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谈临证感悟--------方药量效心悟
国医大师朱良春谈方药量效关系_倪胜楼
更是占据了榜首地位,这与辽宁对脾主运化研究的重视程度是密不可分的。
脾主运化研究的疾病以消化系统和内分泌代谢系统为主,并涉及到血液、泌尿、循环等多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从2007年达到巅峰后呈下降趋势,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研究逐年稳步上升。
具体疾病的研究方面,糖尿病、胃炎和血脂异常症是热点,而结肠炎、哮喘、贫血、冠心病、高血压病、肝炎、脂肪肝、肥胖及痛风文献量都达10篇以上。
收稿日期:2013-01-06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0CB530604)作者简介:倪胜楼(1985-),男,江苏盐城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量效关系的文献理论研究。
通讯作者:傅延龄(1959-),男,湖北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量效关系的文献理论研究。
E-mail:fuyanling@bucm.edu.cn。
脾主运化做为主题词组配的8个副主题词中,属于生理学的51篇,属于药物作用的6篇,属于针灸效应的1篇,其余尚无文献报道,说明在免疫学、遗传学、伦理学、气功效应、辐射效应方面是研究的薄弱环节,与其他副主题词组配检索可得到治疗416篇,病理学42篇,化学15篇,诊断13篇,细胞学4篇,酶学2篇等,说明脾主运化研究的重点还是在治疗方面。
通过以上的计量分析,希望能帮助科研工作者了解脾主运化研究概况,发展趋势,开阔科研思路,确定研究方向,为中医的科研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1]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2]文庭孝,邱均平.科学评价中的计量学理论及其关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6):650-656.[3]曹小玉,彭成.1994 2004年脾虚文献计量学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63-64.[4]于琦,崔蒙,李园白,等.基于1999 2008年CBM数据库中医基础理论文献计量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4):626-629.国医大师朱良春谈方药量效关系倪胜楼,傅延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摘要:近年来,中医界对中医量效关系十分关注,研究很多。
中医临症心悟笔记(三)
中医临症⼼悟笔记(三)五、右⼿⼨脉好,不会是恶性病,如癌。
升⿇炭(⽌⾎,升⾎脉)、川芎(升⾎脉)、阿胶(⽌⾎)、当归,愈合⾎脉。
妇⼥⽩带多是胃不好,黄带有湿热。
⾆满苔是湿⽓重,⾆中⼼红是⼼⽓亏,⼼⼒差。
⾆⽆苔是胃阴伤。
周潜川⽤⼤剂⽣⽯膏煎⽔冲芒硝30-60克取快利⽽愈者。
肠痈(含慢性阑尾炎)附⼦败酱苡仁汤合⼤黄丹⽪汤(军、丹、桃、冬⽠⼦、芒硝)。
案:感冒兼⽕,全⾝⾼烧,⽪肤烫⼈。
⾯⾊好像吃了酒⼀样。
⼝⼲欲下凉⽔(阳明热),头痛,有汗或⽆汗(外证),⼩便少,且⼗分⾚黄,苔⼲燥,⾊⼩黄,或⽩腻当中夹杂黄⾊。
处⽅:⽣地15、川芎6、羌活6、葛根6、防风6、⽩芷6、柴胡6、黄芩15、薄荷6、⽣姜三⽚、⽣⽯膏30、⽢草3。
(周先⽣⽅案)感冒兼伤⾷,恶寒、发烧、⾝痛、头痛,有汗、⽆汗,呃⽓,打饱⾷,不畏饮⾷。
处⽅:紫苏9、橘⽪9、⽩萝⼘⼦9、焦⼭楂9。
(有汗加桑叶9)感冒咳嗽-咳嗽、吐⽩沫、⿐流清涕,⿐塞不通。
处⽅:枇杷叶30、五⽖风9 (类似⿇黄)、兔⽿风9、车前草9。
⽛齿痛⽤地⾻⽪,⽛缝出⾎⽤茅根。
(以上为周先⽣⽅案)⾯阴黄,哮喘是脾湿,咳⽩泡痰是⼿太阴肺经之故。
⼼脏怔忡。
有⼀种病者,除长期失眠外,随时⾃觉⽓短,⾛路上楼更觉⽓短,同时⼼跳急,⼼慌,⼝苦,脸⾊时常发红(阴虚阳越),⼿⼼出汗,⼿⼼⼜常发热,⼜是⼼慌抽痛。
处⽅:⽩芍30、炒栀⼦9、菖蒲1.5、⽊⾹3、万年青叶9、芭蕉花9外伤丘墟可致内伤属脏。
⿐衄:藕节20、桃仁10、代黄3、⽩芨10、⼩蓟5、灶⼼⼟20、黄芩10、⽣草10、⽣⽯膏(先)20、(川连2)参三七与⼈参同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都可治三焦之疾。
阴虚皆可⽈肾阴虚。
肾⾮解剖之肾,亦指⼀种功能状态。
右关脉⼤是脾胰之病,⽉经七天是⽓提升不起(如⼤肠没有病的话),⾆暗加桂枝强⼼⼒。
⽉经来时,芩连、⼋珍汤。
治西医所谓慢性咽炎:⼩青龙汤(⿇、桂、芍、姜、草、细⾟)、五味⼦,加杏仁、⽯膏、元麦桔、苏⼦、莱菔⼦、车前⼦、陈⽪、法夏、蝉蜕、僵蚕。
读经典用经方临证经验体会
读经典用经方临证经验体会作者:张景祖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年第12期【摘要】总结《伤寒杂病论》中经方治疗实喘、泄泻、颤证、胃痛、淋证、呃逆的临证经验。