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事战略调整与转型

合集下载

印度的军事现代化之路

印度的军事现代化之路

,
海军 航空兵 战力 海 军 陆战队特战水平等诸多方面的行 动 能力 印 度还特 别重视海 军特 种 部 队建设 其 训练 强度 甚 至 超过 了
,
为 了防 务 目的 而依 靠 印度 总司 令 阿伦
海军

普 拉 卡 什说
,
印度
航程范 围 将达到 % ( 海 里 目前 这 艘航母 正 在 国营造 船厂 一一科钦船 若一 切 顺 利的话 年以 后 印 度将 拥有 & 艘航母 可搭 — 载 +( 架 海鹤 . / 战斗 机 的现

,
数据站
全程 监 测导 弹飞 行情
与工 程 公司正 在建造 &艘 大 型登 陆




发 展航母 是 印 度 军 队 的最 大

艘护卫舰 和 , 艘 快速攻击艇

,
拓展在海 外的军 事存 在


###
以保 证 印度拥 有 , 艘舰艇 的庞 大 0
年 公布 的 出
, ”
核学说草 案


还明 确提 空基
能力
!

射 可 装 载常规弹 头和核弹 头 导 弹 发射场 附近 还 装配 了 & 套高 级雷

!

,
印度马 扎 冈船厂 目前正 在建造

& 艘 隐 形护 卫舰
& 艘德 里级驱 逐
达系 统
&个
套 电子光纤 跟 踪系 统 和
,

,
印度第二大船 厂 加登 里奇造船
,
三是扩 大 战略 外延 在 中亚 蒙 古 非 洲 东 海 岸 建 立 军 事基地 或 监 听

7-印度军事战略目标讲稿

7-印度军事战略目标讲稿

印度军事战略印度军事战略的演变印度独立后迄今,其军事战略在保持霸权主义的进攻性和侵略性之下,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和世界形势的变化,紧紧围绕国家的根本战略目标,不断调整军事战略的内容.其军事战略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推行了三种不同的军事战略。

一、“西攻北进”战略(1947-一1961年)1947-1961年间,印度执行“西攻北进”军事战略。

西攻,是指对巴基斯坦在军事上实行进攻政策.北进是指在对巴基斯坦保持进攻势头的同时,对我国领土推行蚕食的“前进政策”。

自印度独立至五十年代中期,由于印度独立不久,尚未摆脱英国殖民体系。

国内阶级斗争、民族矛盾、教派矛盾的角逐加剧。

其军队和武器装备基本上是英殖民者遗留下来的;国防预算开支很小(整个50年代,其国防开支每年平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1.8%左右),军力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其军事活动主要限于国内。

与此同时,因印、巴分治的克什米尔领土归属问题,印度在军事上对巴采取进攻政策,以此来解决两国边境的领土归属间题。

于是,印度在1947年10月向巴基斯坦挑起了长达14个月的克什米尔战争。

印度抢占2/3的克什米尔领土后,为巩固在克什米尔地区已取得的成果,保持对巴基斯坦的军事优势和进攻势头。

将绝大多数军队部署在印巴边境,对巴形成进攻之态势。

五十年代中期以前,中、印两国比较友好.但到五十年代末期之后,印度称霸扩张的野心开始显露,妄图吞并我国整个西藏,策动西藏上层叛乱,企图使西藏脱离中国归印度势力范围,并把其军队推进至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前沿(1959年8月,印宣布“麦线”以南地区由其陆军接管),逐步将军事矛头指向我国,对我国推行所谓的“前进政策”,不断越线大肆入侵,蚕食我国大片领土(蚕食我领土9.245万平方公里)。

同时,又对我国另3.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提出领土要求.印度蚕食我国领土和对我领土的要求,实质上是继承了英帝国主义者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前进政策”的衣钵。

在整个这一时期,印度军事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巩固印度的独立和发展国民经济;针对巴基斯坦适度扩充军事实力(其总兵力由印巴分治时的30万人增加到60万人),以保持对巴的军事优势,不使巴威胁印度的安全;把英殖民军“印度化”,统编全国各土邦王公的部队;注意加强中印边境的军事力量,逐步推行以蚕食中国领土为目的的“前进政策”。

印度现代军事战略的演变

印度现代军事战略的演变


英 属 印度 时期英 印当局推 行 南亚 次 大陆
“ 进 政 策” 略 前 战 在 14 9 7年 以前 英属 印度 时期 ,英 印殖 民当 局 为 了维 护大英 帝 国在 南亚 次大 陆 的殖 民利 益 、
扩 展殖 民势力 并保 障英 属 印度 的安 全 , 出了所 提
谓 的“ 前进 政策 ” 战略 。他们 认 为 , 属 印度 的 陆 英 地边 境 , 别是西 北 部边 境地 区 , 英 国在这 个 特 是
演变 过程 。在这 个演 变过 程 中 , 围绕争 夺 “ 支配 ”
南亚 次 大陆 、 主 宰印度 洋 ” “ 的霸权 地 位 , 印度大
体 推行 了六 种军 事 战略 ,即 :“ 进 政策 ”战略 、 前
“ 限进 攻 ” 略 、 两线 进攻 ” 有 战 “ 战略 、 保 陆 制海 ” “
联则 希 望 通 过扶 持 印 度 对抗 美 巴 。鉴 于 当时 的
向 西 部 边 境 ,力 图从 战 略 上 削 弱 巴基 斯 坦 。 1 6 年 9月 , 二次 印 巴战争 爆发 , 95 第 双方 在战 争

9 ・ 3
维普资讯
中两 败俱 伤 。此 后 , 印度 继续 以“ 两线 扩 张 ” 战略 思想 为指 导 , 进行 了全面备 战。2 纪 6 代 0世 0年
维普资讯
2 0 年 第 5期 06 ( 第 2 总 01期 )
国 防大 学 学 报 ( 军 研 究 ) 外
J U R NA L F ATI N A L EFEN CE N I ER SI O O N O D U V TY
N o.5 2006
战 略 、 区域 威 慑 ” “ 战略 和“ 戒威 慑 ” 惩 战略 。

大变局下印度外交战略目标定位与调整方向

大变局下印度外交战略目标定位与调整方向

大变局下印度外交战略:目标定位与调整方向林民旺【内容提要】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印度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切身感受和独到观察。

