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新模式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

合集下载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农村是国家的基础,农村建设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不仅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乡村公路、供水设施、电力设施等日益完善,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二、新型农业模式的推广和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型农业模式在农村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农业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新型农业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的推广,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农村旅游的兴起近年来,农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许多乡村都通过开展农家游、特色农业观光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

农村旅游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

四、新农村建设的存在问题尽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交通不便等问题。

其次,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素质不高,这也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重视表面工程而忽视实质问题的倾向。

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也呈现出几个明显的趋势。

首先,农民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将会越来越强烈,他们不仅关注经济收入的增加,也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环保性,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

此外,新农村建设将注重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农村人才,推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六、政府角色的变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上,政府在农村建设中主导地位非常重要,但未来政府将更多地发挥引导和服务的作用,鼓励农民自主乡村振兴。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模式。

以下是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的续篇,继续介绍我们国家的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1.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一种基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模式。

主要采用天然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手段,避免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有机农业注重土地保护和生态平衡,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环保农业模式环保农业是一种重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农业模式。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副产品和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环保农业可以减少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并且节约能源。

此外,环保农业模式还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3.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是一种基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农业模式。

它通过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优化土地利用,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土壤健康,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农产品的质量。

4.地下水资源利用模式地下水资源利用模式是一种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农业模式。

该模式主要包括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用水量和水资源保护等措施。

通过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地下水资源。

5.新农村建设模式新农村建设模式是一种综合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模式。

新农村建设模式包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产业和提供农民社会保障等措施。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6.农产品品牌模式农产品品牌模式是一种通过塑造农产品品牌形象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来推动农产品销售的农业模式。

通过建立农产品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此外,农产品品牌模式还可以加强农民的经济地位和农产品的市场定位。

7.生态旅游农业模式生态旅游农业模式是一种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农业模式。

通过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农业景观,开展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活动,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

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

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

三色革命与农业发展
国际学术界提出解决人类食物问题,要开展 绿色、白色、蓝色“三色革命”来改造大农业。
绿色革命
以安全生产,营养、无污染、无公

害产品为特点

白色革命

以生物工程、工厂化为特点

蓝色革命
以开发海洋和内陆水域为特点
蓝色农业
✓ 蓝色农业指利用海域种植或者捕捞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农业 生产,发展海洋农业、海洋种植、海洋养殖和海洋捕捞,开 发海洋食用蛋白。
集约化\高能耗\高效率
(4)替代农业
• 生态农业,自然农业, • 有机农业,生物农业, • 生物动力学农业,科学生态农业 • 肥力农业、腐殖质农业 • 综合农业、生物生态农业 • 持久农业、可持续农业
2、中国农业的变化及方向
(1)农业内涵的发展变化
✓农 业:利用动植物的生命机能,通过人工培 育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白色农业
✓白色农业被称为除植物种植和动物养殖两大块之 外的第三农业,是对微生物资源(主要是利用菌 类微生物)进行工业化开发而形成的高科技农业 ,又称为微生物农业。
✓白色菌丝、白大褂、白色的厂房,所以叫白色农 业。
白色农业的特征及产业
工业型农业:不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可常年在工厂内大 规模生产。
饮料、保健品、医药、能源、材料、 ✓生产内容的变化:食品及原材料、产品加工转化及产
业链、科技服务及旅游 ✓产品需求变化:吃饱→吃好→保健→精神享受。
五谷丰登→以粮为纲→丰衣足食→食品安全、环境优雅、生态良好
(3)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
✓ 棒石→犁→机器→计算机→工厂化(设施农业、沙 漠农业、精确(准)农业
✓ 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输入低; ✓ 人粪尿、动物粪便、绿肥培肥土壤; ✓ 间作、轮作、套作等利用土地资源,保持多样性; ✓ 顺天时,应地利,顺应自然规律。 ✓ 男耕女织,固定农业,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浅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浅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浅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引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了独特的战略选择。

本文将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进行浅论。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是在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面对快速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日益加大的农业生产压力,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决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生态农业的推广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之一是生态农业的推广。

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的品质安全。

中国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加强农业生态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的引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还包括农业科技的引领。

