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重心东晋南朝士族与寒门的关系
南朝宋齐时期寒门政治研究
在那个时期,俸禄是定期发放的,这使得官员们可以预测他们的 收入,从而更好地规划他们的生活。
奖惩制度
除了定期发放俸禄,还有奖惩制度。那些表现优秀的官员可以获得 额外的奖励,而那些表现不佳的官员则可能会受到惩罚。
03
寒门政治的影响
对皇权的影响
寒门官员的崛起威胁了皇权
在南朝宋齐时期,寒门官员逐渐崛起,对皇权产生了一定的 威胁。这些寒门官员通过自身的才干和机遇,逐渐占据了政 治舞台的中心,使得皇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考试制度
在南朝宋齐时期,开始实行考试制度以选拔官员。这为 寒门子弟提供了一个公平的机会,通过考试展示自己的 才干,从而获得官职。
推荐制度
除了考试,推荐也是选拔寒门官员的途径之一。这使得 那些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寒门子弟也有了进入官场的机 会。
寒门官员的升迁制度
01
功绩晋升
02
推荐晋升
在南朝宋齐时期,寒门官员的升迁主 要依据其功绩。这意味着,要想获得 升迁,他们必须在工作中表现出色, 取得显著的成就。
VS
Hale Waihona Puke 政治腐败政治腐败使得寒门官员在政治上更加难以 立足,他们往往因为贪污受贿等行为而失 去信誉和支持。
05
寒门政治的历史意义与价 值
寒门政治对后世的影响
寒门政治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它 揭示了政治权力在古代社会中的分配和运作 机制,以及社会阶层对政治权力的影响。
寒门政治的研究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生 态和权力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世提供了
社会流动性的增加
寒门政治的崛起也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一些出身贫寒的人通过自身的才干和机遇,逐渐攀升到了社 会的高层。这使得社会的流动性增加,也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东晋南朝政 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导学案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东晋南朝的政治变迁,包括政权更迭、政治制度的演变等。
2、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3、分析政治因素对江南地区开发的作用。
4、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梳理(一)东晋南朝的政治1、东晋的建立公元 317 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东晋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持得以维持统治,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
2、士族门阀政治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势力强大,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
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士族先后掌控朝政。
3、南朝的更替东晋之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
4、政治制度(1)中央制度:沿用了东晋的九品中正制,但南朝时期,寒人势力逐渐崛起,担任一些重要官职。
(2)地方制度: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但地方行政区划混乱,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1)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2)南方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3)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4)统治者推行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2、表现(1)农业①耕地面积增加,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②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推广了牛耕和粪肥,实行精耕细作。
③农作物品种增多,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2)手工业①纺织业:技术进步,丝织业在江南地区迅速发展。
②冶铸业:发明了灌钢法,提高了钢铁的质量和产量。
③制瓷业:烧制出精美的青瓷。
(3)商业①城市繁荣,建康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商业城市。
②海外贸易有所发展,与南洋各国的贸易往来频繁。
3、影响(1)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2)促进了民族融合,南迁的北方人民与当地的原住民相互交流、融合。
三、重点难点解析(一)重点1、东晋南朝的政治特点东晋时期士族门阀政治达到顶峰,南朝时期寒人势力崛起,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从南北朝寒门子弟的出仕困境,看魏晋之后士族门阀的发展
从南北朝寒门子弟的出仕困境,看魏晋之后士族门阀的发展魏晋以来,士族门阀阶层逐渐得以壮大,并发展成为能够左右时局的重要力量。
魏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南朝自刘裕建宋后重用寒门,北朝也涌现六镇等冲击阀阅之事,但士族门阀阶层并没有因此消失,自两汉、魏晋发展而来的士族门阀,在南北朝时期依旧颇具影响。
从南北朝时期的寒门子弟出仕所面临的困境,便能够看出魏晋之后,士族门阀的发展状况。
士族门阀的发展对于士族门阀的发展,大致被认为是自两汉萌发,魏晋时期得以发展壮大,在南北朝时期逐渐衰落。
曹魏时期,在察举制基础上推行九品中正制选官法,利用中正官品评地方人才,评价标准当中包括人才自身才学等要求之外,还把出身家世当做重要品评标准。
在重视家世的选官制度下,士族门阀阶层得以更容易的出仕为官,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便是说明当时士族门阀比寒门出仕更轻易的情况。
士族子弟往往在九品中正制下,被评定高品进而出仕高官,而寒门子弟则因家世不足,获得中正品评为低品,出仕之后官品也大多低于士族子弟。
此消彼长之下,士族门阀阶层愈加成为左右时局的最为重要力量。
