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证明题(辅助线)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辅助线作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辅助线作法

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作法【例1】.已知:如图6,△BCE 、△ACD 分别是以BE 、AD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且BE AD =,△CDE 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例2】、如图,已知BC > AB ,AD=DC 。

BD 平分∠ABC 。

求证:∠A+∠C=180°.一、线段的数量关系: 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转移线段到一个三角形中证明线段相等。

1、倍长中线法【例. 3】如图,已知在△ABC 中,90C ︒∠=,30B ︒∠=,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 求证:2BD CD =证明:延长DC 到E ,使得CE=CD,联结AE ∵∠ADE=60°∵∠C=90° ∴△ADE 为等边三角形 ∴AC ⊥CD ∴AD=DE ∵CD=CE ∵DB=DA∴AD=AE ∴BD=DE ∵∠B=30°∠C=90° ∴BD=2DC ∴∠BAC=60° ∵AD 平分∠BAC ∴∠BAD=30°∴DB=DA ∠ADE=60°DCBADCB EA【例4.】 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的点,且CD AB =,ADB BAD ∠=∠,AE 是ABD ∆的中线。

求证:2AC AE =。

证明:延长AE 到点F,使得EF=AE 联结DF在△ABE 和△FDE 中 ∴∠ADC=∠ABD+∠BDABE =DE∵∠ABE=∠FDE∠AEB=∠FED ∴∠ADC=∠ADB+∠FDE AE=FE 即 ∠ADC = ∠ADF ∴△ABE ≌ △FDE (SAS ) 在△ADF 和△ADC 中 ∴AB=FD ∠ABE=∠FDE AD=AD ∵AB=DC ∠ADF = ∠ADC ∴ FD = DC DF =DC∵∠ADC=∠ABD+∠BAD ∴△ ADF ≌ ADC(SAS) ∵ADB BAD ∠=∠ ∴AF=AC ∴AC=2AE【变式练习】、 如图,△ABC 中,BD=DC=AC ,E 是DC 的中点,求证:AD 平分∠BAE.【小结】熟悉法一、法三“倍长中线”的辅助线包含的基本图形“八字型”和“倍长中线”两种基本操作方法,倍长中线,或者倍长过中点的一条线段以后的对于解决含有过中点线段有很好的效果。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全等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全等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

