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性别

合集下载

养鱼时要注意鱼类的性别比例和群体结构

养鱼时要注意鱼类的性别比例和群体结构

养鱼时要注意鱼类的性别比例和群体结构养鱼是一项受到很多人喜爱和追捧的养殖爱好,鱼类作为一种小型宠物和观赏生物,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乐趣。

但是,很多人在养鱼时并没有注意到鱼类的性别比例和群体结构的重要性。

事实上,正确的性别比例和合理的群体结构对于鱼类的生长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正确的性别比例对于鱼类的繁殖和生长至关重要。

在鱼类中,通常雌性比雄性更具有繁殖能力。

如果我们在养鱼时只选取一种性别的鱼进行繁殖,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繁殖的困难甚至无法进行繁殖。

因此,在选择鱼类时,我们应该尽量保持雄性和雌性的一定比例,以确保繁殖的顺利进行。

另外,一些鱼类如鲈鱼、斑马鱼等,存在着社会性別(体型上既没有明显的外形差异,又无法通过内部观察判断性别),这些物种的雌雄比例也需非常注意。

其次,合理的群体结构对于鱼类的生长和健康也非常重要。

在自然环境中,鱼类通常是以群体的形式生活的,因为群体的存在可以提供种种优势,比如更好的资源获取、更强的适应力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养鱼时应该尽量模拟鱼类的自然群体结构。

群体结构的合理性取决于鱼的种类和群体大小,但是总体上来说,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可以提高鱼类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此外,当群体内的鱼类数量过多时,鱼类之间的竞争会加剧,可能会导致食物短缺、疾病传播等问题。

因此,我们在养鱼时,应该根据鱼类的种类和其生活习性来确定适宜的群体大小,以确保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最后,性别比例和群体结构还与鱼类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

很多鱼类在群体中存在着一定的社会结构和行为规律。

比如,雌性鱼在繁殖期会形成一定的社会等级制度,这些等级制度对于鱼类的繁殖和生长至关重要。

同时,群体中的鱼类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合作和竞争关系,这些关系对于鱼类的行为和生存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正确的性别比例和合理的群体结构对于鱼类的行为调控和生活习性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养鱼时要注意鱼类的性别比例和群体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性别控制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性别控制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性别控制技术水产养殖一直是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方式之一,而鱼类性别控制技术在水产养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控制鱼类的性别,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中的鱼类性别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一、鱼类分性别的意义鱼类的性别决定了其生长速度、体型特征以及繁殖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在养殖业中,雄性鱼往往生长速度较快,体型较大,而雌性鱼则具有优良的繁殖能力。

通过科学地控制鱼类的性别,可以实现性别比例的均衡,提高养殖效益。

二、鱼类性别控制方法1. 温度控制法温度对鱼类的性别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鱼类性别和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通过控制孵化阶段的水温,可以实现鱼类性别的选择。

一般而言,较高的水温有利于雌性发育,而较低的水温则有利于雄性发育。

2. 药物激素法药物激素法是一种常用的鱼类性别控制方法。

通过给鱼类注射或摄入一定剂量的雌激素或雄激素,可以影响其性腺的发育,从而控制其性别分化。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需要专业技术的支持。

3. 基因编辑法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基因的操控可以实现鱼类性别的控制。

通过修改或引入特定的基因,可以实现鱼类性别的选择。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精确性,但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和较大的投入。

三、鱼类性别控制技术的应用1. 提高养殖效益通过鱼类性别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性别比例的调控,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例如,在对高价值的雄性鱼进行特定养殖时,可以通过性别控制技术提高雄性比例,提高养殖效益。

2. 保护遗传资源对于濒危鱼类或具有重要遗传资源价值的鱼种,性别控制技术可以帮助实现种群的保护和遗传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性别控制,可以控制繁殖中的基因流失,保持遗传多样性。

3. 防止环境污染在水产养殖中,饲料的过剩和排泄物的积累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鱼类性别控制技术,可以控制养殖密度和性别比例,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鱼类性腺发育与性别分化的调控研究

鱼类性腺发育与性别分化的调控研究

鱼类性腺发育与性别分化的调控研究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最为复杂的一类,它们具有多样的性别表现形式,包括雌雄二性、单雌性和单雄性等。

在鱼类中,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的调控关系非常密切,在早期胚胎发育和后期亚成体生长中,多种因素会影响性腺发育和性别表现。

近年来,关于鱼类性别分化的调控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将对其中一些研究进行讨论。

一、内分泌调控内分泌在调控鱼类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性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等。

其中,性激素是最为关键的内分泌因子之一。

在雄性鱼类中,睾酮是主要的性激素,能够促进精子形成和性腺发育。

在雌性鱼类中,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是主要的性激素,能够促进卵泡形成和卵巢发育。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分泌调控鱼类性别分化的过程是极为复杂的,参与内分泌调控的相关基因和受体数量众多,调控过程涉及到多个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

例如,雄激素能够与雄性受体结合,通过下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和抗孕激素受体(LHRR)等基因的表达,促进睾丸的发育和雄性表型的形成。

而在鲤鱼中,调控雌性特征表现的因子则是雌激素,同时卵巢素和孕激素则起到拮抗作用,能够抑制雌性特征表现。

二、外界环境因素除了内部因素的调控外,外界环境因素对鱼类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也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水温、光照、营养状态、水质等都能够影响鱼类性别表现。

例如,许多鱼类在固定的温度、季节和光照条件下,会呈现明显的性别分类。

另外,营养素的供应与性别表现同样密切相关,一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量摄入,都会影响鱼类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

比如,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雄性雏鱼生殖生长受到抑制,而营养过剩则会抑制性腺的发育,影响卵子和精子的质量。

三、基因调控除上述因素外,基因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生殖减数叉精子蛋白1 (Spo11) 是生殖细胞中产生 DNA 双股断裂的关键酶。

在一些鱼类中,如果缺少 Spo11 基因,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分离会出现问题,从而会影响性腺发育和性别表现。

鱼类分子性别鉴定及其应用研究

鱼类分子性别鉴定及其应用研究

鱼类分子性别鉴定及其应用研究鱼类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和宠物,但往往面临着繁殖上的问题。