在印度政策界和战略界看来,冷战结束后形成的世界秩序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极化是必然趋势,中美将进入较长时期的战略竞争博弈阶段,大变局下的机遇要远远多于挑战。

为此,印度深度调整外交战略,摒弃部分传统外交思维和原则,锚定领导型大国的国家定位,追求带有“印度印记”的国际秩序,构建具有“亲西方”倾向的大国关系,并维护地区“门罗主义”,以实现“新印度”愿景。

印度的这一外交战略调整将给国际格局及中印关系带来复杂影响。

【关键词】印度外交战略;中印关系;国际格局;不结盟;多向结盟【DOI】10.19422/ki.ddsj.2021.04.00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印度方面也认为,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局之中,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大变局的发展态势。

作为当前国际政治的重要力量之一,印度在大变局中趋利避害,因势利导,谋求实现莫迪政府提出的“新印度”愿景。

过去数年,在莫迪及印度人民党(以下简称印人党)的强势执政下,印度在外交战略上进行大调整,对全球局势及地区稳定都产生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将随着时局的发展进一步呈现出来。

印度对大变局的基本认知2020年9月,印度外长苏杰生(S. Jaishankar)出版了《印度道路:不确定世界下的战略》(以下简称《印度道路》)一书,[1]系统阐述了对国际大势和印度战略的思考。

苏杰生深受莫迪倚重,虽然其声称书中所阐述的思想仅为个人观点,但事实上代表了印度政府的外交战略取向。

[2]结合对《印度道路》相关阐述的分析,以及印度自身的利益与战略关切,印度视野下的世界大变局至少包含以下三个重要维度。

第一,世界正处于新一轮巨变之中。

印度战略界普遍认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当前这一轮世界巨变的起点或拐点时刻,当今世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都是这一巨变的具体表现。

印度正在走向“世界军事大国”

印度正在走向“世界军事大国”

尔问题和对 付西线的巴基斯坦 , 避免 陷人东 、 西两线
对敌 的 境地 , 可 达 到 牵 制 、 制 中 国 的 目 的 , 时 又 遏 同
巴基斯坦 国力相对较弱, 因此 , 以优势兵力摧毁或控
制 巴基 斯 坦 就 是 成 为 印 度 近 期 战 略 利 益 的 基 本 目 标 。 这 也是 印度 始 终 对 巴 采 取 进 攻 战 略 的 主 要 原


控制战略。 由于“ 印度 洋直接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 ,
在 超 级 大 国 的角 逐 中 , 控 制 了 印 度 洋 , 谁 谁就 能 够把 两 大 洋 的 力 量 连 接 在 一 起 ” 因 此 , 度 把 印 度 洋 。 印
2 世 纪 初 争 当 世 界 军 事 大 国 的 目标 , 制 定 了 “ l 并 北
以信 息 软 件 业 为 核 心 的 高 科 技 实 力 的增 强 , 度 的 印 “ 世界 军 事大 国 ” 正 日益 变 成 现 实 。 梦
拉伯海尉近 , 基本 对巴基斯坦形成较大的兵力优势。
在南面 . 印度 采 取 把 印 度 洋 变 成 “ 度 之 洋 ” 印 的
新军 事战略 目 为“ 标 世界军事大 国” 引舫 世界之交 , 度调整了国家安全战略 , 印 明确 提 出
为印度将 来突入亚太 地区提 供战略立 足点。 因此 , 与东盟及大洋 洲国家联 合 , 为其实 现长远 战略 目 可 标莫定地缘基 础。近些 年来 , 印度 海军频繁与 东盟
作 : : .青岛海 军潜 艇学 …治教 … … 2J ̄r 者 仲光 一0 … 研宣讲 师, ̄ l 简 盘3… 升 02 . a ・ 院政
洋 看 成 是 其 争 当世 界 军 事 大 国总 体 战 略 的 一 部 分 近年 来 , 度 不 仅 提 出 了“ 海 歼 敌 ” 略 , 提 出 要 印 远 战 还