全等三角形⑴----常见辅助线一.已知中点D1.线段倍长(或作平行线)A模型:如图,已知OA=OC,再倍长DO,使OB=OD,则△AOB≌△COD(SAS) C⑴.如图,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 BB A①.求证:AB+AC>2AD;②.若AB=5,AC=7,AD的取值范围为.CD1⑵如图,CE是△ACD中线,点B在AD的延长线上,BD=AC,∠ACD=∠ADC,求证:CE= BC.2CA BDEE⑶.如图,AB=AE,AB⊥AE,AD=AC,AD⊥AC,点M为BC的中点,求证:DE=2AM.DAB CME⑷.如图,四边形BEFC中,D为BC中点,∠EDF=90 ,求证:BE+FC>EF.FB CD2.作垂线(知中点作垂线;证中点作垂线)C模型:如图,OA=OB,BC⊥CD,AD⊥CD,则△AOD ≌△BOC(AAS) A⑴.如图,△ABC 中,D 为 BC 的中点.BO①在图中作出 CM⊥AD,BN⊥AD,垂足分别为点 M,N; D②⑵求证:DM=DN; ③若 AD=3,求 AM+AN 的值.A DBC⑵.如图,CD 为△ABC 的角平分线,E,F 分别在 CD,BD 上,且 DA=DF,EF=AC.求证:EF ∥BC.C EBADFE⑶.如图,BC⊥CE,BC=CE,AC⊥CD,AC=CD,DE 交 AC 的延长线于点 M,M 是 DE 的中点. ①求证:AB⊥AC;②若 AB=8,求 CM 的长.BAC MD⑷.如图,已知 A(-2,1),C(0,2),且 C 为线段 AB 的中点,求点 B 的坐标.y BCAxO3.证中点【方法技巧】证线段的中点,常过线段的端点构造一组平行线,或过线段的两端点向过中点的线段作垂线,根据AAS或ASA构造全等三角形,证题关键往往是证明一组对应边相等.【作平行证中点】⑴.如图,在△ABC中,∠ABC=∠ACB,D,E分别是AC和AC的延长线上的点,连接BD,BE,若AB=CE,∠DBC=∠EBC.求证:D是AC的中点.ADCBE⑵.如图,AB⊥AE,AB=AE,AC⊥AD,AC=AD,AH⊥DE于点H,延长AH交BC于点M.求证:M是BC的中点.ADHCB ME【作垂线证中点】⑶.如图,AB⊥AC,AB=AC,D是AB上一点,CE⊥CD,CE=CD,连接BE交AC于点F,求证:F是BE的中点.EAFDB C⑷如图,A,B,C三点共线,D,C,E三点共线,∠A=∠DBC,EF⊥AC于点F,AE=BD.①求证:C是DE的中点;②求证:AB=2CF. ABFD E二、线段的和差处理1.等线段代换法C⑴如图,CD为△ABC的中线,M,N分别为直线CD上的点,且BM∥AN.①求证:AN=BM;②求证:CM+CN=2CDMA BDN⑵如图,△ABC中,∠BAC=90︒,AB=AC,AN是过点A的一条直线,且BM⊥AN于点M,CN⊥AN于点N.①求证:AM=CN;②求证:MN=BM-CN.AMCBN⑶如图,在△ABC中,AD⊥BC于D,且AD平分∠BAC,CE⊥AB于点E,交AD于点F.①求证:BD=CD; A②若AF=BC,求证:AC-CE=EF.E FB CD⑷.如图,△ABC中,AC=BC,∠ACB=90︒,D为BC延长线上一点,BF⊥AD于点F,交AC于点E. A①求证:BE=AD;②过C点作CM∥AB交AD于点M,连接EM,求证:BE=AM+EM. FEMB DC2.截长补短法(直接和间接)如图,△ABC 中,∠CAB=∠CBA=45 ,CA=CB,点 E 为 BC 的中点,CN ⊥AE 交 AB 于点 N. ①求证:∠1=∠2;②求证:AE=CN+EN. (用多种方法) 方法 1:直接截长BN E12CA方法 2:间接载长BN E12CA方法 3:直接补短BN E12C AAB方法 4:间接补短N E12C三、角平分线模型 A1.作垂线1 P模型:如图,∠1=∠2,PA⊥OA,PB⊥OB,则PA=PB. 2O B⑴如图,△ABC中,CD是角平分线,AC=3,BC=5,求S△ACD∶S△BCD的值.CBA D⑵.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CE⊥AB于点E,且∠B+∠D=180︒,求证:AE=AD+BE.CDBA E⑶.如图,△ABC中,AC>AB,F为BC的中点,FD⊥BC,交∠BAC的平分线于点D,DE⊥AC于点E.A C-A B①求证:BD=CD;②求证:AB+AC=2AE;③直接写出的值C EA是.EFB CD⑷如图,△ABC中,AB=AC,D为△ABC外一点,且∠1=∠2,AB⊥BD于点M.①求证:AD平分△BDC的B D-CD A外角;②求的值.D M B 1M2C D2.截长补短 A模型:如图,若∠AOP=∠BOP,OA=OB,则△OAP≌△OBP P ⑴.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B+∠D=180 ,求证:CD=CB. O BCD12B B⑵.△ABC中,AB>AC,AD平分∠BAC,AE=AC,连DE.①求证:∠C>∠B;②若AB-AC=2,BC=3,求△BED的周长.AB CD⑶.如图,AD∥BC,E是CD上一点,且∠1=∠2,∠3=∠4,求证:AB=AD+BCCED12 43A B⑷.如图,BC>AB,AD=CD,∠1=∠2,探究∠BAD与∠C之间的数量关系.(多种方法)D DA A1 12 2B C CB3.角平分线+垂线:延长法 AC 模型:如图,若∠1=∠2,AC⊥OC,延长AC交OB于点B,则△OCA≌△OCB.⑴.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CE⊥AD于点E,探究∠ACE,∠B,O B∠ECD之间的数量关系.AEB CD⑵.如图,在△ABC中,AB<BC,BP平分∠ABC,AP⊥BP于P点,连接PC,若△ABC的面积为4,求△BPC 的面积.APB C⑶.如图,在△AOB中,AO=OB,∠AOB=90 ,BD平分∠ABO交AO于点D,AE⊥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BD=2AE.AEDBO⑷.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E,BE分别平分∠DAB,∠CBA.①求证:AE⊥BE;②求证:DE=CE;③若AE=4,BE=6,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DAEBC四、半角与倍角模型⑴如图,已知 AB=AC,∠BAC=90°,∠MAN=45°,过点 C 作 NC⊥AC 交 AN 于点 N,过点 B 作 BM⊥AB 交 AM 于点 M ,连接 MN.①当∠MAN 在∠BAC 内部时,求证:BM+CN=MN.MBNCA②如图,在①的条件下,当 AM 和 AN 在 AB 同侧时,①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NCMBA⑵如图,在△ABC 中,CA=CB,∠ACB=120°,E 为 AB 上一点,∠DCE=60°,∠DAE=120°,求证: DE-AD=BE.CABED⑶如图,在△ABC 中,CA=CB,∠ACB=120°,点 E 为 AB 上一点,∠DCE=∠DAE=60°,求证:AD+DE=BE.DCBAE1 ⑷.①如图 1,在四边形 ABCD 中,AB=AD,∠B+∠D=180°,E,F 分别是 BC,CD 上的点,且∠EAF= ∠2 DBAD,求证:EF=BE+DF;AFCBE②如图 2,在①条件下,若将△AEF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当点 E,F 分别 FD运动到 BC,CD 延长线上时,则 EF,BE,DF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D C BAED F CB A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D C BAED F CB A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3)可以在该角的两边上,距离角的顶点相等长度的位置上截取二点,然后从这两点再向角平分线上的某点作边线,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提高证明题含辅助线(六种类型)(解析版)--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全等三角形提高证明题含辅助线(六种类型)(解析版)--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拓展全等三角形提高证明题含辅助线(六种类型)【类型一】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全等1如图,在△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E ,F 分别为AC ,AB 上的点,且∠AED +∠AFD =180°.(1)求证:∠AFD =∠CED ;(2)求证:DE =DF.【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即可得解;(2)过D 作DM ⊥AB 于M ,DN ⊥AC 于N ,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DM =DN ,由(1)知∠MFD =∠DEN ,证出△FMD ≌△END 即可.【详解】(1)证明:∵∠AED +∠AFD =180°,∠AED +∠CED =180°,∴∠AFD =∠CED ;(2)证明:过D 作DM ⊥AB 于M ,DN ⊥AC 于N ,∵AD 平分∠BAC ,∴DM =DN ,∠FMD =∠END =90°,∵∠AED +∠AFD =180°,∠AED +∠DEN =180°,∴∠MFD =∠DEN ,在△FMD 和△END 中,∠MFD =∠DEN∠FMD =∠END DM =DN,∴△FMD ≌△END (AAS ),∴DE =DF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利用AAS 推出△FMD ≌△END .2如图,在ΔABC 中,∠C =90°,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交BC 于D ,过D 作DE ⊥BA 于点E ,点F 在AC 上,且BD =DF.(1)求证:AC =AE ;(2)求证:∠BAC +∠FDB =180°;(3)若AB =9.5,AF =1.5,求线段BE 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BE 的长为4.【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利用AAS 证明△ACD ≌△AED 即可;(2)设∠1=∠2=α,在AB 上截取AM =AF ,连接MD ,证明△FAD ≌△MAD ,进而证明Rt ΔMDE ≌Rt ΔBDE ,再证明ΔCFD ≌ΔEBD ,根据∠FDB +∠BAC 即可求证;(3)由(2)可得EB =EM ,AF =AM ,根据BE =AB -AM -ME 即可求得BE 的长.【详解】证明:(1)∵AD 平分∠BAC ,∴∠1=∠2,∵DE ⊥BA ,∴∠DEA =∠DEB =90°,∵∠C =90°,∴∠C =∠DEA =90°,在ΔACD 和ΔAED 中,∠DCA =∠DEA∠1=∠2AD =AD,∴ΔACD ≌ΔAED (AAS ),∴AC =AE ,(2)设∠1=∠2=α,∵∠C =∠DEA =90°,在ΔADC 中,∠ADC =90°-α,在ΔADE 中,∠ADE =90°-α,∵∠FDB =∠FCD +∠CFD =90°+∠CFD ,在AB 上截取AM =AF ,连接MD ,在ΔFAD 和ΔMAD 中,FA =MA∠1=∠2AD =AD∴ΔFAD ≌ΔMAD (SAS ),∴FD =MD ,∠5=∠6,∵BD =DF ,∴BD =MD ,在Rt ΔMDE 和Rt ΔBDE 中,MD =BDDE =DE∴Rt ΔMDE ≌Rt ΔBDE (HL ),∴∠3=∠4,设∠5=∠6=β,∵∠1=∠2=α,∴∠1+∠5=∠2+∠6=α+β,在ΔFAD 中,∠1+∠5=∠DFC在ΔAMD 中,∠2+∠6=∠3,∴∠DFC =∠3,∴∠DFC =∠4,在ΔCFD 和ΔEBD 中,∠DCF =∠DEB ∠CFD =∠EBD FD =BD,∴ΔCFD ≌ΔEBD (AAS ),∴∠CFD =∠4,∵∠C =90°,在ΔABC 中,∠4=90°-2α,∴∠CFD =90°-2α,∴∠FDB =90°+90°-2α=180°-2α,∵∠BAC =∠1+∠2=2α,∴∠FDB +∠BAC =180°-2α+2α=180°,(3)∵AF =AM ,且AF =1.5,∴AM =1.5,∵AB =9.5,∴MB =AB -AM =9.5-1.5=8,∵MB =BE ,且ME +BE =BM ,∴BE =12BM =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H ,G 分别在AC ,AB 上,且HD =BD .(1)求证:∠B 与∠AHD 互补;(2)若∠B +2∠DGA =180°,请探究线段AG 与线段AH 、HD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答案】(1)见解析;(2)AG =AH +HD ,证明见解析【分析】(1)在AB 上取一点M ,使得AM =AH ,连接DM ,则利用SAS 可得出ΔAHD ≌ΔAMD ,从而得出HD =MD =DB ,即有∠DMB =∠B ,通过这样的转化可证明∠B 与∠AHD 互补.