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点入路解剖
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解剖技巧
术前准备
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 括备皮、备血、术前谈话等,确 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中的操作技巧
翼点入路的选择与定位
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合适的翼点入路,准 确定位并标记手术切口。
保护重要结构
在切除肿瘤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 护鞍区的垂体、视神经、下丘脑等重
要结构,避免损伤。
分离与暴露肿瘤
利用显微镜技术,精细分离肿瘤周围 的组织,充分暴露肿瘤,便于切视力、视 野、内分泌功能等。
并发症发生情况
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颅内出血、感染、脑脊液漏等。
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未来发展方向
手术技术的改进
进一步优化翼点入路手术技巧,提高肿瘤切 除率,减少并发症。
药物治疗的联合应用
探索药物治疗与手术切除的联合应用,提高 治疗效果。
02
CATALOGUE
鞍区肿瘤的解剖特点
鞍区的位置与结构
鞍区位于颅底中部,是颅骨的薄弱区 域,由蝶骨、颞骨和枕骨等构成。
鞍区内有鞍结节、鞍背、鞍底和鞍膈 等结构,其中鞍膈是鞍区的硬膜结构 ,呈穹隆状。
鞍区肿瘤的类型与特点
01
鞍区肿瘤主要包括垂体瘤、颅咽 管瘤、脑膜瘤等,其中垂体瘤是 最常见的鞍区肿瘤。
神经
该区域有面神经、三叉神经等重要神经分布 ,手术时应避免损伤。
翼点入路的手术通道
手术通道
通过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暴露颅骨,打开骨窗形成手术 通道。
骨窗位置
骨窗通常位于颧弓上缘、眶上缘和颧骨上缘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 ,大小根据手术需要而定。
注意事项
在打开骨窗时应注意保护周围的血管和神经,避免损伤。
止血与冲洗
术中彻底止血,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 创面,确保术野清晰。
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解剖技巧
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解剖技巧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用于治疗颅底、鞍区和垂体肿瘤等疾病。
它通过翼点入路,即通过鼻腔和上颌窦进入颅腔,切除位于鞍区的肿瘤。
翼点入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具有较少伤害和较快康复的优势。
以下是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解剖技巧:1.术前准备:在进行手术之前,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功能评估等。
同时,需要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设备,并选择适宜的手术细胞(顶级显微镜、手术钩、剪刀等)。
2.麻醉和定位: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其进入无意识的状态。
然后,神经外科医生通过术前准备的神经导航系统或标记物,在鞍区定位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3.切口和进路选择:切口位置通常在上唇与鼻孔之间。
经过适当的局部麻醉后,医生在此切口处进行皮肤切开和组织分离。
然后,医生用鸡冠钳或电凝斧分离鼻腔前壁,并进入上颌窦。
4.上颌窦开窗:医生通过腹部或股静脉穿刺等方法将鹿角尖导引丝带通过上颌窦直至到达鞍区。
接下来,医生使用高速钻等器械,开窗于眶上沟。
5.神经导向和鞍底清理:医生使用微针或其它辅助器械,沿着蝶鞍封堵物解剖神经。
然后,医生使用镊子、喷雾灌洗、超声刀等器械逐渐清理鞍底的脑膜结构,以便进一步切除肿瘤。