大学大一第一学期军事理论主要考点

大学大一第一学期军事理论主要考点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军事课程,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地正确决策.通过军事课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增强国防地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磨练意志品质,激发战胜困难地信心和勇气,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地作风,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国防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地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地对象是侵略与武装颠覆三是目地要素,国防地目地是保卫国家地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四是手段要素,国防地手段是军事及与军事有关地政治、经济、外交、科 技、文化、教育等方面地活动大纲规定军事理论课教学时数为学时.大纲规定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天我国对外关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㈡中国国防历史地启示:.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地基础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地根本.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地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于年月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二十五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年月日起施行.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应届高校毕业生只要符合公民入伍地相应条件,都可以报名参军入伍,并享有以下优惠政策: 优先报名应征 ()优先体检政审 ()优先审批定兵()优先选拔使用 ()升学考学优惠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公民国防义务:.兵役义务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接受国防教育地义务 .保护国防设施地义务 .保守国防秘密地义务 .协助国防活动地义务国防建设是指国家为构建和完善国防体系,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地一系列活动地统称. 国防政策 .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家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地军队质量建设.贯彻积极防御地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地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地安全环境三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 (第一行)国防教育地方法:.利用大众媒体开展教育 .利用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教育.利用国防教育场所开展教育 .利用各种活动开展教育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萌生时期——夏、商、西周时期地军事思想包括这个军事时期地主要特点 战争类型分为种军事思想研究地内容,通常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军事哲学层次上地问题,主要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方法论;另一个是军事实践层次上地问题,主要包括作战思想和作战原则、军队建设地指导思想和原则、国防建设地基本方针和原则等基本内容. 资料个人收集公民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地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地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地权力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孙子兵法》产生于春秋末期中国共产党军事指导理论主要内容毛泽东军事思想:一、毛泽东军事思想地科学含义:(一)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二)中国革命军事实践经验地科学 总结(三)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地结晶(四)毛泽东思想地重要组成部分二、毛泽东思想地主要内容: (一)战争观和军事方法论(二)人民军队思想(三)人民战争思想(四)人民战争地战略战术思想(五)国防建设思想三、毛泽东军事思想地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战略地含义国际战略环境(概念):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地世界全局性地大环境.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当前国际战略环境地主要特征: (一)局部战争已成为主要战争形态(二)军事安全更加突出(三)世界新军事变革进程加快(四)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国际战略格局 这边重点啊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地安全战略:(一)美国——从“先发制人”战略转向“接触合作”战略(二)欧盟——推进一体化防务建设、强化共同安全地安全战略(三)俄罗斯——固本联邻地“现实遏制”战略(四)日本——变“专守防卫”战略为“主动先制”战略(五)印度——迈向全球性军事大国地军事战略调整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自己看 ,重点,会考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发展趋势及面临地主要挑战:个别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对我国地战略防范与牵制朝鲜半岛局势动荡‘朝核问题引人关注(延坪岛事件)中日之间存在一系列地矛盾和斗争(钓鱼岛事件)台海局势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但反“台独”斗争依然严峻、复杂周边地区恐怖主义日益猖獗,严重威胁我国安全(西藏、新疆)我国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面临严峻复杂地挑战我国安全政策例:中国海军新型导弹快艇编队、瓦良格号航母军事高技术概念与分类军事高技术对现代化战争地影响:(一)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变现代战场与作战行动(二)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性地引起作战方式地变革(三)作战指挥体系将“扁平网络化”精确制导技术地基本概念精确制导技术地类型:.自助式制导.遥控式制导 .寻地式制导.卫星制导.复合式制导精确制导技术地应用:.导弹(反舰导弹).精确制导弹药精确制导技术对现代作战地影响现代战争中地侦察监视系统侦查监视技术对现代作战地影响军用卫星按用途可分为:()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北斗”系统导航)()测地卫星()气象卫星载人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电子对抗地基本概念现代战争中地电子对抗手段:.通信对抗无线电通信侦察.雷达对抗雷达侦察无线电通信干扰雷达干扰反辐射摧毁.光电对抗.水声对抗新概念武器高新技术与新军事变革新军事变革地概念:所谓新军事变革也叫军事信息化变革,它地实质是工业时代以来建立起来地机械化军事体系,向未来信息化军事体系地整体转型.即机械化基础上地信息化.新军事变革地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革新”、一个“转变”.四个“革新”就是:革新军事技术,推进武器装备地信息化;革新体制编制,重新编组军队地结构;革新作战方法,以发挥信息化装备地优势;革新军事思想,以新地理念谋划作战与军队建设.一个“转变”,就是通过上述四个方面地革新,推动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地方向转变.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新军事变革地五个特征:一是武器装备智能化二是编制体制精干化三是指挥控制自动化四是作战空间多维化五是战争样式体系化高新术与新军事变革联系:高技术地发展运用是新军事变革地直接动力新军事变革必将实现军事高技术地跨时代跃升根据新军事变革启动地早晚和进展,可将世界各国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是美国第二类是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第三类是俄罗斯第四类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地军事变革,要真正实现军队建设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始终坚持以正确地理论指导军事变革第二,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谋划军事变革第三,始终坚持以开拓精神推动军事变革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全新地战争形态.未来地战争,将主要是信息化战争.所谓信息化战争,是指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在陆、海、空、天和网络电磁等空间及认知领域进行地以体系对抗为主要形式地战争,是信息时代战争地基本形态.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信息化战争地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时代性.在信息时代,有多种形态地战争,但信息化战争是最基本、最主要地战争形态,就像在工业时代机械化战争是最基本地战争形态一样.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是交战双方至少一方是信息化军队,机械互军队或半信息化打不了信息化战争.三是要使用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装备,各作战单元网络化、一体化.四是要在多维战略空间进行,特别是在航天空间、信息空间、心理空间进行地战争要占相当比例.五是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构成作战力量地诸要素中,信息起主导作用.六是战争中地必要破坏和“流血暴力”依然存在,但附带破坏,亦即与达成战争目地无关地不必要杀伤破坏将降低到最低限度.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信息化战争与高技术战争、机械化战争地异同点信息化战争地发展演变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地一系化对抗:作战力量一体化作战行动一体化作战指挥一体化综合保障一体化非线式、非接触和非对称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样式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家提出地要求:紧紧把握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期地观念牢固确立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地观念全面坚持信息化人民战争地新观念。

军事战略各国的战争策略与计划

军事战略各国的战争策略与计划

军事战略各国的战争策略与计划战争作为一种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国家的战略与计划。

战争策略与计划的制定对于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国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各国在制定战争策略与计划时,考虑的因素各不相同,下面将分别就几个典型的军事大国进行探讨。

一、美国的战争策略与计划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之一,其战争策略与计划在国际事务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美国的战争策略主要通过军力优势来维护其国家利益和地区安全。

美国的战争计划通常具有高度的技术含量和精确打击能力,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高的战略目标。

二、俄罗斯的战争策略与计划俄罗斯作为拥有雄厚军事实力的国家,在其战争策略与计划中通常注重本土安全和国家利益的维护。

俄罗斯的战争策略牢固地基于战略威慑,并且注重运用战术灵活性和地面作战的优势,致力于形成覆盖全球的反制能力。

三、中国的战争策略与计划中国作为世界上军事实力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战争策略与计划主要是自卫性的,强调反制能力和区域地缘安全。

中国战争计划注重整合军民资源,以及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战争方式,力求有效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四、印度的战争策略与计划作为南亚地区的重要军事大国,印度的战争策略与计划通常注重地缘政治因素和国家安全。

印度的战争策略侧重于建立足够的战略深度和多方面的军事能力,在区域上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地区平衡。

五、以色列的战争策略与计划以色列作为地缘政治复杂的国家,其战争策略与计划注重地区安全和国家利益的保护。

以色列的战争策略侧重于防卫性战争和战争技术的革新,在实际行动中强调突袭、侦察和情报优势,力求以小规模的战争实现最大的战略利益。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的战争策略与计划各有侧重,但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战争策略与计划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的军事实力、地缘政治因素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确保在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能够有效应对和反击。

世界当代史第四章 当代世界军事及其发展趋势

世界当代史第四章 当代世界军事及其发展趋势

第四章当代世界军事及其发展趋势一、当代世界军事的演变世界军事是主权国家、国家集团以及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交往中,以维护安全为根本目标,以军事力量为物质基础和手段,以打赢或遏制战争为中心,而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生活领域。