等到两晋时期,士族门阀的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到东晋建立以来,江左政权由士族门阀掌控。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士族门阀,压制司马氏皇权,让士族门阀步入发展的鼎盛时期。
在东晋这种以门阀为主导的政权当中,官员选拔标准自然也以士族门阀子弟为优先,寒门子弟出仕情况愈加艰难。
刘裕代晋称宋之后,虽然鉴于东晋士族门阀压制皇权的弊端,对士族门阀力量进行压制,大量启用寒门,但却并未改变士族门阀在南朝的地位。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高门士族,依旧是南朝各代保持其地位。
相应的在北朝,孝文帝迁都之后,有“帝宗属或诸国从魏者”的八氏、十姓,和“世为部落大人”的三十六族、九十二姓。
这是奠定了北朝门阀制度的发端,北朝选官用人,也多依据姓氏出身选拔人才。
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
刘裕与晋宋之际的寒门士族
作者: NULL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版物刊名: 历史研究
页码: 31-40页
主题词: 寒门士族;高门士族;刘裕;晋宋之际;刘毅;北府兵;司马氏;东晋南朝;陈郡谢氏;司马元
摘要: 东晋一朝,司马氏闇弱,王权旁落,高门士族在江南发展到鼎盛时期。
然而东晋末年,寒门士族刘牢之、刘裕等人却相继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主要角色。
'名微位薄,轻狡无行,盛流皆不与相知'的刘裕,甚至凌驾于高门士族之上,取代司马氏,建立了颇有几分生气的刘宋王朝。
寒门士族为什么会在晋宋之际崛起?刘裕为什么能登上权力的峰巅?王权的恢复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寒门士族与高门士族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南朝军事崛起的根本原因——侧面解读南朝寒门的崛起与士族的衰落
南朝军事崛起的根本原因——侧面解读南朝寒门的崛起与士族的衰落寒门即是只出身贫寒微贱的家庭,寒门子弟主要说的是家境不好的弟子,南朝是一个宗族观念非常重的朝代,让我们从寒门弟子中分析寻找南朝军事的发展趋向,从而更加清楚的了解南朝中所发生的琐事。
一,南朝为什么不重用寒门?门阀制度是在魏晋时期开始形成的,南北朝时间快速发展,成为了当时的主流阶级之一。
门阀即是名门望族,又称为门第,衣冠,士族,世家,在当时汉末的时候,人们称之为世家大族,魏晋时期则称为士族。
东晋在南北士族的支持下,门阀势力达到了顶峰,从政治经济上多方面垄断的国家的发展,当时的皇帝基本上就是个傀儡,因为国家大部分的职权都掌握在朝廷的臣子手上,皇帝基本上没有实权。
门阀士族权利的逐渐扩大,甚至还垄断了朝中重臣的位置,把朝廷变成放置自己亲属的位置,使得当时就算是傻子也可以为臣的情况出现。
在东晋时期国家为了笼络强大的士族力量,甚至还确立了“举贤不出士族,用贤不及权贵”这一项法律,表明了门阀士族不但可以拥有强大的权利,连他们的子弟也可以享有优先的权利。
这法则直接导致了门阀世家更加猖獗地垄断朝政大权,步入南朝后,门阀士族仍然是一个拥有特权的家族,但是由于新帝的到来,已经逐渐走向了衰落。
传统的门阀家族发展,导致权贵对寒门子弟有着不一样的想法,传统的贵族们基本上从身体上就很排斥寒门子弟的出现,无论他们的功名有多了得,他们还是会重视其门第与出身。
对于当时腐败的封建政策,寒门子弟们虽无可奈何,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从军事方面开始打算,从军事上活跃起来。
因为士族世代从文,一直看不起武人的鲁莽,这给寒门子弟带来一个发奋图强的机会。
南朝门阀家族势力的衰落,这使寒门弟子迅速的兴起,君主也开始正式的考虑到士族所存在的问题,寒门弟子开始出现在古代的经济舞台,成为能与士族抗衡的一大势力之一。
二,寒门弟子与士族1,门阀士族走向衰落的原因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是一个分裂的时期,由于生活的窘迫导致了更多小的士族落魄不堪,只有朝堂上的士族才能靠着朝廷勉强存活下来。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族
坐不同席(阶层固化)
门
①士族自身腐朽,与生俱来的特权使之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
阀 衰落 ②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庶族地主乘机崛起;
政 原因 ③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治
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
积极: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
评价 消极: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选官范围,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 现象,降低统治集团素质;造成大量冗员。(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核心突破:门阀士族
士族: 又称世族、世家、巨室、门阀等,指从魏晋到隋唐初期 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有高的政治、 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朝政。
庶族: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东汉 豪强地主
三国 九品中正制
东晋 王与马共天下
南朝
刘裕
隋唐 科举制均田制
晚清 时期:1840—1912 北洋军阀时期:1912—1928年 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年
中国现代史 1949~至今
改革开放前期:1949—1978年 改革开放后期:1978—
春战时期(公元前5C-公元前4C):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
明清时期(17C-18C):从古代向近代、封建转入双半社会
中国古代史 远古~1840年
起源奠基时期:先秦(远古—前221年) 形成发展时期:秦汉(前221—220年) 曲折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繁荣 时期:隋唐(581年~907年) 继续发展时期:宋元(960~1368年) 辉煌迟滞时期:明清(1368~1840年)
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东晋及南朝的士族与寒门
4. 不屑互相交往
➢ 士族等級觀念 強烈,不屑與 庶族接觸
哼!他們沒有 資格跟我平起 平坐,你招呼 他們到距離牆 壁三、四尺的 胡牀上就坐吧!
大人!你的 同僚在大門 外求見!
張敷
第 2 節 士族與寒門的關係
•東晉及南朝士族與寒門的對立
士族與寒門的對立主要表現在甚麼地方?
