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引言抛锚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与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相比,抛锚式教学更加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本文将介绍抛锚式教学的定义、特点和优势,同时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抛锚式教学。
一、抛锚式教学的定义抛锚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抛锚式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主动参与并深入理解知识。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思考问题、提出观点,培养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抛锚式教学的特点1.学生主导:在抛锚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通过提出问题、制定学习计划和进行合作学习来推动学习的进展。
教师起到的是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方向。
2.自主探究:抛锚式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
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实践操作和开展实验等方式,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3.合作学习:抛锚式教学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多元评价:抛锚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多元评价。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抛锚式教学则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项目作品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抛锚式教学的优势1.激发学习兴趣:抛锚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更加愿意深入学习和探索。
2.培养创造力:抛锚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地思考和提出观点,锻炼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升综合能力:抛锚式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和多元评价的方式,学生可以较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认知、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4.个性化发展:抛锚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抛锚式教学模式案例
抛锚式教学模式案例一、案例背景描述:在学校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卡壳,缺乏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于是,他决定引入抛锚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过程:1.引入:教师选择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例如:“一个人从A地走到B地,若每天行进的距离是前一天行进距离的一半,需要多少天才能到达目的地?”。
教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2.抛锚:当学生遇到困难而无法继续思考时,教师不急着给出答案,而是抛出一个“抛锚”,例如:“小明认为每天行进距离的一半太慢了,他想一次增加1公里,这样会快一些吗?”这个“抛锚”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他们开始重新审视问题,并找寻解决方法。
3.探索:学生开始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或引导思路,但并不给出确切答案。
4.发现:学生通过不断尝试和思考,发现每天行进的距离构成一个等比数列,进而可以利用数列求和公式来计算需要的天数。
他们逐渐理解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开始解答问题。
5.总结:在学生们完成问题解答后,教师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通过对各种不同的解法的比较和分析,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发散思维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都很重要。
6.拓展: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更复杂的数学问题,例如:“如果每天行进的距离是前一天的$\frac{3}{5}$,需要多少天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效果评价:通过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引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不再依赖教师的直接指导,而是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找到答案。
此外,学生们也逐渐发展出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抛 锚 式 教 学 模 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
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1.理论基础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2.基本程序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学习情境包括自然情境、社会情境、语言情境、教学情境、虚拟情境等,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充分模仿这些情景。
由于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不会满足于课本里所提到的内容,所以多媒体课件要求有丰富的素材,用真实的事物刺激和引导学生学习,让课堂充满趣味性。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大量的实践和发现活动都与学习者问题解决有关,学习者问题解决过程包括5个步骤:①开始意识到难题的存在;②识别出问题;③收集材料并对之分类整理,提出假设;④接受和拒绝试探式的假设;⑤形成和评价结论。
其实我们就是利用多媒体真实性、趣味性,让学生在大量的素材下进行问题的5步骤解决过程。
把“锚”抛下去,让学生确定问题,进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指导的教学模式。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抛锚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抛锚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是一种基于学生先前知识和经验,通过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注重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抛锚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抛锚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背景,同时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技能。
以下是关于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和实践的一些重要步骤和方法:1.确定学习目标:在设计抛锚式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这些目标应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并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匹配。
3.提出问题:在引入情境后,教师可以设定一些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问题可以涉及不同的学科领域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4.提供资源: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供各种资源,如书籍、资料、网络资源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展开思考和独立学习。
5.引导学生:在学生开始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6.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设计各种活动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这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
7.评估学习效果: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
在实践抛锚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积极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此外,教师还需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总而言之,抛锚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抛锚式教学模式
局限性
1、教师方面
抛锚式教学策略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一个开放、逼真的问题情 境中识别问题,产生学习的需要,然后通过老师引导以自主学习的 形式解决问题。可是对于相关教学内容,不可能只是确定出一个问 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确立不一样的问题,而老师不可能成为学生 所选择的每一个问题的专家,那么老师在引导时就会存在这样或那 样的问题,这就给老师提出一个很大的挑战,老师不再是传统意义 上知识的一个传授者了,而更应该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者。只有不断 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
19
Company Logo
幻灯片放映结束 !
20
请您提出宝贵意见!
21
O(∩_∩)O谢谢各位!!!