中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全面升级。

农业科技的引领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经营主体的多样化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还包括农业经营主体的多样化。

传统农业模式下,以农民为主体的家庭农场占主导地位,但面临着土地集约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中国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还包括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农业产业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但目前存在着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物流等环节之间的协同不足问题。

中国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协同,构建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结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是在国情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强调生态农业的推广、农业科技的引领、农业经营主体的多样化和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五大增长点

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五大增长点

山东省还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 对农作物的精准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三、乡村产业振兴
山东省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村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山东省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山东省还积 极发展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为农村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四、农村改革发展
山东省在农村改革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措施,激活了农村发展活力。例如,山东省通过开展 土地流转试点,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专业大户或农民合作社,提高了土地利 用效率。
山东省还通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增加了农民的 财产性收入。
名。特色农业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户收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例如, 河北省阜平县的食用菌产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实现了食用菌 的规模化生产,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
增长点二:农产品加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产品为原料,通过加工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我 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涵盖了粮食、油料、肉类、乳品、果蔬等多个领域。 农产品加工业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等方面具有重要
参考内容二
一、引言
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山东省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 年来,山东省政府致力于推进农业现代化、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改革发展,为 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
山东省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通过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 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例如,山东省在农作物种植方面积极推广 节水灌溉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同时也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在科技的不断推动下,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广泛普及,农业产量有了大幅提升。

同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在逐步深化,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不断涌现,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对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构成了威胁。

二、农业面临的问题
1. 资源环境压力: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土地、水源等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过度开发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引发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2. 科技应用不足:尽管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整体来看,农业科技的应用仍然不足。

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传统,缺乏对新
技术、新方法的尝试和应用,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3. 农民收入问题:虽然农业产量在增加,但农民的收入增长却相对缓慢。

这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业生产成本高、农民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农民的收入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4. 农业产业链不完善:农业产业链的不完善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整个链条中的诸多环节存在短板,如仓储物流设施不足、农产品加工能力弱等,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我国农业在取得显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科技应用不足、农民收入问题和农业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推动我国农业向更高层次、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特色农业的模式有哪些

特色农业的模式有哪些

特色农业的模式有哪些?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业振兴,而农业未来出路是特色农业。

山合水易在多年旅游策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特色农业的八种模式。

特色农业的模式一、精准农业精准农业的特点:1、农业规划布局精准,农业项目的安排及分布与资源禀赋特点高度契合。

2、农业生产投入准确,农业生产投入、投入时间、投入方式等每一块土地条件和个体生长各有机体。

3、农业产量准确,农业产量,产量结构和产出时间与市场需求吻合良好。

通过这一系列精确的操作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高土地产出效率,节约流转成本,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生态农业循环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概念在农业中的应用。

它致力于将循环经济应用于农业经济的各个环节。

通过生物的内部循环,实现了生物量的闭环循环,延长了农业生产链,整合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和“风格”的整合。

循环生态农业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的先进农业发展模式。

三、彩色农业彩色农业有三种:1、种植多彩的农作物,如花卉和彩色农作物。

2、同一作物的不同颜色,如彩色棉花。

3、不同颜色覆膜的农业类型。

四、立体农业立体农业主要是在南方丘陵地区,根据地势分布形成不同的种植区域,林业占了立体农业的一半以上。

五、基塘农业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

桑树,种子甘蔗和果树种植在鱼塘的池塘底部。

与鱼塘的组合称为桑吉鱼塘,甘蔗鱼塘和水果鱼塘。

基塘相互促进,是桑集鱼塘中最典型的。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特色,集中在顺德、南海等城市。

六、观光农业观光农业的核心在于观光。

通过引入旅游功能,实现农业和旅游的功能渗透和延伸。

两者的结合不仅实现了农业的发展,也为人们的精神享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

七、互联网农业本质是互联网+农业。

从种植、养殖到销售都引进互联网。

八、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方法,它使用工程技术在相对可控的条件下有效地生产动植物。