5. 生活方式不同
士族耽於逸樂 居官無官官之事,處事無事事之心。
1. 南朝君主的壓抑
➢ 宋武帝、陳武帝出身寒門,不滿士族壟斷朝政,於是 引用大量寒門,刻意壓抑士族
2.பைடு நூலகம்士族本身的腐化
士族養尊處優 (農田)皆信僮僕為之,未 嘗目觀起一墢土,耘一株苗, 不知幾月當下,幾月當收。
──《顏氏家訓.涉務》
語譯:
士族養尊處優,一 旦有變故,他們的 命運將會是怎樣的?
士族都把農耕事務交給僕人打 理,他們未親眼目睹把一堆泥 土掘起,未嘗試過種植一株幼 苗,不知道哪個月應當播種, 不知道哪個月應當收割。
東晉及南朝政權怎樣換取士族的支持?
1. 在制度、法令上刻意保障士族利益
例:「佔田令」、「蔭戶制」、僑州、郡、縣的設置
2. 朝廷上的高官要職幾乎全由士族把持
文獻剪輯
東晉政權對士族的優容
由東晉政權是在南北門閥支持下出現的,東晉政 權是西晉政權之再版,因此就決定了東晉政權的 性質。「舉賢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權貴」,這東 晉內政的基本方針。
士族「授國」?
第 1 節 士族政治 •士族政治的影響
怎樣衡量士族政治的得失?
3. 貪圖安逸,不願北遷, 導致多次北伐失敗
祖逖是東晉初期的名將, 曾率兵收復黃河以南的地 區,可是得不到朝廷的支 支,結果憂憤而死。
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现象的成因与历史遗留问题
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现象的成因与历史遗留问题作者:王俊翔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27期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华夏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动乱时期,继续沿袭曹丕时期的九品中正选官制,造成士族与寒门的阶级差异,皇权与士族的争端。
在这样的前提上,寒门士子哀怨自己的命运并在诗歌中进行表述,映射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士绅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又不能舍弃寒门阶级的既定利益的矛盾关系与无奈。
本文间接讨论魏晋南北时期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生存情况。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寒门士族历史作者简介:王俊翔,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7.09.351魏晋南北朝中期,由魏文帝曹丕在两汉察举制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九品中正制重蹈覆辙被门阀士族操控。
例如鲍照,陶渊明,左思等作家空有抱负,却因门阀争端,皇权与士族的对立,致才华无法致用。
有鲍照左思之流将悲愁苦闷之情与怨愤不平之气发而为诗,将寒门之士备受压抑的痛苦宣示与世间。
有陶渊明隐居于田园山水之间的田园派诗人隐居避世,等待自身的才华被认可与重用。
一、九品中正制(一)起源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起源于汉武帝元光元年的察举制,他的主要特征是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核选拔人才上报给中央,经过考核后进行任用,但因任人唯亲等问题在魏文帝曹丕时期进行改良。
通过设立大小中正官而又与司徒互相监督的体制,对人才的家世,形状,定品进行品评又对被品评人与大小中正官进行捆绑升迁,客观上杜绝了察举制出现的问题。
(二)问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朝代交替与门阀更替,官员的不稳定程度,选官制度尚未被门阀士族操纵。
但在中期,发展趋向的稳定与被评人与中正官仕途的捆绑,又因拥有推举权的官员多为一品二品,一品二品官员均为新兴门阀阶级,中正官与司徒联合操纵产生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现象。
从推举定品的根本上出发,寒门士子就断绝了进入上品的可能,人才均被控制在士族手里,变相削弱了皇权,引发皇权与士族的争端。
魏晋南北朝:浅析世家大族相关的佃客、部曲、门生、故吏
魏晋南北朝:浅析世家大族相关的佃客、部曲、门生、故吏我们都说有经济基础之后才有上层建筑,今天我们不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上层建筑世家大族,换个角度目光向下,来谈谈在世家大族之下,支撑世家大族统治的几类人群。
提到这几类人群,就让我们先从阶级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实际上可以说整个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阶级都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其核心差异建立在对于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们掌控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和国家的大量财富,这一时期的世家大族是就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
而农民阶级则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人群:佃客、部曲、门生、故吏。
这四类人群是世家大族们统治国家的基础,属于封建社会底层被剥削的广大人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的情况又各不相同,首先,让我们从最具有代表性的佃客、部曲说起。
佃客:外来是客、坐地为主,从租种、佣耕到依附于人是逐步演进的。
提到“客”这个词,我立刻就会想起小学时背诵的一句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作为大学毕业后就离开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人来讲,我认为这种感觉就叫做乡愁。
外来是客,“客”这个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井田制解体后,凡是离开了自己土地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客”。
因此,从战国以来,脱离生产劳动的游士,都被称之为客,或者称为“宾客”。
那些自己土地不够而劳动力有余,于是到拥有土地较多家族那里去佣耕的人,也称之为客;或者说自己已经没有了立锥之地,只好到拥有较多土地的家族那里去租种的佃农,也可以称之为客。
随着这种依附关系的发展,久而久之这些人最终变成了部曲和佃客。
不过凡事都有一个过程,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沦为世家大族的依附农民的。
