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础理论_PPT幻灯片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二、天人相应,形神合一
“形”指形体 “神”有广、狭之分, 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 “形”与“神”二者相互依 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
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
狭义之神是指精神、意 识、思维活动和各种情 志表现
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为
的布扬尤其重要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六、三因致病,重在七情
引起人体发生,为外感病、传染病的
致病因素
内在的因素:是七情失调,为内因病的致病因素 不内外因素:饮食失宜、劳逸失当以及跌打损伤、虫兽 咬伤、烧烫伤、冻伤等为不内外因素。饮食失宜、劳逸 失当可引起内伤病,其他因素可引起外伤病
本”,“气血生化之源”
脏腑器官、形体官窍、
的盛衰、寿命的长短以及抗
病与康复机能的强弱
营卫经络、精神情志,无
不仰仗于脾胃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三、五脏坚固,脾肾为本
肾脾先后天有相互资助作用 培养后天在养生和康复中有重要作用 人既生之后,肾中的精气,必须得到后天脾胃化生的 水谷精气的不断滋养才能保持旺盛。故强健脾胃,实
疽》说:“津液和调,变
化而赤,是谓血。”《灵 枢·五癃津液别》说: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 之于脉,化而为血”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五、精气充沛,津血布扬
精、气、血、津液之间,关系密切 精与气之间,有“精为气之母”、“气为精之用”的说 法,精的亏损可影响到气,气的亏损也可影响到精,临 床上最终精气两虚的病证更为多见,治疗也多采用精气 两补 气与血之间,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说法,
“形神合一”的最好诠释
中医养生康复学.ppt
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
二、现代医学模式
(一) 什么是医学模式 (二)医学模式的发展 (转变) (三) 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
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
?(一)什么是医学模式?
– 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 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 不同的医学模式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医学发 展特征、水平和目标。
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
? 二、中医康复学的基本概念 (一)康复定义:
WHO在医学实践中对健康的概念进行不断地修正与完 善。
最初:无病就是健康 随后:结实的体格,具有完善的功能并充分发挥作用 最新:(同前)
上述有关健康的定义强调了全面的和功能上的健康。 这一概念与现代医学在病因学、病理学和治疗学上 的新模式互相呼应。
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
? 精神上、身体上的良好状态:即我们中医学所说的“形 神合一”
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能够保养身体、防御 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方法,以达到增进健 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概念 和学科范畴
?一、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人类生命规律,研究养 生理论和养生技术,以促进健康、延年益寿为目 的的一门实用性学科。(它不同于预防医学)
2、医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变 治疗 防治结合,防重于治
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
?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 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 式的病理过程或功能障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特点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概念 和学科范畴
?(二)医学模式的发展:
第二章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础理论 PPT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础理论 1.基本理论 2.基本原则 3.康复评价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一、阴阳互根,协调平衡 《素问》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说明阴阳平衡,是保持健康和恢复 健康的必要条件,而这种平衡是互 生互长的动态平衡。
二、天人相应、形神合一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 一、调和阴阳,阴阳并重 ❖ 二、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 三、协调脏腑,重在脾肾 ❖ 四、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五、扶正祛邪,扶正为主 ❖六、避邪护正,顺应自然 ❖七、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八、保精养气,起居有常 ❖九、杂合以治,辩证施术
一、调和阴阳,阴阳并重
第三节 中医康复的评定方法 一、中医康复的评定原则 1.综合评定原则 2.分期评定原则
二、中医康复的评定方法
1.四诊评定法 2.动诊评定法 3.测诊评定法 4.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法
谢谢
七、避邪护正,顺应自然
❖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 “故智者养生也,顺四时而避寒暑”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八、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 运动形体,清静精神 ❖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九、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调治,辩证施术
