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捉迷藏

合集下载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教案附教学反思教案:中班语言活动——捉迷藏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捉迷藏》。

2. 详细内容:通过讲述小动物们玩捉迷藏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词语、句子,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育幼儿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句子进行表达。

2. 教学重点: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挂图、小动物手偶。

2. 学具:幼儿每人一个书包,里面装有各种物品,如玩具、书籍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们玩捉迷藏的故事,吸引幼儿注意力。

2. 学习故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观看故事课件和挂图,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

3. 角色扮演:教师和幼儿一起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进行捉迷藏游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故事情节。

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动物们在游戏中的表现,鼓励幼儿用词语、句子进行表达。

5.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2. 板书内容:小动物、捉迷藏、词语、句子、观察力、想象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并用所学词语、句子进行表达。

2. 作业答案: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句子进行表达,家长签名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增强家校合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表达:通过讲述小动物们玩捉迷藏的故事,让幼儿学习词语、句子,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表达。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捉迷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捉迷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捉迷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体验捉迷藏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2. 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3. 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位置和发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捉迷藏》:小猴和小熊一起玩捉迷藏,小熊藏好后,小猴找不到,通过语言交流,找到小熊的故事。

2. 捉迷藏游戏:幼儿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和游戏,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位置和发现。

2. 教学难点:幼儿在游戏中能主动与他人交流,提高应变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捉迷藏游戏道具(如帽子、玩具等)。

2. 环境:宽敞的游戏场地,安全的捉迷藏游戏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讲述故事《捉迷藏》,引导幼儿参与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对捉迷藏游戏的兴趣。

2. 讲解游戏规则:教师讲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强调游戏的安全注意事项。

3. 游戏演示:教师进行捉迷藏游戏演示,让幼儿了解游戏过程和技巧。

4. 幼儿游戏:幼儿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2. 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与交流情况,考察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表达,评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捉迷藏游戏,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家庭情感。

2. 开展捉迷藏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捉迷藏的画作。

3. 组织捉迷藏知识竞赛,提高幼儿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

2. 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确保幼儿在游戏中保持愉快的心情。

3.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并能参与游戏。

难点: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捉迷藏玩具。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捉迷藏游戏的体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

问题: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玩什么游戏?你玩过这个游戏吗?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并示范游戏。

规则:一个小朋友闭上眼睛数数,其他小朋友找到一个地方躲起来,等数完后,找人的小朋友去寻找其他小朋友。

3. 实践操作: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捉迷藏游戏。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中的趣事,讨论如何在游戏中更好地隐藏和寻找。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捉迷藏游戏,记录游戏过程中的趣事。

2. 尝试自己画一画捉迷藏游戏的场景。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捉迷藏规则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以及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和合作情况,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故事理解:阅读《捉迷藏》的故事,让幼儿复述故事情节。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进行捉迷藏游戏。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讲解:教师与幼儿互动,提问并引导幼儿思考,以增强他们对故事和游戏的理解。

2. 情境模拟: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捉迷藏游戏的乐趣。

八、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的理解。

2. 记录幼儿在捉迷藏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延伸活动:1. 创意绘画:让幼儿画出自己设计的捉迷藏游戏场景。

最新-中班游戏《捉迷藏》(优秀10篇)

最新-中班游戏《捉迷藏》(优秀10篇)

中班游戏《捉迷藏》(优秀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敬业的小编帮大伙儿分享的中班游戏《捉迷藏》(优秀10篇)。

《捉迷藏》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欣赏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和描述的意境。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习用诗中的语言回答问题。

3、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活动准备:1、背景图、神秘的海底世界。

2、红色、绿色标记,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师:今天太阳要和几个颜色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颜色宝宝们不知道应该躲在哪里?请大家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二、理解相似的颜色相互隐藏的自然现象。

教师出示红、绿颜色标记,先请幼儿认识、复习颜色:红(绿色),然后红色标记在红色、黄色两种颜色中选择,请幼儿猜猜红颜色宝宝应该躲在哪里。

师:哦,原来,颜色宝宝要找和自己一样的颜色躲起来才能不容易被找到。

教师再次出示绿色,以同样的方法让幼儿判断绿色在黄色和绿色中应选择哪种颜色躲藏。

三、结合PPT,欣赏、学习散文诗(一)欣赏第一遍师:刚才小朋友帮颜色宝宝想了很多躲藏的办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到底是怎样捉迷藏的?1、教师结合PPT,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提问:(1)"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2)"太阳数数时,颜色们在做什么?""颜色宝宝是怎么躲起来的'?"(学习词:静悄悄)"静悄悄是什么意思?"(请小朋友表演静悄悄的动作。

