形。钢材热加工都在γ区进行。 组织:多边形等轴晶粒,在晶粒内部往往存在孪晶亚结构渗碳体: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是钢铁中的强化相,高温下可分解,Fe3C →3Fe+C(石墨) 。 结构:复杂斜方 性能:渗碳体中碳的质量分数为6.69%,熔点为1227℃,硬度很高(800HBW),塑性和韧性极低(δ≈0、aKU≈0),脆性大。渗碳体是钢中的主要强化相,其数量、形状、大小及分布状况对钢的性能影响很大。 由于碳在α-Fe中的溶解度很小,因而常温下碳在铁碳合金中主要以Fe3C或石墨的形式存在。

派送时效及范围规定

派送时效及范围规定: 1、派送时限原则:快件投递时间不应超出快递服务组织承诺的服务时限。 2、派送范围规定: 能达网络所有站点的派送区域必须按照网管中心外网公布的区域标准执行;对特殊区域(如山区、海岛等)不派送范围,须经网管中心审核同意,并公布在外网后方可执行。 快件时效的派送区域以运营中心、网络管理中心审核,并在内网公布的区域为准。 3、超区件: 能达网络所属各公司派送区域必须按照网管中心外网公布的区域标准执行,对收到的超区件必须在内网上报,必须注明该件的派送地址、重量及转EMS的费用,否则上报无效,所产生的费用由发件站点承担,派送方不得向寄、收件客户收取EMS费用。 分拨中心或中转点、目的地公司应当天将超区件转发EMS,凭EMS运单申报网络管理部,费用从发件站点帐务上扣除,属分部(承包区)的则扣除其上级站点(总部只对口各独立公司结算。所有转EMS费用均由其独立公司统一以EXCEL表格上报至网络管理部,表格格式在内网中下载)。 到付件属超区的件,须要求到付改预付。24小时内无明确回复的,直接转发EMS,到付费用一律由发件站点自负。 4、派件管理规定: 在规定派送区域内发生快件无故不派送的,并以各种理由上报问题件或索要不合理费用等情况,一经核实,网管部将责令其限时派送,并处以200元/次的罚款;同类事件出现三次以上的公司,按自动退网处理。 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规定派送区域内不能派送的快件,必须以书面形式申报网管中心审核,以网管中心内网公布为标准。 如发件站点要求对未开通城市(区域)的快件改派地址,或由收件客户安排自提的,目的地站点应当及时配合处理。 5、签收与录入: 客户签收: 客户签收必须确认收件人身份,签名必须使用钢笔、水性笔或圆珠笔,如收件人字迹潦草,无法辨认姓名,由派送员在备注栏进行加注签收人姓名; 客户的签名,不管是中、英文或是其他语种,引起无法辨认签名,但未产生后果,均视为代(冒)客户签收,按代(冒)签收处罚100元/票; 因签收人签名无法辨认,客户又拒不承认收件,则由派送站点按遗失件给予赔偿; 门卫、代收件人签收:企业门卫签收的除改“收发章”外,要签署代签收人名,避免因门卫过失而造成“快件无谓遗失”;办公室或同事代收件人签收时,须出具身份证或有效证件,并将证件名称和号码记录在签收栏内,否则发生问题按遗失件处理。代签收件一律与收件人联系确认后方可代收。 各站点都必须无条件接受客户开箱验收工作,并配合客户做好验收和签字工作。若客户需要对快件当场开箱验收,只要外包装完好无损,必须先称好开箱前的实际重量,做好记录并与客户当场签字确认后方可开箱; 客户未提出当场开箱验收的,派送员离开后再提出异议的,按国家相关规定处理,无相关规定的不予受理; 凡客户到站点、分拨中心中心或中转点的自提件,必须请收件人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将证件名称、号码记录在签收栏内。否则发生问题,参照遗失件相关规定处理。 站点派送人员要积极的配合客户做好签收工作,如因不配合客户而导致客户不肯签收,产生延误,按延误件处罚派送站点;后果严重的,处以:100-500元/次罚款。