当代世界军事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一是两大军事集团相互对峙,形成“恐怖平衡”。

二是常规和核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三是局部战争是主要战争方式;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朝鲜战争二战结束后,南北朝鲜分裂成了两个制度不同的国家。

1948年8月15日,南朝鲜成立了大韩民国,以汉城为首都,李承晚为总统。

9月9日,北朝鲜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平壤为首都,金日成为首相。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美国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直接干涉朝鲜内政。

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麦克阿瑟查看韩国仁川●仁川登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950年10月初,应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参战。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敌人首次遭遇。

到1951年6月10日,五战五捷,共歼敌23万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美军战败,麦克阿瑟被免职,由李奇微接任。

●朝鲜停战协定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开始举行,10月8日谈判移至板门店,战争进入边谈边打,谈谈打打的新阶段。

1953年7月27日,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彭德怀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朝鲜停战协定》确定:以北纬三十八度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自由此线后退二公里,以建立一非军事区;协定生效后三个月内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四是军事结盟成为军事关系的常态。

第二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一是两大军事集团既激烈争夺又相互妥协;《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反导条约》;《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中导条约》二是局部战争多样化;美苏争霸或美苏操纵的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原因:“六·五”战争的失败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发展,法塔赫成为巴解的主流派,阿拉法特当选巴解执委会主席。

加勒万冲突后的印度对华政策动向

加勒万冲突后的印度对华政策动向

加勒万冲突后的印度对华政策动向作者:***来源:《中印对话》2020年第03期加勒万冲突只是印度对华政策调整的结果。

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度对华战略可能进一步发生变化。

2020年6月15日晚,印军违反此前6月6日中印两国军长级会谈达成的协议,越过实控线对中国边防部队发动偷袭,造成两军人员伤亡。

由于此前几十年,中方对印军的“前进政策”或“攻势防御”政策一直采取隐忍态度,这次中方军队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所采取的果断反制措施大大出乎印方预料。

印度一些决策精英认为加勒万冲突表明印度对华政策难以为继,呼吁莫迪政府调整其对华战略。

实际上,印度对华政策调整在莫迪2014年上台之后就已开始,2019年连任之后更加明确。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加勒万冲突只是印度对华政策调整的结果,而非原因。

但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度对华战略可能进一步发生变化。

印度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首先,印度对华政策的调整;是出于印度政府及其战略界对全球大变局的认知。

印度战略界认识到当前国际体系处于转型之中,美国和西方主导国际事务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

莫迪上台后,印度战略界认为印度迎来了其独立以来继尼赫鲁、英迪拉·甘地之后的第三个强盛期。

莫迪连任后,印度战略界雄心勃勃,希望实现“多极世界、多极亚洲”。

但同时他们也认为,当前国际体系转型的矛盾更集中地体现为中美战略竞争,中国力量处于上升之中,而美国力量相对衰落,特别是特朗普政府的不确定性使美国力量受到很大限制。

印方认为中国成为亚洲主导国家的可能性在上升,他们对此较为担心,体现在对外战略和周边政策中就是“制衡中国”。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印度战略界隔岸观火,认为中国可能会一蹶不振,而印度则可以利用中美贸易战和中国深陷新冠肺炎疫情的机会,吸引在华跨国公司将产业链和价值链转移到印度。

但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印度也深陷其中之后,中国却已从疫情中走出并开始复工复产。

印方对中国软硬实力和国际地位在疫情之后可能将更加突出而深感担忧,其“制衡中国”的对外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强。

印度军事思想

印度军事思想

印度军事思想印度官方和军事理论界关于战争、战略、国防、建军和作战等问题的系统理性认识。

是印度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印度进行战争和军队建设等军事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

简史1947年8月,印度宣告独立。

其军事思想是根据国家战略目标的总要求并随着形势变化和军事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按演进过程,大体分为三个时期。

初创时期(独立之初至50年代末)这一时期,印度的战略思想是以文武两手统一全国,抢占边境争议地区,实现英国统治时期的所谓喜马拉雅山"理想边界";作战思想沿袭了英印殖民军传统的攻防战术;建军思想强调文官治军,改革军制,收编土邦部队,成立国防部,陆海空三军分立,全军实现"印度化";国防发展思想强调优先发展经济,适当兼顾国防。

转折时期(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50年代末,在美国和苏联的援助下,印度在南亚推行"西攻北进"战略,准备两线同时作战。

1962年,印度在中印边境战争中失败后,军事思想发生转折。

在战略思想方面,由两线出击转为"西攻北防";在作战思想方面,由陆军单一军种的攻防作战,改为侧重陆空协同的诸军种、兵种联合作战;在军队建设思想方面,由偏重发展陆军,转为以陆军为主相应发展空军和海军;在国防发展思想方面,由短时期的紧急备战、国防压倒一切,转为国防与经济并重,执行国防五年计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之中,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发展国防。

60年代中、后期,印度在苏联援助下建立起新的国防工业体系,大力更新三军武器装备,形成新的武装力量结构和作战体制,军队战斗力大为提高。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时,印度占领了东巴基斯坦首府达卡,支持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独立,从而加强了在南亚的地位。

趋向定型时期(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70年代,印度把战略视野转向印度洋。

其国防发展战略实行国防与经济并重、二者同步发展的方针,国防工业通过特许仿制,逐步实现武器装备国产化和现代化;军队建设强调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巩固陆军,提高空军,重点发展海军。

大国军队战略调整的主要特征

大国军队战略调整的主要特征

大国军队战略调整的主要特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大国纷纷实施军事战略调整,不断深化军事改革,围绕提升军事能力推进军队发展。

美国:实行战略收缩,突出战略重心美国实行军事战略调整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美国是金融危机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许多公司破产,失业比例居高不下,影响着美国军事赖以支撑的经济基础。

二是奥巴马总统上台需要制定新的战略思路。

三是美国前一时期的战略实践遇到较大阻力。

伊拉克战争没有结束,美军伤亡人数不断增加,阿富汗局势不太明朗,美军战略实践面临较大阻力。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急欲扭转被动局面,实行军事战略调整。