在生殖过程中,鱼类的性别决定着繁殖能力和产生的后代数量,因此分子性别鉴定成为了一个受欢迎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谈论鱼类分子性别鉴定及其应用研究。

一、鱼类分子性别鉴定方法鱼类分子性别鉴定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1. PCR扩增方法PCR是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缩短DNA扩增时间的一种技术,通常使用性别特定的引物扩增鱼类性染色体上的DNA区域。

此技术对于快速鉴定单个个体的性别非常有用。

2. FISH(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一种基于荧光技术的DNA分子检测方法,它可以用来标记并检测某一特定序列的RNA或DNA分子。

可以在鱼类卵母体或精子中直接进行性别鉴定。

3. 比色法比色法利用颜色变化来测量DNA浓度和DNA与染料的反应程度。

其中最常用的比色法是PI法。

通过比较不同性别的DNA与染料之间的反应程度,可以准确地鉴定鱼类的性别。

二、鱼类分子性别鉴定应用研究1. 鱼类繁殖性状的研究鱼类是水生动物,常常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繁殖。

然而,由于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其繁殖时间和周期不定,因此往往会出现无法有效繁殖的情况。

利用分子性别鉴定技术可以为鱼类的繁殖奠定基础,进一步研究鱼类繁殖周期、产卵量、幼鱼孵化率等性状。

2. 鱼类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鱼类的种群结构和遗传结构的研究对于保护和管理鱼类资源非常重要。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实施科学的种群管理以维护和促进鱼类的保护和管理。

分子性别鉴定技术可以更精确地进行个体鉴定,研究种群遗传结构及其变化。

3. 鱼类育种的研究鱼类育种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通过改良和选育优良的品种来促进鱼类生产的发展。

分子性别鉴定技术可以帮助鱼类育种工作者提高育种效率和优化育种方法,领域中的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

4. 鱼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是一个涵盖了种群、个体和基因的范围。

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对于其繁殖、生存和适应能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鱼类性别异形和性别决定因素分析

鱼类性别异形和性别决定因素分析
中国 18目52科294属1050种,纯淡水鱼967种,洄游性鱼15种,河口性鱼
68种。其中约500种为特有品种,69种处于濒危状态,种类最多的为 鲤形目,约占一半。
我国淡水鱼资源的分布大致情况是:长江水系约300种;珠江水系约
有294种;黄河水系约有140种;其次,黑龙江、钱塘江、闽江等水系 各有鱼类约100种,台湾省和海南省约70种。
4
依据其生殖对策的不同,鱼类可分为单性鱼类、雌雄同体鱼类和雌
雄异体鱼类。
绝大多数鱼类表现为雌雄异体,雌雄同体现象也较常见,已在黄鳝、
鲷和石斑鱼等鱼类中有报道。
在雌雄异体的虹鳟中,也有研究发现在其性别决定的关键时期,性
类固醇激素水平的改变可导致兼性个体产生,并由其形成的精子和卵 子自我受精产生YY雄鱼(Chevassus et al,1988) 另外,在发育的早期,某些外部、内部因素,如水温、光照以及激素、 代谢物等都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改变机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改变与性 别决定有关的某些生理生化过程,从而影响鱼类的性别分化,使鱼类 性别决定机制益显复杂化 。
迄今,TSDⅡ存在于所有的爬行类(鳄类、龟鳖类和蜥蜴类),TSDⅠa型只
存在于龟鳖类中,而Ⅰb型决定模式存在于楔齿蜥、蜥蜴和鳄类中
18
除以上因素外,盐度、光照
、水质、pH 值和食物丰度亦可能影响 鱼类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 但均未形成系统研究 , 其作用机理尚属 未知。利用这些因素进行鱼类性别控制,现仍未见报道。
13
剑尾鱼的性染色体类型及性别比例
14
鱼类性别分化的可塑性

在黄颡鱼、青鳉和鲤鱼等大部分雌雄异体鱼类中,性腺的发育过程是从未 分化的原始状态发育分化成卵巢或者精巢;而在斑马鱼和欧洲鳗等少数鱼 类中,未分化的性腺首先发育成卵巢样状态,到稚鱼期,约1/2的个体其 性腺的卵巢样组织退化并最终发育成正常的精巢。

鱼类胚胎发育及性别决定机制分析

鱼类胚胎发育及性别决定机制分析

鱼类胚胎发育及性别决定机制分析鱼类是水生动物中最多样化的类群之一,其生殖方式也多种多样。

在鱼类的繁殖中,胚胎发育和性别决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鱼类胚胎发育鱼类的胚胎发育涉及到多个生物学过程,包括受精、分裂、分化、移行和形态建立等,这些过程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协调。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鱼类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

1.1 受精鱼类的受精大多是外受精,即雄性和雌性同时释放其生殖细胞,让其在水中自由结合。

鱼类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释放和结合是受多种内外环境因素控制的,例如光照、温度、化学物质等。

1.2 分裂和分化受精后,鱼类的受精卵会开始进行分裂和分化。

通常来说,雌性释放的卵子比雄性释放的精子要大得多,且含有营养物质和细胞器等,受精后雌性卵子的细胞核会迅速发生一系列有序和精确的分裂,形成多个胚胎细胞。

这些胚胎细胞会进一步分化,形成胚胎的各种组织和器官。

1.3 移行鱼类胚胎的细胞在分化的同时,也会进行移动,从一部位到另一部位。

这些胚胎细胞的移动和排列是由信号分子和贴附分子等多种因素共同调控的,确保组织和器官能够准确地形成。

1.4 形态建立鱼类胚胎的形态建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细胞类型和信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胚胎会形成心脏、神经系统、眼睛、口和内脏器官等复杂的结构。

二、鱼类性别决定机制在鱼类中,有些物种的雌性和雄性非常明显,有些物种的性别则需要繁殖期才能确定。

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非常复杂,受到多种生物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下几个方面是影响鱼类性别发育的主要因素。

2.1 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鱼类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类似于哺乳类,即XX为雌性,XY为雄性。