(2)由(1)的结论中得出的∠AHD =∠AMD ,结合三角形的外角可得∠DGM =∠GDM ,可将HD 转化为MG ,从而在线段AG 上可解决问题.【详解】证明:(1)在AB 上取一点M ,使得AM =AH ,连接DM∵AH =AM∠CAD =∠BADAD =AD∴ΔAHD ≌ΔAMD ∴HD =MD ,∠AHD =∠AMD∵HD =DB∴DB =MD∴∠DMB =∠B∵∠AMD +∠DMB =180°∴∠AHD +∠B =180°即∠B 与∠AHD 互补.(2)由(1)∠AHD=∠AMD,HD=MD,∠AHD+∠B=180°,∵∠B+2∠DGA=180°,∠AHD=2∠DGA∴∠AMD=2∠DGM又∵∠AMD=∠DGM+∠GDM∴2∠DGM=∠DGM+∠GDM即∠DGM=∠GDM∴MD=MG∴HD=MG∵AG=AM+MG∴AG=AH+HD.【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应用角平分线构造全等是常用的构造全等的方法,遇到角平分线常有“翻折构造全等”“作角边的垂线段”两种辅助线方法.4已知:如图,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求证:(1)AD=AE=EC.(2)BA+BC=2BF.【答案】证明详见解析【详解】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BD=∠CBD,然后根据SAS证得△ABD≌△EBC,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得到等腰△ACE,由此可证;(2)过点E作EG⊥BC于点G,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证得Rt△BEG≌Rt△BEF和Rt△CEG≌Rt△AFE,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等量代换求解.详解:证明:(1)∵BD为△ABC的角平分线,∴∠ABD=∠CBD,∴在△ABD和△EBC中,BD=BC∠ABD=∠CBD BE=BA,∴△ABD≌△EBC(SAS),∴∠BCE=∠BDA,∵∠BCE=∠BCD+∠DCE,∠BDA=∠DAE+∠BEA,∠BCD=∠BEA,∴∠DCE=∠DAE,∴△ACE为等腰三角形,∴AE=EC,∵△ABD≌△EBC,∴AD=EC,∴AD=EC=AE.(2)过点E作EG⊥BC于点G,∵E是BD上的点,EF⊥AB,EG⊥BC,∴EF=EG,∵在Rt△BEG和Rt△BEF中,BE=BE EF=EG,∴Rt△BEG≌Rt△BEF(HL),∴BG=BF,∵在Rt△CEG和Rt△AFE中,EF=EG AE=CE,Rt△CEG≌Rt△AFE,∴AF=CG,∴BA+BC=BF+FA+BG-CG,=BF+BG=∠BF,∴BA+BC=2BF.点睛: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了转化及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熟练掌握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类型二】倍长中线5如图,AB=CD,E为BC的中点,∠BAC=∠BCA,求证:AD=2AE.【答案】见解析.【分析】延长AE至点F,使得EF=AE,连接BF,易证△AEC≌△FEB(SAS),得到BF=AC,∠FBE=∠ACE=∠BAC,可得∠ABF=∠DCA,然后通过SAS证明△ABF≌△△DCA即可.【详解】证明:延长AE至点F,使得EF=AE,连接BF,∵∠BEF=∠CEA,BE=CE,∴△AEC≌△FEB(SAS),∴BF=AC,∠FBE=∠ACE=∠BAC,∴∠ABF=∠FBE+∠ABE=∠BAC+∠ABC=∠DCA,在△ABF和△DCA中,AB=CD∠ABF=∠DCA BF=AC,∴△ABF≌△△DCA(SAS),∴AD=FA=2A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一般的中线辅助线都是用的倍长中线.6如图,已知ΔABC中,点M是BC边长的中点,过M作∠BAC的角平分线AD的平行线交AB于E,交CA的延长线于F,求证:(1)AE=AF.(2)BE=CF.【答案】见详解.【分析】(1)要证AE=AF,利用等角对等边只需证出∠AFE=∠AEF,利用平行不难发现这两个角和角平分线分成的两角是内错角和同位角;(2)利用倍长中线法构造出全等三角形即可.【详解】证明:(1)∵MF∥DA∴∠AFE=∠CAD,∠AEF=∠DAE又∵AD平分∠CAB∴∠CAD=∠DAE∴∠AFE=∠AEF∴AE=AF(2)将FM延长至N使FM=MN,连接BN.∵M 为CB 中点∴CM =MB在△FMC 和△NMB 中CM =MB∠FMC =∠NMBFM =MN∴△FMC ≌△NMB (SAS )∴CF =BN ,∠F =∠N又∵∠AFE =∠AEF ,∠AEF =∠BEN∴∠N =∠BEN∴BE =BN∴BE =CF【点睛】此题考查的(1)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角对等边;(2)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7在△ABC 中,∠ABC =45°,AM ⊥MB ,垂足为M ,点C 是BM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C .(1)如图1,点D 在线段AM 上,且DM =CM .求证:△BDM ≌△ACM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点E 是△ABC 外一点,且满足EC =AC ,连接ED 并延长交BC 于点F ,且F 为线段BC 的中点,求证:∠BDF =∠CEF.【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利用(SAS )即可证明三角形全等;(2)延长EF 至点G ,使FG =EF ,由上题中△BDM ≌△ACM ,得出AC =BD ,再证△BFG ≌△CFE ,可得BG =CE ,∠G =∠CEF ,从而得BD =CE =BG ,即可得∠BDF =∠G =∠CEF .【详解】解:(1)如图,∵∠ABC =45°,AM ⊥MB∴BM =AM在△BMD 和△AMC 中∵DM =CM ∠BDM =∠AMC BM =AM∴△BDM ≌△ACM (SAS ).(2)如图,延长EF 至点G ,使FG =EF ,连接BG∵△BDM ≌△ACM∴BD =AC又∵CE =AC∴BD =CE在△BFG 和△CFE 中∵BF =FC ∠BFG =∠EFC FG =FE∴△BFG ≌△CFE (SAS )∴BG =CE ,∠G =∠CEF∴BD =CE =BG∴∠BDF =∠G =∠CE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规定:有两组边相等,且它们所夹的角互补的两个三角形叫兄弟三角形.如图,OA =OB ,OC =OD ,∠AOB =∠COD =90°,回答下列问题:(1)求证:△OAC 和△OBD 是兄弟三角形.(2)取BD 的中点P ,连接OP ,请证明AC =2OP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OA =OB ,OC =OD ,∠AOC +∠BOD =180°即可证明;(2)延长OP 至E ,使PE =OP ,先证△BPE ≌△DPO ,推出BE =OD ,∠E =∠DOP ,进而推出BE ∥OD ,再证△EBO ≌△COA ,即可推出OE =AC ,由此可证AC =2OP .【详解】(1)证明:∵∠AOB =∠COD =90°,∴∠AOC +∠BOD =360°-∠AOB -∠COD =360°-90°-90°=180°,又∵AO =OB ,OC =OD ,∴△OAC 和△OBD 是兄弟三角形.(2)证明:延长OP 至E ,使PE =OP,∵P 为BD 的中点,∴BP =PD ,∵在△BPE 和△DPO 中,PE =PO∠BPE =∠DPO BP =DP,∴△BPE ≌△DPO SAS ,∴BE =OD ,∠E =∠DOP ,∴BE ∥OD ,∴∠EBO +∠BOD =180°,又∵∠BOD +∠AOC =180°,∴∠EBO =∠AOC ,∵BE =OD ,OD =OC ,∴BE =OC ,在△EBO 和△COA 中,OB =AO∠EBO =∠AOCBE =OC∴△EBO ≌△COA SAS ,∴OE =AC ,又∵OE =2OP ,∴AC =2OP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类型三】截长补短9如图,在△ABC 中,AB =AC ,∠A =108°,BD 平分∠ABC 交AC 于D ,试说明:BC =AB +CD.【答案】见解析【分析】在线段BC 上截取BE =BA ,连接DE .则只需证明CD =CE 即可.结合角度证明∠CDE =∠CED .【详解】解:证明:在线段BC 上截取BE =BA ,连接DE .∵BD 平分∠ABC ,∴∠ABD =∠EBD =12∠ABC .在△ABD 和△EBD 中,BE =BA∠ABD =∠EBD BD =BD,∴△ABD ≌△EBD .(SAS )∴∠BED =∠A =108°,∠ADB =∠EDB .又∵AB=AC,∠A=108°,∠ACB=∠ABC=12×(180°-108°)=36°,∴∠ABD=∠EBD=18°.∴∠ADB=∠EDB=180°-18°-108°=54°.∴∠CDE=180°-∠ADB-∠EDB=180°-54°-54°=72°.∴∠DEC=180°-∠DEB=180°-108°=72°.∴∠CDE=∠DEC.∴CD=CE.∴BC=BE+EC=AB+CD.【点睛】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综合性较强.10如图,在△ABC中,∠B=60°,△ABC的角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O,求证:AE+CD=AC.【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OC=120°,∠AOE=∠COD=60°,在AC上截取AF=AE,连接OF,分别证明△AOE≌△AOF SAS,△COD≌△COF ASA,得到CD=CF,即可证明结论.【详解】证明:∵∠B=60°,∴∠BAC+∠ACB=180°-∠B=120°,∵AD、CE分别平分∠BAC、∠ACB,∴∠OAC=∠OAB=12∠BAC,∠OCA=∠OCB=12∠ACB,∴∠OAC+∠OCA=12∠BAC+12∠ACB=12∠BAC+∠ACB=60°,∴∠AOC=120°,∴∠AOE=∠COD=180°-∠AOC=60°,如图,在AC上截取AF=AE,连接OF,在△AOE和△AOF中,AE=AF∠OAE=∠OAF AO=AO,∴△AOE≌△AOF SAS,∴∠AOE=∠AOF=60°,∴∠COF=∠AOC-∠AOF=120°-60°=60°,∵∠COD=60°,∴∠COD=∠COF,在△COD和△COF中,∠OCD=∠OCF CO=CO∠COD=∠COF,∴△COD≌△COF ASA,∴CD=CF,∵AF=AE,∴AF+CF=AE+CD=A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做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1在△ABC中,∠ABC=60°,点D、E分别在AC、BC上,连接BD、DE和AE;并且有AB=BE,∠AED=∠C.(1)求∠CDE的度数;(2)求证:AD+DE=BD.【答案】(1)60°;(2)见解析【分析】(1)由AB=BE,∠ABC=60°,可得△ABE为等边三角形,由∠AEB=∠EAC+∠C,∠CDE=∠EAC+∠AED,∠AED=∠C,可证∠CDE=∠AEB=60°(2)延长DA至F,使AF=DE,连接FB,由∠BED=60°+∠AED,∠BAF=60°+∠C,且∠C=∠AED,可证△FBA≌△DBE(SAS)由DB=FB,可证△FBD为等边三角形,可得BD=FD,可推出结论,【详解】解:(1)∵AB=BE,∠ABC=60°,∴△ABE为等边三角形,∴∠BAE=∠AEB=60°,∵∠AEB=∠EAC+∠C,∠CDE=∠EAC+∠AED,∵∠AED=∠C,∴∠CDE=∠AEB=60°(2)如图,延长DA至F,使AF=DE,连接FB,由(1)得△ABE为等边三角形,∴∠AEB=∠ABE=60°,∵∠BED=∠AEB+∠AED=60°+∠AED,又∵∠BAF=∠ABE+∠C=60°+∠C,且∠C=∠AED,∴∠BED=∠BAF,在△FBA与△DBE中,AB=BE∠BAF=∠BED AF=DE∴△FBA≌△DBE(SAS)∴DB=FB,∠DBE=∠FBA∴∠DBE+∠ABD=∠FBA+∠ABD,∴∠ABE=∠FBD=60°又∵DB=FB,∴△FBD为等边三角形∴BD=FD,又∵FD=AF+AD,且AF=DE,∴FD=DE+AD=BD,【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线段和差,三角形外角性质,关键是引辅助线构造三角形全等证明等边三角形.12(1)如图1,射线OP平分∠MON,在射线OM,ON上分别截取线段OA,OB,使OA=OB,在射线OP上任取一点D,连接AD,BD.求证:AD=BD.(2)如图2,在Rt△ABC中,∠ACB=90°,∠A=60°,CD平分∠ACB,求证:BC=AC+AD.(3)如图3,在四边形ABDE中,AB=9,DE=1,BD=6,C为BD边中点,若AC平分∠BAE,EC平分∠AED,∠ACE=120°,求AE的值.