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偏义复词整理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知识点解析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知识点解析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曾经在1996年全国高考题中出现:《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如果对课文中偏义复词的句子作过一番梳理的话,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把高中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整理了一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偏义复词一览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偏义复词一览本文是对于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偏义复词一览,感谢您的阅读!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偏义复词一览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拥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构成,只有一个字表表示义,另一个字只作衬托。
比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迎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切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以前在1996 年全国高考题中出现:《孔雀东南飞》中日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以下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 (2 分)A. 为奸利无所忌B. 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频频2003 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行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难度其实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认识,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看作两个词办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假如对课文中偏义复词的句子作过一番梳理的话,那结果就完整不同样了。
我把高中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整理了一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老百姓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进出与特别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范其他匪徒进来和不测的变故。
4.此诚紧急生死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此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亲母亲,强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 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需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即可知道。
此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即可白公姥,实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尔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冀缓急或可救援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
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两句中的“公姥”“父兄”只有“姥”“兄”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
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有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
中学课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
②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利害”只有“害”的意义。
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等等。
那么,如何正确识别这种复词偏义的词语呢?辨别偏义复词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联系它前后的连带成分。
如:“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说“勤苦地劳作”是通的,说“勤苦地劳作、休息”就不通了,即可认定“息”是只能作陪衬而不表示意义的语素。
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了。
2、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
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全句是说,不管是“宫中”(指皇宫)的人员,还是“府中”(指丞相府)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在提升、惩处、表彰、批评方面,不应该有所不同。
即句中体现的“不宜异”,那么“异同”一词中,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作陪衬了。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偏义复词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2)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3)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种树的地方称园,种菜的地方叫圃。
既是窃桃李,当然是入园,“圃”无义。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文言文中常见的偏义复词如下: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偏义在“崩”,“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⒓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高考复习文言偏义复词

11、远近(取“远”之意) 12、浅深(取“深”之意) 13、生死(取“死”之意)利害(取“害”之意) 14、陵迟(取“迟”之意) 15、毁誉(取“毁”之意) 16、公姥(取“姥”之意) 17、弟兄(取“兄”之意) 18、父兄(取“兄”之意) 19、文章(取“文”之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如现代汉语的名词“国家”、“人物” 、“质量”、“舟楫”、“狐狸”、“妻子” 等两个语素并列,其中一个语素义消失,“国 家”偏指“国”,“家”义消失;“人物”偏 指“人”,“物”义消失;“质量”偏指“质 ”,“量”义消失;“舟楫”偏指“舟”,“ 楫”义消失;“狐狸”偏指“狐”,“狸”义 消失;“妻子”偏指“妻”,“子”义消失。
选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 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赤壁之战》) 2.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3. 冀缓急或可救助(《谭嗣同》) 4.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5. 人臣执事,何长短自言乎(《汉书》) 6.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孟子》) 7.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孟子》) 8.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 9、宫中府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10.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芙蕖》)
其四.从句意考虑,偏词复义形式上是两个词, 语境义只用其中的一个词义;非偏义复词的两 个单音词,语境义是两个。像下面的例子,同 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义却不同: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 2、无羽毛以御寒暑 同是“寒暑”两个字,在例5中是一个两 个单音词,在例6中是一个偏义复词(只用 “寒”之意)。可见,判断偏义复词,一定不 能离开语境。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偏义复词一览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偏义复词一览本文是关于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偏义复词一览,感谢您的阅读!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偏义复词一览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曾经在1996年全国高考题中出现:《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如果对课文中偏义复词的句子作过一番梳理的话,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把高中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整理了一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⒓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高中偏义复词一览