6.肿瘤切除和止血:在清理了鞍底和附近的解剖结构后,医生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硬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切除。
常见的方法有显微外科切除、电凝切除等。
在切除肿瘤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小心保护周围的关键结构,如邻近的血管、垂体和视神经。
7.术后处理:在切除肿瘤后,医生会对手术区进行适当的灌洗和止血处理,然后进行适当的缝合。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并进行必要的病理学检查。
此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术后护理和恢复。
总之,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是一种微创的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它通过鼻腔和上颌窦进入颅腔,切除鞍区肿瘤。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熟悉鞍区的解剖结构,小心保护周围的关键结构,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肿瘤切除。
翼点入路解剖及应用
概 念Biblioteka Yasargil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要点: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翼点为中心开骨窗。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充分切除颅底骨质(蝶骨嵴)。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解剖分离脑池(侧裂池,颈动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脉池,视交叉池)。 形成锥型空间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分离外侧裂
翼点入路鞍区解剖结构
第一间隙
第二间隙深部结构
第三间隙结构
第四间隙
动脉瘤:前循环动脉瘤和基底动脉上端动脉瘤(眼动脉,后交通,颈内动脉分歧部,脉络膜前, 中动脉)
鞍区肿瘤:垂体瘤,鞍结节脑膜瘤,颅咽管瘤。海绵窦肿瘤,视交叉肿瘤。
前颅凹底肿瘤:
中颅凹底肿瘤:
其它:蝶骨嵴,上斜坡,桥脑前。
翼点入路的应用
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
翼点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翼点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
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
谢 谢
翼点入路详解
Step2 切口:
典型的头皮切口起于耳屏前方约1cm处的颧弓上缘,与颧弓垂直 向上5cm达颞线附近,然后弧形向前内侧止于发迹内中线处。切 口可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及发迹的位置作适当变化,可向顶部、 颞部或中线对侧等不同方向作扩大变化。
Step 3 切开头皮和帽状腱膜层
翼点区软组织的解剖与其他部位的头皮不同,在头皮与 颅骨之间有颞肌相隔,颞浅动脉和静脉位于皮下组织层, 而颞浅筋膜的前1/4又分成两层,浅层(上层)含有脂肪、 面神经额支和大的颞静脉,深层(下层)较厚覆盖着颞 肌,并含有颞深静脉和动脉。如果在帽状腱膜下层分离 皮瓣至额骨颧突,约有30%的机会损伤面神经额支。
因此切开头皮、皮下组织、帽状腱膜一起向前翻,待至 颞肌前1/4时,应紧贴颞浅筋膜的深层,游离其浅层的浅 筋膜(一层脂肪组织),使之连同帽状腱膜和头皮一起 向前翻转,直至达到额骨颧弓为止,用2~3只鱼钩状弹 性牵开器牵开头皮。
tep 4 切开颞肌、筋膜及骨膜
沿额骨颧突上缘切开颞肌及其筋膜约3cm,紧贴颞深 筋膜剥离颞肌,用干纱布填塞止血,然后向后内侧 沿颞线居颞肌附着处约0.5cm切开骨膜,在额部与头 皮切口平行居皮缘约1cm处切开骨膜,两处骨膜切口 在颞肌边缘回合,形成三角形骨膜瓣。向前游离此 三角形骨膜瓣,超越额结节前下方2cm,直达眶上缘。