历史的进程有其过程和规律,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演进的过程。
在两汉时期,很多人尽管出身寒微,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还是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认同。
如西汉时的匡衡,他的父亲就是在田间耕种之人,到了匡衡这一代好学上进,为了保证自己读书,通过被人雇佣耕种的方式来资补自己的日常用度;东汉时杨震、郑玄在当时也都是以编户齐民的身份为大土地所有者佣耕,或者向大土地所有者佃耕土地,并不立刻变成农奴。
论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与国学的关系
论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与国学的关系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虽然在地域上中华大地处于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都有比较好的成就。
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均田制等一系列在我国世上具有极大影响的制度都在这一时期形成。
同时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制度又对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对国学的影响可以与先秦诸子时期相媲美。
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那一时期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
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
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些思想得到了极大且长远的发展。
同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也在我国发展起来了。
这一成就使中华文化更璀璨多彩。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能够取得这些伟大的成就的背后不仅因为有民族大融合等因素的影响促进,更多的原因是由于这一时期我国的世家大族制度形成了。
正是这些士族子弟推动了经济、文化、政治等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的历史文化。
可以说,士族门阀制度推动了先秦诸子、汉代儒学大发展之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又一春。
总而言之。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阀门对我国的国学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关键词:南、北方士族阀门政治经济文化一、士族阀门与政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在我国正式确立了正统地位。
从此大量的儒家子弟能够凭借儒术后的官职,进入统治阶层。
而不是依靠军功获得官职。
到了东汉时期。
逐渐出现了累世公卿的社会现象。
东汉末年。
天下大乱。
在乱世当中,各个割据势力必须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持才能存活。
有些世家大族还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割据一方。
三国时期,统治北方的曹魏实行了“九品中正制”使得世家子弟可以依靠出身获得优越的社会地位与条件,同时参与政权。
而统治者也因为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统治地位得到了巩固。
可以说世家大族与统治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天子必须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持才能巩固统治。
两晋南北朝的氏族门阀制度
两晋南北朝的氏族门阀制度正文编辑氏族门阀制度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个萌芽、形成、充分发展(又称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长过程;我们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把士族制度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
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和科举制度产生的必然性门阀的概念编辑我国古代仕宦显贵人家的大门外矗立着两根柱子,“在左曰阀,在右曰阅”(《玉篇·门部》)。
主人用它来自序本户的功状,阀阅就成了达官贵人之家的一种标志。
因此,在中国古代那些世代为官的人家,又常被人们称为门阀、阀阅、门阀士族、阀阅世家等。
这里所说的门阀、阀阅泛指豪门著姓的门第家世。
宋朝文人秦观《王俭论》:“自晋以阀阅用人,王谢二氏,最为望族。
”两晋南朝,门阀世家垄断政权。
士族制度形成编辑西晋政权以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士族作为其统治基础,士族制度与士族政治得以巩固和发展。
政治上,九品中正制保证了士族的政治特权。
中正只重门第,当时有人写了专门记载士族的族姓家谱,中正就以此为依据评定人物品级,完全不看才德。
这样,西晋政权完全被士族垄断,出现“公门有公,卿门有卿”,高门士族把持政权的局面;经济上,品官占田荫客制保证了士族的经济特权。
士族制度的加速形成和士族门阀政治盛行,也是西晋政治腐朽黑暗的重要方面。
形成原因编辑(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士族制度发展编辑(1)萌芽(东汉)政治: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
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
东晋南朝门阀社会及其解体共68页文档
江南经济的开发
北方流民南迁 西晋末年, 大规模移民总数为30万户左 右,占全国总户数377万户的 十二分之一强,占迁出地区 总户数约60万户的半数。永 嘉以来,北方平均8人之中即 有1人系北来移民。
农业得到显著发展 中原精耕 细作的技术已经传到南方。 水利兴修与农业技术的改进 使农作物品种、产量增加。 交广地区因地气暑热,已有 一岁三数之田。
382年东晋十六国全图
高车
前秦
东晋
北方士族与江东士族的合流
◎相同的社会阶级
◎共同的胡族敌人
勤苦以学中国之书,尚可不须也,况于乃有 转易其声音,以效北语,既不能便,良似可耻可 笑。所谓不得邯郸之步,而有匍匐之嗤者。此犹 其小者耳,乃有遭丧而学中国哭者,令忽然无复 念之情。……曰:此京洛之法也。不亦惜哉!”