一是明确战略目标,实行战略收缩。

美国是世界第一,把世界范围所有事务都看作美国的事务。

正如基辛格所说,美国决心在世界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几乎一有机会就毛遂自荐,尽管有时并没有人请它出面。

过去几年,美国在中东、东北亚、欧洲、拉美、非洲等全球各地区插手,时而经济制裁,时而政治遏制,时而大打出手。

这个过程中,其战略目标不断膨胀,已经成为美国发展的沉重负担。

奥巴马政府实质上已经迈开战略调整的步伐,突出一点就是明确军事战略目标,实行战略收缩。

2009年2月27日,奥巴马宣布18个月内从伊拉克撤军。

6月30日,驻伊拉克美军作战部队从伊拉克所有城镇撤出。

9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放弃在东欧建立导弹防御基地的计划,避免过分刺激俄罗斯。

二是调整战略部署,突出战略重心。

随着亚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关注有增无减,强调要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影响。

奥巴马上台后,充分认识到亚太地区的重要作用,不断调整战略部署,美在东亚地区继续保持10万驻军,重视与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的军事同盟关系,积极重返东南亚。

2009年1月16日,美国以科研为名向太平洋部署全球鹰侦察机。

美国加大对中国专属经济区海域及其上空的侦察活动,在微笑面容的背后积极采取各种行动。

11月15日,美国与东盟在新加坡举行首次峰会,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强化在东南亚地区的存在。

印度军事改革——新动向与新风向

印度军事改革——新动向与新风向

印度军事改革——新动向与新风向作者:王瑟来源:《世界知识》 2020年第4期文/王瑟2019年12月30日,印度总理莫迪正式宣布任命刚刚退役的陆军参谋长比平·拉瓦特为印度首任国防参谋长。

这被印国内舆论视为军事改革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事实上,此举是印度自2017年以来开启的新一轮军事改革进程的组成部分。

本轮军改虽然面临重重挑战,但莫迪政府的强势地位仍为军改带来一些新的风向。

印度军事改革出现新动向早在2015年12月,莫迪就曾对三军参谋长表示“兼顾国防现代化和军队规模的增长,既困难又没必要”,暗示政府希望军队能够集中力量推动国防现代化。

2016年,国防部任命由陆军退役中将谢卡特卡尔牵头的专家委员会,专职负责研究如何通过军改推进国防现代化。

同年,该委员会向政府提出99条军改建议,政府最终决定采纳其中的65条,印度新一轮军改由此启动。

综合来看,印此轮军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是启动陆军改革。

2017年8月,印国防部宣布启动独立后首次大规模陆军重组计划,精简后勤和非作战机构,裁汰冗员,具体措施包括:关闭全部军队经营农场及非作战区域的军属邮政设施;优化整合陆军通信力量及各级军械维修单位;将5.7万名军官和文职人员重新部署到一线战斗岗位;等等。

2018年9月,时任陆军参谋长拉瓦特宣布将对陆军所有机构、人员进行整体评估并向国防部提出针对性改革建议,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调整陆军总部机构设置,根据现代化战争需要新建或取消部分岗位,裁撤、合并部分职能重复的行政机构,被裁撤机构人员部分调至一线战斗岗位,部分直接转业;二是重组部分步兵师为“一体化战斗群”,战斗群将部署于印巴和中印边境,规模介于旅与师之间,拥有步兵、装甲兵、炮兵和独立的工程、信息、后勤力量;三是改革军官晋升机制,解决中高层军官晋升难问题。

2019年3月,国防部宣布同意陆军先行提出的部分改革措施,此外还宣布重组部署于印巴边境的第九军,作为“一体化战斗群”的先行试点。

印度军事策略改革

印度军事策略改革

2005年10月20日,印度总理莫曼汉·辛格在海、陆、空高级指挥官联席会议上表示,军事现代化仍将是印度的优先发展领域,印度政府将为印度军队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装备。

新世纪以来,印度的军事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呈现出一些新的看点。

军事战略“三大转变”在战略思想上由消极防御向主动进攻转变。

过去,印度主要是实行防御性的军事战略,力图保持“地区威慑”。

2000年1月,印军宣布对其军事战略进行重大变革,将过去被动防御型的“拒止威慑”战略调整为强调主动出击、先发制人的“惩戒威慑”战略。

2004年8月,印度陆军又提出了新的“冷启动”作战理论,强调“闪电式”进攻作战、快速机动和多点突袭,其核心是先发制人的主动进攻。

在战略重点上由陆上向海洋发展。

长期以来,印度视印度洋为“命运之洋”、“未来之洋”,并努力将印度洋变为“印度之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战略重心逐步向印度洋“漂移”,加紧实施“印度洋控制战略”和“蓝水工程”计划,加强海军远洋进攻能力建设。

在战略模式上由常规战略向核威慑战略过渡。

印度认定,在未参与任何军事联盟或战略集团的情况下,掌握一定数量的可靠的核武器可确保印军拥有一种相对的威慑力,使之能有效对付来自外部的各种威胁。

1998年印度核开发由秘密走向公开后,印度的战略模式便开始由过去的常规战略向核威慑战略方向发展。

2003年初,印政府宣布实施“八点核政策”,将建立和保持最低核威慑列为八点之首。

为此,印度构筑了以陆基核打击力量为主体、以空基和海基核打击力量为辅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体系,并精心构筑导弹防御系统,大力发展核防护能力。

建设重心“三大调整”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先后改革了国防指挥体制,整合了军事情报体制和国防体制,完善了核指挥与控制体系,加速了军队的转型,同时,印度还大力发展核武,并加强了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战场信息的感知、获取和传输能力。

由军队装备的更新转向军备体系的调整。

1998年,印核开发工作由隐蔽走向公开后,进一步加强了核军备建设,积极发展核战略威慑力量,核武备从幕后走向了前台。

中国与印度军事发展的三大比较

中国与印度军事发展的三大比较

中国与印度军事发展的三大比较用军事实力来实现自己的大国梦想是印度历届政府不变的信条。

至今,印度仍置身《核不扩散条约》之外,从而使它不受国际条约限制,全面推进战略军事力量。

法国《费加罗报》刊文《与中国进行战略抗衡的印度次大陆》论述了印度雄心勃勃的军事战略。

其实,从中印军事对比来看印度发展战略可能更有意义。

从中印军事对比来看印度发展战略可能更有意义。

军事战略军事战略 印度的进取和中国的防御印度的进取和中国的防御印度1947年独立时就确立了国家战略,即:确立在南亚的核心地位,控制印度洋,成为核大国,谋取“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地位。

