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带你认识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史
带你认识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史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多次重要的变革和创新。
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历史,从中了解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和变革方向。
第一次教育改革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迅速展开。
在这个时期,教育政策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改革的目标是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推动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课堂教学的核心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96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
在这个时期,教育改革集中在推广“大课间”(即大容量教室)和实行“生产教育”的教育实践中。
这些改革试图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扩大教育的规模,并加强教育与生产的有机结合。
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教育改革也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实施了院系调整与专业设置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益。
同时,初等和中等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课程改革、教材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全面深化的新阶段。
教育改革的核心逐渐由提高教育资源配置向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转变。
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以及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
近年来,我国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改革力度。
特别是2013年实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提出“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
此外,我国还推行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等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
总结一下,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经多个阶段,每一次改革都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同时,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未来,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更加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持续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专业素质,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我国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
本文将对自建国以来的8次课程改革进行梳理和回顾。
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2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面的教育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以调整学科为核心,取消了原先的八年制小学和四年制中学教育模式,建立了新的“一二九”学制,即六年制的小学和三年制的初中,增加了数学、自然、物理、化学等实用学科的教学时间,这一改革为适应新国家的需要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8年至1962年,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在这次改革中,增加了政治、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时间,增加了手工劳动、劳动实践和科技活动的时间,提高了教育的实用性和综合性。
第三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78年,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次重要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
这次改革提倡开展校本研究、学校特色课程和兴趣小组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93年,这是继续教育改革的一次重要举措。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力度。
这次改革增加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开展了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实践活动,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紧密结合。
第五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1年,这是迎接新世纪的一次重要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次改革着重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增加了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实施。
第六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9年,这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一次重要调整。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这次改革进行了课程研讨和教材编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历次课程改革
课件准备:第三组
曹明英,刘重秀,余海燕,程莹,杨元强,李海洋,龙仲坤
主要内容 •二、课程改革取得的突出进展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课程改革
(一)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49—1952)
•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同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等学校暂行校历》。
你能回答吗?
• 1、把音乐课改为唱歌课的是第()次改革。
• A一
B二
• C三
D四
• 2、首次提出分科性选修,分为侧重于文科,理科的两类教学计划,高 二分流的文件是()。
• A 《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 B《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的修订意见》
• C《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
二、课程建设取得突出的进展:
• 1、课程管理政策上改变了国家过于集中管理的方式,实行 国家和地方两级课程管理的方式;
• 2、初步改变了只有“学科课”“、必修课”的模式,增加 了“选修课”、“活动课”等;
• 3、推行了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方针,初 步推动教材的多样化;
• 4、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 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经验,倡导了新的教育观念,激活 了教育实践的改革。
• 195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实行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 9月22日颁发《实行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初小四 年、高小二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4年开始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1956
• 1955年教育部根据1953年9月颁发《小学(四二制)教学计 划(草案)》两年来实行的结果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同年9月 2日颁发同时发出《关于执行<小学教学计划>的指示》。
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作者:蒋笃运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年第05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课程改革作为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龙头和战略抓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攻坚阶段,总结其得失,明确其方向和目标,对于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是十分必要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致经历了恢复重建、改革调整、基础教育全方位变革三个阶段。
(一)恢复重建阶段(1978年~1985年)“文革”后,我国教育事业千疮百孔,百废待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在思想、政治、组织路线上的全面拨乱反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教育事业进入了复苏期。
同年,教育部相继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在课程设置上,小学设置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自然、体育、音乐、美术8门课程;中学设置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基、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14门课程。
在教材建设方面,以“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和彻底消除‘文革’的不良影响”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清除了极“左”思想的影响。
并注意用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
在课程实施方面,规定中小学必须根据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教学,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提出教学中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等等。