1、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皇
室与士族,南、北各士族之间 、中央与地方等存在着错综复 杂的矛盾。
2、高门垄断高官与寒门产
★琅琊王氏 ★颍川庾氏 ★谯国桓氏 ★陈郡谢氏 ★太原王氏
生严重矛盾。
3、豪强地主与农民的阶级
吕
矛盾日趋尖锐。
思 勉
著
侨置与土断
【侨置】东晋政权优 遇南来的北人,在他 们聚居的地方设立所 谓侨州、侨郡、侨县。 侨州郡县沿用北方原 籍的旧名。
陈 557—589
东晋南朝政治大势——东晋
北方大族的南迁与司马睿建立东晋
307年(永嘉元年)九月 ,司马睿以安东将军、都督扬 州江南诸军事的身份移镇建业 (江苏南京),得到琅玡(山 东临沂)大族等北方大族的支 持,才投靠了司马睿。
318年司马睿称帝,是为晋 元帝,都建康,史称东晋。
晋元帝司马睿
东晋南朝政治大势
孙恩、卢循起义
东晋及南朝的士族与寒门
課題2東晉及南朝的士族與寒門考試錦囊可從社會(累世經學)、政治(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君主維護)、經濟(門閥經濟)三方面分析士族形成的原因。
第1章東晉、南朝政權與士族的關係第1節士族的形成與發展(1)累世經學:兩漢尊崇儒術,研習儒家經典成為入仕的主要途徑。
當時一些名師巨儒,或是講學,或是子孫承繼,使其經學知識代代相傳,形成「累世經學」,其子孫、生徒也因其家學而能夠長居高位,「累世公卿」的士族因而漸漸形成;東漢末年袁紹一門的四世三公,弘農楊氏的四世太尉就是當中的典型。
(2)察舉制度:兩漢以察舉取士,向中央政府推薦士子的權力操縱在州郡長官手上,於是徇私舞弊和貪污受賄的情況經常出現,富家子弟和權門士子藉此世世代代地壟斷仕途,久而久之便形成所謂「門第」。
(3)九品中正制:察舉制廢壞後,魏文帝曹丕採用九品中正制選士。
此制的選士程序是先由各州郡的中正官品評士人,然後吏部據品評的結果作為授官的參考。
由於負責選拔的中正官均出身世族,評選人才時往往只問門第,不問才德,於是世家子弟佔盡優勢。
此制為兩晉南朝政權所沿用,士族能一直壟斷政壇高位實與此有關。
九品中正制的影響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房玄齡《晉書•劉毅列傳》語譯:上品官員沒有出身於貧賤之家,下品官員沒有出身於有權勢的大族。
九品中正制強化士族勢力在九品中正制下,士族控制仕途,依照門閥的高低制定出嚴格的等級界限,形成了「公門有公,卿門有卿」的門閥政治。
總之,壟斷性和封閉性是西晉九品中正制的兩個明顯特徵。
前者造成門閥士族與寒門的等級差別,鞏固和維繫了等級森嚴的門閥制度;後者則像一道鐵幕將門閥士族緊緊封錮起來,使之一直享有世襲的政治特權和優越的社會地位。
據張旭華〈試論西晉九品中正制的弊病及其作用〉整理考試錦囊(1)、( 2) 及(5)指岀了士族對東晉政權的維護和貢獻,(3)至(4) 指出了士族掌政的情況,(3)至(7)指出了士族對東晉政權的負面影響。
考試錦囊注意東晉時期,由於皇權需要依靠士族的支持,因此在政治、經濟上都着意保障士族的利益。
南朝皇帝为何任用寒人参要政?侧面解读寒门的崛起、士族的衰败
南朝皇帝为何任用寒人参要政?侧面解读寒门的崛起、士族的衰败南朝寒门阶层代表人物之兴起对当时的军政局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自东晋末年起,长期占统治地位的门阀士族走向衰落,士族依靠父祖之资,“平流进取,坐致公卿”,既多不问政事,也缺乏实际能力,南朝统治者常将实际工作交付社会地位较低的寒门人士,以致实际军政权力逐渐转入寒门人士手中。
寒门人士自身亦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努力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以企图挤入士族阶层。
一些寒门人士还试图不断扩展自己的政治权力,以维护其财富。
宋、齐时期,中书舍人,典签等职权有所变化,其权力逐渐增强,寒门通过担任中书舍人、典签等参与政治。
受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寒门群体获得一定的政治地位后,无不试图挤入士族阶层,并进而争取免除赋役的特权。
一.为什么在南朝时期仕人地位提高且掌握机要1.入仕范围的扩大入仕者广泛分布于南方地区,它一方面说明南方土著人士的兴起,也说明经过东晋宋初以来的多次土断后侨人已定居南方(偶有来自北方者如谭金,则被称之为“荒中伦人”:而梁世南渡的周铁虎则“不知何许人”)。
入仕者可分为文吏和武职两类.从文吏入仕者多是些有文章辞采、知晓诗书、略通章句、孝义廉让、擅长吏事之人,有此类特点者共计15人,占总数的32%, 一般出任为令史、主书、主衣、佐史国臣之类职位,如:贼法兴为仓部令史、阮佃夫为台小史、吕文度为射雉典事、王道隆为主书书吏、华皎为尚书比部令史,等等,这类职位皆为不入流的寒职,若无机遇,一般均终生此职,甚至世代为小吏。
华皎即“世为小吏”,至皎复为尚书比部令史',这是绝大多数从事此类职位寒人的共同命运.以武职入仕者则多为有胆力,好弓马、积累军功之人,统计显示有此类特点者多达28人,占总数的60%,可见由此入仕者之多,同时也说明南朝时期寒人被诸府辟召,主要就是靠武干与军功。
在以武干入仕者中,一部分被召入朝中宫中出任直厢、直阁、细铠主、细铠将、队主等不入流品的寒职,寿寂之、姜产之、王敬则、曹虎、张绍惠等人即是。
东晋及南朝的士族与寒门
東晉及南朝的士族與寒門(參考資料)一、「士族」?(1)毛漢光《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第一章〈名詞標準及研究方法〉(頁1-15)──1. 歷史書中對於兩晉南北朝累世官宦家族的稱呼,儘量意義大同小異,但因角度不同,名詞極不一致:從家門盛貴方面看:『高門』、『門戶』、『門地』、『門第』、『門望』;從身份華貴方面看:『膏腴』、『膏粱』、『甲族』、『華儕』、『貴遊』;從權勢方面看:『勢族』、『勢家』、『貴勢』;從家族綿延方面看:『世家』、『世胄』、『門冑』、『金張世族』、『世族』;從姓氏觀點看:『著姓』、『右姓』;從家門社會地位方面看:『門閥』、『閥閱』;從家族名聲方面看:『名族』、『高族』、『高門大族』;從政治、文化、社會諸方面看:『士流』、『士族』。
2. 用「士族」一詞的原因:一,包涵政治、社會、文化意義,能夠涵蓋累世官宦、門閥社會及家學等內容;二,希望能與歷朝士人政治在名詞上相一貫。