Step6 形成骨窗
先在第1孔和第2孔处用咬骨钳或铣刀向颅底方向咬 一小槽。然后用线锯将第一孔和第二孔尽可能向前 锯开,以充分显露额极及前颅窝底
在第2孔和第3孔之间、第3孔 与第4孔之间均用线锯锯开 , 在锯第3孔和第4孔时,可在 第4孔起始处向前作一直角弯 曲,形成骨岛,一便骨瓣复 位时不产生旋转移动,使固 定更牢固
将 蝶骨嵴尽可能磨平达到与眶 后壁平齐的程度,以使充分显露 外侧裂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翼点入路解析(经典)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翼点入路解析(经典)⒈适用范围:⑴同侧和对侧的前颅窝;⑵同侧的眶区;⑶鞍区、鞍旁、海绵窦、斜坡和斜坡后区;⑷同侧的中颅窝和颞区的内底;⑸整个Willis环,包括同侧的MCA区、ICA、PcoA、AcoA、AchoA、A1、A2近端、基底远端、P1、SCA、P2近端和对侧ICA、A1、ICA 分叉处、M1近端,鞘内的眼动脉部分。
⒉体位:病人仰卧位,头偏向对侧30度颈部伸向下,使颧弓位于最高点。
⒊皮肤切口:由于颞肌和筋膜的关系,翼点处的软组织解剖比其他颅盖处复杂。
帽状腱膜覆盖整个区域,并有颞浅动脉位于其外层的皮下组织中,帽状腱膜首先从蔬松结缔组织、深部骨膜及颞肌浅筋膜之间到眶缘4公分以内分开,直到其余结缔组织附着处组成覆盖于颞肌前四分之一的一个平面。
在帽状腱膜深层是覆盖骨膜和和颞肌浅筋膜的一层松散结缔组织,在骨膜表面较厚约1毫米,在颞肌浅筋膜表面只有0.5毫米。
皮肤和帽状腱膜组成外层皮瓣,骨膜和颞肌浅筋膜、颞肌作为内层皮瓣,此层在关闭硬脑膜时可作为移植来源。
⒋肌肉剥离:现已公认游离骨瓣是最好的,据此对颞肌的牵拉法一直在研究,理想的是将颞肌牵开开颅部位而不损伤面神经的颞支(支配额肌),从帽状腱膜下分离并间隔反折颞肌和筋膜有30%机会损伤面神经颞支。
颞肌浅筋膜的前四分之一分开形成两个重叠的筋膜层,较浅层(上层)只含脂肪、面神经颞支和大的颞部静脉,深层(下层)覆盖颞肌含有颞深动脉和静脉,颞浅筋膜的深、浅层在颞线的前部以弓形相连,在颞肌浅筋膜下有一较细层覆盖整个颞肌,不论在哪儿切开都能维持颞肌的形状,颞肌深筋膜位于颞肌下且薄,将颞肌与下面的颅骨分开。
在上述解剖学发现,目前颞肌的牵开是通过颞浅筋膜的筋膜间途径进行,分开颞浅筋膜两层的平面可以通过有少量脂肪暴露来鉴别,上层的切开在其弓形处,从其与颞下线相连接处到其与颧弓相连处并与下层分开,沿皮肤和结缔组织间隙反折,这可以保护在浅层的面神经的额枝。
翼点入路(右侧)
第三骨孔
位于上颞线与冠状
缝交点
4 第四骨孔
在颞骨鳞部,蝶颞
缝之后,第三骨孔之下约 4cm 处
切开颅骨骨瓣
脑膜中动脉沟(压 迹)
切开硬膜
Ⅰ 脑膜中动脉主干 Ⅱ 脑膜中动脉额 支 Ⅲ 脑膜中动脉顶
支 磨除蝶骨嵴, 按绿色线剪开
1
2
硬膜。
1 额窦 2 蝶骨嵴 3 侧裂 4 额部硬膜 5 颞部硬膜
4
3
Ⅰ
暴露颅骨
2 1 9 7
Ⅰ
Ⅱ
Ⅰ
⑤ 3 12 11 4 8
Ⅱ ③ ④ 10 6
② 5 ① 13
Ⅲ
1 颧骨颞突 3 额骨颧突 5 顶骨 部 7 颞骨颧突 9 颧弓 11 额颧点 键孔 13 上颞线 ① 冠状缝 ③ 蝶鳞缝 ⑤ 额颧缝
2 颧骨 4 额骨 6 颞骨鳞 8 蝶骨大翼 10 翼点 12 Mactarty 关
中线
分离皮瓣
颞肌浅筋 膜颞浅静脉
颞浅动脉顶 支 颞浅动脉额支
分离皮瓣
① 颞肌浅筋膜 ② 帽状腱膜
① ③ ⑦ ④ ⑥
③ 颧眶动脉(颞浅动脉分 支) ④ 颞浅动脉主干
⑤
⑤ 颞浅动脉额支 ⑥ 颞浅动脉顶支 ⑦ 颞浅静脉
②
分离皮瓣
① ② ③ ④
⑦ ⑧
⑤
⑥
① 颞肌浅筋膜②脂肪层③面神经颞支④面神经颧支⑤颧眶动脉(颞浅动脉分支) ⑥颞浅动脉主干⑦颞浅动脉额支⑧颞浅动脉顶支
右侧嗅 束
右
侧
颞
叶
ICA
视交
叉
右
外侧 豆纹 动脉
侧
A C A
下支
右侧 颞前 动脉
干M 2
M
分
翼点入路:外科解剖,手术技术和理论基础(一)---RHOTON系列编译
翼点入路:外科解剖,手术技术和理论基础(一)---RHOTON系列编译The Pterional Approach: Surgical Anatomy, Operative Technique, and RationaleHung Tzu Wen, MD, -- and Albert L. Rhoton, Jr, MDOperative Techniques in Neurosurgery, Vol 4, No 2 。
翼点入路或额颞蝶入路是神经外科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之一。
