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地理第4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3节我国的海洋权益整合提升鲁教版

合集下载

2020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与发展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0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与发展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公海
公海是在国家的内水、 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所
领海、专属经济区或 有国家开放,对于公海上的海盗
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 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
外的全部海域
可依法行使管辖权
国际海 指国家范围以外的海 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全人类 底区域 床、洋底及其底土 共同的财产
边缘外缘的海底区域 的海床和底土
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 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其 他国家享有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 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以及航行和 飞越的自由
专属 是在领海以外并邻领 经济区 海的一个区域
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养护、 管理等权利和从事科学研究、电缆 和管道的自由,但不得从事危害 沿海国主权和安全的活动
作为科学实验基地,以认识海洋自然规律等
海上观__光__旅__游__、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
名称 领海
内水
划分
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 的一带海域。其宽度 从领海基线量起,最 宽不超过12海里
是领海基线向陆一侧 海域,包括沿海国沿 岸的河口、港口、海 湾、海峡等
毗连区
从领海基线量起,向 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
相关权益
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的主权, 包括其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 土,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
与陆地领土的地位相同,享有 完全的排他性主权
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具有防止 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 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 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名称
划分
相关权益
大陆架包括沿海国以
外依其领陆的全部自 大陆架 然延伸,扩展到大陆
教材预习纲要
1.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 要意义。 课程 标准 2.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 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 可争辩的主权。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4.3我国的海洋权益教案鲁教版选修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4.3我国的海洋权益教案鲁教版选修

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二节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设计思路】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运用不同领海基线划分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洋空间的划分||,理解不同空间范围的主权内容||,运用材料分析我国的海洋基本国情||,以中日钓鱼岛的争端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本课主要采用阅读课本、梳理知识的方法||,以小组合作学习||,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解决说明关于国际岛屿与海域争端的解决方法||。

【知识构建】本课主要包含三大模块||,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域的划分、我国的海洋国情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在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海域划分与我国的海洋国情后||,可以更好的解决世界关于岛屿争端解决的依据||,针对中日钓鱼岛问题为案例分析如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树立海洋国土的观念||。

其框架结构图如图1||。

1.2.3.图11.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公约》中管辖海域的划分||。

”||,“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本课的知识内容识记较多||,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理解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的重要性||,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难点在于运用有关资料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从文字和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还要能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尽量用书面语言简洁、完整地作出表达||。

【课前准备】提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与中日东海油气争端相关报道||。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

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

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

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2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第4单元第3节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学案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第4单元第3节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学案

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海洋开展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开展及其重要意义2.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局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论的主权1.了解海洋权益的相关概念和范畴。

(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开展及其重要意义,理解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综合思维)3.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局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论的主权,把握我国海洋开展的相关及其内容。

(综合思维)一、海洋权益及其范畴1.概念:海洋权益是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称,是属于主权性质的权利和由此衍生的局部利益,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等。

2.范畴:主要包括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洋平安利益、海洋科学利益、海洋文化利益。

[特殊提示]从领海到公海,沿海国在不同海疆管辖权限不同,权限逐步缩小。

1.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我国的?领海及毗连区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等相关法律。

2.范围:(1)公海、国际海底以及极地。

(2)我国船舶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享有过境通行权。

(3)我国海疆分布的众多岛屿都是我国不行分割的领土。

(4)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

(1)有利于扩大资源保有量。

(2)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有利于稳固国家平安。

(4)有利于爱护海洋环境。

1.国家海洋开展的概念:是指沿海国通过开发海洋资源、开展海洋经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不受侵害、爱护海上航行平安等,以猎取最大海洋利益的指导性纲领。

2.海洋开展的地位:是国家总体开展的重要组成局部。

3.我国海洋开展的主要内容:(1)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2)开展海洋经济。

(3)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4)爱护海洋环境。

1.领海的地位低于领土。

() 2.我国领海基线以正常基线法确定。

() 3.钓鱼岛是我国海南岛向海洋的自然延长局部。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说课稿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说课稿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一部分,本教材包含了多个章节,其中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海洋权益的概念、保护海洋权益的原则和海洋发展的战略。

