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第一章:和平的愿景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平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1.2 教学内容:介绍和平的概念和意义探讨和平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分析世界和平的现状和挑战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和平的意义和重要性小组讨论,探讨和平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案例分析,分析世界和平的现状和挑战第二章:战争的根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根源培养学生对战争的反思和批判能力2.2 教学内容:介绍战争的根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分析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和后果探讨如何预防和解决冲突2.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战争的根源和影响小组讨论,分析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和后果角色扮演,模拟预防和解决冲突的场景第三章:和平的行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平的行动和途径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平建设的意识3.2 教学内容:介绍和平的行动和途径,包括国际合作、社会运动、个人行动等探讨和平行动的挑战和困难分析和平行动的意义和影响3.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和平行动的种类和途径小组讨论,探讨和平行动的挑战和困难案例分析,分析和平行动的意义和影响第四章:和平的实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平的实践案例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和借鉴的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和平的实践案例,包括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和平建设中的作用分析和平实践的成功因素和经验教训探讨如何借鉴和平实践的经验4.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和平实践的案例和经验小组讨论,分析和平实践的成功因素和经验教训角色扮演,模拟和平实践的场景第五章:和平的未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平的未来前景培养学生对和平的信心和责任感5.2 教学内容:介绍和平的未来前景,包括国际社会的努力和挑战分析和平未来的影响因素和可能性探讨如何为实现和平未来做出贡献5.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和平的未来前景和影响因素小组讨论,分析和平未来的可能性个人反思,让学生思考如何为实现和平未来做出贡献第六章:和平教育的意义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和平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和平价值的认同和实践能力6.2 教学内容:介绍和平教育的定义和目标探讨和平教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分析和平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必要性6.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和平教育的概念和目标小组讨论,探讨和平教育的作用和必要性实践活动,设计和实施一项和平教育相关的活动第七章:和平教育的实践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和平教育的实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通过教育促进和平的能力7.2 教学内容:介绍和平教育的实践方法和技巧,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探讨和平教育在不同教育阶段和领域的应用分析和平教育实践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7.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和平教育的实践方法和技巧小组讨论,探讨和平教育在不同教育阶段和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和平教育实践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八章:和平教育的资源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平教育的资源和工具培养学生利用资源开展和平教育的能力8.2 教学内容:介绍和平教育的资源和工具,包括教材、网络资源、国际组织等探讨和平教育资源的使用和分享分析和平教育资源在促进全球和平教育中的作用8.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和平教育的资源和工具小组讨论,探讨和平教育资源的使用和分享实地考察,访问和平教育相关的组织或机构第九章:和平教育的评估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和平教育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和平教育评估的能力9.2 教学内容:介绍和平教育评估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和平教育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分析和平教育评估的结果和反馈9.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和平教育评估的定义和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和平教育评估的工具和反馈实践活动,设计和实施一项和平教育评估第十章:和平教育的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平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和平教育的热情和持续参与的意愿10.2 教学内容:介绍和平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未来发展前景探讨和平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和平教育在推动世界和平中的作用和责任10.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和平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小组讨论,探讨和平教育面临的机遇和作用个人反思,让学生思考如何持续参与和平教育并为其发展做出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和平的愿景:重点关注学生对和平概念的理解和和平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的深入讨论。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课堂实录(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课堂实录(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课堂实录(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课堂实录(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的教材为人教版八年级必修的《英语》第七单元——《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本单元主要内容围绕着军备竞赛和军备控制展开,涉及到的词汇、语法和语境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讲解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习词汇“nuclear”,“arms”,“disarmament”,“proliferation”,“suffocate”,“collapse”,“sanction”等。
(2)掌握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
(3)了解军备竞赛和军备控制的历史和现状。
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阅读和听力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讨论国际现状和问题。
(3)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关注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设计1. 预习导入:(1)出示图片:一堆巨型金属瓦砾,反映了人类历史上多场战争的惨烈,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人类的危害。
(2)让学生观看视频:《世界和平之路》。
引导学生思考和平与战争的概念和定义。
2. 学习新词和语法(1)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新词汇,“nuclear”,“arms”,“disarmament”,“proliferation”,“suffocate”,“collapse”,“sanction”等。
(2)巩固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
3. 讲解文章内容(1)精读文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军备竞赛和军备控制的历史和现状。
(2)根据文章内容分析,让学生明确国际核武器扩散的危害和重要性。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对于军备控制的看法和想法。
4. 拓展练习(1)听取新闻节目,让学生应用所学词汇和语法,理解新闻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 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主题和结构。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和平主题的思考和理解。
(2)通过分析和模仿,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热爱和追求。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主题和结构。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学生对和平主题的思考和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文本。
2. 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和平的意义和价值。
(2)介绍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背景和作者。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题和结构。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讨论与思考:(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和平的意义和价值,探讨世界何时能够铸剑为犁。
4. 写作练习:(1)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风格,写一篇关于和平的短文。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写作练习。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回顾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写作练习。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写的关于和平的短文。
