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讲座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课堂教学改革专题.ppt
市甚至全省成为窗口学校。
板块二:导学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目标的确立具体了,但不高, 不突出。
对策:一份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至少包 含三个关键内容: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 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目标应 具有层次性,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 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 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让每个学生都学有 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013年5月17日榆林市教育局印发 《关于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 指导意见的通知 》
1.学习启动阶段(2013年5月—2014年7月) 各县区、高新区要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本 县区整体推进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 指导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分步实施,分批
推进”的要求,两年内全部进入改革;
2.实践深化阶段(2014年8月—2015年12月) 积极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步完善课堂教 学新模式。各学校基本形成支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运行的教学流程,课堂教学有实质性改变。扶持、 指导课改样板校加强自身建设,起到应有的示范、 带动作用。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调研和问卷调查所发 现的问题,也许在座的各位还有更好解决 策略,欢迎会后交流指导。课改的道路不 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新的困惑和问题仍然 会出现。只要我们坚定地以学生的终身发 展为目标,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在课改 中解放思想,不保守;求真务实,不花哨; 面对困难,不回避;逐步完善,不停步。 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在课改的道路上看到 最美丽的风景。
问题六:对各种形式的批改作用理解不到位。
对策: 课前批改:了解自主学习情况,方
便课堂指导(讨论指导和展示指 导),知己知彼才能高效精讲。
课后批改:及时反馈课堂学习情况,了 解课堂交流效果,了解学生批注情况。
板块二:导学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目标的确立具体了,但不高, 不突出。
对策:一份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至少包 含三个关键内容: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 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目标应 具有层次性,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 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 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让每个学生都学有 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013年5月17日榆林市教育局印发 《关于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 指导意见的通知 》
1.学习启动阶段(2013年5月—2014年7月) 各县区、高新区要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本 县区整体推进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 指导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分步实施,分批
推进”的要求,两年内全部进入改革;
2.实践深化阶段(2014年8月—2015年12月) 积极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步完善课堂教 学新模式。各学校基本形成支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运行的教学流程,课堂教学有实质性改变。扶持、 指导课改样板校加强自身建设,起到应有的示范、 带动作用。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调研和问卷调查所发 现的问题,也许在座的各位还有更好解决 策略,欢迎会后交流指导。课改的道路不 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新的困惑和问题仍然 会出现。只要我们坚定地以学生的终身发 展为目标,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在课改 中解放思想,不保守;求真务实,不花哨; 面对困难,不回避;逐步完善,不停步。 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在课改的道路上看到 最美丽的风景。
问题六:对各种形式的批改作用理解不到位。
对策: 课前批改:了解自主学习情况,方
便课堂指导(讨论指导和展示指 导),知己知彼才能高效精讲。
课后批改:及时反馈课堂学习情况,了 解课堂交流效果,了解学生批注情况。
《教学改革专题讲座》课件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支 持,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和 创造力。
优化课程设计
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将课程 内容与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 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和适应性。
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
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团队项目等方式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3
现状
教学改革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但各 地区和学校的改革进展存在差异。一些 学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而另一些 学校仍面临各种遇, 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整合,可以 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目标
强调学生中心
将学生置于学习的核心,注 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 习的主动性。
2 终身学习的推广
未来教学改革将注重培养 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帮 助他们适应快速变化的社 会环境。
3 全球教育合作
教学改革需要全球范围内 的合作,并借鉴不同国家 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共同 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技术应用
充分利用信息科技工具,提供在 线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创造优 质的学习环境。
实践教学
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问题和情境 相连接,通过实践活动和实地考 察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成功案例分析和启示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某校采用项目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兴趣和创新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教学改革专题讲座》 PPT课件
教学改革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本课件将介绍教学改革的定义和意义,背 景和动机,现状和挑战,重点和目标,策略和方法,以及成功案例分析和未 来发展的展望。
《课程改革讲座》课件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实验、实习和社区服 务。
课程改革的实施步骤
1
制定政策
2
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明确改革的目标
和要求。
3
施,收集经验
和反馈。
5
调研
全面了解当前教育状况和需求,制定改 革方案。
教师培训
为教师提供培训和支持,提升课程改革 的实施能力。
扩大推广
根据试点结果,逐步扩大改革的范围和 影响。
科技
科技应用将为课程改革带来更多 可能性和创新。
多样性
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多样性,注重 个体差异的培养。
《课程改革讲座》PPT课 件
通过这个课程改革讲座的PPT课件,我们将介绍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原则 和方向、内容和重点、实施步骤、挑战和困惑,以及前景和展望。
课程改革的背景
深入探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动因,包括全球化的影响、科技的快速进步,以及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变化。
