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做教师 一辈子学做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平昌县邱家小学张胤
近日,受学校派遣,我到县上参加了“省骨干教师送课到县”活动,不胜荣幸。
虽仅短短三天,却让我感触颇深。
到我县来送课的有全国优秀教师,有省骨干教师,有省劳动模范,有国家教材培训专家成都市教育学会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他们精彩的讲解,有条不紊的教学过程,大胆的教学思路,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让人叹为观止,让人回味无穷,让人获益匪浅,让人思绪万千……回想自己平时的教学准备和教学方法,我脸上火辣辣的直冒烟。
课改的春风吹拂我们这个穷乡僻壤的山旮旯几年了,兴许一些话题都吹成秋天的柳叶儿一般的颜色了,可是,效果呢?县级,尤其是我们这些区乡级学校贯彻执行得如何呢?我们真的是按课改的理念在进行教学吗?我们的课改成功了吗?我们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但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这几个概念也是模棱两可,虽然站在三尺讲坛有些岁月了,但却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为了教书而教书,没有亮点,没有更新,没有深层次地理会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我惭愧之至,无以言表。
当然,像我一样的教师也许不胜枚举吧。
这次,专家们就将我们的教学方法精僻地归纳了出来。
在此,我将这次所学及其感受略作赘述,以此警示自己,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为山区教育做出自己该做的贡献。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学题;是庄子的逍遥引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伏枥,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语文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的元素……这是罗良建老师留给我的语文的含义。
他如同诗,如同画,如同高山流水,如同竹简甲文,他包罗万象,他五彩缤纷,他古色古香,他清朗明亮,他赋予了时代的气息,他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向往,他让我迷失,他让我沉迷。
而小学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强盛的基石。
所以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尤为重要。
罗老师先分析了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把他形象地称之为“鸭子教学”:一、赶鸭子。
上课前,把孩子们像鸭子一样地赶进教室。
二、填鸭子。
上课时囫囵吞枣地把所有知识使劲地给学生灌输,不论他懂不懂,不管他学不学,反正得记下。
三、烤(考)鸭子。
一个单元一个学期,得把学生拉在一起考一考,看他们装了多少,能运用多少。
四、板鸭子。
就是在我们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在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下,我们的孩子被“烤”(考)得似人而非人,就像供在案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般的呆板的鸭子。
是啊,也难怪外国人评价中国人说的:中国人就是高分低能,考试天下第一,办事效率最低,十个中国人一起,不是吵嘴就是攻击……说得太好了,讲得太精彩了。
结合一下自己以前的教学,的确如此,的确如此啊!
正因为这些原因,所以现代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一个民族的兴衰在教育,而教育在教师。
我们肩上的担子不轻啊,面对滚滚而来的教育改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总不至于还像以前的鸭子式教学吧!这次学习就好像一股强心剂,让我,让更多的老师明白了什么才是现代教育,如何才能抓好小学语文基础教育。
一、小学生等于儿童
没有童心的老师不是一个成功的老师。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小学生亦即是儿童。
儿童常常具有感性、直觉、逻辑性不强,纯真、亲近自然等特点。
所以对于儿童教学,我们应以儿童的思维理解世界和感受世界的角度去正视他们。
具体表现为:带上儿童的经验,关注儿童的关注,快乐儿童的快乐,幸福儿童的幸福。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认真研究《儿童心里学》,把自己当作儿童中的一员,去体会他们的经历,感受他们的情感,揣摩他们的思维,并在此基础上熟悉文本,钻研文本,以文本为导向,完成语文教学。
儿童不同于成人,他们的思维,他们的认识事物的能力,他们的做事风格都迥乎于成人。
他们的情感具有发展性和不稳定性:一方面,少年不识愁滋味,即使孤苦也不乏激情的渴望,即使痛苦也不乏新奇的发现;一方面又“假老练”,病态模仿大人的冷漠,但缺乏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感的理性,因此有时甚至发展为残酷。
作为老师,我们应正确引导,正确解释,把他们引到正确的人生观上来,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怒发上冲冠,一棍子打死。
这样就触动了儿童的逆反心理,加大了他们的反抗意识,扭曲了他们的灵魂。
比如,我两岁的孩子的模仿力足让我惊讶:电视里唱歌,她学;电视里跳舞,她也学;我平时翘着二狼腿,她也不停地模仿;就连大人咳嗽、走路以及表情她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应多观察,多留心,正确引导,循循善诱。
罗老师给我们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两个三四岁的孩子在一起聊天。
男孩子对女孩子说:“我很喜欢你哟!你别辜负我呀!”女孩子回答道:“我妈妈说的,喜欢这个词可不能乱说哟,那是要负责任的哟!”男孩子答道:“说那些,你以为我是一两岁的孩子哦!我说的什么我当然晓得塞!”从这么一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小孩子的模仿力有多强,这些话语很成人化,因为这是他们平时不知不觉中在大人那儿,或是电视上学到的。
但是面对这样的孩子你能做出什么样的评价?也像对待初高中的孩子一样的教育吗?显然不能。
相反,我们在听到这个故事时,更加看出了孩子们的聪明好学和学以致用,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让他们将这种好学敢用的习惯用于学习,岂不妙哉!