❖ “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 病皆愈”
三、五脏坚固,脾肾为本
五脏坚固,是指五脏坚强,并能发 挥其固藏精气的作用。
五脏中强调以脾肾为本,肾为先天 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四、经气流通,血脉调和
“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 与众其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 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 生气以长,命曰圣王。”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第1页
❖中医学区分西医学基础特点 是什么?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第2页
中医学概念
❖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经数 千年发展而形成,是中医研究人体生 理、病理以及疾病诊疗和防治一门科 学。其含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 技术和养生方法。它包含中医基础医 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康复医学等内 容。
第27页
❖ 2、说明人体生理功效——“阴平阳秘,精
神乃治”。
❖ 阴气平顺,阳气固密,阴阳双方在对 立制约消长中维持着相正确动态平衡,人 体生命就正常。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第28页
3、说明人体病理改变
(1)正、邪含义 正:正气,指人体结构与功效活动及
其抗病和康复能力。包含脏腑、经络、精 气血津液及其所产生维护人体健康能力。 用阴阳来区分其属性,可分阳气和阴精两 个别。
第6页
(一)整体观念 “整体”是指完整个体,“完整”
一词数学概念是不可分意思。
中医学整体观念是指机体本身完 整性和人与外环境统一性。
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一体,形神一
体
(1)
组织结构——不可分割。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经过 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作用,组成了心 肺脾肝肾五大生理功效系统。
病性质、疾病部位及邪正之间关系。如:
风寒表实证,
❖ 病因一风寒
❖ 病性一寒
❖ 病位一表
❖ 邪正关系一实
❖ 反应了疾病在现阶段本质,可作为治疗
疾病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第18页
❖ (3)、病:疾病,
❖
疾病是指致病邪气作用人体后,
正邪斗争而引发阴阳失调所出现含有
中医养生康复基本理论
调补阴阳
•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 人体健康的基础,调补阴阳就是通过调理人体的阴 阳平衡,以促进身体健康。- 调补阴阳的方法:中 医调补阴阳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针灸 按摩等。
注重脾胃
• 脾胃为后天之本: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 生化之源,注重脾胃的养生和康复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 脾胃养生的方法:中医脾胃养生的方法包括 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
药物调理
辨证施治
根据个体症状、体征等综合因素,进行辨证分析 ,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用药有度
严格遵守医嘱,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
预防为主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或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性用药 措施,以降低发病风险。
04
中医康复适宜技术
针灸疗法
疏通经络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功导引
调心养神
气功导引注重调心养神,通过意念和呼吸的配合,调节身心状态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促进气血运行
气功导引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其他不 适症状。
增强内脏功能
气功导引可以通过特定的呼吸和动作练习,增强内脏功能,提高身 体的抵抗力。
饮食调理
1 2
食疗养身
饮食调理注重食疗养身,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 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滋养身体、补充营 养、增强抵抗力。
调和气血
针灸疗法可以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其他不适症 状。
调理脏腑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理脏腑功能,改善消化、呼 吸、泌尿等系统的功能。
推拿按摩
舒缓肌肉
01
推拿按摩可以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肌肉疲劳和僵硬感。
中医养生康复基本理论
从单一的疾病康复扩展到健康维护、亚健康干预以及慢病管理等 多个领域,全面发挥中医养生康复的优势。
创新研究方法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中 医养生康复研究的创新发展。
中医养生康复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整合医疗资源
加强中西医结合,充分 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和设 备,提高中医养生康复 的临床效果和普及程度 。
运动养生
太极拳
五禽戏
太极拳是一种轻柔、缓慢、连续且有节奏的 运动,可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 。
五禽戏是一种仿生运动,可以舒展筋骨、强 健身体,同时模仿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有益 于心理健康。
八段锦
散步
八段锦是一种全身性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 量、提高身体柔韧性,有益于身体健康。