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将了解到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海洋开发的战略思路,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权益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保护海洋权益的原则和方法。

3.了解海洋发展的战略和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海洋权益的概念、海洋权益的保护原则、海洋发展的战略。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介绍海洋权益的概念、保护海洋权益的原则和海洋发展的战略。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海洋权益保护和海洋发展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力。

3.观察法:通过观看相关视频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海洋资源的价值和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对海洋的思考和关注。

例如,我可以提问诸如“你们是否了解海洋权益?”、“你们是否知道海洋的开发和保护很重要?”等问题。

2. 教学内容讲解(25分钟)通过讲解教材内容,我会结合多种教学资源,如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让学生对海洋权益和海洋发展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我会侧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海洋权益的概念(5分钟)我会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海洋权益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海洋权益是指国家在海洋上拥有的权利和利益。

同时,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如我国南海领土问题和钓鱼岛争端,引导学生思考海洋权益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2 保护海洋权益的原则和方法(10分钟)我会讲解保护海洋权益的基本原则,如公平原则、合理利用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等。

鲁教版成长训练高中地理学科地理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三节我国的海洋权益

鲁教版成长训练高中地理学科地理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三节我国的海洋权益

第三节我国的海洋权益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我国人均海洋资源是世界人均的()A.1/10B.1/20C.1/30D.1/40解析:我国人均海洋资源是世界人均的1/30。

答案:C2.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A.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B.海洋是一个全球连通的巨大水体,人类共同拥有一个海洋C.海洋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D.海洋存亡,匹夫有责解析: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海洋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答案:C3.目前,我国与下列国家不存在岛屿争端()A.印度B.菲律宾C.越南D.日本解析:我国与一些隔海相望的邻国存在部分岛屿的争端。

答案:A4.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依本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足200海里,则扩展至200海里”。

(1)我国制定《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目的是什么?(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_______海里,则扩展至______海里;若其自然延伸超过________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_______海里。

(3)我国法律还规定,我国与海岸相邻或者相向国家关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张重叠的,在国际法的基础上按照________原则以协议划定界限。

解析: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作为沿海国家享有自己神圣的海洋权益。

答案:(1)为保障我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2)200 200 200 350(3)公平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东京湾20%的海域被填平以增加城市面积,而神户的一部分也建到了人工岛上,修建海洋城已不是空想,而是现实。

1995年,在摩纳哥由“展望2001年”组织召开的海洋城大会上提出的修建大阪海洋城走廊的建议,就是极好的证明。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三节我国的海洋权益素材鲁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三节我国的海洋权益素材鲁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三节我国的海洋权益素材鲁教版选修21.陆地权益一个国度的陆地权益就是这个国度陆地权益和陆天时益的总称。

陆地权益属于国度主权的范围,是国度的领土向陆地延伸而构成的一些权益。

主要包括领海专属经济区。

2.陆地的战略位置陆地是人类生活开展的第二空间。

陆地空间包括海域水体、海底、上空和周延的海岸带,是一个平面的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陆地生态好转,资源紧缺,引发陆地资源的大发现,驱动着人类向陆地空间拓展。