由Yasargil 设计并在上世纪70年代推广,这种方法是通过去除额骨、颞骨和蝶骨大翼到达脑和前颅底外侧。
包含神经和血管成分的大脑前面的深部可以看作是沿走廊分布并关在门后的宝藏:颅骨侧面的骨性结构是门;外侧裂是走廊;翼点入路可被视为打开这道门的钥匙。
翼点入路的关键步骤是体位、皮肤切口、筋膜间分离、开颅、蝶骨嵴磨除和硬脑膜切开。
骨去除后,进行外侧裂的分离和打开基底池。
经翼点入路能够到达许多的神经和血管结构,包括岛叶、基底节、侧脑室、大脑中动脉、颞叶岛盖、额叶和顶叶岛盖、钩回、眼眶、前颅窝、视神经、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终板和脚间窝。
翼点入路由Yasargil在上世纪70年代进行推广,是神经外科最重要的入路之一。
翼点入路先是开颅,然后通过去除其侧面的额骨、颞骨鳞部和蝶骨大翼到达脑组织。
该入路的命名来自翼点---一个由额骨、顶骨、蝶骨大翼和颞骨鳞部相交而形成的小环形区域。
在颅骨内表面,蝶骨大翼与蝶骨小翼是融合的;但它们被眶上裂分开了一小段距离。
蝶骨大翼延伸向颅中窝,而蝶骨小翼则向前颅底延伸。
在额叶的基底面和钩回前内侧面之间,蝶骨小翼凸向外侧裂体部。
外侧裂干的内侧是基底池(视交叉、终板、脚间与颈动脉池),向下是钩回前内侧面和颞极面,向上是前穿质和岛阈,前方是蝶骨小翼,后方是钩回前内侧面和岛阈(图1)。
位于大脑外侧面的外侧裂部分,上方是额叶和顶叶的盖部,下方是颞叶岛盖,内侧是岛叶及其环状沟。
翼点入路的相关解剖和标准手术技术课件
脑膜前动脉是翼点入路手术中 另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
该动脉位于脑膜中动脉的前方, 与脑膜中动脉平行走行。
在翼点入路手术中,需要充分 显露脑膜前动脉,以避免损伤 该动脉并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
02
翼点入路的手术适应症 和禁忌症
手术适应症
颅脑肿瘤
翼点入路适用于切除鞍区、鞍 旁、中颅凹和前颅凹的肿瘤, 如垂体瘤、颅咽管瘤、鞍结节
定期复查
术后定期进行复查,评估手术 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翼点入路的并发症及处 理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01
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翼点入路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是由于手术过程中
损伤血管所致。处理方法包括立即止血、输血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
要时进行二次手术。
02
脑脊液漏
脑脊液漏也是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是由于硬脑膜缝合不严密或脑组织膨
手术技术的影响
分析不同手术技术的优缺点,探讨手术技术的改进方向,以提高 手术效果。
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为个性化治疗 提供依据。
并发症与预防措施
分析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手术安全性。
翼点入路手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新技术应用
关注翼点入路手术领域的新技术、 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 应用前景。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手术效果和
患者满意度。
团队合作与培训
加强外科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翼点入路手术的整体水平。 同时加强培训和教育,培养更多 的专业人才,推动翼点入路手术 的持续发展。
经典翼点入路解析
经典翼点入路解析
经典翼点入路解析
2020-06-26阅读 897仅自己可见
pupil2008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YSU
翼点
体位及mayfield头架固定
一根血管,一条神经,一块肌肉
切口线
切口顺序,由易到难,剥离子辅助分离颞肌部位。
脂肪垫处