热处理规范

7050 7050主要热处理状态有T6、T73、T76、T74 热处理提高7×××系强韧化的发展 传统超高强铝合金的研制方向基本上是:高强度、低韧性→高强韧性→高强韧性、高耐蚀; 随之开发的热处理状态是:T6→T73→T76→T74→T77( 和TMT),在合金开发方面的发展特点是越来越趋于合理的高合金化,低Fe、Si 等杂质含量控制,微合金化元素选择和添加量越来越科学,最终达到提高或保持强度的同时保持或显著改善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和断裂韧性。20世纪60年代前,常采用峰值时效T6,来达到最高强度,但此状态下合金中主要强化相是GP 区和一定数量的η'相,晶界的析出物为链状连续状,具有较高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和较低的断裂韧性。为解决腐蚀问题,1961年Alcoa公司开发了T73双级时效制度,使晶界上的η'和η相质点聚集,连续析出相被无析出带分隔而呈断续链状分布,减小应力腐蚀和剥落腐蚀敏感性,提高了断裂韧性;同时晶内的质点发生粗化,在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的同时牺牲了10% ~15%的强度。为了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又开发了T76制度,此制度的时效程度比T73 的轻;为了兼顾强度和抗应力腐蚀能力,开发了时效程度介于T76 与 T73 之间的T74 制度,保证强度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得到较好的抗应力腐蚀性能。为了解决强度与抗应力腐蚀能力之间的矛盾,1974 年,以色列飞机公司的Cina 首次提RRA处理工艺,此工艺是在峰值时效后加一短时的高温回归处理,使晶内强化相重溶,晶界析出相聚集粗化而不再连续,随后再次进行峰值时效,使7×××系铝合金在基本保持T6状态强度的同时获得接近T73 状态的抗腐蚀能力和韧性。1989 年Alcoa 公司以T77 为名注册了第一个RRA 处理工艺规范。解决强度与应力腐蚀性能之间矛盾的另一种方法是形变热处理TMT,可以得到最佳的强度和抗应力腐蚀性能组合状态,但此方法要求附加变形,且要求严格控制热处理温度和变形程度,尚难以在工业化生产中实现。 图 1 时效制度之间的对比 ( 4) 开发和应用新的热处理工艺及技术,提高超高强铝合金的综合性能。研究和采用高温均匀化退火( 在过烧温度以上)工艺,此工艺是先进行常规温度处理后升温至更高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的均匀化处理,其目的是使残留非平衡相和时效强化相最大限度地均匀地固溶到基体中,保证固溶处理后固溶体的浓度,从而提高时效强化效果。研究和采用铸锭阶段均匀化退火工艺,即先常规温度处理后继续在较低温度处理( 也有研究认为先低温度处理后再常规温度处理) ,目的是控制对再结晶有显著抑制作用的过渡族元素的析出状态,提高合金亚结构强化效果,同时提高合金的断裂韧性、抗应力腐蚀性能和降低材料的各向异性。研究和采用多级淬火工艺,此工艺分为两种。一是两次同温度淬火工艺,这种工艺主要应用在因“高纯”而加速淬火再结晶以及在淬火时容易产生粗大再结晶组织的超高强铝合金上。如用两次470 ℃/10 min 固溶淬火替代470 ℃/20 min 一次固溶淬火工艺,这种工艺由于每次固溶保温时间短,不会引起晶粒和MnAl6、CrAl7化合物变大,保持了强度、塑性和耐蚀性的最佳组合。二是分级淬火工艺,这种工艺主要是用于合金存在多种残留非平衡相或析出相,利用分级提高固溶淬火温度而使残留非平衡相和时效强化相最大限度地固溶到基体中,从而提高时效强化效果。研究和采用RRA处理工艺和多级时效工艺。目前,超高强铝合金最新的时效处理是含Zr 铝合金的T77 状态,科研人员为了获得T77 状态的组织和性能,主要研究途径有: ( 1) 采用RRA处理; ( 2) 特殊的三级时效; ( 3) 最终形变热处理( FT-MT) ; ( 4) 严格控制参数的高温+低温双级时效。研究和开发积分模拟时效处理技术。此外,许多新开发的热处理技术在充分发挥合金的各种特性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CAL 在线连续热处理法、板材喷淋式快速冷却法、感应式快速加热法等。