卢家楣说:“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想象,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们在想象中升华,在愉悦中求知,在团结互助中进步,那么,孩子的天赋得到了运用,孩子们的激情随时迸发,他们自主的学习和探求能力就会进一步提高。
这些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有用,将来走入社会,他们就会有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事情能清醒地判断,工作中也会积极主动地和同事配合研讨等等。
如此一来,怎么可能解决不了工作中的疑难?
二、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先生很好地对教育教学进行了诠释。
看看现在的课改,好像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语文课丢失了自己,要么讲风太重,要么问风太浓。
以前是老师的一言堂,一节课全是老师泡沫横飞地讲解,学生只是记的机器,装的容器。
而现在呢?公开课花枝招展,课件纷繁复杂,老师的问题是层出不穷,学生答得口干舌燥。
课堂乱成了一锅粥,学生自由得像天上的鸟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难道这就是我们课改想要的结果吗?孩子们在课堂上究竟领悟了多少?是不是
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教学效果能不能提高?如何来评判孩子们接受知识的多少?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
”我们应遵循教育规律,根据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让学生去学。
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1、正确深入地文本解读。
2、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
3、机动灵活的教学实施。
教师在上课之前应放松心态,享受文本,了解文本大意;然后潜心钻研细读文本,透视文本,感悟文本内涵;浸润文本,与作者共鸣,并拓展文本,写好教学设计。
教师应做文本的知音,跑马观花是感受不到好风景的。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只有与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阅读课文,丰富文本的外延。
一堂课的好坏,不仅仅在于课前准备,有时更应该相机行事,临场发挥,让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在一堂课中,作为老师,我们应千方百计地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课前或者安排预习,上课时或者根据文本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
不能孤立地讲解一篇课文,因为每篇文章属于一个单元,也不能孤立地教授一个单元,因为这个单元属于整本教科书,而一本教科书(这里我们只说小学语文)不仅仅是一本书,他是中华民族的精华所在,所以我们教授语文不仅仅只是因为把一本教科书完成了就万事大吉。
那样一来,我们还真成了一本书的民族。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得继承和发扬。
因此一堂课的拓展尤为重要,上下五千年,纵贯古和今。
这样学生不只是因为读书而读书,老师也不仅是为了教书而教书。
我们的教材,是经过专家学者仔细研究,认真分析后选择来的文章,不论是写作方法,文字修辞,还是内涵外延都是匠心独运,包罗极广。
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不仅仅只是放在文本的认知上,更应该让他们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感悟文字的隽永意境,并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对文本进行赏析、评价,然后写出自己的文章来。
如此一来,学生就大有所获了。
语文课注定要育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感悟语言的美,还要让他们品味文字里字里行间的儒家学说的味,并在此基础上饱尝中华文字的醇香。
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中国文学讲究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应该一样来个不囿教材,不拘形式。
在育人方面,也是一样,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应在教学中看到学生的某一个闪光点,某一方面的长处,并加之引导,让他们成为某方面的高素质的人才。
三、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感受很深。
是啊,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书山有路,学无止境。
部分老教师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教了几十年书,新课程改革以后,却不知该怎么教书了。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对课程改革的浪潮,我们应深深反思。
巴中的一位教育家晏阳初说过这么一句话:“一辈子不当官,一辈子不发财,一辈子致力于教育事业。
”其实语文教学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单纯地去教字词句,而是去“染”。
这里的“染”是耳濡目染的“染”,也就是通过老师的熏陶让学生进步,让学生成才。
但是如何才能达到对学生的“耳濡目染”呢?没有丰富的知识,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没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我们能“染”学生吗?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是他们学习的楷模,如果我们不思进取,不求变革,不求踏实认真,只是去哗众取宠,只是去投机取巧,只是去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那么“染”出来的学生恐怕不再是出淤泥而不染了吧!
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终身学习很有必要。
我们得时时,处处去学习,去充实自己,让自己的知识更加富有,让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先进,让自己真正成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知识上的富翁。
教师的一生,应该是艺术的一生,学习的一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才能在课堂上顺手拈来而游刃有余。
而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应该是艺术的语言,是饱含情绪饱含思想的语言。
所以我们得学习,再学习,才能进步,更进步。
还是借用于漪老师的那句话:“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