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术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规范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规范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它利用穿刺针经皮穿刺动脉血管后置入细小造影导管于心脏冠状动脉开口,以显示全部冠状动脉内情况。
该方法准确、直观、微创、痛苦少,是冠状动脉疾病最准确的确诊方法。
通过它可了解冠脉内情况,为下一步药物治疗方案的确定、能否行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重新疏通病变冠状动脉血管、还是需要外科搭桥手术等决策做准备,并对病人的预后做评估。
适应证包括典型心绞痛发作,无创检查提示心肌缺血,原因不明的胸痛需除外冠心病,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术前或外科手术前明确病变特征,术后症状复发,原发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者,特殊职业人员疑似冠心病者(飞行员、高空作业人员等),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
禁忌证包括不能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发热及急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严重肺部疾病,周身动脉硬化,凝血功能障碍,碘制剂过敏,低钾血症,预后不良的心理或躯体疾病,桡动脉穿刺禁忌证(无桡动脉搏动,Allen 试验阴性,提示掌弓侧支循环欠佳,肾透析的动静脉短路)。
术前准备包括了解上、下肢动脉搏动情况,了解桡动脉以及股动脉手术、外伤史,行Allen试验,双侧腹股沟区以及双侧前臂备皮,行碘过敏试验,了解过敏史(尤其造影剂过敏史),术前心理教育,呼吸训练、适量限制饮水,术前24小时行抗血小板治疗,口服阿司匹林100mgQd,噻氯匹啶250mgBid或氯吡格雷75mg Qd,术前静注地塞米松5mg,穿刺成功后注射肝素1000~2000U(应用4、5F造影导管,15分钟内结束手术者可不用肝素)。
3、穿刺桡动脉时,应在动脉壁上方直接穿刺,并穿透后壁。
在退针时,要缓慢退至尾部有动脉血喷出时才停止。
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将短导丝插入针内并轻轻向前推送,退针时将导丝留在动脉内。
4、在刀刃朝上切开皮肤后,送入5-6F鞘管。
透视下,使用泥鳅导丝引导导管经过桡动脉、肱动脉、腋动脉和锁骨下动脉逆行,将导管送至升主动脉后退出导丝。
冠脉造影的规范操作

冠脉造影的规范操作冠脉造影是一种常用的介入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判断狭窄程度和血流供应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指导。
以下是冠脉造影的规范操作。
1.术前准备在冠脉造影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过敏史、对碘剂的耐受性、肾脏功能等情况。
如有需要,还应进行心电图、X光胸透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
2.局麻麻醉冠脉造影可以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是常用的方式,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和不适感。
局部麻醉一般通过皮下注射麻醉药物或局部麻醉药物渗透技术进行。
3.碘剂选用冠脉造影需要使用碘剂进行造影,选择不同的碘剂根据患者的肾脏功能进行调整。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一般可以使用高碘浓度的造影剂;而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选择低渗透压的造影剂。
4.输导管插导通过对股动脉或桡动脉进行穿刺,将导管插入到主动脉中。
导管位置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解剖结构和病变部位进行判断。
5.冠脉造影摄影找到适当的冠脉导管位置后,将导管通过冠状动脉插入到心脏,通过碘剂的注射进入冠脉,通过血管造影机将心脏的血管结构进行记录。
摄影时应注意避免下列因素的干扰:影像模糊、畸变、血栓、钙化等。
6.造影结果的分析与评估通过对造影图像的仔细观察,了解血管的病变情况,评估是否存在狭窄、瘤样扩张、血栓等异常情况。
根据造影结果,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介入治疗。
7.术后处理与护理冠脉造影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避免出现并发症。
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变化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冠脉造影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操作,医务人员需特别注重操作规范性和技术细节。
只有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才能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并为后续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指导。
同时,医务人员还需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身体情况,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局麻麻醉方式和碘剂类型,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成功。
冠脉造影手术记录[指南]
![冠脉造影手术记录[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155c30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4.png)