陆地是经济开展的重要支点。

陆地有丰厚的生物、矿产等资源,是支持人类继续开展的珍贵财富。

陆地给人类提供食物的才干估量等于全球农产品产量的1 000倍,海水淡化是可继续开发海水资源的重要手腕,陆地能总可用量在30亿千瓦以上。

陆地石油和自然气预测储量有1.4万亿吨。

占地球外表积49%的国际海底区域,蕴藏着丰厚的多金属结核、富钴铁锰结壳、热液硫化物等陆地战略性替代矿产。

在水深大于300米的大陆边缘海底与永世冻土带堆积物中,有自然气水合物,估量资源量相当于全球煤、石油和自然气总储量的两倍多。

结合国预测,深海商业性采矿活动,能够在2020年以后末尾。

新兴陆地产业的构成,将使陆地经济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开展的新支柱。

陆地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依托。

世界经济、社会、文明最兴旺的区域,集中在离海岸线60千米以内的沿海,其人口占全球一半以上。

世界贸易总值70%以下去自海运。

全世界旅游支出1/3依赖陆地。

目前,全世界每天有3 600人移向沿海地域。

结合国«21世纪议程»估量,到2020年全世界沿海地域的人口将到达人口总数的75%。

陆地是战略争夺的〝内太空〞。

动力平安、经济平安的突出,高新技术在军事上的运用,赋予了陆地平安、陆地战略位置以新的内容。

传统的控制陆地通道就能控制世界的战略思想虽未过时,但争夺的重点逐渐转向平面陆地,特别是尚未看法的〝内太空〞——水深500米以上的深海区。

2013-2014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二课件 4.3 我国的海洋权益 教学课件

2013-2014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二课件 4.3 我国的海洋权益 教学课件
中国的专属经济区中有1/3是周边国家也声称拥有“主权” 的水域。我国海上相邻或相向的8个国家,都与我国有海 洋争端。与我国相邻或相向国家片面划定涉及我国管辖的
海域范围共150万平方千米之多。就目前而言,存在“重复
水域”、大陆架和岛礁争议的区域是在东海和南海。
教材P98活动
点拨:要说明我国对南海诸岛及其周围海域拥有无可争议 的主权,需要广泛收集资料,运用详实的具有说服力的史 料和文件进行具有说服力的、多角度逻辑论证。 答案:南海诸岛是中国南海中许多岛屿、沙洲、礁、暗沙
(2)专属经济区: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 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并宣 架法》,规定我国采用_____
布我国的大陆架为我国领海以外依我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
海床与底土 , 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___________ 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外缘不足200海 200 海里。 里,则扩展至_____
(1)领海: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 声明》以及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 法》都明确规定我国领海宽度为____ 12 海里。 1996年我国政府宣布了我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
黄海 、_____ 东海、_____ 南海 和 岛的领海基线。我国领海分布在_____ 太平洋 ,面积约为37万平方千米。 _______
后,中国政府多次发表庄严声明,申明中国对南海诸岛拥
有主权。1951年,周恩来外长在《关于美英对日和约及旧 金山会议的声明》中指出: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 的南海诸岛一向为中国领土,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 争时虽曾一度沦陷,但日本投降后已为当时中国政府全部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四单元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四单元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2.海洋权益 权益
海洋政治权益 海洋经济权益
海洋安全利益 海洋科学利益 海洋文化利益
内容 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 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发展海洋 经济等 将海洋作为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和抵御 海上军事冲突 将海洋作为科学实验基地,以认识海洋自然规律等 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 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 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超过350海里。钓 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为我国固有领土,D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钓 鱼岛海域海水浅,光照充足,适宜鱼类生存,A正确。
2.下列关于沿海国在不同海域的法律地位,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内水与陆地领土地位相同 ②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国家主权,包括领海 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③公海是人类共同财产,对所有国家开放 ④沿海 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一 海洋权益及其范畴
针对训练 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 发展战略经济区。下图示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拥有的海洋权益主要有( ) ①内水权益 ②领海权益 ③毗连区权益 ④专属经济区权益 ⑤公海权益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需防御的主要海洋灾 害是( ) A.海水入侵 B.海啸 C.风暴潮 D.赤潮
名称 公海
国际海 底区域