3. 給士族定出客觀可量化的標準:凡累官三代以上及居官五品以上,可視為「士族」。
與「士族」相對的為「寒素」,介於兩者之間的為「小姓」。
父祖皆為六品或七品者、父祖有一代五品以上者,以及遠祖為士族,但該族已趨衰微,間仕間歇者,列為小姓。
(2)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後論〉(頁275)──東漢世家大族和魏晉士族:「東漢著名的宗族,特點是『世』和『大』,即世代承籍和聚族而居。
他們在地方有實力,不論是居官或不居官,社會影響都比較強大。
但是,居官者即令是累世公卿,在朝廷也不一定有很大的實權。
而魏晉士族,其特點是世居顯位。
士者仕也。
只要他們權勢在手,濡染玄風,而又慎擇交游,取得名士地位,就算士族。
」(3)甘懷真〈中國中古士族研究的幾點構想〉(《臺大中國中古近世史研究通訊》第一期,頁3-4)──研究者常用的「士族」一詞為他稱,趙翼所用的「氏族」和史料中常用的「著姓」才是當時人的認知。
這類中古的統治階級的當代名稱是「姓」或「氏」。
要重新探索我們習稱的士族一類人,有必要探討從戰國以來的姓、氏集團成立與發展的問題。
南朝门阀势力衰落和寒门地位上升的演变及其原因探析
南朝门阀势力衰落和寒门地位上升的演变及其原因探析
谭蓉
【期刊名称】《新课程.教师》
【年(卷),期】2015(000)012
【摘要】南朝帝王的出身,均来自寒微庶族,他们凭借军事力量从门阀大族手中夺取最高统治权。
南朝寒门兴起,是南朝皇权强化的基础和结果,作为寒门的对立面,南朝世家大族则成为南朝皇权排斥的对象。
于是门阀士族伴随着自身的腐朽及外来的打击一步步退出了权力中心,门阀政治最终向皇权政治回归。
【总页数】1页(P268-)
【作者】谭蓉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9.1
【相关文献】
1.从谢氏家族文化的改变初探南朝士族门阀制度的衰落 [J], 张晟钦;钟罗庆
2.南朝门阀势力衰落和寒门地位上升的演变及其原因探析 [J], 谭蓉
3.南朝寒门士族政治地位上升之原因探析--政治系统良性运行的客观选择 [J], 戴巍
4.从两晋南北朝士族的婚姻心态看门阀势力的衰落 [J], 刘少虎
5.士族门阀制度在南朝的衰落 [J], 举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晋与南朝
千里船
江 南 的 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
耕细作
开 发
东晋青瓷羊尊
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 南朝十分重视造船,江南已发展产技源自。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
冶 金 ( 灌 钢 法 )
东晋越窑小瓶
影响:使南北经济走趋向平衡,为后世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江南地区的开发推动了各民族融合。
“门阀”:本为“家门阀阅”简称,
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皇帝依赖士族支持。 九品中正制为士族提供政治保障。
②主要特征:
指家族的政治背景。——张帆《中国古 代简史》
《魏书》所载之标准,凡称士族需合 二大条件:其一,累官三世以上;其二, 任官需达五品以上。
政治: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 任重要官职。 经济: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 建立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文化:崇尚清谈和玄学,担任清官。
思考
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魏晋以来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表现?
表现: ①农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 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 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原因: A、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B、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方自身优越的地理条件 D、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02 东晋与南朝
学习清单: 1、了解东晋与南朝的历史演变 2、理解士族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3、南方经济的开发的原因、影响
一、东晋与南朝的更替 东晋——宋——齐——梁——陈
1、东晋
(317-420年)
◎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 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特政治点:士族专权 ◎灭亡:420年,武将刘裕夺 取皇位,改国号宋,东晋政权 灭亡。
4.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學習重心:東晉、南朝士族與寒門的關係建議分析內容:•東晉、六朝士族與寒門的社會關係。
•東晉、六朝寒門的發展與興起。
探討問題建議:•東晉以降,士族在政治和經濟方面有何優勢與特權?•士族與寒門的社會關係如何?•南朝時期士族與寒門的發展情況如何?「漢末喪亂,魏武始基,軍中倉卒,權(權宜)立九品。
蓋以論人才優劣,非為世族高卑。
因此相沿,遂為成法。
自魏至晉,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以才能高低品評人物),而舉世人才,升降蓋寡。