仔细分离,层次清晰,脂肪垫处,保护面神经额支。
颞肌肉分离
钻孔
游离骨瓣形成
分离蝶骨脊
咬除蝶骨脊
硬脑膜切口
暴露外侧裂
外侧裂区解剖
分离外侧裂
打开神外资讯APP,阅读全文
神外资讯有精彩的会议直播、专业的临床文献、丰富的教学视频,是专门为神经外科医生打造的资讯、教育平台。
去看看
全部评论
•默认
•最热
•最早
杨书光主治医师单县中心医院
形象
2020-06-29
1
已加载全部内容发表评论
1正文
21
发送
去看看
去看看
去看看
已取消关注,请在神外资讯App首页『关注』列表查看全部关注内容
确定。
翼点入路解剖课件
其他脑部手术
如脑积水、脑脓肿等脑部疾病 的手术治疗,翼点入路也是一
种常用的手术入路。
02
翼点入路的解剖结构
颅骨的解剖结构
额骨
顶骨
颞骨
蝶骨
位于前额,构成颅骨的 前部和顶部。
位于头顶,构成颅骨的 中部和顶部。
位于太阳穴附近,构成 颅骨的侧部和下部。
位于眼睛正下方,构成 鼻腔和口腔的顶部。
脑膜的解剖结构
翼点入路的未来展望
翼点入路的深入研究
01
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翼点入路的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以进
一步揭示其内在机制和手术技巧。
翼点入路与其他手术方法的比较研究
02
比较研究翼点入路与其他手术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选择
合适的手术方法提供依据。
翼点入路的普及与推广
03
通过学术交流、培训等形式,推广翼点入路的手术技巧和经验
,提高颅内肿瘤手术治疗的整体水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6
翼点入路的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一:翼点入路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结词
翼点入路在颅内肿瘤手术中应用广泛,能够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有利于肿瘤的 切除和保护脑组织。
详细描述
翼点入路通过将手术切口设计在额部、颞部和顶部区域,能够充分暴露颅内肿瘤 ,便于手术操作。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与 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从而精确地切除肿瘤,减少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
翼点入路的研究进展
1 2 3
翼点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通过对颅骨、脑膜、脑实质等结构的深入研究, 揭示了翼点入路的精确解剖结构和手术路径。
翼点入路的临床应用
翼点入路在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等多种颅 内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 良好的治疗效果。
神经解剖学习笔记:翼点入路资料汇总
神经解剖学习笔记:翼点入路资料汇总翼点入路,上神经外科临床之初,就经常听到这一名字,总是很模糊。
甚至仅停留在切口上,理解为以翼点为中心的额颞部开颅就叫翼点入路。
不断深入学习,我的体会是:翼点入路是一个综合体,包括切口设计、皮瓣的分离,骨孔的位置,骨瓣的范围,蝶骨嵴的磨除,侧裂的分离,基底池和鞍上池的暴露等。
[手术入路] 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对比神刀博览| 武汉协和医院赵洪洋: 为何颅咽管瘤手术不能轻易放弃翼点入路一、我对翼点入路这一综合体的理解经典翼点入路由M.G.Yasargil设计并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
翼点入路是利用额颞发际内的弧形切口,行额颞骨瓣,通过切除蝶骨嵴和分开外侧裂,暴露深部基底池和鞍区结构的开颅方式。
固定好头位、充分地切除颅底骨质、释放基底池的脑脊液、蛛网膜下腔的系统性分离均是成功的关键。
二、翼点入路所能暴露的颅内区域三、体位躯干位置、头位和颈部旋转度。
1、仰卧位,头顶下垂20°。
【此体位突出颧部,而顶部偏低,是希望借助脑部的重力作用,方便颅底的暴露。
】2、头部向健侧旋转>30°肩部可抬高。
使额颧缝处于术野最高点。
