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 第15-16章- 摄食与排泄障碍、睡眠-觉醒障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引吐;导泻;运动过度;服用食欲抑制剂和(或)利尿剂。 3. 有特异的精神病理形式的体像扭曲,表现为持续存在一种害怕发胖的无法抗拒的超价观念
, 患者强加给她/他自己一个较低的体重限度。 4. 包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广泛的内分泌障碍:
在女性表现为闭经(至少持续3个月);在男性表现为性欲减退及阳痿。 5. 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 6. 病程3个月以上。
第二节
神经性贪食
精神病学(第8版)
神经性贪食(bulimia nervosa)是指具有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多食或暴食 行为,进食后又因担心发胖而采用各种方法减轻体重,使得体重变化并不一定明显的一种进 食障碍。
此病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两者可能具有相似的病理心理机制。多数患者的贪食症 状是神经性厌食症状的延续,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食晚。
3.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可表现进食减少,但同时还具有明显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异常,社会功能损害明
显,自知力常常不完整,可供鉴别。
精神病学(第8版)
五、治疗
(一)治疗原则
神经性厌食首先应纠正营养不良,同时或稍后开展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般分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的目标是恢复体重,挽救生命; ➢ 第二阶段的目标是改善心理功能,预防复发。
第一节
神经性厌食
精神病学(第8版)
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是指有意节制饮食,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的一
种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核心的心理特征是特有的关于体型和体重的超价观念。
精神病学(第8版)
一、流行病学
➢ 神经性厌食常见于青少年女性,男女患病率之比约为(6~10):1。 ➢ 发病年龄多在13~20岁之间,30岁以后起病少见。
精神病学(第8版)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生物学因素
1. 遗传因素 大量遗传学研究表明: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明显高于双卵双生子。 2.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主要集中在单胺类,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5-HT)。 3. 神经内分泌 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神经性厌食存在多种神经内分泌异常。
(二)心理因素
(六)精神症状
患者常有抑郁、焦虑情绪和强迫症状,心境不稳定、易激惹以及社交退缩。部分患 者有自杀倾向。
精神病学(第8版)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 体重指数(BM 有意造成体重下降,包括拒食和下列一种或多种手段:
精神病学(第8版)
定义
摄食障碍(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与排泄障碍(elimination disorders)是指由心
理、社会因素为主要发病原因,以进食和排泄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摄食障碍主要包括: ➢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 暴食障碍(binge-eating disorder) ➢ 异食癖(pica) 排泄障碍主要是指儿童期常见的遗尿症(enuresis)以及不常见的遗粪症(encopresis)。
主要的心理特点:害怕发胖、对体像歪曲的认识与期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身体的羞耻感。
(三)社会文化因素
在现代社会文化观念中,以“瘦”为美。
精神病学(第8版)
三、临床表现
(一)故意限制能量摄入
常为本病的首发症状。临床症状的核心: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和对体形体重过度关注。患者 体重常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或者体重指数(BMI)<17.5,BMI=体重(kg)/身高(m)2
精神病学(第8版)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并不明确,可能起因于心理、社会和生物学诸方面因素。
精神病学(第8版)
二、临床表现
➢ 反复出现发作性大量进食,有难以控制的进食欲望。 ➢ 过分关注自己的体重和体形,存在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反复采用不适当的代偿行为。 ➢ 可伴有偷窃和欺骗行为的暴食行为。 ➢ 长时间持续可能造成水电解质紊乱,且患者常伴有情绪低落状态。
第十五章
摄食与排泄障碍
目录
第一节 神经性厌食 第二节 神经性贪食 第三节 暴食障碍 第四节 异食癖 第五节 排泄障碍
重点难点
掌握 各种摄食与排泄障碍的定义;4种摄食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 与鉴别诊断要点;遗尿症和遗粪症的诊断要点。
熟悉 摄食与排泄障碍的治疗原则、熟悉常见心理治疗及药物选择。
了解 摄食与排泄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担心体重增加或变胖 (三)体像障碍
患者存在对自身体像的歪曲认识,即使骨瘦如柴,但仍认为自己过胖。
(四)神经内分泌改变
女性可出现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青春期前起病患者表现为第二性征发育延迟。
精神病学(第8版)
三、临床表现
(五)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
呕吐和滥用泻药可能导致各种电解质紊乱,最严重的是低血钾。 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营养不良、消瘦、疲劳和肌肉无力,严重者可 发展为恶液质,甚至死亡。
精神病学(第8版)
六、病程与预后
病程常为慢性迁延性,有周期性缓解和复发,常常有持久存在的营养不良和消瘦。
➢ 约50%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表现为体重增加,躯体情况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得以提高; ➢ 20%患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 ➢ 25%患者始终达不到正常体重迁延不愈; ➢ 5%~10%患者死于极度营养不良或其他并发症或情绪障碍所致的自杀等。
(二)躯体治疗
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通过增加饮食、加强营养,逐渐恢复正常体重和身体健康。
精神病学(第8版)
(三)心理治疗
五、治疗
1. 心理健康教育 2. 支持性心理治疗 3. 认知行为治疗 4. 家庭治疗
(四)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对部分神经性厌食患者有一定的作用,临床上大多采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 和少量抗精神病药物来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强迫和体像障碍。
精神病学(第8版)
(二)鉴别诊断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躯体疾病 躯体疾病可以表现厌食和体重下降,但很少表现怕胖的超价观念、故意限制饮食及体像障碍。
2. 抑郁症 抑郁症可表现食欲减退、进食减少,神经性厌食可表现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等情感症状,
但抑郁症患者没有对体重增加的过分恐惧,同时具有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