金属材料常见金相组织的名称和特征

金属材料常见金相组织的名称和特征 名称定义特征 奥氏体 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 的固溶体,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 方晶格 晶界比较直,呈规则多边形;淬火钢中残余奥氏 体分布在马氏体针间的空隙处 铁素体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a-Fe中的固 溶体 亚共析钢中的慢冷铁素体呈块状,晶界比较圆 滑,当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沿晶粒边界析 出 渗碳体碳与铁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在液态铁碳合金中,首先单独结晶的渗碳体(一次渗碳体)为块状,角不尖锐,共晶渗碳体呈骨骼状过共析钢冷却时沿Acm线析出的碳化物(二次渗碳体)呈网结状,共析渗碳体呈片状铁碳合金冷却到Ar1以下时,由铁素体中析出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在二次渗碳体上或晶界处呈不连续薄片状 珠光体 铁碳合金中共析反应所形成 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 物 珠光体的片间距离取决于奥氏体分解时的过冷 度。过冷度越大,所形成的珠光体片间距离越小在 A1~650℃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厚,在金相显微镜下放 大400倍以上可分辨出平行的宽条铁素体和细条渗碳 体,称为粗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简称珠光体在 650~600℃形成的珠光体用金相显微镜放大500倍,从 珠光体的渗碳体上仅看到一条黑线,只有放大1000倍 才能分辨的片层,称为索氏体在600~550℃形成的珠 光体用金相显微镜放大500倍,不能分辨珠光体片层, 仅看到黑色的球团状组织,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放大 100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层称为屈氏体 上贝氏体 过饱和针状铁素体和渗碳体 的混合物,渗碳体在铁素体针间 过冷奥氏体在中温(约350~550℃)的相变产物, 其典型形态是一束大致平行位向差为6~8od铁素体板 条,并在各板条间分布着沿板条长轴方向排列的碳化 物短棒或小片;典型上贝氏体呈羽毛状,晶界为对称 轴,由于方位不同,羽毛可对称或不对称,铁素体羽 毛可呈针状、点状、块状。若是高碳高合金钢,看不 清针状羽毛;中碳中合金钢,针状羽毛较清楚;低碳 低合金钢,羽毛很清楚,针粗。转变时先在晶界处形 成上贝氏体,往晶内长大,不穿晶 下贝氏体同上,但渗碳体在铁素体针内 过冷奥氏体在350℃~Ms的转变产物。其典型形态是双凸透镜状含过饱和碳的铁素体,并在其内分布着单方向排列的碳化物小薄片;在晶内呈针状,针叶不交叉,但可交接。与回火马氏体不同,马氏体有层次之分,下贝氏体则颜色一致,下贝氏体的碳化物质点比回火马氏体粗,易受侵蚀变黑,回火马氏体颜色较浅,不易受侵蚀。高碳高合金钢的碳化物分散度比低碳低合金钢高,针叶比低碳低合金钢细

针灸时效和量效答案

第五节针灸时效和量效答案 一、填空题答案 1. 时间因素时间规律针灸刺激量 2. 针刺时机留针时间的长短间隔时间 3. 气血流注按时分经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日运法 4. 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时间效应曲线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 5. 一次施术时间针灸间隔时间治疗过程中重复施术次数 6. 灸量灸法灸质 7. 针刺量效应捻转幅度小用力轻操作时间短 二、选择题答案及分析 (一)A1型题 1.答:B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证实,由于针灸作用的时限性,在针灸治疗过程中,两次施术时间的最佳参数以3~6小时之间为宜。故本题所选答案为B。 2.答:A 在手法中,施术所持续的时间与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亦是手法量学的核心。实验证实,捻转补泻手法的最佳期施术参数,每个穴位操作时间以1~3分钟之间为宜。 (二)A2型题 1. 答:D 据实验研究,用电针刺激人体时,疏密波、连续波、断续波、声电波和调制脉冲波中,声电波最不易产生适应现象。 2. 答:C 近似昼夜节律是指周期为24±4小时的生物节律。人体的尿量、血压、核心体温和营卫气血运行基本符合周期为24小时的生物节律,而呼吸的节律低于20小时。 (三)B1型题 1.答:B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证实,由于针灸作用的时限性,在针灸治疗过程中,两次施术时间的最佳参数以3~6小时之间为宜。故本题所选答案为B。 2.答:A. 在手法中,施术所持续的时间与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亦是手法量学的核心。实验证实,捻转补泻手法的最佳期施术参数,每个穴位操作时间以1~3分钟之间为宜。(四)B2型题 1. 答:D 根据研究表明,针刺留针时间长短对疗效的影响是不同的。有人将272例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留针5分钟组、20分钟组、30分钟组、40分钟组和60分钟组,进行留针观察,结果发现,在急性损伤中,以留针30分钟疗效最佳。 2. 答:E 根据研究表明,针刺留针时间长短对疗效的影响是不同的。有人将272例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留针5分钟组、20分钟组、30分钟组、40分钟组和60分钟组,进行留针观察,结果发现,在慢性损伤中,以留针60分钟疗效最佳。 (五)C型题 1.答:C 用垂体后叶素经耳静脉注射,造成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随机用艾灸、电烙灸施灸于“曲泽”穴,穴位表皮温度为42℃,持续10分钟,结果表明,两者均可抑制实验模型心率减慢反应,故答案C: 两者均可为正确答案。 2. 答:A 在患者的“足三里”穴施加2Hz的电针刺激,可使腰部脑脊液中脑啡肽类物质含量升高,强啡肽含量不变。故答案A正确答案。 3. 答:B 在患者的“足三里”穴施加100Hz的电针刺激,可使脑脊液中强啡肽含量升高,脑啡肽含量不变。故答案B正确答案。 (六)K型题 1.答:D

