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

合集下载

目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原因-文档

目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原因-文档

目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表现人们之所以普遍关注诚信,社会呼唤诚信,除了社会诚信直接关系人们社会生活的切身利益的根本原因之外,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及严重程度,则是十分重要的现实原因。

这类诚信缺失,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腐败大案频发,社会矛盾复杂突出。

近年来,一些官员腐败案件屡屡发生,党和政府的反腐倡廉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暴露出的大案、要案,金额之巨、层次之高,令社会大为震惊。

王益、黄瑶、许宗衡、张春江、刘志军等腐败分子,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情节严重、性质恶劣。

一些官员不作为、乱作为或工作方法简单等而导致对抗基层政权的群体性、恶性事件频发。

一些政府部门政出多门,矛盾不一,公开、公平、公正性不够,导致社会舆论纷然不一。

有的地方由于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体制改革利益受损等引发的部分有关利益阶层诉求不断,上访连连,以至发展成群体事件。

这些已经严重败坏了党的声誉,损害了人民政府的形象,极大影响了政府管理行为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2、经营行为唯利是图,社会责任缺失。

具体表现为:一是不守信用。

主要体现在不认真履行合同,包括供货合同、贷款合同、用工合同、工程合同等。

二是制假卖假。

假药、假酒、假烟、毒奶、毒米、毒胶囊、黑心棉、注水肉横溢市场,屡禁不止。

三是恶意欺诈。

利用假合同、假票据诈骗企业和银行资金,利用假广告坑害消费者,利用“假破产”方式逃废银行债务,一些无良企业频频曝光,商业欺诈现象屡禁不止,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丧失起码的诚信底线,这些不单是诚信缺失问题,而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四是财务失真。

编制虚假财务报表隐瞒利润,逃税漏税;有的上市公司掩盖经营亏损,披露虚假财务信息,虚高利润,骗取业绩,误导投资者。

3、人际关系庸俗功利,坦诚不足,戒防有余。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正常的情感越来越淡薄,功利性趋强,多带上“面罩” 和“标签”,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乏基本的互信,坦诚不足,戒防有余。

浅议地方政府诚信缺失问题以及对策

浅议地方政府诚信缺失问题以及对策

国家利益 、 群众利益抛之脑 后 , 把手 中的
权 力 变 为 实 现 小集 团 利 益 和 个 人 利 益 的
工具。
信 缺失 。在经 济发展 的市场 化进 程 中 ,

些 政 府 官 员 放 松 了对 自 己 的 要 求 , 有
些官 员 以权 谋私 、 贪污受 贿 、 生活腐 化 、
个 守 信 用 的 党 和 政 府 , 能 培 育 出 一 个 才 守信用的社会。
有 政府 的信息 公开 , 就谈不 上对政 府信
用 的评 价 。 我 围 目前 有 些 地 方 政 府 对 政 府 自身 的 信 息 公 开 的力 度 不 够 。 一 些 地 方 政 府 在 发 生 突 发 事 件 时 向 公 众 隐 瞒 事 实 , 夺 民 众 的 知 情 权 。 在 重 大 突 出 事 剥 件 中 , 于 有 些 政 府 部 门 为 了 逃 避 责 任 由
欺诈行 为 , 与一些地 方政府 的无所作 为 、 听之任 之的态度是分不开 的。有的地方 政 府甚 至充 当失 信 者的保护 伞 , 得失 使 信者更加有恃 无恐 。所 以有必 要构建有
效 的 政 府 责 任 机 制 。 同 时 , 有 制 约 的 没 权 力 是 极 易 腐 败 的 权 力 , 易 产 生 诚 信 更 危 机 , 此 , 们 还 有 必 要 构 建 对政 府权 因 我 力 的 监 督 制 约机 制 。
口段 文 洋
在 社 会 诚 信 体 系 中 , 府 诚 信 是 核 政 心 , 着 基 础 性 、 定 性 、 向 性 的 作 起 决 导 用 。 它 引 导 、 响 着 公 众 的诚 信 精 神 , 影 推 动 、 定 着社会 的诚 信发展 。从政 治方 决 面来 看 , 为 社 会 关 系 的 主 要 支 撑 点 , 作 政