高中偏义复词一览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曾经在1996年全国高考题中出现:《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如果对课文中偏义复词的句子作过一番梳理的话,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把高中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整理了一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知识清单——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知识清单——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一、偏义复词1.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鸿门宴》)“车骑”偏用“车”义,“骑”是衬字,车子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偏用“入”义,“出”是衬字,进入,侵入3.孰与君少长(《鸿门宴》)“少长”偏用“长”义,“少”是衬字,岁数大4.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巷陌”偏用“巷”义,“陌”是衬字,街巷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孔雀东南飞》)“公姥”偏用“姥”义,“公”是衬字,婆婆6.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作息”偏用“作”义,“息”是衬字,劳作7.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孔雀东南飞》)“父母”偏用“母”义,“父”是衬字,母亲/“弟兄”偏用“兄”义,“弟”是衬字,哥哥8.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孔雀东南飞》)“父兄”偏用“兄”义,“父”是衬字,哥哥9.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孔雀东南飞》)“牛马”偏用“马”义,“牛”是衬字,马10.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孔雀东南飞》)“女子”偏用“女”义,“子”是衬字11.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短歌行》)“契阔”偏用“契(投合)”义,“阔(疏远)”是衬字12.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去来”偏用“去”义,“来”是衬字,离去1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偏用“国”义,“家”是衬二、同义复合词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乏困:贫乏,贫困,缺少的东西2.乃遂私见樊於期(《荆轲刺秦王》)乃遂:于是,就3.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荆轲刺秦王》)辞决:辞别,告别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宾客:宾客:贵客叫宾,门客、食客叫客,合用指随从人员。
5.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涕泣:哭泣。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振怖:“振”通“震”,惊恐,害怕。
7.北蛮夷之鄙人(《荆轲刺秦王》)蛮夷: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高考必备文言文实偏义复词

高考必备文言文实偏义复词1. 古文中什么是偏义复词古文中,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
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狭义的古文是指古代散文,一般不包括骈文。
在1954年以前的古代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奇句单行、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魏晋以后的骈俪文已经盛行于世,其文讲究对偶,句法整齐而文词华丽。
北朝后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尚书》文体作《大诰》,以作为文章的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
其后,至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体文为古文。
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后》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
”《师说》说:“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都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并为后世所沿用。
唐代优秀的古文家﹐虽以复古为号召﹐却富有革新精神。
明代倡导“文必秦汉”的何景明说。
2. 文言文中什么叫复词偏义复词偏义,即把两个含义不同而有关联的词用在一起,只取其中的一个词的含义。
如:① 昼夜勤作息。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日曰夜夜辛勤劳作。
)② 便可白公姥。
(同上)(就可去告诉婆婆。
)③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升迁、惩罚、表扬、批评,不应该有差异。
)④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
(《史记•刺客列传》)(人多了,不可能不发生失误。
)例①,“作”的含义是操作、劳作,“息”的含义是休息,但在这个例句中“作息”只取“作”的含义,指曰夜辛勤地劳动,而不取“息”的含义;例②“公姥”本来是“公公和婆婆”,但只取“婆婆(姥)”的含义,“白公姥”是“告诉婆婆”的意思;例③的意思是,“升迁(陟)、惩罚(罚)、表彰(臧)、批评(否),都不宜于有不同的标准”,只取了“异”的含义,没有取“同”的含义;例④是说“人多了不可能不发生失误”,“得失”只取“失” 的含义,没有取“得”的含义。
高考语文文言文偏义复词知识点总结语文综合知识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偏义复词知识点总结|语文综合知识—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
为大家整理了偏义复词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ﻭ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ﻭ偏义复词曾经在2021年全国高考题中出现:《孔雀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ﻭA。
为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ﻭ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ﻭ2021年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如果对课文中偏义复词的句子作过一番梳理的话,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把高中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整理了一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ﻭ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ﻭ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6。
我有亲父母,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ﻭ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ﻭ⒒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⒓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高中文言文偏义复词汇总