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可以促进 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益于身体健康 。
传统养生
是中医养生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注重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四时、调养五脏、疏通经络 等,以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
养生康复的原则
顺应自然
中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保持体内阴阳平衡。
形神共养
中医强调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重身体健康,还要注重精神健康。通过调养心神、愉悦心 情、消除不良情绪等方式,达到身心和谐、健康长寿的目的。
藏象理论
五脏六腑
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是人 体的重要器官,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维持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是保 持健康的关键。
精气血津液
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精、气、血、津液等。这些物质不 足或运行不畅会导致疾病,通过补充和调节这些物质可促进康复。
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ppt课件
精
神
精 气 神——气
“气”,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的一种朴素认识。
在传统医学和养生学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 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原动力。 由于“气”在人体内分布的部位及作用不同,因而 具有不同的名称,如:呼吸之气、水谷之气、脏腑 之气、经络之气等。 就其生成和作用而言,主要有元气(真气)、宗
阴阳 偏盛
阳盛
阴 阳 失 调
阴阳 偏衰
伤阴
兼阴虚(阳胜则阴病)
阴虚
阴不制阳
虚热证(阴虚则热) 阳虚(阴损及阳)
不能生阳 阳虚 阳不制阴
虚寒证(阳虚则寒) 阴虚(阳损及阴)
不能生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二)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三)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制化
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明亮、温热、活动、兴奋、 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
事物阴阳属性的 两类特定的相反 趋向
晦暗、沉静、抑制、向下、 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
《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 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五行相生:相生为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难经》: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五行相克:相克为相互克制、制约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内经》: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 衡协调的关系。 木
中医养生康复基本理论
中医药物康复不仅关注疾病本身,还注重整体调理,通 过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等途径,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药物不良反应
中医药物康复对药物不良反应有深入认识,注意防范和 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确保安全用药。
04
中医养生康复的现代应用
现代医学对中医养生康复的认识与应用
整体观念
现代医学认识到中医养生康复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内部机能的协调与平衡,注重生理、 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调理。
五行养生法
根据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着人体的不同器官和功能。通 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维持五行平衡,促进身体健康。
脏腑养生法
保护脏腑
中医强调保护脏腑功能,注重饮食、作息和情志等方面的调节。通过合理饮食和 运动等手段,促进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
食养脏腑
中医认为食物也有五行属性,不同食物对脏腑有不同的滋养作用。通过合理搭配 食物,可以调节脏腑功能,维持身体健康。
中医养生康复在健康产业发展中的前景
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健康产业 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为中医养生康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
中医养生康复市场潜力巨大
中医养生康复作为一种独特的健康服务模式,具有较高的文 化内涵和特色优势,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具有巨大的 市场潜力。
以情胜情
中医认为不同的情志之间存在相互克制的关系,通过一种情志来克制另一种 情志,可以调节身体状况。如喜胜忧,通过开心快乐的事物来缓解忧虑和压 力。
03
中医康复的基本理论
中医心理康复
心理调适
01
中医心理康复注重心理调适,包括情志调理、认知行为疗法、
音乐疗法等,旨在调和情志、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态。
中医养生康复ppt课件
社区服务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社会 化综合康复
组织结构
县级小组、街道指导、基层康复
7
高脂血症
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 几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