印度政府奉行积极的国防政策,保持高额军费、稳定军队数量、提高军队质量、加强武器装备研制。

1994年制定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自主防卫十年规划”,目标是到2005年国产武备的比例由30%提高到70%,另外计划以十到十五年的时间更换三军主战装备。

,另外计划以十到十五年的时间更换三军主战装备。

印度战略军事力量的发展方向有三个,一是提高远洋作战能力,大力发展航母舰队;二是构建远程作战能力,发展地空立体作战体系;三是扩大战略外延,在中亚、蒙古、非洲东海岸建立军事基地或监听站,拓展海外军事存在。

洲东海岸建立军事基地或监听站,拓展海外军事存在。

在1999年公布的“核学说草案”还明确提出,要建立海基、陆基、空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并且将准核威慑能力转化为正式的核威慑能力。

因此,1990年代以来一直在作核试验。

作核试验。

巴基斯坦虽然是印度的宿敌,但是在印度看来,来自中国的威胁尽管不是迫在眉睫,但却是战略性的和最严重的。

这导致了印度在谋求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同时,大力实行军事“联西”(联合西方)、“稳俄”(稳定印俄联盟)、“拉东”(拉拢东南亚国家)的战略,构筑阻遏中国的军事圈。

阻遏中国的军事圈。

与印度不同的是,中国至今还没有实现国家统一,这对北京制定国家和军事战略起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军事重点集中在应对台湾问题上,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力主要用来对付未来的台海战争。

印度的新军事变革

印度的新军事变革

印度的新军事变革高新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西方军事强国大力推进新的军事革命,对印度的军事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印度一直认为军队是实现其国家战略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军队建设的指导方针则必须为国家战略、军事战略服务。

印度的军事战略目标是:以实力为后盾,控制弱小邻国,遏制东北部邻国,排挤大国对南亚和印度洋事务的干涉,巩固其在西亚的既得利益,积极争当世界军事强国。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印度制定“适当控制数量,重点加强质量,进一步提高战斗力”方针,积极迎接新军事革命的挑战,大力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打赢未来战争的能力。

抓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规划海湾战争后,印度鉴于世界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认为其军队建设指导方针已不适应新时期建设的需要。

尤其在武器装备的采购、研制和开发方面,由于缺乏切合实际的中远期建设规划作指导,印军遇到以购买为主还是以研制为主等问题的困惑。

为此,政府明确国防部及其下属各部的计划职能,采取措施加强陆海空军与国防部、国防部与政府计划部门的协调,专门研究有关武器装备采购的决策、方法和程序等问题,以便于军队和政府共同制定中远期建设规划。

1995年,印度制定了《1995~2015年国防建设计划》。

作为军队建设的战略性长期规划,它强调从外国引进和自行研制各种信息系统,提高信息作战能力。

根据该计划,印度将引进俄罗斯的空中预警指挥飞机、以色列的雷达干扰设备、英国和瑞典的炮兵定位雷达、法荷联合生产的“捕蝇者”全天候防空雷达与火控系统。

该计划还要求加大信息技术开发的投资力度,重点研制情报收集、侦察、监视、电子对抗等信息系统。

与此同时,制定中期建设规划——《国防建设十年规划》,提出在2005年以前,按照全面发展、有选择地实施的原则,采取引进、自制和改进相结合的方式,使其现代化武器装备的自给率达到70%。

以此为依据,印军还制定了《五年建设计划》。

根据远景规划,陆军确立“控制部队数量、提高质量”的发展方针,目标是建立一支力量均衡、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现代化陆军,重点是提高陆军的火力、机动能力、突击能力、立体作战能力和攻防能力,能在南亚各种地形与各种气候条件下遂行诸军兵种联合作战。

国防建设的背景趋势及战略选择

国防建设的背景趋势及战略选择

国防建设的背景趋势及战略选择【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战略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国防建设面临着新的时代背景,国际安全战略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深入发展。

世界主要国家国防建设呈现出七大发展趋势,国防建设更加体现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更加注重需求牵引、更加注重以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引领、体制编制更加精干高效、更加注重科学管理、更加注重军民融合。

中国国防建设未来发展需要做出五大战略选择,坚持以国家安全需求为牵引,确保国防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以国民经济发展为依据,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坚持以现代化为中心,探索中国特色信息化国防建设道路;坚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的国防发展模式;坚持以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为动力,推进国防建设持续发展。

国防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自从国家和国防出现开始,国防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并还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研究国防建设发展的时代背景、一般规律和发展走向,对于正确把握未来国防建设的发展趋势,指导我国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国防建设的时代背景分析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战略环境发生了新变化,新军事变革加速进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战争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防建设发展面临着的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环境。

(一)国际安全战略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

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国际战略竞争和矛盾也在发展,全球性挑战更加突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日益明显。

时代主题呈现新的特点与趋势。

正确判断时代主题是制定战略策略的重要依据。

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洞察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科学判断。

历史发展到今天,21世纪已经走过了最初的十年,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依然没有发生变化,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印度的军事实力和国防发展

印度的军事实力和国防发展

印度的军事实力和国防发展近年来,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的军事实力和国防能力。

印度作为一个地缘政治重要的国家,其军事实力和国防发展对于地区安全和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军事实力、国防发展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探讨印度的军事实力和国防发展。

一、军事实力印度的军事实力在南亚地区具有重要地位,其陆军、海军和空军都有强大的装备和作战能力。

印度陆军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陆军,拥有数千辆坦克和装甲车辆,以及先进的火炮和导弹系统。

印度海军则拥有一支现代化的舰队,包括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等。

印度空军拥有先进的战斗机和运输机,具备远程打击能力和空中作战能力。

此外,印度还致力于发展自己的核能力,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

印度的核导弹系统实现了洲际射程的突破,使得其在战略威慑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虽然印度一直主张和平利用核能,并承诺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使用核力量,但其核武器的存在仍然对地区稳定产生了影响。