【答案】(1)见详解;(2)见详解;(3)AE=13【分析】(1)由题意易得∠AOD=∠BOD,然后易证△AOD≌△BOD,进而问题可求证;(2)在BC上截取CE=CA,连接DE,由题意易得∠ACD=∠ECD,∠B=30°,则有△ACD≌△ECD,然后可得∠A=∠CED=60°,则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EDB=∠B=30°,然后可得DE=BE,进而问题可求证;(3)在AE上分别截取AF=AB,EG=ED,连接CF、CG,同理(2)可证△ABC≌△AFC,△CDE≌△CGE,则有∠ACB=∠ACF,∠DCE=∠GCE,然后可得∠ACF+∠GCE=60°,进而可得△CFG是等边三角形,最后问题可求解.【详解】证明:(1)∵射线OP平分∠MON,∴∠AOD=∠BOD,∵OD=OD,OA=OB,∴△AOD≌△BOD(SAS),∴AD=BD.(2)在BC上截取CE=CA,连接DE,如图所示:∵∠ACB=90°,∠A=60°,CD平分∠ACB,∴∠ACD=∠ECD,∠B=30°,∵CD=CD,∴△ACD≌△ECD(SAS),∴∠A=∠CED=60°,AD=DE,∵∠B+∠EDB=∠CED,∴∠EDB=∠B=30°,∴DE=BE,∴AD=BE,∵BC=CE+BE,∴BC=AC+AD.(3)在AE 上分别截取AF =AB =9,EG =ED =1,连接CF 、CG ,如图所示:同理(1)(2)可得:△ABC ≌△AFC ,△CDE ≌△CGE ,∴∠ACB =∠ACF ,∠DCE =∠GCE ,BC =CF ,CD =CG ,DE =GE =1,∵C 为BD 边中点,∴BC =CD =CF =CG =3,∵∠ACE =120°,∴∠ACB +∠DCE =60°,∴∠ACF +∠GCE =60°,∴∠FCG =60°,∴△CFG 是等边三角形,∴FG =CF =CG =3,∴AE =AF +FG +GE =9+3+1=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构造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类型四】直接连接13如图,在Rt △ABC 中,AB =AC ,∠A =90°,点D 为BC 中点,过点D 作DM ⊥DN ,分别交BA ,AC 延长线于点M 、N ,求证:DM =DN.【答案】见解析【分析】连接AD ,可得∠ADM =∠CDN ,可证△AMD ≌△CND ,可得DM =DN .【详解】解:连接AD ,∵D 为BC 中点,∴AD =BD ,∠BAD =∠C ,∵∠ADM +∠MDC =90°,∠MDC +∠CDN =90°,∴∠ADM =∠CDN ,∵∠MAD =MAC +DAC =135°,∠NCD =180°-∠ACD =135°在ΔAMD 和ΔCND 中,∠ADM =∠CDNAD =CD ∠MAD =∠NCD,∴ΔAMD ≅ΔCND (ASA ),∴DM =DN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MD ≌△CND 是解题的关键.14△ABC 中,∠A =90°,AB =AC ,D 为BC 中点,E 、F 分别在AC 、AB 上,且DE ⊥DF ,试判断DE 、DF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DE =DF ,理由见解析【分析】连接AD ,则有AD =CD ,∠DAF =∠C =45°,且AD ⊥CD ,可得∠CDE +∠EDA =∠ADF +∠EDA =90°,所以∠CDE =∠ADF ,可证△CDE ≌△ADF ,可得结论.【详解】DE =DF ,理由如下:连接AD ,因为∠A =90°,AB =AC ,D 为BC 中点,∴CD =AD ,∠C =∠DAF =45°,AD ⊥CD ,∴∠CDE +∠EDA =∠ADF +∠EDA =90°,∴∠CDE =∠ADF ,在△CDE 和△ADF 中,∠C =∠DAFCD =AD ∠CDE =∠ADF,∴△CDE ≌△ADF (ASA ),∴DE =D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正确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所示,在△ABC 中,D 为BC 的中点,DE ⊥BC ,交∠BAC 的平分线AE 于点E ,EF ⊥AB 于点F ,EG ⊥AC 交AC 延长线于点G .求证:BF =CG.【答案】见解析.【分析】连接EB 、EC ,利用已知条件证明Rt △BEF ≌Rt △CEG ,即可得到BF =CG .【详解】证明:连接BE 、EC ,∵ED ⊥BC ,D 为BC 中点,∴BE =EC ,∵EF ⊥AB ,EG ⊥AG ,且AE 平分∠FAG ,∴FE =EG,在Rt △BEF 和Rt △CEG 中,BE =CE EF =EG ,∴Rt △BEF ≌Rt △CEG (HL ),∴BF =CG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16如图,在ΔABC 中,∠ABC =90°,AB =BC ,CD 平分∠ACB 交AB 于D 点,过A 作AE ⊥CD 交CD 延长线于E 点,交CB 延长线于F 点,取FC 中点G ,连接DG ,过C 作CH ⊥AC 交DG 延长线于H ,(1)求证:AF =CD ;(2)求证:AC =CH +2BD.【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推出∠ABF =∠ABC =90°与∠FAB =∠BCD ,则可证明ΔABF ≌ΔCBD ,即可有AF =CD ;(2)连接FD 根据CE ⊥AF ,AB ⊥CF ,推出FD ⊥AC ,即可证明CH ⎳FD ,可有∠HCG =∠DFG ,然后证明ΔFGD ≌ΔCGH 推出CH =FD ,根据已知条件即可有AD =DF ,由(1)知FB =BD ,即可证明AC =CH +2BD .【详解】证:(1)∵∠ABC =90°,CE ⊥AF∴∠ABF =∠ABC =90°∴∠AFB +∠FAB =90°,∠EFC +∠BCD =90°∴∠FAB =∠BCD在ΔABF 与ΔCBD 中,∠ABF =∠CBDAB =CB∠FAB =∠DCB∴ΔABF ≌ΔCBD∴AF =CD (2)连接FD∵CE ⊥AF ,AB ⊥CF∴FD ⊥AC∵CH ⊥AC∴CH ⎳FD∴∠HCG =∠DFG∵G 是FC 中点∴FG =CG在ΔFGD 与ΔCGH 中,∠DFG =∠HCGFG =CG∠FGD =∠CGH∴ΔFGD ≌ΔCGH∴CH =FD ∵CE ⊥AF ,CE 平分∠FCA∴AC =CF∴AD =DF由(1)可知ΔABF ≌ΔCBD∴FB =BD∴CF =CB +BF =AB +BF =AD +DB +BF =CH +2DB即AC =CH +2B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在(1)中找出条件证明ΔABF ≌ΔCBD 是关键,在(2)中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五】延长交于一点17如图,△ABC 中,CD 平分∠ACB ,过点A 作AD ⊥CD 于点D ,点E 是AB 的中点,连接DE ,若AC =20,BC =14,求DE的长.【答案】DE 的长为3.【分析】先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性质求出AD =DF ,最后用中位线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延长AD ,CB 交于点F ,∵CD 平分∠ACB ,∴∠ACD =∠FCD ,∵AD ⊥CD ,∴∠ADC =∠FDC =90°,在△ACD 和△FCD 中,∠ACD =∠FCDCD =CD ∠ADC =∠FDC,∴△ACD ≌△FCD ASA ,∴AD =DF ,AC =CF =20,∴BF =CF -BC =20-14=6,∵点D 为AF 中点,点E 为AB 中点,∴DE 为△ABF 的中位线,∴DF =12BF =3,答:DE 的长为3.【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延长CB 交AD 延长线于F ,证明DE 是△ABF 的中位线.18已知,Rt△ABC 中,∠ACB =90°,AC =BC ,∠ABC 的角平分线交AC 于E ,AD ⊥BE 于D ,求证:AD =12BE .【答案】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延长AD 和BC 交于F ,求出∠CBE =∠CAF ,AC =BC ,证△EBC ≌△FAC ,△ABD ≌△FBD ,推出BE =AF ,AD =DF ,即可得出答案.解:如图延长AD 和BC 交于F ,∵Rt △ABC 中,∠ACB =90°,∠BAC =45°,∴∠ABC =45°=∠BAC ,∴AC =BC ,∵∠ACB =90°,∴∠BCE =∠ACF =90°,∵BE 平分∠ABC ,∴∠ABD =∠EBC ,∵BD ⊥AD ,∴∠BCE =∠ADE =90°,∵∠BEC =∠AED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DAE =∠CBE ,在△BCE 和△ACF 中,∠FAC =∠CBE AC =BC ∠ACF =∠BCE,∴△BCE ≌△ACF (SAS ),∴BE =AF ,在△ABD 和△FBD 中,∠ABD =∠FDN BD =BD ∠ADB =∠FDB,∴△ABD≌△FBD (ASA ),∴AD =DF ,即AF =2AD ,∴AD =12AF ,∴AD =12BE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9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BAC 的角平分线AD 交BC 于D ,交∠ABC 的角平分线于E ,过点E 作EF ⊥AE ,交AC 于点F ,求证:AF +BD =AB.【答案】见解析【分析】延长EF ,BC 相交于点M ,分别证明△AEB ≌△MEB 和△AEF ≌△MED 即可得解.【详解】证明:延长EF ,BC 相交于点M ,∵∠ACB =90°,∴∠CAB +∠CBA =90°,∵AE 平分∠BAC ,BE 平分∠ABC ,∴∠EAB +∠EBA =45°,∴∠AEB =180°-45°=135°,∴∠DEB =180°-135°=45°,∵AE ⊥EF ,∴∠MEB =∠MED +∠DEB =90°+45°=135°=∠AEB ,在△AEB 和△MEB 中,∠AEB =∠MEBEB =EB ∠ABE =∠MBE,∴△AEB ≌△MEB ASA ,∴∠EAB =∠M ,AE =ME ,AB =MB ,∵AE 平分∠BAC ,∴∠FAE =∠EAB ,∴∠FAE =∠M ,在△AEF 和△MED 中,∠FAE =∠MAE =ME ∠AEF =∠MED =90°,∴△AEF ≌△MED ASA ,∴AF =MD ,∴AF +BD =MD +BD =MB =AB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通过添加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在△ABC 中,AB =AC ,∠C =45°,点D 为AC 中点,AE ⊥BD 交BC 于点E ,交BD 于点F.求证:(1)∠CAE=∠ABD;(2)BD=AE+ED.【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BAC=9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出∠CAE+∠BAF=∠ABD+∠BAF=90°,即可求证;(2)过点C作CA的垂线交AE延长线于点M,先证明△ACM≌△BAD ASA,得出AD=CM,BD= AM,则CM=CD,再证明△MCE≌△DCE SAS,得出EM=ED,即可求证.【详解】(1)证明:∵AB=AC,∠C=45°,∴∠CBA=45°,∴∠BAC=90°,∵AE⊥BD,∴∠AFB=90°∴∠CAE+∠BAF=∠ABD+∠BAF=90°,∴∠CAE=∠ABD.(2)证明:过点C作CA的垂线交AE延长线于点M∵CM⊥CA,∴∠MCA=90°即∠MCA=∠CAB,在△ACM和△BAD中,∠CAE=∠ABD AB=AC∠MCA=∠CAB∴△ACM≌△BAD ASA,∴AD=CM,∵D为AC中点,∴AD=CD,∴CM=CD∵∠MCA=90°,∠ACB=45°,∴∠ACB=∠MCB,在△MCE和△DCE中,CM=CD∠ACB=∠MCB CE=CE,∴△MCE≌△DCE SAS∴EM=ED,∴AM=AE+EM=AE+ED,∴BD=AE+E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以及正确画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类型六】半角模型21如图,△ABC中,AB=AC,∠BAC+∠BDC=180°.(1)求证:AD为∠BDC的平分线;(2)若∠DAE=12∠BAC,且点E在BD上,直接写出BE、DE、DC三条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答案】(1)见解析;(2)DE=B E+DC.