时效及延续方法

时效及延续方法 一、时效 (一)时效概念 我们一般所说的时效即指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在法律上发生的效力是权利人的胜诉权消灭,即丧失请求法院保护的权利。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虽然丧失胜诉权,但是实体权利本身并不消灭。根据《民法通则》第138条的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l条规定,过了诉讼时效期间,义务人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反悔的,不予支持。 (二)诉讼时效期间的种类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及有关法律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通常可划分为三类。 (1)普通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一般期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2年。 (2)特殊诉讼时效。法律特别规定的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②延付或拒付租金的;③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④寄

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海商法》第257条规定,就海上货物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1年。《合同法》第129条规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的时效为4年。 (3)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三)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各种不同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方法: (1)附条件的债权,从条件成就之时开始计算。 (2)附履行期限的债权,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时开始计算。 (3)未定有履行期限的债权,从权利成立之时开始计算。 (4)对于人身伤害而发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二、诉讼时效的中断 《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以下三种: (一)起诉 权利人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当权利人没有证据证明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其他情形时,向法

时效总结

时效 一、时效 在一定的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过饱和固溶体发生分解(称为脱溶),引起铝合金强度和硬度大幅度提高,这种热处理过程称之为时效。 二、时效强化机理 7×××系合金时效过程中的沉淀析出顺序为: SSSS(过饱和固溶体)→GP区→η′(MgZn2)→η(MgZn2)。若Zn:Mg比较低,一些铝合金会出现T相(Al2Mg3Zn3),T相析出序列可表示为:SSSS→GP区→T′(半共格) →T,由于时效温度一般低于200℃通常很少在合金中发现T相。6xxx系(Al-Mg-Si系)铝合金SSSS→GP区→β’相→β相(Mg2Si相)。 金属强化取决于位错与脱溶相质点间的相互作用。时效过程中分解产生的析出相能阻碍位错运动,从而提高合金强度。析出相对位错的阻碍作用主要有切过机制和奥罗万绕过机制。在沉淀析出的早期阶段,形成小尺寸的GP区和亚稳相η’相,位错滑移需-切割析出相,使基体得到明显强化。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相的尺寸增大,合金强度增加。在沉淀析出的后期,主要发生亚稳相η’向平衡相η的转变以及η相的粗化,此时位错线采取绕过方式移动,因为绕过析出相所需的临界切应力比切过所需的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相明显长大,强化效果降低,强度下降。合金的强度主要由晶内析出相GP区和η’相的体积分数、形貌尺寸和分布所决定。沉淀相的体积分数越大,分布越均匀致密,合金的强度越高。通常切割机制比绕过机制的强化效果好。切割机制的强化效果随质点体积分数和尺寸的增大而增大,而绕过机制的强化效果则应随质点体积分数的减小和尺寸的增大而减小。 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强度变化的特征:开始阶段的脱溶相(GP区或某种过渡相)与基体共格、尺寸很小,因而位错可以切过。此时的屈服切应力增量取决于切割脱溶相所需的应力。继续脱溶时,脱溶相体积分数(?)及尺寸(r)均增加,切割它们所需应力加大,使强化值增加,经一段时间后,?会达到一定值,脱溶相将按奥斯特华德熟化过程规律增大尺寸,使合金进一步强化。最后,脱溶相质点逐渐向半共格或非共格质点(过渡相或平衡相)转变,尺寸也不断加大,