此次课程改革恢复了基本学科应有的地位,突出了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性质,对结束课程教材的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针对学科设置的不足,198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增设了思想品德课,在四、五年级恢复了地理、历史课。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讲解学习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六、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1985)
1981年,教育部对《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的小 学部分作了修改,调整了教学时间和课程设置,将“政治课”改为“思想品 德课”,恢复地理和历史课,增设了劳动课,外语课改为有条件的学校在四、 五年级开设。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八、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
57.4 60
50
44.6
百分比%
40 32.932.4
30
校长
19.7
教师
20
8.4
10
0.6 2.5 0.6 0.8
0 太重 比较重 尚可 不太重 不重
图1:校长和教师对高中生学习负担的看法
我国课程改革历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一、第一次课程改革(1950~1952)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1941年制定的《六年制中学 各科课程标准草案》为蓝本,进行中学课程修改并实施。
1950年,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中等学校暂行校历》。 1951年8月,政务院颁布改革学制令,重新规定中小学学制,实行小 学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 三年。 1952年教育部又颁发《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育计划》。 1952年中央核准,公布了《小学暂行规程》、《中学暂行规程》,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明确了中小学的性质、 任务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原则或教材等,初步奠定了新 中国中小学课程的框架。
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这个教学 计划规定,从高中二年级开设选修课,并将劳动技术教育列入正式课程。这 个计划首次提出分科性选修,分为侧重于文科、理科的两类教学计划,高二 分流。从此时起,开始形成高中文、理分流的办学模式。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三、第三次课程改革(1959~1962)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 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教育部决定重新编写中小通用教材。
1960年下半年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的指示 精神,编写10年制中小教材。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八、来自八次课程改革(2001~)57.4 60
50
44.6
百分比%
40 32.932.4
30
校长
19.7
教师
20
8.4
10
0.6 2.5 0.6 0.8
0 太重 比较重 尚可 不太重 不重
图1:校长和教师对高中生学习负担的看法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八、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
了安排,并确立了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
1964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可 以缩短”,“课程可以砍掉一半”。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五、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1980)
1978年,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 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这个实 行草案突出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
1954年,根据颁布的学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有关规定,人民教 育出版社开始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1956年完成,并于同年秋季发行。
1957年,根据教育部指示,对这套教材内容作了精简。 1953~1958年,教育部每年都要颁发一个新学年的教学计划,根据 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课程做一些调整,变动最多的是政治和外 语。
带你认识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史
带你认识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史近年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本文将带您回顾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历史,了解改革的发展脉络和取得的成果。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体制和课堂教学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国启动了全面的教育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以少数师生互动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渐受到质疑。
教育部门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二、80年代至90年代的教育改革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此期间,我国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包括教材的改革、教师培训的改革以及课堂教学的改革等方面。
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
这一时期的改革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三、新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进入新世纪,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更加深入的阶段。
面对学生素质的多样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课堂教学的改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时期,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并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四、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当前,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仍在不断地推进中。
在面对科技发展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倡导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新形式的课堂教学。
此外,课程内容的更新与优化,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总结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改革,80年代至90年代的深化改革,新世纪以来的素质教育探索,以及现阶段的技术应用与课程更新。
这些改革不仅推动了教育体制的变革,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
我们可以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进步感到自豪,并期待未来更多的创新方法和成果的出现。
通过回顾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的进程和成果,并借鉴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重大的教育改革,其中包括四次教育改革和一次社会主义教育改革。
这些改革都对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我国第一次教育改革发生在20世纪初。
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素质。
改革中,我国引入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发展了新式学校和教育机构,优化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此次改革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并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2. 第二次教育改革发生在1950年代。
这次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举措之一,旨在推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
改革中,我国采取了义务教育普及和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建立了教育管理体制,加强了师资培养和教育研究。
此次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3. 第三次教育改革发生在1980年代。
这次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改革中,我国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推动了学校体制改革,实施了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加强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控制和保障。
这次改革对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机遇。
4. 第四次教育改革发生在21世纪初。
这次改革是对过去教育改革中存在问题的纠正和完善。
改革中,我国提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的目标,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强了教育评价和考试制度的改革,推进了教师培养和教育科研的发展。
这次改革强调了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综上所述,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大的教育改革,每次改革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教育体系和教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这些改革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1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一)1949—1952年第一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改革自上而下,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具体过程如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