设施农业包括设施种植、设施育种和设施食用菌等。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01、什么是神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它不仅要求禁止使用杀虫剂、除草剂和化肥,保护土壤、水源和空气不受化学污染,而且注重农业的生态循环,通过良种培育、农地轮作、合理种植养殖,利用动植物天然的能力和农地的生态循环,预防动植物病疫和农地贫瘠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02、生态农业哪些模式?未来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仅能够得到更多的政府扶持和农业补贴,也会受到市场的欢迎。

下面是农业部总结的10种生态农业模式,供新农人们参考。

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

在我国南方得到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有25万户。

3)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和利用技术,在牧区实施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实施退耕还草,在南方草山草坡区实施种草养畜,在潜在沙漠化地区实施以草为主的综合治理,以恢复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遏制沙漠东进,改善生存、生活、生态和生产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使草地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农业四新工作总结范文(3篇)

农业四新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约束、生态环境恶化、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国提出了农业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战略。

本文将从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个方面,对农业四新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二、新品种方面1. 新品种研发取得显著成果近年来,我国农业新品种研发取得显著成果,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粮食作物为例,我国培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如高产水稻、小麦、玉米等。

这些新品种的推广,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2. 新品种推广力度加大为加快新品种推广,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农业补贴、良种补贴等。

同时,各地农业部门积极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活动,提高农民对新品种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据统计,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周期缩短至5-7年,新品种推广面积占种植面积的70%以上。

三、新技术方面1. 新技术推广应用取得突破近年来,我国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取得突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 新技术培训与推广力度加大为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我国农业部门积极开展新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同时,通过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将新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助力农业生产。

四、新模式方面1.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优化,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为基础、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这种模式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业链延伸,增加了农民收入。

2. 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得到推广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我国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新模式。

这些模式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新机制方面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我国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校、农业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高品质农业发展模式

高品质农业发展模式

高品质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一种以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为主,注重生产安全、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用药和灌溉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2.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它通过合理的种植结构、养殖结构等生态体系,实现农业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还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物质的农业方式,它通过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环保食品的需求。

4.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的精细化、智能化农业模式,它通过对农田的精准监测、分析和调控,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精准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5.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是一种以特色农产品为主要生产对象的农业模式,它通过发展具有地域特色、资源特色、品牌特色等优势的农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特色农业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上是高品质农业发展模式的几个方面,这些模式各有特点和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当地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式,以实现农业的高品质、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升级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发展模式,并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传统农业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种植、养殖和农产品销售模式。

这种模式注重粮食主食的生产,忽视了多元化种植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培育。

传统农业模式在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上存在诸多不足,需要逐步改变。

二、农业产业化模式为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农业产业化模式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通过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整合,实现了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模式注重科技引领和市场导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农业合作社模式农业合作社作为一种集体经济组织形式,能够整合资源、优势互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通过合作社模式,农民能够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集中销售。

四、特色农业模式在“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的政策导向下,各地纷纷探索特色农业模式。

例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特色农业模式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文化内涵,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的亮点。

五、现代农业科技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科技模式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例如农业物联网、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六、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模式“一二三产融合”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旨在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例如农业旅游结合农产品销售、养殖业联合农产品加工等,形成了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这种模式注重产业的整合和协同效应,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路径。

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

十大模式
十大模式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2002年,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专家 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 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 套技术;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 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 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生物互利共生型
该类型利用生物群落内各层生物的不同生态位特性及互利共生关系,分层利用空间,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 率和土地生产力,增加物质生产。这是一个在空间上多层次,在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类型,使处于不同生态 位的各生物类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互惠互利,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实现对农 业生态系统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和生物产品的产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 态效益。生物互利共生型以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强化农田基本建设, 提高单产。该类型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复合型、农作物复合种植型、其他复合型3种类型。
类型
物质多层利用型 生物互利共生型
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 治理型
观光旅游型
物质多层利用型
该类型是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构成的一种良性循环生态模式。在该模式中,通过增 加生产环和增益环将单一种植和高效饲养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系统内做到物质良性循环,能 量多级利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在该系统中一个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环节的投入,废弃物在 生产过程中得到多次利用,形成良性循环系统,从而获得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最大经济效益,并有效防止了废弃 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该类型又可分为沼气利用型、病虫草防治型、产业链延长增殖型3种类型。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我国幅员广阔,跨越众多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带,农业生态经济区划类型多样化。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针对我国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情况,吸收传统农业好的做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使各地区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降低农业成本,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益,并为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如今,中国原生态的农业耕地越来越少,生态环境、生态耕地成为生态资本。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落后地区工业资本、金融资本不足,但在生态资本方面,却具有相当的优势,采用“田忌赛马”的策略,中西部落后地区就具有了比较优势和强大发展的能力。