【分析】(1)过A作AG⊥BD于G,AF⊥DC于F,先证明∠BAG=∠CAF,然后证明△BAG≌△CAF得到AG=AF,最后由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过A作∠CAH=∠BAE,证明△EAD≌△HAD,得到AE=AH,再证明△EAB≌△HAC中,即可得出BE、DE、DC三条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详解】证明:(1)如图1,过A作AG⊥BD于G,AF⊥DC于F,∵AG⊥BD,AF⊥DC,∴∠AGD=∠F=90°,∴∠GAF+∠BDC=180°,∵∠BAC+∠BDC=180°,∴∠GAF=∠BAC,∴∠GAF-∠GAC=∠BAC-∠GAC,∴∠BAG=∠CAF,在△BAG和△CAF中,∠AGB=∠F=90°∠BAG=∠CAF AB=AC∴△BAG≌△CAF(AAS),∴AG=AF,∴∠BDA=∠CDA,(2)BE、DE、DC三条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是DE=B E+DC,理由如下:如图2,过A作∠CAH=∠BAE交DC的延长线于H,∵∠DAE=12∠BAC,∴∠DAE=∠BAE+∠CAD,∵∠CAH=∠BAE,∴∠DAE=∠CAH+∠CAD=∠DAH,在△EAD和△HAD中,∠EAD=∠HAD AD=AD∠ADE=∠ADH ,∴△EAD≌△HAD(ASA),∴DE=DH,AE=AH,在△EAB和△HAC中,AB=AC∠BAE=∠CAH AE=AH,∴△EAB≌△HAC(SAS),∴BE=CH,∴DE=DH=DC+CH=DC+BE,∴DE=DC+BE.故答案是:DE=DC+BE.【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线段和差的证明,掌握截长法和补短法是解答此题的突破口.22(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若∠EAF=12∠BAD,可求得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只思考解题思路,完成填空即可,不必书写证明过程)(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若∠EAF=12∠BAD,判断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完成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1)BE+DF=EF;(2)EF+DF=BE.理由见解析.【分析】(1)线段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BE+DF=EF.如图,延长CB至M,使BM=DF,连接AM,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结论:EF+DF=BE.如图中,在BE上截取BM=DF,连接AM,证明△ABM≌△ADF SAS,推出AM=AF,∠BAM=∠DAF,再证明△AEM≌△AEF SAS,可得结论.【详解】(1)解:线段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BE+DF=EF.如图,延长CB至M,使BM=DF,连接AM,∵∠ABC=∠D=90°,∠ABC+∠1=180°,即:∠ABC+∠D=180°,∴∠1=∠D,在△ABM 和△ADF 中,AB =AD∠1=∠D BM =DF,∴△ABM ≌△ADF SAS ,∴AM =AF ,∠3=∠2,∵∠EAF =12∠BAD ,∠EAF +∠2+∠4=∠BAD ,∴∠2+∠4=∠EAF ,∴∠EAM =∠3+∠4=∠2+∠4=∠EAF ,在△MAE 和△FAE 中,AM =AF∠MAE =∠FAE AE =AE,∴△MAE ≌△FAE SAS ,∴EF =EM ,∵EM =BM +BE =BE +DF ,∴EF =BE +FD ;故答案为:BE +DF =EF .(2)结论:EF +DF =BE .理由:在BE 上截取BM =DF ,连接AM ,∵∠B +∠ADC =180°,∠ADC +∠ADE =180°,∴∠B =∠ADF ,在△ABM 与△ADF 中,BM =DF∠ABM =∠ADF AB =AD,∴△ABM ≌△ADF SAS ,∴AM =AF ,∠BAM =∠DAF ,则∠BAM +∠MAD =∠DAF +∠MAD ,∴∠BAD =∠MAF∵∠EAF =12∠BAD ,∠EAF +∠EAM =∠MAF ,∴∠EAF =∠EAM ,在△AEM 与△AEF 中,AM =AF∠EAF =∠EAM AE =AE,∴△AEM ≌△AEF SAS ,∴EM =EF ,即BE -BM =EF ,即BE -DF =EF ,∴EF +DF =BE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问题背景: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AD =120°.∠B =∠ADC =90°.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AF =60°,探究图中线段BE ,EF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1)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直接写结论,不需证明)探索延伸:(2)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F=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12∠BAD,(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且∠EAF=12∠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1)EF=BE+FD(2)(1)中的结论EF=BE+FD仍然成立.证明见解析;(3)结论EF=BE+FD不成立,结论是:EF=BE-FD.证明见解析.【分析】(1)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延长CB至M,使BM=DF,连接AM.证明△ABM≌△ADF(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F= AM,∠2=∠3.△AME≌△AFE(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F=ME,即EF=BE+BM,则可得出结论;(3)在BE上截取BG,使BG=DF,连接AG.证明△ABG≌△ADF(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G=∠DAF,AG=AF.证明△AEG≌△AEF(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详解】(1)解:EF=BE+FD.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ABE=∠ADG=∠ADC=90°,AB=AD,∴△ABE≌△ADG(SAS).∴AE=AG,∠BAE=∠DAG.∴∠BAE+∠DAF=∠DAG+∠DAF=∠EAF=60°.∴∠GAF=∠EAF=60°.又∵AF=AF,∴△AGF≌△AEF(SAS).∴FG=EF.∵FG=DF+DG.∴EF=BE+FD.故答案为:EF=BE+FD;(2)解:(1)中的结论EF=BE+FD仍然成立.证明:如图②中,延长CB至M,使BM=DF,连接AM.∵∠ABC +∠D =180°,∠1+∠ABC =180°,∴∠1=∠D ,在△ABM 与△ADF 中,AB =AD∠1=∠D BM =DF,∴△ABM ≌△ADF (SAS ).∴AF =AM ,∠2=∠3.∵∠EAF =12∠BAD ,∴∠2+∠4=12∠BAD =∠EAF .∴∠3+∠4=∠EAF ,即∠MAE =∠EAF .在△AME 与△AFE 中,AM =AF∠MAE =∠EAF AE =AE,∴△AME ≌△AFE (SAS ).∴EF =ME ,即EF =BE +BM ,∴EF =BE +DF ;(3)解:结论EF =BE +FD 不成立,结论:EF =BE -FD .证明:如图③中,在BE 上截取BG ,使BG =DF ,连接AG .∵∠B +∠ADC =180°,∠ADF +∠ADC =180°,∴∠B =∠ADF .在△ABG 与△ADF 中,AB =AD∠ABG =∠ADF BG =DF,∴△ABG ≌△ADF (SAS ).∴∠BAG =∠DAF ,AG =AF .∴∠BAG +∠EAD =∠DAF +∠EAD =∠EAF =12∠BAD .∴∠GAE =∠EAF .∵AE =AE ,∴△AEG ≌△AEF (SAS ),∴EG =EF ,∵EG =BE -BG ,∴EF =BE -FD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24【问题引领】问题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CB =CD ,∠B =∠ADC =90°,∠BCD =120°.E ,F 分别是AB ,AD 上的点.且∠ECF =60°.探究图中线段BE ,EF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祠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CG .先证明△CBE ≌△CDG ,再证明△CEF ≌△CGF .他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探究思考】问题2:如图2,若将问题Ⅰ的条件改为:四边形ABCD 中,CB =CD ,∠ABC +∠ADC =180°,∠ECF =12∠BCD,问题1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拓展延伸】问题3:如图3在问题2的条件下,若点E在AB的延长线上,点F在DA的延长线上,则问题2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不成立,猜测此时线段BE,EF,FD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是.【答案】问题1:BE+FD=EF;问题2:问题1中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问题3:结论:DF=EF+BE.【分析】问题1,先证明△CBE≌△CDG,得到CE=CG,∠BCE=∠DCG,再证明△CEF≌△CGF,得到EF=GF,即可得到EF=DG+DF=BE+DF;问题2,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CG,先判断出∠ABC=∠GDC,进而判断出△CBE≌△CDG,再证明△CEF≌△CGF,最后用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出结论;问题3,在DF上取一点G.使DG=BE.连接CG,然后同问题2的方法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问题1,如图1,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CG,∵∠ADC=∠B=90°,∴∠CDG=180°-∠ADC=90°,∴∠CBE=∠CDG=90°,在△CBE和△CDG中,BE=DG∠CBE=∠CDG BC=DC,∴△CBE≌△CDG SAS,∴CE=CG,∠BCE=∠DCG,∴∠BCE+∠ECD=∠DCG+∠ECD,即∠ECG=∠BCD=120°,∵∠ECF=60°,∴∠GCF=∠ECG-∠ECF=60°,∴∠ECF=∠GCF,在△CEF和△CGF中,CE=CG∠ECF=∠GCF CF=CF,∴△CEF≌△CGF SAS,∴EF=GF,∴EF=DG+DF=BE+DF;故他得到的正确结论是:EF=BE+DF;问题2,问题1中结论仍然成立,如图2,理由: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CG,∵∠ABC+∠ADC=180°,∠CDG+∠ADC=180°,∴∠ABC=∠GDC,在△CBE和△CDG中,BE=DG∠CBE=∠CDGBC=DC,∴△CBE≌△CDG SAS,∴CE=CG,∠BCE=∠DCG,∴∠BCE+∠ECD=∠DCG+∠ECD,即∠ECG=∠BCD,∵∠ECF=12∠BCD,∴∠ECF=12∠ECG,∴∠ECF=∠GCF,在△CEF和△CGF中,CE=CG∠ECF=∠GCFCF=CF,∴△CEF≌△CGF SAS,∴EF=GF,∴EF=DG+DF=BE+DF;即EF=BE+DF;问题3.结论:DF=BE+EF,理由如下:如图3,在DF上取一点G.使DG=BE.连接CG,∵∠ABC+∠ADC=180°,∠ABC+∠CBE=180°,∴∠ADC=∠CBE,即∠CDG=∠CBE,在△CBE和△CDG中,BE=DG∠CBE=∠CDG BC=DC,∴△CBE≌△CDG SAS,∴CE=CG,∠BCE=∠DCG,∴∠BCE+∠BCG=∠DCG+∠BCG,即∠ECG=∠BCD,∵∠ECF=12∠BCD,∴∠ECF=12∠ECG,∴∠ECF=∠GCF,在△CEF和△CGF中,CE=CG∠ECF=∠GCF CF=CF,∴△CEF≌△CGF SAS,∴EF=GF,∴EF=GF=DF-DG=DF-BE.即DF=BE+E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第05讲 全等三角形的常见辅助线(学生版)