徒以馮藉世資(憑藉家世),用相陵駕,都正俗士,斟酌時宜,品目少多,隨事俯仰,劉毅所云『下品無高門,上品無賤族』者也。
歲月遷訛,斯風漸篤,凡厥(其)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還,遂成卑庶。
周、漢之道,以智役愚,台隸參差,用成等級;魏晉以來,以貴役賤,士庶之科,較然有辨。
」引自(南朝梁)沈約著:《宋書․恩倖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冊8,卷94,頁2301-2302。
王述出身第一流高門太原王氏,「人或謂之癡,司徒王導以門地辟為中兵屬(官品七品清官)」。
引自(唐)房玄齡等著:《晉書․王述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冊7,卷75,頁1961。
東晉御史牛熊遠上疏批評當時的風氣云:「舉賢不出世族,用法註(刑法)不及(觸及)權貴。
」註: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一時期各朝都編纂法典。
曹魏對法律作了重大修改,制定《魏律》18篇,當中新增了「八議」條文,所謂「八議」即皇帝的親族故舊、有功之臣、有能之人等八種人。
若這些人犯了死罪,須上奏皇帝,經特別審議裁定,並可減免刑罰。
「八議」反映了時人把儒家親疏有別、尊卑有等、貴賤有差的「禮」的差別性規範法律化,並充分體現了「舉賢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權貴」。
引自宋司馬光著:《資治通鑒․晉紀十二》(第1版)(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冊7,卷90,頁2863-2864。
探討問題建議(1):東晉以降士族在政治和經濟方面有何優勢與特權?「按魏晉以來最重世族,公家以此定選舉,私門以此定婚姻。
進門之視華族,如冠屨(鞋)之不侔(相等)。
則夫徭役賤事人之所憚(畏懼),固宜其改竄冒偽,自附流品,以為避免之計也。
」引自(元)馬端臨著:《文獻通考․職役一》(台北:新興書局,1960年),冊1,卷12,頁126。
南朝前期有「甲族以二十登仕,後門以過立試吏」之規定。
引自(唐)姚思廉著:《梁書․武帝本紀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冊1,卷1,頁23。
清人趙翼對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門閥政治作出如此的評價,他說:「高門華閥,有世及之榮,庶姓寒人,無寸進之路。
……魏晉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
節引自(清)趙翼著:《廿二史箚記》(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上冊,頁102。
建議討論問題:1.根據資料一,士庶之分起於何時?哪種制度強化了這種分野呢?2.資料一指出魏晉以來,士庶在政治參與方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試以資料二至五舉例說明。
此外,世族還享有哪些特權?3.資料五指出士庶區分、門閥政治帶來什麼社會問題?4.你同意資料六中趙翼就門閥政治作出的評價嗎?試舉例析述。
西晉對朝官佔田蔭客有規定註,東晉稍加修改後採用有關規條。
下面的圖表展示東晉朝官佔田蔭客數量。
註:西晉武帝在滅吳後不久,即頒下了品官佔田蔭客令。
品官按其尊卑(即品第,由第一至第九品)可佔田,蔭親屬及非親屬(即佃客和衣食客)。
官吏無論佔田多少,根據「蔭親屬」的規定,所有官吏和他們的親屬,可免除一切課、役。
參考(唐)魏徵著:《隋書․食貨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冊3,卷24,頁674;王仲犖著:《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上冊,頁151。
世家大族的經濟特權充份反映在莊園上:世家大族可豁免租調和徭役,他們佔地以為莊園,蔭客作為經濟動力;莊園內的奴婢部曲如同莊園主人的私產。
東晉謝靈運在《山居賦》中指出,其莊園擁有大量土地、園林和大片湖沼。
他說:「田連岡而盈疇,嶺枕水而通阡,阡陌縱橫,塍埒交經」、「北山二園,南山三苑」。
參考王仲犖著:《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上冊,頁156-161;羅宗真著:《魏晉南北朝:分裂動蕩的年代》(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1年),頁52-59。
錢穆先生指出,南渡士族不斷開墾土地,「『擅割山林,專利山海。
』,『富彊暫兼嶺而佔,貧弱者薪蘇(本意為木草,即斬柴之意)無託。
』『貴勢之流,亭池第宅,競趨高華。
至於山澤之人,不敢採飲其水草。
』活是一幅封建貴族摹本畫。
」引自錢穆著:《國史大綱》(第三版)(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上冊,頁320。
東晉以來,南渡人士除大族外,還有平民。
南渡後,他們仍依靠大族生活,如為大族耕種、向大族交納地租等。
這些受蔭庇的佃客、衣食客,不須向政府繳稅服役。
《南齊書․州郡志》稱:「時(東晉)百姓遭難,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
」《晉書․山濤列傳附簡子遐傳》曰:「時(東晉初年)江左初基,法禁寬弛,豪族多挾藏戶口,以為私附。
」可見,南渡之大族蔭戶之情況。
參考(唐)房玄齡等著:《晉書․山濤列傳附簡子遐傳》(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冊4,卷43,頁1230;(南朝梁)蕭子顯著:《南齊書․州郡志上》(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冊1,卷14,頁255;何茲全著:《魏晉南北朝史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頁78-79。
建議討論問題:1.高門大族在經濟方面有何特權?試根據資料,並就你所知,加以討論。