高中文言文偏义复词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7.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8.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9.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10.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11.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12.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饥”,灾年:“穰”,丰年。
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13.但欲求证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14.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15.去来江口守空船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16.孰与君少长?偏义在“长”,“少”是衬字。
意谓“谁的年龄大”;17.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18.死生,昼夜事也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19.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偏义在“往”,“来”是衬字。
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20.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2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2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2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24.噌hóng如钟鼓不绝偏义在“钟”,“鼓”是衬字。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表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表.txt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7、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8、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9、昼夜勤作息偏义在“作”,“息”是衬字。
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劳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10、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1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12、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13、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饥”,灾年;“穰”,丰年。
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14、但欲求证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15、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16、去来江口守空船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17、孰与君少长?偏义在“长”,“少”是衬字。
意谓“谁的年龄大”18、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19、死生,昼夜事也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20、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偏义在“往”,“来”是衬字。
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21、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2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23、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高考文言文之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之偏义复词在高考文言文的学习中,偏义复词是一个较为特殊且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好偏义复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文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偏义复词呢?简单来说,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在使用中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
比如说“昼夜勤作息”中的“作息”,这里只取“作”的意思,即劳作,“息”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只是陪衬。
再比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中的“公姥”,偏指“姥”,即婆婆。
偏义复词的出现往往与古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语言环境有关。
在古代,为了使语言更加简洁、富有变化,或者为了强调某一方面的意义,人们会使用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意义相近的语素构成的偏义复词,如“国家”,在“则能以兵尝敌,以寡胜众,若此则有军功,爵赏不逾,则士民疾怨,而求敌之至矣。
故能以兵胜敌国,而有其地,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国”指的是诸侯国,“家”指的是大夫的封地,这里偏指“国”。
又如“存亡”,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偏指“亡”,意思是危险将亡。
另一类是意义相反的语素构成的偏义复词,比如“出入”,在“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偏指“入”,意为进入。
再如“死生”,在“死生,昼夜事也”中,偏指“死”。
在高考文言文的阅读中,如何准确判断偏义复词呢?这需要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分析。
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整体意思,判断哪个语素在句子中更符合逻辑和文意。
其次,可以通过对比前后文的内容,看哪个语素与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倾向更相符。
例如,“冀缓急或可救助”中的“缓急”,结合上下文,如果是在讲述危急时刻需要帮助,那么这里就偏指“急”,表示紧急的情况。
掌握偏义复词对于高考文言文的翻译也非常重要。
在翻译时,我们要准确地译出偏义复词中起实际意义的那个语素,而对于陪衬的语素则可以不译。
比如“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中的“利害”,应译为“危害”,“利”字不译。
为了更好地掌握偏义复词,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文言文经典著作,积累常见的偏义复词。
文言复习(偏义复词)

年龄大”。 7.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8.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 “殂”是衬字。】
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 ⒛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 【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 2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 2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 2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 24.噌如钟鼓不绝
(三)
偏义合成词两个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并 列组成双音词后,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衬。 例1:“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 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 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例2: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
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 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 【偏义在“目”,“耳”是衬字。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
的“观”字就可知道。另外,“芙蕖”即荷花。】
• ⒏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 ⒐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 ⒑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 ⒒ 冀缓急或可救助 • 【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 ⒓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 【偏义在“饥”,“穰”是衬字。“饥”,灾年;“穰”,
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
高中文言文偏义复词整理精排打印版(2021年-2022年)

“芙蕖”即荷花。 8、 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 ,“父”是衬字。 9、 便可白 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 ,“公”是衬字。
10 、以先 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在“国” ,“家”是衬字。
11 、冀 缓 急 或 可 救 助 偏义在“急” ,“缓”是衬字。
,而不能
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 ,“息”无义起陪衬作用。同样, 《礼记》“士功不兴,
大夫不得造车马”中, “车马”偏指“车”义,因“车”与“造”构成动宾关系,与“马”
不搭配(一般而言,我们不能说造“马” ),故“马”无义起陪衬作用。另外,曹操《却东
西门行》:“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一诗中,
一、根据句子语境来判定。
例如《孔雀东南飞》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中, “父兄”一词的意义偏指在“兄”这
个语素上面,用以突出刘兄的蛮横与暴戾。又如《五人墓碑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一句中,
“死生”一词的意义偏指在“死” ,因为文章强调的是五人死难的重大意义,不是一般地论
述人生观或生死观的问题。所以这句话应解释为:也以此来表明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再 如《桃花源记》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远近” ,偏义在“远” ,文章通过这个 “
3、 备他盗之 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 ,“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 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 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 ,“存”是衬字。
5、 其间衰老者或有 代谢。 偏义在“谢” ,“代”是衬字。
6、 我有亲 父母,逼迫兼 弟兄。 偏义在“母” ,“父”是衬字;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一览