冠脉造影手术记录1、准备手术台,铺一次性中单,扶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建立静脉通道。
2、连接多导生理仪心电监护,暴露患者左上肢前臂,触摸桡动脉搏动,行Allen实验提示阴性。
3、洗手后,常规消毒,铺巾。
4、穿手术衣,准备手术器械(注射器两支、穿刺针、桡动脉鞘管、导引钢丝),穿刺针及桡动脉鞘管冲洗准备完好。
准备穿刺;5、触诊桡动脉搏动,确定其位置和走向在右手腕上方约3厘米处注射少许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使用桡动脉穿刺针以30度在手腕上方约3厘米处向桡动脉进针。
一手三指触诊桡动脉搏动,寻找搏动最强处,另一手持穿刺针穿透桡动脉,拔出针芯,缓慢回撤穿刺针,直到针尖进入桡动脉,此时有鲜血喷出,说明位置适当。
将导引钢丝的柔软端送入血管内,10至15厘米,紧握导引钢丝拔出穿刺针,在穿刺处划小切口,通过导引钢丝送入桡动脉专用鞘管组件,注意要在钢丝冒出鞘管头端后,才能内送鞘管组件,然后拔出导引钢丝和扩张管。
最后抽吸鞘管,轻柔冲洗,将肝素钠4000单位注入鞘管,并注入两毫升硝酸甘油。
6、取出造影导管及导丝,稍稍冲洗导丝,将导丝放在导管里,将导丝与导管头端平齐送入动脉鞘中,在出鞘管近心端出口之前,固定导管向前送导丝约5厘米,之后在透视下经桡动脉一起前送导管和导丝,直到导丝头端进主动脉弓近心端约4至5厘米时,握住导引钢丝,继续前送导管使其头端抵达左或者右冠状窦,在导丝固定,,继续向前推送导管到达一定位置。
取出导引钢丝。
前送导管直至导管弯曲抵在无冠状动脉开口的主动脉后窦缘,其头段指向左冠状动脉开口,轻轻前送和回撤导管直到管尖进入左冠动脉开口。
用造影剂注射器堵住导管,注射少量进血管,透视看位置是否准确,确定后,行左冠脉造影,以多体位(左前斜、右前斜、头位、足位)观察血管,每次注射前,都需检查导管头端压力。
造影过程中需随时观察心电图和心率和血压变化。
做右冠脉时,先将导管尖指向左冠脉开口,轻轻回撤出左冠脉口,后伸进和旋转导管,适当上提导管直到其头端指向右冠脉,当前送和回撤时便进入右冠状动脉开口处。
冠脉造影术-完整版

冠脉造影术的意义和应用
1 明确诊断
冠脉造影术可明确心脏病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疾病。
2 指导治疗
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医生可以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如介入手术或药物治疗。
3 评估风险
冠脉造影术可以评估患者的冠状动脉疾病风险,帮助制定预防措施。
冠脉造影术前的准备
在进行冠脉造影术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以下准备: • 停止进食和饮水 • 定期服药指导 • 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导管插入
通过血管插入导管,将导管引导到冠状动脉系统的入口。
3
造影剂注入
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系统,以使血管和心脏结构清管损伤
导管插入可能会损伤血管, 引起出血和血肿。
心律失常
造影剂注入过程中,心脏可 能出现不规则的心律,需要 及时干预。
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对造影剂过敏,可 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冠脉造影术后的护理
• 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 监测心率和血压 • 提供适当的镇痛和抗凝治疗
结论和总结
冠脉造影术是一种重要的心脏诊断技术,能够明确冠状动脉疾病,指导治疗, 并评估患者的风险。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冠脉造影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 险,而且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
冠脉造影术-完整版
冠脉造影术是一种介入性心脏诊断技术,用于检测冠状动脉的状况。本演示 将介绍冠脉造影术的步骤、并发症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什么是冠脉造影术?
冠脉造影术是一种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以观察心脏的血液供应 情况和血管堵塞程度的方法。
冠脉造影术的步骤
1
局部麻醉
通过局部麻醉麻醉皮肤和血管,以减少不适感并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介入治疗诊疗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前常规一术前准备 1 血、尿、便常规、生化全项、感染筛查、凝血检查、BNP(医保病人不查)、超敏CRP、心肌酶;(1)要求血钾>3.7mmol/L,如<3.5mmol/L,补钾后复查,如>3.5mmol/L,补钾后可不复查。
(2)WBC明显升高,Hb<80g/L暂缓手术。
(3)ALT>80IU/L,暂缓手术。
2 心电图、超声心动; 3 术前谈话,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和自费项目协议书;4 落实手术经费:(公费或自费先交5万,医保先交3万)公费医疗:原则上自负50%,具体由单位决定;医疗保险:自付手术经费的50%5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术日晨加至0.3 氯吡格雷:首次服用予负荷量300mg,以后75mg Qd,急诊PCI前负荷量加至600mg6 注意有无造影剂肾病的风险,必要时水化,停二甲双胍,停利尿剂;7 嘱患者练习平卧位排尿、排便。