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尽管取消了分段,但课程设置上分段痕迹明显,自然、历史、地理课程4、5年级开设。
(我们教育见习、实习,小学低年级、高年级阶段特点差异明显),小学语文课时47.3﹪,数学24﹪,没有思想品德课。
中学,课程安排上,1950年8月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初中化学初二开设,物理初三开设;高中呢?化学、物理,高二三年级,高一空缺。
到52年暂行规程时,初中物理化学安排在二三年级,高中一二三年级均开设,但取消音乐美术课。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以下将回顾我国课程改革历史。
首次课程改革是在1978年,这一年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当时,教育界面临的重大任务是推进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的课程建设关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同时倡导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初步实施这一改革后,我国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在1990年代进行了第二次课程改革。
这一次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中,课程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注重知识的质量和深度,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这一改革也引入了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提供更多工具和资源。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界逐渐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质疑。
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我国展开了第三次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
这次的改革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界加强了课程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体验。
同时,新的课程改革也推动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变化,我国的教育体制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国进行了第四次课程改革。
这一次改革主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新的课程改革注重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发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更紧密合作,扩大学生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潜力。
总的来说,我国课程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一次改革都试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再到现在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素养,课程改革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1.校长、教师认为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
校长和教师认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身心健康以及创新精神 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
4.大一统的学校教育制度与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 衡的地区差异之间存在的张力
(1)单位制和行政化的学校运作方式极大阻碍了学校教育 对社会需求反应的灵敏度和适应力。 (2)经济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教育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予 以支持,同时也为学校变革提供了财力保障。 (3)同质化的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良性竞争的学校教育带来 的生源的流失与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留学生人数猛增成 为学校面临的生存压力。学校试图通过教育改革缓解这 一危机。
4.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 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自由 (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 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 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 行草案的修订意见》
对78年计划 的修订
1990年 《现行普教学计 划的调整
1996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
2000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对96年课程
(试验修订稿)》
计划的修订
四、现行高中课程实施状况调查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2021年4月15日星期四
一、新课程改革与发展历程
历次课程改革
• • •
•பைடு நூலகம்
4、音乐课改为唱歌课。
2、
•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77-1984)
• 教育部在1981年颁发了《全日制六年 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计划规定, 从高中二年级开设选修课,幵把劳动 技术教育列入正式课程。计划首次提 出分科性选修,分为侧重于文科、理 科的两类教学计划,高二分流。
•谢谢大家
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简要回顾
课件准备:第三组
曹明英,刘重秀,余海燕,程莹,杨元强,李海洋,龙仲坤
我们将要了解:
•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课程 改革的时间、相关文件、及其 主要内容
• 二、课程改革取得的突出进展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课程改革
•
(一)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49—1952)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 案)》,同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等学校暂行校 历》。 1951年8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觃定中小学学制,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中学修业年 限为六年,取消初高两阶段分段制。 1952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 学计划》。
(五)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77 -1984)
•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 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觃定中小学实行十年 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 二年),其中小学阶段开设政治、语文、数 学、外语、自然常识、体育、音乐和美术等。 新教材于1977年开始编写,1978年秋开始使 用。 • 198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五年制中学 教学计划实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将自然常 识易名为自然;增设劳劢课,在四、五年级 开设;政治课取代思想品德课;恢复地理课
答案不解读
40年课程改革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40年课程改革历程的回顾与思考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8年第08期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焕发生机,教育领域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之大、成果之显著,引人瞩目。
由于工作关系,我亲历了课改的全过程。
我认为,40年课改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而每阶段的深化都与国情紧密结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
”我们的课改是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合理吸收,不能照搬照抄。
在课改过程中,凡是能够紧密与国情、校情、学情结合的实践,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课改的4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3)拨乱反正,激发了教师改革热情1978年,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教育领域经过拨乱反正,恢复了高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
为了彻底肃清“知识无用论”的流毒,教育部门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双基”教学,学校要尽快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
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个面向”给我国教育改革指出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同时也激发了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改革的热情,广大教师争相学习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布鲁纳、皮亚杰、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的思想引入我国,教育工作者结合国情、校情进行了教学改革。
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改革有江苏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北京马芯兰的“知识网络化”教学改革、吉林魏书生的培养自学能力的教学改革,以及快乐教育、成功教育、自主教育等,广大教师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教学改革的百花园呈现出异彩纷呈、竞相争艳的大好局面。
改革创新意识深入人心,这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阶段(1994-2000)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教育“转轨”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课上“满堂灌”、课下“题海战”,加重了学生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1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1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我国的课程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持续不断地推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进行回顾。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课程改革开始从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迈出新的步伐。