但也有一些特殊的物种,例如秋刀鱼和海水鳗等,其性别决定不在于Y染色体,而是在于第七对染色体上的特殊基因。

2.2 基因和荷尔蒙性别决定机制除了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外,鱼类的性别决定还受到多个基因和荷尔蒙的影响。

例如,雌性释放的生殖细胞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酚甲酸,该化学物质能够刺激雄性精子发生剧烈的运动而促进受精。

鱼类的性别决定

鱼类的性别决定

鱼类的性别决定性别是生物界中最基本的属性之一,而对于鱼类来说,性别决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生物学问题。

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多样且复杂,涉及到遗传、环境和生殖生物学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深入探讨鱼类性别决定的各种机制,并对其影响因素和意义进行分析。

1. 遗传性别决定在大部分鱼类中,性别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这种遗传性别决定主要通过性染色体携带的基因来实现。

在一些物种中,雄性和雌性鱼类的染色体组成不同,如在某些鱼类中,XX染色体的个体为雌性,而XY染色体的个体为雄性。

这类似于人类的性染色体决定方式,但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

例如,有些鱼类中,XY的个体变成雌性,而XX的个体变成雄性。

除了性染色体外,有些鱼类的性别决定也与其他染色体或基因相关。

例如,一些物种中,存在着多种染色体型,不同染色体型之间的个体性别表现出差异。

此外,还有一些物种中,个体的性别决定与其基因型有关。

这种情况下,同一性染色体组合的个体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性别。

2. 环境因素的影响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对鱼类性别决定起着重要作用。

某些鱼类的性别决定可以受到温度、光照周期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例如,在一些热带鱼类中,温度对性别决定起着重要作用。

高温会导致个体发展为雌性,而低温则会促使个体发展为雄性。

类似地,光照周期也可以影响某些鱼类的性别决定。

这些环境因素通过影响个体的激素水平和发育过程来实现性别决定。

在一些鱼类中,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个体的性别。

例如,在七星刀鱼中,雌性个体在高温下产卵,而低温则会促使雄性个体发育。

这种性别决定形式的存在使得鱼类的性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 性别决定的生殖生物学意义鱼类的性别决定对于其繁殖和适应生存环境至关重要。

不同性别的鱼类在不同的繁殖策略和生殖行为上存在差异。

例如,某些鱼类中的雄性个体会进行颜色变化或其他形式的繁殖行为来吸引雌性个体。

此外,一些鱼类还表现出性别的变态现象,即个体在一定阶段内具有男性特征,而在另一阶段则具有女性特征。

一些养殖鱼类的性别如何认别

一些养殖鱼类的性别如何认别

一些养殖鱼类的性别如何认别区别雌雄通常是以观察鱼的第一性征来决定的,所谓第一性征,系指那些直接与鱼本身繁殖活动有关的特征,如雌鱼的卵巢,雄鱼的精巢。

但有的鱼,可以通过它们的第二性征(亦称副性征)来区别雌雄。

所谓第二性征,系括那些与鱼本身生殖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一些特征。

以下第二性征可以区别雌雄:
1、追星:追星又叫珠星,一些鱼到了生殖期,在身上个别部位(如鳃盏上、鳍条、吻部、头背部等)出现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这就是追星。

特别是雄鱼身体上有追星,而雌鱼没有或极少。

鲴、鲤、鲫鱼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2、婚姻色:一些鱼进入生殖期,身体颜色发生变化,特别是雄鱼变得十分绚丽多彩,这就是婚姻色,如鲭皱、马口鱼等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3、鳊、鲂鱼之类的第二性征,有其自己的独特之处。

雄鱼的胸鳍第一鳍条较厚,呈波浪形弯曲,雌鱼则较薄而平直。

同时,鳊、鲂之类雄鱼头部也出现许多追星.
4、东北的大麻哈鱼到了生殖期,雄鱼的吻部表现出上下颔弯曲如钧,牙齿变大。

体侧还出现备色斑点,雌鱼除体色变化外,体形无任何变化。

5、鳑鲏鱼在生殖期,雌鱼的产卵管延长,马口鱼的背鳍,臀鳍在生殖期也会特别延长。

6、罗非鱼的第二性征区别雌雄有好几处。

7、生殖突:一些鱼在沿肛门前部,有一肉质突起,这一小突起叫生殖突或肛突。

雄鱼的生殖突没有雌鱼发达,雌鱼的生殖突圆钝而厚,雄鱼的尖狭而薄小。

罗非鱼、縀虎鱼都有此现象。

鱼类性别决定

鱼类性别决定

鱼类性别决定邹海玥 13级生物基地班 201300140153世界上现存鱼类多达24000余种,是脊椎动物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类群。

鱼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一直是人们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之一。

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具有原始性、多样性和易变性。

鱼类具有所有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存在从雌雄同体到雌雄异体的各种性别类型,还存在性反转(sexreversal)现象,因此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对于整个脊椎动物类群性别决定机制的形成及进化途径的揭示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鱼类的性别1、鱼类的性染色体类型据统计,约有1700多种鱼类进行过染色体研究,其中能从细胞学上鉴别出性染色体的仅176种,约占10.4%。

在不同动物种类中所能找到的性染色体类型在鱼类中均能找到。

总的来说,硬骨鱼类主要有以下五种性染色体类型:(1)XX/XY型高等哺乳动物性染色体大多属此种类型,雌性性染色体为XX,为配子同型,雄性性染色体为XY,为配子异型。

大多数鱼类属于这种类型,鲤形目中的螂鱼、鳃形目的胡子蛤、革胡子鳃等鱼类均属于此类型,而我国引入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在进行养殖的尼罗罗非鱼也属于此类型。

(2)ZW/ZZ型ZW/ZZ型件鸟类中常见的性染色体类型。

和XX/XY相反,雌性为配子异型,即Zw,雄性为配子同型,即22。

常重杰等发现了大鳞副泥鳅的染色体属于此类型的细胞遗传学证据。

(3)XX/XO型这是一种以性染色体数目差异存在的性染色体类型,在某些昆虫中较为常见。

一般情况下,XX为雌性,而XO为雄性,即雄性缺少Y染色体。

如褶胸鱼雌鱼具有36条染色体,而雄鱼只有35条染色体。

(4)ZO/ZZ型ZO/ZZ型也是以性染色体数目差异存在的性染色体类型,某些蛾类就属于此类型,同ZW/ZZ型相比,雌性缺少W染色体。

(5)复性染色体此类型性染色体多表现为X1X1X2X2/X1X2Y,这是由于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融合所致。