课程改革的目标
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以及提供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教育。
课程改革的原则和方向
1 学生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 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2 跨学科
突破学科界限,促进不同 学科间的交叉学习。
3 整体发展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 面发展。
课程改革的内容和重点
核心素养 学科知识 实践教育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如思维能力和 创新能力。
提供广泛的学科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 和社会科学。
课程改革的挑战和困惑
1 资源不足
教室、设备和教材等资源 的不足是实施课程改革时 面临的挑战之一。
2 教师需求
教师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方 式和教材,提升相关知识 和能力。
课程改革的实施步骤
1
制定政策
2
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明确改革的目标
和要求。
3
施,收集经验
和反馈。
5
调研
全面了解当前教育状况和需求,制定改 革方案。
教师培训
为教师提供培训和支持,提升课程改革 的实施能力。
扩大推广
根据试点结果,逐步扩大改革的范围和 影响。
科技
科技应用将为课程改革带来更多 可能性和创新。
多样性
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多样性,注重 个体差异的培养。
《课程改革讲座》PPT课 件
通过这个课程改革讲座的PPT课件,我们将介绍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原则 和方向、内容和重点、实施步骤、挑战和困惑,以及前景和展望。
课程改革的背景
深入探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动因,包括全球化的影响、科技的快速进步,以及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变化。
课程改革的目标
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以及提供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教育。
课程改革的原则和方向
1 学生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 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2 跨学科
突破学科界限,促进不同 学科间的交叉学习。
3 整体发展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 面发展。
课程改革的内容和重点
核心素养 学科知识 实践教育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如思维能力和 创新能力。
提供广泛的学科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 和社会科学。
课程改革的挑战和困惑
1 资源不足
教室、设备和教材等资源 的不足是实施课程改革时 面临的挑战之一。
2 教师需求
教师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方 式和教材,提升相关知识 和能力。
《将课改进行到底》课件
《将课改进行到底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课程改革的理念 • 课程改革的实践 • 课程改革的成果与挑战 • 未来课程改革的展望 • 结语
01
引言
课程改革的背景
当前教育体制的问题
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行教育体制逐渐 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过度强调应试教 育、缺乏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等。
通过探究式学习,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技术应用
在教育过程中,应关注技 术的应用,将现代信息技 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提高 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03
课程改革的实践
课程结构的改革
总结词
优化课程结构
详细描述
课程结构改革是课改的核心,旨在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建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 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增加跨学科内容,强化实践环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国内外教育改革都趋向于注重学生综 合素质的培养,强调个性发展,创新 思维和实践能力。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进 行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综合 Nhomakorabea质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等方面。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02
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
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关注身心健康
03
在教育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体育、美育等方
面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创新教育的理念
01
02
03
鼓励创新思维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课程改革的理念 • 课程改革的实践 • 课程改革的成果与挑战 • 未来课程改革的展望 • 结语
01
引言
课程改革的背景
当前教育体制的问题
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行教育体制逐渐 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过度强调应试教 育、缺乏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等。
通过探究式学习,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技术应用
在教育过程中,应关注技 术的应用,将现代信息技 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提高 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03
课程改革的实践
课程结构的改革
总结词
优化课程结构
详细描述
课程结构改革是课改的核心,旨在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建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 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增加跨学科内容,强化实践环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国内外教育改革都趋向于注重学生综 合素质的培养,强调个性发展,创新 思维和实践能力。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进 行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综合 Nhomakorabea质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等方面。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02
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
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关注身心健康
03
在教育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体育、美育等方
面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创新教育的理念
01
02
03
鼓励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改革培训课件(PPT 37张)
4、“三案”编写的操作过程
(1)了解教师,确定人选
(2)了解教材,分工到人 (3)学习课标,钻研教材 (4)查阅资料,丰富素材 (5)慎密构思,创作学案 (6)深入研究,构建体系
5、 “教学案”创作的基本环节
(1)统一编写程序 (2)统一基本环节
一般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预测);知识衔接;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不应是导学案单列的一个环节);学习内容(自学、合作
学习、展示);总结提升;达标测评;教学反思。
(3)统一课时容量 (4)统一编写格式
——不能忽视文本的基础性作用(统一课时容量) ——研读课标,是导学案设计的指南
——落实“以学为本”的指导思想
——要注重设计开放性问题
(5)老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多设计生活化、真实性的学
习情境
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6)新知探究中,问题设计的注意点
低起点缓坡度,从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出发,瞄准所在达成的目
标,设计一个或多个问题实现目标。学案编写中的合作探究内容应该
话题化而不应问题化。
(7)不要使导学案设计教案化
导学案的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以学生为中 心,强调的是“学”。
