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欧阳学文
答:(1)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
(2)关于教育对象:提出“有教无类”其中“无类”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不包括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3)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4)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识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
(5)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联系第8章教学原则与方法)➢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
反,则不复也。”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关于道德修养
➢立志有恒:“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
孔子认为人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
➢自省自克:“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身体力行:“巧言令色,鲜矣仁”,“敏于事而慎于言”,“纳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
➢改过迁善:“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勿惮改”。
(7)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师无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2、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
答:(1)关于教育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关于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的生长下去。
(3)论课程与教材
为完成活动课程,提出“做中学”的教育原则。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
(4)提出教学的五步骤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足以产生问题的资料、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做、验证假设。
(5)提出儿童中心论
杜威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活动作业中心。
3、《学记》阐述了哪些教育思想?
答:(1)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敏,教学为先”。即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教育制度:提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学校管理:主张按照地方建制分别设学。
(3)教学原则(联系第8章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的原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预时孙摩的原则:“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包括四条原则:预防性、及时性、循序渐进和集体教育原则。
➢课内外结合的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课外练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长善救失的原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易,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
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它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贪多、狭窄、自满、畏难。教师只要了解学生这些学习状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生就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启发诱导的原则:“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可谓善喻矣。”引导启发学生,督促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4)论教师
➢提出“师严道尊”。
➢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明确了教师的任务,认为教师是培养人“为长”“为君”之人,即为国家培养有治国安邦能力的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
➢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
人师也”。
➢4教育起源论有哪些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它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法18311902),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主要思想:①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他把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都说成是教育;②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③人类只是在早已存在的教育形式上做了些改进,人类的教育就起本质来说与动物没有不同。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美国,18691947)主要思想:①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②儿童对成人一种出于
本能的模仿是教育过程的基础。不管成人是否意识到或同意,儿童总是在模仿他们的行为。模仿是教育的本质。忽视了教育的有意识性和社会性。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者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1)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劳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社会活动过程,通过教育的传递,让年轻一代掌握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同时延续和发展社会文明。
➢(2)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正是由于劳动,促进了双手的解放,猿脑变成了人脑,并产生了语言和意识。
➢总之,在劳动中既产生了教育的客观需要,同时又创造了教育的可能性条件。因此说,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5(掌握)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实现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