)(3)颜色宝宝都躲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要躲到那里去?2、欣赏第二遍,教师结合背景图,再次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师:这首散文诗可真好听,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提问:(1)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应该是什么时候?(晚上)(2)散文诗里为什么说绿色躲在树叶里,黄色躲在菊花里。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通用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通用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通用教案:中班语言活动——捉迷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听懂、说对故事内容,了解捉迷藏的规则和乐趣。

2. 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故事内容的听懂和说对,歌曲的学唱,游戏互动的参与。

难点: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挂图、歌曲音频、捉迷藏道具(如帽子、围巾、玩具等)。

2. 学具:每位孩子准备一个玩具,用于游戏互动。

教学过程:1. 引入:以一个有趣的谜语开场,“耳朵长,尾巴短,身上黑,黑白相间,猜猜是什么?”(谜底:熊猫)。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捉迷藏。

2. 故事讲解:播放故事课件和挂图,讲述《捉迷藏》的故事,让孩子们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捉迷藏的规则和乐趣。

3. 歌曲学唱:播放《捉迷藏》歌曲,让孩子们跟唱,培养音乐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游戏互动: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捉迷藏游戏。

要求孩子们在游戏中大声呼唤同伴的名字,增强语言交流。

板书设计:1. 捉迷藏规则2. 语言表达3. 团队合作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捉迷藏游戏,记录游戏过程,第二天分享给同学。

2. 请家长们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填写观察表,第二天交给老师。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在游戏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但在语言表达方面,部分孩子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将继续开展语言活动,以“动物捉迷藏”为主题,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组织一次实地捉迷藏活动,让孩子们在户外体验游戏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引入部分的设计至关重要,它需要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这个教案中,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开场,成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各种形式的引入,例如:通过一个与主题相关的有趣问题,或者一个简短的视频等。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3. 增进幼儿对捉迷藏游戏的兴趣,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

二、活动准备1. 教具:捉迷藏游戏道具(如玩具、帽子等)、图片、挂图、PPT等。

2. 场地:宽敞的室内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和挂图,让幼儿对捉迷藏游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游戏演示:教师进行捉迷藏游戏的示范,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游戏的玩法。

3. 游戏分组: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负责组织本组的游戏。

4. 游戏进行:各小组按照捉迷藏游戏的规则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5. 游戏总结: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

四、活动拓展1.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捉迷藏比赛的决赛,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邀请家长参与捉迷藏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家庭归属感。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捉迷藏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表达和观察力,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成长进步。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捉迷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生意外。

2. 注意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游戏难度,让幼儿保持兴趣。

3. 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游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挂图、PPT等教具,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

2. 采用参与式教学法,让幼儿亲身参与游戏,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3. 采用问答法,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观察力。

八、教学内容1. 捉迷藏游戏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相关的故事和传说。

2. 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和技巧,如寻找隐藏地点、伪装自己等。

中班语言活动《捉迷藏》

中班语言活动《捉迷藏》

中班语言活动《捉迷藏》文档中班语言活动《捉迷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语言教材,以《捉迷藏》为主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生词“藏、找、捉、眼睛、小手”等;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掌握故事中的生词,理解捉迷藏的游戏规则。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理解捉迷藏的游戏规则。

难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挂图、小动物手偶等。

学具:幼儿自带的玩具小熊。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玩“捉迷藏”游戏,引导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

然后向幼儿介绍故事的主人公——小熊,以及故事情节。

2. 故事学习(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挂图和手偶,分段讲述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生词,如“藏、找、捉、眼睛、小手”等,并教授幼儿正确的发音。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捉迷藏”游戏,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游戏过程。

同时,让其他幼儿观察、倾听,并学说相关词汇。

4. 角色扮演(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发音,引导幼儿注意交流和协作。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复述故事。

然后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如何与同伴协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捉迷藏藏——找——捉眼睛——小手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并用所学词汇描述游戏过程。