如花鳅,原来雄性花鳅的染色体为X1X2X2Y,雌花鳅的性染色体为X1X1X2X2,其中,X2X2是一对常染色体,而X1Y是一对性染色体,在进化过程中雄性的一条X2染色体与Y染色体融合形成新的Y染色体。

鱼类分子生物学中的性别决定机制

鱼类分子生物学中的性别决定机制

鱼类分子生物学中的性别决定机制鱼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生物,在其生命早期就需要决定其性别。

与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不同,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更加灵活,可能受到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类分子生物学中的性别决定机制。

一、鱼类性别决定基因的发现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鱼类的性别是由哪些基因决定的。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对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的理解非常有限。

直到1972年,日本科学家Yasuo Nagahama和他的团队才首次发现了鲤鱼的性别决定基因。

这个基因被命名为sex-determining region Y(sry),是一个决定雄性性别的关键基因。

从此以后,人们开始运用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不同种类的鱼类中探索其性别决定机制。

通过对不同种类鱼类基因组的比较分析,人们发现鱼类性别决定基因形式多样,包括性染色体、单倍体基因、多倍体基因等。

二、鱼类性别决定基因的形式1. 性染色体性别决定许多鱼类的性别决定与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类似,是由XY或ZW性染色体控制的。

在这种情况下,X或Z染色体是性别决定基因,从而决定了个体的性别。

例如,牛鱼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的性别决定非常类似,都是由XY性染色体控制。

雌鱼有两个X染色体,而雄鱼则有一个X和一个Y染色体。

2. 单倍体基因性别决定在一些鱼类中,性别决定基因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这类基因被称为性候选基因。

据统计,大多数这种鱼类的性别决定都与单倍体基因有关。

例如,日本鳞甲鲤就是一种由单倍体基因决定性别的鱼类。

日本鳞甲鲤的性别决定基因被命名为dmrt1,它能够控制个体的性别,并且还能控制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发育。

3. 多倍体性别决定在鲈鱼等一些鱼类中,其性别决定机制被认为与多倍体基因有关。

这种性别决定形式在鱼类中比较罕见,但是它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能够解释鱼类性别决定中的一些奇异现象。

例如,鲈鱼的性别决定是由多倍体基因 cyp19a1b 控制的。

“cyp19a1b”基因编码酵素 aromatase,能够将雄性鱼体内的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

鱼类的性别转换和性别控制

鱼类的性别转换和性别控制

鱼类的性别转换和性别控制1. 鱼类的性别大多数硬骨鱼类,一生或者只具有精巢,或者只具有卵巢(雌雄异体)。

但对于某些鱼类来说,体内同时存在卵巢和精巢(雌雄同体)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而且有的种类还能自体受精。

目前发现的雌雄同体鱼类约有400种,根据其生活史中卵巢和精巢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育进展情况,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①雄性先成熟雌雄同体(protandrous hermaproditism)在生活史中由雄性转为雌性。

在性腺的发育过程中,早期卵巢的发育受到抑制,而精巢发育较快,低龄鱼表现为雄性,只能排精,不能产卵。

随着年龄增大,精巢逐渐萎缩,卵巢逐渐发育成熟,表现为雌鱼。

鲷科(Sparidae)鱼类中的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黄鳍鲷(Sparus latus)、金头鲷(Sparus auratus)等属于这一类型。

②雌性先成熟雌雄同体(Protogynous hermaphroditism)与第一种相反,生活史中由雌性转为雄性。

低龄鱼卵巢先成熟,表现为雌性。

随着年龄的增大,卵巢萎缩吸收,精巢发育成熟。

在海水鱼类中有石斑鱼类中的Epinephelus aeneus、巨石斑鱼(Epinephalus tauvina)、灰石斑鱼(Epinephalus guttatus)等;淡水鱼类中有黄鳝(Monopterus albus)等。

这些鱼类第一次性成熟时都是雌鱼,产过卵以后才逐渐变为雄鱼。

有些自然性转换的鱼类,并不同时具有雌雄两性生殖腺,隆头鱼科中的盔鱼(Coris julis)是先表现为雌性功能,然后才转换为雄性功能的雄鱼,但没有观察到它同时有卵巢和精巢。

盔鱼的性转换特点是雌性生殖细胞完全为雄性生殖细胞所代替。

在性转换开始时,先是卵母细胞的萎缩,然后才出现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是由分布在卵巢壁上的原生殖细胞分化出来的。

盔鱼的性细胞转换是在卵巢内部发生。

自然性逆转早期阶段的赤点石斑鱼性腺组织学切片埋植AI后赤点石斑鱼性腺组织结构的变化鱼类同时具有雌雄性腺,但并不同时成熟,不同的年龄表现为不同的性别,即在生活史中性别有一个转换的过程,这种现象我们称为性转换,也有人称为“性逆转”、“性位移”或“性邻接”。

鱼类的雌雄鉴别

鱼类的雌雄鉴别
难 准 确 区别 。 大 多数 情 况 下 , 雌 鱼 比雄 鱼 个 体 大 , 腹 部 膨 !大, 生 殖 孔 微 凸起 。 雄 鱼 多表 现 于鳍 、 吻的变异, 如鳍延长 ,
大 马哈 鱼 的吻 与 两颌 延 长 并 弯曲 。 许 多鱼 类 在 生 殖 季 节发
生 色 泽 变异 。 雄 鱼 出现 鲜 艳 的 色彩 。 有 些 鱼 类 雄 鱼 体 上 出
加剧 这 个过 程 。
, 、 — -, —