22
7
案例分析
《Flash动画制作》课中,学生在学习了Flash的工作 环境、Flash绘图工具的使用、Flash的时间轴及Flash的 图层后,就可以进入Flash动画制作的教学。运用“抛锚 式”教学模式进行Flash动画制作的实例教学,可收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进行Flash动画制作的实例 教学,教学目的是通过播放Flash动画实例,学生仿照实 例制作,小组协作讨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会话, 掌握Flash动画的制作技巧,进而自主创作动画。
18
Company Logo
抛锚式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抛 锚式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在挑战之一就是角色的转达 换,即教师应从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教练”和学生 的“学习伙伴”,即教师自己也应该是一个学习者。 例如:应激励学生在探究支撑物时,去识别自己的问 题、目的和课题。教师允许学生尽自己的最大可能指 导自己的学习。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模式
缺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 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 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 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 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 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 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对于化学这门学科,其内容有严谨结 构,化学的现象和规律源于生活,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这就要求创设 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 资料,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教师 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制造 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以引起他们的反省及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 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 则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例如《元素周期表》 则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例如《元素周期表》第二、第三课时 的教学,为创设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教学环境,首先提出思考题:如何 利用元素周期表判断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怎样通过实验归 纳得出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从同 周期元素和同主族元素两方向进行研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 记录。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根据实 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如有条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作动态演 示,帮助学生从中得出同周期元素与同主族元素的结构、位置与金属 性、非金属性变化的关系的结论。
2.主动学习 2.主动学习 有关研究发现,使学生理解问题解决和交际 体验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们积极地参与由影像支 持的各种活动。在抛锚式教学的夏洛克项目中, 持的各种活动。在抛锚式教学的夏洛克项目中, 这些活动包括:a)注意影像中建议的有关进一步 这些活动包括:a)注意影像中建议的有关进一步 探索问题的提示部分;b)确认与这些问题相关的 探索问题的提示部分;b)确认与这些问题相关的 信息来源(通常主要是通过图书馆和数据库的搜 寻);c)阅读相关信息并将其带回小组;d)与班 寻);c)阅读相关信息并将其带回小组;d)与班 级中其他成员交流小组工作的成果。 在杰斯帕系列中包括的活动有:a)考虑多种 杰斯帕系列中包括的活动有:a)考虑多种 可能的解决方案;b)确定完成每项方案所必需的 可能的解决方案;b)确定完成每项方案所必需的 子目标;c)识别相关资料并将其与非相关的资料 子目标;c)识别相关资料并将其与非相关的资料 区分开来;d)核算相宜的答案,以便对多种解决 区分开来;d)核算相宜的答案,以便对多种解决 方案进行评估;e)与同组或同班成员交流自己的 方案进行评估;e)与同组或同班成员交流自己的 推理。
抛锚式教学的简单例子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是一种以具体情境和现实问题为基础,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应用知识的教学方法。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抛锚式教学的例子:
主题:植物生长
1.创建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植物园,在其中一部分区域植物停止了生长,学生可以观
察到这些植物的外观和环境。
2.引发问题: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这些植物停止了生长?" "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
它们重新开始生长吗?"