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加强政府与公众 的互动和沟通, 提高政府信息公 开的透明度和公 信力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信用建设的责任和义务 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确保政府信用建设的有效推进 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政府信用信息的公开和透明 加强信用教育,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信用意识和素质
强化公民参与和社会监督
推动政府信用建设的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与 合作,借鉴国际 先进经验
参与国际信用评 级体系,提高政 府信用评级
加强国际信用监 管合作,打击跨 境信用欺诈行为
推动国际信用标 准制定,促进全 球信用体系建设
信息不透明
建立稳定的政策体系
制定长期稳定的 政策,避免频繁 变动
加强政策执行的 监督和评估,确 保政策有效实施
建立政策反馈机 制,及时调整政 策以适应变化
加强政策宣传和 普及,提高公众 对政策的理解和 信任
加强行政监督与问责
建立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约束 加强问责制度建设,对失信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提高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增加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监督 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信誉
政策调整缺乏透明度,公众难 以了解政策变化的原因和背景
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利 益输送和权力寻租等问题,导 致政策执行不力
行政不作为
行政人员失职、 渎职行为
政策制定缺乏科 学性和民主性
行政监督机制不 健全
政府信息公开不 足
官员腐败
贪污受贿:部分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导致公共资源流失
权力寻租:官员与不法商人勾结,为个人谋取经济利益 决策失误:官员在制定政策时缺乏科学论证,导致政策不合理或难以 执行 道德败坏:部分官员缺乏道德底线,行为不端,严重损害政府形象

政府诚信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及其对策

政府诚信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及其对策

政府诚信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及其对策作者:刘苗荣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2年第12期[摘要]政府诚信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行政决策主观随意性大、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非理性行政行为频频发生、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司法不公大量存在、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其对策为:建立和完善政府诚信法律制度,积极推进行政改革、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完善监督制度、建立严厉的失信惩戒机制。

[关键词]政府诚信缺失;表现;对策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关键与核心,它引导、影响着公众的诚信状况,推动、决定着社会的诚信程度。

虽然目前我国政府的诚信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及其公务人员依法行政理念欠缺,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多种原因,政府诚信缺失现象,在某些领域或方面仍很严重。

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政府诚信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有益于我国政府诚信制度的建立。

一、政府诚信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1、行政决策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主观随意性大决策能否做到公开、公正、透明,政府能否建立健全决策运行机制,既反映政府的决策能力和水平,又是衡量政府信用程度高低的尺度之一。

按照行政决策理论,行政决策体制结构应是“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策”三角色相结合,但目前我国行政决策往往面临“民主性赤字”、“科学性亏空”,主观随意性大。

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很多地区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淡薄,百姓参政议政的机制或名存实亡或根本就不存在;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行政机关或违背决策程序,没有通过有效的途径,广泛听取公众和专家的意见,或决策仍停留在“拍脑瓜”的水平,对一些重大决策缺乏详尽的调查和周密的论证;当然,也不乏一些预谋私利的政府官员故意搞的“黑箱操作”。

由于决策民主性和科学性的缺乏,不仅造成社会公众对政策的不解或误解,增加了政策执行的成本和难度,还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据国家审计署审计数字显示,仅2004年全国就查出因决策失误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就高达72.3亿元。

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与维护

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与维护

简析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与维护——以2013年昆明安宁PX项目事件为例摘要:政府作为最主要的公共管理主体,在公共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影响力和号召力,它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是政府形象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向前发展,却存在着一些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象,部分公众不相信政府,这是一个严重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应该主动维护和提高其公信力,本着以人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推进政府诚信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督制度,加强相关制度制定实施建立健全资信系统,发展电子政务;同时,公众应该尽可能的相信和支持政府,提高公民意识,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做一个理性爱国的现代公民。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政府信用公共权力公共利益政府形象安宁PX项目政府公信力的含义政府公信力,简单地说就是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能力,是政府依据于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

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在其公共行政活动中依据自身的道德状况所表现出来的与社会公众建立自愿的稳定的并能在紧急状态下外化为物质力量的信任关系的能力。

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

政府公信力涉及两个主体:信用方(即政府),信任方(即社会公众)。

它包含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政府对公众的信用,其中政府信用是政府公信力的核心内容。

其中,政府信用包括三个方面:决策信用,即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连续性,政府的决策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决策过程是否科学、公开和民主,出台的政策能否体现出连续性。

行为信用,也即政府行政过程中严格依法律规定行使其管理职权,不越位、不出位,不乱行使职权;程序信用,即政府行政过程的透明、公开,严格按法定程序实施,便于公民的参与和监督。

政府诚信缺失及规范

政府诚信缺失及规范

政府诚信缺失及规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或国家无论如何是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包括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等三个方面。

其中,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

标签:政府信用诚信缺失政府信用关系到社会的信任、信仰乃至社会的稳定。

它是诚信社会的定心盘,它能够增强社会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政府失信又会导致社会公众信心不足、信仰迷茫、信任丧失,从而成为社会普遍失信的重要诱因。

一、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危害1、政府朝令夕改,政出多门,表现为政策不诚信。

由于政府及其部门的政策及行为稳定性、普遍性和规范性较差,从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人们的预期。

一些地方政府执政能力差,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有失公正,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默许甚至纵容社会不良信用主体的不良行为,听任盗版走私、制假贩假、骗税套汇等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出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缺乏前瞻性预警构想和预防能力,致使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处于混乱、无序状态。