高中阶段文言文偏义复词一览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
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两句中的“公姥”“父兄”只有“姥”“兄”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
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有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
中学课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
②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利害”只有“害”的意义。
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等等。
那么,如何正确识别这种复词偏义的词语呢?辨别偏义复词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联系它前后的连带成分。
如:“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说“勤苦地劳作”是通的,说“勤苦地劳作、休息”就不通了,即可认定“息”是只能作陪衬而不表示意义的语素。
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了。
2、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
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全句是说,不管是“宫中”(指皇宫)的人员,还是“府中”(指丞相府)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在提升、惩处、表彰、批评方面,不应该有所不同。
即句中体现的“不宜异”,那么“异同”一词中,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作陪衬了。
【文言文必备】语文考试常见的偏义复词【最佳资料】

常见的偏义复词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行李:出使的人,外交使节。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箱子等。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个人。
今义:妻子或对别人妻子的尊称。
《烛之武退秦师》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中原:原野。
今义:黄河中下游地区。
4.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丈夫: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
《勾践灭吴》5.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妻曰自信:代词作宾语,前置;信,相信,自,自己。
今义:相信自己。
《邹忌讽齐王纳谏》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6.用事:执掌政权。
今义:当权;(凭感情、意气)行事;引用典故。
7.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自强:自,自己;强,勉强。
今义:自己独立向上。
8.年几何矣几何:多大。
今义:多少;几何学的简称。
《触龙说赵太后》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心:用,因为;心,心思。
今义:居心,存心。
《劝学》10.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崤山以东的地区,指东方诸侯国。
今义:山东省。
《过秦论》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名词,重大的变故。
今义:异乎寻常的;十分、极。
1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北:黄河以北。
河南:黄河以南。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13.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不过:不超过。
今义:用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后,表示程度最高;连词,表示转折,“只是……”;副词,仅仅。
《鸿门宴》14.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所以:用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15.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怀抱:胸怀抱负。
今义:抱在怀中;胸前;心里存在;心胸、打算。
《兰亭集序》16.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扶老:拐杖。
今义:用手搀扶老年人。
17.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情话:知心话。
今义:表示爱情的语言。
《归去来兮辞》18.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本:树根。
今义:主要的、重要的;本来;彻底。
19.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放纵情感。
今义:尽情。
20.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和古今异义知识讲解课件22张

【例】
①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 之意,多含贬义。 ②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 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③ 天下云集响应 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 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七、名称说法的演变
【例】 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⑤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常:不寻常,意外,现 指很、极,程度副词。 ⑥ 属余作文以记之 作文:写文章,现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一、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 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 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 “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 的性质。
【例】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 困 古义 外交使者。 今义 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颜色不少变 古义 容颜、脸色。 今义 色彩。
【例】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 秋日的天空。 今义 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古义 年岁、年龄。 今义 春天和秋天。
四、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 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 “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 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 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① 秦以虎狼之 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 弟走从军阿姨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 母亲。 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
长辈的亲切称呼。
③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 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言文偏义复词整理(不全)
1.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5.去来江口守空船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6.孰与君少长?偏义在“长”,“少”是衬字。
意谓“谁的年龄大”;
7.死生,昼夜事也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8.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偏义在“往”,“来”是衬字。
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9.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10.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在古代有区别,种树曰“园,种菜曰”圃。
现代则泛指种植果树蔬菜的地方。
在本句中,看句后有“窃其桃李”,可知“园圃”在此仅指种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