2. 家长协助幼儿录制一段讲述故事的视频,到班级群,与大家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捉迷藏》含反思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捉迷藏》含反思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捉迷藏》含反思中班语言优秀教案《捉迷藏》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熟悉各种颜色,以及自然界中与之对应的物体,欣赏散文诗歌,感受美丽的语言和美丽的意境,大胆表达自己的建议或意见,理解诗中“静静静”的意思,并学会“静静静”隐藏,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捉迷藏》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欣赏散文诗歌,感受美丽的语言和美丽的意境。

2.熟悉各种颜色,以及自然界中与之对应的物体。

3.大胆表达自己的建议或意见,理解诗中“静静静”的意思,并学会“静静静”隐藏。

4.尝试用已有的阅历,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5.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活动重点1.欣赏诗歌,感受美丽的语言和美丽的意境。

2.大胆表达自己的建议或意见,理解诗中“静静静”的意思,并学会“静静静”隐藏。

活动难点尝试用已有的阅历,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活动预备1.老师预备(1)活动课件。

(2)红、黄、蓝、白、绿标记多个。

(3)环境创设:用不同颜色的栅栏布置“红、黄、蓝、白、绿”五个区域。

2.幼儿预备让家长提前带幼儿郊游一次。

郊游的时候,提示幼儿观看四周事物的颜色。

活动过程(一)静听朗诵,进入情境老师配乐有感情轻轻朗诵诗歌,幼儿宁静倾听。

(二)初步欣赏,理解内容1.老师有感情朗诵,幼儿宁静地听。

2.提问:太阳和谁在捉迷藏?你还听到了什么?(幼儿说)3.师再次有感情朗诵,幼儿宁静听。

4.说说你觉得最感爱好的地方。

(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感爱好的地方。

)5.协作课件逐句欣赏、理解。

(重点理解:颜色都躲到哪里了。

)6.师幼合作,边做动作,边有感情朗诵。

(三)再次欣赏,理解“静静静”1.师配乐朗诵,幼儿欣赏。

2.提问:颜色们怎么躲的?(静静静)3.提问:什么时候“静静静”?(幼儿说)4.幼儿活动:学学颜色们“静静静”地躲起来。

(要求一点声音也没有。

)(四)联系生活,拓展提升1.红色除了躲在枫叶里,还会躲在哪里?蓝色除了躲在天空里,还会躲在哪里?(幼儿自由大胆说。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一、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角色情感。

2. 能够参与捉迷藏游戏,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位置和发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捉迷藏》2. 捉迷藏游戏场地3. hiding spots(藏身之处)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捉迷藏》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

a. 故事中有哪些角色?b. 故事发生了什么?c. 角色们是怎么捉迷藏的?2. 讲解捉迷藏规则:教师向幼儿讲解捉迷藏的游戏规则,并演示一遍。

3. 捉迷藏游戏:幼儿分成两队,一队为寻找者,一队为隐藏者。

a. 寻找者闭上眼睛数到十,隐藏者找到一个藏身之处。

b. 寻找者睁开眼睛,开始寻找隐藏者。

c. 找到隐藏者后,两者互换角色。

4. 游戏总结: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一起玩捉迷藏游戏。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隐藏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和寻找。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在家与孩子玩捉迷藏游戏的情况。

3.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是否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位置和发现。

六、活动准备:教具准备:捉迷藏故事课件、藏身物品(如小玩具、图书等)、捉迷藏游戏场地、音乐CD。

七、活动过程:1. 回顾上节活动内容,引导幼儿分享他们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玩捉迷藏游戏的趣事。

2. 讲解捉迷藏规则:教师向幼儿讲解捉迷藏的游戏规则,并演示一遍。

3. 捉迷藏游戏:幼儿分成两队,一队为寻找者,一队为隐藏者。

4. 游戏总结: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

八、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一起玩捉迷藏游戏。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隐藏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和寻找。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捉迷藏游戏的乐趣。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之间的友谊,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参与捉迷藏游戏。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捉迷藏游戏道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捉迷藏游戏,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捉迷藏》: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感知捉迷藏游戏的乐趣。

3. 分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如何进行捉迷藏游戏。

4. 实践体验: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捉迷藏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寻找、表达。

5. 总结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捉迷藏游戏。

2. 家长协助幼儿拍摄一张捉迷藏游戏的照片,明天带到幼儿园展示。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捉迷藏游戏中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与家人分享捉迷藏游戏的情况。