3.探索和研究:学生在小组或个人中进行研究,使用工具如放大镜、土壤测试工具等,观
察和测量植物的特征,并收集数据。
4.分析和总结:学生在小组讨论或班级分享中,分析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收集到的数据,尝
试找出植物停止生长的原因,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5.应用知识:根据他们的发现和理解,学生制定一个计划,通过给植物提供适当的水、光、
温度或肥料等,帮助植物重新开始生长。
6.反思和评估:学生回顾整个过程,评估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否有效,并思考他们在探究过
程中学到了什么。
这个例子中,通过引入一个实际情境和问题,学生被鼓励主动参与观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他们不仅学习了植物生长的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力、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技巧。
抛锚式教学通过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探索和应用知识,提供了更深入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抛锚式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抛锚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抛锚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真实、有意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案例以某中学八年级数学课为例,探讨抛锚式教学的实践过程。
二、案例描述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性质,并能运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1)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是平面上所有点到一个定点(焦点)和到一条定直线(准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2)抛物线的性质:对称性、开口方向、顶点坐标等。
(3)抛物线的应用:求解实际问题。
3.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抛物线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抛物线?抛物线有哪些性质?(2)抛锚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动画视频中的抛物线,让学生总结出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以下问题:①如何确定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②如何根据抛物线的性质求解实际问题?③抛物线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尝试解答这些问题。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探究。
例如,某工厂需要设计一个长方形仓库,仓库的一边靠墙,另外三边与墙相距相等,且仓库的长是宽的两倍。
请设计一个长方形仓库,使其面积最大。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展示交流,分享成果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强调抛物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课堂小结,巩固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抛物线的性质和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案例反思1. 抛锚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播放动画视频,创设真实、有意义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抛物线的知识。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抛弃了以教师为中心, 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 教学模式,而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 在整个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 者的作用。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就 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的教学 方法。抛锚式教学形象地将确定所需表达的课题 成为“抛锚”,一旦课题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 和教学进程也就确定了,如同轮船被锚固定住一 样。因此,抛锚式教学也称“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 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 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 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 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大纲明确 要求课程的目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激发学 习者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重点,使学生获得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英语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尽量 真实的语言情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 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 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 见,建构主义与英语教学目的在理论上是一致的。
效果评价
• 抛锚式教学过程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 的学习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亲自参与了对知识的构建,加深了对知识 的理解,并且能够根据自身学习的反馈信息形 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 中应动态的了解每个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 导,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将学生的认识学习 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发展有关体验的表征
• 抛锚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对自己体验的 表征,以便为正迁移创造条件。例如,在夏洛克项目中, 学生不仅仅关注在“年轻的夏洛克”影像中所呈现的具体 故事,而且还讨论撰写连贯而富有感染力的故事的一般原 则。在杰斯帕系列中学生学习多种解决途径表征,总结数 据并讨论各种题目的一般牲(如,旅行的策划、商务活动 的策划、测量等)。由于每一个题目都有两种历险,学生 对它们的异与同的讨论有助于他们将注意力集中于一般特 征,而不是具体细节。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引起材料,它 们能鼓励学生从新的观点出发重访最初的历险中一些参数的变化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1.抛锚式教学的含义抛锚式教学又叫“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情境性教学”,要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一旦问题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随之而定(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2.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2)确定问题(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3)自主学习(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5)效果评价(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
3.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1)学习与教学活动应围绕某一“锚”来设计,所谓“锚”应该是某种类型的个杂研究或问题情境地。
(2)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
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依据的是杰布森有关“供给者”的解释。
杰布森指出,环境的不同特征支持着各种特殊有机体的活动,同样,不同类型的教材也支持着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
作为教学支撑物的“锚”的设计在于促进建构主义学习观所强调的学习活动类型。
这种活动类型不同于由其它类型教材所促进的活动类型。
例如:在语言和阅读的传统教学中,学生通常从一个故事跳到另一个故事,却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对某一领域做进一步深入的探索。
在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文字题通常提出目标和仅仅为解题所必需的数字,因此,除简单的计算外,学生无须作出任何努力。
相比之下,《杰斯帕历险经历》则在解决问题时为学生提供了创建问题结构、探索问题解答的机会,并无形中导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小组互动以支持生成性学习。