4.3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件)高一下地理课件(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3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件)高一下地理课件(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① 友好协商,以协议的方 式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 ② 坚决反对别国侵占我国 海洋权益的行为。
5
规划和建设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统筹陆源污染防治与海洋生 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海洋权益 与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权益及其范畴 我国的海洋权益
海洋政治权益 海洋经济权益 海洋安全利益 海洋科学利益 海洋文化利益
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 岛屿众多。
1
①海洋资料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海洋问题不容乐观 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 岛屿众多。
1
③存在海洋划界问题
南海问题 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 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 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成 为世界强国,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 路。必须科学、全面地 制定海洋发展战略。
3
1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是指沿海国家通过开发海 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不受 侵犯、保护海上航行安全等,以获取最大海洋利 益的指导性文件。
2
必须提高 全 民族的海洋意识,关心海洋 、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把我国建设成为 海洋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生态健康、安 全稳定、管控有力的新型海洋强国。
【答案】C
2.下图中能代表一个沿海国家毗连区的是( )。 【答案】C
目录
2
CONTENTS
3
1
1
海洋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环境保障,也是国际政治、 经济、科技和军事竞争与合作的平台。
1
海洋权益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 些权利和利益。
“权” 指沿海国依法行使的权利。
“益” 指应该享受的不容侵犯的利益。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二课件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单元归纳整合课件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二课件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单元归纳整合课件
第十四页,共16页。
(3)①我国岛屿众多,海洋国土面积广大,捍卫每一个小岛 的安全,也就是维护了小岛所属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 等的海洋权益。②我国人口众多,海洋资源是我国可持续 资源宝库,是科学研究的物种宝库,为以后发展(fāzhǎn) 提供后备力量。所以捍卫每一个小岛的安全,也就是保障 了海洋国土的安全。
第十五页,共16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单 元 归 纳 整 合。(3)资源概况:黄海盛产牡蛎、文蛤、皱纹盘鲍、对虾、刺参等。(3)资源
概况:南海著名的海产有对虾、龙虾、锯齿青蟹、绿刺参、梅花参等,以母贝最著名。(2)我国
No 面积最大、平均深度最大的海区是
( )。济州岛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它在中、日、
第十一页,共16页。
【例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huídá)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日本琉球群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有一个无人 居住的小岛,涨潮时只有两块礁石露出海面不足半米,专 家估计,不要太久小岛将会被海水彻底淹没。日本政府不 惜投资300亿日元的巨款,大规模加固小岛。 材料二 南沙群岛(nán shā qún dǎo)是我国南海诸岛中位 置最南的一个群岛。中国对南沙群岛(nán shā qún dǎo)及 其附近海域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是有充分的历史和法 律依据的。大量史实证明,南沙群岛(nán shā qún dǎo)自 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 发经营南沙群岛(nán shā qún dǎo),并最早对南沙群岛 (nán shā qún dǎo)行使主权。
B深度最大的海区是
( )。
A.南海 B.渤海 C.东海 D.黄海
第八页,共16页。
(3)济州岛以西海域属于
( )。
A.黄海

教师用书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3节我国的海洋权益整合提升鲁教版.doc

教师用书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3节我国的海洋权益整合提升鲁教版.doc

教师用书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3节我国的海洋权益整合提升鲁教版1.结合具体事例、有关法律文件等内容,说明我国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采取的措施与努力。

2.讨论南沙群岛、钓鱼岛、东海春晓油气田之争等事关国家海洋权益的事件,理解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充分理解我国当前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基础·初探]一、我国的海洋权益1.我国的海洋权益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以及“在人类共享部分中应有份额”两大部分。

2.我国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我国领海宽度12海里,分布在黄海、东海、南海和太平洋,面积约为37万平方千米。

我国采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

我国的大陆架为我国领海以外依我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与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足200海里,则扩展至200海里。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我国海洋权益的影响(1)我国已于1996年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批准《公约》有利于我国扩大和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

(2)根据《公约》,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由原先的约37万平方千米扩大到约300万平方千米。

(3)《公约》从国际海洋法上确立了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的法律地位。

(4)除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外,我国在公海、国际海底以及极地等地也都享有权益。