2. 邀请学生对彼此的短文进行评价和反馈,共同提高写作技巧。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课后继续思考和平的意义和价值,深入研究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
2. 布置一道相关的写作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写一篇关于和平的作文。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目的】1、交流有关战争的知识,讲述战争的故事,在交流与讲述中形成对战争的正确认识: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了解正义战争的巨大威力。
2、引导学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组织本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1、在学习本单元第一课后,布置学生自行设计活动方案,学生可个体操作,也可以多人合作分工,完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活动方案。
2、布置任务一周后交流所收集的资料,与方案初稿。
3、活动组织落实前两天,收集齐全各小组所设计的活动方案,然后组织学生代表评选出方案,提出反馈意见,交设计小组再修改,修改后推荐一个小组在语文课上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其它方案可让学生利用其他时间进行落实。
对优秀的设计方案予以表扬与奖励。
【学生所设计的活动方案】何时世界铸剑为犁──我们呼唤和平一、古今战争知多少请同学代表介绍,也可作成小组知识竞赛形式,内容大致如下,如有补充,也可以。
1、说一说世界的战役:逐鹿之战:华夏族由野蛮时代转向文明时代过程中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在战争中获胜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平型关大战: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抗击侵华日军进犯平型关的一次战役。
当时,侵入山西北部的日军板垣师团向山西东北部平型关、雁门关一带进犯。
八路军115师预先在日军必经之山路两旁设伏,待日军进入伏击圈后,突然发起猛烈攻击。
经一天激战,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大量的武器装备,取得了抗日战争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我军在东北地区对国民党军队发起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解放战争当时已进入第三年,国民党军在东北地区的总兵力共55万人,分别收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
我东北野战军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决战部署,集中70余万兵力,首先攻打锦州,接着会战辽西,解放沈阳、营口。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使学生认识到战争与和平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和平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历史背景介绍。
2. 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和战争带来的灾难。
3. 如何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的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的方法和途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中的和平行动和战争事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平与战争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和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和平的思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分组讨论并分享结论。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中的和平行动和战争事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平与战争的影响。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世界和平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广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对于如何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的思考。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意见。
七、教学资源1. 历史资料:关于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相关历史资料,包括书籍、文章、视频等。
2. 和平行动案例:收集一些和平行动的案例,如国际红十字会的工作、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贡献等。
3. 战争与和平的图片和数据:用于展示战争和和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设计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历史背景。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价值观。
(2)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和平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和平的思考。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努力:介绍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会议,以及其对世界和平的影响。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建设:介绍联合国的作用和国际法的制定,以及其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4. 冷战时期的和平斗争:介绍冷战时期各国为维护和平所采取的措施,如核不扩散条约等。
5. 当今世界的和平挑战与机遇:分析当前世界和平面临的挑战,如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以及寻求和平的途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历史背景,以及各个时期为维护和平所采取的措施。
2. 教学难点:分析当前世界和平面临的挑战,以及寻求和平的途径。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总结归纳,掌握相关知识。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团队协作等,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引出和平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历史背景。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世界和平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感悟。
八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2. 学会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3. 能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 学会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问题。
三、教学难点:1.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全文。
2. 相关的历史和现实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b. 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作者希望世界何时铸剑为犁?2. 自主学习1. 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有哪些?2. 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b.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
3. 课堂讨论a. 提问: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是如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的?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案例分析a. 展示一些现实中的战争和冲突事件。
b. 提问: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对这些事件的态度?c.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 写作练习a. 让学生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b.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a.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b. 强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达观点中的作用。
7. 布置作业a. 让学生课后继续思考:世界何时铸剑为犁?b. 完成课后练习。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何,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否熟练等。
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七、课后作业:2. 选择一个历史或现实中的战争和冲突事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八、评价标准: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
初二语文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
初二语文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八年级语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1一、教学目标1.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全在与历史的对比中让他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珍爱生命。
3.通过活动开阔文化视野,增加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积累。
4.培养资料信息搜集处理能力,锻炼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说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针对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