2、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机关实践承诺不到位。

目前,有的政府机关还未摆脱计划经济的习惯思维,喜欢直接插手企事业单位的具体事务,对其决策指手画脚,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而本该由政府管的事情反而没有管好。

有的政府机关说话不算数,行政无信义,对政府出台的政策,经常以各种借口和理由违背诺言,从而引发群众的不满,出现群体上访、集体示威事件,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3、政府官员权力得不到有效规范,以权谋私现象客观存在。

从政府的性质来讲,政府是权力的垄断组织,权力如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就会变质异化。

一旦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言而无信、欺上瞒下、以权谋私,无疑对社会成员造成诚信的负激励,导致整个社会诚信水平的下降,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失信,降低了社会的公信力,给社会成员以错误的价值导向,就有可能打破社会的道德底线,扭曲市场经济自身运作机制,阻碍市场经济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地方政府的政策连续性不强。政策的透明度与可预见性是政府取得民众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少地方领导从自利性原则出发,对已经生效实施的政策、合同任意修改、废止,要不就是“新官不理旧账”,“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领导人的一句话”。这种现象越到基层政府表现的越为明显。
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超越地方政府的上访问题越来越多,即便是到本级政府上访也多表现为群体性上访。而一个比较极端的表现是由个案容易引发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从去年贵州的瓮安事件,到今年湖北石首事件,都是由一般个案而引发成了轰动全国的群体性事件,其实在这两个事件之间,国内还发生了许多群体事件。这些群体事件发生,都是因偶然因素引起,突发性极 强,没有明确的组织者,找不到磋商对象,绝大多数参与者与最初的事件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主要是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群众不相信当地政府,借题发挥,表达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以发泄为主,在发泄过程中通过手机短信、网络传播信息、利用民众盲从的群体心理散布谣言,蛊惑更多民众参与,甚至做出对政府机关和其他设施进行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调控能力有限导致公信力缺失。一是地方政府对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有限,地方政策措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甚微,群众对地方政府的能力产生质疑,甚至认为政府在发展经济上没有进行作为。二是地方政府过于追求政绩,盲目追求GDP,出现“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向社会公布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脱离实际,而这与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幅度存在一定差距,导致群众对政府失去基本的信任。三是地方政府甚至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很多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充当了引导者和裁判员的角色,有的也作为运动员参与了市场竞争,追求经济利益,将企业与公众摆在了不平等的竞争位置上,导致民怨沸腾。
社会舆论质疑不断。在一项政府决策或信息发布之后,公众往往对其不认同,并进行分析、判断,发表个人看法,通过新兴的网络媒体和传统的社会舆论进行传播。如云南的“躲猫猫”事件、陕西的华南虎事件,均是网友提出质疑后,政府进行再调查,最终使真相大白的。最近社会上热议的河南彩民高中3.6亿元彩票巨奖事件,也受到社会质疑,认为这是内部操作所致,从一定程度上看,这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二、现阶段包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根源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原因及解决路径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原因及解决路径

作者: 杨立新 李倩
作者机构: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沈阳110004
出版物刊名: 党政干部学刊
页码: 52-54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2期
主题词: 地方政府信用 考评体系 考评机制
摘要:诚实守信,童叟无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当下中国这种传统美德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要破解信用缺失这一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应从政府做起。

因为,政府既是复兴社会信用的倡导者、引领着,更足践行者;只有政府及其公务员率先垂范,带头守信,才能规制其他社会成员守信,进而培育出一个守信的社会。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主要表现为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失信、地方政府对百姓的失信以及政府问的失信等。

要解决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种种问题必须建立科学的官员考评体系和机制。

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文章概述了地方政府缺位与越位产生的严重后果,降低了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度。

针对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严格依法行政;构建阳光政府;培育公民社会。

标签:地方政府;政府信用;治理对策一、地方政府缺位与越位产生的后果政府与公民的信任关系是建立在公众对政府的合理期待以及政府回应基础上的一种互动、合作的关系(Fukuyama,1995)。

[1]在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作为中央在地方的权力延伸,担负着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组织地方收入和安排地方支出的职责。

如果从委托——代理角度来看,作为代理方的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应与地方公众缴纳税费相一致,并能够使得社会公众福利最大化。

然而在现实中,地方政府管理和服务过程当中,存在着越位或缺位现象,降低了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造成诸多负面问题:第一,增加行政运行成本。

政府的有效运作得益于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这是一个多次博弈的动态过程。

从短期来看,地方政府可以不守信用,但从长期来看,公众作为理性经济人,也会不断调整和选择最佳的应对策略,从而抵制和怀疑政府的各种政策,增大行政运行成本。

第二,导致社会的诚信危机。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共同构成了整个现代社会信用体系。