八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第05讲 全等三角形的常见辅助线(学生版)

第05讲全等三角形的常见辅助线(原卷版)第一部分典例剖析+针对训练类型一倍长中线和类倍长中线1.(2021秋•齐河县期末)(1)方法呈现:如图①:在△ABC中,若AB=6,AC=4,点D为BC边的中点,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再连接BE,可证△ACD≌△EBD,从而把AB、AC,2AD集中在△ABE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直接写出范围即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为倍长中线法;(2)探究应用:如图②,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DE⊥DF于点D,DE交AB于点E,DF交AC于点F,连接EF,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3)问题拓展: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B∥CD,AF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F、点E是BC的中点,若AE是∠BAF的角平分线.试探究线段AB,AF,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针对训练11.(2016秋•宁都县期中)如图,在△ABC中,AB=5,AC=3,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A.2<AD<8B.0<AD<8C.1<AD<4D.3<AD<52.(2021秋•江州区期末)在△ABC中,AC=5,中线AD=4,那么边AB的取值范围为()A.1<AB<9B.3<AB<13C.5<AB<13D.9<AB<133.(2021秋•微山县期中)【发现问题】小强在一次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下面的问题:如图1,AD是△ABC的中线,若AB=8,AC=6,求AD的取值范围.【探究方法】小强所在学习小组探究发现:延长AD至点E,使ED=AD,连接BE.可证出△ADC≌△EDB,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将已知的边长与AD转化到同一个△ABE中,进而求出AD的取值范围.方法小结:从上面思路可以看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中线AD延长一倍,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倍长中线法.【应用方法】(1)请你利用上面解答问题的方法思路,写出求AD的取值范围的过程;【拓展应用】(2)已知:如图2,AD是△ABC的中线,BA=BC,点E在BC的延长线上,EC=BC.写出AD与A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类型二过线段的两端点向中点处的线段作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典例2如图,D为CE的中点,F为AD上一点,且EF=AC.求证:∠DFE=∠DAC.针对练习24.如图.∠C=90°,BE⊥AB且BE=AB,BD⊥BC且BD=BC,CB的延长线交DE于F (1)求证:点F是ED的中点;(2)求证:S△ABC=2S△BEF.类型三中点加平行线构造8字全等典例3如图所示,已知梯形ABCD,AD∥BC,E为CD的中点,若用S1、S2、S3分别表示△ADE、△EBC、△ABE的面积,则S1、S2、S3的关系是()A.S1+S2>S3B.S1+S2=S3C.S1+S2<S3D.以上都不对针对训练35.(2021•行唐县模拟)如图:已知AB∥CD,BC⊥CD,且CD=2AB=12,BC=8,E是AD的中点,请你用直尺(无刻度)作出一条线段与BE相等;并证明之;类型四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典例4 已知:如图,AB∥CD,BE平分∠ABC,CE平分∠BCD.求证:BC=AB+CD.针对训练46.(2021秋•阳谷县期末)如图,已知AP∥BC,∠P AB的平分线与∠CB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CE的连线交AP于点D,求证:AD+BC=AB.。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DCB AA个角之间的相等。