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临证经验;小青龙汤;乌梅丸;真武汤;半夏泻心汤;当归芍药散;旋覆代赭汤[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2-00-03Experience in Reading Classics and Using PrescriptionsZHANG Jing-zu(Changyuan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 Changyuan Henan 53400, China)[Abstract]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he treatment of excess asthma, diarrhea,tremor, stomachache, gonorrhea and hiccup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Key words] Treatise on Typhoid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Clinical Experience; Xiaoqinglong Decoction; Wumei Pill; Zhenwu Decoction;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Danggui Shaoyao Powder; Xuanfu Daizhe Decoction《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其将古代中医理论与当时临证经验相结合,集理、法、方、药于一身,创立了辨证论治的中医特色体系,为古代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被后世医家尊为“医门之圭臬,医家之圣书”。
中医火神派临证心悟
中医火神派临证心悟余自2006年接触学习中医火神派以来,无论医理还是临床自觉受益匪浅。
古人云:得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吾对火神派的研究虽未达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也略有收获。
今有一些临床偶得愿与同道分享,借此抛砖引玉,若能引起杏林百家争鸣,更光大我中医火神派之心法,则吾愿足矣!一.浅谈火神派之理法方药案(一)理火神派开山鼻祖郑钦安老夫子,在其65岁时(1869年)刊行了《医理真传》,应该说此书的问世是中医火神派成立的标志!(距今也就是140年而已)该书提出人身立命以元阴元阳为本,且阳主阴随,以阳为主导!其理论基础上溯《易经》《内经》,中传《伤寒》心典,下采李东垣、张景岳、陈修园等诸医家之精华,其医理造诣渐臻上乘,在医林独成一家,后世尊其为火神派!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总结郑钦安在其70岁和90岁时,分别刊行了《医法圆通》、《伤寒恒论》。
此两书羽翼完善了《医理真传》,至此火神派医理医术以趋完备!后世各火神派医家虽多有创见和发挥,但都难超其右,这也许是各路火神大家尊郑氏为开山鼻祖的原因之一吧!郑氏立论:“人身一团血肉之躯,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有此先天一点真气而。
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
又曰人非此火不生!”“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百病不作。
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
”“气有余便是火,火旺者阴必亏。
气不足便是寒,寒盛者阳必衰。
”“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辨证论治全在阴阳上打算,处方用药时时顾护阳气,扶助阳气,阳主阴从,天运乃成!四川卢崇汉教授更进一步发挥,提出了“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的纯阳理论!……(二)法郑钦安提出:人生立命以元阴元阳为本,且阳主阴随!辨证只分阴阳,阳虚病治当扶阳抑阴,阴虚病治当益阴以破阳!因实际临床工作中“阳虚之人十之八九,阴虚之人百不一二”,所以治法上多以“宁事温补,勿事寒凉”为原则,以扶阳,潜阳为主!当然真正的阴虚证,郑氏也主张滋阴不误!郑氏传人四川卢崇汉教授,在其理论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指出“天下没有阴虚”(但有阴虚的临床表现),治之“病在阳者,用阳化阴,病在阴者,扶阳抑阴”,即:吾道一以贯之,曰扶阳气也!郑钦安以阴阳立论,阳主阴随,辨证以阴阳为纲,治法更重扶阳,大家详阅其书,用心体会不难理解!但其传人四川卢氏提出的纯阳理论,扶阳之道恐怕很多同仁不易明白!特别是从中医院校走出来的“现代中医”们,其实这是大家对中医的认识层次不同而以!古人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伤寒论》方临证应用体会
《伤寒论》方临证应用体会2017-08-12读《伤寒论》最重要的是用于临床,不仅要明白条文的意义,还需前后文义对照相互贯通,并结合各家的注释和自身的理解,再通过临床实践去掌握。
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教授深研经典,临床使用经方得心应手。
笔者随师临证,体会牟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从条文意义,推导病机;以方测证,联系相关理论引伸临床应用;对一些错综复杂的病证,则抓主证与主方,随证配合用药,使用方切中病机;对复杂多变的病症,常与时方交互使用,使经方与时方起着互补作用。
下面试以举案例解析所述观点,以飨读者。
1 抓住病机,推导临床应用掌握《伤寒论》方证,要理解条文意义,抓住病机,推导临床应用。
如大青龙汤治太阳病、溢饮,临证要掌握“发热、恶寒、无汗而烦躁”之主症,即表实里热证,立治法为解表清里而使用本方。
例1:王某,男,35岁。
2003年10月7日初诊。
头痛反复发作5年,每受风寒则头部疼痛剧烈,常用各种止痛片得以缓解。
诊见:前额头痛连及后项,恶寒肢冷,无汗,烦热口干,二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象浮数小滑。
外表为风寒所束,内有郁热,证属大青龙汤证。
处方:麻黄、桂枝各6 g,苦杏仁10 g,石膏30 g,细辛、甘草各5 g,生姜2片,红枣5枚。
每天1剂,水煎服。
服3剂即头痛消失。
再以上方加减调理10余天,诸症悉除,追访1年未复。
从方证来看,大青龙汤是属于表实里热证,以发表清里治法,主药是麻黄、桂枝配石膏。