按照《公约》规定,我国船舶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享有过境通行权。

1.我国参与国际海底区域活动具有什么意义?【提示】在我国陆地上,铜、镍、钴等矿产资源有限,目前已需要进口。

为保障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开辟新的战略资源基地。

二、维护我国海洋权益1.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海洋权益作出重要贡献从渔猎樵采,到煮盐养殖;从指南针的发明,到郑和下西洋;从南极考察,到北极探险,中华民族的足迹遍布海内外,为人类海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权益的概念和种类;2.理解我国海洋权益的特点以及对海洋权益的保护;3.了解海洋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4.掌握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海洋权益的概念和种类;2.掌握我国海洋权益的种类和保护情况;3.掌握海洋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 教学过程1.概念讲解:将海洋权益的概念进行讲解,并介绍海洋权益的种类;2.理解我国海洋权益的特点:对我国海洋权益的特点进行讲解,并分析保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3.了解海洋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介绍海洋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分析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和目标;4.掌握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介绍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技创新等。

2. 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海洋权益的概念和种类,以及海洋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2.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海洋权益的特点和保护情况,引导学生对海洋权益保护的认识;3.讨论法:通过讨论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掌握和理解。

四、教学资源1.教师所准备的教材、课件等;2.学生所使用的课本以及连接网络的设备。

五、教学评估与反思1. 教学评估1.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2.课堂上的点名提问和讨论。

2. 教学反思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讲解海洋权益和海洋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理解和掌握的程度;2.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在讲解海洋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图表解析等,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六、教学拓展1.了解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情况,掌握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2.了解海洋环保相关法规、政策,掌握环保措施的实施和成效;3.组织参加相关活动,如实地考察、科技展览等。

鲁教版选修2第四单元《 维护海洋权益》教案

鲁教版选修2第四单元《 维护海洋权益》教案

鲁教版选修2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教案【本章考点】4.1——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4.2——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4.3——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意义。

【知识梳理】一、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1、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2、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

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

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3、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

4、大陆架: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其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5、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6、公海:在国家的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

二、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1、海域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2、海洋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3、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小;4、海洋区位优越,但地理形势相对不利三、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2、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3、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4、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四、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新的海洋法制度:1、标志着人类在更大范围内和平利用海洋、全面管理海洋的新时代已经开始;2、扩大了沿海国家及群岛国的管辖海域面积和管辖权力;3、确认沿海国家对于管辖海域的海洋资源享有主权权利。

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意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为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迈出了重要一步。

但是,因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兼顾各个国家的利益和要求,还有许多不完善和不明确之处。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第二册-鲁教版高一第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第二册-鲁教版高一第

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1.了解海洋权益的相关概念和X畴。

【区域认知】2.理解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综合思维】3.掌握我国海洋发展的相关战略及其内容。

【综合思维】4.用史料说明南海诸岛、钓鱼岛及附近岛屿自古以来是中国固有领土。

【地理实践力】知识清单一海洋权益及其X畴1.概念海洋权益是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称,一国可主X海洋权益的X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所管辖的专属经济区。

2.X畴主要包括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洋安全利益、海洋科学利益、海洋文化利益。

知识清单二我国的海洋权益1.依据:《中华人民某某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等我国的相关法律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

2.X围(1)我国内水、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

(2)公海、国际海底以及极地。

(3)我国船舶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享有过境通行权。

(4)我国海域分布众多岛屿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①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由岛、礁、沙、滩组成,自古以来是我国固有的领土。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②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等组成,自古以来是我国固有的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3.意义(1)有利于扩大资源保有量。

(2)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

(4)有利于保护海洋环境。

4.解决岛屿国际争端的基本原则最先发现原则、历史习惯原则、充分考虑现状原则、充分尊重当地居民原则、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

上述原则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甚至尖锐对立之处时,当事国须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平等磋商。

