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质量管理(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加强医院质量管理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孙云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质量管理水平代表着医院管理的水平,探索质量管理之路不仅必要,而且具有紧迫性。而完善制度、全员参与、加强质控是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
1.完善制度、流程、质量标准、质控体系;构建科学、合理、全面、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完善的质量管理方案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一套完整的医院质量管理方案,可以使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1完善制度的必要性
1.1.1虽然医院质量管理一直以来都被作为医院的重点工作,并且越来越规范,但是我们的医院质量管理尚处于QC阶段(质量检控),在构建TQM(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并不是一个贬义的定位。通观20世纪发达国家的质量百年,前50年都是QC,主要是构建质量检控评价体系,后50年才是TQM(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是构建质量管理体系;TQM(全面质量管理)是当今世界质量管理的主流,但都是建立在QC(质量检控)的基础上。
1.1.2质量改进没有止境,这从许多行业标准、规范每年都在更新这一点也可窥一斑。而我们在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发现,一些缺陷或不良事件的发生,与相关体系文件中的缺陷与不足时有关系的,如制度、规范、流程中有不明确的部分,或与实际操作脱节等。同时,我们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宽,各种新业务、新技术陆续开展,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断提高提高,我们必须适时对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流程、标准等,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1.1.3通过长期以来的经验积累,医院已初步形成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但还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缺少总体构思,很多关系有待理顺。因此,管理人员及医务人员应深入研究,不断积累经验。注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的内涵,编制出适应性广、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流程与质量标准。不断改进质量检查控制方法,构建科学、合理、全面、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1.2制订质量管理方案的原则
1.2.1制度规范要与国家颁发的法律法规、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规范、标准、要求保持一致,以保证工作制度合法、有效规避法律风险。因此对新颁法规、要求,一定要及时组织学习、讨论、培训。特别是管理者,必须深刻领会其中的涵义,才能正确有效指导下一步的工作。
1.2.2制定制度、流程一定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医院与医院之间有些制度、规范可以通用,如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但还有一些制度和规范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针对本单位的情况而制订,不能够盲目照搬照抄。很多医院在制度建设初期,都会借鉴先进经验,这是可以的,但要注意在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加以修订完善。
1.2.3要及时跟进医院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确保新业务、新技术开展过程中各个环节能顺利、规范地运行。
1.2.4制度规范等,要符合工作实际,切实可行,并且便于检查、监督、考核,否则制度、规范等就难以落实。而质量标准要具体、量化;质控方案要全面覆盖,公正透明,否则质量检查评价结果就没有说服力。
1.2.5医院服务流程设计必须从病人的需求出发,“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从病人”。质量标准也应该以患者的感受作为基础,患者需要什么样的质量,就考评什么样的绩效。例如夏天,有的病人特别怕冷,不让开空调,有的病人极端怕热,离不开空调,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措施来保证患者对舒适的需求。还有,复诊病人常常不记得带门诊病历,每次要重新购买,不仅增加病人负担,门诊病历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如果我们能建立门诊病历电子版,实现患者就诊情况网上沟通,一定会大大方便患者,也方便医生。
1.2.6质量管理涵盖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运送患者的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安全、舒适,就应有指导工人的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还有,危重患者检查过程中,必须有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之间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机制,才能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接受检查。因此,管理者还应该广泛学习各领域知识,了解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交叉,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整合,避免各行其是,更要避免制度之间的矛盾冲突。
总之,制度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没有涉及到的环节、有不合实际,不便于操作的,就要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和完善。最后要形成人定制度、制度管人的运行格局。
2.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2.1人人参与的重要性
2.1.1医疗质量的形成涉及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财务等每一个单位,也就是说涉及每一位在医院工作的人员。任何单位或个人忽视质量管理都要影响医院整个的质量管理。
2.1.2对于一个综合性的大医院,学科分工较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必将影响其他环节,增加医疗隐患。而事实上,不管医院采取多么严厉的惩罚措施,工作人员如果消极对待质量问题,医疗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还很容易出现纠纷、事故,使医院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2.2全员参与的优势
2.2.1在管理学中,“全员参与”的目的在于使员工通过参与组织内部的沟通,发表自己对质量管理的看法,实现每个员工参与组织管理的愿望,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聪明才智贡献给组织,为组织创造更多的财富。
2.2.2全员参与的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当每个人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实现创新和持续改进时,组织将会获得最大收益。
2.2.3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关心质量,可以大大降低质量风险,员工参与质量改进是一种少投人多产出的活动,组织从质量改进中获得极大效益。工作中发现,员工被动学习制度文件时,多数会觉得领导又在找麻烦,往往左耳进右耳出。而当他们参与到制度修订等工作中后,就会思考这项工作的意义,从而理解建章立制的目的是为了防范缺陷,更是为了保护自己。
2.1.5员工参与组织各项管理活动,可以使他们与组织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组织产生认同感,从而热爱组织,组织内部更加团结协作,组织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文化,可以大大减少员工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使组织内部融洽亲密;员工充分参与,也可以极大地鼓舞士气,使人人都争先创优做贡献,使组织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全员参与有利于员工展示自己的才干、有利于员工的工作得到承认、有利于员工获得奖励与得到培训。
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人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客体。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既是有效管理的基本前提,也是有效管理应达到的效果之一。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各级各类人员的意识、能力和主动精神。在质量管理中,要重视人人参与,强调人的因素第一,只有人人参与,合力同心,从每一个人做起,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提高全院的医疗质量。
由此可见,我们的质量管理应该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现代的“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强调医务人员应从医疗质量管理对象变为医疗质量保障主体,变被动的质量管理为主动跟踪服务,变单纯由职能科室的质量监控为自我质量控制和相互质量控制。
2.2如何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参与并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思想观念、管理方法和技术水平,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2.2.1深入动员教育、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质量觉悟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员的质量意识、全员的质量觉悟和能力,尤其是领导的质量意识。
现实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是,部分员工对于质量的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或者仅仅把质量看作是一种负担,因此对于质量工作总是三心二意,或者被动地去完成有关质量要求,因此效率极低,事倍功半。
既然质量决定于全体人员,要求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就必须不断地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质量,应当在每个员工的头脑中建立起很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忧患意识,使医院的各级各类人员明白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我们职业的要求。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单独或和其他人合作,及时解决质量问题。即使对一个临时工来所也应如此。
2.2.2提高质量能力,包括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我认为,医院应该是以技术为基本生产能力,那么,技术水平就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医院质量管理必须以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