都在 行
丈 夫驾 车 出 门 。 妻 子 在 家 听 广
确 定 遮就 是肺 炎
话 赞搏 出来 了1
播, 听 到 一 则报 道 , 妻 子 连 忙 拿 起 电
话。 妻子 : “ 老公啊 , 我 刚 听 广 播 上
说 , 高速 公 路 上 有 一 辆 车 在 逆 行 , 你

量 总 体 上要 比女 性 大 8 %到 l 3 %。 平 均 来 说 . 男性 在 多项 容 量
被闹钟叫醒相当于醉酒 引发 高血 压


响铃会
指 标 方 面 比女 性 拥 有 更 高 的 绝 对 值 , 例 如 颅 内空 间( 1 2 %) 、 总 体脑容量 ( 1 1 %) 、 前脑( 1 0 %) 、 灰质 ( 9 %) 、 白质( 1 3 %) 、 脑 脊 液 填 充 区域 ( 1 】 . 5 %) 以 及 小脑 ( 9 %) 等 。进 一 步研 究 则表 明 , 大脑 结 构 的 性 别 差 异 主 要 表 现 在 几 个特 定 区域 .其 中就 包括 大脑
原 产 地 在 巴西 的 巴 西 葡 萄树 . 也 称 为“ 嘉宝果” . 因果 实形
忆能力、 认知能 力, 甚 至是 计 算技 能 都 会 受 到 显 著 影 响 . 这 些 能 力 最 多 为 正 常状 态 的 6 5 %. 与 醉 酒 者相 当。被 闹钟 叫

初中生物趣味小知识 知识延伸 鱼类的性别素材 新人教版

初中生物趣味小知识 知识延伸 鱼类的性别素材 新人教版

鱼类的性别生活在各种水域的约24000种鱼类,除了少数种类外,都有雌雄两种性别之分。

雌雄两种生殖细胞结合发育而成的下一代,由于具备了两个亲体的遗传性,因而才具有更大的生活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着的外界环境。

雌雄异形鱼类不像有些动物那样,一眼就能辨出雌雄。

但对某些种类,只要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利用某些外部形态特征来辨明其性别的。

1.体长大多数种类的同龄鱼,雌体一般要比雄体大一些。

这种差异,是由于雄鱼成熟较早和寿命稍短的缘故,它可保证种群有较高的繁殖力。

这种差别在有些种类并不十分明显,比如鲤鱼、鲫鱼,雄鱼仅比雌鱼小若干厘米。

而有的种类则相差很大,非常明显。

凤鲚(俗称凤尾鱼)是我国人民非常喜欢吃的一种风味独特的小型鱼类,雌鱼一般体长约16cm,雄鱼仅长10cm。

渔民用来张捕的刺网,其网眼的大小是以能捕获雌鱼来确定的。

大口鱼类中的奇棘鱼,雌鱼体长可达27cm,雄鱼只有4cm。

箭鱼素有游泳冠军之称。

在北半球所捕获的箭鱼,60kg以下的几乎全是雄鱼,雌鱼则全在100kg 以上。

康吉鳗两性间的差异更为明显。

雌鱼可达45kg,而雄鱼不足1.5kg。

体重相差30倍。

鱼类中两性间体长差异最大的也许要属角鮟鱇了。

雌鮟鱇体长1.5m左右,而寄生在它身上的雄鮟鱇,体长仅是雌鮟鱇的1/10,甚至1%。

以致在很长时间里,人们把它们当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鱼类。

与此相反,也有些种类,如黄颡鱼、棒花鱼、鳕鱼、罗非鱼等,却是雄鱼大于雌鱼。

这种现象仅出现于雄性有保护后代任务的种类中。

2.头形有些种类,可从头部的形状及其头部器官的形状和位置,来辨别雌雄。

海洋中以飞鱼为食的鲯鳅,雌鱼头部的形状并没有什么特别,但雄鱼头部背方却突起的很高,从侧面看最前部直上直下,像个方头。

以泥中的有机物和底栖生物为食的甲鲶.雌雄不仅在吻和口的形状上不同,而且生在头部的刚毛的数目和形状也不同。

雄鱼的数目多、粗长而且多肉。

某些比目鱼两性的差异表现在两眼的间距上。

其中的鲆鱼、鳒鱼,雄性两眼间的距离.要比雌性宽得多。

控制鱼类性别的方法

控制鱼类性别的方法

控制鱼类性别的方法
摘要:控制鱼类性别是提高鱼产量一个有效方法。

一般利用性激素就能诱导鱼的性别向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性激素分两种,睾丸分泌的为雄性激素,卵巢分泌的为雌性激素。

鱼类的原始生殖上皮组织,同时具有决定向雌性发育和向雄性发育的髓质部的两个组成部分。

在雌性激素作用下皮质控制鱼类性别是提高鱼产量一个有效方法。

一般利用性激素就能诱导鱼的性别向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性激素分两种,睾丸分泌的为雄性激素,卵巢分泌的为雌性激素。

鱼类的原始生殖上皮组织,同时具有决定向雌性发育和向雄性发育的髓质部的两个组成部分。

在雌性激素作用下皮质部分化为卵巢,髓质部不发育而呈雌性具有产卵生殖功能;反之,在雄性激素作用下,鱼会变成雄性。

因此,在发展渔业生产过程中,若想增加雌性鲤鱼和鲫鱼等鱼类的数量,可采用雌性激素进行处理,即在鱼苗池中子鱼开始摄食时,将饲料中添入一定量的苯甲酸二醇,连续处理2个~3个月,雌性比例就可以达到95%左右。

