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路的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交流电路的功率

2.4.1 瞬时功率

如图2-30所示,若通过阻抗Z的电流为i=I m sinωt,则Z两端的电压为u=U m sin(ωt+φ),在电流、电压关联参考方向下,瞬时功率为

p=ui=U m sin(ωt+φ)×I m sinωt=UI cosφ-UI cos(2ωt+φ)(2-54)

图2-30 正弦交流电路

在式(2-54)中,第一项为不变的部分,总是大于等于零,是耗能元件上瞬时功率;第二项为变化的部分,是储能元件上瞬时功率。由此可见,在每一瞬间,电源提供的功率一部分被耗能元件消耗,另一部分与储能元件进行能量交换。

2.4.2 有功功率与功率因数

一个周期内瞬时功率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功率,也称有功功率。

式中,λ=cosφ称为电路的功率因数。可见,正弦交流电路中的有功功率不但与电压、电流有关,还与电压和电流相位差的余弦值有关。

可见,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电容元件实际不消耗电能,而电阻总是消耗电能的。

有功功率是电路实际消耗的功率,即二端网络中,各电阻所消耗的有功功率之和。有功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2.4.3 无功功率

电路中的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要与电源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根据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的无功功率,考虑到与相位相反,于是

Q=(U L-U C)I=(X L-X C)I2=UI sinφ(2-56)

单个电感元件,

Q L=U L I L sinφ=U L I L>0

单个电容元件,

Q C=U C I C sinφ=-U C I C<0

即电感的无功功率取正值,而电容的无功功率取负值,以便区别。在既有电感又有电容的电路中,总的无功功率为Q L与Q C的代数和,即

Q=Q L-Q C

无功功率的单位是乏(var)。

2.4.4 视在功率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有效值的乘积,只能表示电源可能提供的最大功率,叫视在功率,用字母S表示。即

S=UI=I2|Z| (2-57)

视在功率的单位是伏安(V·A),常用来表示电气设备的容量。

根据上面对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视在功率S的分析,将交流电路表示电压间关系的电压三角形的各边乘以电流I即成为功率三角形,如图2-31所示。

图2-31 功率三角形

由功率三角形可得到P、Q、S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P=UI cosφ

Q=UI sinφ

【例2-17】已知电阻R=30Ω,电感L=382mH,电容C=40μF,串联后接到电压u=

sin(314t+30°)V的电源上。求电路的P、Q和S。

解:电路的阻抗为

电压相量

因此电流相量

电路的平均功率

P=UI cosφ=220×4.4cos53°=583W

电路的无功功率

Q=UI sinφ=220×4.4sin53°=773var

电路的视在功率

S=UI=220×4.4=968V·A

由上可见,φ=53°>0,电压相位超前于电流相位。因此电路为感性。

【例2-18】在RLC元件串联电路中,已知R=20Ω,L=100mH,C=40μF,电源电压u=311sin (314t+30°)V。求:①电流的瞬时值i与有效值I;②各部分电压的瞬时值及有效值;③P 和Q。

解:求电路的阻抗

X L=ωL=314×100×10-3=31.4Ω

Z=R+j(X L-X C)=(20-j48.6)Ω

①电流的瞬时值与有效值

②电压的瞬时值及有效值

U R=RI=20×4.2=84V

因电阻的电压与电流同相,故

U L=X L I=31.4×4.2=131.9V

因电感上的电压超前流过的电流90°,故

因电容上的电压滞后流过的电流90°,故

③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P=UI cosφ=220×4.2×cos(-67.6°)=352W

Q=UI sinφ=220×4.2×sin(-67.6°)=-854var

因无功功率小于零,所以电路呈现电容性质。

2.4.5 功率因数的提高

由功率三角形可得

cosφ=P/S(2-58)

由式(2-58)可见,功率因数表示的是有功功率占视在功率的份额。而有功功率为

P=UI cosφ=S cosφ,是用电设备(负载)吸收的功率。视在功率S=UI表示供电设备的容量,也是电源提供的功率。如果P=S,则cosφ=1,表明电源提供的功率全部被负载利用做了有用功。一般情况下,P总是小于等于S,所以cosφ的取值范围为0≤cosφ≤1。cosφ越大,电源提供的有功功率越多。可见,功率因数cosφ的大小,直接影响供电设备的有效利用。而决定cosφ大小的是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φ,即与负载的性质有关。如在纯电阻电路中Q=0,P=S,λ=1,功率因数最高,电源提供的功率被负载全部利用了;在纯电容和纯电感电路中P=0,Q=S,λ=0,功率因数最低。

功率因数低会带来下面两个问题。

(1)电源设备的容量不能充分利用

交流电源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等)一般是根据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进行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它能够提供给负载的有功功率为P=U N I N cosφ。如果cosφ低,则负载吸收的有功功率低,电源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例如额定容量1000kV·A的变压器,若负载的功率因数cosφ=1,则变压器额定运行时可供给有功功率1000kW;若负载的功率因数为0.5,则变压器额定运行时只能输出有功功率500kW。如果增加输出,则电流必定过载,此时变压器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增加线路的损耗

由公式I=P/(U cosφ)知,当电源电压U及输出有功功率P一定时,负载的功率因数cosφ越低,线路电流I越大。而线路的功率和电压损耗分别为P0=I2R0及U0=IR0(R0为线路电阻),线路电流I越大,两种损耗越大。功率因数越高,则线路电流越小,两种损耗越低。如果能够设法补偿感性负载的这部分无功功率,减少感性负载与电源之间的能量交换,就能使电源的容量被充分利用。所以,研究如何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具有实际意义。

提高电感性电路的功率因数,除尽量提高负载本身的功率因数外,还可以采取与电感性负载并联电容的办法。可以在电力用户变电所的高压侧并联电力电容,也可以在用户的低压进线处并联低压电容。

电路如图2-32所示。

图2-32 提高功率因数的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