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
8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膳食结构 疾病:
糖尿病 甲减 肾病 胆道阻塞
20
5 益气健脾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是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通常是根茎或全草入药,其味 苦、性寒、无毒,有养心健脾、益气和血、除痰化瘀之功效。该植物含有6种人参皂苷, 是唯一能从人参属以外提取人参皂苷的植物。绞股蓝总苷的各种制剂对高脂血症治疗 后TC、TG明显下降,HDL-C作用不明显 [15] ;其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肾病综合 征伴高脂血症总有效率都达85%以上 [16~17] 。可见绞股蓝总苷对原发性及继发 性高脂血症都有较满意的疗效。单味绞股蓝有难以忍受的副作用(乏力、嗜睡),故 常与银杏配伍使用。
11
康复辨证
中医对本病认识
归属“痰证”、“眩晕”等范畴。 病理基础是痰湿,脂浊,瘀血。
辩证分型
痰湿阻遏型 肝胆湿热型 脾虚湿盛型 肝肾阴虚型 阴虚阳亢型 气滞血瘀型
12
康复方案
限制总能量、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高纤维 饮食、饮茶戒烟限酒、优化生活方式 不宜长期服用降脂药物
过量的前提下,可选择以下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豆类食物、燕 麦麸(糠)、玉米外皮。
也可选择下列动物性食品:海蛰、牛乳(鲜)、酸奶、脱脂牛奶粉、 海参(鲜)、牛蹄筋(熟)、猪蹄(熟)、蛤蜊、牛肉(瘦)、猪肉 (瘦)、羊肉(瘦)、兔肉、带鱼、蛇肉、鸡肉松、盐水鸭、田鸡、 鲤鱼、草鱼、大黄鱼、鲢鱼等。
中医养生康复学课件
(一)滋养作用 水谷精微滋养脏腑、经脉,乃至筋骨、肌肤、皮毛等,并与人 体的真气结合,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抗御邪气。 有滋养作用的食物大多味甘、性平。具有滋养作用的粮食、水 果、蔬菜、禽蛋、肉、乳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维生素、 激素。
(二)调整作用
保持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就是养生最重要的法则。利用饮食的 性味对机体阴阳失调进行调整。对阳虚者补阳,选用羊肉、牛 肉、狗肉、核桃、海虾、韭菜、干姜等甘温、辛热类食物补助 阳气;阴虚者当清补,选用甲鱼、海参、银耳、百合、黑木耳、 藕、荸荠等甘凉、咸寒类食物养阴生津;偏热体质或热性疾病, 可选用性质属寒的食物,如梨汁、藕汁、西瓜、绿豆、茶等清 热、生津、利尿;偏寒体质或寒性疾病,可选用性质属热的食 物,如胡椒、茴香、辣椒、生姜、香菜等温里散寒。 (三)预防作用
的最佳季节。
不同季节脏腑气血偏旺也不同,“肝旺于春(属木),心旺 于夏(属火),脾旺于长夏(属土),肺旺于秋(属金), 肾旺于冬(属水)”
(二)把握时间
《内经》中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人体应激能力的物质基础——肾上腺激素的分泌,是早晨、上 午相对兴盛,下午、晚上相对减弱,午夜达最低点。
(8)理气类:常以橘皮、香橼、佛手、刀豆、玫瑰花、小茴香、 豆蔻等,理气食品为主或与砂仁、佛手、香附等理气有无相配。 适用于气机阻滞的脘腹胀闷、胁肋胀痛等症。
(四)延缓衰老作用
肺、脾、肾三脏功能衰减导致人体早衰,食物以调补肺、脾、 肾为主延缓衰老,尤重补益脾肾,如芝麻、桑椹、枸杞子、薏 苡仁、龙眼肉、核桃、蜂皇浆、山药、牛奶、甲鱼等。
(五)治疗与辅助治疗作用 二、饮食康复的原则 (一)平衡阴阳调整体的原则 如阳热亢盛,耗伤阴液,选绿豆粥泻阳和阴;阳虚不能制阴, 饮食采用温经散寒,选当归羊肉汤、羊肉羹等。 (二)协调脏腑重脾肾的原则 如视物昏花的病证,为肝血不足表现于目,饮食采用滋补肝肾 法,选猪肝炒枸杞苗、猪肝羹等。 口舌生疮的病症,为心胃火旺表现于口舌,饮食采用清胃泻火, 选食灯心粥、竹叶芦根茶等。 有时脏腑病变,可能是它脏病变所致,如肾阴虚不能滋肺,选 食百合枸杞羹;头痛耳鸣,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肝阳上亢的 病症(高血压),可饮菊花茶、芹菜粥等清肝潜阳。
第二章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础理论
行气活血,重在化瘀
五、惜精养气,起居有常
固护肾精
“是故五脏主藏精气者也,不可伤,伤者失守而 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培养元气 起居有常
六、扶正祛邪,扶正为主
益气与养血法
滋阴与温阳法 气血阴阳兼补
扶正祛邪并用
七、避邪护正,顺应自然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二、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养形治形
调摄饮食,充养形体 适度锻炼,强健形体 谨慎起居,保养身体 适宜技术,恢复功能 养神治神 修身养性、少私寡欲、情绪乐观、情志制约
三、协调脏腑,重在脾肾
协调五脏,补固为主
协调六腑,泻通为主 协调脏腑,脏腑互治
久病不复,调补脾肾
四、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第二中医养生康复技术 基础理论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础理论 1.基本理论 2.基本原则 3.康复评价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一、阴阳互根,协调平衡 《素问》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说明阴阳平衡,是保持健康和恢复 健康的必要条件,而这种平衡是互 生互长的动态平衡。
二、天人相应、形神合一
三、协调脏腑,重在脾肾
四、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五、扶正祛邪,扶正为主 六、避邪护正,顺应自然 七、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八、保精养气,起居有常
九、杂合以治,辩证施术
一、调和阴阳,阴阳并重
人体内阴阳的平衡
人与自然的阴阳平衡(四时)
着装/饮食/起居情志等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 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故智者养生也,顺四时而避寒暑”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八、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运动形体,清静精神
中医养生康复学(全套课件465P)
英语中的健康“health”一词的含义 为安全的、完美的、结实的。