(8)不要使导学案设计习题化
为学习的主人;
六、我们正赶上这难得的机遇;
以培训为平台,以课堂为试验田,以赛课为催化剂,以阶 段性总结为提升手段,关注方法和途径,致力于理念与实 践的零距离对接,走出老课堂模式,传播新课堂思想,瞄 准高效课堂不断前行。
七、新课改的理念;
对师生的观念和思想的启蒙上,(思考)我们的课堂缺什 么?新一轮的课改要把师生引向何方?课堂到底拿什么献
八、两个注意点:
课堂教学变革课堂ppt课件
激活学生的潜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知识迁 移的能力,观察和解释能力,推理能力,批判性 思维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11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课堂教学的变革
优化教学五环节 提高教学有效性
很多人有不同意见: ——课改之初就提出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现在 再讲“变革”已经过时了。 ——“变革”意味着原先的东西不好,所以要
变。 但是说了这么多年,真的变了吗?还不是一样 在考试,还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吗? 这样的想法极大地阻碍了课革理念的具体落实。
12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0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为什么??
事实上庞帝雅克的总经理对这封信还真的心存 怀疑,但他还是派了一位工程师去查看究竟。 当工程师去找这位仁兄时,很惊讶的发现这封 信是出之于一位事业成功、乐观、且受了高等 教育的人。
2.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 ——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 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 “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
9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特点灵活运用。
27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1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课堂教学的变革
优化教学五环节 提高教学有效性
很多人有不同意见: ——课改之初就提出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现在 再讲“变革”已经过时了。 ——“变革”意味着原先的东西不好,所以要
变。 但是说了这么多年,真的变了吗?还不是一样 在考试,还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吗? 这样的想法极大地阻碍了课革理念的具体落实。
12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0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为什么??
事实上庞帝雅克的总经理对这封信还真的心存 怀疑,但他还是派了一位工程师去查看究竟。 当工程师去找这位仁兄时,很惊讶的发现这封 信是出之于一位事业成功、乐观、且受了高等 教育的人。
2.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 ——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 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 “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
9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特点灵活运用。
27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课程改革讲座 PPT
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 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 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 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1
国内背景
1996—1997年
课程改革的 成就与现状调查
22
成就
初步打破单一的课程结构 初步改变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 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 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
国内调查
1996—1998年
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目标之一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 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 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 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传
授
新
知
课
识
程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转变课程功能
通 过
制 定 课 程 标 准
编
实
写 教 材
施 教 学
与
15
六项基本技能
交 流 数的处理 信息技术 共同操作 改进学习 解决问题
16
四方面共同的价值观:
自我:认同客观存在的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
短处,养成自尊心和自制力。
人际关系:承认自我与他人生存和发展的相互
依赖关系,尊重他人,诚实、可信、自信。
社会:追求自由与正义,维护权利与法的尊严,
9
美国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 提出:
“美国学生在 4、 8、12 年级毕业时 有能力在英语、数学、 自然科学、历史和 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 ,最近特 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10
我国台湾地区
2000年新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 课程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 体,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培养学 生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 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和分 享等十大能力作为目标。
21
国内背景
1996—1997年
课程改革的 成就与现状调查
22
成就
初步打破单一的课程结构 初步改变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 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 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
国内调查
1996—1998年
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目标之一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 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 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 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传
授
新
知
课
识
程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转变课程功能
通 过
制 定 课 程 标 准
编
实
写 教 材
施 教 学
与
15
六项基本技能
交 流 数的处理 信息技术 共同操作 改进学习 解决问题
16
四方面共同的价值观:
自我:认同客观存在的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
短处,养成自尊心和自制力。
人际关系:承认自我与他人生存和发展的相互
依赖关系,尊重他人,诚实、可信、自信。
社会:追求自由与正义,维护权利与法的尊严,
9
美国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 提出:
“美国学生在 4、 8、12 年级毕业时 有能力在英语、数学、 自然科学、历史和 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 ,最近特 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10
我国台湾地区
2000年新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 课程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 体,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培养学 生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 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和分 享等十大能力作为目标。
课改讲座PPT课件
实现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新课改理论框架梳理
●一个核心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 的发展为中心。
●一个总体目标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 体系,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 程交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
3.体现内容的现代化--精选对学生终生学习必备 的双基、处理好现代社会生活、知识领域与学生发展 的关系,改变课程内容繁杂窄旧的现状;