(完整版)金属热处理知识点概括

(一)淬火--将钢加热到Ac 3或Ac 1 以上,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奥氏体化后,以 大于临界冷速的速度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淬火目的: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结构钢通过淬火和高温回火后,可以获得较好的强度和塑韧性的配合;弹簧钢通过淬火和中温回火后,可以获得很高的弹性极限;工具钢、轴承钢通过淬火和低温回火后,可以获得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对某些特殊合金淬火还会显著提高某些物理性能(如高的铁磁性、热弹性即形状记忆特性等)。 表面淬火--表面淬火是将钢件的表面层淬透到一定的深度,而心部分仍保持未淬火状态的一种局部淬火的方法。分类——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电解液加热表面淬火、激光加热表面淬火、电子束加热表面淬火、离子束加热表面淬火、盐浴加热表面淬火、红外线聚焦加热表面淬火、高频脉冲电流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和太阳能加热表面淬火。 单液淬火——将奥氏体化后的钢件投入一种淬火介质中,使之连续冷却至室温(图9-1a线)。淬火介质可以是水、油、空气(静止空气或风)或喷雾等。 双液淬火——双液淬火方法是将奥氏体化后的钢件先投人水中快冷至接近M S 点,然后立即转移至油中较慢冷却(图9-1b线)。 分级淬火——将奥氏体化后的钢件先投入温度约为M S 点的熔盐或熔碱中等温保持一定时间,待钢件内外温度一致后再移置于空气或油中冷却,这就是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奥氏体化后淬入温度稍高于Ms点的冷却介质中等温保持使钢发生下贝氏体相变的淬火硬化热处理工艺。 等温淬火与分级淬火的区别是:分级淬火的最后组织中没有贝氏体而等温淬火组织中有贝氏体。。。根据等温温度不同,等温淬火得到的组织是下贝氏体、下贝氏体+马氏体以及残余奥氏体等混合组织。 (二)回火--将淬火后的钢/铁,在AC1以下加热、保温后冷却下来的金属热处理 工艺。回火的目的:为了稳定组织,减小或消除淬火应力,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获得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的适当配合,以满足不同工件的性能要求。 第一类回火脆性:①淬火钢在250~400℃回火后出现韧性降低的现象称为第一类回火脆性,又称为低温回火脆性。几乎所有工业用钢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这类回火脆件,而且脆性的出现与回火时冷却速度的快慢无关。 第二类回火脆性:①指合金钢(含有Cr、Ni、Mn、Si等元素的合金钢)淬火并在450~650℃回火后产生低韧性的现象,也称为高温回火脆性。。。。。回火后缓冷促进回火脆性,而快冷抑制回火脆性。 (三)正火--是将工件加热至Ac3或Acm以上40~6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 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目的:——如果终锻温度比较高和锻造后冷却速度比较慢,会出现网状碳化物的缺陷。这种网状碳化物在球化退火时不易被消除,需要在球化退火前用正火工艺进行消除。 (四)退火——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1以上或以下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如 炉冷、坑冷、灰冷等)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 退火作用——退火过程使组织由非平衡向平衡过度,它可以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及组织,消除铸造偏析,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稳定工件尺寸,减小变形,防止开裂;降低硬度,提高切削加工性能,一般硬度的最佳切削范围为170~230HB;提高塑性,便于冷变形加工;消除淬火后的过热组织以便再进行重新淬火;脱氢,防止白点等。6.5.3 退火工艺的分类

1简述常用的热处理的方法及时效处理

1简述常用的热处理的方法及时效处理。 答:常用热处理方法: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渗硼。时效处理有人工时效处理,自然时效处理。 退火,将工件加热至Ac3以上30~50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至500度一下在空间中冷却。 正火,将钢件加热至Ac3或Acm以上,保温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的一种操作。 淬火,将钢件加热至Ac3或Ac1以上,保温后在水或油等冷却液中快速冷却,已获得不稳定的组织。 回火,将淬火后的钢重新加热到Ac1以下的温度,保温后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自然时效处理,将工件放置在室温或自然条件下长时间存放而发生的时效现象,称为自然时效处理。 人工时效处理,采用将工件加热到较高温度,并较短时间进行时效处理的时效处理工艺,叫人工时效处理。 2简述钢回火的目的 答:回火又称配火。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或快速冷却。目的:一般用以减低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根据不同的要求可采用低温回火、中温回火或高温回火。通常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和强度降低,延性或韧性逐渐增高。 3简述钢的表面淬火的作用及分类。 答:有些零件在工件时在受扭转和弯曲等交变负荷、冲击负荷的作用下,它的表面层承受着比心部更高的应力。在受摩擦的场合,表面层还不断地被磨损,因此对一些零件表面层提出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疲劳极限等要求,只有表面强化才能满足上述要求。由于表面淬火具有变形小、生产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 根据供热方式不同,表面淬火主要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等。 4简述感应热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简述超音频感应淬火的工作频率及频率和淬硬层厚度的关系。 答:基本原理将工件放入感应器(线圈)内,当感应器中通入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时,周围即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工件内产生封闭的感应电流──涡流。感应电流在工件截面上的分布很不均匀,工件表层电流密度很高,向内逐渐减小, 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工件表层高密度电流的电能转变为热能,使表层的温度升高,即实现表面加热。电流频率越高,工件表层与内部的电流密度差则越大,加热层越薄。在加热层温度超