知识清单三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1.概念是指沿海国通过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不受侵犯,保护海上航行安全等,以获取最大海洋利益的指导性纲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高中地理第4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3节我国的海洋权益整合提升鲁教版————————————————————————————————作者:————————————————————————————————日期:第三节我国的海洋权益1.结合具体事例、有关法律文件等内容,说明我国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采取的措施与努力。

2.讨论南沙群岛、钓鱼岛、东海春晓油气田之争等事关国家海洋权益的事件,理解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充分理解我国当前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基础·初探]一、我国的海洋权益1.我国的海洋权益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以及“在人类共享部分中应有份额”两大部分。

2.我国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我国领海宽度12海里,分布在黄海、东海、南海和太平洋,面积约为37万平方千米。

我国采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

我国的大陆架为我国领海以外依我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与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足200海里,则扩展至200海里。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我国海洋权益的影响(1)我国已于1996年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批准《公约》有利于我国扩大和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

(2)根据《公约》,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由原先的约37万平方千米扩大到约300万平方千米。

(3)《公约》从国际海洋法上确立了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的法律地位。

(4)除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外,我国在公海、国际海底以及极地等地也都享有权益。

按照《公约》规定,我国船舶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享有过境通行权。

1.我国参与国际海底区域活动具有什么意义?【提示】在我国陆地上,铜、镍、钴等矿产资源有限,目前已需要进口。

为保障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开辟新的战略资源基地。

二、维护我国海洋权益1.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海洋权益作出重要贡献从渔猎樵采,到煮盐养殖;从指南针的发明,到郑和下西洋;从南极考察,到北极探险,中华民族的足迹遍布海内外,为人类海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的意义(1)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

(2)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

(3)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

(4)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2.为什么说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提示】只有维护海洋权益,才可以保证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国人口众多,对陆地环境的压力大,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可以减轻对陆地环境的压力。

我国的海洋权益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300万平方千米)领海12海里领海宽度,面积37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300万平方千米)大陆架领海以外依我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与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足200海里,则扩展至200海里在人类共享部分中应有的份额公海、国际海域、极地享有权益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享有过境通行权我国的海洋国情1.我国的基本海洋国情(1)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 000多千米,岛屿6 000多个,岛岸线超过14 000千米,中国的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可主张管辖的海域面为300万平方千米。

所以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显得得特别重要。

(2)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海水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3)存在海洋划界等问题:①中国的专属经济区中有1/3是周边国家也声称拥有”主权”的水域。

②我国海上相邻或相向的八个国家,都与我国有海洋争端。

③与我国相邻或相望国家片面划定涉及我国管辖的海域范围共150万平方千米之多。

就目前而言,存在“重复水域”、大陆架和岛礁争议的重点区域是在东海和南海。

2.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1)主权意识:海洋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包含内水及领海主权、海域管辖主权和自然资源主权权利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2)资源意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基地,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3)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现代海洋资源的开发,属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海洋资源可带动和促进我国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3.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作用作用和意义原因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我国人口众多,与世界主要大国相比,对陆地环境压力大得多,开发海洋对减轻陆地环境的压力有重大现实意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我国多种重要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开发利用海洋丰富的资源,可以大幅度增加我国重要战略物资、能源、食品等储量,缓解我国能源和蛋白质食品的不足,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巩固国家安全我国广阔海洋及其众多岛屿,是我国海防前哨。

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扩大战略缓冲地带,对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深远的意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深刻认识海洋,对于我国当前与未来、生存与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我们必须在国际海洋事务中坚决维护和捍卫国家权益教材98页活动1.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

钓鱼岛列岛位于台湾东北120海里处,西东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各约200海里,附近水深100~150米,与冲绳群岛之间隔有一条2 000多米深的海沟。

2.自古以来,中国台湾、福建等省渔民一直到岛上从事捕鱼、采药等生产活动。

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

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这比日本声称的琉球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钓鱼岛要早400多年。

明朝以后中国许多历史文献对这些岛屿都有记载。

3.在日本1783年和1785年出版的标有琉球王国疆界的地图上,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