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 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中的常见辅助线(举一反三)(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中的常见辅助线(举一反三)(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中的常见辅助线(举一反三)(含解析)本文介绍了全等三角形中的常见辅助线,包括角分线上点向角两边作垂线和截取法构全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角两边作垂线,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来证明问题。

举例来说,已知BP平分∠ABC,PD⊥BC于D,BF+BE=2BD,要求证∠BFP+∠BEP=180°。

另外,还有一些变式题,例如已知∠AOB=90°,OM是∠AOB的平分线,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在射线OM上滑动,两直角边分别与OA、OB交于C、D,要求解出PC和PD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对称性,在角的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如,在四边形ABCD中,BC>BA,∠A+∠C=180°,且∠C=60°,BD平分∠ABC,要求证BC=AB+DC。

还有一些变式题,例如已知△ABC中,∠A=60°,BD,CE分别平分∠ABC和∠ACB,BD、CE交于点O,要求判断BE,CD,BC的数量关系。

本文还提到了一些其他问题,例如在△ABC中,∠XXX是直角,∠B=6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要求判断FE与FD之间的数量关系。

此外,还有一些类似的变式题,需要读者自行思考和解答。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有一些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删除,同时每段话也需要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以使其更加准确、清晰和易于理解。

在△ABC中,通过截取AE=AC的方式,连接DE,得到△ADE≌△ADC。

因此,我们可以证明XXX。

对于图②,我们知道AD是△ABC的外角∠CAE的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且∠D=25°。

我们需要求解∠B的度数。

对于△XXX,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求解∠B的度数:∠B+∠C+∠A=180°。

因为∠C=2∠B,所以∠A=180°-3∠B。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解析)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解析)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辅助线问题

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辅助线问题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含答案)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热点专题高分特训全等三角形辅助线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热点专题高分特训全等三角形辅助线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人教版)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20分)1.已知:如图1,AB=DC,∠A=∠D.求证:∠ABC=∠DCB.小明是这样做的:如图2,连接AC,BD,交于点O,则小明的证明思路最可能是( )A.先证明△ABD≌△DCA,再证明△ABC≌△DCB,得∠ABC=∠DCBB.先证明△AOB≌△DOC,再证明△ABC≌△DCB,得∠ABC=∠DCBC.直接证明△ABD≌△DCA,得∠ABC=∠DCBD.直接证明△ABC≌△DCB,得∠ABC=∠DCB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与三角形全等有关的辅助线2.已知:如图,AB=AE,BC=DE,∠B=∠E,F是CD的中点.求证:∠BAF=∠EAF.下面是小明的几种思路,其中正确的是( )A.连接AC,AD,先证明△ACF≌△ADF,再证明△ABC≌△AED,得∠BAF=∠EAFB.连接AC,AD,先证明△ABC≌△AED,再证明△ACF≌△ADF,得∠BAF=∠EAFC.连接BF,EF,直接证明△ABF≌△AEF,得∠BAF=∠EAFD.连接BF,EF,先证明△BCF≌△EDF,再证明△ABF≌△AEF,得∠BAF=∠EAF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与三角形全等有关的辅助线3.已知:如图,AB=AC,ME⊥AB,MF⊥AC,垂足分别是E,F,ME=MF.求证:MB=MC.下列证明思路正确的是( )A.连接AM,直接证明△ABM≌△ACM,得MB=MCB.过点A作AM⊥BC于点M,证明△AEM≌△AFM,再证明△BEM≌△CFM,得MB=MCC.连接AM,证明△AEM≌△AFM,再证明△BEM≌△CFM,得MB=MCD.过点A作AM⊥BC于点M,直接证明△ABM≌△ACM,得MB=MC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与三角形全等有关的辅助线4.已知:如图,OP平分∠AOB,C,D分别在OA,OB上,若∠PCO+∠PDO=180°.求证:PC=PD.下列证明思路正确的是( )A.过点P作PE⊥OA于点E,过点P作PF⊥OB于点F,使PE=PF,然后证明△PCE≌△PDF,得PC=PDB.直接证明△PCO≌△PDO,得PC=PDC.分别在OA,OB上取一点E,F,连接PE,PF,使得PE=PF,首先证明△POE≌△POF,然后证明△PCE≌△PDF,得PC=PDD.过点P作PE⊥OA于点E,过点P作PF⊥OB于点F,首先证明△POE≌△POF,然后证明△PCE≌△PDF,得PC=PD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与三角形全等有关的辅助线5.已知:如图,在△ABC中,BD=CD,∠1=∠2.求证:AD是∠BAC的平分线.①过D作DE⊥AB于E,DF⊥AC于F;②∴DE=DF;③∴∠BED=∠CFD=∠AED=∠AFD=90°;④∴∠DAE=∠DAF∴AD是∠BAC的平分线;⑤延长CD交AB于E,延长BD交AC于F;⑥在△BDE和△CDF中;⑦在Rt△ADE和Rt△ADF中;⑧在△ABD和△ACD中.下列证明过程正确的是( )A.①③⑥②⑦④B.⑧④C.⑤③⑥②⑦④D.⑤②⑦④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与三角形全等有关的辅助线。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辅助线专题(经典)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辅助线专题(经典)

D
A
C
B
E
如图,若 DA = DB ,则 D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第五部分:等腰三角形
一、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6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⑴ 两腰相等. ⑵ 两底角相等. ⑶ “三线合一”,即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⑷ 是轴对称图形,底边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是∠BAC、∠BCA 的平分线,AD、CE 相交于点 F,请你判断 FD 与 FE 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③,在△ABC 中,如果∠ACB 不是直角,而(1)中条件不 变,则(1)中结论是否成立
25
18 如图,点 C 为线段 AB 上一点, ACM 、 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AN 、 BM 交于点 O ,连结 OC , 求证: (1) AN = BM (2) AOB = 120 (3) OC 平分 AOB (4)连结 EF 后,则 CEF 是等边三角形 (5) EF / / AB 思考:当 AC、BC 不共线时,上述结论是否仍成立?
3、化繁为简原则:对一类几何命题,其题设条件与结论之间
在已知条件所给的图形中,其逻辑关系不明朗,通过添置适当辅助线,
4
把复杂图形分解成简单图形,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4、发挥特殊点、线的作用:在题设条件所给的图形中,对
尚未直接显现出来的各元素,通过添置适当辅助线,将那些特殊点、 特殊线、特殊图形性质恰当揭示出来,并充分发挥这些特殊点、线的 作用,达到化难为易、导出结论的目的.
A
E
C
D
O
F
B
如图,若射线 OC 是 AOB 的角平分线,则 DE = DF .