汉语中,“健”是身体强壮有力; “康”为平安、安乐。从词义上看,汉语 对健康的定义更为全面,包含了体格强健、 心理安乐、适应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健康乃是一种在 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1947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0 岁的国家就是长寿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长寿国家:瑞典、挪威、 荷兰、日本、冰岛、丹麦、法国、美国、波多黎 各、加拿大、瑞士等。 目前(2002年)中国百岁老人共有一万七千 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近一千万人。
一、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命观
中医学认为,人生活在宇宙之间,生命活动必然会 受到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影响,因此,人体的所有活 动必然与自然息息相关。 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必须是和谐 有序的,反之,会对健康不利。这就是“天人相应”、 “形神合一”的思想。 因此,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特别强调人与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
目前公认世界上有五大长寿地区:前苏联高加索、 巴基斯坦罕萨、厄瓜多尔卡班、中国新疆的南疆和广西 的巴马。 按中国的标准确定有六个长寿地区:广西巴马县、 新疆玛依地区、四川乐山市、辽宁兴隆村、湖北钟样市、 江苏如皋市。其中如皋全市145万人口中,有172位百 岁老人(2002年),远远超过联合国确定的每百万人口 75位百岁老人的长寿地区标准。
中医养生康复学
美国著名健康营养专家加利· 纽尔说:“一 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身心。”
课程内容: ※ 中医养生康复学理论基础 ※ 养生、康复的自然方法 ※ 养生、康复的医学技术 ※ 养生、康复禁忌
20242024中医康复ppt课件完整版
2024中医康复ppt课件完整版•中医康复概述•中医康复理论基础•中医康复方法与技术•常见疾病中医康复方案目录•现代医学技术在中医康复中应用•中医康复效果评估及展望01中医康复概述中医康复定义与特点定义中医康复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多种手段,促进人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
特点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施治,以自然疗法为主,无毒副作用,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康复历史与发展历史中医康复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医康复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逐渐成为现代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康复基本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分型,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注重调整患者的整体状态,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
既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又要缓解患者的症状,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强调未病先防,通过中医康复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辨证施治原则整体调理原则标本兼治原则预防为主原则02中医康复理论基础脏腑功能正常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础,中医康复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来促进健康。
脏腑功能与健康脏腑失调与疾病脏腑康复方法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中医康复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来治疗疾病。
包括药物、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旨在恢复脏腑功能平衡。
030201经络系统与人体健康经络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调节系统,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经络失调与疾病经络失调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中医康复通过疏通经络来治疗疾病。
经络康复方法包括针灸、拔罐、刮痧等多种方法,旨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阴阳五行与中医康复阴阳平衡与健康阴阳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础,中医康复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促进健康。
五行养生法根据五行理论,调和阴阳平衡,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养生。
阴阳五行与疾病治疗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选择相应的康复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 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 PPT
(三)正治与反治
1、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原则,即采纳与 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适用于疾病的本质与现 象相一致的病证
(1)寒者热之:指寒性病证表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 (2)热者寒之:指热性病证表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 (3)虚则补之:指虚损病证表现虚候,用补益扶正的方药治疗 (4)实则泻之:指邪实病证表现实象,用攻邪泻实的方药治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是故圣人不治已 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 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 亦晚乎!”