二、国防发展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印度持续加大了国防投入和军事现代化建设。

军事现代化建设成为印度国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印度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军事技术,提升了自己的武器装备水平。

同时,印度还加大了对军事人才的培训和选拔力度,努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综合素质。

印度还积极加强国际军事合作,与其他国家进行军事演习和联合训练,提升印度军队的实战能力。

此外,印度还加强了与邻国的军事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地区的安全合作水平。

三、面临的挑战尽管印度在军事实力和国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长期存在领土争端和军事对峙,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对地区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印度还面临着来自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威胁,这些威胁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另外,印度在军事现代化和国防发展方面的进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印度的军事现代化建设存在一些技术和装备上的瓶颈,需要加大科研和创新力度。

印度军队

印度军队

印度军队一、印度军队基本情况印度武装部队在印度共和国整体的军事组织而言,包括印度陆军、印度空军、印度海军,以及各种其他包括印度海岸防卫队、中央准军事部队和核战略司令部等支援服务机构。

印军前身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雇佣军,1947年印巴分治后始建分立的三军,1978年创建独立的海岸警卫队。

印度的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准军事部队和后备力量组成。

现役部队分陆、海、空和海岸警卫队四个部分,现役兵力114.5万。

二、现役部队构成(一)陆军:印度现有总兵力约为114.5万;其中,陆军约为92万,分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和中央五大军区,有4大野战军和12大集团军;还有陆军航空兵和民兵部队;印度兵员规模居世界第四位。

印度陆军装备齐全,有先进的T-90s主战坦克、“普里特维”地地战术导弹、数量众多的各型火炮、多种型号的地空导弹、武装直升机和运输机,具备较强的火力配备和攻击能力。

印度陆军的部署重点针对巴基斯坦,印度总共有35个步兵和装甲师,仅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和印巴正式边界上就部署了20个师。

在中印边境地区也部署了近10个师。

印度陆军在三军中规模最为庞大,由于印度军事战略已转变为以“先发制人”为要旨的“惩戒威慑”战略,要求陆军从常规突击军种向战略打击军种转型,必须重点发展战略性打击力量,具备立体进攻、远程打击和快反能力。

因此,印度陆军正在调整兵种结构比例、增加技术兵种、优化编制体制,以尽早形成战略打击能力。

其主要措施包括:重组装甲部队,提升其快速突击能力;改编陆军航空兵,将一些军属独立步兵旅或山地旅改编成空中机动旅,加装运输直升机,提高机动能力;组建空中突击师,配备攻击直升机和轻型装甲车,提高陆军的立体作战能力;装备更多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提升战场监视能力,使陆军具备强有力的战场反击能力。