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实现效率、和谐、持续发展?四川省蓬溪县给出一个漂亮答案:发展效率、和谐、持续的生态农业。

蓬溪县的普通矮晚柚原来5元左右一个,按照生态农业标准和方式生产,现在卖到了98元一对,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而且食品也更加安全,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凸显。

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得外出务工的农民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在优美的环境中,从自己的土地上实现增收,走向美好富裕的生活。

生态农业是绿色经济的一种体现,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坚持“人本自然”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生态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主要的几种农业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主要的几种农业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主要的几种农业发展模式当前我国主要的几种农业发展模式李光考1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传统农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自主经营型农业生产方式,是最传统的也是最重要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保障我国13亿人民粮食安全的主要渠道,是农民的主要收入和生活来源,主要存在于广大农村地区,成本高、效率低、自给性强。

2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是将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或新兴农业生产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为手段,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的生产方式。

现代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但现代农业成本高,技术要求严格。

2.1节水农业发展模式节水农业主要是采取滴灌、喷灌等现代化设施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农业生产方式。

我国地域广阔,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约2万亿立方米,地下水约0.8万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拥有量仅相当于世界的1/4,居世界第109位,特别是西北等内陆地区常年降水少、河流断流、沙漠化严重,水资源更为紧缺。

2.2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回收废弃物为基本特征,采取“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资源重复利用方式,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邓旭先,2011)。

循环农业应用比较普遍的主要有四种模式:一、以沼气为纽带的资源利用型发展模式;二、以资源减量化为主要环节的节约型发展模式;三、以“种、养、加”循环模式为特色的生态型发展模式;四、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企业主导型发展模式。

2.3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依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遵循生物生长规律,因地因时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农业生产。

80年代国家就提出要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保障食品安全,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在一些地区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和推广,培植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如:立体混合型、资源循环利用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型、资源开发型、综合全面建设型和院落生态系统型6种主要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知识:生态农业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生态农业知识:生态农业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生态农业知识:生态农业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尤其是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

这时,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为“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一、生态农业的定义及发展趋势生态农业是指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农业经济高效、资源节约和生态安全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高效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强。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利用资源:生态农业善于利用宏观生态系统的循环功能和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能源、土壤、水等资源,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注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保,通过合理规划、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等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生态农业通过机械化、良种育种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经济的高效率、高产量、高质量的生产。

4.培养创新意识:生态农业注重人才培养,通过科研、技术骨干培养等手段,提高农村人才的创新意识和素质,不断创新发展。

二、生态农业的优势及价值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畜牧业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并举,具有以下几点优势和价值:1.优化资源配置:生态农业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育种、生态修复等措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和循环性,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2.促进农业效益:生态农业引导了农业经济的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改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绿色环保,通过科技支持、技术引领等手段,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善了生态环境。

4.增强农民自主性:生态农业注重农民的积极性,通过加强农民管理和培训,使农民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型发展需求,实现了农民自主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5.持续推动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和升级,为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村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农村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农村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家对于农村发展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同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逐渐渗透到农村发展当中。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发展模式农村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同时兼顾农村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农村发展模式有着多样性,既有传统的大农业模式,也有以特色农业为主的小农业模式。

然而,传统的大农业模式往往由于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和高能耗技术,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相比之下,特色农业模式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危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个层面,它要求经济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并且不破坏生态环境。

在农村发展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表明,我们不能牺牲农业生态环境来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是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农村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农村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是国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发展良好,才能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可持续发展也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原则和指导。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农村发展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保持平衡,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农村发展模式的转型为了实现农村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需要对传统的大农业模式进行转型。

首先,要加大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广科学种植、无污染农产品等技术,减少对化肥农药和高能耗技术的依赖。

其次,要鼓励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五、农村扶贫与可持续发展农村扶贫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点任务,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应该贯穿其中。