金属热处理基础知识大全

金属热处理基础知识大全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 1.金属组织 金属:具有不透明、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并且其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富有延性和展性等特性的物质。金属内部原子具有规律性排列的固体(即晶体)。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相:合金中成份、结构、性能相同的组成部分。 固溶体:是一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个组元的晶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组元的晶格类型的固态金属晶体,固溶体分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 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或结点,使晶格发生畸变,使固溶体硬度和强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固溶强化现象。 化合物:合金组元间发生化合作用,生成一种具有金属性能的新的晶体固态结构。 机械混合物:由两种晶体结构而组成的合金组成物,虽然是两面种晶体,却是一种组成成分,具有独立的机械性能。 铁素体:碳在a-Fe(体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碳在g-Fe(面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渗碳体:碳和铁形成的稳定化合物(Fe3c)。 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F+Fe3c 含碳0.8%) 莱氏体:渗碳体和奥氏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含碳4.3%)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淬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0.6%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法国人奥斯蒙德确立的铁的同素异构理论,以及英国人奥斯汀最早制定的铁碳相图,为现代热处理工艺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人们还研究了在金属热处理的加热过程中对金属的保护方法,以避免加热过程中金属的氧化和脱碳等。 1850~1880年,对于应用各种气体(诸如氢气、煤气、一氧化碳等)进行保护加热曾有一系列专利。1889~1890年英国人莱克获得多种金属光亮热处理的专利。

铝合金热处理状态定义

铝合金T状态含义如下: T1-----铝材从高温热加工冷却下来,经自然时效所处的充分稳定的状态。适用于热挤压的不进行冷加工的材料,或矫直等冷加工对其标定力学性能无影响的产品。 T2-----铝材从高温热加工冷却后冷加工,然后再进行自然时效的状态。如为了提高强度,对热挤压产品进行冷加工,在通过自然时效可达到充分稳定的状态,也适用于矫直加工会影响其标定力学性能的产品。 T3-----固溶处理后进行冷加工,然后通过自然时效所达到的一种状态。适用于固溶处理后通过冷加工能提高其自然时效状态的强度性能的产品,或矫直能影响其标定力学性能的产品; T31-----固溶热处理,冷加工月1%变形量,然后自然时效; T351-----固溶热处理,通过可控的拉伸量消除应力(薄板的永久变形量0.5%~3.0%,厚板的1.5%~3%,棒材的冷精轧量即冷精整变形量1%~3%,手锻件或环锻件及轧制环的永久变形量1%~5%),然后自然时效。拉伸后不再进行矫直;T3510-----固溶热处理,通过可控的拉伸量对挤压材消除应力(挤压管、棒、型材的永久变形量1%~3%,拉伸管的永久变形量0.5%~3%),然后自然时效。拉伸后不再进行矫直; T3511-----同T3510状态,但拉伸后作了镜面矫直,以达到标准规定的尺寸偏差精度; T352-----固溶热处理,压缩永久变形量1%~5%以消除应力,然后自然时效;T354-----固溶热处理,在精整模内冷整形以消除应力,然后自然时效,适用于模锻件; T36-----固溶热处理,冷加工约6%变形量,然后自然时效; T37-----固溶热处理,冷加工约7%变形量,然后自然时效; T39-----固溶热处理,适量的冷加工变形以满足既定的力学性能要求,冷加工可在自然时效前进行,也可在其后进行。 T4-----固溶热处理与自然时效。 T41-----在热水中淬火的状态,以防止变形与产生较大的热应力,此状态用于锻件; T42-----固溶热处理与自然时效,适用于自退火状态或F状态固溶热处理的实验材料,也适用于用户将任何状态的材料固溶热处理与自然时效; T451-----固溶热处理,通过一定量的拉伸以消除应力(薄板的永久变形量0.5%~3.0%,厚板的1.5%~3%,棒材轧制永久变形量或冷精整相等的变形量,自由锻件、环锻件和轧制环的1%~5%),然后自然时效。拉伸后不得作进一步的矫直; T4510-----固溶热处理,一定量的拉伸以消除应力(挤压管、棒、型材的永久变形量1%~3%,拉拔管的永久变形量0.5%~3%),然后自然时效,拉伸后不得作进一步的矫直; T4511-----同T4510状态,但拉伸后作了镜面矫直,以达到标准规定的尺寸偏差精度; T452-----固溶热处理,压缩永久变形量1%~5%以消除应力,然后自然时效;T454-----固溶热处理,在精整模内冷整形以消除应力,然后自然时效,适用于模锻件; T5-----从热加工温度冷却后再进行人工时效。