(完整版)初二数学辅助线常用做法及例题(含答案)

(完整版)初二数学辅助线常用做法及例题(含答案)

DCB A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 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 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之辅助线(习题及答案)

全等三角形之辅助线(习题及答案)

1⎩全等三角形之辅助线(习题)➢ 例题示范例 1:已知:如图,在△ABC 中,∠C =90°,D 是 AB 边上一点, AD =AC ,过点 D 作 DE ⊥AB ,交 BC 于点 E . 求证:CE =DE . 【思路分析】读题标注:梳理思路:要证 CE =DE ,考虑把这两条线段放在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 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来证明. 观察图形,发现不存在全等的三角形.结合条件,AC =AD ,∠C =∠ADE =90°,考虑连接 AE ,证明 △ACE ≌△ADE .【过程书写】 证明:如图,连接 AE ∵DE ⊥AB ∴∠ADE =90° ∵∠C =90° ∴∠C =∠ADE在 Rt △ACE 和 Rt △ADE 中 ⎧ AE = AE ⎨AC = AD (公共边) (已知) ∴Rt △ACE ≌Rt △ADE (HL ) ∴CE =DE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过程规划:1. 描述辅助线:连接 AE2. 准备条件:∠C =∠ADE =90°3.证明△ACE ≌△ADE4. 由全等性质得,CE =DE11. 已知:如图,B,C,F,E 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 相交于点G,且BC=EF,GB=GE,∠A=∠D.求证:DC=AF.➢巩固练习2.已知:如图,∠C=∠F,AB=DE,DC=AF,BC=EF.求证:AB∥DE.2 过程规划:过程规划:3.已知:如图,AB∥CD,AD∥BC,E,F 分别是AD,BC 的中点.求证:BE=DF.4.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D=AB,∠DAB=∠B=90°,点E,F 分别在AB,BC 上,且AE=BF,AF 交DE 于点G.求证:DE⊥AF.36. 如图,C 为线段AB 上一点,△MAC 和△NBC 均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N,交CM 于点E,连接BM,交CN 于点F.有下列结论:①∠AMB=∠ANB;②△ACE≌△MCF;③CE=CF;④EN=FB.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45.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D,AD∥BC ,AC与BD 相交于点O,过O 作EF 交AD 于点E,交BC 于点F,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A.5 对B.6 对C.7 对D.8 对➢思考小结1. 根据本章知识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补全知识结构图.(2)要证明两条边相等或者两个角相等,可以考虑它们所在的三角形;如果所在的三角形不全等或者不在三角形中,则可以把一条边转移或者重新整合条件去构造全等三角形.(3)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准备组条件,这三组条件里面必须有;SSA 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请举出对应的反例.(4)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全等三角形相等,相等,所以全等关系是转移边和角的有力工具.5⎨⎩⎨⎩【参考答案】➢巩固练习1.证明:如图,过点G 作GH⊥BE 于点H∵GH⊥BE∴∠GHB=∠GHE=90°在Rt△GHB 和Rt△GHE 中,⎧GB =GE(已知)⎨⎩GH =GH(公共边)∴Rt△GHB≌Rt△GHE(HL)∴∠B=∠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BC=EF∴BC+CF=EF+CF即BF=EC在△ABF 和△DEC 中,⎧∠A =∠D(已知)⎪∠B =∠E(已证)⎪BF =EC(已证)∴△ABF≌△DEC(AAS)∴DC=AF2.证明:如图,连接BE在△AEF 和△DBC 中,⎧AF =DC(已知)⎪∠F =∠C(已知)⎪EF =BC(已知)6⎨⎩⎨⎩⎨⎩∴△AEF≌△DBC(SAS)∴AE=D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在△ABE 和△DEB 中,⎧AE =DB(已证)⎪AB =DE(已知)⎪EB =BE(公共边)∴△ABE≌△DEB(SSS)∴∠ABE=∠DEB(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AB∥DE3.证明:如图,连接BD∵AB∥CD,AD∥BC∴∠ABD=∠CDB,∠ADB=∠CBD在△ABD 和△CDB 中,⎧∠ABD =∠CDB(已证)⎪BD =DB(公共边)⎪∠ADB =∠CBD(已证)∴△ABD≌△CDB(ASA)∴AD=C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E,F 分别是AD,BC 的中点∴DE=BF在△BED 和△DFB 中,⎧DE =BF(已证)⎪∠ADB =∠CBD(已证)⎪BD =DB(公共边)∴△BED≌△DFB(SAS)∴BE=D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4.证明:如图,7⎪⎩在△DAE 和△ABF 中 ⎧ AD = BA (已知) ⎨∠DAE =∠B (已知) ⎪ AE = BF (已知) ∴△DAE ≌△ABF (SAS )∴∠1=∠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DAB =90° ∴∠2+∠3=90° ∴∠1+∠3=90° ∴∠AGD =90° ∴DE ⊥AF 5.B6. ②③④ ➢ 思考小结1.(1)SAS ,SSS ,ASA ,AAS SAS ,SSS ,ASA ,AAS ,HL 相等; 相等. (2)全等(3)3,边;AAA 反例:大小三角板;SSA 反例:作图略 (4)对应边,对应角.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D
E
Ⅴ.“周长问题”的转化 借助“角平分线性质”
1.如图,△ABC中,∠C=90o,AC=BC,AD平分∠CAB, DE⊥AB.若AB=6cm,则△DBE的周长是多少?
BE+BD+DE BE+BD+CD BE+BC BE+AC BE+AE AB
A E B C D
Ⅴ.“周长问题”的转化 借助“垂直平分线性质”
B A N
M
C
Ⅳ.中线延长一倍
目的:构造全等三角形 适用情况:图中已经存在一条线段BC 和线段的中点X 语言描述:延长AX到Y,使得AX=XY 注意点:双添---在图形上添虚线 在证明过程中描述添法
Ⅳ.中线延长一倍
1.AD是△ABC的中线,求证2AD<AB+AC. 延长AD到点E,使DE=AE, 连结CE.
构造全等三角形
B M D N C
Ⅰ.连结
典例4:如图,AB与CD交于O, 且AB=CD,AD=CB, OB=5cm,求OD的长. C A 连结BD
构造全等三角形
O
D
B
Ⅱ.角平分线上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目的:构造直角三角形,得到距离相等 适用情况:图中已经存在一个点X和一条线MN 语言描述:过点X作XY⊥MN 注意点:双添---在图形上添虚线 在证明过程中描述添法
过点D作DE⊥AB 构造了: 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且距离相等
B E D C A
思考: 若AB=15cm,则△BED的周长是多少?
Ⅱ.角平分线上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典例3:如图,梯形中, ∠A= ∠D =90o, BE、CE均是角平分线, 求证:BC=AB+CD.
过点E作EF⊥BC 构造了: 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且距离相等
专题学习
----几何证明中常见的 “添辅助线”方法 ----“周长问题”的转化
Ⅰ.连结
目的: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适用情况:图中已经存在两个点—X和Y
语言描述:连结XY 注意点:双添---在图形上添虚线 在证明过程中描述添法
Ⅰ.连结
典例1:如图,AB=AD,BC=DC,求证:∠B=∠D.
B A C
AB+AC+BC AM+ BM+AN+NC+6 AM+ MP+AN+NP+6 AM+AN+MN+6 13+6
B M P N C A
D
1.连结AC
构造全等三角形
2.连结BD 构造两个等腰三角形
Ⅰ.连结
典例2:如图,AB=AE,BC=E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E,AM⊥CD, 求证:点M是CD的中点. A 连结AC、AD
构造全等三角形
B E
C
M
D
Ⅰ.连结
典例3:如图,AB=AC,BD=CD, M、N分别是BD、CD 的中点,求证:∠AMB= ∠ANC A 连结AD
Ⅱ.角平分线上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典例1:如图,△ABC中, ∠C =90o,BC=10,BD=6, AD平分∠BAC,求点D到AB的距离.
E A
过点D作DE⊥AB
B D C
构造了: 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且距离相等
Ⅱ.角平分线上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典例2:如图,△ABC中, ∠C =90o,AC=BC, AD平分∠BAC,求证:AB=AC+DC.
2.如图,A、A1关于OM对称, A、A2关于ON对称. 若A1 A2 =6cm,求△ABC的周长.
AB+AC+BC
A1
B A O N C A2 M
A1 B+ A2 C+BC
A1 A2
Ⅴ.“周长问题”的转化 借助“等腰三角形性质”
3.如图, △ABC中,BP、CP是△ABC的角平分线,MN//BC. 若BC=6cm, △AMN周长为13cm,求△ABC的周长.
C B F E
A
D
思考: 你从本题中还能得到哪些结论?
Ⅲ.垂直平分线上点向两端连线段
目的:构造直角三角形,得到斜边相等 适用情况:图中已经存在一条线段MN 和垂直平分线上一个点X 语言描述:连结XM和XN 注意点:双添---在图形上添虚线 在证明过程中描述添法
1.如图, △ABC中,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 若AN=3cm, △ABM周长为13cm,求△ABC的周长. 连接AM AB+BC+AC AB+ BM+MC+6 AB+ BM+AM+6 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