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以下简称世行贷款项目)是利用国际开发协会(IDA)贷款,在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4省(区)实施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项目。项目目标:一是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项目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二是改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条件,减少入黄泥沙。该项目涉及4省(区)的7个地(盟),21个县(旗),总面积15559公里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3 992公里2。
山西省世行贷款水土保持项目是总项目的一部分,项目区涉及忻州、吕梁、临汾3个地区的河曲、保德、偏关、兴县、隰县、蒲县、大宁7县64个乡镇41.39万人。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梯田、淤地坝、治河造地、果园、经济林、水土保持林、种草、苗圃等。项目实施期8年(1994~2001),总投资5.31亿元人民币,其中世行贷款3 7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22亿元),国内匹配2.09亿元人民币。
一、项目形成过程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1990年9月开始酝酿,同年11月水利部在北京召开晋、陕、甘、蒙4省(区)水利厅(局)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及有关地区负责人会议,拟定项目区、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内容。1991年2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函〔1991〕11号文,向水利部递交了立项申请报告,并抄报国家计委。各项目区全面开展了项目的规划工作,经过半年努力,至1991年5月完成初步规划任务。1991年6月,水利部邀请世行考察团对项目区进行首次考察。考察后,世行方面提出了详细的项目考察备忘录。1991年7月初,水利部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项目可行性研究大纲,并正式确定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牵头、4省(区)参加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此后,4省(区)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相继建立了项目管理机构,并在北京、西安等地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培训了一批技术人员。同期水利部提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利用世行贷款项目建议书》,报国家计委申请立项。1992年,国家计委审查后将该项目列入1993~1995财年利用世行贷款备选项目。1992年8月,4省(区)按照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要求完成了本省(区)的项目准备报告,水利部汇总4省(区)分报告完成《中国/世行贷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准备报告》,在此期间,世界银行曾6次派团对项目区及项目准备情况进行考察指导。1993年3月,水利部邀请国家计委、财政部、4省(区)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在北京召开了项目准备工作座谈会,重点研究了项目组织管理、资金匹配和还贷措施等问题。1993年11月15日项目通过世行考察团的预评估,1993年10月通过正式评估。在项目通过正式评估之前,中央项目办、4省(区)曾多次修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994年4月11日至15日,财政部组团赴华盛顿与世界银行进行项目正式谈判,签署“开发信贷协定”与“项目协定”两个重要文件。1994年5月26日,世行执行董事会审查批准了两个文件。1994年6月28日,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代表4省(区)人民政府与国际开发协会代表签署了项目协定文本,并批准该项目于1994年10月3日正式生效。
二、项目区域选择与项目区概况
(一)选择依据
根据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特点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遵循“改善生态环境,扶持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的宗旨,省项目区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两点:
1.水土流失严重,生产条件恶劣,人民生活贫困
项目区均属黄河一级支流或泥沙直接入黄的多沙粗沙区,为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水土流失不仅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淤高,破坏水利设施,严重威胁着黄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导致当地土地生产力逐年下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产量低而不稳,人民群众生活贫困。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项目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成为造成该地区贫穷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根源。因此,对项目区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不仅是根治黄河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当地农村经济的迫切需要。
2.具有较大的综合开发治理优势和潜力
项目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虽存在一定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但也蕴藏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综合开发优势。一是土地资源广阔,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的回旋余地,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二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三是社会基础良好,项目区群众有多年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当地政府和农民群众对治理开发具有强烈的愿望和积极性。
(二)项目区概况
本省项目区包括河保偏地区、蔚汾河流域及昕水河流域3部分,总面积5 052公里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 108公里2,占总面积的81.3%,平均沟壑密度4~6公里/公里2,年均输沙模数8 824吨/公里2,年均直接进入黄河的泥沙量达3 623万吨。其中河保偏项目区位于朱家川河、县川河、偏关河的下游,为河曲、保德、偏关3县部分区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1 996公里2,年均输沙模数11 079吨/公里2;蔚汾河项目区集中在兴县境内蔚汾河流域中下游地段,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项目区面积869公里2,年均输沙模数13 956吨/公里2;昕水河项目区为昕水河流域中下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残塬沟壑区,包括隰县、蒲县、大宁3县的大部分,面积2 187公里2,年均输沙模数6540吨/公里2。
本省3个项目区为传统农业区,均属于国定或省定贫困县。1992年项目区粮食总产量14.63万吨,人均粮食374公斤,工农业总产值25 178万元,农业人均纯收入303元。
三、项目建设
(一)指导思想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脱贫致富”宗旨,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集中、综合、连续开发治理,建立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开发防护体系,引入监督机制,治管结合,确保治理成效,尽快把小流域建成农、林、牧、果业生产基地,帮助项目区广大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在规划布局上,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梯、坝、滩、林、果、草配套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治理开发措施上,首先抓好基本农田建设,改广种低产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彻底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同时积极发展苹果、核桃、红枣等名、优、特经济林,建立支柱产业,大幅度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对大面积的荒山荒坡,按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建设防护林体系,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发展。在产业结构上,实行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通过有计划地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建立完整的组织管理服务体系,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
(二)项目目标
通过8年(1994~2001)实施,建设水平梯田26 679公顷,修建骨干坝26座、普通淤地坝212座,治滩造地100公顷,发展果园6 650公顷,经济林5 186公顷,营造乔木林12 490公顷、灌木林54 920公顷,种草7 560公顷,建设苗圃70公顷。
项目实施期末,年人均粮食达到500公斤以上,实现粮食自给有余,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992年的303元提高到715元以上,林木覆盖率由20.1%提高到33.04%,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年均减少入黄泥沙600万~700万吨。
(三)措施布局
河保偏片和蔚汾河流域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总体布局为25度以下的梁峁坡地以修梯田为主,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通过培肥土壤,引进优良品种,使其高产;梁峁顶部及沟沿线配置以防风抗蚀为主的防护林带。同时,沟坡栽乔种灌,沟底打坝淤地,退耕地发展干鲜果园。
昕水河流域为黄土残塬沟壑区,总体布局为塬面修梯田,建成方田林网,水分条件好的非农业用地发展果园,通过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使其高产优质;塬边沟头修防护工程,同时营造植物篱带;沟坡营造以灌木为主的乔灌混交林;沟底打坝淤地。
(四)支持服务
1.物资采购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建设中安排了采购的内容,如办公设备、培训仪器、交通车辆及建筑材料等。根据世行的要求和项目的实际情况,项目采购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