4.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实现主动参与、探究 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 习兴趣,改变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5.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建立评价立体多元、 项目多元、方式多样。关注结果与重视过程的评价 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淡化评价 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
●六个具体目标 1. 倡导全人的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
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 知识、能力、制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 识传承的倾向;
2.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处理好分科与综合,必修 与选修的关系,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 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注重均衡性、综合性与 选择性;
二、行为变化
尊重 赏识 换个角度看学生
三、教学策略的变化
重知识传授→重学生发展转变 重教师“教” →重学生“学” 重结果→重过程
四、新的教学理念带来的挑战
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 探究性学习。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设置适合的 任务。
切实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建立三级课 程管理政策(即国家课程管理--地方课程管理--学 校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 应性,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
新课改理论框架梳理
●一个核心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 的发展为中心。
●一个总体目标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 体系,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 程交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
3.体现内容的现代化--精选对学生终生学习必备 的双基、处理好现代社会生活、知识领域与学生发展 的关系,改变课程内容繁杂窄旧的现状;
4.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实现主动参与、探究 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 习兴趣,改变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5.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建立评价立体多元、 项目多元、方式多样。关注结果与重视过程的评价 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淡化评价 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
●六个具体目标 1. 倡导全人的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
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 知识、能力、制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 识传承的倾向;
2.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处理好分科与综合,必修 与选修的关系,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 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注重均衡性、综合性与 选择性;
二、行为变化
尊重 赏识 换个角度看学生
三、教学策略的变化
重知识传授→重学生发展转变 重教师“教” →重学生“学” 重结果→重过程
四、新的教学理念带来的挑战
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 探究性学习。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设置适合的 任务。
切实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建立三级课 程管理政策(即国家课程管理--地方课程管理--学 校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 应性,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讲座ppt课件
学生 学生成为课堂舞台的配角和观众。 由于学科知识的缺乏只能欣赏甚至仰视教师。 留给学生的是“为教师拍了一地的掌声”。
8
追求教育者的幸福
教师 明确自己的课堂的定位—引导者、帮助者。 课堂行为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追求教学的成功就是为了追求学生的成功。
学生 课堂学习的主要思考者。 课堂行为是必须“有为”,绝不能是“有 所不为或无所为”。 学生的成功就是教学的成功。
17
2、教学转变的方向
(1)课堂教学生活化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将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书本知 识与以真实存在为特征的生活世界两相融通。
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联系,在两 个世界间搭建起桥梁。
要求教师树立生活中蕴含着各种教学资源的观念,有 意识地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要求教师树立生活化教学的观念。 认识到课堂是学生的一种生活,是学生生活状态和生 命价值的体现。 认识到所有知识都有其生活基础与来源。
2
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地位
键课
基础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堂
教
学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改 革
是
基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础
教
育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改
革
的
关
3
关于“课堂”的新认识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 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而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展现的场所。
新课程和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 式,提倡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交流、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
8
追求教育者的幸福
教师 明确自己的课堂的定位—引导者、帮助者。 课堂行为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追求教学的成功就是为了追求学生的成功。
学生 课堂学习的主要思考者。 课堂行为是必须“有为”,绝不能是“有 所不为或无所为”。 学生的成功就是教学的成功。
17
2、教学转变的方向
(1)课堂教学生活化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将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书本知 识与以真实存在为特征的生活世界两相融通。
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联系,在两 个世界间搭建起桥梁。
要求教师树立生活中蕴含着各种教学资源的观念,有 意识地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要求教师树立生活化教学的观念。 认识到课堂是学生的一种生活,是学生生活状态和生 命价值的体现。 认识到所有知识都有其生活基础与来源。
2
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地位
键课
基础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堂
教
学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改 革
是
基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础
教
育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改
革
的
关
3
关于“课堂”的新认识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 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而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展现的场所。
新课程和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 式,提倡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交流、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的叙事》课件
全球化
在全球化的时代,学生需要适应不同文化和多样性,教育课程需要拓宽视野。
社会需求
社会对于STEM、社会技能、创新思维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课程需要紧密契合。