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

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这以后在日本才有了”尖阁群岛”(即钓鱼岛列岛)之说,而在此之前,日本的地图一直是用中国的名称标定钓鱼岛列岛。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被美国占领。

1951年,美、日背着战胜国中国,非法签订了《旧金山和约》。

《和约》第二条虽然载明日本放弃其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与要求,但第三条错误地把日本所窃取的钓鱼岛等岛屿归在美国托管的琉球管辖区内。

中国总理周恩来当时严正声明,中国政府坚决不承认《旧金山和约》。

中国政府1958年在发表的关于领海声明中宣布,日本归还所窃取的中国领土的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领土,包括台湾及其周围岛屿”。

综上所述,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

我国的海洋权益我国海洋权益中,包括( )A.领海和毗连区B.领海与专属经济区C.领海与大陆架D.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和在人类共享部分中的应有份额【解析】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我国除了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之外,在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南北极等人类共享的地区,我国也有应有的份额。

【答案】 D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读图及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春晓”油气田位于浙江宁波市东南350千米的东海西部凹陷区域,由4个油气田组成,总面积达2.2万平方千米。

日方称,早在1995年,中方就在该区域试采成功,“春晓”开采设施建成后,通过海底管道每年可向东部沿海省区输送2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材料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六部分76条明确的规定了大陆架归属方面的问题。

特别是第五款规定了:1.大陆架最大可以延伸到距岸350海里处。

2.如果中间超过2 500米深,就不算是大陆架的延伸。

从日本国冲绳出发向西的海底,客观存在一个深度超过2 900米的冲绳海槽。

材料三截面图所示。

海岛:冲绳列岛;大陆:中国;■春晓油田位置(1)“春晓”油气田位于我国大陆架上,日本却说中国在抢掠属于日方的海底资源。

正确表示“春晓”油气田的位置,且从地质构造角度能反驳日本说法的示意图是下图中的( )(2)材料二中,12海里表示:________。

200海里表示:________。

350海里表示:________。

(3)图中M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分析在其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其对策。

【解析】“春晓”油气田位于我国大陆架上,大陆架地区坡度较缓,其下有坡度较陡的大陆坡,易知第(1)题选项A正确。

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是海洋渔业资源遭到破坏的两大因素。

【答案】(1)A (2)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最大可以延伸到的中国主权范围(3)问题: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对策:合理捕捞,捕养结合(海洋农牧化);防治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管理,海洋工程进行科学论证。

[课堂·小结]1.我国的领海面积约为( )A.300万平方千米B.420万平方千米C.1.8万平方千米D.37万平方千米【解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的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

【答案】 D2.我国于2009年1月27号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附近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A.长城站B.昆仑站C.长江站D.中山站【解析】昆仑站成为中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在南极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

【答案】 B3.下列符合《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的是( )A.世界各国拥有12海里领海权,管辖海域可外延至200海里B.我国管辖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海里,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2/3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5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D.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被确定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解析】专属经济区和领海都只有沿海国家才有,我国具有管辖权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正式生效。

【答案】 D4.我国虽然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但我们又主张对南沙群岛附近的石油资源“共同开发”,这反映了我国( )A.软弱无能B.友好协商、公平合理解决国际争端C.公平分享海洋权益,合作开发海洋资源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解析】对于南海的南沙群岛我国拥有绝对主权,但目前我们的主张是对南沙群岛附近的石油资源“共同开发”。

这反映了我国公平分享海洋权益,合作开发海洋资源的国家政策。

【答案】 C5.目前我国与哪个国家不存在岛屿争端( )A.印度B.菲律宾C.越南D.日本【解析】我国在东海和日本,南海和越南、菲律宾都有岛屿上的争端,印度是我国陆上邻国。

【答案】 A6.下列说法中,属于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的是( )①可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②不能巩固海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③营造和平良好的海上安全秩序④维护我国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海外利益的安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可以更好的巩固国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