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新中国) 我国(新中国)课 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1
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
(一)1949—1952年 第一次课程改革 年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 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 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 主义教育”。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 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
12
1986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 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学制,课程结构, 课程管理 1988年5月,国家教委在山东泰安召开全国义务教育 教材规划会议,正式确立“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 的改革方向。 1992年8月,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 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建国后,第一次将教学计划 改为课程计划。
2
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 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尽管 取消了分段,但课程设置上分段痕迹明显。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模仿 前苏联的痕迹明显。
(二)1953—1957年 第二次课程改革 年
当时的教育现实:小学,1952年追求规模扩大,师资 校舍跟不上,影响教育质量。中学教育质量同样不高 (1953年高考平均每科成绩不足40分的占46﹪,20分以 下的占23﹪)。
3
1953年12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 的指示》。 1954年4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 育的指示》。 1953年8月《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 ;1955 年9月,根据四二制,颁布新的教学计划。 自1954年秋季,初中一律不设外语科,另在初中增设 实习科,总课时减少,体现了生产劳动技术教育和减轻 学生负担的精神。教学大纲以苏联为蓝本,编入大量的 苏联文学,教学方法上,凯洛夫的教育学“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成为普遍的教学模式。
15
二、课程改革的现实启示
(一)课程改革应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而不能 课程改革应是一个理性的过程, 仅仅满足于政治的需要 (二)课程改革要在钟摆中寻求平衡 (三)课程改革要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剂, 课程改革要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剂, 课改才可能成功 (四)课程改革要重视课程实施,评价的指导 课程改革要重视课程实施, 作用必须重视 (五)公众的教育观念
6
1963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重 新确立了各学科的性质、任务和基本的教学内容,强调 “双基”的掌握和训练,再次复归统一的教学大纲。 1964年前后,“教育革命”的宣传与实践波澜再起。 这次课改的成绩:首先,它正视1954年在初中取消外 首先, 首先 语课程的不足,在初中重新开设外语课程,使中小学的课 程体系复归完整;其次,在经历了“教育革命”的冲击之 其次, 其次 后,重新确立了建国以来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 掌握的传统,强调语文、数学、外语等工具课程的学习和 教学要求的提高,以适应学生未来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在 课程内容方面致力于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其三,在课程结 其三, 其三 构和制度方面,它首次在中小学课程中设置选修课,打破
7
了建国初期确立的单一的、整齐划一的、所有课程均为必 修的课程结构模式。其四,在课程政策方面,“教育革命” 其四, 其四 时期通过下放课程管理权力,给了地方一定的课程权限, 有助于照顾不同地方的差异和提高地方参与课程改革的热 情。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在新中国首度提出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结合的教科 书制度。这些改革无疑是课程改革的有益探索。 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第一,过多的生产劳动和浅薄的强调教 育与实际的结合,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 身心健康,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二,课程改革受到领袖人物个人意志的直接影响, 使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性极差。
5
1963年3月,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 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1963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 (草案)》,在小学方面,与1957颁布的小学教学计划相 比,该计划在课程具体设置上有很大变化:语文、算术、 音乐的周课时有所增加,每年授课周数和总课时数上也分 别有所增加。此外,该计划还强调小学如具备条件可开设 外语。在中学方面:一是在初中开设外语课程;二是在高 中三年级开设了选修课,每周2—5节;三是在课时方面, 根据中学阶段必须注重语文、数学和外国语的教学的指示, 新计划适当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的教学要求,增加了 周课时;四是每学年上课周数略有增加。总的来看,新的 教学计划规范了中小学的课程设置,重新重视了知识学科。
14
(八)1996至今 第八次课程改革 至今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改革 构想。 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这次改革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不是新旧教 材的替换,而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 的系统改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 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 等方面。
13
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 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规定新的普 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 程又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并第一次将 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规定普通 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 特点: 特点:在课程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确立了 “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在课程目标、内容、组 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 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 活动课程,但现实中应试的影响与冲击,课程评价过于 侧重结果,轻过程,影响了改革目标的实现。
9
wk.baidu.com