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他们的未来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全人发展
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交和 身体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提供更丰富 的学习资源和交互方式。
全球教育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 全球意识和全球能力的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全球视野
提供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机会,培 养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公民。
课程改革的挑战
课程改革并不容易,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1 教师培训
提供充足的培训和资源, 帮助教师适应新的教学方 法和课程内容。
2 课程设置
3 评估方法
精心设计课程框架和教学 活动,确保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获得Fra bibliotek际经验和技能。
《课程改革的叙事》PPT 课件
通过介绍亮点和成果,本课件将探讨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挑战、策略、 实施步骤以及对教育和学生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课程改革的背景
我们身处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课程需要跟上潮流。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教育的要求 也在日益增加。
技术革新
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教育需要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
改进现有的评估方法,使 其更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 能力和成就。
课程改革的策略
为了有效进行课程改革,我们需要制定一些策略。
多元化
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满足 学生不同需求和兴趣。
实践导向
加强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 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全球化的时代,学生需要适应不同文化和多样性,教育课程需要拓宽视野。
社会需求
社会对于STEM、社会技能、创新思维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课程需要紧密契合。
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他们的未来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全人发展
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交和 身体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提供更丰富 的学习资源和交互方式。
全球教育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 全球意识和全球能力的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全球视野
提供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机会,培 养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公民。
课程改革的挑战
课程改革并不容易,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1 教师培训
提供充足的培训和资源, 帮助教师适应新的教学方 法和课程内容。
2 课程设置
3 评估方法
精心设计课程框架和教学 活动,确保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获得Fra bibliotek际经验和技能。
《课程改革的叙事》PPT 课件
通过介绍亮点和成果,本课件将探讨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挑战、策略、 实施步骤以及对教育和学生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课程改革的背景
我们身处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课程需要跟上潮流。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教育的要求 也在日益增加。
技术革新
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教育需要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
改进现有的评估方法,使 其更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 能力和成就。
课程改革的策略
为了有效进行课程改革,我们需要制定一些策略。
多元化
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满足 学生不同需求和兴趣。
实践导向
加强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 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校课改讲座(教学PPT)
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自主学习。 (2)预习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让绝大部分学
生通过预习能独立解决学教案上70%的内容 。 (3)预习的内容要适量,每节课预习时间控 制在半小时左右。 每晚第一、二节课为预 习课,每节课分两个时段,安排2个学科。
39
(4)每天晚自习前,由科代表将学案发到学 生手里,由学习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自学 教材、查阅相关学习资料、收集相关学习 信息。教师下班辅导、不讲课,学生不讨 论,课堂秩序保持安静。
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 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 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共同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先在小组 内开展讨论,个别问题在组内对子之间 解决,较普遍的问题全组共同研讨解 决,教师可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 难。
43
44
3、展示交流(5—8分钟)
45
46
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 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 勇气,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师要有学生全 员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 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 的“说”,在课堂的零干扰状态下主动求
14
教育理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15
内涵
1、学生学不好,不怪学生,怪老师 2、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3、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每一位老 师有责任把学生教好
16
先学做人 再学做事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陶行知
先学规矩 再讲学习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 魏书生
17
以军事化管理为手段 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33
模式特点
以自学为前提,以导学案为 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 争学习为手段,以多元评价为激 励机制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生通过预习能独立解决学教案上70%的内容 。 (3)预习的内容要适量,每节课预习时间控 制在半小时左右。 每晚第一、二节课为预 习课,每节课分两个时段,安排2个学科。
39
(4)每天晚自习前,由科代表将学案发到学 生手里,由学习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自学 教材、查阅相关学习资料、收集相关学习 信息。教师下班辅导、不讲课,学生不讨 论,课堂秩序保持安静。
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 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 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共同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先在小组 内开展讨论,个别问题在组内对子之间 解决,较普遍的问题全组共同研讨解 决,教师可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 难。
43
44
3、展示交流(5—8分钟)
45
46
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 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 勇气,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师要有学生全 员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 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 的“说”,在课堂的零干扰状态下主动求