抛锚式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近年来,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接触到这种教学模式,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抛锚式教学模式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强调以真实情境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的建构。
其基本理念包括:1. 真实情境:抛锚式教学模式以真实情境为背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建构知识。
2. 学生中心: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知识建构:抛锚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实现知识的建构。
4. 评价多元: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1. 创设真实情境在抛锚式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至关重要。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取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人体生理结构》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抛锚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提问策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探究策略: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调查、访谈等方式,自主探究问题。
(3)合作策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强化合作学习抛锚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具体策略如下:(1)明确分工:根据学生的特长,合理分配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2)定期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定期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
论抛锚式教学模式
论抛锚式教学模式迄今为止,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开发教学模式最成功的是在约翰·布朗斯福特领导下的温特比而特认知与技术小组(以下简称CTGV)开发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它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一种重要的情景教学模式,其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情景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凭借学生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
亲身体验完成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教学中说使用的真实环境,也就是“锚”具体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技术。
抛锚式教学将技术当作教学依靠的“锚”特别强调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方面,依靠技术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依靠交互式计算机、影碟光盘和互动网站等技术支持。
二是宏环境。
它通常指包含所需解决问题或主题的一个故事,一段冒险或一个情景,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抛锚式教学强调创设有情节的。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的课程与教材CTGV以影像形式,采用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探索的有情节的故事作为“锚”,利用计算机和光盘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宏观的教学和学习的背景。
CTGV开发和测试了一个教学软件。
名字是《年轻的夏洛克·霍姆斯和奥立佛》,它主要用于包括历史在内的社会研究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这一软件是以电影的形式被录制在光盘上。
在进行教学时。
学生可先观看影片,然后以制片人的角度从质量和真实性方面对影片中每个人物的阐述进行检查一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是怎样发生因果联系的?故事场景以及场景中的主人公的活动是否真实?通过追踪因果联系、学生有可能获恶整个故事的结构,获得有关维多利亚时代的英格兰生活现实的大量知识。
二、抛锚式教学的方法抛锚式的教学模式中有多种方法,如镶嵌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并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援助。
例如:当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做。
此时,教师首先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直觉接近问题,然后向他们提供获得进步所必需的援助,或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以达到尽快解决问题的目的,镶嵌式教学时段是历险故事的自然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随着历险故事情节的展开,学生为解决问题必须获得一些辅助信息,不熟悉这些信息就无法进一步探索,这时,教师就可以从学习的需要出发组织有关信息的“镶嵌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发问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以及实施该模式的优势和挑战。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抛锚式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角色转变,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知识探索者。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实施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步骤如下:1.设计引导性问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引导性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2.提供学习资源: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教材、课件、实验设备等。
这些资源应该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引导性问题,进行独立或协作的学习探索。
学生可以采用阅读文献、实验探索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4.提供反馈和指导: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和指导,并提供及时的反馈。
通过反馈,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学习的进展和不足之处,从而进行调整和改进。
5.总结和分享: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教训,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通过分享,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启发,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和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协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创新思维和创造性的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猴嘴中学朱慧琴抛锚式教学模式是由温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在约翰布朗斯福特的领导下开发的。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锚”不仅是学习者应用已掌握知识的情境,更重要的是使用“锚”来帮助学生发现新学习的必要,从而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在完整的真实情境中确认学习目标。
教师预先教授一些知识是为了提供帮助学生继续前进的资源和“脚手架”。
教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搭建“脚手架”。
抛锚式教学并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帮助或“脚手架”。
“脚手架”应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搭建,是为发展学生进一步理解而提供一定的支撑,使学生的理解逐步深入,不断地提高。
2.围绕“锚”来组织教学。
围绕“锚”组织教学,并不是排斥学生的亲自实践。
“锚”是使教学开始的有效方式,但不是终极目标。
抛锚式教学的目标是鼓励学生自我生成的学习,围绕“锚”组织教学再逐步过渡到学生的“亲自实践”的问题解决有几个优点:第一,对于教师来说,围绕“锚”组织教学比寻求所有的资源以完成任务要更易于掌握;第二,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首先围绕某个“锚”进行学习有助于他们作好完成任务的准备;第三,“锚”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知识背景,这有助于学习者和其他成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和积极地参与;第四,“锚”提供了学习者自我敏感的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保证他们尽可能地从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理解。