【此体位目的有:其一使术野轻度向术者倾斜,使额叶自然下垂从眶顶分开;其二使蝶骨嵴在术野内呈垂直方向。
】翼点入路的深部暴露受蝶骨脊的影响较大,而蝶骨嵴的方向取决于头的位置。
面部向对侧转动的角度越大,前颅窝底的暴露越直接;转动角度越小,向后颅窝的暴露则相对容易。
①旋转30°暴露后部结构如后交通动脉或ICA分叉部动脉瘤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②旋转45°暴露中线结构:如ICA-MCA动脉瘤。
③旋转60°暴露前循环:如前交通动脉瘤,鞍上肿瘤可垫高肩部。
3、头部高过心脏。
4、向对侧肩部倾斜15°。
5、Mayfield头架固定,头钉位置在正前后方及正侧方之间。
头钉不要插入颞肌,以免产生固定不稳及不必要的出血。
【胡业帅博士】从解剖角度,详解翼点入路的头位摆放
【胡业帅博士】从解剖角度,详解翼点入路的头位摆放翼点入路是神经外科最经典、应用最广泛的入路。
标准翼点入路的术前体位“三字决”:抬、转、仰。
抬高头部,向健侧旋转45°,后仰20°有时也会根据病变部位,进行适当调整。
那么标准翼点入路为什么要抬高头部?为什么选择45°作为旋转角度?为什么要后仰20°?所有手术入路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的显露病变,让手术更加容易、彻底的切除病变,翼点入路也不例外。
头偏、后仰角度的设计主要跟人体头颅的正常解剖结构有关。
第一步:抬高头部主要目的是让头部高于心脏,让脑部回心血量增多,颅压降低,便于止血,也更便于牵开脑组织、充分显露术野。
此举容易理解,不再赘述。
颅骨外观图首先解析一个问题:翼点入路需不需要磨除蝶骨嵴?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询问的医生比比皆是,其实这是历史原因导致的。
比如在解剖命名时,翼区被称为翼点,至今未改(下图),但实际上该部位由额、颞、蝶、顶四块颅骨组成,是一个区域,而非一个点。
在入路命名时,一直沿用的是额颞开颅经翼点入路,而真正翼点入路的本质是额颞开颅经蝶骨嵴外侧入路,而非单纯经翼点入路。
看到这里,答案就显而易见了:翼点入路必须要磨除蝶骨嵴。
为什么要磨除蝶骨嵴?因为翼点入路中,蝶骨嵴对视野的阻挡非常明显,只有在磨除蝶骨嵴后,才能获得更充分的视野。
如何最大限度的显露并切除病变是翼点入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蝶骨嵴正是翼点入路径路中的绊脚石。
第二步:头部旋转45°首先,旋转角度为45°的原因与解剖有关。
1、眶外侧壁的解剖翼点入路与眶外侧壁的解剖结构有关(下图)。
正常人的眶外侧壁的是由颧骨眶面(4)与蝶骨大翼眶面(3、14)组成。
右侧眼眶的前-后面观右侧眼眶的后-前面观眶外侧壁的内侧面构成眶的一部分,被颧骨与蝶骨大翼的连接骨缝分为两部分,前者是颧骨眶面,占前1/3;后者是蝶骨大翼眶面,占后2/3。
眶外侧壁的外侧面构成颞窝、颅中窝的一部分,其分界为蝶骨大翼(该分界线在翼点入路中将被铣刀铣下),前者由额、颧、蝶骨构成,占前1/2;后者由蝶骨大翼构成,占后1/2(下图)。
【手术入路】01翼点入路解剖与应用
【手术入路】01翼点入路解剖与应用经典翼点入路由M.G.Yasargil设计并广泛用于神经外科领域。
翼点入路是利用额颞发际内的弧形切口,行额颞骨瓣,通过切除蝶骨嵴和分开侧裂,暴露深部基底池和鞍区结构的开颅方式。
手术适应证主要适用于Willi’s环动脉瘤的夹闭和鞍上池偏一侧肿瘤的暴露和切除。
视交叉池及鞍上池肿瘤,视神经和视交叉肿瘤。
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瘤,基底动脉分叉及其上部分支动脉瘤。
眼眶上部、后部和外侧壁肿瘤。
蝶骨嵴及前床突周围病变(脑膜瘤等)额颞叶脑内病变。
上斜坡肿瘤和桥中脑腹侧暴露。
手术体位仰卧头侧位,头部后仰20°,颈部略高,向对侧肩部旋转30°~40°,颈部轻前屈使颏部接近对侧锁骨,额骨颧突位于视野最高点。
手术入路要点1、头位固定的原则是置额颧缝于最高点,方便术者进行额颞两个方向的调整。
突出颧部,而顶部偏低,则是希望借助脑部的重力作用,方便颅底暴露。
2、术中体位调整需麻醉师同巡回护士的配合,以保证通气管道和输液通道的畅通。
3、深部暴露受蝶骨蝶影响较大,面部向对侧转动角度越大,前颅窝底的暴露越直接;转动角度越小,向后颈窝的暴露则相对容易。
4、蝶骨嵴的切除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硬脑膜下暴露的角度,蝶骨嵴切除的越多手术暴露就越充分,但应保证眶外侧壁完整。
5、侧裂分开有利于术野深部的暴露,也可保留侧裂完整沿蝶骨嵴直接向深部探查。