大青龙汤是表示一个治法,方从法立,临床治疗表实里热病证不一定用大青龙汤,比如以细辛、防风配合生石膏、炒栀子治疗神经性头痛;白芷、川芎配黄芩、蒲公英等治疗鼻窦炎头痛等表现表实里热者,亦颇有效,此乃师其法,毋泥其方。
当然,被誉为医方之祖的《伤寒论》方无疑是范本,须通透理解方能不囿于教条而运用自如。
抓住大青龙汤证的表实里热表现,并不限于仲景所论之病,可推向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如外感高热、流感咳嗽、支气管肺炎、过敏性鼻炎、急性肾炎、荨麻疹等都是按表实里热病机使用。
名医谈临证感悟--------书有未曾经我读
肉桂1.5克 未捣熟地15克 山萸肉10克 山药15克 泽泻10克 丹皮10克
北细辛2克 捣元参15克 茯苓10克 熟附片10克 车前子10克 牛膝10克
曾治一脾胃虚寒患者,处以理中汤合小建中汤方,患者过服致牙痛不休,由冬至春,缠绵数月,投以小剂清解,无效。他医诊治,投药三剂,数月牙痛立愈。取方视之,生地,麦冬,玄参,知母各12克,药仅四味,一剂药仅48克。不得不叹服他医的辨证之准,用药之简,疗效之捷。后读《增评柳选四家医案》时见有如下一案:“阴不足者,阳必上亢而内燔。欲阳之降,必滋其阴,徒恃清凉无益也。生地 知母 甘草 黑栀 麦冬 玄参 丹皮 地骨皮 。”此案不一定是牙痛,用药也不是四味。但读此案时,我想到了那四味药治好了患者的牙痛。(山西名医-------高建忠)
牙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当面对一龋齿牙痛患者时,我以前经常建议患者找口腔科医生开髓、消炎、修复,因为当时思想里总认为龋齿病属于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口服中药于事无补。后来读到门纯德的《名方广用》一书,见有如下论述:“(龋齿牙痛)此证多属阳明热实,兼有血於。桃核承气汤可起到止痛,消肿,缓解症状的作用。”并载有一案,治一男性患者,龋齿牙痛,疼痛难忍,用桃核承气汤加味,服药两剂,牙痛即止。“遂将上方常备,每痛时一服即效。”读后如获至宝,并仿用于临床,疗效确切,且经得起重复。后读及《张氏医通》见有如下论述:“龋齿数年不愈,当作阳明蓄血治,桃核承服有效。”读及《杂病源流犀烛》也有类似的论述。二书中记载,不仅告诉后学者如此治疗“屡服有效”,而且告诉后学者这种蓄血龋齿多发于“好饮者”身上。
临床临证心得体会篇!
临床临证心得体会篇!1 慢性咽炎:记得曾经和同道们交流过这样一句话:“窍道病,先疏通”。
“窍道”是沟通机体内外的窗口,是一气周流最为活跃的地方,其病变绝大多数是因为“壅塞”使其失去空灵之性所引起。
慢性咽炎的主导病机不是“热”、不是“炎症”,而是咽窍局部的一种“郁结”,所谓的“火热”、“津伤”都是衍生出来的问题,我们不要本末倒置。
咽后壁的滤泡增生、病人的异物感都是“郁结”之象。
我还发现,这些病人的胃肠常常有问题,阳明是人体最大的降浊通道,这个通道一旦壅滞,浊气上泛,咽窍之地乌烟瘴气,慢性咽炎何时能了?根据以上思路,我常用:牛子10射干6威灵仙6桔梗10青皮10法半夏10厚朴10茯苓10苏梗10(或苏子10)炒枳壳10。
水煎服。
(泡一小时,煎15分即可)经观察10余例病人,效果不错,大家可以验证。
重在破除郁结,流通气机,少用寒凉凝滞之品是关键!2 神经性耳鸣:这个病很缠手,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湿困滞;肾精不足是常见证型,无论是哪个证型,我都会针对“主症”加入升清、开窍之品:柴胡10香附10川芎6防风30。
重用防风治疗耳鸣是我学习一位老中医的经验。
上月曾经治疗一位椎动脉缺血的病人,输液几天效果不大,根据主症“眩晕”,用余国俊老师的“柴陈泽泻汤”加减,很快主症平息,但是病人又诉“耳鸣、耳闭塞”严重,舌苔白腻,我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以上几味药,标本同治,吃到第五付时,自觉耳朵一下畅通了,症状随即消失。
3 小儿感冒后遗留咳嗽:这种情况在我这里很多,经过抗生素的治疗,体温正常,血象回落,炎症消退,但是咳嗽缠绵不解,用西药对症治疗效果很差,做雾化也有很多效果不好。
中医认为是外感后,早用、过用寒凉药导致风邪留恋肺系,余邪不尽导致。
治疗要抓三个问题:(1)注意加用祛风利咽之品:这种咳嗽的病位不在下呼吸道,肺部听诊无阳性体征,胸片无异常。
此绝大多数是咽部的一种不适感引起的刺激性咳嗽,或觉咽部瘙痒,或觉有少量痰滞,或者遇风冷、异味刺激就会咳嗽。
经方临证心得
3 疗 效 观 察
姜、 大枣益 胃气 , 生津 液 , 营卫 , 和 既扶正 以助 祛邪 . 又实里 而防邪人 。如此配合 以 祛邪为 主 , 兼顾 正 气 : 以少 阳为 主,
3 急性 咽 炎
刘某 , . 岁 ,9 7年 4月 2 男 柏 19 0日就 诊:主诉 : 咽痛 l
周。1 周前因受 凉引起咽痛 , 见恶寒 、 伴 发热 H苦 、 咽干 , 不 敢食 , 自服消炎药物治疗无效 。局部检 壹 : 咽腔粘膜充 血明 显, 咽后壁淋 巴滤泡增生 、 血 , 充 舌质 红 薄黄 , 苔 脉弦略数 。 证 属邪热郁 于 少 阳. 宜疏 风清 热 , 治 和解 少 阳 , 阴利咽 。 养 药用 柴胡 1g 黄芩 1g 半夏 1g 车前草 3 g 桔梗 9 , 干 0, 0, 0, 0, g射 9, g 丹皮 1g 生石膏 3 g甘草 6 , 0, 0, g服药 4剂 . 痊愈 。
1 案 例
11 瘴血瘸证 , 桃核承气溺收 功 张某 , ,6岁 , 民。19 女 3 农 9 9年 2月 2 以痫证 收住 8l a 院 。8年前患者头部受伤后 出现 四肢抽搐 , 2 约 ~3分 钟 自 行终止。以后时有发作 , 间陌 3 ~5个月不 等 , 渐加重至 3 天 至 2个月发作 1敬。 以夜间及鳝 眠 中发 作较多 。脑 C T检
青 霉索 、 头孢矬啉 等抗感 染 药及对症 处理 5 , 势不减 . 天 热
《 伤寒杂病论》 创造性地 融理 、 、 、 法 方 药于一体 , 首开 辨 证论治先河 。其用药精当 , 组方 严谨 , 成为后 世经典。临证 若能辨证准确 , 随症选用 . 可收 立竿见影之效 。笔者 颇有感
罗铨导师临症用方心得体会
罗铨导师临症用方心得体会作者:刘芳罗耀辉罗铨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年第06期摘要:目的对罗铨教授临症用方心得进行总结。