二单纯冠脉造影术前医嘱明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双侧腹股沟区备皮(拟穿刺桡动脉者加右上肢备皮)明晨禁食(如手术时间靠后可少进食)口服药照常(禁食者暂停降糖药一次)三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前医嘱明日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双侧腹股沟区备皮(拟穿刺桡动脉者加右上肢备皮)明晨禁食(如手术时间靠后可少进食)口服药照常(禁食者暂停降糖药一次)术前晚波立维300mg口服或术前日服150mg术日晨服150mg (如已连续服波利维75mg Qd>3天者,不用开此条)术日晨拜阿司匹林加服至0.3 (应用低分子肝素者)术日晨暂停低分子肝素一次(静息心率<60次/分者)术日晨暂停β受体阻滞剂一次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常规术后进CCU 1 即刻做12导联心电图,与术前对比,有症状及时复查,发现异常及时与导管室联系; 2 注意血压、心律、穿刺部位出血,腹部有无压痛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持续静脉滴注肝素10u/min,至拔管前(导管室大夫决定)3~5小时停用,中午(停肝素3~5小时)拔除动脉鞘管 3 术后3~5小时后(以导管室要求为准)测定APTT,由导管室医师决定拔管时间; 4 拔除动脉鞘管后,沙袋局部压迫6小时,右下肢制动12小时,24小时后下床活动;桡动脉穿刺或血管封堵、缝合者予相应处理;血管缝合者沙袋压迫6小时,6小时后可以活动; 5 拔管后观察0.5~1小时,如无出血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予肝素2000u小壶,继以10u/min静脉滴注,至拔管后24~72小时,根据APTT调整肝素用量(APTT延长为正常的1.5~2倍);6 如果血压>110~120/70mmHg,持续静点硝酸甘油10ug/min,至术后24小时;7 如血压偏低者,适当补液后,酌情使用硝酸甘油;8 嘱患者多饮水,原有肾功能衰竭患者适当输液、利尿;9 拔管后24小时换药,记换药医嘱; 10 术后第1天记病程; 11 术后第1日复查电解质、肾功能、血常规、BNP(医保病人不查)、超敏CRP;术前1日、术后即刻、术后第1、3、7日查心肌酶、超敏CRP、BNP(医保病人不查)、ECG,如期间正常,可不再复查; 12 特殊情况见导管室的术后医嘱。
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其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其护理经桡动脉造影操作顺序:桡动脉→肱动脉→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升动脉→主动脉根部→左右冠状动脉口冠状动脉造影术就是应用影像学的方法,经皮穿刺外周动脉将冠状动脉造影管送至主动脉根或左、右冠状动脉口,推注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将冠状动脉正常或异常的形态学直观的显示出来,为临床医师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直接可靠的证据。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
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冠状动脉造影的血管入路冠状动脉造影多取四肢动脉入路,尤其经皮穿刺桡动脉最常用,也可穿刺股动脉或肱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常用的投照体位投照体位的定义是冠状动脉造影时,投照体位以影像增强器的位置而定,即从影像增强器位置来观察心脏,而不是根据X线束的方位来定位。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症:1、对药物治疗中心绞痛仍较严重者,明确动脉病变情况以及考虑介入性治疗或旁路移植手术。
2、胸痛似心绞痛而不能确诊者。
3、中老年病人心脏较大、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疑有冠心病而无创性检查未能确诊者。
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5、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或高度怀疑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存在不稳定斑块。
6、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或PCI术后,心绞痛复发,往往需要再行冠状动脉病变评价。
7、无症状冠心病,其中对运动试验阳性、伴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症:1、碘过敏或造影剂过敏。
2、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3、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快速房颤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4、未纠正的低钾血症、洋地黄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5、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
6、出血性疾病如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7、病人身体情况不能接受和耐受该项检查者。
8、发热及重度感染性疾病。
9、其他原因。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2、手术需要配合动作的练习3、术前检查4、药物过敏试验5、饮食护理6、导管室应具备一定的设备、药品及工作人员7、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手术的知情同意书8、备皮9、留置针穿刺等10、生命体征的测量术后护理:一、穿刺肢体的护理1、穿刺局部2、肢体制动时间及运动3、血运(温度、颜色、感觉、触觉)二、补足液体,防止迷走反射,心功能差者除外。
冠状动脉造影术

10ml注射器1副
输液器1副
对比剂50~100mml 1瓶
0.9%NS250ml 2甁
消毒液若干
(3)、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
手术步骤护理配合