(四)1966—1976年 第四次课程改革 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进入混乱状态,全 国没有了统一的教育方针,没有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 学大纲和教科书,有的只是各地自编的生活式教材,生 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 特点:革命,无序混乱。
(五)1977—1980年 第五次课程改革 年
4
这一时期的课改存在的问题是: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 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但模仿前苏联的痕迹仍很深;课程 变动过于频繁,教材又跟不上需要;部分学科间的相互 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三)1957—1965年 第三次课程改革 年
下放课程权力,1958年9月起,缩短中小学学制实验 1958年9月《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党的教育工 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在一切学校,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 程”,课程改革大跃进。 1960年后,中央对大跃进反思,从1961年开始,以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为指导对中小学课程 进行改革。
8
1964春节座谈会上,“学制可以缩短”,“现在课程 多,害死人”,“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 我很不赞成,要完全改变”, 1965年底,毛泽东更是把对 教育的抨击扩大到整个教育制度:说“现在这种教育制度, 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20多年看不见 稻、梁、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这样做工,看不见 农民这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这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 真是害死人。” 这一时期的课改出现了新的动向:首次提出设置选修 课;实行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重视地 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但政治挂帅,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沦为为阶级斗争服务。
16
谢谢!
17
11
(六)1981—1985年 第六次课程改革 年
1981年教育部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 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 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修订颁发了五年制小学 和中学教学计划。 特点:恢复后的整顿与过渡。
(七)1986—1996年 第七次课程改革 年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 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义务教育法》,拉开了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序幕。
1977年教育战线开始拨乱反正,召开了科学教育工作 会议。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 划试行(草案)》,开始了课程领域内的拨乱反正。
10
《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 定: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教育部 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加强双基的培养,高二 三年级建立了限定选修课形式的文理分科教学。重建 人教社,组织“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集中编 写第五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 特点:恢复基本学科的应有地位,恢复正常的教学 秩序。
1
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
(一)1949—1952年 第一次课程改革 年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 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 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 主义教育”。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 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
12
1986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 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学制,课程结构, 课程管理 1988年5月,国家教委在山东泰安召开全国义务教育 教材规划会议,正式确立“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 的改革方向。 1992年8月,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 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建国后,第一次将教学计划 改为课程计划。
2
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 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尽管 取消了分段,但课程设置上分段痕迹明显。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模仿 前苏联的痕迹明显。
(二)1953—1957年 第二次课程改革 年
当时的教育现实:小学,1952年追求规模扩大,师资 校舍跟不上,影响教育质量。中学教育质量同样不高 (1953年高考平均每科成绩不足40分的占46﹪,20分以 下的占23﹪)。
3
1953年12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 的指示》。 1954年4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 育的指示》。 1953年8月《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 ;1955 年9月,根据四二制,颁布新的教学计划。 自1954年秋季,初中一律不设外语科,另在初中增设 实习科,总课时减少,体现了生产劳动技术教育和减轻 学生负担的精神。教学大纲以苏联为蓝本,编入大量的 苏联文学,教学方法上,凯洛夫的教育学“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成为普遍的教学模式。
15
二、课程改革的现实启示
(一)课程改革应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而不能 课程改革应是一个理性的过程, 仅仅满足于政治的需要 (二)课程改革要在钟摆中寻求平衡 (三)课程改革要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剂, 课程改革要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剂, 课改才可能成功 (四)课程改革要重视课程实施,评价的指导 课程改革要重视课程实施, 作用必须重视 (五)公众的教育观念
6
1963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重 新确立了各学科的性质、任务和基本的教学内容,强调 “双基”的掌握和训练,再次复归统一的教学大纲。 1964年前后,“教育革命”的宣传与实践波澜再起。 这次课改的成绩:首先,它正视1954年在初中取消外 首先, 首先 语课程的不足,在初中重新开设外语课程,使中小学的课 程体系复归完整;其次,在经历了“教育革命”的冲击之 其次, 其次 后,重新确立了建国以来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 掌握的传统,强调语文、数学、外语等工具课程的学习和 教学要求的提高,以适应学生未来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在 课程内容方面致力于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其三,在课程结 其三, 其三 构和制度方面,它首次在中小学课程中设置选修课,打破