农业现代发展十大模式

农业现代发展十大模式

• 6.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并没有给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带来有益影响。
• 搜土地网站专家认为,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 却只有10%,这一事实反映了中国农业经济十分落后,创造的价值非常低。只有 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中国经济才会快速发展,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之一。而如何解决中国农业发展模式,如何提高农业产业价值,如何使农村走向 城镇化。从目前实践看,切实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 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绿色农业
含义: • 一是在农业生产中,注意对环境保护、资源的节约利用,
把农业发展建立在自然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 • 二是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各类农产品
• 体现形式—— 产地环境、生产过程、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 关标准,有毒有害物 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 围内,其生产允许使 用高效低毒农药和化 学肥料
(5)农业基础建设薄弱,保障措施差 耕作、灌溉、排涝等等
(6)土地质量下降
(有机质3% ↓ 0.5%、盐渍化) 每隔10年,大米蛋白质下降1%
耕作层已有开垦初期的80CM下降 到现在的20CM
2、软件问题
•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导致就业压力加大,影响社会稳 定;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制约了科技推广
• 13亿人吃饭、9亿农民致富、5亿劳动力就业问题 • 小麦、肉类、稻谷、棉花、茶叶、油菜籽第1位;玉米第
二;大豆第四位
1、农业现状
• 近些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把三农问题放在首位,这说明党中央、国务 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国家每年对农业投入很大,但效果并不明显, 我国各级政府也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但是始终没有一个有效的发展模 式。因此,十几年来三农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也没有形成一个 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 却是极其落后的。截至2012年,占中国人口47.4%的农村人口,其收 入还不到城镇居民的1/3,并且其中1/7左右人口还属于贫困人口。

十种生态农业模式

十种生态农业模式

十种生态农业模式伴随着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土壤大面积污染以及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如今,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未来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仅能够得到更多的政府扶持和农业补贴,也会受到市场的欢迎。

以下是十种生态农业模式,总有一款适合你。

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

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1. 引言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农业产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从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已经在农业领域初步形成。

2. 新产业2.1 食品加工产业食品加工产业是新产业中较为常见的一个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食品加工产业就是为了满足这个需求而产生的。

传统的食品加工产业主要是以食品加工厂为主体,而现代的食品加工产业则更注重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

比如最近几年出现的智能加工生产线,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2.2 食品安全检测产业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检测产业也逐渐发展壮大。

食品安全检测产业主要是为了保障人们食品的安全,通过对食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加剧,食品安全检测产业将会越来越重要。

2.3 农业物联网产业农业物联网产业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一个产业,主要是针对农业生产环节中的物联网需求而产生的。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土壤、气象、水质等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农业的精细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农业物联网产业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的产品溯源服务,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新业态3.1 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指将农业与旅游结合,通过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活动,从而实现农业多元化和经济增长。

休闲农业主要是以农村旅游为主,结合当地农民的特色产业和农产品,为游客打造愉悦、放松的农村生活体验。

这种新型的农业业态,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提高了农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内涵。

3.2 农村电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农村电商逐渐兴起。

农村电商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连接农村产品和消费者,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新的渠道。

农村电商的出现,使得农村产品的销售不再局限于当地范围,可以打破地域限制,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效率。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第一章引言 (3)1.1 政策背景 (3)1.2 政策目标 (3)第二章农业现代化 (4)2.1 精准农业发展战略 (4)2.1.1 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2.1.2 推广精准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4)2.1.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4)2.1.4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4)2.2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4)2.2.1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2.2.2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抗病抗逆能力。

(4)2.2.3 发展生物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4)2.2.4 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4)2.3 农业产业升级与优化 (4)2.3.1 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2.3.2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4)2.3.3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2.3.4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挥地区优势,实现农业差异化发展。