地方政府作为行政决策主体,在制定规则、界定产权和监督契约执行方面负有重大职责,构成了市场经济体系得以公平自由运转的前提。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政府信用构成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

政府失信于民,必然毁坏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导致社会的诚信危机。

第三,导致政治合法性危机。

霍布斯认为,政府的存在是为了避免一个人反对所有人的自然状态的出现。

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政府与公众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即政府必须有效履行相应的职责,并以此确立合法性的基础。

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理方,是中央权威在地方的延伸。

如果地方政府滥用公众信任,势必会损害政治合法性,不利于执政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信用缺失的表现、原因与对策

信用缺失的表现、原因与对策

信用缺失的表现、原因与对策摘要:信用问题是中国经济转型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十分突出。

主要表现在:企业间相互拖欠严重,企业合同违约率极高,大量逃废银行债务,财务信息失真等方方面面。

信用缺失恶化了企业经营环境,困扰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要从根本上治理和防范企业信用风险,就要建立以道德伦理建设为基础,以信用中介和法律建设为保障的全社会的信用管理体系,通过明晰企业产权,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来形成有效的信用监督和约束机制.规范企业的信用行为。

关键词:信用缺失、表现、原因、对策众所周知,信用是奠定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维系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的道德准绳。

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我国也逐渐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

由于尚处于起始阶段,个人信用机制滞后、企业信用制度未完全建立、社会上存在着大量信用缺失现象等一系列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也成为制约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为了我国保持快速发展、稳定增长的步伐,这一切都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我通过搜集多方面的资料,发现我国现阶段信用缺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间拖欠三角债。

“三角债”是指企业之间超过托收承付期或约定付款期应当付而未付的拖欠货款。

在现在的商业社会中,一方面,巨额的未清偿的债务拖款使企业难以进一步申请信贷,另一方面,由于拖欠,致使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因缺乏资金难以扩大生产,最后令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债务死角之中。

同时,因为商业信用缺失而产生三角债,不少企业宁愿放弃大量定单和客户,也不肯采取信用结算方式,不得不采取现款支付的方式,这样交易就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等原始方式退化了。

据有关资料显示,企业逾期应收账款占贸易额的比重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仅为0.25%-0.5%;而我国目前超过5%,其水平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10倍到20倍!还有,1991年底全国企业间三角债约为3523亿元,1994年底上升到7000亿元,1996年为9269亿元,2000年已达12000亿元,目前已逾几万亿元了。

对政府信用缺失原因的几点分析

对政府信用缺失原因的几点分析

对政府信用缺失原因的几点分析摘要:随着我国振兴东北政策的实施,政府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在实践中,某些政府部门的信用却是令人担忧的。

关键字:政府信用缺失原因分析随着我国振兴东北政策的实施,政府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在实践中,某些政府部门的信用却是令人担忧的。

笔者特对产生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及改进办法略论几点。

一、政府信用分析:1、制度资源短缺,效率不足。

所谓政府效率是指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对人、财、物的消耗与其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比率。

简单地说,就是政府的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从我省的情况来看,最为短缺的并不是资本和技术,首先是高效的制度和诚信,也就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配置各种经济、政治、思想要素与实现行政效率和诚信增长的制度资源。

其中既包括现代财税制度、金融制度、投资制度、企业制度、住房制度、医疗保险等经济制度,也包括政府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人员编制、以及决策、法制、人事等方面制度。

从经济生活上看,当前我省一方面是经济发展与分配相对不均衡,另一方面,由于制度资源和诚信无形资产短缺,各级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或管制而进行的制度创新能力偏弱,制度资源和诚信软件的供给不足而造成的政府低效率现象十分突出。

2、行政理念错位,政府效率和诚信的精神动力不足。

理念决定行动,行为决定效率,行政理念的错位或步入误区,造成政府效率精神动力的不足,已成为我省部分地方政府行政效率和诚信度不高的“瓶颈”制约。

突出表现是行政信念与信仰的失落。

所谓信念,信念是对现实所做的一种价值判断和推论。

而信仰是信念的一种强化、高级的形式,更具有综合性、整体性。

面对着旋转的市场经济大舞台和改革开放的新环境,一些政府人员淡化“主义”追求功利“有钱干,无钱前后转”,信仰上出现迷茫,理想重心下移,在行政精神惰性的制约下,行政人员必然淡化对一流管理目标的执着追求,必然满足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要求,必然降低工作的标准,结果是荒于公务,职能欠亏,从而导致诚信度严重下滑。

浅议我国政府诚信问题的缺失

浅议我国政府诚信问题的缺失

浅议我国政府诚信问题的缺失2019-10-11【摘要】改⾰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建设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的中⼼⼯作,在政治的民主与稳定、经济发展、⼈们⽣活⽔平持续提⾼、社会公正和谐、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改善、⽂化发展和精神⽂明的提⾼等⽅⾯可以说取得了显著成果。