3. 评估幼儿在课堂上的互动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其他类型的捉迷藏游戏,如动物捉迷藏、颜色捉迷藏等。

2. 让幼儿自己创作捉迷藏故事,并进行角色扮演。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反应,根据他们的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游戏,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九、家长沟通:十、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捉迷藏》2. 捉迷藏游戏道具:如布偶、玩具等3. 幼儿作品展示:幼儿创作的捉迷藏故事、角色扮演照片等4. 家庭教育指导资料:关于捉迷藏游戏的家庭教育建议十一、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捉迷藏活动,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体验游戏乐趣。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游戏中的语言》,详细内容为“捉迷藏”游戏活动。

通过这个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思维敏捷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捉迷藏”游戏的基本玩法,能运用语言描述游戏过程。

2.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运用观察、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捉迷藏游戏过程,掌握游戏的基本玩法。

难点: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运用观察、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玩具熊、小鼓、口哨、捉迷藏游戏道具。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户外,摆放好捉迷藏游戏道具,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示范游戏过程,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判断、推理。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捉迷藏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错误。

4. 游戏分享(5分钟)每个小组分享游戏过程,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课堂小结(5分钟)6. 创意画(10分钟)幼儿根据游戏过程中的观察,用水彩颜料画出自己心中的捉迷藏场景。

7. 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同伴间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2. 板书内容:游戏规则语言表达要点观察判断推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描述今天所学的捉迷藏游戏,并尝试用画笔描绘出游戏的场景。

2. 答案:根据幼儿的描述和绘画作品,家长给予肯定和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发言,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观察判断推理方面,部分幼儿仍需加强。

针对此情况,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多设置此类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语言《捉迷藏》

中班语言《捉迷藏》

中班语言《捉迷藏》1.中班语言《捉迷藏》篇1活动目标:1、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颜色的对应性。

2、发挥想象力,尝试仿编句式:x色躲在xx里,感受仿编诗歌的乐趣。

3、喜欢并愿意运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和恰当的语气表现诗歌。

活动重点:帮助幼儿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颜色的对应性。

活动准备:各色颜色宝宝、散文诗图、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捉迷藏吗。

好多孩子都喜欢玩捉迷藏,颜色宝宝也喜欢玩捉迷藏,外面来听听颜色宝宝和谁在玩捉迷藏呢。

二、欣赏并理解散文诗《捉迷藏》1、初步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

教师有感情地完整朗诵散文诗。

师:颜色宝宝和谁玩捉迷藏呢?(太阳)是谁把太阳的眼睛蒙住了呢?(黑夜)每个颜色宝宝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若回答不完整: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吧。

/若回答完整:提问时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贴颜色宝宝躲藏的地方,全体小朋友跟着朗诵。

师:那颜色宝宝是怎么躲起来的呢?(突出“静悄悄”)那我来数一二三,请你们静悄悄地躲到椅子后面,用动作告诉我静悄悄是什么样的。

真棒!也请你们静悄悄的回到座位上吧。

师:你们都很棒,那外面再一起说说颜色宝宝究竟躲在了哪里(重点练习句式:“x色躲到xx里”)它们为什么要这样躲呢?(引导幼儿说出色彩的相对应)幼:因为树林是绿的,所以绿色要躲到树林里,他们是一样的颜色,是好朋友,树林能保护绿色宝宝。

师:绿色还会躲在哪里,太阳不容易找到?黄色还可以躲在哪里,太阳不容易找到?红色、蓝色、白色呢?(进一步让幼儿用颜色经验说出色彩的相对应)小结:颜色宝宝要躲在和自己一样或者相近颜色的东西里,才不容易被发现。

师:还有些别的颜色宝宝他们也想来玩捉迷藏,请你们帮帮忙,告诉它们都能躲在哪里呢?出示其他颜色的图片。

(拓展练习,发展幼儿的颜色经验,用句式“x色躲到xx里”)。

小结:颜色宝宝躲得这么好,太阳找到颜色宝宝没(哇!一下子全找到啦!)哇!一下子全找到啦。

太阳一下子就找到了颜色宝宝,它开心极了!我们用高兴、惊奇的语气一起来说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孩子们理解《捉迷藏》的故事情节。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1.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让孩子们在课堂中感受到语言的乐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简介:《捉迷藏》是一则关于一群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故事。