5.初步培养学生就具体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二、教学策划(一)策划理念: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注重将资料的收集与实地访问调查结合;注重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注重学习活动与情感价值和世界观的形成相结合;注重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相结合。
(二)策划依据: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在漫长的进程中,战争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我们完全有必要让学生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并将知识的获得与情感的培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促使他们的树立为人类和平事业而奋斗的理想。
(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料搜集和校外活动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校外活动阶段,探访战场旧地,了解风情人情;开展社会调查;第三个阶段,活动成果展示阶段,整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准备演讲、辩论。
前两个阶段都注意让学生分组开展活动,第三个阶段,注重集中活动。
第一个阶段:学生分组收集资料①图片中的战争:注意收集有关战争的图片,并弄清其出处来源。
②文学中的战争:描绘战争的文学作品收集,写出其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③影视中的战争:介绍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
④成语中的战争:与战争有关的成语典故不少,搜集它们,并弄懂这些成语典故的含义。
⑤诗词中的战争:古今中外,与战争有关的诗词不少,收集起来,注意对这些作品赏析品味,理解背诵。
⑥史料中的战争:收集历史当中的著名战例,弄清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战争中寻求启发。
八年级语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内容,了解作者的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如何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内容,了解作者的意图。
2. 教学难点: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提问:“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意义和寓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意图。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探究学习:(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意义和现实意义。
(2)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阐述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和追求。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主题思想和作者意图。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教学内容:1. 分析课文结构:(1)讲解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篇章结构。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2. 品味课文语言:(1)赏析课文中精彩的语句和表达。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欣赏美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1)教师讲解课文结构和作者意图。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状态,以及人们对和平的追求。
2. 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实现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战争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战争事件,如三次世界大战、冷战等。
2. 和平的追求:介绍世界各国为实现和平所采取的措施,如联合国成立、国际法的发展等。
3. 我国外交政策:介绍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政策。
4. 青少年与和平:讨论青少年如何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践行和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状态,以及人们对和平的追求。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实现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战争与和平的历史事实,分析和平的重要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青少年如何践行和平展开讨论。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增强他们对和平的渴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状态,引发学生对和平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战争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
3. 案例分析:分析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增强学生对和平的渴望。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青少年如何为实现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展开讨论。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和平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世界和平的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和平的认识和看法。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验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历史资料:提供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事件。
2. 视频资料:播放有关战争与和平的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美好。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一、课题背景和意义世界和平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而军备竞赛和战争却时常困扰着全球各地的人们。
为了实现世界和平,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何时能够将军事力量转化为更加积极的力量,使其为人类的福祉和全球发展做出贡献。
本教案旨在通过开展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世界何时可以将铸剑转化为犁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当前世界军备竞赛和战争的现状,并分析背后的原因;2. 探讨将军事力量转化为其他积极力量的可能性,并思考对实现世界和平的意义;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4. 锻炼学生的表达和辩论能力,通过团队合作与他人交流。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军备竞赛和战争的现状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阅读,让学生了解当前世界军备竞赛和战争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军备竞赛和战争对全球发展和人类福祉的负面影响。
2. 将军事力量转化为其他积极力量的可能性: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们可以提出并分享各种可能的转化途径,例如将军费用用于教育和医疗投入、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等。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途径的可行性和潜在影响,并探讨当前各国政策中是否存在相关的例子。
3. 世界和平的重要性: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和平与战争教训以及现实的案例,向学生展示和平对全球发展和人类福祉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讨论和辩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4. 团队合作和辩论: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准备和展示辩论。
辩论的内容可以是将军事力量转化为其他积极力量的可能性、军备竞赛和战争的影响等。
通过辩论,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和辩论能力,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安排1. 课前准备a. 教师收集案例和相关文献,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b. 教师准备辩论的主题和规则。
2. 第一课时:军备竞赛和战争的现状分析a. 教师引入课题,以案例和数据为支撑,介绍当前世界军备竞赛和战争的现状;b. 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准备分享自己对军备竞赛和战争的看法和观点;c.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汇报和分享各自的观点。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教学设计课堂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教学设计课堂教案名称: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这一成语的含义和来源;2. 掌握成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正确用法;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4.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成语“卧薪尝胆”,并与今天要学习的成语进行对比。
2. 提供一幅画面,描述一个战争场景,并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和和平之间的关系。
二、讲解成语的含义和来源(10分钟)1. 使用投影仪或板书,展示出“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这一成语,并解释其字面意思。
2. 讲解成语的来源,以及在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广泛应用。
3. 分析成语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需要铸剑为犁的重要性。
三、讨论成语的正确用法(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成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在不同场景下的正确用法,并准备展示给全班。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并就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和讨论。