(4)第三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3.1 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建设 (5)3.2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5)3.3 农村能源与信息化建设 (5)第四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6)4.1 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 (6)4.1.1 土地确权 (6)4.1.2 土地流转 (6)4.2 土地整治与节约集约利用 (6)4.2.1 土地整治 (6)4.2.2 节约集约利用 (7)4.3 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建设 (7)4.3.1 土地市场体系构建 (7)4.3.2 土地市场政策支持 (7)第五章农村金融创新 (7)5.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7)5.1.1 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布局 (7)5.1.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8)5.1.3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 (8)5.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8)5.2.1 农村信贷产品创新 (8)5.2.3 农村金融科技应用 (8)5.2.4 农村金融与其他领域融合 (8)5.3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 (8)5.3.1 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8)5.3.2 加强农村金融风险防范 (9)5.3.3 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9)第六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9)6.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9)6.1.1 制度目标 (9)6.1.2 制度内容 (9)6.1.3 制度实施 (9)6.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9)6.2.1 制度目标 (10)6.2.2 制度内容 (10)6.2.3 制度实施 (10)6.3 农村社会救助与福利制度 (10)6.3.1 制度目标 (10)6.3.2 制度内容 (10)6.3.3 制度实施 (10)第七章农村扶贫开发 (11)7.1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11)7.1.1 交通基础设施 (11)7.1.2 水利基础设施 (11)7.1.3 能源基础设施 (11)7.2 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 (11)7.2.1 产业扶贫 (11)7.2.2 就业扶贫 (11)7.3 教育扶贫与卫生健康扶贫 (12)7.3.1 教育扶贫 (12)7.3.2 卫生健康扶贫 (12)第八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12)8.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12)8.1.1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2)8.1.2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 (12)8.1.3 保护农村生物多样性 (12)8.1.4 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意识 (12)8.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13)8.2.1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3)8.2.2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13)8.2.3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13)8.2.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13)8.3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广 (13)8.3.1 循环农业模式 (13)8.3.3 生态观光农业模式 (13)8.3.4 精准农业模式 (13)第九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9.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9.2 村民自治与民主管理 (14)9.3 农村风廉政建设 (14)第十章政策实施与保障措施 (15)10.1 政策宣传与培训 (15)10.2 政策监督与评估 (15)10.3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15)10.4 政策协调与协同推进 (15)第一章引言1.1 政策背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新模式—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农业问题专家、原国务院进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认为:农业结构调整不仅仅意味着少种粮食多种菜,要是如此免不了出现新的供求不平衡。

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高达2.5亿亩,总产量4.4亿多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6%,依照那个数据我国人均占有2分菜地,每年要吃掉350公斤蔬菜;但是依照城调队的资料,去年人均只吃120公斤,除了一部分加工和出口的蔬菜外,更多的菜烂在农民的地里。

因此,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要放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以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进展特色农业(在平原区进展名优特农产品种植业,在山区进展经济林,在牧区进展名优畜牧业产品,在低洼水区进展水产养殖业,在城郊进展肉禽蛋奶养殖业)和生态农业,因地制宜使农、林、牧、鱼、副业全面进展,把开发利用资源、爱护生态环境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进展;加快进展水果、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棉花和水产品等具有传统优势的名优特产品生产,加快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步伐搞好生态林建设,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特色农业是指凭借各具特色的农业资源,独特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手段,开发出具有区域特色和较高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并进行产业化生产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在这种生产经营模式中,特色农业资源是基础,特色农产品生产或加工是依托,特色农产品是核心,而农产品市场是实现价值的重要场所。

现在的特色农业包括立体农业、空中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彩色农业、三色农业(绿色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海水农业、草地农业、沙漠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高优农业)等。

对特色农业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发达国家。

我国探究与实践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方向为特色农业的进展模式及国外特色农业的进展经验。

特色农业的出路在于产业化经营,即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化治理。

要实现规模和品牌两手抓,有规模没品牌不行,有品牌没有规模也不行。

农产品和工业品一样,也需要打出自己的品牌,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以幸免分散种植、小规模经营、低水平重复造成的弊端。

以名优特新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牛羊肉、奶、水产品和优质水稻、优质专用小麦、加工专用玉米、优质大豆、优质棉花为重点,采取一个产品制定一个规划,确定一些重点生产区域,建立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选择一批龙头企业,推广一系列配套技术,扶持进展壮大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区,引导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