在游戏中,每个小朋友都找到了一个躲藏的地方,大家都找到了彼此。

2.2 词汇表:捉迷藏、小朋友、躲藏、找到、乐趣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5分钟)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游戏,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3.2 故事导入(1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思考《捉迷藏》的故事情节。

老师讲述《捉迷藏》的故事,引导孩子们注意故事中的关键词汇。

3.3 词汇学习(10分钟)老师出示词汇卡片,逐个教授关键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孩子们跟读词汇,老师纠正发音。

3.4 故事复述(10分钟)老师邀请孩子们上台,尝试复述《捉迷藏》的故事情节。

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故事内容。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小组讨论(15分钟)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游戏中最喜欢躲藏的地方。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4.2 角色扮演(15分钟)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捉迷藏》故事的扮演。

老师可以参与孩子们的扮演,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总结(5分钟)老师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受。

老师对孩子们的参与和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5.2 反思(5分钟)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课堂活动,讨论如何改进和提高。

老师鼓励孩子们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促进教学的改进。

第六章:扩展活动6.1 绘画活动(10分钟)老师分发画纸和彩色笔,让孩子们根据《捉迷藏》的故事情节进行绘画。

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在故事中最喜欢躲藏的地方。

中班语言活动《捉迷藏》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捉迷藏》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捉迷藏》教案一、教学内容《捉迷藏》选自幼儿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游戏中的语言”,详细内容包括:通过学习儿歌《捉迷藏》,让幼儿感受语言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对语言节奏的感知能力;通过捉迷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熟练朗读儿歌《捉迷藏》,并理解其内容;2. 通过捉迷藏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儿歌《捉迷藏》的节奏感,能在游戏中灵活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儿歌,参与捉迷藏游戏,并在游戏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儿歌《捉迷藏》课件、图片、捉迷藏游戏道具;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玩捉迷藏游戏,引出儿歌《捉迷藏》,激发幼儿兴趣;2. 学习儿歌:a. 教师示范朗读儿歌,幼儿跟读;b. 分析儿歌内容,让幼儿理解捉迷藏的乐趣;c. 引导幼儿感知儿歌的节奏感,进行朗读练习;3. 捉迷藏游戏:a. 游戏一: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捉迷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运用语言进行沟通;b. 游戏二: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4. 随堂练习: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捉迷藏的场景,并进行分享;六、板书设计1. 儿歌《捉迷藏》的文字;2. 捉迷藏游戏规则;3. 幼儿绘画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并用语言描述游戏过程;2. 答案: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的描述性语言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针对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游戏,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信息传递;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幼儿园中班《捉迷藏》活动教案优秀8篇

幼儿园中班《捉迷藏》活动教案优秀8篇

幼儿园中班《捉迷藏》活动教案优秀8篇捉迷藏教案篇一设计意图:散文诗《捉迷藏》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黑夜、太阳、颜色等比较成一群可爱的娃娃在玩游戏。

根据我们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我在让他们感受散文的优美外,还设计了局部内容仿编。

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开展其发散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1、理解散文诗内容,学习用“某某躲在某某里〞的句式进行仿编。

2、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开展其发散性思维。

3、引导幼儿细心倾听,体验散文诗所蕴涵的美感。

学习词:静悄悄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2、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一、出示太阳和各种颜色,引导幼儿想象他们是怎么玩捉迷藏的。

今天,太阳要带一群颜色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你猜他们会怎么玩?二、结合课件完整欣赏并学习散文诗。

〔一〕欣赏第一遍。

1、师:刚刚小朋友们帮太阳宝宝想了很多捉迷藏的玩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到底是怎样捉迷藏的?2、欣赏后提问:〔1〕散文诗里谁和谁在捉迷藏?他们怎样玩的?〔2〕颜色宝宝都躲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要躲到那里去?〔3〕颜色宝宝们是怎样去躲的?学习词:静悄悄〔二〕欣赏散文诗第二遍。

1、师:这首散文诗可真有趣,我们再来听一听。

2、欣赏后提问:〔1〕黑夜用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晚上〕〔2〕黑夜解开手帕,太阳睁开眼睛又是什么时候?〔白天〕〔3〕你喜欢这首诗歌吗?为什么?〔三〕教师小结并学习朗诵散文诗。