四、拓展思考(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国际和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世界和平。
2.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五、练习与运用(25分钟)1. 配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与“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相关的词语搭配和句子填空练习。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于“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理解和看法。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接受学生的回答,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2. 鼓励学生就今天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资源:1. 投影仪或黑板、粉笔2. 画面展示材料3. 练习册和教材相关内容4. 学生笔记本或纸张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中的积极程度。
2. 口头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对成语含义和正确用法的理解,以及他们在讨论和辩论中的发言能力。
八年级语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
八年级语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2)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热爱和追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对人类命运的关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节课将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讨论了人类社会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问题,以及人类何时能够真正实现和平共处、铸剑为犁的梦想。
2. 重点词汇和句型:(1)词汇:战争、和平、铸剑为犁、冲突、暴力、和谐、人类、社会、梦想等。
(2)句型:何时、为什么、如何、对待、实现、追求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主题和内容。
(2)引发学生对和平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
(2)学生查找并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和观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进行互动交流。
四、课堂讨论与写作1. 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观点进行课堂讨论。
(2)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进行互动交流。
2.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个人思考,写一篇关于和平问题的短文。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八年级语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热爱和渴望。
(2)培养学生对人类命运的关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背诵和理解。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和哲理。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4. 写作训练:(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继续思考和探讨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培养对和平和人类命运的关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背诵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运用。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与战争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对人类的破坏,从而引起学生对和平的渴望。
八年级语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
八年级语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思路。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
(2)树立正确的战争观,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主要内容及其论证方法。
(2)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思路。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运用。
(2)学生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和平问题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2)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点评。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实践演练:(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进行课堂练习。
(2)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成果,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作文中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理解程度和论述能力。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概述:本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论证方法,重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历史事实和统计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八年级语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3)了解课文作者的生长背景,感受作者的文学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生长背景,认识历史,关注和平。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3. 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部分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课文作者的生长背景和文学风格的理解。
3. 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和感情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 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作者的生长背景。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4. 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5. 课堂讨论,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
6. 总结课文的主要观点,引导学生关注和平,热爱生活。
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
8. 课后反思,总结课堂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尤其是课文朗读和背诵的情况。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和讨论的积极性。
4.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达和思维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的Peace Day(和平日)活动,通过观看相关影片、举办讲座或进行和平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和平的认识。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设计学科领域:历史与文化年级段:八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斗争,认识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出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和平,树立为实现世界和平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点: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斗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世界和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实现世界和平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史料分析。
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纪录片、图片、史料等。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追求和平?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斗争。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合作探讨4. 案例分析教师播放历史纪录片,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和和平斗争事件。
学生分析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识和平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平的重要性是什么?我们如何为实现世界和平做出贡献?2. 课堂讲授教师讲授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斗争,重点讲解联合国的作用和意义。
学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3. 实践活动4. 情感升华四、课后作业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认识和体会,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斗争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联合国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
3. 学生对实现世界和平的态度和信念。