手术切口采用发际内弧形切口,始于耳屏前方,止于正中矢状线外侧2-3cm发际前缘,切口两端连线需满足眶外侧缘暴露。
切口要点1、切口下端一般不超过颧弓水平,以免损伤面神经主干(颧弓下方1cm),且应尽量靠近耳屏,避免损伤面神经额支。
2、颞浅静脉走行可肉眼观察,颞浅动脉可以手指触摸。
为了避免损伤和减少出血,要可能的情况下切口可适当调整。
3、神经与血管伴行,避开了血管,也就减少了神经损伤。
4、切口可始自前方(额部),弧形向后下,接近耳尖部,可用血管钳凼帽状腱膜分离,保护颞浅动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口设计
取决于病变的部位、病人的发际以及颅骨的形态。 通常的原则:
起自颧弓上耳屏前1cm,尽可能的贴近耳屏,垂直向上达颞 线水平后,即转向前内侧,终止于发际内、中线旁开1-2cm。
可根 据病 变需 要进 行切 口的 改良
入路要点
蝶骨嵴切除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硬膜下暴露 的角度,蝶骨嵴切除的越多手术暴露就越 充分,但要保证眶外侧壁的完整;
第三间隙后交通动脉暴露
向前牵拉颈 内A,第三间 隙暴露扩大, 可见后交通 A与大脑后A 连接,脉络 膜前A向后 进入环池, 后部深面可 见基底A分 叉及其分支。 大脑后A和 小脑上A分 别位于动眼 神经前上和 后下,血管 神经后方为 脑干。
颈内动脉分叉上暴露
牵拉颈内动脉分 叉部额叶底面, 可以暴露起自大 脑中动脉的外侧 组和大脑前动脉 的内侧组的穿支 动脉,以及起自 深部基底动脉系 统的后组穿支动 脉。这些动脉向 内上达到前穿质, 供应基底节和内 囊,避免损伤。
பைடு நூலகம்面标志
翼 点 位于颧弓上方4cm及额骨颧突后方3cm处, 是额骨、顶骨、颞鳞部与蝶骨大翼的衔 接处。 额骨颧突 额骨向眼眶外缘突出并与颧骨眶突相连 接的角,又称外侧角突。 颧 弓 由颧骨外侧与眶下缘平行向后至外耳道 上缘0.5cm的骨弓,其深面平行于中颅凹 底。
翼点简易定位法
表面标志
侧裂分开有利于术野深部的暴露,也可保 留侧裂完整沿蝶骨嵴直接向深部探查。
切口要点
始于耳屏前方,终于矢状线外侧2-3cm发际 前缘,切口两端连线要满足眶外侧缘暴露。 切口下端不要超过颧弓水平,以免损伤面 神经主干(颧弓下方1cm)。 为了避免损伤颞浅动、静脉和减少出血, 可在可能情况下适当调整切口。神经血管 伴行,避开血管,也就减少了神经损伤。
面神经颅外段
主干走行于腮腺实质内,在腮腺前缘呈分支状辐射穿出, 支配面部表情肌。 主要的分支:
颞支:眼轮匝肌和额肌 颧支:眼轮匝肌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筋膜
帽状腱膜 覆盖了包括颞浅动静脉在内的所有皮下组织。 颞浅筋膜 颞浅筋膜的前1/4分为深、浅两层。 颞浅筋膜浅层内有脂肪、面神经额支以及较大 的颞静脉 。 颞浅筋膜深层下有颞肌以及颞深动静脉。 颞浅筋膜浅层和深层以弓状形式附着在颞线前 部、额骨颧突和颧弓内外面。 在颞浅筋膜下方是一层薄层的筋膜覆盖整个颞 肌,这层筋膜维持着颞肌的形态。 颞深筋膜 在颞肌深方,虽然很薄,但能使术者将颞肌从 深面的骨板上完全分离。
开颅步骤 <7>
围绕外侧裂将硬脑膜弧形切开,必要时放射状剪开,翻向 蝶骨嵴,并将硬膜瓣悬吊,保证蝶骨嵴至颅底视野无阻。 硬膜缘电凝止血。如果骨窗附近硬膜外渗血明显,可在骨 缘下垫薄层明胶海绵后悬吊。
切开硬膜,额颞叶分 别位于侧裂上下
侧裂分开,蝶顶窦及 其引流静脉暴露上下
分开侧裂,可暴露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两侧的嗅神经、 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与大脑中的关系。
翼点入路
该入路是利用发际内弧形切口,行额颞骨 瓣,通过切除蝶骨嵴和分开侧裂,暴露深 部基底池和鞍区结构的开颅方式。 手术暴露范围:同侧前颅窝底、鸡冠、大 脑镰、蝶骨平台、视神经和视交叉、颈内 动脉及其分支、海绵窦前外侧壁、动眼神 经、鞍膈、垂体柄、鞍背。
适用范围
⑴同侧前颅窝; ⑵同侧的眶区; ⑶鞍区、鞍旁、海绵窦、斜坡和斜坡后区; ⑷同侧的中颅窝和颞区的内底; ⑸整个Willis环,包括同侧的MCA区、ICA、 PcoA、AcoA、AchoA、A1、A2近端、基底 远端、P1、SCA、P2近端和对侧ICA、A1、 ICA分叉处、M1近端,鞘内的眼动脉部分。
头位
后仰20度,向对侧偏30-45度 将额骨隆突置于术区最高点 额叶在手术过程中可以自然下垂,使得额叶与额 底骨板分离 蝶骨嵴垂直向下,使得显微镜能够无任何阻挡的 观察到蝶骨嵴至前床突的任何解剖结构
体位
