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思想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生思想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摘要: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为探讨思想政治教学新思路提供了契机,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兴趣积极性思想政治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改变了过去的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实际事例入手,调动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这就为运用兴趣教学手段提供了客观依据,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为探讨思想政治教学新思路提供了契机。我在教学中总结了如下经验:

一、根据学生实际,恰当地进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知行统一的兴趣

现在的初中学生思想活跃,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不过,只有少数人能够回答问题,更多的学生则没有这种能力,从学生来讲,是满怀热情举手,无限遗憾放下手;从老师来讲,放眼望去一片”手林”,还真不知提问谁好。久而久之,则没有人举手,而是在下面七嘴八舌讨论不休,有个别学生趁此机会讲些与教学无

关的话,从而破坏了课堂秩序,影响了教学,针对这种状况,我认为既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则必须给他们更多的发言机会。于是我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实践证明:通过平等坦率的讨论,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与教材内容进行对照,达到融会贯通,既实现了学习理论和运用理论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约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提高教学成绩的目的。

二、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教学引起学生新鲜感,激发学生上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学习兴趣的浓厚,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同的教学内容,好的教师能把一堂课上的生动活泼,气氛热烈,不好的教师将把课堂变的死气沉沉,这就是教学方法问题。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缜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如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我采取其它的教学形式,如有时用商量的语气,有时用有趣的设疑阅读,有时又是启发式的引导学生思考,有时又辅以讨论式教学,比赛式讲演,质疑问答等等,让学生经常觉得新鲜。这样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的政治课成绩大幅度提高。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正可谓: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思想政治课要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学好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有独到见解的问题,要给予肯定和重视,使其感觉到成果的喜悦。即使有的问题有失偏颇的立场观点,也不能马上否定,而是给予辩证的点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又纠正了其错误的观点;反之,教师动辄就批评指责,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泯灭,造成不敢想不敢说的局面,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无法进行了。只有发扬教学民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出不同的观点,大胆的进行思考、生疑,才能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适宜的土壤。生疑善问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生疑善问是激发思维的种子,是创造

的动力,没有生疑善问就没有思考,熟悉就不会有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就无法形成。

五、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情感和情境因素进行德育渗透。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德育过程。所以要充分运用情感和情境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具体作法有:1、培养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未知的动力。由于政治课抽象的概念很多,学生常常觉得枯燥无味。如果老师只是划杠杠、背条条,把政治课变成单纯的知识识记,会大大地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没有一点愉悦的情感,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要真心实意地热爱学生,要努力沟通与学生之间的感情。热爱学生,这是师德的基本要求,这一规范要求教师应具备这些条件:(1)是对学生具有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2)是对学生应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3)是对自己事业,学科的热爱。教学中老师只有以爱心撞击学生,贴近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关心爱护学生,并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才愿意接近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的进步就快。反之,学生与老师疏远,甚至对立,进步就慢。因此,师爱的力量对学生非常重要,它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心理因素之一。

3、情境设置的感染性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情境的创设产生的,若忽视情境的创设因素,那么势必难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必然是空洞的说教。因此,

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投入到思想政治课学习中来,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充分重视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政治课教学,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老师必须经过精心准备,做认真而细致的工作——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好问题,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和“参谋”作用。实践证明: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情绪,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而且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较好地实现师生心理同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这既使学生学到了政治课的理论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营造了一个师生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业英.关于初中班级科学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

[2]马忠敏.初中班级管理要“管”、“育f”结合[j].文献资料,200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