4.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实践活动所提高的分析史料、提出观点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世界历史》2. 多媒体课件: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图片、纪录片、史料等。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篇一」课题综合性学习一: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课时执教时间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让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表演、论辨等形式展示成果,进而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3、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英雄故事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写作训练,引导学生以“战争”为话题,多角度地认识战争的残酷,正义和非正义,阐明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通过活动,提高对战争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在明确每个学生的活动项目和活动内容后,要放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积累语言,提高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影片导入《南京大屠杀》片断。
让学生充分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二、古今战争知多少三、记住历史,珍惜和平和平阳光普照下的我们,要记住过去,珍惜今天。
请收集一些英雄的故事,如王二小、张自忠、赵一曼、杨靖宇、牡丹江八女兵、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给同学们讲一讲看谁讲得生动感人。
四、文艺作品与战争描写战争的诗词、成语、名言五、知识抢答六、战争是非,赏析提升。
第一个问题: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第二个问题:有人说,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第三个问题:怎样理解“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这句话的含义?第四个问题: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七、活动收获,拓展延伸。
请你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教案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背景和意义;2. 分析和讨论实现和平的必要条件;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和冲突。
教学材料:1. 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2. 讨论问题:你认为实现和平的条件有哪些?冲突和争端如何以和平方式解决?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曾经的历史冲突和战争,并问学生对战争的态度以及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和平世界的样子会是怎样的。
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 学生回答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对其中的故事和寓意有什么理解?讨论和分析:(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实现和平的条件有哪些。
2. 每组派代表发表观点,并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3. 教师引导讨论,总结出实现和平的必要条件。
互动探究:(20分钟)1. 提问学生:冲突和争端如何以和平方式解决?2. 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和总结,提出解决冲突和争端的和平方法和途径。
小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要点。
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对实现和平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3. 鼓励学生思考: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如何能够为实现和平做出贡献?作业:(自主学习)1. 学生在家自主思考并写下自己的观点:世界何时能够铸剑为犁?2. 学生准备下节课的讨论:如何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一个争端或冲突?教学延伸:1. 提供更多关于和平的材料和资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平的重要性和实现方式;2. 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观和平纪念馆或者开展和平主题的辩论赛。
课堂评价: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讨论参与度;2.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3. 学生提出的观点和理解的合理性;4. 学生对习得的知识和思考的表达能力。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_1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2、通过活动,提高对战争的认识。
[课前准备]1、推荐学生观看战争影片《南京大屠杀》、《最长的一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2、向学生介绍几本关于战争的书籍,提供有关网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确定选题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专题:“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国近现代战争)“动荡不安的地区冲突”(伊拉克地区热点问题)“文学与战争”“寻找家乡的战争印迹”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项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
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以3—5人为宜,自主选出自己的组长。
在组长的带领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二、明确活动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由教师、学生一起制定)三、搜集、整理资料组长起到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各小组认真展开活动。
活动中,每个人既要展开独立的研究,又要与本组其他组员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活动时间大致为两周)。
活动中,学生要将搜集到的资料及活动过程记录及时存档,以备老师、同学评价时使用。
四、小组活动搜集资料的活动大多放在课外进行。
第二课时一、明确要求各小组选出参赛选手,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
成果鼓励丰富多彩,可以讲故事、编剧本,也可以展示搜集的资料、图片,还可以制作课件或编辑手抄报等等,只要有利于展示自己的成果即可。
选出一名主持人、三名评委(也可聘请历史老师做评委),进行知识、能力竞赛。
二、竞赛活动(一)讲述故事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堵枪眼;刘胡兰宁死不屈;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新四军北撤澉浦之战;老英雄呼延灼勇敌金兵。
(二)知识抢答每小组派一名参赛选手,分轮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show.php?contentid=680
(评委打分)
名人们对战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对这些名言需要反复体味,才能领略他们思想的精髓。
3、
战争文学
主持人:关注战争的除了军事家、政治家,恐怕就是文学家了。他们以同情的目光关注难民,以正直的良知审视战争,在他们的笔下,我们认识了为理想而献身、有着钢铁般意志的保尔,认识了渴望和平的少女安妮•弗兰克……那么,还有哪些令人深思或者荡气回肠的文学作品呢?请听各小组同学的介绍。
(1)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有:
/flvhtml/flvbeb685e264cfc6ee.html
生2:我向大家推荐的同样是好莱坞大片《特洛伊》,绝对精彩,推荐指数五星。/v/214433/450P/1.htm
生3:百闻不如一见,如果没看过《辛德勒名单》和《钢琴家》的同学,赶快利用假期好好欣赏一番。事先声明,观看此类影片要带着一颗虔诚的爱心。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里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
雪,三军过后尽开眼。(毛泽东《七律长征》)
▲葡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1)/view/13902.htm
(2)/search?word=%D5%BD%D5%F9&lm=0&od=0&fr=top_home
五、学生准备:
1、根据小组的活动内容,制定小组的活动方案,将小组内的所有成员具体分配好活动任务
它反映了抗战军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研制了令鬼子防不胜防的地雷,炸的鬼子晕头转向,落花流水。刚才的镜头就是鬼子乔装打扮去偷地雷,结果被我们的延时爆炸雷炸死的情景。我看了,觉得非常解气,非常痛快。
生3:这部影片的名字是《南京大屠杀》。
/u21/v_NjU5MjMyMDI.html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
第二小组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
◆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晋•张方)
◆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希腊•柏拉图)
第三小组
◆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法国•巴斯卡)
◆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所选入的教材都是反映与战争有关的叙事性作品。本课将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整合起来,通过学生的活动,照应单元内容,延伸和拓展阅读课文,提高学生阅读、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搜集、整理、阅读、交流有关战争资料中加深对战争的了解,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锻炼学生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而本次活动内容较多,课外要利用大量时间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在课堂展示中更不能读读成果,草草了事,而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使学生明辨是非,达到培养学生世界观的效果。
1主持人介绍规则:多媒体将出示影片的剧照或片段,同学们回答片段的片名、主演、主演、剧情介绍、经典场面或者是观后感。答对者获给本组成果展示加分,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题目继续回答。
2学生操作多媒体演示影片的片段。
3学生围绕出示的片段交流。
生1:刚才播放的片段是侯勇主演的《冲出亚马逊》
/vod/85388.shtml#flv
2、
军事名言
主持人:以弱胜强的战争往往是正义的、顺应民心的战争。所以,战争的胜负,归根到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古今中外的伟大的军事家有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名言吧!