14
教育理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15
内涵
1、学生学不好,不怪学生,怪老师 2、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3、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每一位老 师有责任把学生教好
16
先学做人 再学做事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陶行知
先学规矩 再讲学习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 魏书生
17
以军事化管理为手段 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33
模式特点
以自学为前提,以导学案为 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 争学习为手段,以多元评价为激 励机制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改革PPT优秀课件
•14
三.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是革除现行课 程自身的弊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的需要
•15
我国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 1.课程模式单一化,与我国辽阔、人口众多、 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很 不适应。
•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的课程都是 由国家统一规定的,统一的教学计划、统 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硬性的统一标准由于各种因素在实施过程 中达不到统一标准。
•3
• 因此,《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认为: “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 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扩大了教育新概念 应该使每一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 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 每个人身上的财富。”目前,世界各国教 育改革方向和目标大都定位于此。
•4
2.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促使人们空 前重视教育改革与发展
•18
•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 革正式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困境促使人
们不断反思,试图通过教育改革找 到摆脱困境的途径和方法:
•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 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 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们 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发展中不 同程度地重视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环 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合作教育等,以 培养青少年相关的生存理念和素质。
• 世界银行在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指出,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 水平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而全民受 教育程度无疑是国家知识水平高低的重要条 件。
•12
三.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是革除现行课 程自身的弊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的需要
•15
我国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 1.课程模式单一化,与我国辽阔、人口众多、 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很 不适应。
•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的课程都是 由国家统一规定的,统一的教学计划、统 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硬性的统一标准由于各种因素在实施过程 中达不到统一标准。
•3
• 因此,《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认为: “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 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扩大了教育新概念 应该使每一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 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 每个人身上的财富。”目前,世界各国教 育改革方向和目标大都定位于此。
•4
2.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促使人们空 前重视教育改革与发展
•18
•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 革正式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困境促使人
们不断反思,试图通过教育改革找 到摆脱困境的途径和方法:
•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 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 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们 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发展中不 同程度地重视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环 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合作教育等,以 培养青少年相关的生存理念和素质。
• 世界银行在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指出,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 水平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而全民受 教育程度无疑是国家知识水平高低的重要条 件。
•12
高中课改通识讲座_PPT课件
语言与文学 人文与社会 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数学 科学 技术 艺术
●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 若干科目组成;
普 通 高 中 课 程 结 构
学习 领域
语言 与 文学
数 学
人文 与 社会
科 学
技 术
体育 与 健康
艺 术
综合 实践 活动
语 外 数 政历地 物 化 生 通 信 科目 用息 文 语 学 治史理 理 学 物 技 技 术术
第四、普通高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 基础
2、如何理解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 标?
(6点)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
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
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和愿望;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 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 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 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3、高中课改中育人目标发生怎样的变化?
由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可看出育人也 发生着深刻变化: ★关注学生正确思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的形成;
★为学生多样化的人生选择和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奠定基础。
4.课改主要改什么?
二、高中课改中的热点问题
1、如何理解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2、如何理解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3、高中课改中育人目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课改主要改什么? 5、课程性质如何定位? 6、如何把握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 7、为什么设置学习领域? 8、为什么增设新的科目? 9、为什么课程以模块形式呈现? 10.怎样理解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11、高中新课程中各科课程结构如何? 12、课程整体设置与评价是怎样的? 13.学生怎样算毕业? 14.如何评定学分 15.新课程高考命题方向? 16.如何开课? 17.研究性学习如何开设? 18.教师目前突出的困惑有哪些?我们如何应对?