一、国外的特色农业1、美国的生物农场近年来,美国出现了一种新型农场——生物农场。

这种农场有两大特点:一是实行生物动力学的耕作方法;二是由社区居民交钞票入股兴办,农场定期分配产品。

这类农场的规模一般较小,但机械化程度高,所经营产品的品种也专门多,全是新奇无污染的农产品。

在生物农场的耕作中从不使用化肥,仅使用专用有机肥。

这些有机肥是将畜禽粪便、人类粪便和绿肥、剩饭剩菜等混合在一起,加上催化剂后发酵所形成。

许多农场主认为,对农作物施用如此的有机肥,不但能给农作物增加营养,而且能爱护土壤和农作物的内在生命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杀虫剂在生物农场中是绝对禁止的。

经营者的理论依照:大自然给农作物安排了和谐的生态环境,田园里既然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就会吸引各种各样的昆虫。

它们按照大自然的安排,可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生生死死,互有制约。

假如对农作物使用杀虫剂,不但对环境和农作物污染严峻,而且还往往会破坏自然界的平衡。

因此,这些生物农场着力于对病虫害的预防,通过增加土地的营养,协调土地素养与农作物之间的关系,培育和引进抗病虫害的品种等等,使农作物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如此农作物的病虫害就不是个突出的问题了,不使用杀虫剂也能获得丰收。

由于使用生物动力耕作法,生物农场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备受人们的欢迎。

每年春耕之前,社区居民就向这些生物农场的农场主交款入股,然后,每星期两次到生物农场取回供应给自己的蔬菜、禽蛋等农产品。

尽管有的居民要驱车45分钟到生物农场取菜,但他们认为能够获得这些新奇、无污染的农产品是专门值得的。

正因为如此,生物农场越办越兴盛。

2、以色列的节水灌溉以色列全国有2万平方公里面积严峻干旱缺水,年降雨量仅20-500毫米,全年无降雨期长达7个多月。

然而世界一流的节水灌溉技术,却使以色列如此一个严峻缺水的国家赢得了欧洲“冬季厨房”的美名。

水是以色列政府进展农业优先解决的大问题。

为解决那个问题,政府投巨资进行了大规模水利建设,先后修建输水渠300多公里,铺设输水管线4200多公里,将北部水源输送到南部,直至沙漠深处,并将地下水的抽取系统联成网,年供水量达14亿立方米以上。

与此同时,以色列政府还下大力气开发新的水源和进展节水技术,积极资助利用高科技完成废水循环利用工程,使新技术设施不断更新问世,目前该国都市废水利用率达70%。

滴灌、喷灌系统等新型节水技术已是第四代、第五代,完全由计算机操纵,依照土壤的吸水能力、作物种类、作物生长时期和气候条件等定时、定量、定位为农作物供水,不仅使水资源利用率达85%以上,耕地面积由1949年的16.5万公顷扩大到目前的45万公顷,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3、荷兰的设施农业荷兰的农产品出口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其中蔬菜、鲜花、奶酪等均居世界出口第一,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额的1/4。

该国农业的骄人成就归功于高水平的教育、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工厂设施技术的应用和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农业协会、农业合作社和农民联合会)。

荷兰农业中最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设施农业的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

荷兰设施农业有以下特点:一是规模大。

一般都有上千平方米,最大可达一两万平方米。

二是设备先进。

水、温、光调节全由电脑操纵,收获量、治理情况、收获日期、分级标准全部输入电脑。

三是专业化程度高。

每个农民或农场只从事一种产品的生产。

四是与市场联系紧密。

生产以效益为目的,每天生产多少产品,出售多少产品都提早与批发市场衔接。

每个农民投资多少,建多大规模,生产什么产品,完全由农民依照市场情况自己决定,政府不予干涉。

五是重视质量和信誉。

农产品运到交易市场前要严格分级、包装,还要提供产品生产过程的全部情况(包括育苗、移栽、治理、收获、运输等)。

4、日本的“农业公园”目前,日本各地正在悄悄兴起一种新的公园——农业公园,其中最为新奇的是距东京200公里以外的江永崎农业公园——南瓜森林。

南瓜森林的第一大特点是“野”。

它远离大小城镇,四面全是山林野地,空气中透着草木的气息,与都市里混杂着沥青、油烟的空气完全隔绝,置身其中,令人顿时感到全身爽快。

第二大特点是“洋”。

南瓜森林非日本固有,而是一位名叫久门渡的农家弟子在对南欧考察多年后,依照南欧田园风光而创立的。

这座27万平方米的园子,处处都布满着浓郁的南欧风情。

农业公园内,黄灿灿的油菜园、古老的风车、优美的欧洲民乐合奏出南欧风情曲,使人产生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受。

