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改 革 方 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城职教中心课程改革方案(讨论稿)

为进一步贯彻《江苏省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服务企业、超前谋划的指导思想,体现对用人单位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办学宗旨,体现职业特色,办成一流学校,特制订我校中专班课程改革方案。请各部门和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和研究,使之成为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案之一,并尽早付诸于行动。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前,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中专学生学习基础的现实情况、在校学习时间的限制和学生的内心需要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我校所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办学方向和目标对课程改革方案的制定也提出了更高和更为实际的要求。

如果不能改变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只求得文化课、专业课和技能课的面面俱到,那么,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将长期存在,就难以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就不能实现我校“德育+技能”的教育教学目标。目前,综合高中班的课程改革受对口单招教学计划的制约,而中专班的课程改革已经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必须而且应该尽快实验和实施。

二、课程改革的意义

如果说学校的教育思想、发展目标、办学宗旨等属于宏观的范畴,那么,课程改革则是属于中微观的范畴。课程改革是学校总体战略的落脚点,课程承载着办学的思想和观念、宗旨和方向,反映了经济和企业发展以及学生对职业教育教育教学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师生行为,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任何教学改革的最后着眼点必然是课程改革,而学校整体改革的成绩也必然从教学成果中体现出来。因此,课程改革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最终体现,是学校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学校的当务之急。

三、课程改革的本质

中专班的学制为三年,在校的学习时间我们定为两年,第三年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因此,在两年的时间内使课程突出关键、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是需要认真分析和综合考虑的。课程的表现形式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等三个层次,因此,课程改革应该具体从这三个方面去探索。课程的本质有育人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课程结构有认知因素、道德因素、技能因素和健身因素以及各个部分合乎教学规律的排列。因此,课程改革应该从课程门类、结构、内容以及教学活动方式等细部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和实施,尤其是开发出优质课程产品,尽快并有效地加以实施。

四、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中专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是: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企业、面向岗位,面对实际,积极借鉴国内外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在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针对性方面改革课程模式、结构和内容,加强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形成”德育+技能”的学校特色。

中专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1、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不断强化课程意识,建立课程不断创新的有效机制。

2、积极和主动吸收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实际,不断进行借鉴、探索和实验,制定出以学分制为主体框架的各专业教学计划。

3、调整、充实、整合德育课程内容。适当压缩原有的直接德育课的教学时间和内容,增加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5S管理教育等内容,把重点放在间接的德育教学上,进一步拓宽德育体系、网络和渠道,以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4、调整和制定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等主要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突出英语教学,特别是口语和听力能力;突出计算机操作和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幅降低语文和数学的教学要求,缩短其教学时间,并在内容上突出其浅显性、服务性和应用性。

5、组织开发机电技术(数控、模具)、电子技术、汽车驾驶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财务会计等六大专业课程,探索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围绕技能考核要求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理论课和相关的技术技能课合二为一。

6、增加日常生活、工作技能与特长的学习课程,如口头表达、书法、人际交往、客户服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烹饪技能、驾驶技能、日常用品维修等,把这些技能模块化,穿插在各学期进行教学和考核。

7、强化课程实施的推进力度,促进以课程、校本教材开发为中心的校本教科研的深入开展,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8、创新职业学校课程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着重开发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急需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的教学和考核。

五、课程改革内容

(一)德育课程改革

1、对经济与政治基础、哲学基础、法律基础等必修课程进行综合,编写一本适合我校中专班的德育校本教材,安排在第四学期内进行教学。

2、在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程中增加职业安全、团队合作、外企工作关系、应试面谈模拟等内容,并提前至第二、三学期进行教学,且在最后一学期的学校教学中采取其他途径,始终穿插这方面的教育教学内容。

3、开设社交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5S管理教育等德育项目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教学,也有利于学校的养成教育和学校管理。

4、要强调和重视在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中有机地渗透德育的工作,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形成相对固定的、系列化的间接德育课程,广泛组织和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公益性劳动,不断丰富德育实践内容。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团建设,发挥德育评价与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做到环境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以更好的德育素质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

(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

按照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功能定位和中专班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不同专业的需求,制定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等必修文化基础课程标准。

1、突出英语教学,特别是生活英语和口语、听力能力,英语教学时间为二年,在最后一学期中要适当减少教学时间,以增加专业英语的内容,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

2、信息技术课程为各专业的必修文化课,教学时间为两个学期,结束时参加宿迁市办公自动化等级(也可以参加更为权威的等级考试)考试。同时,要把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