方法导师灵活配伍益气活血汤(自拟方)及麻黃附子细辛汤(成方应用),治疗各种疾病。
结论罗铨教授临症擅用经方,灵活配伍,辨证加减。
体现中医灵活辨证、以不变应万变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罗铨;临症用方;心得体会中图分类号:R249;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6-0001-03罗铨教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曾师从于云南名医吕重安先生三载。
全国第二、三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并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导师对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中风病等的诊治有较高的造诣及独到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上屡起沉疴。
笔者跟师3年来,受益匪浅,现将其临症用方心得,以飨同道。
1 益气活血汤(自拟方)1.1.组成生黄芪30~60 g,当归10~15 g,川芎10~15 g,地龙15 g,钩藤15~30 g,桂枝10 g,葛根30 g,丹参15~20 g,三七粉5 g(吞服),赤芍15 g,益母草30 g,甘草5 g。
功效: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风中经络,如短暂性脑缺血,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
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等属气虚血瘀者亦可加减变通使用。
方解:气为活动的动力,血为生命活动的基础。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寒则血凝”,年老气血亏虚,易致瘀血内停,血络瘀阻。
导致眩晕、中风等症,虽有“风、火、痰、瘀、虚”之不同病因,但在中、老年人,“老年多瘀”、“久病入络”,多呈虚实夹杂,总以“气虚血瘀”最为常见。
临床除普遍存在血瘀见症外,血液流变学检查血黏度亦普遍增高,呈“浓、黏、凝、聚”状态。
“血瘀”常贯穿病程之始终。
故“益气活血”为治疗此等病症之关键。
本方黄芪:味甘微温,入肺脾,补气升阳;当归配黄芪:补气生血,共奏益气生血之效,二药共为君药。
临证方药运用心得
临证方药运用心得
临证方药指的是在临床诊断确定之后,以及客观辨析中涉及到的
药物,运用此法可以有效调节身体的内部机能,以促进疾病的治愈。
临证方药因其根据不同病例确定病因、辅助诊断、选择药物、治疗策
略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青睐。
选药要求根据临床病情,以辩证思考为准则,在古代医学理论上
对比研究,了解疾病的本质以及它的发展趋势,然后从中汲取经验教
训和临床理论,根据这些原则来选择有效的药物,或明辨清楚“针灸-
药物-手法-术式”,着重终止病源,以达到治疗效果。
另外,诊断前往临床医生应当认真审视病人的病历、问诊细表,
从而确定病因、诊断、药物、治疗策略等,从而确定针对病人的最佳
个人治疗方案,以便能精准地选药,并给出合理且有效的治疗。
药物的给药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的演变,灵活地在药量、药物、药物的组合等方面采取适当的更改,以防止出现对病情的不利影响。
另外,要注意药物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方式,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最后,按照辩证论治的思想,坚持以病人的全面整体状况为核心,将具体临床病情联系到中医理论体系,通过探究、比较和分析,从而
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实践,有效达到治病效果。
浅谈经方药理和剂量在临床应用中的看法
浅谈经方药理和剂量在临床应用中的看法《伤寒杂病论》自东汉张仲景撰写成书闻世以来、其理、法、方、药在临床上应用二千多年,确有疗效,但后世医生不明其中医理的地方也很多,尤其是组方原则,临床方药的剂量、方剂的归经、《伤寒杂病论》的解读、经方是否能够加减使用的诸多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秘”,特别是中药现代化目前,为了提高治疗疾病的疗效,临床医生确是很困惑。
但在三十年的临证工作中,本人在治疗一些凝难病证方面,使用经方后确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疗效。
而经方的应用、剂量大小确是一个难以撑握的问题,以下谈个人体会,与同道共勉。
药理作用、剂量遵循《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方剂的药物功效与《神农本草经》是一脉相承的。
《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多为养生,中品既养生又治病,下品多为攻病治病。
《神农本草经》记载;“上经、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1]。
”本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毕业后,刚上临床,使用经方剂量一般安教科书的剂量、每两按3.3克进行开方用药,疗效时好时差,遇上一些凝难病证多无效。
随着临证经验的丰富。
用药剂量有所增加,比如炙附子,小剂量12—15克,中量30克左右,大剂量45—90左右,常受到同行或者中药房药剂师的遣责,多不敢用。
其药理作温经散寒。
又如,桂枝一药,通常情况下其药理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但《神农本草经》中确记载着“补中益气”的作用,张仲景又制方小建中汤,治疗太阴病、或虚劳病。