1.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抛锚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因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和交流经验的最佳方式是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2鼓励合作学习。
抛锚式教学的一个目标是创设有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
因为“锚”中描述的问题比较复杂,单个学生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因而合作学习是必要的。
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
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又称为“anchored instruction”,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通过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参与问题解决和知识构建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与现实问题的联系,进而提高他们在这个领域中的表现。
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最早由美国教育学家约翰·布鲁纳(Jonathan Bruner)提出。
他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扮演问题解决者的角色,将学习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实践和实际应用来学习和理解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追求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一个具体的现实问题或项目。
教师应该选择一个学科相关且符合学生实际经验和兴趣的问题或项目作为教学的起点。
这样一来,学生在解决问题或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
2.对问题或项目进行情境设置。
通过创造一个真实的情境和背景描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内涵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3.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或项目完成。
教师应该通过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问题解决或项目完成的过程。
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反思和总结。
在问题解决或项目完成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对整个过程的回顾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发现和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教师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能够创造出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情境和背景。
其次,该教学模式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抛锚式教学法的方法
抛锚式教学法的方法抛锚式教学法可有趣啦!一、创设情境抛“锚”这就像是给学生们打造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场景或者真实的生活片段。
比如说要教数学里的购物算账,那就模拟一个小商店的场景。
把教室的一角布置成小商店,放上各种小物品,标上价格。
这时候这个小商店的场景就是那只“锚”啦,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给勾起来了。
他们就像真的走进了购物的世界,而不是干巴巴地对着数学算式。
二、确定问题。
在这个有趣的情境里,就会出现好多问题。
就拿小商店来说,可能会有“我有50元,买了一个20元的东西,该找回多少钱呀?”“如果我想买三个5元的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这些问题就是从情境里自然而然冒出来的。
学生们得自己去发现问题,这可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问题有意思多啦。
三、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后,就轮到学生们自己开动小脑筋啦。
他们可以在这个情境里,自己找办法解决问题。
也许有的学生会拿着小物品,一个一个地数价格标签,有的会在心里默默计算。
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犯错,但是没关系呀,这都是成长的小脚印。
老师呢,就在旁边看着,偶尔给点小提示,就像给小花朵浇点水一样。
四、协作学习。
这一步可热闹啦!学生们可以分组讨论。
在小商店的情境里,小组里的成员会互相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
有的说“我是一个一个加起来算的”,有的说“我用乘法算更快呢”。
大家互相交流,就像一群小蜜蜂在分享花蜜。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学到更多的方法,而且还能学会怎么和小伙伴合作,可棒了。
五、效果评价。
最后呢,就是看看学生们学得怎么样啦。
可不能是那种严肃的考试哦。
还是在小商店的情境里,让学生们再进行一些购物的小任务,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计算的方法。
也可以让学生们互相评价,说说小伙伴哪里做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这样的评价轻松又有趣,还能让学生们更有学习的动力呢。
抛锚式教学法就是这么好玩又有效的教学方法呀!。
请简述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请简述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基本步骤如下:
1. 呈现问题或挑战: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 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被要求独立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或策略。
3. 学生讨论和合作:学生之间或与教师共同讨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进行合作探究。
4. 发现问题和知识缺口:在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中,他们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或知识缺口,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究。
5. 引导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和知识缺口,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理论和技巧,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6. 实践和应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验或其他实践活动,应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7. 总结和反思:学生总结他们的学习经验和成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策略,以及所学到的东西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8. 反馈和评价:教师向学生提供反馈,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并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思考。
这些步骤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情境进行调整和扩展,以适应不同的学科领域和教学内容。
计算机教学中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计算机教学中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在计算机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
它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入复杂性问题、挑战和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下面,将详细介绍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实施方法和优点。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在学生掌握其中一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将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项目呈现给学生,学生需要使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或完成项目。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下面列举几个具体的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例子:1.项目驱动的学习:教师提供一个真实的项目任务给学生,要求他们利用所学技能来设计和实现一个应用或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学生需要在项目中积极主动地运用和拓展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样的项目驱动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创新和问题解决能力。
2.案例分析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案例,学生需要分析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并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