在解放前,中国受到殖民主义封建思想的束缚,教育发展滞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迫切需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进行了系统的课程改革。
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侧重于解放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教育,推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劳动者。
二、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改革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主要目标是适应市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这一阶段的改革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方面做出了尝试。
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模式。
三、21世纪初的课程改革21世纪初,我国进一步推动了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
这一阶段的改革着重强调实践教育和跨学科学习,推动学校减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我国也加强了对教师培养的重视,提高教师素质,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当前的课程改革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育内容方面,课程改革主要是减少课程负担,优化课程设置,开展跨学科学习和选修课程。
在教学方法上,推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
此外,我国还推行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的课程改革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符合国情的课程改革体系。
这一体系不断完善,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们相信我国的课程改革一定会不断推进,为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提供持续的支持。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中国特色的的八次课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课改历程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 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四、拨乱反正恢复期(1977—1985)第五次课改: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六次课改: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
1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一)1949—1952年第一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改革自上而下,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具体过程如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
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尽管取消了分段,但课程设置上分段痕迹明显,自然、历史、地理课程4、5年级开设。
(我们教育见习、实习,小学低年级、高年级阶段特点差异明显),小学语文课时47.3﹪,数学24﹪,没有思想品德课。
中学,课程安排上,1950年8月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初中化学初二开设,物理初三开设;高中呢?化学、物理,高二三年级,高一空缺。
到52年暂行规程时,初中物理化学安排在二三年级,高中一二三年级均开设,但取消音乐美术课。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历次课程改革
(四)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963—1965)
• 1963年,教育部重新制定了《全日制中小 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政治课 和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做 了安排。确定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 各学科根据编写的教学计划,制定了教学大 纲,编写新教材。
• 1963年7月31日,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 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其基本特点有: 片面强调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语 文和算术;各科授课时间变动大。
• 195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实行中小学教学大纲 (草案)》,9月22日颁发《实行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 (草案)》(初小四年、高小二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4年开始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 1956年,新教材终于出炉并于秋季在12年制的中小学 中使用。1957年又对这套教材内容进行了精简。
• 1955年教育部根据1953年9月颁发《小学(四二制) 教学计划(草案)》两年来实行的结果制定新的教学 计划,同年9月2日颁发同时发出《关于执行<小学教学 计划>的指示》。
(五)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77
-1984)
•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 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 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 二年),其中小学阶段开设政治、语文、数 学、外语、自然常识、体育、音乐和美术等。 新教材于1977年开始编写,1978年秋开始使 用。
• 1988年9月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 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开设思想品德、 语文、数学、自然、社会、体育、音乐、美术、劳动 科目,分科为主,综合课为辅。
• 1989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 程教材试验工作的通知》。12月经过努力全国共组织 编写八套半特点不同的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4春节座谈会上,“学制可以缩短”,“现在课程 多,害死人”,“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 我很不赞成,要完全改变”, 1965年底,毛泽东更是把对 教育的抨击扩大到整个教育制度:说“现在这种教育制度, 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20多年看不见 稻、梁、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这样做工,看不见 农民这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这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 真是害死人。” 这一时期的课改出现了新的动向:首次提出设置选修 课;实行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重视地 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但政治挂帅,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沦为为阶级斗争服务。
2
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 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尽管 取消了分段,但课程设置上分段痕迹明显。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模仿 前苏联的痕迹明显。
7
了建国初期确立的单一的、整齐划一的、所有课程均为必 修的课程结构模式。其四,在课程政策方面,“教育革命” 其四, 其四 时期通过下放课程管理权力,给了地方一定的课程权限, 有助于照顾不同地方的差异和提高地方参与课程改革的热 情。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在新中国首度提出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结合的教科 书制度。这些改革无疑是课程改革的有益探索。 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第一,过多的生产劳动和浅薄的强调教 育与实际的结合,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 身心健康,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二,课程改革受到领袖人物个人意志的直接影响, 使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性极差。
6
1963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重 新确立了各学科的性质、任务和基本的教学内容,强调 “双基”的掌握和训练,再次复归统一的教学大纲。 1964年前后,“教育革命”的宣传与实践波澜再起。 这次课改的成绩:首先,它正视1954年在初中取消外 首先, 首先 语课程的不足,在初中重新开设外语课程,使中小学的课 程体系复归完整;其次,在经历了“教育革命”的冲击之 其次, 其次 后,重新确立了建国以来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 掌握的传统,强调语文、数学、外语等工具课程的学习和 教学要求的提高,以适应学生未来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在 课程内容方面致力于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其三,在课程结 其三, 其三 构和制度方面,它首次在中小学课程中设置选修课,打破
我国(新中国) 我国(新中国)课 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1
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
(一)1949—1952年 第一次课程改革 年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 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 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 主义教育”。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 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
16
谢谢!