二、预防的基本原则
(一)提高正气,增强抗邪能力 1、重视调摄精神 2、注意饮食起居 3、加强身体锻炼 4、人工预防免疫
二、预防的基本原则
(二)避其邪气,防止病邪侵害 1、避其邪气 2、药物预防
扶正与祛邪相兼:主要适用于正气已虚、邪气仍实的虚实夹杂 证。如以正虚为主者,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以邪实偏重者, 则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或先扶正后祛邪,或先祛邪后扶正, 或攻补兼施
“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二)治标与治本
• 从正气与邪气来讲,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 从病因与症状来讲,病因为本,症状为标 • 从先病与后病来讲,先病为本,后病为标 • 从新病与旧病来讲,旧病为本,新病为标 • 从病变部位来讲,脏腑为本,肌表为标 • 一般来讲,“本”代表疾病过程中占重要地位与起主要作用的方
(一)扶正与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机体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 原则,主要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要矛盾的病证。如气虚者益气, 血虚者补血,阴虚者滋阴,阳虚者温阳等
祛邪:即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与损害的一种治疗原 则,主要适用于邪气盛、正气未衰、以邪实为主要矛盾的病证 。临床可依照具体病证,选用发汗、攻下、清热、散寒、消导 、祛湿、涌吐、化瘀等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养形治形 调摄饮食,充养形体 适度锻炼,强健形体 谨慎起居,保养身体 适宜技术,恢复功能
❖养神治神 修身养性、少私寡欲、情绪乐观、情志制约
三、协调脏腑,重在脾肾
❖ 协调五脏,补固为主 ❖ 协调六腑,泻通为主 ❖ 协调脏腑,脏腑互治 ❖ 久病不复,调补脾肾
四、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础理论 1.基本理论 2.基本原则 3.康复评价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一、阴阳互根,协调平衡 《素问》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种平衡是互 生互长的动态平衡。
二、天人相应、形神合一
❖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建立在与自然界的规律 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即天人合一。
❖ 疏通经络,首重奇经 ❖ 行气活血,重在化瘀
五、惜精养气,起居有常
❖固护肾精 “是故五脏主藏精气者也,不可伤,伤者失守而 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培养元气 ❖起居有常
六、扶正祛邪,扶正为主
❖ 益气与养血法 ❖ 滋阴与温阳法 ❖ 气血阴阳兼补 ❖ 扶正祛邪并用
七、避邪护正,顺应自然
二、中医康复的评定方法
1.四诊评定法 2.动诊评定法 3.测诊评定法 4.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法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不顺四时之和,数犯八风之害与道相失,
则天真之气,未期久远而致灭亡” ❖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形为神之基、神为 形之主。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五、精气血津液 ❖养生康复的物质基础
六、三因致病,重在七情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 “故智者养生也,顺四时而避寒暑”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八、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 运动形体,清静精神 ❖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九、杂合调治,辩证施术
❖ “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 病皆愈”
第三节 中医康复的评定方法 一、中医康复的评定原则 1.综合评定原则 2.分期评定原则
❖ 一、调和阴阳,阴阳并重 ❖ 二、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 三、协调脏腑,重在脾肾 ❖ 四、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五、扶正祛邪,扶正为主 ❖六、避邪护正,顺应自然 ❖七、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八、保精养气,起居有常 ❖九、杂合以治,辩证施术
一、调和阴阳,阴阳并重
❖人体内阴阳的平衡 ❖人与自然的阴阳平衡(四时) 着装/饮食/起居情志等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 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