7
了建国初期确立的单一的、整齐划一的、所有课程均为必 修的课程结构模式。其四,在课程政策方面,“教育革命” 其四, 其四 时期通过下放课程管理权力,给了地方一定的课程权限, 有助于照顾不同地方的差异和提高地方参与课程改革的热 情。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在新中国首度提出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结合的教科 书制度。这些改革无疑是课程改革的有益探索。 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第一,过多的生产劳动和浅薄的强调教 育与实际的结合,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 身心健康,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二,课程改革受到领袖人物个人意志的直接影响, 使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性极差。
5
1963年3月,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 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1963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 (草案)》,在小学方面,与1957颁布的小学教学计划相 比,该计划在课程具体设置上有很大变化:语文、算术、 音乐的周课时有所增加,每年授课周数和总课时数上也分 别有所增加。此外,该计划还强调小学如具备条件可开设 外语。在中学方面:一是在初中开设外语课程;二是在高 中三年级开设了选修课,每周2—5节;三是在课时方面, 根据中学阶段必须注重语文、数学和外国语的教学的指示, 新计划适当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的教学要求,增加了 周课时;四是每学年上课周数略有增加。总的来看,新的 教学计划规范了中小学的课程设置,重新重视了知识学科。
14
(八)1996至今 第八次课程改革 至今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改革 构想。 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这次改革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不是新旧教 材的替换,而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 的系统改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 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 等方面。
13
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 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规定新的普 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 程又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并第一次将 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规定普通 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 特点: 特点:在课程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确立了 “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在课程目标、内容、组 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 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 活动课程,但现实中应试的影响与冲击,课程评价过于 侧重结果,轻过程,影响了改革目标的实现。
9
wk.baidu.com
(四)1966—1976年 第四次课程改革 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进入混乱状态,全 国没有了统一的教育方针,没有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 学大纲和教科书,有的只是各地自编的生活式教材,生 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 特点:革命,无序混乱。
(五)1977—1980年 第五次课程改革 年
4
这一时期的课改存在的问题是: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 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但模仿前苏联的痕迹仍很深;课程 变动过于频繁,教材又跟不上需要;部分学科间的相互 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三)1957—1965年 第三次课程改革 年
下放课程权力,1958年9月起,缩短中小学学制实验 1958年9月《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党的教育工 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在一切学校,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 程”,课程改革大跃进。 1960年后,中央对大跃进反思,从1961年开始,以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为指导对中小学课程 进行改革。
8
1964春节座谈会上,“学制可以缩短”,“现在课程 多,害死人”,“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 我很不赞成,要完全改变”, 1965年底,毛泽东更是把对 教育的抨击扩大到整个教育制度:说“现在这种教育制度, 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20多年看不见 稻、梁、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这样做工,看不见 农民这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这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 真是害死人。” 这一时期的课改出现了新的动向:首次提出设置选修 课;实行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重视地 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但政治挂帅,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沦为为阶级斗争服务。
16
谢谢!
17
11
(六)1981—1985年 第六次课程改革 年
1981年教育部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 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 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修订颁发了五年制小学 和中学教学计划。 特点:恢复后的整顿与过渡。
(七)1986—1996年 第七次课程改革 年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 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义务教育法》,拉开了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序幕。
1977年教育战线开始拨乱反正,召开了科学教育工作 会议。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 划试行(草案)》,开始了课程领域内的拨乱反正。
10
《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 定: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教育部 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加强双基的培养,高二 三年级建立了限定选修课形式的文理分科教学。重建 人教社,组织“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集中编 写第五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 特点:恢复基本学科的应有地位,恢复正常的教学 秩序。