白芍一药在《神农本草经》中有“味苦平,主邪气腹疼、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2]”多种作用,其总的作用为滋补阴(液)精(气)。
本人在使用桂枝汤方时一般剂量为7.5—8克为隹。
而白茅根同样也有“补中益气”的作用,所以张锡纯多用此药煎服(60克以上)治疗中气不足、气不统血之淋证。
遣方用药遵循六经辨证经方一般情况下药味较少,药量比较大,效专力宏,方药对证,效如浮鼓。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大全(18篇)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大全(18篇)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总结1,龟板,巴戟天,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肾阴不足,虚火炼液为痰,灼血成瘀,或因恼怒引动肝风,痰瘀风火互结,阻于脑脉,故而发病,龟板滋阴力胜,为治本之法;肾阳不足,气化无权,温动无力,血流滞缓成瘀,津液凝聚成痰,痰瘀阻于脑脉,巴戟天补肾阳,温而不燥,亦为治本之法,我通常2药合用,取其阴阳互根原理,阴虚者重用龟板,阳虚者重用巴戟天,此2药不腻,不助痰湿,故用之。
2,胆南星,半夏,阴虚之痰为热痰,我喜用胆南星清化之,阳虚之痰为寒痰,我喜用半夏温化之,也经常用白僵蚕,石菖蒲,白僵蚕善于祛风通络,石菖蒲善于开窍醒神,另外有的病人喜食肥甘厚味或饮食饥饱无常,使脾生痰,此痰的治疗还是健脾为好,总之,化痰药要根据病人的需求而定。
3,水蛭,地龙,活血药中的竣烈之品,擅治顽疾,用于重病,为防止后遗症的发生,故多选之,待大势已去,再去之,以当归,川芎,三七等善其后。
4,蜈蚣,全蝎,无论是急性期,还是后遗症期,此2药都可以治疗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口强语蹇等,此为常识,不作详解。
5,黄芪,久病多虚,脉络淤滞日久不愈多因气虚不运,所以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我很重视补气以活血的理论,黄芪不仅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还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对此病益处多多。
6,葛根,本品善升清以降浊,以前有一网友认为此药能升血压,其实不然,此药升的是清阳,清阳之气不会令人头疼头晕,令人头疼头晕的多数是痰瘀浊阴之邪,此药可以引清阳之气上行,从而消散浊阴之邪,所以高血压,脑血栓病人因痰浊湿瘀阻于脑窍的大可放心而用,唯独肝火上炎者慎之罢了,此药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降低血压,而且安全无毒,治疗此病我几乎每方必用。
脑血栓为常见病,也是极其复杂的疾病,区区几条用药根本不能把所有内容都概括在内,比如几年前治疗一个肝火挟痰瘀上扰的病人,发病症状主要是血压高,不能走路,在医院住院7天,无效出院,我以益母草90g为君,在用药第4天开始见效,7天可以走路,半月后生活自理不成问题,益母草可以清肝,活血,祛风,降压;再比如有一个嗜酒病人,脉证为阳明腑实证,一侧肢体不灵活,我以大黄为君,将其彻底治愈,毫无后遗症,有认为动脉硬化因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加解毒药治疗,等等。
临证心悟
冒巅顶 , 亦能旁走 四肢 , 冒者 阳亢居 多 , 上 旁走者 血 虚 居 多 。 本 案 中 风属 血 虚 生 ”
风 , 阳气 不 足 , 虚 则 易 生 痰 湿 , 以 治 兼 阳 所 疗 自然 同 常 见 的 肝 阳 化 风 应 用 甘 寒 平 肝 息 风 不 同 , 当养 血 温 阳 , 以活 血 化 痰 , 应 兼 所 谓 辨 证 必 求 其 本 , 不 能 拘 泥 于前 人 之 而
皆按 “ 脏 内 热 生 风 ” 用 清 热 祛 风 药 反 肝 , 而加重 , 以至 不 能进 食 。最 后 笔 者用 温 热 与 养 血 药 治 疗 逐 渐 恢 复 健 康 。本 病 白 天 轻 夜 里 加 重 。 开 始 用 的 药 方 是 : 地 熟 3 g制 首 乌 1g 丹 参 1 g 白 芍 1g 半 夏 0, 5, 5, 5, 9, 皮 9, g陈 g 肉桂 6 , 附 子 6 。水 煎 服 。 g黑 g
药 后 平 和 , 加 重 药 量 : 地 7 g 制 首 乌 乃 熟 0,
lg 香 附 1g 柴 胡 lg 黄芩 l g 大黄 O, 5, O, O, lg 车前子 1 g琥 珀 l g荆芥 lg 黑 附 O, 2, O, O,
子 1 g木 通 6 , 梗 lg 滑 石 lg 木 香 2, g桔 O, O,
08.1 8 2
收到 了较 好 的疗 效 。 按 : 仲 景 用 五 苓 散 治 疗 太 阳 蓄 水 张 证 , 取 五 苓 散 温 阳化 气 行 水 之 力 达 到 气 盖 行 水 消 的 目 的 。上 消 化 道 反 流 性 疾 病 之 胃酸 过 多 , 胃液 潴 留 , 流 食 管 的 病 理 性 反 质 与 太 阳 蓄水 证 有 着 相 似 性 , 在 辨 证及 故 辨 病 基 础 上 加 用 五苓 散 以 化 气 行 水 , 逆 降 和胃, 从而取效迅速 。笔者还常用五苓 散 合 当归 芍 药 散 治 疗 盆腔 积液 , 苓 散 合 大 五 柴 胡 汤 、 苈 大 枣 泻 肺 汤 、 正 散 化 裁 治 葶 八 疗 肾脏 反 流 性 疾 病 , 积 水 , 是 取 五 苓 肾 皆
[原创!!!]中医临证心得两点
[原创]中医临证心得两点巍子我这算它山之石,虽啰嗦了点,对大家或许有些微帮助。
中医临证十年,总结了一些粗浅的经验,不辞鄙陋,与有志于中医者共勉。
一.详细四诊并记录,精思熟虑而后动在中医门诊的日常工作中,不可能在看过病人后思考良久再处方,一则会导致病人的疑虑与不信任,二则若有病人接踵而来,必定手忙脚乱。
这就需要在一开始就详细收集四诊资料,在收集信息时同步思考,待到四诊做完,便开始做病历记录,同时集中精力让大脑高速运转,辨出病机、证型,然后处方用药,依八纲之所属加减。