第三大特点是“学”。

当人们尽情呼吸了清新的空气、巡游过“土”、“洋”结合的农业公园之后,还能够到园内的西式食品教室,在老师的指点下学个一招半式。

农业公园最大的好处确实是旱涝保收。

首先它是以农业为主题的,而且又建在远离城镇的农村,因此公园内可依照当地的气候条件制定种植打算。

在适宜观光客巡游的春夏秋三季,自然会有一笔不小的门票收入,而公园内精心点缀的经济作物的自然生长也不受阻碍。

二、我国的特色农业1、立体农业:立体农业是利用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刻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组装、科学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优生产系统。

福建省建瓯市吉阳镇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他们科学运用夏莲——秋稻——冬、春菜种植的时刻差,在同一地块利用它们的空间分布不同,充分发挥了立体农业的功效。

该镇每年种植莲子5000-10000亩,除少量留种外,其余全部种两季水稻,冬、春又种上蔬菜,取得了专门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湖北省京山县近年来,在全县50个村办起了立体农业生态基地,实现了“山上种果种草,山坡养羊养牛,山下养猪养鸡,水面养鸭养鹅,水中养鱼养虾”和“麦-瓜-稻”、“麦-菜-棉”,“鱼稻共生”等立体循环模式,使50个村迅速脱贫致富。

2、空中农业:“空中农业”是都市居民利用都市垃圾,在居室的阳台上种花卉,在楼顶上种蔬菜、水果或建池养水生植物、养鱼,或在楼上腾出房间养畜养禽。

“空中农业”由来已久,只是近几十年来才把它提高到重要日程上来。

1959年美国一位园林建筑师设计建一个“空中花园”取得了专门好效果。

这对实施“空中农业”是一个专门好的启发。

重庆市在楼顶上造锯沫田,种植蔬菜瓜果,既绿化美化了环境,又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检测显示:通过绿化的楼顶房间的室内温度,冬天升高3-5℃,夏天降低3-5℃。

河南邓州市一教师在楼上房间里饲养万只小鸡,并在楼顶种反季节蔬菜,年收入达2万多元。

而像如此的“空中农业”专业户,目前邓州市内就有近百家。

3、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指处在大都市及其周边的地区充分利用大都市提供的资本、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并紧密服务于都市的现代化农业。

都市农业是一种与都市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紧密相关的农业现象,是都市经济进展到较高水平常农业与都市、农业与非农业等进一步融合过程中的一种发达的现代农业。

都市农业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农业形态,具有城乡融合性、功能多样性、现代集约性、高度开放性等特征。

都市农业的特点是利用都市工业和科技优势,进展农林牧副渔业,建立农副产品基地,保障都市供给;在市区保留和建设一定的绿地,在城郊地区建设森林带或“绿色生态爱护圈”,以改善都市生态环境;进展家庭农业,利用庭园、阳台、空地种植花草、果树、蔬菜,以及进展养殖业等。

4、观光农业(旅游农业)。

是一种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特色农业,这种新型农业通过进展具有特色的农林牧渔等产业,吸引人们前往观光。

如此既促进了农业的进展,又能增加旅游收入。

它结合农业的产业化进展与旅游景点、旅游方式的开发,让农业进展成为旅游景点的一部分。

如此,游客除观赏旅游景点之外,更能够挥竿垂钓、亲手摘食水果和蔬菜,真正接触大自然,尽情享受休闲时刻。

其次,观光农业能够扩大该地区的阻碍力和知名度,增加农业公司和旅游公司的无形资产。

另外,观光农业能够充分发挥景点的区域自然地理优势,以游带农,以农促游,农游互补,建起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农业。

随着世界都市化速度的加快,在繁闹都市居住久了的市民,越来越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