第一小组: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见人教版语文七下第7课)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waiguo2005/a/aositeluofusiji/gtsz/
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article/novel/warpeace/cindex.htm
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shz/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minqingstory/sgyy/sgyy.htm
描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hongseyuedu/yhcfdgc/bindex.htm
5、
讨论交流
主持人:滚滚长江东逝水,冲走的是战争的硝烟,但是冲不走我们曾经的伤痛,冲不走我们带血的记忆,冲不走历史屈辱柱上深深的烙痕。当我们在媒体上看到日本首相小泉一次又一次悍然参拜靖国神社时,当我们听到台湾当局一次又一次地叫嚣台独时,我们是不是有怒发冲冠的愤慨呢?出示岳飞的《满江红》(学生齐读):
第一小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讲故事播放视频)/programs/view/-_csjp2TGH0/
第二小组:黄继光堵枪眼
/v/b/826999-1273152452.html
第三小组:刘胡兰宁死不屈
/watch/11133726.html
四、教师准备
1、分配任务:教师根据本次综合性活动目标制定活动内容,即:战争故事、军事名言、战争文学、战争电影四个板块,并提出搜集整理资料的要求,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板块认领;
2、参考资料:
由于学生地处农村,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资料有限,要查找相关的资料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为激发学生兴趣,能达到“跳一跳,摘个桃”的效果,教师可以预先提供大量资料网站,让学生在有资料可查的情况下查找、整理相关资料:
冯德英的《苦菜花》
/Article/ShowClass.asp?ClassID=606
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
/Article/ShowClass.asp?ClassID=249
吴强的《红日》、
/Article/ShowClass.asp?ClassID=243
冯志的《敌后武工队》……
/Article/List/List_252.html
(2)描写战争的诗词有:▲青青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表演、论辨等形式展示成果,进而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2、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英雄故事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
通过写作训练,引导学生以“战争”为话题,多角度地认识战争的残酷,正义和非正义,阐明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2、读几本有关战争的图书,并做好读书笔记,为讲战争的故事作准备。
3、浏览介绍有关战争的网站,查阅有关战争的知识。
4、小组内根据活动内容搜集整理汇总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成果汇报展示,班委成员经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给每个小组的成果展示进行打分评比。
六、教学实施过程
环节
师生活动
/v/b/49878464-1902368257.html
/u60/v_NTkyNjYxODc.html
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影视资料的观看欣赏,并交流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积累有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语言整理和口头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
课前
准备
1、小组选题,制定方案;
2、搜集资料,整合材料。
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
课堂导入
一、创设情景,影片导入
1、观看《南京大屠杀》片断。/v/b/20998510-1272884840.html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看了《南京大屠杀》片断,肯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吧?是啊,正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苦难,我们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中国,九一八的炮声、七七卢沟桥的枪声和南京大屠杀中30万死难同胞的呼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四小组: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
/history/lishijiemi/201107/f0763daf-f461-490a-9584-30c6c689a4af.shtml
(评委打分)
由学生查找的资料入手,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点燃课堂学习的激情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
第四小组: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资料来源:
a./view/517f54b81a37f111f1855b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