2.世族在經濟方面的優勢如何反映他們在政治方面的地位和特權呢?探討問題建議(2):士族與寒門的社會關係如何?你曾否欣賞下圖展示的電影呢?註: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國著名的民間傳奇故事之一。
祝英台是六朝上虞某富豪的獨女。
她女扮男裝,往杭州求學,路上遇到梁山伯,並與他結為兄弟。
二人同窗三年,情誼深厚。
祝英台被父親催促返家,她在離開前向師母吐露真情,又在送別時,假托為妹作媒,吩咐梁山伯到祝家去迎娶。
梁山伯趕往祝家,不料祝英台的父親已將女兒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兩人在樓台相敘,見姻緣無望,不勝悲憤。
梁山伯歸家病故,祝英台聞耗,誓以身殉,馬家迎娶之日,英台花轎繞道至山伯墳前祭奠,霎時風雷大作,墳墓爆裂,祝英台縱身躍入墓中,梁山伯與祝英台化作蝴蝶,雙雙飛舞。
近年,電影界不時重拍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例如由徐克執導,楊采妮、吳奇隆主演的《梁祝》(1994年)。
在《梁祝》電影中,更反映了當時士族喜塗脂抹粉的社會風尚。
圖片來源:潤程娛樂發行有限公司。
建議討論問題:1.資料展示的圖片來自一部電影,該民間故事以哪個朝代為背景?該民間故事講述一對男女的故事。
為什麼他們不能成親呢?這反映了該朝代哪種社會特色呢?2.你認為這個民間故事能否反映當時的情況?「時中書舍人徐爰有寵於上(得寵於宋文帝),上嘗令(王)球及殷景仕與之相知(結為朋友)。
球辭曰:『士庶之別,國之章(典章,制度)也。
臣不敢奉詔。
』」引自(唐)李延壽著:《南史․王球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冊2,卷23,頁630。
「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視寒素之子,輕若仆隸,易如草芥,曾不以之為伍。
」引自《寒素論》,載於(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冊9,卷760,頁4775。
「琅邪王氏所與交遊者,皆屬盛門,門第稍衰者,王族子弟即少與來往。
」引自蘇紹興著:《兩晉南朝的士族》(台北:聯經事業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頁181-182。
宋齊時期,有不少役門、寒人通過賄賂等手段,改注戶籍。
據沈約說,不過「用一萬許錢」賄賂,便可使「昨日卑微,今日仕伍」。
參考(唐)杜佑著:《通典․食貨三》(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冊1,卷3,頁58-59。
下面是東晉南朝一流世家大族聯婚表。
男家郡姓人物娶女家郡姓人物琅邪王氏王凝之陳郡謝氏謝安兄謝奕的女兒王珣陳郡謝氏謝安弟謝萬的女兒王珉陳郡謝氏謝安的女兒陳郡謝氏謝萬太原王氏王述的女兒太原王氏王國寶陳郡謝氏謝安的女兒穎川庚氏庾龢陳郡謝氏謝尚的女兒陳郡殷氏殷顗陳郡謝氏謝尚的女兒殷仲堪琅邪王氏王臨的女兒譙國桓氏桓沖琅邪王氏王怡的女兒穎川庚氏庾蔑的女兒參考朱大渭、劉馳、梁滿倉及陳勇著:《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頁249-250。
南齊時,世族王源註嫁女于富陽滿氏。
滿氏雖自托高平舊族、曹魏大官滿寵之後,然不為世家所承認。
沈約為此上奏彈劾王源稱:「王滿連姻,寔駭物聽(駭人聽聞之意),……請以見事,免源所居官,禁錮終身。
」註:王源是西晉右僕射王雅曾孫,祖和父旨為清官。
而滿璋之,雖家境富有,其祖也曾在曹魏時期任官,但滿氏在東晉沒有顯赫名聲與功績,不為世族所重,故上奏彈劾王源貪圖滿氏家財,玷辱清流士族名聲。
參考(梁)沈約著:《奏彈王源》,載(梁)蕭統著,李善注:《文選》(國學叢書四百種第18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下冊,卷40,頁73。
侯景向梁武帝要求與一流高門聯婚,梁武帝卻以王、謝門第高不合適,拒絕了侯景的請求。
參考(唐)李延壽著:《南史․賊臣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冊6,卷80,頁1996。
「東晉南朝時期的門閥世族特別注重郡望、婚宦和流品,嚴格區別門第的尊卑。
他們特別重視譜牒,以嚴格士庶之分。
政治生活中,世族鄙視武事,認為戎武是庶族寒門之業;社會生活中,士庶不准通婚,否則就是『婚宦失類』;士庶之間還不得同坐交往。
」引自簡修煒等著:《六朝史稿》(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頁285。
婚姻講究門當戶對,門第不等不通婚。
門第血統是高門大族賴以取得特權的方法,國族間為了保持此種優勢,不使門第衰落,於是互相聯親,與庶族劃清界線。
參考羅宗真著,劉煒主編:《魏晉南北朝:分裂動蕩的年代》(中華文明傳真5)(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1年),頁50-51。
建議討論問題:1.寒門如何看待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呢?高門大族又怎樣看待寒門呢?2.寒門用什麼方法來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3.資料六反映了士族間在婚姻方面什麼情況?為什麼他們會選擇這種婚姻模式?(姻親關係對一人的社會、政治、經濟地位與權益有沒有影響?)4.資料七中提到王源把女兒許配給滿氏的原因是什麼呢?沈約為何上奏彈劾王源?5.資料八中侯景想與王謝結姻親關係,你認為他為何有這種要求呢?(王謝有何象徵意義?)梁武帝為什麼拒絕侯景的要求?梁武帝的回應反映當時人對士庶什麼看法呢?試以資料九和十,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6.請你根據各項資料,並就你所知,綜論東晉南朝士族與寒門的關係。
「王子猷(即王徽之)作桓車騎(即桓沖)騎兵參軍,桓問曰:『卿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時見騎馬來,似是馬曹。
』桓又問:『官有幾馬?』答曰:『不問馬,何由知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