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锚护壁支护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州市新酢坊社区安置房
喷锚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_______
审核人:_______
编制单位:四川新筑路业发展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7年9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编制原则 (4)
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
五、边坡稳定性评价 (6)
六、施工准备 (7)
七、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8)
八、脚手架搭设 (10)
九、喷锚护壁施工工艺 (14)
十、施工监测及应急措施 (18)
十一、安全施工措施 (21)
一、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四川省达州市西外新酢坊社区,交通方便。拟建建筑物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10387m2,规划总建筑面积41918.76m2,地上建筑面积29831.94m2,地下建筑面积12086.82m2。拟建场地覆盖层现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覆盖层最厚 5.30m,场平后覆盖层最厚18.0m。区原状为山体斜坡地带,小区场坪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在场地东侧将形成高度约为10~40m,坡向80°的岩质边坡,场地东南侧将形成高度约为10~30m,坡向80°度的岩质边坡。场地西北侧,高差约为10m左右的粉砂土质的边坡。场地西南侧将形成回填风化岩边坡。
本工程设有-3F地下室,基坑范围广,开挖深度约13.5m,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本场地基坑坑壁土层主要由人工填土、粉质粘土及粉砂质泥岩及砂岩组成,人工填土、粉质粘土形成的坑壁土层稳定性差。其基坑边线位于1#、2#、3#楼中部及1#、2#楼北部。综合分析场地地层结构、基坑与周边建筑物的距离和基坑开挖具备放坡开挖条件。基坑四周均无其它建筑,建筑物基坑边坡地段可采取放坡。
二、编制依据
1、四川省兴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
2、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3、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4、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GB50086《锚杆喷射砼支护边坡技术规范》
6、(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7、达州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院《新酢坊社区安置房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
2、采用先进施工技术,科学组织施工,优化施工方案,确保质量、工期;
3、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合理配置资源,降低工程成本;
4、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地层构造
根据达州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院《新酢坊社区安置房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和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基岩(粉砂质泥岩和砂岩)组成。分别为粉质粘土、粉砂质泥岩、砂岩。现将各地层的分布及特征由上至下描述如下。
①人工填土(Q4ml):杂色-灰褐色及红褐色;松散、稍湿,由砖、瓦、混凝土块、条石等建筑垃圾及砂、泥岩碎石和粉质粘土组成。部分为民房修建及拆迁形成,混合不均匀。
②粉质粘土(Qal+pl):灰黄色-褐黄色,可塑,略显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较光滑,手捏有粘着感,该层分布于场地沟谷地带,厚度变化较大,钻探揭露厚度0.50~4.80m,
地层编号。
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粉砂质泥岩:紫红-紫灰色,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厚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具失水干裂,饱水软化崩解的特点。根据风化程度不同将其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风化带:
③强风化粉砂质泥岩:岩芯为碎块状-短柱状,颜色为紫红色色,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结构大部分被破坏。分布于整个场地,地层连续,钻探揭露层厚为0.50m~3.40m。
④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岩芯呈柱状,局部呈碎块状-短柱状,岩芯长度一般为5~20cm,岩芯采取率平均值约90%,RQD平均值约50%,岩芯完整程度较好。分布于整个场地,地层连续,钻探揭露层厚为5.50m~9.50m。该层厚度大,未揭穿。
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砂岩:灰-灰白色,灰色;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为主,钙质胶结为主,局部为泥质胶结。
③强风化砂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较破碎,多呈碎块状、短柱状。分布于局部场地,地层连续性好,钻探揭露层厚为0.90m~3.40m。
从以上地层岩性组成可知,覆盖层以粉质粘土为主,粉质粘土主要分布在场地低洼地带,且厚度变化较大,尤其在沟中靠近坡边厚度较小、沟的中部厚度较大,使基岩顶面呈“V”~“U”形。
2、场地地下水
本工程地下水主要为粉质粘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位处于动态变化中,在施工过程中对各岩土层的地下水渗透性系数进行修正,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对基坑进行试降水试验,进一步确定各岩土层的渗透性系数。根据场地附近基坑降水设计及施工经验,结合本场地地质条件,若需降水,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时须采取人工措施降低场地地下水位。降水工程应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山水雨水采取四周设置排水管、排水沟引流排放,基坑内设置集水坑,人工用水泵抽水排放。如地下水较多,必须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进行降水设计,并由有经验的施工单位来实施,才能保证基坑降水的可靠和安全。
五、边坡稳定性评价
(1)、根据本工程地勘报告建可知:边坡破坏后果不严重,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
根据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可知,对岩质边坡稳定起控制作用的因素是岩体结构面,场区内岩体结构面主要为层面和节理,坡向大致80°,岩质边坡。根据结构面产状与边坡坡度、坡向的组合关系作赤平极射投影。
在场地东侧测得两组构造裂隙,其产状、特征分别为:①Ⅰ组:95°∠87°,间距大于0.2m左右,张开>1cm,结合程度差,无充填,属硬性结构面。
②Ⅱ组:348°∠82°间距大于0.2m左右,张开>1cm,结合程度差,无充填,属硬性结构面。场地层面平直,结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