应用文的时效性

第一章概论 1.1 应用文的产生与发展 一、应用文的萌芽:原始社会后期。 二、应用文的产生:殷墟甲骨刻辞,是迄今为止我国已知最早的文章,也是最早的应用文。 1898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陆续发现了刻有文字的甲骨,考古学家称之为“甲骨文书”。如:“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钟鼎铭文是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其中贵族之间契约,是我国最早的私务文书。这类文章都是应用文。 三、应用文的发展 1、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应用文文体成型和文书制度确立的时期。 由李斯等制订的公文程式,对公文写作作了一系列规定,产生了“避讳”、“抬头”、“用印”等制度,这些都标志着公文应用文的成熟。秦代的书、奏,是我国最早的上行公文。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到了汉代,明确皇帝对臣下用诏、令、诰、制、戒、谕、教、檄;臣下对皇帝则用章、奏、表、议、策、疏;官府之间,平级官员之间用平行文种“移书”。“公文”的称谓在这一时期出现。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可以看出私人书信已形成明显的文体特点。 碑:是用于墓葬的碑文。 铭:在公务文书中用来表扬功德,而私人应用文则用来自儆自戒。 吊:是借伤悼古人古事而发感慨。如贾谊《吊屈原赋》。 2、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应用文的自觉时期。 曹氏父子对应用文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曹操的《修学令》、《求贤令》;曹丕的《与吴质书》;曹植的《求自试表》等。应用文理论成果也十分突出。曹丕的《典论·论文》,高度评价了文章的社会作用:“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西晋陆机的《文赋》涉及更多的应用文体,并对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规律作了更深入的探索。挚虞的《文章流别论》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应用文体的文体学专论。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巨著,奠定了我国古代应用写作理论的基础。 3、隋唐宋时期:隋唐宋时期是我国应用文发展的高峰期。隋文帝曾诏令“公私文翰,并宜实录”。李谔的《革文华书》强调了应用文的实用性。“古文运动”对应用文的发展和文风的转变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北宋时期,在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应用文”一词。苏轼在《答刘巨济书》中曾说:向在科场时,不得已作应用文,不幸为人传写,深为羞愧。 4、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是应用文稳定发展时期。应用文的文体分类更为详备,应用文各体趋于定型化。 四、应用文的变革与繁荣 1、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 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公文程式》,废除了几千年封建王朝沿用的公文体制,规定政府公文为令、谕、咨、呈、示、公布、状五类七种,确立了新的体式。1916年7月,北洋政府公布的《新公文程式》,将公文文种增至13种,并规定:“凡处理公事文件曰公文”。这是我国应用文史上首次对“公文”概念作出的明确界定。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第一批公文,就是中共全国代表大会所产生的决议、纲领和宣言。 1931年,瞿秋白起草了《文件处理办法》。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推进了公文改革,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对公文写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为新中国公文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2000

铝合金的热处理

铝合金的热处理 铸造铝合金的金相组织比变形铝合金的金相组织粗大,因而在热处理时也有所不同。前者保温时间长,一般都在2h以上,而后者保温时间短,只要几十分钟。因为金属型铸件、低压铸造件 铸造铝合金的金相组织比变形铝合金的金相组织粗大,因而在热处理时也有所不同。前者保温时间长,一般都在2h以上,而后者保温时间短,只要几十分钟。因为金属型铸件、低压铸造件、差压铸造件是在比较大的冷却速度和压力下结晶凝固的,其结晶组织比石膏型、砂型铸造的铸件细很多,故其在热处理时的保温也短很多。铸造铝合金与变形铝合金的另一不同点是壁厚不均匀,有异形面或内通道等复杂结构外形,为保证热处理时不变形或开裂,有时还要设计专用夹具予以保护,并且淬火介质的温度也比变形铝合金高,故一般多采用人工时效来缩短热处理周期和提高铸件的性能。 一、热处理的目的 铝合金铸件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稳定尺寸,改善切削加工和焊接等加工性能。因为许多铸态铝合金的机械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除Al-Si系的ZL102,Al-Mg系的ZL302和Al-Zn系的ZL401合金外,其余的铸造铝合金都要通过热处理来进一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和其它使用性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除由于铸件结构(如璧厚不均匀、转接处厚大)等原因使铸件在结晶凝固时因冷却速度不均匀所造成的内应力; 2)提高合金的机械强度和硬度,改善金相组织,保证合金有一定的塑性和切削加工性能、焊接性能; 3)稳定铸件的组织和尺寸,防止和消除高温相变而使体积发生变化; 4)消除晶间和成分偏析,使组织均匀化。