同样,用雄性激素甲基睾丸酮处理罗非鱼、黄鳝等鱼苗,可获得99%以上的雄性鱼。

经过处理后的鱼类因性别单一,密度固定,不仅生长快,而且成本低,一般可
增产30%左右。

鱼类的性别决定

鱼类的性别决定

花鳅,X1X1X2X2/X1X2Y型
斑马鱼,常染色体
GSD
与性别决定相关的基因: 1.SRY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具有决定生物雄性性别的基因,胡子鲶、斑马 鱼、泥鳅中存在。 2.DMY基因:是除了SRY基因之外发现的第二个性别决定基因,是在青鳉鱼 中首次发现的。 3.Sox9基因:在雄性体内保持活性,与foxlx2基因互相抑制。 4.dmrt1基因:DMRT家族成员,雄性性别决定基因,在睾丸发育中起作用。 5.Amh基因:TGF-β超家族,在雄性生殖细胞分化发挥重要作用。 6.Wnt4a:Wnt-β 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雄性性别分化途径。
GSD
其他途径
Oscar Ortega-Recalde,The Genetics and Epigenetics of Sex Change in Fish,2020
ESD
激素
温度
ESD
氧浓度
种群密度和食物
其他因素
ESD-激素
ESD-激素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 categorized by application and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as capable to induce a sex-biased ratio on zebrafish (Danio rerio).Aquatic Toxicology 191 (2017) 141–163
ESD/GSD共同作用
Oscar Ortega-Recalde,The Genetics and Epigenetics of Sex Change in Fish,2020
ESD/GSD共同作用
谢谢大家Hale Waihona Puke 鱼类的性别决定概述

鱼的性别为什么会转换?

鱼的性别为什么会转换?

鱼的性别为什么会转换?
一些鱼类物种具有性别可逆转换的能力,这被称为“性别转变”或“性转换”。

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一些鱼类中,特别是一些鱼类的群体中形成社会结构的物种。

下面是性别转换发生的一些常见原因:
1.社会结构和资源分配:在一些鱼类群体中,存在一种社会
结构,其中有一个或多个成熟的个体担任主导角色。

当主导个体消失、死亡或移除时,其他成员可能会开始性别转变以填补这个角色并保持种群的稳定。

2.繁殖机会:某些鱼类在不同的性别中享有不同的繁殖机会
和策略。

当一个个体无法获取适当的繁殖机会时,它可能会选择性转变以获得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3.生态环境:一些环境因素,如食物供应和栖息地变化,可
能导致性别转换。

当某个性别的个体数量过多或过少,或者当某个性别的资源和机会变得有限时,该性别可能会发生转变以适应环境需求。

请注意,在不同鱼类物种中,性别转换的机制和触发因素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种现象是多样且复杂的,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全理解性别转换的原因和机制。

鱼类性别发育和性别分化的分子机制

鱼类性别发育和性别分化的分子机制

鱼类性别发育和性别分化的分子机制鱼类的性别分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一系列的分子机制,包括性别决定基因、性别逆转、雌雄激素等多个方面。

这些分子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掌控着鱼类性别的发育和分化。

1. 性别决定基因性别决定基因是指在不同的物种中,控制性别发育的基因。

在哺乳动物中,这个基因是SRY基因,而在鱼类中,则不止一个性别决定基因。

例如,虹鳟鱼和斑马鱼中的性别决定基因是dmrt1和gdf6,而草鱼和鲫鱼中则是amh和CYP19a1a。

这些性别决定基因的作用是通过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来控制性别分化。

在虹鳟鱼和斑马鱼中,dmrt1和gdf6基因分别调节睾丸和卵巢的发育。

而在草鱼和鲫鱼中,amh和CYP19a1a基因则分别调节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发育。

2. 性别逆转性别逆转是指在性别分化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一个本来应该是雌性的个体变为雄性或一个本来应该是雄性的个体变为雌性的现象。

在鱼类中,这个现象比较常见,例如泥鳅、鲤鱼和草鱼等品种都会出现性别逆转的情况。

性别逆转的原因是因为鱼类的性别分化过程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例如水温、光照、水质和饲料等环境因素会影响到鱼类的性腺发育和激素水平,从而导致性别逆转。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些与性别逆转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参与调节鱼类的性别发育过程,从而影响到性别逆转的发生。

3. 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是影响鱼类性别分化的两种重要因素。

在鱼类中,雄性激素主要包括睾酮和11-酮雄酮,而雌性激素则主要包括雌二醇和17-酮雌酮。

这些激素可以通过直接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来影响到鱼类的性别分化,从而控制睾丸和卵巢的发育。

例如,在梭子蟹鱼和东方草鱼中,睾酮和11-酮雄酮可以抑制卵巢的发育,从而促进雄性的发育。

而在鲤鱼中,雌激素则可以促进雌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从而使得鱼体变成雌性。

总之,鱼类性别发育和性别分化的分子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多种基因、激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鱼分公母最简单的方法

鱼分公母最简单的方法

鱼分公母最简单的方法鱼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食品。

在鱼类的繁殖中,有着公鱼和母鱼之分。

因此,对于养鱼或捕鱼的人来说,辨别鱼的性别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有些鱼很难区分,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鱼分公母呢?下面为大家介绍最简单的方法。

一、外部特征法1、观察鳃盖通过观察鳃盖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初步明确鱼的性别。

母鱼的鳃盖较为平坦,通常只有一个鳞片。

公鱼的鳃盖则较大,宽而高,中间有一条明显的线条。

有些鱼的鳃盖上还会有颜色斑点,这也是一个分辨早期公母的标志。

2、看体型母鱼体型一般较胖,尤其是在繁殖季节,肚子会更圆,而公鱼则较修长,身体线条更加流畅。

3、观察嘴的形状有些鱼的雌性和雄性嘴巴的形状是不同的。

例如,雄性丽鱼的嘴巴比较突出,在繁殖季节会变得更加明显,而雌性则没有这个特征。

二、解剖鱼体法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能确定鱼的性别,可以通过解剖鱼体的方法更加准确地分辨鱼的性别。