如此长久反复锻炼,才能少出纰漏,提高疗效。
曾治一青年妇女,自诉双下肢膝踝酸痛五年,与天气变化关系不大,唯夜间加重,得温略减,舌苔脉象一如平人。
我考虑痹症不外风寒湿,此患者酸痛固定,得温略减,夜间为重,局部亦无肿胀,当从寒论治,便以川乌为君,附子桂枝为臣,佐以巴戟天、仙茅、木瓜、桑枝、独活、威灵仙等药,连服五剂,毫无起色。
二诊时另一医生接诊,翻阅病历,见上方无寸效,乃另起炉灶,从化湿入手,不外防己、黄芪,茯苓、苡仁、二术,再加灵仙、玄胡、独活等成方。
其中苡仁用量40克,白术用量30克,苍术用量15克,可谓药专力宏。
三诊时又逢我当值,此患者告知一、二诊共十剂已服完,病痛毫无改善。
羞惭之下,细思散寒化湿均无寸效,多半还是辨证不确,乃重新四诊,细究病情。
这一来便有新发现,患者诉白天活动尚不觉甚,每到夜间上床后便酸痛难忍,而且常欲盘腿而坐,将腿脚用力向内扳折,才可缓解入睡。
依照上述病史,我辨病机为血瘀,以桃红四物汤出入,五剂后复诊,患者喜形于色,诉酸痛大为缓解,再进前方数剂,多年痼疾,竟得豁然。
上述案例说明,仔细进行四诊并记录是非常必要的。
很多时候,图快图省事疏漏过的细微之处恰恰就是要紧之处。
很多所谓的“无证可辨”,其实就是疏漏所致。
然后,操作却没有记录,容易挂一漏万,也不利于患者复诊和自己总结。
并且,记录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重新思考的过程。
认真的做到这些,精思熟虑不远矣,效如桴鼓可待矣。
名医谈临证感悟--------经典之用更在于熏陶
不同的注解
一部《伤寒论》,吸引了历代众多的研究者。“释典”,成为多少大医倾注毕生心血的事业。几乎每一段条文,都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注解。近读《伤寒论》第279条,见当代两位“伤寒大家”对其有不同认识,颇觉有趣,录之于下。
刘渡舟先生在《伤寒论诠解》中是这样解读的:“误下太阳,虚其里气,邪气因入,而见腹满时痛,故曰‘属太阴也’。若属太阴虚寒,寒湿内阻,升降失常的症候,则应见吐利。而今不见吐利,只见腹满时痛,说明非为阳虚寒湿之证,而是太阴脾脏气血阴阳不和,肝木乘土之证。……治以桂枝加芍药汤,调和气血阴阳,缓急止痛为法。”“脾本身气血不和所致之腹满时痛,非寒非热,故理中、四逆、承气等方均非所宜,应以调和气血阴阳的桂枝加芍药汤最为贴切。”“方中桂枝仅用三两,而芍药用了六两,芍药为血分药,其量倍于桂枝,必然制约桂枝的解表作用,可见本方并不为解表而设。”“阳明与太阴相表里,太阴脾脏受邪,邪气外薄阳明,使阳明腑气不利,所以脾部大实痛。治以桂枝加大黄汤调和太阴气血兼泻阳明瘀滞。”
验之临床皆效
两位老先生的解读看似截然不同,水火不容,从真理的“一元性”认识,必然有一对一错之分。但两位老先生的解读都是从临床实践中来,都符合临床实践,从实践检验真理的角度来认识,又都是正确的。如临床中经常见到肝脾不和之腹满、腹痛,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往往应手而愈,这类病变确属太阴病,而不见太阳病。而临床中也常见到太阳病见腹满、腹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屡用屡效者。
中医经典,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一部《伤寒论》,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许许多多的临床大家。《伤寒论》中所载经方,是历代医家手中起死回生的常用方。很多后学者对于中医经典的学习,以《伤寒论》为例,很多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学习的。于是,在对《伤寒论》的研究中就出现了“以方类证”、“以法类证”等研究方式。
临证用药几点体会
临证用药几点体会蔺应芬【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02(017)004【摘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地投剂选药是临证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疗效的好坏和治疗的成败,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其临床意义不言而喻。
本文结合个人临床实践,拟就如何临证用药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rn 1 顾护脾胃rn 内经《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说明正气的强弱不仅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且疾病的发展变化也多决定于正气的盛衰存亡,在治疗中重视保护或扶助正气,强调人体本身抵抗力、修复力的内在因素的作用,提高机体抗御和驱逐病邪的能力,至关重要。
而脾胃是正气之源,《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李东垣继承《内经》理论,在其所著《脾胃论》中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总页数】3页(P16-18)【作者】蔺应芬【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地区中医院 67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3【相关文献】1.贯彻医改政策加强合理用药——我院结合医改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几点体会 [J], 戎正;封宗超;王亮;吴凡;许贲2.《临证指南医案》痹证用药特点分析 [J], 聂红科;陈晨;汪宗清;李青璇;汤小虎3.《临证指南医案》痹证用药特点分析 [J], 聂红科;陈晨;汪宗清;李青璇;汤小虎4.脾胃病临证用药特点——评《中医脾胃病临证思辨录》 [J], 彭超;顾彦5.《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论治淋证的用药规律研究 [J], 王健章;屈梦媛;俞赟丰;殷双;林凡;简维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用李时珍论十剂临证心得