从简政放权的经营机制改⾰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企业渐渐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益深⼊⼈⼼,商业信⽤和银⾏信⽤也得到了长⾜的发展,初步具备了“信⽤经济”的特征。

与此相同时相关法制建设也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飞速前进。

【关键词】政府诚信;诚信缺失随着我国各项改⾰的逐渐深⼊,市场经济的⽇渐成熟以及民主政治的普遍推⾏,使社会公众的权益意识、地位意识、平等意识、独⽴意识开始觉醒,⼈们对于政府已由过去的⽆条件服从逐渐转化为对政府的⾏为和作⽤进⾏理性的审视。

于是政府的形象问题得到了社会的⼴泛关注。

⼈民政府已经⾛过了六⼗个春秋,在党的全⼼全意为⼈民服务宗旨的引导下,⼈民政府办了⽆数为⼈民谋幸福的事,受到了⼈民群众的热烈称赞。

特别是改⾰开放以来,⼈民政府在组织经济⽣活和维护社会安全⽅⾯所做出的努⼒和所取得的成就更是举世瞩⽬的。

但是近年来,政府不守信的事件不时见诸新闻媒体,政府信⽤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严重影响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地位。

因此,构建我国诚信政府的呼声越来越⾼。

⼀、我国政府失信的主要表现形式(1)政府政策的多变性和因⼈⽽异的⾏为。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毫⽆透明度可⾔,因⼈制定政策,“朝令⼣改”的例⼦⽐⽐皆是,政策制定的⽆序使⼯作⼈员⽆所适从,这些所谓“政策”的制定多半都带有领导间博弈的⼼理,并没有从实际⼯作出发。

长此以往,⼈们的预期将会很不稳定,逐渐丧失建⽴个⼈声誉的积极性,设法投机取巧钻政策的空⼦。

(2)政府机构及公务⼈员滥⽤权⼒和“官官相护”的⾏为。

少数政府机构及公务⼈员滥⽤权⼒和“官官相护”的⾏为阻碍了群众对政府信任程度的提⾼。

浅议我国政务诚信的缺失与重建

浅议我国政务诚信的缺失与重建

浅议我国政务诚信的缺失与重建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务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指出了提升政务诚信的主要途径。

要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公务员整体素质;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众对政务的知情权;完善决策机制,严格落实依法行政;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标签:政务诚信;缺失;重建“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

诚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社会矛盾凸显并错综复杂,使得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愈发重要。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明确要加强包含上述四大领域的诚信体系的建设。

其中,政务诚信的建设应该处于核心位置,是其他领域诚信建设的风向标。

温家宝总理在2011 年10 月19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时就指出:“政府及其部门在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中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公信力。

”一、当前我国政务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我国政府的诚信状况从总体上说还是比较好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政府强有力的行政推动。

但不能否认的是,政府目前的政务诚信状况确实存在着很多不足。

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公共事件、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不断考验着党的执政智慧,检验着政府的行政能力,这些事件当中社会舆论的反应以及某些舆情机构的调查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的诚信状况堪忧甚至和以前相比呈下降趋势。

1、某些公务员政治信仰弱化、公仆意识缺失党的政治信仰是共产主义信念,是党对共产主义学说和理论的信服、敬仰和坚持。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思想体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進步、最革命、最合理的学说,成为我们党必须遵循和践行的行动指南,在此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论我国信用缺失的现象及治理对策

论我国信用缺失的现象及治理对策

论我国信用缺失的现象及治理对策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信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信用缺失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所以,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对我国信用缺失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二、我国信用缺失的现象1.信用缺失的表现形式我国信用缺失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拖欠工人工资、违约信贷、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等。

2.信用缺失的原因我国信用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法制建设不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淡薄、市场竞争激烈、基层政府监管不力等。

3.信用缺失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信用缺失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损失巨大、消费者信心受损、企业经营环境恶化等。

4.我国信用体系发展的现状我国信用体系虽然发展得比较迅速,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信用评价标准、信用信息不足等。

5.我国信用治理的成效我国信用治理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先进的信用报告制度、严谨的信用评价标准、高效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等。

三、治理对策1.加强法制建设提升信用监管水平要想治理信用缺失这一现象,就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监管水平。

比如,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等。

2.加强信用信息公开透明度要加强信用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建立信用评价标准,推动企业自律,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

3.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要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包括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证明体系等。

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更能够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4.落实信用奖惩制度要落实信用奖惩制度,把信用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对那些违法违规的企业进行惩处。

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更能够维护市场秩序。

5.鼓励社会各界共同推动信用建设要鼓励社会各界共同推动信用建设,提高大众对信用的认知度,让信用成为企业和消费者合作的基础,从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政府信用缺失表现

政府信用缺失表现

政府信用缺失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政府功能严重错位,不恰当地介入或过分干预经济活动,严重“透支”政府信用。