(1)常规消毒整个手掌、前臂、肘关节及肘上三分之一处,以备必要时改行股动脉穿刺,同时消毒双侧腹股沟上至脐部,下至大腿中部
协助包扎伤口,护送病人至病房
(2)铺巾
(3)局部麻醉
(4)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
(5)选择暴露狭窄病变最佳的方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5)确定造影成功后,撤出导丝及造影导管,包扎穿刺部位
连接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呈备用状态,协助铺无菌手术单,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递动脉鞘、导丝、造影导管、三连三通、环柄注射器、连接管、压迫止血器、压力传感器测压,调整零点,接对比剂50ml
机头套1块
挡板套2块
大单1块
小药杯2个
弯盘1个
大号不锈钢盆1个
不锈钢碗4个
刀柄1把
血管钳1把
卵圆钳2把
组织剪1把
持针器1把
(2)冠状动脉术造影器料及药品
器材数量药品数量
动脉鞘1副
5F造影导管1根
0.035in超滑导丝(150cm)1根
三连三通1副
环柄注射器1副
连接管120cm 1根
压力传感器1副
压迫止血器1副
冠状动脉造影术
1、麻醉及手术体位
(1)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体位: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呈自然外伸、外展位,置于托板上,可将腕部适当垫起,以便于穿刺桡动脉及随后的导管操作(桡动脉)。采用平卧位,双下肢分开展(股动脉)。
2、常用器材、物品及药品
(1)心导管造影手术包
物品数量物品数量
小治疗巾4块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
1.术前护理
(1)对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向病人说明检查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减轻病人顾虑,取得合作。
让病人练习在床上使用便器。
(2)术前准备好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澳抗、心电图或运动心电图、超声心动等检查结果。
(3)做碘过敏试验。
(4)进行双侧腹股沟、会阴部的备皮。
(5)术前4小时禁食。
情绪紧张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6)术前30分钟给予地西泮(安定)10mg肌内注射。
2.术后护理
(1)术后绝对卧床24小时。
给予持续心电监测24~48小时,密切监测病人血压、心率、心律、神志、视力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术后2小时内,每隔15分钟测量呼吸、脉搏、血压1次,以后每2小时记录1次。
如果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观察穿刺部位敷料有无出血、渗血。
观察病人尿、便的颜色,有无出血情况。
保持伤口干燥,敷料有潮湿或污染时及时更换。
(3)动脉穿刺部位给予加压包扎,局部压沙袋6~8小时。
嘱病人不能屈曲术侧下肢或侧卧,以免穿刺部位出血。
观察双侧下肢皮肤
温度、颜色、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
(4)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以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
(5)术后保证病人入量,嘱病人每日饮水500~1000ml,以利造影剂尽快排出体外。
术后即可进食,饮食为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
(6)术后24~48小时后可以床上活动,先从床上坐起,无头晕、目眩等不适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嘱病人起床下蹲时动作应缓慢,不要突然用力,防止伤口裂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造影术常规
1.造影前常规静注地赛米松5mg,有过敏史者可给地赛米松10mg。
精神高度紧张和焦虑者给予安定,必要时给予吗啡或杜冷丁。
2.导管室护士连接心电、无创和有创血压监测,建立静脉通路。
3.监测血压、心率、心率等生命体征和病人意识。
4.穿刺股动脉后静注肝素1000u-2000u抗凝,桡动脉径路者常规予以
肝素5000u抗凝。
8h以内已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者可适当减少普通肝素用量。
5.由术者和或助手控制和调整DSA导管床和球管的位置,避免碰撞
和损坏球管。
6.术中注意随时监测荧光屏影响,压力,心电图和病人主诉,确保
手术安全。
应将病人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使心率控制在≤80次/min。
7.普通病情病人的冠脉造影常规由1-2位医生上台施术。
危重、疑
难病人除2位施术医生外(必要时3位),需有1-2位台下医生负责监护及抢救。
8.军队在职师以上或退休军职干部、高危冠脉造影及复杂病变病人
应由高年资主治(任)医师以上人员或科主任制定人员完成手术。
9.动脉穿刺成功后送导丝,导丝送入不顺利时调整穿刺针深浅或重
新穿刺,避免损伤血管壁。
10.在X线持续监视下推进导管。
11.造影导管送入长主动脉根部后接好三联三通,下确回吸血液,保
证通道无气泡。
12.导管进入冠脉造影后及造影过程中随时监测冠脉内压力及心电,
防止发生并发症。
13.术中警惕导管及动脉鞘管内形成血栓,定期从侧管回抽血液并注
入肝素盐水,以保证其通畅。
14.冠脉造影中如发现左主干存在超过80%狭窄性病变时,应及时上
报上级医生及时行PCI或CABG。
15.推注造影剂要柔性加压,每次造影剂推注量要适中,不要长时间
持续推送造影剂,避免冠脉缺血时间过长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16.术中监测造影剂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则停止手术,立即进行对症
抗过敏,必要时呼吸道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