这种自主学习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在实施抛锚式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设计挑战性的问题或项目: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问题或项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这些问题或项目应该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相关,同时也能够提供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
2.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示范、解释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和工具。
抛锚式教学案例
抛锚式教学案例抛锚式教学案例引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坐在座位上听课,老师将知识点一一讲解,而学生则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因此,抛锚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抛锚式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参与型的、探究型的、自主性强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详细介绍抛锚式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一、案例背景某高中物理课程中,一位老师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来进行授课。
该老师认为传统的讲解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点深入思考和探究,因此决定采用抛锚式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
二、案例实施过程1.确定主题首先,该老师确定了本次授课的主题——“牛顿第三定律”。
他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了相关信息,并准备了多个问题供学生思考。
2.提出问题在课堂上,该老师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你在地上跳起来时,为什么你会落回到地上?”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
接着,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两个人在水中划船,他们用力划动桨时,为什么船会向相反方向移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牛顿第三定律的内涵和应用。
3.组织小组讨论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该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负责人来记录讨论结果,并向其他小组汇报。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积极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究。
4.展示结果在小组讨论结束后,该老师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进行口头汇报。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总结归纳最后,该老师总结了本次课程的内容,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相关知识,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案例效果通过抛锚式教学模式,该老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更好地理解了牛顿第三定律的内涵和应用。
其次,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汇报,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最后,在问题解答环节中,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且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在背越式跳高的课上,教师在完成 规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十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观察 学生在此阶段的活动,有部分学生还留在跳高场地练习跳高动 作。记录每位同学持续练习的时间,相加算出总时间,最后得 出班级平均练习时间。从图表看出实验组的学生平均练习时间 均高于对照组,可以说实验组的学生更能在自己的时间内自主 练习背越式跳高,说明抛锚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有影响。 自主参加跳高练习时间
结果与分析
一、抛锚式教学
定义:所谓抛锚式教学是指在多样化的生活背景中或利用技 术虚拟的情境中,运用情境化教学技术促进学生反思,提 高迁移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抛锚式教学的课程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播放精彩比赛视频,课件,给学生 展示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提出问题阶段 :教师提出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提出问 题,如背越式跳高是怎样选定助跑点,怎样克服心理恐 惧 ,小组成员表明自己的见解,协商பைடு நூலகம்流完成教学任务。
建议
1、国内外对于抛锚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田径课教学方 面的研究成果很少,可以借鉴的资料不多,希望 可以作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2、虽然抛锚式教学模式在理论研究上已取得了一定 的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建议 在体育实践课的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一教学模式。 3、在教学过程中对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面临着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的转换对教师属于一 种是一种挑战,希望在田径一线广大教育工作者 一起努力,实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谢谢观赏!
背越式跳高高度统计
选项 实验组1(A) 实验组2(B) 过杆儿人数 23 19 平均过杆儿高度(cm) 150 147
对照组1(C)
对照组2(D)
18
12
136
144
2、学习动机的影响,在课的结束,给实验组的每一位同学发放 《学习动机量表》,对学生经过背越式跳高的教与学后对跳高的 兴趣、动机进行调查,其中包括12道题,总分在13~21分时,可 以说学习动机较弱。总分在21~26分时,学习动机中等总分在 27~35分时,学习动机较强。学习动机较强的人数所占比例,实 验组B(62.1%)>实验组A(51.7%)>对照组D(46.4%)>对 照组C(35.7%)
3、解决问题阶段: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教师的动作,聆听 教师的讲解
,教师对有所偏离主题的小组及时纠正。
4、效果评价: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对完成
。 三、抛锚式教学应用背越式跳高的实验研究
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1、技术水平的影响,主要对助跑技术和过杆技术的掌握情 况。背越式跳高高度的统计是在技术达标的学生中,测量 记录过杆的高度 ,由表可知,实验组比对照组技术掌握 的好,说明了抛锚式教学对学生技术水平的掌握有很好的 效果
抛锚式教学应用 于背越式跳高的 实验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结论与建议
前言
通过对田径课的调查中发现 ,现在田径课中 出现学生不爱学的现象 ,同学们热衷于趣味 性较强的球类运动,背越式跳高是高中阶段 教学的主要内容,难度大,动作技术复杂, 是田径课教学的一个突破点 。抛锚式教学模 式应用广泛,本文首次将抛锚式教学模式应 用于田径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希望可以成为 中学田径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新亮点。
组别 练习总时间(min) 班级平均练习时间(min)
实验组A
实验组B 对照组C 对照组D
90.35
91.64 85.39 79.07
3.01
3.05 2.85 2.64
结论
1、抛锚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背越式跳高中,技术的掌 握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都优于传统教 学模式 2、抛锚式教学模式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观 能动性、社会适应性的培养。通过学生之间以及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了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符合社会发 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抛锚式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创新 及发展,是为提升教学效果而采取的一种有效的 教学方法,因此不能全面地否定传统教学模式。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建平高中高二年级的4个班级每班30 名男同学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等网络资 源查阅关于抛锚式教学法的文献资料库 ,对论述 抛锚式教学法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 。 实验法:随机从研究对象的四个班级中抽取两个班 级A、B作为实验组,另两个班级C、D作为对照 组。实验组班级运用抛锚式教学法进行背越式跳 高教学。对照组班级运用常规教学法进行背越式 跳高教学。 调查问卷法: 给研究对象发放《学习动机量表》问 卷,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为本文的 研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