比如一些乡镇政府向老百姓借钱搞社会集资,把借来的钱再转借给村镇企业,或者直接办厂。

这实际上是以政府信用为依托或作担保借钱,其中隐藏了诸多隐患。

还有些政府部门轻易地为企业担保,过多地参与企业经济活动,一旦企业出了问题,政府借老百姓的钱或为企业担保而无法兑现时,政府的信誉也大打折扣。

2、政府公然违约,不守承诺导致政府信用缺失。

有些基层政府认为自己手中有权,因而经常出尔反尔。

使政府信用直接受到损害。

3、政府制定的政策缺乏科学性,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因而政策经常是朝令夕改,使得公众无法执行。

政府的政策随意性越大,变化越大,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就越低。

4、、政府的政治体制和官员的选拔体制的缺陷扭曲了市场信用,从而影响政府的信用。

目前我国政府的人事任免制度还不完善,有的地方行政长官在任期内只考虑本届政府的任期目标,缺乏长远战略,任期届满异地为官后,留下的许多后遗症只能由下届政府负责,但由于“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存在,前任政府的一些许诺就无法兑现,其必然影响到市场信用的确立。

一些地方政府的信用常常因有关领导的人事变动而出现“断链”现象:新官不认“旧账”的问题使人束手无策,政府的信用在“自认倒霉,”的埋怨声中丧失。

5、地方保护与腐败现象助长了政府失信之势。

某些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人为制造失信,进一步加剧政府信用的缺失。

如一些地方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和统计数据失实,而且往往是被有意拔高。

从而,为其他领域的社会信用提供不良的参照系。

政务信息不公开、欺上瞒下违规使用纳税款、瞒报事故、虚报政绩、巧舌如簧编织荒谬理由套取福利和灰色收入,最典型的是把豪华小区、高档住宅说成是经适房……等等,。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成因及对策分析摘要:地方政府信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政治前提之一。

本文的立意在于通过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原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重构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路径选择,以期为实现公序良俗的社会政治生活。

关键词:地方政府信用;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8-0000-01一、地方政府信用的简要阐述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信用”属于伦理范畴,而政府信用本身就是从政府“应当”如何(即应然)的层面上来讨论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府信用也可以归结为政府伦理的范畴。

那么,究竟何为地方政府信用?简而言之,所谓的地方政府信用指的是地方政府实现其对公众承诺的诚意、能力及实现状况,是地方政府行为所产生的形象和信用在人民群众所形成的有关地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判断价或价值评价的心理反应。

二、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原因的多维透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缺失是多重相互抵牾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中国专制政治的绝对性和恒久性从根本上弱化了对权力的制约意识,并造成了公民权利意识的缺失。

“在传统中国,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由宗法因素决定的。

”[1]可以说,在以宗法为基础的传统中国政治机制中,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而人民只拥有绝对的义务。

因此,在中国传统专制政治的长期影响下,不仅从根本上弱化了对权力的制约意识,而且致使广大群众的权利、自由、平等、民主、宪政等意识缺失,并由此导致公民行为规则的义务本位化。

那么,政府本身也就相应的缺乏维护自身信用的内在动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多的是停留某些空洞的口号上。

(二)“政府失灵”。

现实中不存在天国,矛盾永远存在。

政府组织内部本身的缺陷和政府各层官员的“经济人”身份这种双重矛盾性使政府往往又出现自身失灵的现象。

首先,尽管政府在理论上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其一切行为追求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或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论信用缺失的现象及治理对策

论信用缺失的现象及治理对策

论信用缺失的现象及治理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信用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

信用作为互相信任的基石,对于社会、企业乃至个人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在现实生活中,信用缺失的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它不仅是个体行为的问题,也涉及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因此,本文将探讨信用缺失的现象及治理对策。

信用缺失的现象1. 个人方面信用缺失在个人方面表现出来,主要是因为某些人的行为不诚信。

比如不守约、拖欠债务、虚假宣传以及假冒伪劣等行为,这些行为都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和其他个人的利益,并扰乱了市场秩序。

另外,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故意违反规定,从而造成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从而对自己名誉造成巨大的损伤。

2. 企业方面企业在信用缺失方面的表现仍然是主要的问题。

企业信用问题可能涉及生产、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如果企业没有按照法律法规执行,对社会或一些人造成了破坏,自然会抑制企业的发展和扩张。

3. 政府方面政府方面的信用缺失问题也十分突出。

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的低效,办事效率低下,服务水平差,难以承担他们的责任等问题上。

这给政府效能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降低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信用缺失的治理对策1.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治理信用缺失的基础工作。

政府有必要与人民的实际需求,制定更全面、更完善、更有效的法律,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对于保护市场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体系建设可以加强对信用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意识,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选择,同时也能帮助政府更好地监督市场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3. 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对信用缺失现象的宣传和引导,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将信用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增强人民的信用意识和责任意识。