1、开腹检查将鱼的腹部慢慢剪开,从鱼肚子里开始,将鱼内脏逐一取出。

观察在肚子里找到的一排排硬颗粒,就是鱼卵或精子。

这些颗粒大小不一,色泽不同,卵为黑色或黄色,精子为白色。

2、查看鱼卵或精子将取出的鱼卵或精子在显微镜下分辨,通常雌鱼的鱼卵较大,瓣质密集,较难分开,而雄鱼的精子则较小,圆形或卵圆形,密度较低。

总的来说,鱼分公母的最简单方法是通过观察鳃盖、体型和嘴巴的形状进行初步分辨,如果还不能确定,则可以通过解剖鱼体的方法更加准确地分辨鱼的性别。

无论野钓还是养殖,都可以轻松应用这些方法,看得清楚又得心应手。

鱼类性别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鱼类性别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YY(♂)
YY(♂) × XY( ♀)
XY(♂) YY(♂) 1 :1
全雄
完善后的三系配套技术
全雄 XY(♂ YY(♂)
雌激素 雌性化
XY( ♀) YY(♀)
通过后 代测试
刷 选
YY(♀) × YY(♂)
正常XX( ♀) × YY(♂)
XY(♂)
全雄
鉴定YY(♀)
6 人工雌核发育技术
雌核发育作为一种育种技术,多数由人工诱导实现,但其根源来还是来自自然界的天然雌核发育。 雌核发育是鱼类单性生殖的一种重要生殖方式。 天然雌核发育雄性原核被合子自发排除,而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可以用紫外线(UV)或其他电离射线失 活精子的 DNA。
在上述两种雌核发育中,精子都只起到激活卵的作用,父本的遗传物质几乎不进入合子。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精子遗传物质的失活; 一是单倍体卵子的二倍体化。 精子遗传物质失活的方法:采用辐射处理, 如用γ射线或紫外线照射; 单倍体卵子的加倍:使用温度休克和静水压处理。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结果, 就雌性配子同型的鱼类来说, 子代全部都是雌性。
鱼类主要有3种性别决定模式:
染色体决定: 一对染色体(通常称为异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集中了绝大多数与性别有关的基因。
多基因决定: 性别决定基因存在于常染色体上,胚胎的性别是染色体上雄性和雌性因子相互作用的
结果。 基因型-环境共同决定:
性别决定受遗传和环境因子双重控制。
染色体决定
8种鱼类的性染色体系统 Chromosomal sex determination systems in fish
此外,由于鱼类性别决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很大的种间差异。鱼类的性染色体或性 别决定机制仍处于进化的早期阶段,鱼类是研究性别决定的良好素材,对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的 研究,将给人类了解脊椎动物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机制的进化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性别控制与繁殖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性别控制与繁殖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性别控制与繁殖技术鱼类的性别控制和繁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掌握性别控制和繁殖技术可以提高养殖效果,增加产量。

本文将探讨鱼类的性别控制方法及其对繁殖技术的影响。

一、性别控制方法1. 温度控制法温度控制法是一种常用的性别控制方法。

通过控制孵化时的温度,可以影响鱼苗的性别比例。

科学家发现,大部分鱼类的性别是由孵化时的温度决定的。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雌性鱼和雄性鱼的比例会有所变化。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通过调节孵化温度来控制鱼类的性别比例。

2. 药物控制法药物控制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性别控制方法。

通过给鱼类投喂特定的药物,可以干预其性别发育。

目前,已经有一些药物可以用于控制鱼类的性别发育,如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投喂雄性激素可以促使鱼类发育为雄性,而投喂雌性激素则可以促使鱼类发育为雌性。

3. 基因控制法基因控制法是最新的性别控制方法之一。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直接调整鱼类的性别基因,从而实现性别控制。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控制鱼类的性别,避免了其他方法可能存在的副作用。

然而,基因编辑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

二、性别控制对繁殖技术的影响1. 增加孵化效率通过性别控制技术,可以控制鱼类的性别比例,提高雌性或雄性鱼的数量,从而在繁殖过程中提高受精率和受精卵的产量。

这对于繁殖高价值的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

2. 减少同性交配在鱼类的养殖过程中,同性交配会导致繁殖效果的下降。

通过性别控制技术,可以避免同性交配的发生,提高繁殖效果。

同时,合理安排雌雄鱼的配对,可以增加亲鱼之间的亲缘关系,提高繁殖的成功率。

3. 优化种群结构性别控制技术可以帮助养殖者优化种群结构。

通过有效控制雄性和雌性鱼的数量,可以实现种群密度的控制,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此外,通过性别控制技术,还可以选择出理想的优良品系,提高鱼类的遗传质量。