二、热处理方法 1、退火处理 退火处理的作用是消除铸件的铸造应力和机械加工引起的内应力,稳定加工件的外形和尺寸,并使Al-Si系合金的部分Si结晶球状化,改善合金的塑性。其工艺是:将铝合金铸件加热到280-300℃,保温2-3h,随炉冷却到室温,使固溶体慢慢发生分解,析出的第二质点聚集,从而消除铸件的内应力,达到稳定尺寸、提高塑性、减少变形、翘曲的目的。 2、淬火 淬火是把铝合金铸件加热到较高的温度(一般在接近于共晶体的熔点,多在500℃以上),保温2h以上,使合金内的可溶相充分溶解。然后,急速淬入60-100℃的水中,使铸件急冷,使强化组元在合金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溶解并固定保存到室温。这种过程叫做淬火,也叫固溶处理或冷处理。 3、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又称低温回火,是把经过淬火的铝合金铸件加热到某个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出炉空冷直至室温,使过饱和的固溶体分解,让合金基体组织稳定的工艺过程。 合金在时效处理过程中,随温度的上升和时间的延长,约经过过饱和固溶体点阵内原子的重新组合,生成溶质原子富集区(称为G-PⅠ区)和G-PⅠ区消失,第二相原子按一定规律偏聚并生成G-PⅡ区,之后生成亚稳定的第二相(过渡相),大量的G-PⅡ区和少量的亚稳定相结合以及亚稳定相转变为稳定相、第二相质点聚集几个阶段。 时效处理又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两大类。自然时效是指时效强化在室温下进行的时效。人工时效又分为不完全人工时效、完全人工时效、过时效3种。

诉讼时效制度

诉讼时效制度:正义价值高于效率价值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刘敏 【案情】 1988年至1994年,建设银行与纤维厂签订10份借款合同,共计向纤维厂发放贷款1547万元。1997年5月16日,轮胎厂兼并纤维厂,双方签订的兼并协议约定,轮胎厂占有纤维厂的所有资产并承担其全部债权债务;兼并后的纤维厂为轮胎厂的二级法人企业经纬公司,纤维厂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年5月31日,轮胎厂与建设银行签订《债权债务转移协议书》,明确载明轮胎厂同意接受纤维厂所欠建设银行的1547万元贷款。同年10月,轮胎厂整体改制为轮胎公司。1999年11月,建设银行将上述债权转让给信达公司。2001年信达公司发出抬头列明为“借款人轮胎厂(纤维厂)”的两份《催收贷款通知书》,对轮胎厂与建设银行所欠债务本金1547万元及其利息进行了催收。经纬公司在两回执上签字盖章。2002年4月30日,经纬公司向信达公司偿还1万元款项,在汇票申请书用途栏内载明为“还款”。因轮胎公司未偿还信达公司的其余款项,信达公司于2003年3月7日诉至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请求判令轮胎公司偿还其借款本金1547万元及其相应利息。 上述《债权债务转移协议书》涉及3笔共计303万元的款项,还款期限均为2000年5月31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上述3笔

款项到期后,没有证据证明信达公司向轮胎厂及轮胎公司主张过权利,该3笔款项起诉时已过诉讼时效,故对其请求不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则认为,有证据证明信达公司曾于2001年6月12日发出债务人为轮胎厂的两份《催收贷款通知书》,分别对轮胎厂的债务本金1547万元及其相应利息进行了催收,上述债务的诉讼时效均已中断。轮胎公司的二级法人企业经纬公司在上述《催收贷款通知书》上签字盖章的行为,不仅不影响对诉讼时效中断的认定,且恰恰因此证明了信达公司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主张了其债权。故信达公司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时,上述债务均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故轮胎公司应当依法偿还除已偿还的1万元以外的其余1546万元借款本息。 【点评】 本案涉及的是诉讼时效中断的认定问题。 诉讼时效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由于商品的流转,财产权利从自然经济时期的静态权利转变为商品经济时期的动态权利,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对交易安全的保障、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及对交易秩序的维护变得越发重要,诉讼时效制度应运而生。诉讼时效制度的本质是通过对权利人权利的行使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稳健、均衡发展这一民商法律目的。其法律价值主要是防止权利睡眠和证据遗失。诉讼时效制度维护效率价值的前提是以牺牲正义价值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