4. 促进信用行为的奖励机制建设建立信用奖励机制,对于遵守诚信原则的个人和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市场监管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有助于提高守信程度,减少不良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经济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综观我国国内学者对政府信用缺失问题的分析和归纳,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政府功能严重错位,不恰当地介入或过分干预经济活动,严重透支”政府信用。

比如一些乡镇政府向老百姓借钱搞社会集资,把借来的钱再转借给村镇企业,或者直接办厂。

这实际上是以政府信用为依托或作担保借钱,其中隐藏了诸多隐患。

还有些政府部门轻易地为企业担保,过多地参与企业经济活动,一旦企业出了问题,政府借老百姓的钱或为企业担保而无法兑现时,政府的信誉也大打折扣。

2、政府公然违约,不守承诺导致政府信用缺失。

有些基层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认为自己手中有权,因而经常做出出尔反尔的事情来。

这样的行为使政府信用直接受到损害。

3、政府制定的政策缺乏科学性,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因而政策经常是朝令夕改,使得公众无法执行。

政府的政策随意性越大,变化越大,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就越低。

政府信用问题在行政许可和审批领域表现最为突出、因为这一领域是政府配置资源、解除禁令、赋予权利的主要方面,经济人要想从事某种活动,必须首先得到政府的许可和批准,政府的权力也往往体现在这一方面。

4、上级政府信用代替市场信用在相当范围内存在。

在某些大型国有企业中,一把手”往往是政府委派或挑选的,缺乏竞争上岗的市场机制,以至于有的经营者所经营的企业,其市场信誉不能令人满意,但因能取信于上”,而稳坐金交椅,”而有的经营者在本岗位上干出了相当的成绩,其产品的市场信誉度也很高,在与市场方方面面的经济交往中诚实守信.但因其不能取信于上”,被上级主管部门视为不听话的人”,一纸罢免令”让他出局。

在这种非对称的信用关系中,经营者的个人信用被不断扭曲,其结果必然加剧市场信用缺失,.然而,这种市场信用缺失却从根本上表现为政府信用的缺失。

5、政府的政治体制和官员的选拔体制的缺陷扭曲了市场信用,从而影响政府的信用,目前我国政府的人事任免制度还不完善,有的地方行政长官在任期内只考虑本届政府的任期目标,缺乏长远战略,任期届满异地为官后,留下的许多后遗症只能由下届政府负责,但由于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存在,前任政府的一些许诺就无法兑现,其必然影响到市场信用的确立。

一些地方政府的信用常常因有关领导的人事变动而出现断链”现象:新官不认旧账”的问题使人束手无策,政府的信用在自认倒霉,”的埋怨声中丧失;同时,政府的一些部门在制定出台一些规章、条例时缺乏完整性与统一性,市场无序状况因此加剧,这样政府信用缺失就不可避免。

6、地方保护与腐败现象助长了政府失信之势。

某些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人为制造失信,进一步加剧政府信用的缺失。

如一些地方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和统计数据失实,而且往往是被有意拔高。

一些地方政府的决策随意性大,往往考虑自己的政绩多,考虑当地实际少;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腐败、堕落,代表政府行使职能时,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极大地败坏了政府形象等等。

