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内pH值。
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
血凝素 (HA)
柱状,为三聚体,它基本上以 相同的间距覆盖了病毒的全部 表面
神经氨酸酶( NA)
四个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并 不平均分布在病毒表面,而是 聚合成群。
血凝素 (hemagglutinin,HA ):
糖蛋白三聚体;主要膜蛋白
HA0 (566aa) 水解
HA2(222aa)-S-S- HA1(328aa)
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
因HA或NA的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 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
4.其它生物学特性
? 培养特性
流感病毒能在 鸡胚羊膜腔和尿囊腔 中增殖。 流感病毒虽可在 组织培养细胞 中增殖,但 不引起明显的 CPE, 可用红细胞吸附试验判定有无病毒增殖。
1) 水解细胞表面神经氨酸,参与病毒释放; 2) 破坏特异受体,促进病毒扩散; 3) 具有抗原性,抗- NA可抑制病毒释放,但无中和作用; 4) 易发生变异。
2.复制周期
? 病毒侵入 ? 遗传物质的释放 ? 病毒的复制与病毒蛋白的
合成 ? 病毒的装配 ? 出芽
流 感 病 毒 复 制 过 程 示 意 图
3.分型与变异
1)分型
? 根据NP和MP抗原性,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 ? 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H1~
H16、N1~N9)。 ? 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 ? 命名:型别/分离地点/毒株序号/分离年代(HA与NA亚型号)
(A/HongKong/1/68(H3N2))
血凝素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1) 凝集红细胞(血凝试验); 2) 吸附宿主细胞(HA1与细胞唾液酸受体结合,
HA2有膜融合活性); 3) 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抗- HA,主要保护性抗体); 4) 易发生变异。
神经氨酸酶 (neuraminidase,NA ):
糖蛋白四聚体
神经氨酸酶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 抵抗力
较弱 不耐热, 56℃30min可使病毒灭活。在室温情况下传染性很快丧 失,但在 0℃-4℃能存活数周。 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醚、甲醛等也很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性
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其次隐性感染者 (病毒携带者 )
传播途径 --病毒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致病机理 --病毒不入血,无病毒血症 病毒-----呼吸道上皮细胞 -----产生空泡变性 NA降低呼吸道粘液层黏度
第26章
呼吸道病毒
山东大学医学院 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程轶喆
主要以呼吸道为传播途径,侵犯呼吸道黏膜 上皮细胞,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 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
呼吸道病毒的分类
正粘病毒科 副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 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 呼吸道局部感染,往往伴随全身症状。 如:畏寒发热、肌肉酸痛乏力、咳嗽、鼻塞、咽 痛、头痛等
? 易继发细菌感染。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病毒
主要症状
? 与感冒类似,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头痛、呕吐、 肺炎等
传播途径
?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 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 液和被病毒污染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婴儿支气管炎、肺炎
小儿哮吼、成人上感
小儿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胎儿畸形 )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综合征(SARS)
小儿肺炎、流行性角膜炎
第一节
正粘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 (influenza virus)
? 简称流感病毒
? 人类:甲(A)、乙(B)、丙(C)型; 动物:猪、禽、马等
局部粘膜上皮炎症
全身症状
2.免疫性
同型有 1年免疫力 免疫物质为 sIgA及中和抗体( IgG 、IgM)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是英国人john huzxam在 1743年创造的字,他依据意大利语中用来描述这个疾病 起源的片语“un infuenza di freddo”,即“寒冷的影响 ”。 它主要发生在深秋、冬天和早春季节。每年都有数以百 万计的人群受到感染。
包膜: 1)内层:基质蛋白 M(matrix protein ,MP) 2)外层:脂质双层膜(脂蛋白) 3)刺突:血凝素( HA)、神经氨酸酶( NA)
基质蛋白 (MP) :
M1 -- 位于脂质双层内,稳定和强化细胞膜结构;
抗原性稳定;有型特异性; 产生非中和抗体。
M2 -Leabharlann Baidu 嵌于病毒包膜中,具有离子通道的作用,调节
预防措施
? 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室内保持通风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 惯,勤洗手、捂口鼻、少摸脸、避患者。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毒分离
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鸡胚或培养细胞
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快速诊断
直接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细胞中检测抗 原;核酸杂交、PCR、序列分析检测病毒核酸
? 甲型流感病毒是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引起 流感全球流行的重要病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
? 球形,直径 80-120nm ,有包膜
结构----
核衣壳 :螺旋对称 1 )-ssRNA ,分节段 (7~8 ) 2)核蛋白(NP):与RNA聚合酶一起与 RNA节 段形成核糖核蛋白( RNP) 抗原性稳定,具有型特异性
流感:移动的靶
? 流感病毒的蛋白质有各自不同的进化特征---内部蛋白稳定保守;外部蛋白变化快。 血凝素蛋白--与细胞黏附的部分变异较慢, --与宿主免疫系统作用的部分 变异较快, --与抗体结合部位变异较快。
2)抗原变异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亚型 内变异),引起局部小流行。
其他病毒科 风疹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
腺病毒
主要呼吸道病毒及其所致疾病
科 正粘病毒 副粘病毒
披膜病毒 小RNA病毒 冠状病毒 腺病毒

甲、乙、丙型流感病
麻毒 疹病毒 腮腺炎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 风疹病毒
鼻病毒
冠状病毒、 SARS 冠状病毒
腺病毒
引起的主要疾病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