●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 若干科目组成;
普 通 高 中 课 程 结 构
学习 领域
语言 与 文学
数 学
人文 与 社会
科 学
技 术
体育 与 健康
艺 术
综合 实践 活动
语 外 数 政历地 物 化 生 通 信 科目 用息 文 语 学 治史理 理 学 物 技 技 术术
第四、普通高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 基础
2、如何理解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 标?
(6点)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
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
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和愿望;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 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 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 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3、高中课改中育人目标发生怎样的变化?
由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可看出育人也 发生着深刻变化: ★关注学生正确思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的形成;
★为学生多样化的人生选择和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奠定基础。
4.课改主要改什么?
二、高中课改中的热点问题
1、如何理解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2、如何理解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3、高中课改中育人目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课改主要改什么? 5、课程性质如何定位? 6、如何把握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 7、为什么设置学习领域? 8、为什么增设新的科目? 9、为什么课程以模块形式呈现? 10.怎样理解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11、高中新课程中各科课程结构如何? 12、课程整体设置与评价是怎样的? 13.学生怎样算毕业? 14.如何评定学分 15.新课程高考命题方向? 16.如何开课? 17.研究性学习如何开设? 18.教师目前突出的困惑有哪些?我们如何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个具体目标 1. 倡导全人的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 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 知识、能力、制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 识传承的倾向; 2.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处理好分科与综合,必修 与选修的关系,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 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注重均衡性、综合性与 选择性; 3.体现内容的现代化--精选对学生终生学习必备 的双基、处理好现代社会生活、知识领域与学生发展 的关系,改变课程内容繁杂窄旧的现状;
4.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实现主动参与、探究 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 习兴趣,改变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5.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建立评价立体多元、 项目多元、方式多样。关注结果与重视过程的评价 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淡化评价 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建立三级课 程管理政策(即国家课程管理--地方课程管理--学 校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 应性,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
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
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
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
二、行为变化
尊重
赏识
换个角度看学生
三、教学策略的变化
重知识传授→重学生发展转变 重教师“教”
→重学生“学”
重结果→重过程
四、新的教学理念带来的挑战
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
●国家课程的性质 1.课程标准不同于教学大纲,它不是对内容的具 体规定(大纲或教科书),而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 2.是某一学习阶段的最低的、共同的、统一的要 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标准的描述是分层次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 可理解的 4.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 (课程)的开发者 5.标准的范围应涉及“全人”领域:其中包含学生的 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 6.国家课程标准具有法定的性质。它是教材编写、 教与学、课程管理与评价的依据
●三大主题 1.教学观念的更新――先导。 (教学行为、教师角色和职责)
2.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归宿。 3.教学制度的重建――保障。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教学行为转变
一、角色的转换
学生学习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管理者→引导者ຫໍສະໝຸດ 居高临下→平等中的首席
二、行为变化
现代老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
探究性学习。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设置适合的 任务。 切实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4.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实现主动参与、探究 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 习兴趣,改变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5.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建立评价立体多元、 项目多元、方式多样。关注结果与重视过程的评价 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淡化评价 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建立三级课 程管理政策(即国家课程管理--地方课程管理--学 校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 应性,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
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
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
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
二、行为变化
尊重
赏识
换个角度看学生
三、教学策略的变化
重知识传授→重学生发展转变 重教师“教”
→重学生“学”
重结果→重过程
四、新的教学理念带来的挑战
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
●国家课程的性质 1.课程标准不同于教学大纲,它不是对内容的具 体规定(大纲或教科书),而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 2.是某一学习阶段的最低的、共同的、统一的要 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标准的描述是分层次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 可理解的 4.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 (课程)的开发者 5.标准的范围应涉及“全人”领域:其中包含学生的 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 6.国家课程标准具有法定的性质。它是教材编写、 教与学、课程管理与评价的依据
●三大主题 1.教学观念的更新――先导。 (教学行为、教师角色和职责)
2.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归宿。 3.教学制度的重建――保障。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教学行为转变
一、角色的转换
学生学习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管理者→引导者ຫໍສະໝຸດ 居高临下→平等中的首席
二、行为变化
现代老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
探究性学习。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设置适合的 任务。 切实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