(二)海军:印度海军总兵力约为5.5万;其中包括1200名海军陆战队员及5000名海军航空兵。

编有东部、西部、南部和远东4个地区司令部和东、西两支舰队。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
一是把国防建设投入保持在较高水平使国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到2000年度国防经费已达58587亿卢比约合136亿美元并将可观的经费用于军用航天核技术研究及边境战场建二是借鉴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改革军事思想调整军队编制改善武器装备提高人员素质大力推进质量建军着力增强陆军的机械化大兵团协同作战能力提高空军的战役进攻能力加强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确保军队能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保持对周边国家的军事优势并能在印度洋同大国海军较量
其中,海军获得了756亿卢比的采购装备的资金。 海军计划购买先进潜艇、海上监视飞机、一颗人 造卫星和3艘航空母舰。
从俄罗斯购买价值15亿美元的“戈尔什科夫 海军上将”号航母,从英国购买价值17亿美元 66架“鹰”式高级教练机,以及从以色列购买 3架11亿美元的“费尔康”空中预警机。凭借 “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舰载“米格29K”战机,印度海军届时可在一天内控制数千 万平方公里的印度洋海域。
三是震憾周边无核国家, 防止对印安全构成威胁。 四是以核武器为后盾, “劝阻”区外大国插手南 亚和印度洋地区事务。印 媒体曾透露,印度将部署 350--400枚核弹头,并计 划在今后30年内拨款160 亿美元用于发展和部署核 武器。
1997年,印对邻国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推 行“多予少取”的“古杰拉尔主义”政策, 与各国关系普遍得到明显改善。1998年, 印度核试引发南亚地区核军备竞赛,导致南 亚局势急剧紧张,南亚其他国家对此仅作谨 慎表态。1999年,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爆 发卡吉尔冲突,南亚局势恶化,南亚其他国 家均对此表示关注,呼吁印巴两国保持克制 和冷静。2002年,印与南亚其他邻国关系 继续有所发展。
近年来,印度在分析国家安全环境时将核武器发 展和扩散视为影响印度安全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象之说
中印两国可以说是一对双胞胎巨人,两国人口有 2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二。两国的贸易总 额占世界三分之一。也可以说,20年后,两国都 是世界大的经济体,都将对世界发生着重大的影 响。目前中印之间的贸易仅有600亿美元,中国是 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印在机械制造、电影、 高科技和能源领域早已有了许多的合作和开发, 两国在经济发展中有着极大的互补性,而且发展 前景看好。
龙象之说
印度陆军:整体实力不如
印度海军:亚洲最强大的 航母实力
中国
军力对比
印度空军:先进作战飞机 种类多
印度三军:外购来源比中 国多
阿三始终还是阿三现代化工业基础不足贫来自窟、种姓制度问题恐怖威胁
印度人没有军魂
1947年印度宣告独立。 1950年4月1日中印建交,印度总理尼赫鲁和中国总理周恩来亲切会面,揭 开新时期中印友好交往的序幕。50年代,中印在教育、经济贸易、文化上都 有着密切的交流,这段时间被称为中印交往的蜜月时期。
1959年西藏叛乱,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中印关系跌入了低谷。文化 大革命期间,双方中断大使级外交。
(1)既准备与巴基斯坦打一场全面战争, 又有能力彻底摧毁巴,迫使其撤出所占 领土; (2)在战略上对中国不放弃“既得利益”, 并相机进行新的扩张、蚕食;
(3)对南亚弱小国家,以外交努力、 军事“合作”、经济渗透、政局监控或直 接干预等综合方式谋取和维护对它们的 威慑与控制; (4)不断向印度洋扩张,使印度洋成 为“印度之洋” ;
(5)“劝阻”外国不要干涉南亚和印度洋事 务,阻止其与南亚国家进行军事合作,特 别是阻止中国同印的邻国发展军事关系 ;
(6)加速与东盟建立经济上的“战略联盟” 和 “军事合作”关系,扩大印度的影响;
(7)不断加强军事实力,争取成为世界军 事大国。
战略部署 “西攻” “北防”
“南进” “中部机动”
Text inhere
中印边界之争 我国与印度的边界全长1700多千米,涉及争议 地区总面积达12.5万平方千米,目前,印度控制 了争议地区9万多平方千米、约2/3的面积。
中印边界之争
印度军力及部署
印度军队的前身是英国在印度建立的殖民军。 独立时,分得三军总兵力28.9万,陆军26.6 万,空军1.2万,海军1.1万。印度独立后,军 事上以巴基斯坦和中国为主要作战对象,一 直积极扩充军备。 陆军有110万人,司令部设在首都新德里。 全国划分为5个军区,编有12个军部、34个 师(3个装甲师、4个快速反应师、18个步兵 师、9个山地师)以及15个独立旅、1个地地 导弹团、4个防空旅和3个工兵旅。
直至1988年底拉吉夫·甘地与邓小平会晤,中印友好往来才再又升温。双方 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也日趋频繁。 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中印交往日益密切。两国高层领导多次互 访。
历史上的中印战争:
公元641年,唐朝使臣王玄策率部攻入 卡瑙季,围困并攻陷其王都,俘获国王 阿周那,将其披枷带锁押回长安(今西 安)。 1526年,贴木儿的第五代后裔巴伯尔 入通过一系列征战进入印度德里并成为 印度莫卧尔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子孙 则逐步征服了整个印度。 1962年,印度政府命令军队越过双方 实际控制线,中国部队发起自卫反击, 最终以印军惨败而收场。
印度军事战略的演变
历史背景: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惨败后,印度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其大 国梦也彻底破碎。继任的英·甘地放弃了尼赫鲁时期不切实际的 争当世界大国的梦想,将目标定位于争夺南亚地区主导权。为 此,印度以“威胁论”为借口,把加强国防置于“压倒一切”的地位, 走上大规模扩军备战的道路。经过几个国防五年计划的建设, 印度军队不断发展壮大,为其实施南亚称霸战略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印度通过肢解巴基斯坦、吞并锡金王国、出兵斯里兰卡 和马尔代夫,慑服周边中小国家,最终确立起在南亚的霸主地 位。
印度军事战略调 整与转型
一班
汇报人:刘辉
印度军事战略调整与转型
1 2 3 4 5
中印的历史交往 中印边界之争 印度军力及部署 印度军事战略的演变 龙象之说
印度起源于公元前2500多年的印度河流域,同中国一 样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史记·大宛列传》到《清 史·邦交志》,大量史料证明了中印交往的历史渊源。
印度近年来不断加大国防领域的投入,国防开支逐年 攀升,其中军备采购费上涨尤为显著。1997-2004年 间,印度一直占据世界武器进口第一大国的位置,约 占同期全球武器采购支出的10%。
目前印度与美、法、新加坡等国的联合军演已经机制 化,与俄罗斯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也已恢复。同时, 印度还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联合反恐行动,尤其重视 加强同美国、以色列及东盟国家的反恐协作。经过努 力,印度逐渐摆脱了因核武器风波而造成的国际孤立 和外交被动局面,国际影响逐渐提升,进一步拓展了 自己的战略回旋空间。
进入21世纪,特别是“9·11”事件后,印度将过去被动防御 的“拒止威慑”战略调整为“惩戒威慑”战略,提出对敌实施 “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强调打赢核威慑条件下的有限战 争,明确将作战范围由周边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
1998年,印度成为世界上第6个公开的有核国家。此 后,印度实行“最低限度的核战略”,不断加强核力量建 设。2003年,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批准建立核战略司 令部,标志着印度“有核大国”地位完全确立。为实现在 21世纪初期形成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威慑系统 的目标,印度除耗费巨资租借购买核动力潜艇、航空 母舰等先进武器外,还一直加紧导弹研制工作。
《史记》:张骞派副使到身毒(今印度)。
公元前二世纪,古代罽宾(今克什米尔)与汉朝就有往来。
佛教东传:两唐书中就曾有系统的天竺国(今印度)的记载,《宋史》又 有注辇国(9-13世纪印度南部大国)使节朝见宋国皇帝的记载。 元朝时期,政府曾立法管理与印度东海岸的自由贸易往来。 从1775年开始,印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之际,中印 仍有往来。
印度军事战略的演变
“烈火-3”型导弹
航空母舰“维拉特”号
苏-30战机
俄制“阿库拉”级核潜艇
印度军事战略的演变
有限进攻战略
两线扩张战略
1 4
地区性有限威 慑战略
2 3
保陆制海战略
1、有限进攻战略(独立至50年代末)
以巴基斯坦为主要作战对象
对华实施领土蚕食策略
控制北部弱小邻国
2、 两线扩张(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对华推行先“北进”后“北防”
对巴由军事对峙转为军事进攻
3、 保陆制海战略(70—80年代)
巩固在南亚次大陆的霸权地位
把战略触角伸向印度洋
4、地区性有限威慑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后)
印巴对抗失去了大国美苏间的抗衡;边境趋 于缓和;国内经济难以维持军费开支
战略背景
战略目标
称霸南亚,遏制中国,控制印度洋,争当世 界军事大国
印度军力及部署
空军有11万人,司令部设在首都新德里,下 辖5个地区司令部、1个空军训练司令部和1个 空军保养维护司令部。重点部署在西部。 海军总兵力为5.3万,包括5000名海军航空兵 和约1000名海军陆战队及2000名女兵。司令 部设在首都新德里,下辖4个地区司令部及13 个海军基地和军港。
近50%的陆军、54%的空军和60%的海军兵力 部署在印巴一线地区和毗连巴基斯坦的海域, 基本上形成了对巴的绝对军事优势和进攻态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