师:这首散文诗可真好听,把黑夜和太阳说成是两个可爱的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捉迷藏教案篇二活动设计有一天我准备给孩子上一堂美术课,画“花〞,要求小朋友自己发现老师的花有什么形状拼成的,孩子们很快就发现由圆形画成的,我表扬了孩子们后,让孩子发现在一下在课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圆形的,想不到课室被发现的东西是圆的有很多,有的不经意的东西孩子都很细心的发现了,当时孩子兴趣很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东西是圆形的,孩子也很喜欢,所以就设计一个关于圆形的活动设计,开展活动让幼儿学习发现生活的东西。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游戏中的语言乐趣》,详细内容为“捉迷藏”游戏活动。

通过这个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使用方位词和动词,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听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方位词和动词描述物体位置和动作。

2.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积极思考、主动表达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增进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方位词和动词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捉迷藏游戏道具(如布娃娃、小熊等),卡片(写有方位词和动词),黑板,粉笔。

2.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张卡片,上面写有方位词和动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或教室内进行捉迷藏游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方位词和动词的使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黑板上的卡片,讲解方位词和动词的用法,引导幼儿学会描述物体位置和动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描述,其他成员猜卡片上的词语。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游戏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捉迷藏游戏,要求在游戏中使用方位词和动词进行描述。

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等)2. 黑板右侧:动词(如走、跑、跳、藏、找等)3. 中间:捉迷藏游戏场景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方位词和动词描述一张图片。

例:图片上有一只小熊,它在桌子下面藏着,眼睛看着左边。

答案:略2. 作业要求:每位幼儿完成一幅绘画作品,并用所学方位词和动词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在本次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针对幼儿在方位词和动词使用方面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024年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通用

2024年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通用

2024年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三单元“游戏乐趣”,针对“捉迷藏”这一主题进行详细讲解。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词语“捉迷藏”,学习描述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和过程,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捉迷藏”这一词语,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游戏规则和过程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捉迷藏”的词语和游戏规则,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书、儿歌CD、PPT、捉迷藏游戏道具。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捉迷藏的趣味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并进入主题。

2. 讲解:结合PPT,讲解“捉迷藏”的词语含义和游戏规则,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3. 实践: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捉迷藏游戏,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游戏过程,培养表达能力。

4. 课堂小结:播放儿歌《捉迷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内容。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笔、彩纸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捉迷藏的画,锻炼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2. 板书内容:(1)词语解释:捉迷藏(2)游戏规则:①找一个藏身之处;②数到一定数目;③寻找对方;④轮流进行。

(3)儿歌《捉迷藏》歌词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一次你和好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过程。

2. 答案示例:今天我和小明、小红一起玩捉迷藏。

我们找到了一个很大的树丛作为藏身之处,然后开始数数。

数到20,我开始找他们。

我找到了小明,但小红藏得太好了,我一直没找到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游戏、儿歌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捉迷藏”的词语和游戏规则,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语言活动:捉迷藏
目标:
1、欣赏散文诗,初步感受诗歌中的有趣意境。

2、学习仿编诗句:××躲在××里。

3、体验、分享共学、互学的快乐。

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图标。

2、PPT及小图片;完整欣赏散文诗:捉迷藏
过程:
1、游戏唤醒幼儿捉迷藏的已有经验。

●提问:“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幼儿回答)小朋友们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调皮的太阳他非常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会和谁一起玩呢?是怎么玩的?
●初步欣赏散文诗:《捉迷藏》。

“太阳和谁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呢?”他们是怎么玩的啊?
2、再次欣赏散文诗,同时出示图标,帮助幼儿了解诗歌内容。

●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
●颜色们和太阳玩捉迷藏,都躲在哪里了?
●大家都躲好了,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3、幼儿根据图标学念散文诗。

2~3遍。

4、仿编诗歌。

●“这些颜色为什么会躲在这些地方?”
●“如果你是红色,你还想躲在哪里?”“绿色会躲在哪里呢?”引导幼儿学习仿编诗句:××躲在××里。

●根据幼儿的回答替换图标,集体念新诗歌。

●“还有哪些颜色会加入捉迷藏的游戏?他们分别会躲在哪里
呢?”
附:散文诗
捉迷藏
黑夜用长长的手帕,
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
趁它还在数着:一、二、三、四……
颜色们赶紧躲起来。

绿色躲在草丛里,
黄色躲在菊花里,
红色躲在枫叶里,
蓝色躲在天空里……
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就把手帕解开,太阳睁开眼睛,
一下子就把它们都找出来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