文章编号:1001-6910(2010)08-0057-03·临床经验·运用李时珍论“十剂”临证心得任天华(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101)关键词:李时珍 十剂中图分类号:R249.2 文献标志码:B 十剂,是方剂分类的方法之一,指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类中药和方剂的总称,它所对应的病症则为壅、滞、弱、闭、实、怯、着、脱、湿、枯(燥)。
自北齐徐之才提出十剂,研究者辈出,认为其“识药之大体”,唯李时珍述之最详,其实用价值更为彰显,历经三百余年而仍光彩夺目。
今天,学习李时珍的治学精神,重温他对“十剂”所做的精辟论述,唯感受益良多。
时珍先贤是以临床辨证论治的角度来分析十剂的,故所释多切合临床的实际应用。
余从事中西医结合肛肠专业三十余年,用他的研究成果指导临床实践,可谓效如桴鼓。
试以一孔之见,以佐先贤之才。
1 关于宣剂1.1 原 义时珍曰:“壅者,塞也;宣者,布也,散也。
郁塞之病,不升不降,传化失常。
或郁久生病,或病久生郁,必药以宣布敷散之,如承流宣化之意,不独涌越为宣也。
是以气郁有余,则香附、抚芎之属以开之;不足,则补中益气以运之。
火郁,微则山栀、青黛以散之;甚则升阳、解肌以发之。
湿郁,微则苍术、白芷之属以燥之;甚则风药以胜之。
痰郁,微则南星、橘皮之属以化之;甚则瓜蒂、藜芦之属以涌之。
血郁,微则桃仁、红花以行之;甚则或吐或利以逐之。
食郁,微则山楂、神曲以消之;甚则上涌下利以去之,皆宣剂也。
”1.2 心 得先贤本条所释,余以气、火、湿、痰、血、食“六郁”理解之。
临证恒以“六郁散”为基础方,视其主症及从症之所偏,以枳壳(实)、厚朴,人参(或党参)、黄芪、肉苁蓉、酒炙大黄、茯苓皮、薏苡仁,全瓜蒌、法半夏、槐花、半枝莲、焦三仙诸药随症变化,对痔出血、便秘、肛裂、肛周脓肿、直肠癌均显效。
2 关于通剂2.1 原 义时珍曰:“滞,留滞也。
湿热之邪留于气分,而为痛痹癃闭者,宜淡味之药上助肺气下降,通其小便,而泄气中之滞,木通、猪苓之类是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重拳出击,并不主张盲目增加药味,更强调用足剂量,用到起效剂量。黄连最苦,然治糖尿病这一甜病特效。笔者用黄连,通常剂量为每日30克,而治疗糖尿病酮症,一日量最多达120克,降糖迅速。我们用药具体经验是:黄芪治萎,4两起步,佐陈皮以防壅滞;黄连消糖,30克基本,配干姜以防伤胃;萸肉固脱,3两见功,必与参附搭配;乌头止痛,8两口麻欲吐,效毒两刃;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生地凉营,极量800克;枣仁安眠,最大180克;人参(家种)强心,救急30克;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土茯苓解毒240克,赤芍疗急黄120克起;芦根降温120克无虑,葛根降糖3两无毒;桔梗治咽1两安全。鱼腥草拌凉菜,薤白可当小菜。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何慢之有?(注:本段所提“两”为旧制,折合今为30克)
当然,我们提倡经方大剂量,是针对特定的病情——急危重症,特定的阶段——急性发作,使用大剂量来扼制病势、控制病情、迅速起效,一日可分4~8次服,中病即减,如按原剂量的1/2~1/4递减,中病即止,随后改用丸散调理。
我们反对不顾病情鲁莽用重剂,提倡根据病情合理用药,剂量该大则大,该小则小。所谓:合理用药在病情,大小剂量两相宜;拿捏七寸撼雄狮,一举攻下急危症。
以知为度,中病即减。“大毒治病,十去其五”,大剂量用药绝不能长期服用,防止出现蓄积后遗反应。临床一旦出现疗效后我们就酌情调整剂量。《神农本草经》“下药多毒,不可久服”,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再如桂枝汤方后主讲“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临床上有人服龙胆泻肝不加辨证滥用数年,这种方法绝对不可取。临床决定调整剂量主要是依靠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辅助参考检验结果的变化。大剂量截断、控制病情以后,我们就应适时调整用药剂量,切记不可一味打持久战。
仲景面对来势凶猛之伤寒大疫,必然要求立方贵精贵狠,所谓“乱世用重典,重剂起沉疴”,方能挽狂澜于倾倒、扶临危于即倒,也只有量大、药简,方能力专效宏,才最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如果剂量过小,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用药剂量减少,药味就会增多,清人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以官多乱将多败之理形象论及此事:“夫病之与药,有正相当者,惟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纯,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冀有一人获知,术矣疏矣。假令一药,偶然当病,他味相制,气势不行,所以难差,谅由于此。”都说明用药在精不在多。系统论的不相容原理指出:“一个系统的复杂性增大时,我们使它精确的能力必将减小,在达到一定阈值以上时,复杂性和精确性将互相排斥。”
多管齐下 保证用药安全性
然给药特有讲究。量虽极大,多次分服,“化”到即止,不可过剂,不可孟浪。因为毒药毕竟是毒药,“燥焊之将,善用之奏效甚捷,不善用之为害非轻”。峻剂起沉疴,要想用药安全有效,我们在临床中常用以下一些具体处理原则和措施:
胆大心细,配伍煮服。处方用药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其用量的变化要因人而异,视体质之强弱,病情之轻重,结合时地而定,不可拘执。同时要掌握适应症,例如大黄、附子、细辛的大剂量应用,就要找准适应症。第二,要注意配伍,例如黄连苦寒,可配干姜、生姜;附子可配甘草等;第三,要注意煎煮:分析经方会发现经方煎煮的时间相对较长。结合现代药理,如乌头碱类中药,其毒性成分容易被水解成双酯性生物碱。所以我们的处理办法:川乌、草乌、附子用至15克必须先煎4小时,用至30克必须先煎8小时左右,且口尝至不麻,这样交代清楚方能保证既用足剂量治好病,又能保证用药安全。第四,要注意服法:如分多次,频频服用。
如今,国家计量总局编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光和大司农铜权”(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被认为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此权铸于光和二年闰月廿三日,光和二年为公元179年,与张仲景为同年代。从权上铭文可知,此权为当时中央zhengfu为统一全国衡器而颁布的标准。铜权,按秦汉密制的单位量值和权的量级程序,此权当为12斤权,标准重量当为3000克。据此东汉1斤合今之250克,l两合今之15.625克。
目前教科书应用的剂量主要受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汪昂《汤头歌诀》影响,认为“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由于两位医家很有名,他们的观点广为流传,而事实上,该药量是《伤寒论》经方剂量的1/5。但《伤寒论讲义》及以后的教材均采用了此说。
重拳出击 非化不足以撼重病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剂量的研究事关疗效的提高。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方药量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上,仝小林教授谈其20多年对剂量潜心研究的心得。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伤寒论》药味少而精纯,组方法度严谨,临床疗效确切,对后世影响巨大,被后世誉为“经方”。但因为年代久远,度量衡屡经变易,代有所改,悬殊极大,后世对经方剂量的折算众说纷纭,历代医家谓之“不传之秘”。限制了经方疗效的发挥,后世医家为确保经方疗效,使用古方,均需考虑剂量折算问题,对仲景用药本源剂量的研究从未间断。有的依据临床用药经验和一般用药剂量,但经不起出土实物及历代文献的考证;有的以神农秤为依据,将其1两折合为1~2克间,亦无出土文物可证,日本汉方学家常用此剂量,在我国则应用较少。
投石问路,循序渐进。大剂量用药在拿捏不准时,可以通过试药,观察反映,然后逐渐加量,循序渐进,可以有效保证用药安全性。《神农本草经》讲“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金匮要略》甘草附子汤“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始”。所以临床大剂量用药为保证安全性的必要措施是:如上所述对服法很讲究,即采取少量频饮的方法,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小量试服,观察药证是否相合,有无剧烈反应;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频频饮服,累积用药剂量,保证血药浓度,达到持续不断的供药。
药味之多,品种之杂,势必互相牵制,往往影响疗效的发挥。正如汪昂所言:“古人立方,分量多而药味寡,譬犹广设攻围,以庶几于一遇也。然品类太繁,攻治必杂,能无宜于此,而不宜于彼呼?”出于安全,“广设攻围”,或亦取效。这种大处方,看似单味药剂量减少,但每服汤药的总量并没有减少。因此,“分两减而药味渐多”并不是提高疗效的最佳途径,而引起分歧的主要问题就是出在剂量上。所以要想寻求突破,提高疗效的关键也应该从深入研究剂量着手。
振荡为先,丸散后调。在《内经》中也能看出这种思路:“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通过改变剂型,从起手的汤药涤荡,过渡到煮散散邪,直至最后水丸缓图,逐渐恢复正气体现速战速决之后的休养生息,既强调治病质量,又强调治病速度。
基于上述原则,我们对临床常用药的处理方法如下:如乌头(包括附子)止痛时从15克开始,逐渐加量,最大可至240克,必须久煎至少8小时以上口尝无麻感,同时可配甘草、生姜、白蜜以减药毒;再如石膏600克为一日量,可取半上下午各一剂量。
总结中医方药剂量应用的现状,可以用“误、乱、惑”三个字来概括。误,是指经方剂量传承认识不一,正误难辨;乱,是指临床剂量应用混乱,实际上它是由误而引起;惑,是指有关中医剂量论述,散落于大量的古今文献之中,临床上缺乏剂量理论的指导。
追本溯源 还原仲景本源剂量
经方本源剂量以及剂量的演变和沿革规律的不明确,导致经方在目前普遍理解的剂量下单纯使用,疗效却不理想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人遂说,经方不灵。或者通过增加相似功效的中药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于是处方越来越大,药味越来越多。我们调查,《伤寒论》经方平均单剂药味数为4.18味,药味分布在1~14味,由4~8味药组成的方剂最为常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00首汤剂处方的平均单剂药味数为18.28味,药味分布于16~22味,方剂多由12~20味中药组成;文献报道现代中医汤剂处方平均单剂药味数为15.55味,药味分布于1~42味,方剂多由10~20味中药组成。可见,现代中医汤剂处方的平均单剂药味数是《伤寒论》经方的3倍以上,无论单剂的药味数范围,还是常见的单剂药味数,均较《伤寒论》经方有所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