1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1963年3月,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 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1963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 (草案)》,在小学方面,与1957颁布的小学教学计划相 比,该计划在课程具体设置上有很大变化:语文、算术、 音乐的周课时有所增加,每年授课周数和总课时数上也分 别有所增加。此外,该计划还强调小学如具备条件可开设 外语。在中学方面:一是在初中开设外语课程;二是在高 中三年级开设了选修课,每周2—5节;三是在课时方面, 根据中学阶段必须注重语文、数学和外国语的教学的指示, 新计划适当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的教学要求,增加了 周课时;四是每学年上课周数略有增加。总的来看,新的 教学计划规范了中小学的课程设置,重新重视了知识学科。
11
(六)1981—1985年 第六次课程改革 年
1981年教育部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 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 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修订颁发了五年制小学 和中学教学计划。 特点:恢复后的整顿与过渡。
(七)1986—1996年 第七次课程改革 年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 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义务教育法》,拉开了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序幕。
15
二、课程改革的现实启示
(一)课程改革应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而不能 课程改革应是一个理性的过程, 仅仅满足于政治的需要 (二)课程改革要在钟摆中寻求平衡 (三)课程改革要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剂, 课程改革要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剂, 课改才可能成功 (四)课程改革要重视课程实施,评价的指导 课程改革要重视课程实施, 作用必须重视 (五)公众的教育观念
14
(八)1996至今 第八次课程改革 至今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改革 构想。 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这次改革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不是新旧教 材的替换,而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 的系统改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 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 等方面。
9
(四)1966—1976年 第四次课程改革 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进入混乱状态,全 国没有了统一的教育方针,没有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 学大纲和教科书,有的只是各地自编的生活式教材,生 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 特点:革命,无序混乱。
(五)1977—1980年 第五次课程改革 年
1977年教育战线开始拨乱反正,召开了科学教育工作 会议。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 划试行(草案)》,开始了课程领域内的拨乱反正。
10
《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 定: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教育部 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加强双基的培养,高二 三年级建立了限定选修课形式的文理分科教学。重建 人教社,组织“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集中编 写第五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 特点:恢复基本学科的应有地位,恢复正常的教学 秩序。
4
这一时期的课改存在的问题是: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 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但模仿前苏联的痕迹仍很深;课程 变动过于频繁,教材又跟不上需要;部分学科间的相互 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三)1957—1965年 第三次课程改革 年
下放课程权力,1958年9月起,缩短中小学学制实验 1958年9月《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党的教育工 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在一切学校,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 程”,课程改革大跃进。 1960年后,中央对大跃进反思,从1961年开始,以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为指导对中小学课程 进行改革。
12
1986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 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学制,课程结构, 课程管理 1988年5月,国家教委在山东泰安召开全国义务教育 教材规划会议,正式确立“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 的改革方向。 1992年8月,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 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建国后,第一次将教学计划 改为课程计划。
13
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 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规定新的普 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 程又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并第一次将 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规定普通 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 特点: 特点:在课程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确立了 “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在课程目标、内容、组 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 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 活动课程,但现实中应试的影响与冲击,课程评价过于 侧重结果,轻过程,影响了改革目标的实现。
(二)1953—1957年 第二次课程改革 年
当时的教育现实:小学,1952年追求规模扩大,师资 校舍跟不上,影响教育质量。中学教育质量同样不高 (1953年高考平均每科成绩不足40分的占46﹪,20分以 下的占23﹪)。
3
1953年12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 的指示》。 1954年4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 育的指示》。 1953年8月《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 ;1955 年9月,根据四二制,颁布新的教学计划。 自1954年秋季,初中一律不设外语科,另在初中增设 实习科,总课时减少,体现了生产劳动技术教育和减轻 学生负担的精神。教学大纲以苏联为蓝本,编入大量的 苏联文学,教学方法上,凯洛夫的教育学“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成为普遍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