总结:水产养殖中的鱼类性别控制与繁殖技术是保障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性别控制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1、性激素处理
2、种间杂交
3、人工诱导雌核发育
4、人工诱导三倍体
5、自身免疫阉割和其它 6、应用意义
性激素处理
用性激素处理使鱼类性别从遗传型雌性向表现 型雄性逆转中,使用最广、效果稳定而有效的药物 是17-α -甲基睾甾酮。从遗传型雄性向表现型雌性 逆转中有效可行的雌激素为17-β -雌二醇。 不同浓度的甲基睾酮对鱼类具有不同的生物学 效应。低剂量(1~5mg/kg饲料)可促进鲤鱼和金鱼的 生长,中剂量(10~500mg/kg饲料)会导致金鱼或罗 非鱼等由雌性向雄性的完全性逆转,高剂量 (1000mg/kg饲料)则对遗传型雄性罗非鱼产生雌性化 效应,并可抑制性腺发育,诱导产生虹鳟、草鱼、 鲤鱼和异育银鲫中性不育。研究还表明,应用激素 处理诱导的不育性是稳定且长久的
•鳞片和鳍的差别:银鱼的雌鱼全体裸露,而雄 鱼臀鳍上方有一排鳞片;雌泥鳅的胸鳍末端呈圆 钝型,而雄鱼则为尖突状等。 •婚姻装(只出现在生殖季节):雄鳑鮍在生殖 季节体色变得五彩缤纷极为艳丽。 •追星:金鱼、鲤鱼、青鱼和草鱼等的雄鱼在生 殖季节其身体表面会出现很多白色坚硬的角质化 锥状体。
三、鱼类的性转变
1、性转变现象的发现
2、性转变的原因
3、性转变的进化
性转变现象的发现
1926年 Essenberg首先发现并描述了剑尾 鱼的性转变。 随后木下好治等(1934~1939)对黄鳍鲷、 扁棘鲷、平鲷等雄性先熟的性转变鱼类进行了 研究。 到目前,约有14个科的一些种类被发现具有 从雌到雄,有8个科的鱼类具有由雄到雌的性转 变现象。
二、雌雄差异
1、第一性征——直接与生殖活动本身有 关的特征:
如鳉科鱼类雄鱼的生殖足、鰕虎鱼类雄鱼的 臀突、鳑鮍鱼类雌鱼的产卵管;另外真鲷、鳜鱼 和非洲鲫鱼等可以从生殖孔区别雌雄,雌鱼在肛
门后有生殖孔和泌尿孔共三个孔,而雄鱼只有肛
门、泻殖孔两个孔。
2、第二性征——与生殖活动没有直接关 系的性征
•大小差别:如康吉鳗的雌鱼可达90余斤,而雄 鱼最大不超过3斤,雄鱼寄生在雌鱼身上。
当某种鱼在其体型较小是,能够繁殖一种性别的 后代多于另外一种性别,而当其个体较大时则相反, 这时就会发生性反转
3、选择压力促使性转变的发生:
比如在一些由雌变雄的鱼类社会系统中,雌性大大 超过雄性,新雄性的产生可以提高生殖机会,选择压 力将促使雌鱼发生性转变。
四、孤雌生殖与雌核发育
1、孤雌生殖:大多数鱼类都可以进行孤雌生殖, 但是在发育未进入原肠期就已经陆续崩溃。
鱼类的性别
鱼类的性别模式
雌雄差异 性转变 孤雌生殖与雌核发育 性别控制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一、鱼类的性别表型模式
• 雌雄异体 • 雌雄同体(现在发现约有300~400种,8目,34科
鱼中存在)
鱼类中有三种雌雄同体: 1、精巢、卵巢同步发育:如一些鮨科鱼类, 可自体受精;鳕,鲱等 2、雌性先熟,转为雄性:如黄鳝,剑尾鱼等 3、雄性先熟转为雌性: 如金鲷、平鲷、黄鳍 鲷等
性转变的原因
1、性转变的遗传学基础:
鱼类的遗传性别取决于受精时来自精卵的染色体。但据 对约1600多种真骨鱼类所进行的染色体组型的研究,被证明 具有性染色体机制的种类很少,只有72种,其中能加以细胞 学鉴别的不超过30种,说明绝大多数的鱼类性染色体异形的 分化及性染色体机制尚处于低等的阶段
2、个体大小决定性转变: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就是用经γ射线或紫外线 照射的遗传上失活的精子进入未受精的卵内,从而 激活卵子在雌核控制下进行发育。对于XX-XY型性 染色体的鱼类来说,产生全部雌性的后代。这些后 代的性状纯属母系遗传,基因型是高度纯合的。
人工诱导三倍体
人工诱导的三倍体具有正常的生活力,但功能 上是不育的。因为奇数染色体组将导致减数分裂的瓦 解及性腺发育的衰退,或非整倍数配子的产生。中性
在波罗的海鲱中约有50%的未受精卵能够发育成为正 常胚胎及幼体;江鳕中该比例为10%
2、雌核发育:精子在卵子和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只 起诱发作用并不参与发育。
最早在美洲帆鳉中发现:这种鱼通常为单一雌体,没 有雄鱼其繁殖依赖于同一水体中的另外两种帆鳉雄鱼的精 子,但是这些精子只是对发育起刺激作用,不参与发育。
裂尻鱼在体长<25cm时,全部是雄性个体,体色为银白 色;而当体长>30cm时,则转变为雌体,体色呈暗黄色
3、社会或行为因素引起性转变:
Fishelson发现当从 长鳍花鮨雌性群体中移 走一只雄性个体,则会随机地有一条雌鱼发生 性转变,Robertson(1972)及后来的很多学 者都都在不同鱼类中发现了相同现象。
不育的三倍体鱼类,同样也具有生杂交、物
理、化学第三大类,其中最常用有效而方便的方法是 温度休克和静水压处理。
自身免疫阉割和其它
1、自身免疫阉割
用某种鱼的精卵巢组织液作抗原物质(如:H-Y抗 原) ,注射或采用低渗抗原进行浸泡处理同种异体幼 鱼体内,使幼体内产生抗体,抑制其性腺发育,产生自 身免疫阉割现象,从而产生中性不育鱼。这一技术已在 鲑鳟鱼类获得初步成功。
种间杂交
关于罗非鱼的种间杂交产生全雄鱼的机制, Chen(1969)提出罗非鱼中存在ZW♀-ZZ♂和 XX♀-XY♂的性别遗传机制,罗非鱼种间杂交获 得全雄鱼,实际上是性别遗传两大类型之间杂交 的结果。 Dan于1972年也提出同样的理论:如果两种 罗非鱼杂交亲本,雌雄鱼都是同型配子(ZZ♂XX♀)就能产生100%的雄性后代。这种理论所推 测的后代应100%是雄性,但实际上雄性一般只有 95%左右。一种解释认为罗非鱼的性别决定除性 染色体外,也与常染色体有关;另一种解释认为 是引进的罗非鱼不纯而产生的。 种间杂交也可能产生中性不育鱼,尤其是属 间杂交
4、营养及性内分泌因素引起性转变:
许多学者在研究硬骨鱼类卵母细胞最后成熟 的调控机理时,发现鱼类卵母细胞的最后成熟 是由促性腺激素(GTH)、成熟诱导激素(MIT)和 成熟启动因子(MPF)等多种因子连续作用下完成 的
性转变的进化
1、如果性转变的个体生存到其生命的中期, 则性转变的群体可以比其他群体产生更多的后 代。 2、个体大小优势模型:
2、其他
另外,还可用电离辐射和化学绝育等方法产生中性 不育鱼。分子遗传技术的发展,为SRY基因的研究和鱼 类的基因定位、基因谱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方 法。转基因技术用于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也已经开始起 步,但离应用于生产尚有一定的距离。
应用意义
1.提高群体生长率。对于雌、雄鱼生长速度 不一样的鱼类,通过性别控制,实行单性养殖将会 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控制繁殖速度。对于性成熟周期短,繁殖 力强的鱼类,可通过单性养殖控制其过度繁殖,避 免幼鱼与商品鱼争夺饵料和空间。 3.延长有效生长期。对于性周期较短,雌、 雄性成熟年龄不同的鱼类,单性养殖可延长有效生 长期,避免因性腺的发育而降低生长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