地方政府的种种失信行为的普遍存在,客观上加剧了政府信用缺失的严重程度,从而,为其他领域的社会信用提供不良的参照系。

∙质物返还及质权实现/w/jj/658459.html∙‘利息转入本金计付’的效力如何认定/w/jj/658458.html∙如何将银行卡被盗刷的责任转移给商家/w/jj/658457.html∙对分批交货的合同发生违约的补救方法/w/jj/658456.html∙提前还贷的方式有哪几种/w/jj/658455.html∙票据背书 /w/jj/658454.html∙公示催告流程适用的范围/w/jj/658453.html∙怎样查证投资收益核算的错弊/w/jj/658452.html∙关于存单质押贷款的期限/w/jj/658451.html∙实现留置权 /w/jj/658450.html∙按揭贷款没办成购房首付能退吗/w/jj/658449.html∙信用卡取现对社会的影响/w/jj/658448.html∙申请个人商业贷款的法律条件2018最新一般有什么/w/jj/658447.html∙6只基金申请募集共有107只/w/jj/658446.html∙票据法中的付款 /w/jj/658445.html∙股票配资的注意事项/w/jj/658444.html∙证券公司定向发行债券信息披露准则/w/jj/658443.html∙信用证怎样分类 /w/jj/658442.html∙过户费及收取标准 /w/jj/658441.html ∙互联网保险有什么优势/w/jj/658440.html∙什么是市场支配地位的推定与反证/w/jj/658439.html∙经纪人可以代客理财吗/w/jj/658438.html∙支票的付款 /w/jj/658437.html∙跟单信用证操作流程/w/jj/658436.html∙资金监管需要交费吗/w/jj/658435.html∙最高额抵押权所担保债权确定事由/w/jj/658434.html∙债券投资价值分析 /w/jj/658433.html ∙信贷员怎样放贷算违规/w/jj/658432.html∙郑州公证收费标准(2018最新)(一)/w/jj/658431.html∙为什么会有大宗交易制度/w/jj/658430.html∙如何理解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作用/w/jj/658429.html∙提前还款要确认是否在这四种情况中/w/jj/658428.html∙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w/jj/658427.html ∙如何理解风险投资 /w/jj/658426.html ∙损伤、残缺人民币如何处理/w/jj/658425.html∙质权人妥善保管质物义务/w/jj/658424.html∙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法律风险与防范/w/jj/658423.html∙武汉公证收费标准(2018最新)参考(一)/w/jj/658422.html∙执行程序中能否执行封闭贷款/w/jj/658421.html∙专项央行票据兑付考核指标动态监测报告/w/jj/658420.html∙中国人民银行的财务报告,财务分析和财务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w/jj/658419.html∙流动资金是什么,铺底流动资金是什么/w/jj/658418.html∙基金协定变革 /w/jj/658417.html∙贷款担保人的责任有什么/w/jj/658416.html∙<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已经中国银监会2018年第24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w/jj/658415.html∙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科学发展原则/w/jj/658414.html∙怎样认定倾销 /w/jj/658413.html∙怎么处理损伤、残缺人民币/w/jj/658412.html∙股票联系票据在国外的发展/w/jj/658411.html∙企业融资管理有哪些原则/w/jj/658410.html∙外汇保证金交易时间/w/jj/658409.html∙城市信用社可以经营的业务有什么/w/jj/658408.html∙对银监会‘网络借贷’新规有哪些解读/w/jj/658407.html∙质物变价款归属原则/w/jj/658406.html∙票据诈骗的的几种常见形式/w/jj/658405.html∙品质条款示例 /w/jj/658404.html∙按揭房买卖有哪些流程2018最新/w/jj/658403.html∙跟单信用证操作流程大全/w/jj/658402.html∙存款保险条例(2018最新) /w/jj/658401.html∙保险人接受委付后的法律效力/w/jj/658400.html∙股权融资有哪些法律风险/w/jj/658399.html∙“订金”非“定金”不买应退还/w/jj/658398.html∙三种情况不建议提前还贷/w/jj/658397.html∙请注意诉讼时效 /w/jj/658396.html∙融资租赁保理各方法律风险规避/w/jj/658395.html∙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w/jj/658394.html∙商业银行如何对其分支机构进行经常性的稽核检查/w/jj/658393.html∙如何区分融资租赁与分期付款的不同点/w/jj/658392.html∙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主体的范围/w/jj/658391.html∙贷方是否可以因借方隐瞒经营危险要求提前还贷/w/jj/658390.html∙中国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保持密切关注/w/jj/658389.html∙中国人民银行如何进行财务支出管理/w/jj/658388.html∙利益冲突法律防范的信托理论/w/jj/658387.html∙以应收账款出质的权利质权设立/w/jj/658386.html∙现金流量表的异常怎样发现/w/jj/658385.html∙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托管人资格审批/w/jj/658384.html∙禁止抵押的立法背景/w/jj/658383.html∙票据善意取得的概念/w/jj/658382.html∙城市信用合作社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w/jj/658381.html∙信用卡的申请流程是怎样的/w/jj/658380.html∙价格条款示例 /w/jj/658379.html∙汽车贷款需要提供哪些资料/w/jj/658378.html∙中信银行信用卡申请条件/w/jj/658377.html∙担保物权消灭原因 /w/jj/658376.html ∙融资租赁有哪些优点/w/jj/658375.html∙数量条款示例 /w/jj/658374.html∙票据质押行为的性质/w/jj/658373.html∙委托人有什么权利和义务/w/jj/658372.html∙什么是融资工具 /w/jj/658371.html∙票据抗辩权的类型 /w/jj/658370.html ∙承运人在行使货物的留置权时应注意的相关法律纠纷问题有什么 /w/jj/658369.html∙票据无权代理分析 /w/jj/658368.html ∙司法解释明确恶意透支的六种情况/w/jj/658367.html∙买方违约时,卖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w/jj/658366.html∙学习贯彻(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依法履行监管职责/w/jj/658365.html∙保险公司哪些事项变更应报中国保监会批准/w/jj/658364.html∙抵押财产范围 /w/jj/658363.html∙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草案详细规定银监会监管措施/w/jj/658362.html∙哪些情况不适合提前还款呢/w/jj/658361.html∙设立城市信用社必须满足何种条件/w/jj/658360.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