上半身抬高15-20度 双下肢微屈曲并抬高5-10 度 病人身体呈V字形 利于颅内及下肢的静脉回 流
开颅步骤 <5>
除第一四孔外,其他骨孔间可以应用线锯或铣刀锯开。 利用高速磨钻或咬骨钳在第一四孔间形成与颧弓走行平行 的骨槽,折断蝶骨大翼,取出骨瓣。 可进一步向下咬除颞鳞及蝶骨大翼,达中颅凹底及小脑幕 缘,这使得颞叶前部的活动性增加,能够起到减压的效果。
开颅步骤 <6>
利用剥离子分离蝶骨嵴周围的硬膜,应用咬骨钳或高速磨 钻去除蝶骨嵴的部分骨质直至前床突。 蝶骨嵴残余的骨性结构不能在垂直线上影响显微镜的视野。 咬/磨平蝶骨嵴过程中容易遇到眶脑膜动脉的渗血,采用 电凝、骨腊填塞及明胶海绵压迫的方式很容易止血。如果 遇到穿硬膜进入蝶顶窦的静脉分支,可逐一电凝切断。
颧弓
开颅步骤 <2>
经过上述分离,我们可以看到前 1/4部分镰状的颞肌仍被颞浅筋膜 深层及部分的脂肪组织所覆盖。
颞浅筋膜深层切开起于额骨的颧突, 终止于颧弓的内表面。 骨膜及颞深筋膜的切开起自额骨颧 突内侧,颞线上5mm平行其呈半弧 形向后,止于冠状缝后的皮肤切口 缘。
开颅步骤 <3>
向前方切开额部的骨膜,使其 能呈三角状向眶部翻起。颞上 线上方的骨膜切口向颞窝对侧 翻起。 颞肌及其筋膜向下分离至与颧 弓平行,以接近中颅凹底,将 其沿肌腱附着的方向向后下方 牵拉。
第一间隙眼动脉暴露
多数眼动脉于 视神经的内下 1/3起自颈内动 脉床突上段的 起始部内上方。 由于角度关系, 翼点入路对于 对侧眼动脉的 暴露优于同侧。
第三间隙垂体柄暴露
后交通动脉起 自颈内动脉后 壁,向后与发 自基底动脉的 大脑后动脉交 通。垂体柄位 于后交通动脉 内侧视交叉下 方,上连视丘 下部,下经鞍 背上缘连接垂 体,动眼神经 起自脚间窝, 穿行于大脑后 动脉和小脑上 动脉之间。
经翼点额底暴露1
牵拉额叶底面向 上,暴露颈内动 脉分叉以内同侧 前动脉A1段和前 交通动脉,甚至 对侧大脑前动脉 A1段,视交叉位 于动脉下方,前 方为两侧视神经 和视交叉池。
经翼点额底暴露2
牵拉同侧大脑前 动脉向前,牵拉 同侧额叶底面内 侧向后,暴露前 纵裂内两侧A2段 前动脉,回返动 脉起自前动脉A2 起始部,沿额叶 底面从内侧向外 达前穿质,供应 内囊和基底节, 为前交通动脉瘤 术中需要保护的 重要血管。
骨性结构的显露包 括翼点、颞鳞的大部 分、蝶骨、颧骨,外 加额骨及顶骨向颞窝 延伸的部分。
开颅步骤 <4>
颅骨钻孔:
第一孔:关建孔。靠近额 骨颧突部位,额颧缝上方, 颞线下方。 第二孔:位于额骨,第一 孔上方3-4cm,眶缘上方 1-2cm,尽可能防止额窦 开放。 第三孔:位于顶骨,依据 动脉瘤的部位沿颞线选择。 第四孔:位于颞鳞部,第 三孔下方约4cm、第一孔 后方约3cm的蝶颞缝后方。
开颅步骤 <1>
将帽状腱膜自骨膜及颞筋膜 上分离,在颞肌的前1/4、距 眶缘4cm时,将皮瓣向眶部 牵拉。
颧突
颞浅筋膜浅层切开从其在颞 线的附着部直至接近其在颧 弓的附着部,并将其与颞浅 筋膜深层分离,与皮瓣一起 翻开。
在颞肌的前1/4部分进 行皮瓣分离时,应在颞 浅筋膜深浅层之间进行 分离,解剖标志是颞浅 筋膜深浅层之间的脂肪 层。分离起于额骨的颧 突,终于颧弓的外表面。
血管
颞浅动脉
起自颈外动脉,走行于颧弓浅面, 约在颧弓上方2-3cm(眶上缘平 面)分为额支和顶支,位于皮下, 供应额顶区皮肤。 位置恒定,管径粗大,具有较大 扩张性,顶支为主干型多见。
颞深动脉
发自上颌动脉,分为前、中、后 三个主支。 颞前深动脉供应颞肌前部 颞中深动脉及颞后深动脉供应颞 肌中后部。
眉 弓 额骨眶上缘上方1.5cm的隆嵴, 两侧眉弓内侧深面内有额窦。 颞 线 由额骨颧突外缘向上后至冠状缝 的弧形线,上下颞线并行,分别 是颞浅、深筋膜的附着缘。
肌肉
枕额肌 前方为额腹,后方为枕腹,两者之间通过帽状腱膜相连。 枕腹起自枕骨,额腹止于眉部皮肤。 枕腹可向后牵拉帽状腱膜,额腹收缩可提眉并使额部皮肤 产生皮纹。 眼轮匝肌 位于眼裂周围,分为眶部、睑部和泪腺部。 其中睑部纤维可眨眼,与眶部纤维共同收缩使睑裂闭合。 颞肌 起自颞窝,肌束呈扇状向下汇聚(前部纤维呈垂直位,后 部纤维呈水平位),通过颧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
进一步暴露基底池
沿蝶骨嵴 分开额叶 和颞叶, 可直接暴 露第二间 隙。牵拉 视神经和 颈内动脉 向两侧, 可于间隙 前部暴露 后床突, 鞍上池后 部和脚间 池。
进一步调整 角度,于第 二间隙后部 可以暴露桥 前池上部和 脚间池,垂 体柄自视交 叉下面斜行 向前经鞍背 的上方入垂 体窝,垂体 柄根部的后 下方可见基 底动脉分叉 及其分支起 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